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建軍大業》和《戰狼》,軍事題材影視還有哪些
《湄公河行動》《非凡任務》開始,軍事題材影視創作呈現「千帆競發、萬馬奔騰」之氣象和「化蛹成蝶、漸入佳境」之格局。兩者雖為我國公安戰警涉外緝毒題材,但從廣義上來說仍可歸為軍事題材,其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新時代書寫,產生了良好的帶動作用。
《戰長沙》《十送紅軍》《我們的法蘭西歲月》等等,將英雄個體形象聚焦然後再放大,通過平民化視角和宏闊的視野來塑造革命英雄群像,表現歷史場景,給人們難以平復的心靈震撼。
2. 國內最好看的軍旅電影
1、《特種兵王》 豆瓣評分6.0。
該片以真實事件背景為原型,充分展現了現代軍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精神風貌。但是由於創作時間有限,准備不足,電影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遠遠不足,有很多的遺憾,雖然劇情簡單製作上也比較粗糙,但是鮮明的「部隊為打贏而准備,軍人為四有而努力」以及「部隊敢於在對抗中較量,在較量中拚命」的主題與宏大的場面讓觀眾有所感動。
2、《霹靂鳳凰》 豆瓣評分6.2分。
影片主要講一群妙齡少女懷著美好的憧憬,以超人的毅力在女子特警學校里,接受嚴酷的大運動量的訓練。教練徐剛,是一位幾乎是永緊綳著臉的「暴君」,在他的嚴格訓練、嚴格管理下,一個個的少女在五花八門前訓練中被殘酷地淘汰。而以方婷、李睿玲為首的一批姑娘經過頑強的訓練,成長為新一代的特警精英,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鮮血編織了一面旌旗——「霹靂鳳凰」。
3、《戰狼》 豆瓣評分6.9
這部影片不僅題材獨特,在中國影市上罕有,而且影片耗資巨大,由中外聯合打造,一流的創作隊伍,以及3D技術的應用,皆具有歷史性的突破。影片還原真實戰場,聚焦於中外邊境局部戰爭,歷時七年,全力打造小人物成長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孤膽英雄的傳奇故事,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
4、《中南海保鏢》 豆瓣評分7.4。
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完全可以預測,動作場景富有創意。槍戰戲多,加強了電影的節奏感,極好地滿足了觀眾「英雄美人」的觀影心態。雖然從格鬥設計上算不得李連傑電影中的上品,但氣氛渲染卻格外出色,片中倪星七分張揚狠辣加上三分邪氣的動作風格與李連傑的迅捷沉穩對比鮮明,緊張與危險的情緒幾乎溢出屏幕,很好地彌補了動作本身的不足。
5、《沖出亞馬遜》 豆瓣評分7.6.
