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主題分析論文目錄

電影主題分析論文目錄

發布時間:2023-06-16 20:20:00

1. 急求一篇影視鑒賞的論文,3000左右,關於如何欣賞電影的。

影視鑒賞論文電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以其生動的直觀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實感而易有廣泛頎賞性。一部優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許多同學在觀看影片後常會有感而發,嘗試寫作影評,這對於提高我們的影視鑒賞能力影視鑒賞論文,端正我們的審美觀念有相當大的幫助。那麼,如何寫好影評? 寫好影視評論的前提是細心觀賞。影視評論不同於書評,書可以反復地看,而影片卻一閃即逝,因此,在看電影時不能漫不經心,而要全神貫注,眼觀六路,耳影視鑒賞論文聽八方,對畫面、音樂、對白、音響、表演等方面都要體察精微,並及時捕捉閃光的東西。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一) 「評什麼影視鑒賞論文」 在影片中可評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評主題、評人物、評細節、評場面、評藝術特點、評電影語言的運用等;就多部影片影視鑒賞論文來說,可綜合評論一系列影片,闡明某一時期電影藝術創作的傾向和特點;可綜合某一類影片(如驚險片、探索片等)進行評論;可綜合同一類問題(如古裝片的雷同化等)進行評論;另外,還可以進行電影專評,如平添編劇、影視鑒賞論文評導演、評演員、評攝影、評美工、評音樂等。
面對這些可評的內容,初學寫影評的中學生具體應如何處理呢?最好的辦法是「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抓住影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最為深刻、最影視鑒賞論文能激發自己寫作慾望的問題來寫,這樣便於對問題作深入細致的評論,忌面面俱到。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影視鑒賞論文。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
隨著寫影視鑒賞論文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影視鑒賞論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二)寫影評,應該影視鑒賞論文把握好這樣幾點:
1、捕捉住感受點。
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影視鑒賞論文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影視鑒賞論文
2、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影視鑒賞論文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黨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影視鑒賞論文現出來。
3、立意要新,開掘要深。
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影視鑒賞論文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影視鑒賞論文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4、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
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 "倘若論文,最好影視鑒賞論文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影視鑒賞論文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蒙蒙》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影視鑒賞論文――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5、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
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影視鑒賞論文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影視鑒賞論文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影視鑒賞論文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
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影視鑒賞論文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
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影視鑒賞論文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影視鑒賞論文幕上的共**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農村改革的多棱鏡--電視劇〈一村之長觀感〉》。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影視鑒賞論文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2. 電影創作論文

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有其獨特的創作途經與創作方法。下文是我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韓國恐怖電影創作特色

[摘要]韓國電影先後經歷萌芽、模仿、停滯、發展四個階段,並且近年來在國內外電影市場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極高的票房。與我國一樣,韓國有著受傳統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歷史,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同源文化的影響,韓國恐怖電影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韓式特色的型別片。在韓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對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現,又有對社會大眾底層心理需求的關注。本文具體敘述了韓國恐怖電影的發展歷程,並介紹了韓式恐怖影片的創作特色,最後對韓國恐怖影片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恐怖電影;韓國;創作特色

追溯恐怖片的起源,我們需要回望19世紀後期維多利亞時代的哥特式小說。通過翻看世界電影史的發展歷程,我們能夠看到的第一部可以稱為恐怖片的是1919年德國表現主義的電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這部影片對好萊塢恐怖片的製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甚至對世界恐怖影片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本文以韓國恐怖片的發展歷程為基礎,具體解讀韓式恐怖信岩純片的歷史程序。

一、韓國恐怖電影發展歷程

一萌芽時期

由導演朴金鉉1924年拍攝的《薔花紅蓮傳》可以說是韓國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在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現女鬼的形象,但在這一時期韓國尚不存在恐怖片這種影片型別。恐怖片在韓國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早在20世紀20年代,韓國就出現了恐怖片,但在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中期這兩個韓國電影發展的鼎盛時期,恐怖片並沒有流行起來。在這兩個關鍵時期,韓國恐怖片沒能獲得發展的原因眾多棗圓,但最為主要的可以歸咎為兩點:一是傳統教學文化的深刻影響。在早期,韓國人對公共場所觀看恐怖片時發出喊叫等舉止行為是十分厭惡的,他們認為這種行為是不文明的,是粗俗的,因此他們對恐怖片的接受度不高。二是韓國影評界或雜志對恐怖片的宣傳力度不夠,他們對恐怖片的研究興趣不高,導致韓國恐怖片的影響度較低。

二模仿階段

權哲輝1967年導演的《月下的共同墓地》創造了恐怖片的票房神話,但這一時期的韓國恐怖片電影存在局限性,影片中多是女鬼,這凸顯了韓國父權家長制意識形態的根深蒂固。該階段,韓國恐怖片本土特色還未發揮出來,依舊存在明顯的模仿印記,但在影片懸念和心理節奏的控制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三停滯時期

韓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落實國外電影進口自由化的新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必然導致國外影片的大量「入侵」,這對韓國電影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沖擊,甚至部分電影公司瀕臨破產。這一時期韓國的電影業一度陷入絕境,當時韓國本土電影由於缺乏競爭力,只能在偏遠的地區才能獲得觀眾,這種現狀導致電影公司幾乎無利可獲。新政策的落實把韓國電影業推到崩潰的邊緣,發展陷入困境。

四發展時期

韓國電影在歷經幾近停滯的發展時期,積極尋求崛起的新出口,恐怖電影也在探索發展的出路。直至20世紀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出現,韓國身陷東南亞金融危機之中。然而就在韓國淪陷金融危機的時候,《指甲》《圈套》兩部恐怖片橫空出世,這也為韓國恐怖片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的恐怖片成為展現國內矛盾、傾訴人們內心焦慮的一個突破口。人們通過恐怖片能夠釋放內心的思慮,並且反映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女高怪談》《退魔錄》和《安靜的家族》在韓國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當時的電影業產生轟動。

《女高怪談》是朴岐炯1998年執導拍攝的,並收獲了極高的票房,這對韓國恐怖片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是第一部賣座的恐怖片,它的出現助力恐怖片發展為主流的型別片,並且改變了滑咐觀眾對恐怖片的刻板印象,人們能夠欣然接受恐怖片的演繹。這部影片依然是採用韓國傳統恐怖片一貫使用的演繹模式,但收獲了觀眾的認可。隨著韓國電影業的不斷發展,在20世紀末,電影審查制度在韓國被廢除,電影產業化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韓國電影作為後起之秀進入電影發展的新階段。

二、韓國恐怖電影創作特色

一借鑒模仿

作為一個典型的東方儒學國家,韓國當然也無法忘懷東方文化的浸染,於是對日式恐懼的效仿成為一種美學自覺。韓國電影《鬼鈴》公映時自稱是日本的《午夜凶鈴》,兩部影片均使用 *** 作為引導劇情的重要因素,這也突出表現了韓國恐怖片在發展過程中對外的借鑒與仿效。

二韓式美學

韓國恐怖片具有獨創性,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族特色。從韓國恐怖片中的美學表達來講,韓式影片講究的是唯美的畫面與舒緩的節奏。在韓國純情片中,這一美學表達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與純情片不同,韓國恐怖片追求的是幽雅沉穩,透過恐怖的氛圍,我們總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靜。在韓國恐怖片中往往都穿插著兩條故事線索。之所以這樣,是穿插在影片中的一些次要線索,主要是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韓國美學基於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博採眾長,不斷提升韓式美學的功力。它借鑒日本的拍攝技術,學習歐美國家的視覺表達技巧,結合本國影片的實際,開創了自身獨特的韓式美學。韓式美學綜合世界各國的優勢,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沖擊力地把故事情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三倫理訴求

