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萊塢電影有哪些常見的主題
好萊塢電影基本主題都是愛、正義、家庭、親情等等,而這些既是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所樂意標榜的完美價值觀,也是全人類所共同關注的主題。美國電影為全球觀眾接受,除了好萊塢擅長講故事以及它強大的商業運作之外,美國電影完整的敘事結構成熟地體現了人們對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2. 美國早期經典電影
我喜歡的經典的
《勇敢的心》、《雨人》、《肖申克的救贖》、《人工智慧》
《剪刀手愛德華》、《與狼共舞》、《大魚》、《完美的世界》
《美麗人生》、《海上鋼琴師》、《戀戀筆記本》
《美麗人生》和《西伯利亞的理發師》這兩個如果沒有結尾算得上是喜劇,但是加上結局就是特別悲的悲劇。所謂的笑中帶淚的電影了。
喜劇的
《幸福中轉站》很好笑也很溫馨
《真愛至上》節日氣很濃的很溫馨的愛情喜劇
《BJ單身日記》、《單身漢》、《落跑新娘》、《律政俏佳人》愛情喜劇
3. 美國電影的電影風格,謝啦
1,超級英雄類,解決問題最終都是靠一個人,且有主角光環,具體來說就是子彈打不中炸彈炸不死,近期這類電影有英雄組隊的發展趨勢,多人光環更加無敵。
2,傳記類,長篇敘述某個人或某個動物的一生或一段時間的故事,前面鋪墊較長也不乏高潮,最後感人結尾,聯系之前的鋪墊,多半結尾時成就催淚大戲。
3,科幻類,此類電影經常會描述幾十年幾百年後的世界,或者外太空,或者地下海底的一些奇特發現,故事有好有壞,看各人喜好。
4,懸疑類,此類電影男生喜歡的比較多,因為這類電影最能裝逼,在快速的對話過程和復雜多變的場景變化和任務關系中,光是把故事理順就挺煩人的,還要看出電影中一環一環相扣的情節和故事背後的真相,著實費勁,但只要你能在朋友面前侃侃而談有關電影中的情節和背後的內容(不關是不是從網上看的影評)都能引來妹子們崇拜目光,所以,你懂的。
5,愛情類,愛情主題電影,老美拍的有些平鋪直敘但是很感人,有些插科打諢但最後會很正經,老美的青春校園愛情電影也是很好看的,適合女生。
6,恐怖片,老美的恐怖片比較惡心,有句俗話說得好,老美的恐怖片是肉體恐怖,日本的才是心理恐怖,不過近期老美有逐漸向心理恐怖發展,並誕生出不少佳作。
7,喜劇類,老美的喜劇電影也是非常好看的,著名的美國派,金凱利系列都是其佼佼者,不過近期好的喜劇電影出來的較少。
8,歌舞累,這類電影我看得比較少,不知如何評價。
最後,老美最近流行多部曲,這個只要看看每年上映的目錄就會發現,到處都是XXX3,XXX4,XXX前傳2之類的,容易審美疲勞。
4. 美國科幻電影發展歷史
一、19世紀末到192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長期。
19世紀末,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幾乎和娛樂電影同時在法國誕生,比如1895年的《機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等。但這些影片也許更像是在使用電影技術變魔術。直到1902年法國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標志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出現。1910年代,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和英國,似乎在拍攝關於外星人和未來戰爭的題材的科幻片上一馬當先。不過隨著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美國在科幻電影製作上奮起直追,生產了《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於1916年生產的一部長達105分鍾的《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開創了水下攝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國科幻片開始和歐洲分道揚鑣。和德國《大都會》(Metropolis,1927)等歐洲科幻片相比,好萊塢科幻片更注重傳奇的情節、快捷的節奏、驚險的動作和高超的特技。這一時期好萊塢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島》(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二、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熟期。
從1930年代開始,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偏愛帶有恐怖、悲觀和浪漫色彩的瘋狂科學家主題,並且開始連篇累牘地拍攝科幻電影系列片。比如,這一時期出品了《科學怪人》(1931)、《科學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學怪人的兒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類似的還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飛俠哥頓》系列(Flash Gordon)。而《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剛》(King Kong,1933)都是當時產生的名作,它們延續並發展了好萊塢電影在特技運用和情節安排上的長處,並已經產生了獨特的程式。到了1940年代,由於二戰的影響,好萊塢科幻片處於一個止步不前但卻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十年中生產的科幻片幾乎都是從前題材的「後續系列」,比如《隱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隱身人歸來》(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隱身人復仇記》(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不過,這也同時鞏固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敘事模式。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學家成為了邪惡的敵人,將好萊塢科幻片和戰爭宣傳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這一時期的特點。
三、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繁榮期。
1950年代,也許是冷戰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恐懼陰影加強了人們的想像力,好萊塢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們常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也更加依賴特技的運用。比如《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線》(Them!,1953)、《兩萬英尋下的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盜屍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歷險》(Forbidden Planet,1956)、《蒼蠅》(The Fly,1958)和講述核戰爭的《海濱》(On the Beach,1959)等。冷戰對好萊塢科幻片的影響持續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記》(Countdown)就以美蘇軍備競賽為想像的源泉。但正是在1960年代,產生了科幻片歷史上的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無論在故事情節、思想內涵還是特技效果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四、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間保持平衡的時代。