該片是2002年出品的一部現代軍事動作片,根據兩名中國軍人在委內瑞拉國際反恐怖學校歷險訓練的真實故事改編,與以往中國戰爭影動輒追求數萬人的大場面不同,該片的視覺沖擊更具有現代感,情節設置出人意料,讓觀眾從另一個側面突擊視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更符合觀眾被好萊塢所培養出的觀影習慣,影片更是傳達出一種讓現實的中國人仰慕與渴望的鐵血精神。這部影片可以說達到了國產動作電影的最高水平。
6、《紅海行動》 豆瓣評分8.3。
該片體現出了中國軍人的英雄氣概與大國崛起的精神氣度,把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場面真實,海陸空三個場面的戰斗,看到人分外揪心。好了,關於特種兵電影盤點今天就到這里,你還看過哪些國產的特種兵電影。
3. 有哪些國防教育類影片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拍攝創作的以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主題的國防軍事題材電影中精心遴選,其中包括《建國大業》《霓虹燈下的哨兵》《南昌起義》《南征北戰》《離開雷鋒的日子》。
1、《建國大業》是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5、《離開雷鋒的日子》是由康寧、雷獻禾聯合執導,吳軍、劉佩琦、方子哥、宋春麗主演的劇情片,於1996年3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因一次意外車禍造成雷鋒死亡。隨後喬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事跡的故事。
4. 大後方的抗戰電影在創作上有哪些突出的品格特徵
在1937年到1945年的8年抗戰中,電影也形成「全民抗戰」之勢。在武漢、重慶、成都形成了以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央電影攝影廠和西北製片廠為主體的「大後方電影」,如「中制」的《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中電」的《英雄的中華兒女》、《中華兒女》、《長空萬里》;「西北」的《風雪太行山》等,都成為激勵民眾奮起抗戰的戰斗號角和反映軍民英勇抗敵的英勇的交響曲。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也有著一支艱苦奮斗的電影隊伍,以袁牧之、吳印咸為首的延安電影團拍攝了《延安與八路軍》、《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等記錄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錄。抗日電影(1937-1945),1937年以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電影創作主要圍繞民族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其中有宣傳軍民團結的《好丈夫》,描寫附逆分子覺醒的《火的洗禮》,揭露日軍在東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間諜》。香港電影也注入了時代血液,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民族的吼聲》《孤島天堂》等影片。 馮小寧的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其中的《黃河絕戀》,《紫日》也是抗日戰爭的代表作之一!
40年代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來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他們的父親被敵人活活弔死;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被迫逃回上海。素芬進了難民收容所,悉心照管孤兒。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電影內容:女學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學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玲玉不顧姨母和表兄周家榮的阻止,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抗日。不久,她與同隊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相愛。抗戰勝利後,玲玉與禮彬成婚。是抗戰中難得的喜劇片。
地道戰(1965年)
電影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鍾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群眾倖免於難。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庄內刺探情報。