對於電影而言,形式上的表達比較直觀,一目瞭然。然而衡量電影質量高低的另一個重要尺度是影片的內容、內涵。恐怖片並不是韓國的原生品,是韓國引進的舶來品。但韓國電影人並沒有把外來的恐怖片直接應用,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不僅是在形式上,而且對於恐怖片的內容都融入例如具有韓國特色的東西,改良後的韓國恐怖片為世人了解韓國打開了另一扇視窗。

美國的恐怖片總會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許多觀眾看過美國恐怖片後會產生惡心的感覺。這是因為美國恐怖片中充斥著黏液與血漿,這只能使人做出反應。韓國恐怖片與美國恐怖片不同的是,其追求的不是讓觀眾只是在生理上產生反應,更加註重的是讓觀眾在心理上真正感受到恐怖 *** 。因此在韓國恐怖片中很少見到血腥的畫面和殘缺的肢體,他們挖掘的是人性深處的骯臟與變態。韓國恐怖片中我們能夠尋得一個共性,他們通過恐怖片都能表達一個倫理道德故事,雖然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表達的內容變化萬千,但在韓國恐怖片中總會出現一個違背綱常倫理或者道德規范的情節。換句話講,韓國恐怖片蘊含著強烈的倫理訴求。

四審美糅合

與日本、中國香港恐怖片相比,韓國恐怖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製造神秘、壓抑的氣氛在日本恐怖片中比較常見;中國香港恐怖片為實現觸目驚心、驚心動魄的 *** 效果,主要是通過翻新各種各樣的鬼怪造型;而韓國恐怖片在恐怖片中加入了多元的、豐富的型別元素。在恐怖片中糅合懸疑、犯罪、偵探、推理、驚悚等眾多輔助性元素,但以不脫離鬼魅恐怖的主線為前提。這樣一來,韓國恐怖片的審美取向多元的審美感受融為一體,達成統一。豐富的型別元素糅合統一在恐怖片中,使得韓國恐怖片在表達鬼魅恐怖主題的基礎之上凸顯出更加精彩的情節,增加了恐怖片劇情的錯綜復雜,使影片更加撲朔迷離,這突出表現在故事的布局與敘述方式之上。韓國恐怖片形成這種審美糅合特色與其積極向外學習,借鑒好萊塢影片拍攝的經驗是密不可分的。韓國恐怖片在劇情中糅入豐富的多種多樣的型別元素,然後採用好萊塢式的故事講述技巧,通過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感官和心理感受。如此一來,實現了與東方神秘的鬼文化完美結合。觀眾在觀看恐怖片時,不僅僅能夠收獲一次被恐嚇的 *** 經歷,而且在影片中跟隨故事情節猜測、推理、發現,增加了觀影的趣味性。這是韓國恐怖片在發展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對於世界恐怖片的發展同樣具有參考價值。韓國恐怖片獨樹一幟的風格為其贏得了眾多忠實的觀眾,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的認可與歡迎,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韓國包容、善於統合的國民品質。

三、總結與展望

韓國恐怖片在吸收與借鑒國外優秀電影成果的同時,十分關注恐怖片的創新,通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逐步形成了獨具韓式特色的恐怖片,塑造了韓國恐怖片自身成熟的民族風格。韓國恐怖片為觀眾呈現的良品佳作日漸增多,令人稱贊。韓式恐怖片,創作角度新奇,具有豐富的想像力。與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日用品如桌子、鏡子、手機、玩偶等都可能被賦予恐怖意象。創作者會極盡可能地發掘各種物品中蘊藏的恐怖景象,創作者所營造的恐怖氛圍會為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甚至在觀影後對影片中出現的物品會存在恐懼心理。恐怖片的創作者帶領觀眾跟隨影片上天入地,抑或往返陰陽,但影片中的各種場景又是源於現實,具有實實在在的現實依據。韓式恐怖片讓觀眾通過觀看影片不僅僅是能夠產生恐懼心理,而且觀眾通過影片能夠感受到世間冷暖、人間真情。讓觀眾盡情游戲、肆意冒險能夠對現實生活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悟。韓式恐怖片注重情節的設定,把握技巧,在故事的敘述中盡顯智慧。影片帶給觀眾的除了盡顯 *** 的驚悚感,同時也啟發觀眾對生活、人生有更深層的認識。在韓國恐怖片中,也向觀眾傳遞著愛與被愛的人間真情,讓觀眾感受到家人、朋友、愛人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韓國恐怖片讓我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它讓我們對恐怖片充滿興趣,並帶給我們縷縷的溫情。韓國恐怖片與其他型別的影片發展類似,在發展過程中問題與成就並存。例如部分韓國恐怖片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內容的設定,文化底蘊膚淺,過度模仿缺乏創新等。隨著恐怖片蒸蒸日上的發展,部分電影人只看到了恐怖片帶來的商業利益,通過批量生產,產生了許多拙劣的恐怖影片,對韓國恐怖片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韓國恐怖片若想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質量,協調好借鑒與創新的關系,不斷開拓進取,促進韓國恐怖片的進一步發展。

四、結語

韓國電影先後經歷萌芽、模仿、停滯、發展四個階段,並且近年來在國內外電影市場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極高的票房。作為一個典型的東方儒學國家,韓國當然也無法忘懷東方文化的浸染,於是對日式恐懼的效仿成為一種美學自覺。與我國一樣,韓國有著受傳統儒教文化薰陶的悠久歷史,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同源文化的影響,韓國恐怖電影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韓式特色的型別片。從韓國恐怖片中的美學表達來講,韓式影片講究的是唯美的畫面與舒緩的節奏。在韓式恐怖影片中,既有對本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現,又有對社會大眾底層心理需求的關注。作為韓國電影中的一個新興型別片,恐怖電影正在崛起,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韓國電影業的發展,在韓國電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透過韓國恐怖片的發展,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韓國電影的發展狀態,其創作特色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總之,韓國恐怖片能夠獲得觀眾認可並風行一時,必定有其成功之道,需要我們深入地學習與研究。韓式美學綜合世界各國的優勢,在恐怖片中既避免直白又不失沖擊力地把故事情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韓國恐怖片讓我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它讓我們對恐怖片充滿興趣,並帶給我們縷縷的溫情。韓國恐怖片與其他型別的影片發展類似,在發展過程中問題與成就並存。因此韓國恐怖片若想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提高恐怖片的影片質量,協調好借鑒與創新的關系,不斷開拓進取,促進韓國恐怖片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期待韓國恐怖片好萊塢式發展時期的到來。

[參考文獻]

[1] 李方.不一樣的顫栗――美、日、韓三國恐怖電影主題的比較[J].電影評介,200703.

[2] 李玉廣.怨恨與血淚交織的夢魘――1997―2004年韓國恐怖片研究[J].當代電影,200505.

[3] [韓]金美賢.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M].周健蔚,許鳶,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4] 河都米.恐怖片:韓國電影的某種傾向[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03.

[5] 林子青.從社會歷史的維度看日韓恐怖片的差異性[J].電影文學,201008.

[6] 劉於嘉.恐怖電影百年[J].世界文化,200403.