特技的使用對好萊塢科幻片而言從來都是舉足輕重的,而隨著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特技和故事之間的張力逐漸開始加大。究竟應該怎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很多導演做出了他們的嘗試。喬治·魯卡斯(Georg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Alien,1979)無疑是70年代幾個成功的範例。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萊塢科幻片的特技效果製作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神奇體驗,而同時這些科幻電影又能提供給他們一個值得品味的故事。比如喬治·魯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繼推出氣勢宏大的《星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戰之傑迪歸來》(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y),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溫情脈脈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羅伯特·澤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五、1990年至今:好萊塢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進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大量倚賴電腦合成影像(CGI),並將其發揮至極,但在同時卻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後的好萊塢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陳,在視覺效果則上富有極大的沖擊力,畫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獨立日》,《侏羅紀公園》系列,《星戰前傳》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將觀眾培養得對那些花費高昂的特技大場面甚至開始司空見慣起來。當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技在銀幕上趨向於飽和的時候,好萊塢科幻片也同時開始迷失了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好萊塢科幻片開始探索新的主題,比如克隆技術和智能機器人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5. 求描述或反映美國70年代生活的影片
畢業生 (美國70年代年輕人的精神空虛 奧斯卡獲獎影片)
阿甘正傳 (故事的主題部分就是70年代 美國若干思潮和運動 人物生活 服裝 布景 語言 都是典型70年代風格)
飛躍瘋人院 (是美國七十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該片獲得一九七五年奧斯卡獎的五項主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美國風情畫 (抓著甘西迪遇刺與越戰爆發前的純真年代,描述一群剛步出高中校園,即將因不同的人生選擇各自發展的哥兒們,在小城一夜之間的經歷。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查德·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
克萊默夫婦 (《克萊默夫婦》由導演羅伯特·本頓親自改編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而成,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問題的傑作。曾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項金像獎。描述泰迪和瓊安這對夫婦,他們育有一子比利。泰迪是一個事業心強的人常因工作放棄與妻兒的團聚,瓊安終於提出與他離婚,兒子留給他撫養。泰迪對父兼母職一事手忙腳亂,後來不得不放棄工作,選擇家庭,與兒子相依為命的親情確實感人。本片反映出當時七十年代令人側目的新生事物的單親家庭的種種問題。
)
6. 舊好萊塢電影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舊好萊塢電影創作遵循著一種戲劇電影的美學原則,其基本特徵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戲劇化的故事結構,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
一、經典好萊塢電影在結構故事和展開情節方面明顯地以戲劇化作為基礎:故事情節充滿戲劇的沖突,故事結構完整封閉,故事發展逐次遞進直到結尾的高潮並總離不開大團圓的結局。如《卡薩布蘭卡》《魂斷藍橋》。
二、在戲劇化故事情節結構模式確立之後,好萊塢經典敘事的人物形象構成也自然呈類型化的傾向。根據戲劇沖突原則,人物形象被確立為正反兩個陣營,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總有代表正義和法律的警長及貪婪野蠻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對峙。
當然,在經典好萊塢敘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類型原則的大前提下又有無窮的取捨和 變化,但正反兩方人物所構成的戲劇沖突則是好萊塢永恆的法寶。
三、好萊塢經典敘事系統的核心是前面已經提到的連續性剪輯,連續性剪輯代表了好萊塢經典敘事的特徵,既是對戲劇化故事和類型化人物的發展,又是好萊塢製造夢幻和歡笑的基本前提。
因為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簡潔方便而又真實可信的銀幕世界。
由於經典敘事系統的剪輯旨在實現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別使用的順序便具有了特殊涵義:先是建制鏡頭展現整體環境和人物。
然後是中景的鏡頭交待人物的動作和反動作,再切入近景鏡頭(包括特寫)將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現給觀眾。
最後還得回到全景鏡頭來結束段落敘事或重建新的時空關系。
四、好萊塢大團圓結局作為經典好萊塢敘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好萊塢主流影片中扮演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簡單來說,其有兩個方面的涵義:其一是循環型或封閉型故事結構;其二是達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結局。
例如在奧遜.威爾斯的不朽傑作《公民凱恩》開始時,鏡頭從報業大亨極盡豪華的「天堂庄園」的大門和大門上「禁止入內」的警告牌緩緩移入,最後則用一個慢慢拉出庄園大門的反向鏡頭結束全片,在影片的敘事結構和鏡頭語言上完成了封閉型的循環。
(6)早期美國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20世紀30—40 年代是美國好萊塢的全盛時期,這期間在好萊塢影片創作中占統治地位的是類型電影,類型電影就是按照不同的類型(或樣式)的規則要求創作出來的影片,實質上它是一種藝術產品標准化的規范。
這種規范的電影的實質就是運用一切能夠抓住觀眾視覺和心理的電影表現程式,它常常要比個人構思的有意識追求藝術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觀眾的興趣和道德標准。
類型片是好萊塢製片制度的產物,它從商業和票房的角度進行影片生產,並在大量的藝術實踐中建立並完善了一套電影創作方法。
類型片的主要特徵體現為:
1. 情節公式化
2.人物定性化
3.銀幕敘事標准化(類型片大都採用單一的線性結構,以時空轉換為順序,以事件發展為線索,較少使用閃回,交叉蒙太奇手法,而著重講述單向發展的故事)
4.視覺形象圖解化(如古堡或塔樓象徵危險,幽暗的森林隱藏著災難,實驗室里汩汩作響的試管則孕育著罪惡等)
類型片在經典好萊塢時代的發展經歷了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復興期則出現在新好萊塢時代。經典好萊塢的類型片包括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恐怖片等。
50年代到60年代,由於電視產業的發展以及其他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方面的原因,經典好萊塢的類型片出現了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