250年代鐵道游擊隊(1956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棗庄一帶鐵路線上。日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他們為心腹之患,千方百計進行圍剿。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國民黨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平原游擊隊(1955年)
電影內容:1943年秋,為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奉命牽制日軍駐守縣城的松井部隊,阻敵進山增援,同時保住李庄的糧食。松井恐老窩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終李向陽終於全殲松井部隊。
地雷戰(1962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損失慘重。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和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
380年代血戰台兒庄(1986年)
電影內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慘案」後,改編了華中方面軍戰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與此同時,國民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飛抵徐州,部署這一重大戰役。中國守軍堅守二十餘日,傷亡慘重。最終幾百名日軍傷殘士兵絕望地剖腹自殺,引火自焚。
紅高粱(1987年)
電影內容:抗戰初期,「我」奶奶——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當花轎經過一片高粱地時,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時刻,「我」爺爺轎夫余占鰲率眾殺了土匪,救了九兒,經過一番波折,兩人終於成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軍進了村,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在九兒和余占鰲的帶領下,燒酒坊的伙計們用自製的土槍土炮在高粱地里伏擊日軍的軍車。
490年代國歌(1999年)
電影內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東三省,大批學生流亡關內。田漢、聶耳正在籌備一部抗日題材的話劇《亂鍾》,此間,他們結識並邀請流亡在滬的東北學生參加演出,不料《亂鍾》的正式開演被「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炮火聲打斷,東北學生齊白山、林雪麗積極投身前線,田漢、聶耳等藝術家在中國的指揮下也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目睹了戰斗的慘烈與悲壯,田漢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與聶耳決心以創作藝術作品來鼓舞人民抗戰。一部新創作的抗日電影《風雲兒女》誕生了,這時突然傳來齊白山和林雪麗犧牲的消息,田漢等人心情悲痛、五內俱焚,激情之下田漢寫下了《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黃河絕戀(1999年)
電影內容:黃河絕戀》是馮小寧繼《紅河谷》之後創作的又一部以戰爭和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同他以往的許多作品一樣,馮小寧在片中貫穿對戰爭與人性的思索,把主人公置於生死絕地,在冷酷無情的環境中突出了他們心中燃燒著的生命火焰。影片圍繞驚險的護送過程展開,充分展示了人物之間的個性沖突和心靈溝通,在洶涌澎湃的黃河壺口瀑布邊演繹了一曲雄渾壯烈的贊歌。全片以回憶為線索,創意獨到、場面壯觀、風光瑰麗,強烈激昂地謳歌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者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和對國際友人的真摯關愛,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影視作品。
紫日(2001年)
電影內容: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里,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法西斯所殺害。悲忿的楊玉福和娜佳憤怒地沖向殘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白瑞雪 劉昕 梅世雄
八女投江:戰爭未讓女人走開/白瑞雪 張寶印 徐壯志
地道戰:埋伏神兵千百萬/白瑞雪 陳輝 黃明 吳登峰
地雷戰:炸得鬼子無處藏/白瑞雪 張玉清 顏菁 陸洪根
回民支隊:威震冀中馬司令/陳萬軍 孫茂慶 吳登峰 白瑞雪
雞毛信:烽火中的童年/梅世雄 黃明 白瑞雪
苦菜花:悲情的母親/吳登峰 白瑞雪
柳堡的故事:這一去革命勝利再相見/白瑞雪 吳登峰 梅世雄
平原游擊隊:青紗帳里出奇兵/白瑞雪 吳登峰 張玉清
鐵道游擊隊:鋼刀插進敵胸膛/白瑞雪 梅世雄 張玉清
小兵張嘎:一身「嘎氣」的小英雄/黃明 吳登峰 白瑞雪
血戰台兒庄:一寸山河一寸血/白瑞雪 孫彥新 劉昕 張玉清 吳登峰