<<<下頁帶來更多的

3. 「都市視野」下馮小剛電影的主題思想及風格流變研究

第一章 馮小剛的生平經歷及其創作主題

文如其人,譬如研究一定文化區間內的文學作品就一定要解構該區間內創作主體的身心狀況。同樣,影視作品的主題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導演本人生活經歷、愛好興趣以及價值趨向的淬取與流滲,那麼對馮小剛本人的細化研究則是不可或缺的。本章會結合馮小剛的個人生活經歷,從馮小剛作品在不同時空語境下傳播的市民生活觀與市民生存觀為架構支點,敘述其生活經歷與創作主題間的具體關聯。

1.1馮小剛的生平經歷

在北京這所充滿經濟味道的大都市中,馮小剛也如類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出生在與其地域經濟水平大相徑庭的一戶貧困家庭里。可不同的是,他沒有故事中既定的主角光環。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承受分母離異的悲痛,父愛對他來說就像水中的月牙,可望而不可即。接著也如常規主人公一般他的故事步入軌跡化,努力學習,高中畢業,參加部隊,成為文工團的一員。從部隊轉業後,馮仍從事文藝宣傳工作。27歲時,他憑借扎實的美術功底與文學創作能力經好友引薦成為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美工。他除了從事美工工作外,還積極參與各類電視劇的拍攝以及劇本的編寫和歌詞的創作,這些實踐為他後來電影事業的騰飛奠定了基礎。90年代的馮小剛是瘋狂的,除了這些他還涉足小品行業,1992創作小品《今晚我們相識》,之後又創作相聲《面的與皇冠》,1993年執導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90年代豐富的多元創作經歷與80年代底層工作的實踐摸索使得馮小剛對藝術事業的「野心」越來越大,終於於1997拍攝中國首部賀歲商業片《甲方乙方》,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的票房總冠軍。作為商業電影導演,馮小剛幾乎年年必有新作,從1997年到2004年馮小剛的賀歲喜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華語影片的檔期票房紀錄。2007年,馮小剛已德高望重,他憑借對藝術商業獨有的感知能力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發覺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快節奏生活脈搏,也是於本年起馮導迅速改革作品的主題風格,《集結號》則是一個先聲。爾後的10年中馮小剛對其作品中的經濟因子逐步弱化,他學起了張藝謀與陳凱歌,宛如一位知性的學者,又如一名謹嚴的解剖學家,在液態化的社會容器中一步步探析更高層次的意義表達。

1.2馮小剛的創作主題

1997

甲方乙方

葛優、劉蓓、何冰

講述了主角通過「好夢一日游」業務玩弄了不健康願望的人,幫助絕望中的人取得自信。影片對現代都市人富裕生活背後內心的空虛予以關注,並對現實中「好夢一日游」式的社會人群予以歌頌。

1998

不見不散

葛優、徐帆

將視點放在異國他鄉,關注了身處海外的都市小人物艱難的生活狀態以及弘揚關愛與共的傳統情懷

1999

沒完沒了

葛優、傅彪、吳倩蓮

講述了計程車司機為報復拖欠他工資的老闆將其女朋友綁架的故事。關注了現代商業社會司空見慣並亟待解決的債務問題,但在故事的結局反應了人性的溫暖。

2000

一聲嘆息

張國立、徐帆、劉蓓

講述了編劇梁亞洲在妻子與情人之間搖擺不定,處理微妙關系的故事。影片關注了現代都市中最為敏感的婚外情問題

2001

大腕

葛優、關之琳

講述電影製片廠下崗職工為好萊塢大腕置辦葬禮的故事。影片將視點放在現代都市中無孔不入的金錢意識很濃的商業廣告,表達對此類社會問題熱切的關注

2004

天下無賊

劉德華、王寶強、劉若英

講述夫妻兩人為了圓傻根一個天下無賊的夢由「賊」到「俠」、由「惡」到「善」的故事。反映人性的復雜與溫暖。

2007

集結號

張涵予、鄧超

講述慘烈的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為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中國式的英雄主義與獨立個體意識。馮小剛風格流變已初現端倪。

2009

非誠勿擾

葛優、舒淇

講述了一夜暴富的大騙子踏入徵婚之旅的故事,在各式的相親中終於收獲屬於自己的愛情。影片通過各類的相親對象諷刺了各類的社會人群並贊揚了愛情的可貴。

2010

唐山大地震

徐帆、張靜初、李晨

影片通過破碎的影像奇觀還原唐山大地震,並講述了32年後家人重逢的故事。影片通過都市的殘破與人性的良善形成對比,是馮小剛從早期安穩的社會環境中講述人類的空虛到社會劇變對人類的影響的正式轉型之作。

2011

一九四二

張國立、陳道明

講述1942年河南大災荒老地主一家去陝西逃亡的故事。影片著重描寫大時代背景下微觀個體的抉擇與悲哀。

2013

私人訂制

葛優、白百何

講述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圓夢故事,「圓夢四人組」在各式的荒誕事中幫助每一位客戶夢想成真

2016

我不是潘金蓮

范冰冰

講述李雪蓮為糾正她不是潘金蓮而上訴十年,辯駁清白的故事。影片用荒誕的喜劇形式表達人物行為與價值意義的矛盾,表達個體存在的危機。是馮小剛風格流變的巔峰之作。

不難看出,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4年的《天下無賊》馮氏電影創作主題大體都是在闡述「小人物,大情懷」影視表達。所以你看,在影視人物形象的刻畫中馮小剛一再突出人物之小,生活之難,事件發生的時間始末一定是在當代的,事件發生的地域環境一定是在城市中的。這與同時期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中對於年代更迭,時空遞進,鄉村集市的破落之感以及泛城市化的敘述是截然不同的。正是因為馮小剛的作品對於時空環境的約定性與唯一性,促使馮氏電影早期的主題核心始終圍繞著都市生活,既無法突破這單一題材的桎梏而擁有廣闊的藝術表達視野,又無法脫離世俗文化的單元局限,這使得馮小剛電影的主題表意系統始終滯留在尋常百姓之家;但滯留不並意味著頹廢,相反馮氏電影做到了深度的開采與挖掘。像《甲方乙方》中的「好夢一日游」公司這個助人為樂的小團體就是以馮小剛、王朔早年創立的北京好夢影視策劃服務公司為實踐雛形的,馮在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受眾後在影片中對於都市人生活狀態的刻畫是多方面,既有尊嚴卑弱的正面表達,又有嬉笑戲謔後的辛酸,緊貼90時代都市生活的主題和節奏。《不見不散》中的李清一直夢想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里發揮國內所學的本領,而遇到警察時不會講英語的窘困又何嘗不是對時下趨之若鶩的生活觀的一種反諷。馮揚長避短,90年代的他最擅長的就是用極具生活質感的虛構與荒誕來折射各類城市小人物的生活視角,進而規避現實。

2007年始馮氏電影則將作品主題聚焦在動盪大年代的生存反思上。如《集結號》通過慘烈的巷戰場面以及強震有力的視聽效果很自然的將觀眾拉入了這一戰爭時空之中,觀眾與士兵站在同一個視點線上,無形之中觀眾成為了士兵中的一員,拋開美術設計和剪輯技巧的精妙所致,馮小剛似乎有意讓觀眾毛骨悚然,進而對如何生存、生存為何這兩方面沉重的課題予以反思。從不流血、從不死人的馮氏電影開始嘗試著轉型升級,繼而在《唐山大地震》和《1942》中通過對生與死的描摹與勾勒,一方面以慘烈的崩壞奇觀直擊快節奏時代下的觀影群體的心靈脈搏,一方面又以人物形象的非臉譜化肯定個體生命意義的價值,從而映射當代經濟社會下的人類生存困惑。可以說,此時的馮氏電影的主題風格已完全由都市人物的生活關切流變為社會成員的生存思索,而到了《我不是潘金蓮》則將這一思索進行了深而廣的討論。

第二章 馮小剛作品主題思想及其流變

影視作品中的具體影像既不是抽象的符號,又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將帶有思想特性的一幀幀畫面在充滿視覺造型的前提下投映在大銀幕上。本章會通過對馮小剛電影中的影像、意象和形象這三者之間的交互關系來分析其影片的主題思想及其流變規律。

2.1「都市」框架的確立——「都市」意象」與「都市人」形象

2.1.1「都市」意象在鏡頭與影像中的寓意表達

縱觀馮小剛早年的賀歲喜劇故事中,一定是在當代的時間條件與城市的空間制約下展開的。其實從商業電影的經濟運作來看,物化的都市感本就切近生活,這種類型片的拍攝本就利於票房穩健,但馮小剛在考慮經濟的同時我們從其影像構造中依然可以說其兼顧文藝。《甲方乙方》中「好夢一日游」公司的辦公室平整而質朴,這是典型的帶有民居意味的:狹小的待客室,破敗的書架,雜七雜八的書籍,掉漆的白牆,生銹的鐵門。而到了《一聲嘆息》中梁亞洲居住的異國小洲中的別墅則全然是另一番景緻:豪華明亮的別墅,應有盡有的生活日常品,排排筆直的綠色椰林。這兩部作品中對於這類都市元素的意象的選擇是十分考究的,1997年經濟改革深入,城市化的步伐極速,都市成為了玻璃、鋼材、柏油、藍天這類極具意象表達力的集合體,而姚遠一群人居住在這個簡陋的民居工作室則顯得與外界的大都市氣息格格不入,耐人尋味的地方便在於此,一個資金匱乏的圓夢團隊為了實現受眾對於夢想和自由的渴求,可以調動坦克、吉普車、軍械武器甚至模仿反清鬥士上演了一出無間道。馮小剛於此樹立的都市人形象則有一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執著與堅守。

而梁亞洲呢,他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情感集結體,可以說他的感情一直處於妻子和情人間搖擺不定。很多研究馮小剛喜劇的論文談及《一聲嘆息》大約都停留在了當代婚外情問題這個探討層面,其實「情人」與「妻子」這兩個都市人形象又何嘗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都市體驗觀和生活價值觀。馮小剛在為這部影片選景時,白色的、寬敞的、洋式的別墅意象又何嘗不是一種西方生活觀的寓含,90年代經濟的深入牽引市民對西式生活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他們往往「驚訝的發現,美國人民並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這種常規心理的失衡與逆變造成了他們對當下生活方式與態度的質疑。梁亞洲是情夫,同樣也是這種常規生活方式的挑戰者,但故事的結局是梁亞洲摒棄了這種誘惑回到了妻子身邊,換言之,回到了90年代的中國生活方式之中。無論是對於都市人形象的塑造抑或是都市意象的寓含,馮小剛都十分自然的並令觀眾心悅誠服的接受了他隱藏在畫面符號體系之下的隱晦表達,這種表達或是工業文明之下的馮帶有自身生活體驗的私人表達,也或是令觀眾能夠重新審視定位自身的大眾表達,更或是馮小剛糅合了大眾視野與自身對於都市情感體驗的淬取而形成的獨特表達體系。總而言之,馮氏主題中,折射當代生活百態的城市框架確立了。

2.1.2「都市人」形象的深度與溫度

90年代的都市類型片,如果談到集大成者,非馮小剛莫屬。他的取勝之處,在於能令台下的觀眾含著眼淚微笑,大眾觸覺系統最敏銳的不是影片的深度,而是溫度。在《甲方乙方》中姚遠慕求的周北燕,在知曉姚遠最後將新買的宅房借給喪妻之痛的北漂者時,與葛優溫馨的一抱以及周遭製造的浪漫氛圍無疑許多觀眾留下了淚水。還有在《不見不散》中,坐在劉元對面的女人換成了李清時,兩人在異國他鄉的分分合合的愛情不由得令人唏噓劉元的桃花運為何如此之綿長。《沒完沒了》中的韓冬為了治療植物人的姐姐而「視財如命」,讓觀眾在笑中有了幾分人性的觸動。正是馮小剛運用影視人物的正能量行為才一步步的將人物內在的溫度充分的浸染在了大眾的感知系統之中。馮氏電影在塑造人物溫度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深度的思考,如在《大腕》中馮小剛對於世紀之交下商品經濟的猛勁發展帶來的「廣告現象」予以幽默的譏諷與嘲弄,以及在這種經濟社會之中的邊緣群體——盜賊形象的塑造。《天下無賊》中王薄本是沒有善惡邏輯信條的賊,就因為妻子王麗決定保護一個有緣的傻弟弟最後付出了生命。影片中的戲劇沖突原本是黎叔與王薄的偷技較量,而這個操著河南鄉話的傻根的出現讓王薄一次次對道義有了新的認知,二者的技藝沖突成為了王薄自身善惡沖突的附庸。馮小剛對原有戲劇沖突的遷徙成功的刻畫了王薄這一形象的深度韻味,即社會邊緣群體對於道德失衡的釐清與扭正。

2.2「破碎的都市」——現實都市的影像解構與理想都市的精神重塑

在經歷了90年代賀歲喜劇的沉澱,馮小剛決定乘勝追擊跨題材表達影視藝術的寓含。可以說,07年隨著《集結號》的問世馮小剛突破其影片類型成規的桎梏,同時也對經濟社會下快節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課題:當代生命意義本位的缺失與尋覓。馮小剛藉助歷史、鮮血與崩塌擴大了他的表達范疇。

2.2.1「都市」在現實空間上的崩塌與破敗

「都市」一直以來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思想最有力的表意符號,90年代的馮著重筆墨去描摹、去勾勒,而《集結號》《唐山大地震》《1942》則是對都市在視覺符號上的摧毀。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主題風格已由日常生活的哲思轉場為奇觀現實的敲擊。馮小剛試圖憑借對既定的歷史創傷的敘述來強化自身的現實主義主題傾向。在具體的視覺傳達上,馮小剛習慣於在影片的開頭利用長鏡頭突出「大畫面,小人物」的對比效果。畫面也往往是劇烈晃動的,以此模擬戰爭人物、地震餘波、群族遷徙的狀態與感覺。在崩塌、破敗、血腥之中馮小剛完成了馮氏暴力美學機制,不同於吳宇森電影的視覺沖擊與心理震撼,馮小剛似乎有更深長的意味。21世紀經濟的壯大使人和錢的主僕關系發生了質的轉換,社會精英階層已經率先脫離了僅流於生活層面的冗贅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自我生存意義的強勢肯定。這種肯定可以體現在劫後餘生、英雄主義、主角光環上的寄託甚至可以體現在摧毀與破壞的發泄。在大多數人眼中,都市在空間意義上的崩塌與破壞已然不是視覺沖擊的簡單需要,更是一種極具質感的心理慰安。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電影主題也在順應時代的心理趨向,在積滿灰土的頹敗畫面之下又塑造了《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的英雄形象,大地震過後方達一家人劫後餘生多年相認的喜悅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生命本體意義的謳歌與肯定。

2.2.2「不破不立」——影像內外的人文關懷與慰藉

馮小剛是精明的、是文藝的。如果只有對斷壁殘垣的刻畫而不對折射的人性問題進行藝術加工的話那麼無疑是簡單的畫幅拼貼,對觀眾的心理需要也只是曇花一現式的滿足,不利於電影商業與藝術表達的持久。所以在《1942》中,河南與西安的交界屍堆里,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頹廢的走著,直到一個遺棄的小女孩被他發現,老東家甚至忘卻了路人甲應有的矜持與禮節,毫不猶豫的收其為孫,最後的鏡頭也滯留在了二人相扶相攙漸行漸遠,也是於此為這部黑暗系的歷史災難片增添了唯一的一抹亮色。可以說,這一幕不僅是對老東家這一影視形象的苦難經歷的安慰又是對片場觀眾的一份精神鼓舞。沉重的災難與人禍營造出迥異於當代生活的時空錯置感,如今當代人生命本位的流失與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微觀個體的無奈亦有殊途同歸之感。這也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流變後最成功之處,馮小剛總是在受眾需要發泄與慰安之際提供與之匹配的強有力的畫幅震撼,在受眾需要鼓舞與關懷之處又予以人文主義的施捨。這種施捨是流於影視內外的,一方面馮要完成自身作品的類型突破,塑造更有人物張力的形象特質,一方面又要通過對人類生存問題本身的肯定進行藝術輸出。而馮氏電影流變後的一個約定套路,即是「不破不立」,必要的天災人禍,或是地震或是兵災,對現有的都市物化形象進行摧毀與解構,緊接著建立一個充滿個體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如《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或是在影片的適當部分對悲劇人物予以帶有人文精神的激勵與鼓舞。馮氏電影對於生存觀的視野便這樣架構起來了。