野火春風斗古城:就這樣與敵人較量/白瑞雪 吳登峰 黃明 徐壯志 趙勝軍
趙一曼:去留肝膽兩昆侖/白瑞雪 劉昕 徐壯志 劉永華 周飛 楊永康
5. 推薦幾部好看的中國軍旅電影
電影自誕生以來便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戰爭影片的創作總是追隨著歷史發展的腳步,每一場戰事的發生都預示著戰爭影片的再度興旺和發展。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軍事電影無不折射著我軍發展壯大的清晰軌跡,再現著我軍的光榮戰史,凝聚著我軍將士的偉大功績。 從南昌城樓破曉的槍聲,到井岡山的燎原之火,從湘江激戰到赤水河畔,從大渡橋橫的冰冷鐵索,到雪山草地的悲壯跋涉——《八月一日》、《我的長征》、《四渡赤水》、《大渡河》、《萬水千山》……那是找尋真理、堅定信仰跟黨走的年代,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九死一生,歷盡艱險,走出困境,最終找到光明前景。 從延河水寶塔山到根據地游擊戰,從戰火中的浪漫故事,到狼牙山的壯士悲歌,從民族英雄的震天吶喊,到浴血激戰平型關——《我們是八路軍》、《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柳堡的故事》、《回民支隊》、《狼牙山五壯士》、《太行山上》……那是一個保家衛國、全民族聯合抗戰的年代。英勇的八路軍新四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深入敵後作戰,成為領導中華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將三年的解放戰爭搬上銀幕,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十餘年間《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尤其是《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橫空出世,影片重現的那壯懷激烈的崢嶸歲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多少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受到教育啟迪。 回顧新中國的軍事題材電影,許多經典老片讓我們如數家珍、歷歷在目。從解放初期的《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董存瑞》、《平原游擊隊》、《上甘嶺》、《撲不滅的火焰》、《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雞毛信》、《渡江偵察記》、《鐵道游擊隊》、《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到稍後些的《戰火中的青春》、《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小兵張嘎》、《霓虹燈下的哨兵》、《英雄兒女》、《女飛行員》,這些影片雖然大都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但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洋溢著濃郁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豪情;從《戰斗里成長》、《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東進序曲》、《抓壯丁》、《哥倆好》、《戰上海》、《解放石家莊》、《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到《索倫河谷的槍聲》、《雷場相思樹》、《雷鋒》、《雷鋒之歌》、《霓虹燈下的哨兵》、《南海風雲》、《今夜星光燦爛》……這些影片或以生動感人的故事為我們塑造出戰爭生活中一個個朴實平凡而又剛毅果決的熱血兒女,或通過一段史實重現歷史的風雲際會和領袖人物的雄韜偉略,或通過生死場上的角逐拼殺來創造雖死猶榮的人間奇跡,從而使中國的軍事題材影片經久不衰,並形成了綿綿不絕的傳統,成為我軍蓬勃發展取之不竭的精神動力。 在和平年代,遠離戰爭的人們渴望看到更多現實軍事題材影片,軍隊電影藝術家在不斷奉獻歷史巨片的同時,也把目光瞄準了現實題材,創作出《彈道無痕》、《士兵的榮譽》、《飛越飛躍》,新時期的《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槍手》、《回家》、《沖出亞馬遜》、《情暖萬家》等,眾多風格獨特、貼近時代脈搏的優秀作品吸引了一大批觀眾,也收獲了同時期的各大電影節的主要獎項。 回首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總會閃現一些在中國電影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這些名字連同他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長久地定格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在大量經典影片中我們認識了《海鷹》中的王心剛、《秘密圖紙》中的田華、《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王曉棠、《哥倆好》中的張良、《狼牙山五壯士》中的高保成、《柳堡的故事》中的陶玉玲、《打擊侵略者》中的李炎、《林海雪原》中的王潤身、《奇襲》中的張勇手、《回民支隊》中的里坡……當歲月已經變遷,當韶華已經更改,重溫那些親切熟悉的姓名,我們總能找到心靈寄託和安慰,細數這些鮮活生動的人物,我們總在情不自禁中肅然起敬——曲雲、劉季雲、袁霞、楊雅琴、於純綿、趙汝平、劉尚嫻、張帆……那耳熟能詳的名字。 