2.3「荒謬的都市」——集合空間內行為與意義的矛盾

1997年至2016年,中國社會內在體狀的變遷彷彿經歷了三個階段:固態化社會,固液共存狀社會、液態化社會。馮小剛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利用集體空間內部的人物關系來詮釋一定歷史時期內的人民思想狀態與心理特徵。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推出則比較有深度的傳達出了一個新的影視哲學視野:當代都市人群無論生活還是生存都顯得毫無意義,荒謬至極。

2.3.1「含沙射影」——當代生活本身的荒誕不經

提到荒誕主義,很多人會想起姜文的電影。相比之姜文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這類荒誕題材的類型電影,馮小剛則把荒誕的發生場所放在了當代大都市環境之下,而非民國的某某邊陲小城。在《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中,即用荒誕的表現手法突出李雪蓮形象的存在危機感。她為了證明「我不是潘金蓮」這個說法而上訪十幾年,但從故事的過程來看她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幫助,雖然也有過院長、市長、省長一致聲明要解決問題,但口頭聲譽這個問題從具體的行政手段上無法得到任何解決。從事件的起因看,李雪蓮的「潘金蓮」形象從其一開始欺騙社會房產的行為舉動中就埋下了定論。所以說,她的行為舉動是善惡難言的但細細想來恢復聲譽這件事又似乎是行之必然的,而以上訪的形式恢復聲譽則是隔靴搔癢。與其說李雪蓮熱衷於上訪,莫不如切中要害,直言李雪蓮視聲譽為其存在的標式,一旦觸動了這個標式,她會覺得自身的存在意義變得空無、變得異化,只有通過大眾的輿論導向才能完成對自身的救贖。可以說,馮小剛於此樹立了一個十分矛盾卻又十分必要的模式:聲譽(生存意義)——聲譽被毀(生存意義流失)——上訴(找回生存意義並以此為生活方式)——上訴失敗(生存意義終結、生活方式易位)。而從本源來看,恰恰又是李雪蓮自己因為想多分房要導致的生存與生活的失敗,從一定意義來講又是其作繭自縛。有很多論文研究者稱該影片是一部官場諷喻小說,其實深度的剖析,這部影片的主體並不在官場,而在於李雪蓮本體,馮小剛將該片的主題思想更多的凝注在了個體生存質感虛無這一表達層面上了。2016年的馮小剛電影已然扎進了當代社會人心的最深處了。

2.3.2社會行為價值與意義的深度拷問

馮小剛的商業電影在90年代以來一直在滿足大眾主體的世俗性慾求,進軍20世紀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精英視野的一種滿足,而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問世則囊括了社會成員時下的普遍特性:存在價值(生存、生活)的迷惘。影片中李雪蓮追求的是一個若有若無的名譽,當時平民大眾與社會精英追求的又是什麼呢?影片極盡篇幅突出李雪蓮上訴的決心與毅力,影視行為符號的內在象徵著大眾社會行為的若趨性。李雪蓮的行為意義是善惡、對錯、黑白難以辯清的,但通過這種沉重的主觀情緒、積極爭取的奮斗決心和荒唐怪誕的個體辯駁來預示時下液態化社會的大眾行為價值與生存狀態最合適不過了。不僅是社會要素是液態化的,連人的行為驅動也是液態化的。為了多分房而假離婚,口頭卻說是真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為了證明自身不是潘金蓮而強調之前的真離婚實則為假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得知前夫身亡堅持十幾年的上訴歷程而就此終止,默認自身是潘金蓮,那麼十幾年的上訴歷程也是液態化的。當馮小剛將電影文本當做全面的藝術材料來構建之時,我想此時的馮氏電影主題才更貼近於社會圖景的刻畫與解讀。可以說此時馮氏電影主題風格的流變才真正具有藝術性,一味的生活百態反思是不夠的,一碗慰安生命本體意義的心靈雞湯是不夠的,只有於今時今日,於此液態化的社會下對普遍生存成員存在價值的拷問與詰難才真正對得起影視藝術的最高諦旨。

第三章 主題流變的心理學探析

馮氏電影的主題流變是兩方面的:創作主體的思想流變與受眾欲求的主觀流變。毋庸置疑,一切電影的主題、風格、敘事或視聽效果的流變的主要參照物一定是受眾觀影心理的驅動。本章會從大眾觀影需要和馮小剛本人的創作改革入手,探析馮氏電影主題流變的心理因素。

3.1嘴「刁」的觀眾——大眾文化需求心理探析

1997年香港回歸,經濟改革深入,市民享樂心理占據觀影心理的主體。90年代的陳凱歌與張藝謀拍攝了大量的文藝劇情片,雖然國際上獲獎無數,但國內票房慘淡,這與大眾的觀影心理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90年代的市民階級可以說是影視產業消費的有力隊伍,他們更喜歡關注當前正經歷的、置於其中的影視表達視野,而馮小剛的電影恰值其時,他往往以平凡小人物的視角將生活的種種困惑、無奈以誇張、滑稽的喜劇形式表現出來,故事的結局也往往是大眾接受的由喜到悲的大團圓式結局。但是這種視野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隨著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的疲憊感以及工業社會過渡到信息化社會四面八方而來的施壓使得大眾對個體生活意義性的大銀幕寄託越來越重,文化精英階層的寄託欲求尤為明顯,他們處在社會結構的尖端,信息文明與工業文明的擔子始終肩負在他們身上,他們需要奇觀沖擊視覺,需要獨特個體來詮釋意義,此時馮氏電影的主題改革是必要的,況馮小剛本人也是社會精英階層的一份子,他也需要對自身作品的表意系統予以升格和深化。步入2016年,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記憶、碎片化的交際、碎片化的文明構成了當代液體容器般的流體社會。社會的參與主體——人的心理也是流動的、浮躁的、破碎的,人們需要荒誕與怪異來表達這種不可言喻的惆悵,馮小剛再一次做出了選擇,切合大眾時下心理狀態的《我不是潘金蓮》問世,標志著馮氏電影風格的再一次流變。觀眾的口味是「刁」的,馮小剛的湯葯是「穩」的,正是馮小剛對大眾文化需求心理的洞若觀火使得今日的馮小剛電影研究成為解讀大眾心理遷徙的重要參數。

3.2「經濟與文藝」——馮小剛本人雙重心理探析

馮小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你在拍電影的時候你腦子里就得有一個市場的概念」「更多的時間,我是一個觀眾我不是一個導演」。這句話在以《甲方乙方》為開端的賀歲喜劇系列就有所體現,他一直對市場環境、受眾審美情趣、社會風尚、製片成本的變化採取著不同的商業運作方式,主動調整著電影的類型、主題思想、受眾階層以形成自身獨特的商業運作體系。強大的經濟觀念既是馮氏電影穩賺不虧的主要因素,又是馮氏電影能夠在90年代始終能夠存活向上的有力驅動。從華語影史的進程來看,90年代長期的政治電影、文藝電影的主旋律輸出客觀上弱化了商業電影的部分藝術特質,使得商業電影在中國影視行業受到了各方面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實際上這也是中國電影產業長期陷入低谷、內容呆板化以至受眾流失、市場萎靡的重要原因。馮小剛正是在這樣一種危險處境中以平民生活觀為著眼點逐步強化自身商業影視作品中的藝術感覺,這種藝術感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其作品的市場觀而服務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藝術與經濟的平衡機制為馮小剛電影提供了寶貴的影視生命力與符號特質。在經歷了90年代的商業電影尷尬處境,邁入新世紀,馮小剛則更將注重這種平衡機制的合理運用,如在《天下無賊》中馮小剛在演員結構(劉德華的出演)上以及選景傾向(南方景別)上無不兼顧著一定的南方的受眾,於此也可見馮小剛追求市場擴大化的良苦用心;而從影片內容主題上,馮小剛又極力刻畫社會邊緣群體的掙扎與自我救贖,具有很強烈的藝術張力。如果說早年馮小剛的藝術傳播規則是為其商業服務的,那麼此時已貴為國家一流導演的他更多的是想追求藝術產品本體的塑化,此時的經濟觀念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其藝術受眾的擴大化所必需的。一個處在影視行業的尖端人物,哪個不想名利雙收?市儈的詬名對於此時的馮小剛是不想聽到的。況馮小剛早年有過豐富的藝術從業經歷,此時天時(大眾希求的影視藝術寄託)地利(龐大的資金隊伍)人和(強大的受眾號召力)已備,馮對於電影主題內容的深化已然是勢在必行。

4. 電影學術論文題目

電影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下面是我整理了電影學術論文題目,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電影學術論文題目
1略論電視的社會責任

2硝煙中的現代媒體

3記錄片 故事 化的不同手段

4旅遊節目的定位問題——質疑當前旅遊節目「人 文化 」包裝

5電視節目的品牌戰略

6從《同一首歌》看電視營銷時代的晚會

7解析信息資訊節目的受眾傾向

8論體育類談話節目之體育明星專訪

9談文學 散文 到電視散文的審美空間拓展

10由鳳凰衛視的 經驗 看電視媒體品牌的塑造

11孤木何時育成林——談中學生節目的現狀與發展

12益智類節目的元素分析

13益智類節目的社會文化意義

14電視欄目包裝策略初探

15為天氣預報節目把脈

16傳統媒體的整合傳播策略——從《中國歌曲排行榜》的媒體整合說起

17淺析探索類紀錄片對娛樂元素的應用及影響

18從電視電影的傳播特性看中國電影頻道的競爭策略

19增強「場信息」——提高談話類節目質量的關鍵

20電視談話節目嘉賓選擇

21頻道節目編排淺論

22人物紀錄片的故事化創作——人物紀錄片進入電視欄目後的新特點

23淺論歷史題材記錄片的敘事元素

24淺議談話節目的話題選擇

25論述受眾在電視媒介中的主體心理和行為

26試論MTV中國本土化進程中的藝術審美與文化消費

27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綜合性節目樣式

28談「真人秀」

29淺談紀錄片的主觀精神

30關於談話節目的品牌塑造

31淺論名人訪談節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32解析《魯豫有約》——論談話節目品牌的成功建立

33從《幸運52》的運營看益智節目的發展

34再現真實——淺談紀錄片中的搬演手法
電影學術論文
化視野下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摘要 中西文化差異,究其根源主要與自然環境、民族傳統、思維模式、處世態度、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有關。本文通過對中西方電影的比較分析,可以透視中西文化的差異。

關鍵詞:中西文化 中西電影 差異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電影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自然反映在他們的電影當中。因此,分析電影是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很好途徑。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究其根源,主要與自然環境、民族傳統、思維模式、處世態度、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有關。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

一 中西電影中的宗教差異

____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紀時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教派,中世紀時期歐洲大部分人都成為了基督____同時,基督____中東、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區成為了少數教派。緊接著地理大發現之後,經過傳教士的不斷傳播和殖民擴張,基督____美洲、澳洲,而後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____方文明的成型有著重大影響作用。

佛教起源於印度,約在公元1世紀開始從古印度經絲綢之路傳至中國,並得到了皇室的重視,許多佛經被引入中國,許多印度高僧來華講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佛教又衍發出許多流派。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 其它 一些哲學思想,漸漸地中國佛教摒棄了那些不適合中國社會的規則與條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義,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並帶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對中國人的思想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我們的美學、政治、文學、哲學和醫葯等方面,當然也影響著我們的電影。

1 ____對西方電影的影響

____三大教義分別是三位一體、原罪與救贖。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與聖靈是上帝的三個不同表現。原罪是人類墮落的結果,人類始祖偷吃禁果的行為通常被認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賜可以解救墮落的人類。救贖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過賜予人類永恆的生命或來生,來拯救人類精神上的死亡與終身詛咒。基督____人類需要從現狀中解脫出來,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人類要完全得到救贖是不可能的。救贖在基督____一個核心教義,意思是只要人們心中有上帝,也終將被上帝所救。

救贖的理念代表著____的思想。這種思想無疑也影響著西方電影,不僅反映在宗教電影中,如《約翰福音》、《馬太福音》、《最後的誘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電影當中,如《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信仰缺失的年代裡有關救贖的故事,救贖的是信仰,被救贖是希望。救贖是一場戰斗,希望對絕望,自由對監禁。這也是人類尊嚴與人性的斗爭。安迪救贖了他的獄友,因為他堅定的信仰是對邪惡與絕望最好的武器。不同於其它的宗教電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贖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獄之前,肖申克監獄的條件非常惡劣,犯人毫無人權可言。典獄長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把犯人當作廉價勞動力。安迪入獄之後,這位不滿現狀的銀行家雖無力改變,但他的出現至少給犯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於安迪,他就是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也就驗證了「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強者拯救自己,偉人拯救他人。安迪給其他獄友帶來希望,也拯救了他們。

2 佛教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佛教教義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把靈魂從肉體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是引導眾生從痛苦走向快樂。佛教的創立者並不是命運或災難的創造者,而是引導眾生尋求祝福、避免災難。命運與災難源於因果循環,與個人的前世今生有關。每個人的想法無論是否付諸行動,都將在腦中留下印記。一個人的言行也將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記。這些印象無論好壞,都將累積並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即所謂的業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無處可逃,無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報應」的敘事模式。中國許多古典文學主要採取佛家的因果報應敘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現代劇改編的電影《雷雨》也處處可見佛教意蘊。在第一幕魯大海剛到周公館就對四鳳說:「剛才我看見一個年輕人,在花園里躺著,臉色發白,閉著眼睛,像是要死的樣子,聽說這就是周家的大少爺,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啊,報應,報應。」第二幕中周朴園與侍萍相認後,侍萍說:「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爺們。這是我的報應,我的報應。」侍萍得知周萍與四鳳之間的關系之後,沉痛地說:「這怪你媽太糊塗了,我早該想到的。可是誰料得到就會有這種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著呢?媽的命苦,可你們的命……」當得知四鳳已懷有周萍的孩子時,侍萍痛苦地說道:「啊!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他們都是可憐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天哪,如果要罰,也罰在我一個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當我一個人嘗。」因果報應的思想觀念在劇中人物身上很容易顯現。

二 中西電影中不同的價值觀

價值觀左右人們的意見,影響人們的行為和評價,決定人們的言行和 思維方式 。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文化價值。「一種文化下的價值觀與言行或許得不到另一種文化的理解與接受」。如電影《刮痧》中許爺爺用中國傳統的刮痧 方法 給他的孫子丹尼斯治療輕微的發燒,卻被美國當局誤認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復雜。

1 西方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個人主義通常被解釋為獨立、自恃、獨斷獨行、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這些字眼。科本哈瓦卻說:「它幫助人們不斷向前,是人類本性,身體,感官,心靈,智力的覺醒。」個人主義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再者個人主義更重視民主和平等,同時也重視他人的權利。