每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成功都離不開特型演員的卓越表現,《四渡赤水》中的毛澤東的扮演者古月、《大轉折》中鄧小平的扮演者盧奇、《大決戰》中的趙恆多,還有劉江、劉龍、徐光明、趙守凱、師偉、林默予、鄭在石……盡管人們叫不出他們的姓名,更多地記住的是他們塑造的銀幕形象,但他們永遠是中國軍事電影當之無愧的驕傲。 新時期在軍事電影中塑造銀幕角色的演員,同樣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徵走進觀眾的視野,從而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歸心似箭》中的斯琴高娃、《南海長城》中的唐國強、《天山行》中的宋春麗、《驚濤駭浪》中的巫剛、《閃閃的紅星》中的祝新運、劉繼忠,《路漫漫》中的金鑫、黃梅瑩……他們成功塑造了不同時期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久久地感動著我們。 人民軍隊的電影創作方陣也卧虎藏龍。這里有黃宗江、陸柱國、史超、王軍、李平分、柳建偉等著名編劇,有王蘋、李俊、嚴寄洲、楊光遠、蔡繼渭、韋廉、翟俊傑、宋業明等著名導演,正是在他們的奇思妙想運籌帷幄下,一部部奇篇佳作、一個個光彩形象才得以展現在觀眾面前。 在紀錄片、軍事教育片和國防科研片創作領域,我軍電影工作者在海島、在沙漠、在高原、在雪野,到處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抗洪搶險的驚濤駭浪中,在撲火救災的忘我奮戰中,在金戈鐵馬的浩大的演習場,在兩彈一星的艱苦征程中,在非典肆虐的恐慌歲月里,在鏗鏘雄壯的盛大閱兵現場……忠實記錄下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在共和國經歷的每一次戰爭中,他們以攝影機作武器與戰士們一起沖鋒陷陣,先後涌現出7名烈士。他們和許許多多革命先烈一樣,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滋潤了軍旅影壇這片沃土。 為紀念建軍80周年,我軍電影工作者傾力拍攝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和表現英模人物的影片《八月一日》、《軍人本色》、《此生此愛》、《大愛無垠》等,拍攝了電視電影《夜襲》、《彭雪楓縱橫江淮》、《馬石山十勇士》,動漫電影《紅星小勇士》,大型紀錄影片《偉大的變革》;拍攝了長篇電視連續劇《戰爭目光》、《愛在戰火紛飛時》、《士兵突擊》、《豆腐坊》、《光榮歲月》、《我是太陽》、《今生欠你一個擁抱》以及電視專題片《情滿香江》、《劍鋒上的夢》、《中國藍盔》等。這10部電影和10部電視劇、專題片,是我軍電影工作者們向軍隊的生日獻上的一份厚禮。在這隆重紀念建軍80周年的日子裡,銀幕上的八一軍徽依舊大放光芒。
記得採納啊
6. 誰知道中國十七年電影各個階段特徵和作品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導演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
7. 《戰狼2》是一部非常不錯的軍事題材的作品,這部作品是否過譽
《戰狼2》這部軍事題材的作品這么受歡迎,並非過譽。
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迅速攀升,講好梁盯中國故事,塑造彰顯新時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成為當代軍事題材作品創作者應當遵從的法則。軍事題材中的軍人形象,因其紀律嚴明、技藝旅爛高超的職業特性和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的硬漢品質,契合了時代對英雄的呼喚,也成為很多藝術家刻畫新時代英雄形象的首選。《戰狼》系列電影塑造了冷鋒這位英雄人物,一位為戰友兩肋插刀對敵人嫉惡如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即便是脫下軍裝,他也能夠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果敢的站出來,履行軍人使命,挑起男人擔當。
8. 難得的好製作,一部用心拍出的戰爭片《南征北戰》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還記得這句經典的台詞嗎,老電影《南征北戰》中,國民黨的李軍長由於被我解放軍圍困,突圍無望急切懇求同僚張軍長趕緊向自己靠攏的情形。這部電影是新中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片,深受人們的喜愛, 觀眾把《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則排在第一位。
近幾年來,由於一些抗日神劇的出現,人們對軍事題材的電影紛紛吐槽,什麼手撕鬼子,褲子裡面藏手榴彈,影片里各種違反軍事常識的畫面,也實時出現,軍人留著酷酷的發型,衣服永遠那麼干凈筆挺,女兵戰場上穿著裙子等等數不勝數,讓觀眾十分的失望。
可是同樣是軍事題材影片的《南征北戰》,卻為什麼很少讓人吐槽呢?