電影《克萊默夫婦》「用一種間接的方式向人們解釋了個人主義」。泰德·克萊默是一位頗具天賦的 廣告 策劃師,努力賺錢養家,但他的妻子喬安娜卻要與他離婚。中國觀眾或許不能理解喬安娜為何要離開她的丈夫?泰德從未虐待過她和孩子,也沒有對她不忠,盡量滿足她想要的東西。在中國,像泰德這樣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個好丈夫,因為他努力工作都是為了支撐這個家庭。但喬安娜並不這么想,她說,「我的一生,我感覺我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母親,某個人的女兒,即使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誰,這就是我為什麼離開你的原因」。從她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喬安娜個人意識的覺悟和對個性自我的追求。

2 中國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集體主義是用來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會觀,強調團體中成員間的合作,並且個人利益總要讓位於集體利益。集體主義注重集體和社會,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集體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整體主義有關,即整體大於部分。集體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相對,特別是這些觀點經常在系統中相互結合。那些擁有集體主義思想的人認真遵守社會或團體的規則,保護集體、社會、國家的利益,而任何影響集體利益的個人行為都將招來批評。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集體主義的國家。

集體主義在中國電影中有著明顯的記號。中國「「」」之後,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電影,都帶有濃厚的集體主義色彩。尤其是由中國第四代導演所導的電影,大部分是以革命為題材,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他們的電影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眷戀和深思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中國「集體主義電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義》、《西安事變》、《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雞毛信》等等。

三 中西電影中的人權

人權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權,包括公民權和政治權利,如生存權、人身自由權、言論權、法律面前的平等權和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等等。這里我們將主要討論中西方電影中表現出的有關隱私權、艾滋病人和同性戀者的權利,從而透視、分析中西方在這方面的文化差異。

1 中西電影中的隱私權

隱私權是個人或集體把他們的私人信息隔離起來的權利,也只有他們自己可以選擇性的對外揭露。「隱私權的界限和內容在不同的文化和個人中雖然不同,卻有共同的主題。隱私權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個方面,由相關利益集體權衡」。隱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聯系在一起,特別是英國和北美國家。這個概念並非全球皆有,有些國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國 傳統文化 中並無隱私權一說,所以中國人對自己的隱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護,相反,美國人更加註重他們的隱私權。這種差異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

美國電影《楚門的世界》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權利。主角楚門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鏡頭前面,且一直未發現這個事實。楚門的生活通過成千上萬個隱藏的攝像頭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向全球直播。製片人克里斯托弗給他製造不同的環境來捕捉楚門的真實表情和行為。為了防止楚門發現這個不真實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盡辦法遏制他的冒險精神。後來,西爾維亞闖入楚門的虛幻世界,並和楚門墜入愛河。之後,她發起了一個「還楚門自由」的行動,希望楚門能夠從電視中走出來。《楚門的世界》向人們展示了隱私權是不可侵犯的權利。它同時警示我們必須尊重保護隱私權。楚門的生活也啟示觀眾,他們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國有一部電影《無形殺》說明了隱私權意識的缺乏,講述了由於人肉搜索導致一個女人的死亡,這個女人在網上被通緝,因為她和別人有外遇。網友們跟隨調查她的情人,認識她的路人都不斷質問她。後來人們在海灘上發現了她的無頭屍體,這部電影涉及到了網路搜索觸及隱私的問題。

2 特殊人群的權利

西方國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權利,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享受這些權利,但他們對這些平等的權利卻有很強的意識。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戀者的權利。

《費城故事》是好萊塢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戀和同性戀歧視的主流電影,改編自吉爾弗雷·鮑爾斯的真實經歷。吉爾弗雷是首個因艾滋病受歧視而狀告貝克·麥克肯茲公司的律師。這部電影涉及到難以被公眾接受的話題——艾滋病和同性戀,披露了對這些特殊人群的社會隔離和歧視。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傳記式電影《米爾克》,講述了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後當選為加州議員的政治家哈維·米爾克一生都為同性戀者爭取合法權利的故事。這說明西方人強烈的平等意識,無論多艱難,都要為平等奮斗。

中國一部類似主題的電影《喜宴》,反映了中國人對同性戀的否定、拒絕態度。電影講述高偉同在紐約的生活。他有一個成功的事業,和他的同性戀愛人賽蒙關系很融洽,而他在台灣的父母卻不知此事,一直盼著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賽蒙的同意下,偉同和一個漂亮的中國姑娘薇薇說定假結婚。後來,薇薇引誘醉酒的偉同而懷孕。偉同不得不將真相告訴他母親。他母親極為震驚,但堅持不要將此事告訴他的父親,偉同也不敢告訴他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剛中風復原,難以接受這樣的打擊。最後,薇薇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並希望賽蒙留下來做孩子的另一個爸爸。在中國的環境下,人們很難接受同性戀,特別是對於那些傳統的父母來說。因此,同性戀者也不敢讓周圍人知道,怕他們在背後議論紛紛。

四 小結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電影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隨著社會的發展,兩種文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西方文化中的極端個人主義以及無權威的狀態,使得社會問題突出;而中國文化中的「無為」思想,也讓中國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因此,西方向東方取經,東方向西方看齊,東西方民族相互取長補短,這是中西方文化重新獲得活力和新生的唯一出路,也是兩種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於傑:《都是刮痧惹的禍——從〈刮痧〉談中西文化差異》,《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第4期。

[2] 王俊霞:《美國的個人主義與中國的集體主義》,《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2期。

[3] 劉小晨:《關於女性與自我價值的思考:〈克萊默夫婦〉的啟示》,《江西 教育 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2期。

[4] 王國峰:《從影視作品看中西文化差異》,山東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作者簡介:周志高,男,1972—,江西樟樹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九江學院外語學院。


看了「電影學術論文題目」的人還看:

1. 電影學術論文範文

2. 電影學術論文

3. 大學生學術論文題目

4. 有關電影廣告學術論文

5. 電影評論學術論文

5.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

電影作為八大藝術之一,於19世紀末從歐洲傳入日本後,成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大眾娛樂,並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篇1
淺析岩井俊二青春電影的美學特徵

一、長鏡頭與交叉剪輯下意境的營造

從長鏡頭渲染下的青春純愛電影《情書》、《四月物語》,到交叉剪輯鏡頭下表現成長歷程和蛻變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岩井俊二在影片風格和題材上都做了最極端的挑戰,在其“青春片”所營造的意境中,愛情的唯美,生活的殘酷,青少年心靈的困惑和壓抑,都是對青春期少男少女真實精神世界的微妙探詢。岩井俊二在影片中多採用長鏡頭和快速交叉剪輯相結合的方式。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身著白色襯衫的少年戴著耳機靜靜地佇立於青綠的麥田中,沉迷於莉莉周的音樂世界裡。在電影片尾處蓮見刺向星野的鏡頭與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小四用刀刺向小馬的鏡頭敘事手法不謀而合。岩井俊二在一次采訪中也坦率地回應了這個問題,“我很喜歡楊德昌的電影,但每個人對電影的出發角度不同造就了對電影理解上了差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有一半也是我自己的心聲,而另一半我把它放在了《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同樣是青春成長題材的影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採用的是一種壓抑陰冷的含蓄表達,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則強調形式上的動感,熱情、誇張、充滿爆發力”。

二、弱化情節強化情緒的主觀表達

岩井俊二在中國內地的走紅,直接聯系著“青春文學”,這也是其電影創作的又一特色――建立在小說創作基礎之上。當然,“岩井文學”中不可避免的導入了導演本身的價值觀,相對於故事情節,他更注重人物的情緒表達和心理變化。一方面,他帶著懷舊的情緒追溯逝去的時代,影片中對童年世界的懷舊成為成年人對青春的缺失的一種幻想性解決途徑。《情書》中沒有強烈的沖突情節,在兩條線索下的敘事時空中,通過兩個素未謀面女孩的書信聯系在一起,渡邊博子在寄託哀思中無意探尋出一段塵封多年的愛戀,女藤井樹在書信的來往中才發覺青春期的情愫早已生根發芽,只是隨男主角的離開戛然而止。岩井俊二沒有在敘事的策略上突出對死亡的恐懼,而是通過情緒的升華給予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另一方面,他通過社會的角度來表達對青年成長和意識形態的思考。影片《燕尾蝶》中,觀眾可以在碎片式的故事情節中感受到主人公內在情緒的微妙變化,從而引發內心的思考。這也是“岩井文學”所衍生出來的弱化情節而強化情緒的“青春敘事”方式的建構。但是,此類情節弱、情緒濃的主觀表達方式並不適用於任何題材的電影,對其後期電影主題的表達也有所限制。

三、青春意象背後人性的共通之處

“意象,指對存在於記憶中的事物在感受上,知覺上的體驗。而電影中的意象是表意之象,是導演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融合,它是藝術創造過程中的產物”。寫滿藤井樹名字的借書卡、刻在鳳蝶胸前的燕尾蝶……岩井俊二運用極簡的影像風格,將青春的熱烈與生命的脆弱透過自然意象和虛擬意象表現出來,對青春期群體的人文關懷貫穿始終。

“《四月物語》中的落滿櫻花的街道和女主人公手中的紅色雨傘是岩井俊二對青春短暫和熱烈的意象隱喻”。《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以太”一詞貫穿於影片的始終,是青春的神秘、崇高和超自然力量的代名詞。同樣,《燕尾蝶》中所營造的並不存在的城市“元都”,象徵著青春里慾望的深淵。岩井俊二把所有不可言喻的意象都融入了客觀存在里,這也是他對“青春”充滿無限可能的另類闡釋。

《燕尾蝶》的“蝴蝶”意象含蓄而凄美,暗示著兩個女孩成長歷程中的蛻變。固力果胸口的蝴蝶紋身是她存在的證明,她來過,以一個飽受生活磨難的姿態,帶走了一隻蝴蝶的脆弱和美麗;鳳蝶,歷經世間創傷卻依然滿懷希望,胸前刻的燕尾蝶是她長大成人的專屬記號。她們渴望飛翔,即使是在追求人生破繭而出一刻隕落,岩井俊二採用這種獨特的青春意象,表達了他對已逝青春的祭奠。沉淪或者毀滅因其陰暗而被電影避之不談,但這卻是真實人性的一部分,岩井俊二試圖將成長中的青年從喧嘩虛幻的社會現象中抽離出來,從而理解現實的殘酷和真實世界的難能可貴。

岩井俊二是一個主觀意識特別強的導演,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創作電影的理念是徹底極端的”。在影片《燕尾蝶》中,他塑造了強盜、妓女和拾荒者的不同身份來展現大城市高速運轉中一群病態而畸形的社會底層人士生活的場景,但他並沒有將這種陰暗徹底的呈現,而是從他們蒼涼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的缺陷里挖掘出了人性深處共有的善良。即使是在動盪不安的青春里,少年依然保留著內心的純凈。
關於電影的論文範文篇2
淺析日本電影中的中國古典文學

1.研究背景

電影作為八大藝術之一,於19世紀末從歐洲傳入日本後,成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大眾娛樂,並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特別是於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電影迎來了其黃金期。以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1951年)為首,溝口健二的《西鶴一代女》(1952年),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1953年)等連續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縱觀日本電影的獲獎史,日本的時代劇,也就是極具日本風格的電影,獲得了國際電影界的歡迎。但是,很少為人所知的是,日本電影不僅從自己的“日本風”中取材,同樣也將外國文化作為素材,並加以改編。例如作為電影推廣初期的明治、大正時期,那時的觀眾所最為熟悉的外國文化,則是中國的古典文化。

2.不同時代中的以中國古典題材的日本電影

尚處於日本電影草創期的1911年,吉澤商店製作了《西遊記》。緊接著1912年,在西遊記廣受好評的情況下,再接再厲攝制了《三國志》。另外,還有很多例如《豹子頭林沖》(1919年、日活向島攝影所、小口忠導演)、《西廂記》(1920年、日活向島攝影所、田中容散導演)等一系列以中國古典作為題材的電影被持續不斷地搬上了日本大熒幕。

之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電影主流也由無聲進入了有聲期。戰爭時期,日本電影又製作了一系列如《孫悟空》(1940年、山本嘉次郎導演)、《水滸傳》(1942年、岡田敬導演)、《鴉片戰爭》(1943年、牧野博導演)等為日本帝國主義服務的國策電影。

日本戰敗後的1950年代,日本電影進入了轉型期,邁入了黃金時代。《楊貴妃》(1955年、溝口健二導演)、《白夫人的妖戀》(1956年、豐田四郎導演)、長篇漫畫電影《西遊記》(1960年、藪下泰司、手?V治蟲、白川大作導演)等各種日本觀眾喜聞樂見的中國古典文學題材的電影,不但在日本上映,還進入了香港及東南亞等華語圈市場,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1970年代,電視取代電影,走進了日本的千家萬戶,成為了時代的主流。1978年至1980年,日本電視局製作的系列連續劇《西遊記1》和《西遊記2》,不但在日本受到廣大觀眾好評,甚至被中國中央電視台引進,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另外,於2007年製作的電影版《西遊記》(澤田鐮作導演),以43.7億日元的票房,位居當年日本本土電影收入第四位。

3.從中國古典文學到日本電影

以《西遊記》為首,《三國志》、《白蛇傳》等以中國古典為原型的故事,經由日本導演、編劇以及演員的演繹,介紹給了日本的觀眾。但是,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許多地方經過了改編,展現出了與原作頗為不同的風味。

將外國的古典作品翻拍成電影,將具有各種全新的可能性。並且,雖然原作是古典文學作品,但內容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故事隨著時代的發展,也一直產生著變化。例如《白蛇傳》,最初馮夢龍主編的《警世通言》版本,其中的白娘子的性格,以及最後的結局,都與如今我們耳熟能詳地《白蛇傳》頗有不同。而日本電影選擇哪個版本的故事作為故事底稿,則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歷史故事也同樣,由於製作方所處國家和立場的不同,講述出的故事也會具有情節上的差異。上文中提到過的日本版《鴉片戰爭》這部電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研究日本版的各類中國古典或歷史故事電影與原版的異同,可以從中發現其政治意圖及意識形態,因此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4.結論

因此,狹義上而言,本研究為日本電影研究,但廣義上而言,其實為媒體以及大眾文化研究。由於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可以說是歷來未被傳統研究所重視,因此,分析此類電影將可一窺日本電影的時代特徵、對外來文化的受容史,以及中日電影交流史。更是對日本電影史的一種補充,具有不可輕視的意義。
猜你喜歡:
1. 關於電影論文範文

2. 有關微電影論文範文

3. 電影鑒賞論文

4. 關於大學生電影論文範文參考

5. 電影賞析論文範文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主題分析論文目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8大以後的戰爭電影 瀏覽:256
哈弗h6在哪個電影里出現過 瀏覽:514
電影消費券在哪裡搶 瀏覽:650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用交錢嗎 瀏覽:486
寫一部電影字數不少於500字 瀏覽:425
電影票房與院線如何分配 瀏覽:521
電影我的下載百度雲資源 瀏覽:856
哪個影視會員電影多 瀏覽:432
發現老公請女人看電影應該怎麼辦 瀏覽:433
哪個新電影看看 瀏覽:838
快手如何發布電影里的片段 瀏覽:503
怎麼去海口電影公社 瀏覽:926
哪個視頻愛情電影最全 瀏覽:677
萬達電影院取票時間 瀏覽:367
電影在線資源站 瀏覽:413
蔡明亮北京國際電影節 瀏覽:489
沈陽北京電影學院 瀏覽:369
大學生英語微電影劇本 瀏覽:350
恆大的會員電影票怎麼買 瀏覽:464
另一城維語電影主題曲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