第一,影片真實, 該片取材於解放戰爭在華東戰場發生的一個真實的一個戰例,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我華東部隊於蘇北七戰七捷以後,為殲滅敵人,大踏步後退,向鳳凰山轉移,最後在鳳凰山圍殲敵軍李軍長所屬的七個師。以及增援的張軍長的部隊。·當時的創作組深入當年參戰部隊進行深入采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最後形成了劇本。
第二,影片創作團隊強大,在軍事題材的影片中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當時《南征北戰》是作為八一建軍節獻禮的唯一影片,導演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了一支創作班子,《南征北戰》最早的底本兒來自一部話劇,該話劇由沈西蒙創作,描寫了萊蕪戰役前後的故事,以這部話劇為底本,顧寶璋,沈默君,沈西蒙三位部隊作家通力合作,最後形成了電影《南征北戰》的劇本,為了加大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專門請來了軍事學院的戰役戰術教授。
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開國大將粟裕,親自為導演的講解了當年戰場上的各種情形和變化。林彪和陳毅元帥也對劇本其中的一些台詞進行了修改。可以說南征北戰的創造團隊有二位元帥和一位大將當顧問。是後來的影片所沒有的待遇。
第三,為了顯示影片效果用的真炸葯 ,為了早日完成拍攝和增加影片效果,上級有關部門給《南征北戰》劇組調來了剛剛從抗美援朝前線撤下來的一個團的解放軍,他們同時帶來貨真價實的各種武器,從機槍,到裝甲車,從坦克到軍用吉普車等。更真實的再現了戰爭的真實場面。
《南征北戰》炸葯用的是貨真價實的TNT炸葯,由於炸葯威力極大,拍攝時劇組也是小心翼翼,結果戰士們沒有什麼事毫發無損,倒是當兵多年且從未負傷的導演成蔭,腿上崩了兩個小窟窿。
第四注重細節 ,《南征北戰》影片裡面的軍人不但真實參加過戰爭,就連道具都是真的,裡面戰士們扛槍的姿勢,打槍的手勢,走路及說話的語氣很有軍人的氣勢,都是相當標準的,不像現在的影片很是做作。而且機槍手的旁邊都配備有副射手。這是很多影視劇忽略的一個場景。
第五,演員認真體驗生活, 體驗生活這個傳統是一個優秀演員扮演角色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霸王別姬》里的張國榮為了飾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提前半年來到北京拜戲劇大師張曼玲為師,不僅學,還去劇院看其他演員表演,最後把程蝶衣演得惟妙惟肖,雖然最後自己以一票之差與戛納影帝失之交臂,但是影片最後拿了戛納最高獎「金棕櫚」大獎,這與張國榮的出色表演還是分不開的。
《南征北戰》的導演也是讓演員深入體驗生活,扮演男一號高營長的馮喆,由於長得比較英俊瀟灑,他就主動要求去軍營,每天他都跟普通戰士一樣,摸爬滾打出操訓練,把自己打磨得像一個戰爭年代的軍人。其他幾位扮演首長的陳戈,王力,湯化達也同樣在軍營體驗著生活。
飾演反派張軍長的項堃,他體驗生活的地方有些特殊,為了突出角色的狂妄,尋找關於原型張靈甫及其他類似的國民黨將領的相關材料,他打掃出一間小土房,利用拍攝間隙深仔細推敲人物,對每一個內心動作和外部動作都用心揣摩。他人瘦了許多,銀幕上的形象卻豐滿了。
第六,群眾甘願奉獻 ,《南征北戰》是在山東沂蒙拍攝的,這里是革命老區。由於當時是夏天要拍一些冬天的戲,可是到處都是綠油油的田野,果樹,哪有冬天的景色啊,再換外景地既費時又費力還會影響影片拍攝進度,就在導演為難的時候,這一位老農民過來說:「這些樹是俺們家的。為了拍電影我捐出來了,哪棵樹礙事就除哪棵,不用犯難!」老大爺的誠懇把導演成蔭和人們深深感動了,於是一個班一棵樹,凡是電影鏡頭帶著的就用手捋干凈,帶不著的一個樹葉也不準動,戰士們便開始了特殊的任務摘起了樹葉。
影片拍攝時也有許多花絮,一些解放軍戰士不願出演該片,因為很多戰士一聽說自己要演國民黨士兵,立刻產生了對抗情緒,好在一位營長做工作,戰士們最後高高興興的投入到拍攝中。在山東青州拍外景,當地群眾們看到一隊戴著鋼盔、穿著美式皮靴的「國軍」走來時,許多人氣憤地朝這些「國軍」扔起石頭。
影片還流傳了很多經典的話語,例如參謀長感嘆「 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 」。李軍長喊話求救「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趕快伸出手,拉兄弟一把吧 !」李軍長向張軍長求援,張軍長安慰他喊道,「 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最後5分鍾! 」等等。
結束語,由於影片的經典,在1974年由導演成蔭率領一批人員拍攝了一部彩色的《南征北戰》,經典的東西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