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瘋子、精神病院的電影有哪些
強烈推薦《瘋院人魔》,英文名《mad house》,挺有意思的,弄得有點詭異,我和同學半夜在被窩里看的,特有感覺。開始我都沒反應過來種種現象,後來才知……嘿嘿,不給你講,講了你看就沒意思了。
還有相關的,《愛德華大夫》《精神病人》(希區柯克的片子,都很懸疑,值得推薦)《發條橙》
《機器人之戀》(拍得比較輕松,是仿60年代的一部英美電影拍的,原版比較正式。男主角異常聰明,但有心理障礙,女主角智商不高,但他們最終形成了溝通。具體名字忘了)。
樓上說的《雨人》不能算精神問題的電影,就是哥哥智商不太高,弟弟由嫌棄到重新認知兄弟情的故事。
《異度空間》還行吧,挺啟發感動人的。還有日本的《催眠》(講催眠術,超邪乎)《感染》(更神,發生在醫院。最後都故作高深,堅決不說是真是假,一切好似只是主人公的幻覺。)這兩部片界限比較模糊,看上去像是很恐怖的,但是都是心理上的恐懼。
你要是想看心裡缺失,似精非傻,稍微有點亞健康的,這樣的片子更多,直接搜就可以了。
歐洲,尤其法國,拍這樣的片子是探討人心的,美國比較淺顯,是獵奇的,日本就不知道是什麼目的,只要變態,只要過癮,都要無條件拍一拍。(當然不乏好作品,但是要不然就是傳統類型的,壓抑死你。要不就是驚世駭俗,另類呈現。要不然,就是青春殘酷物語,這方面比較傑出。)
還有世界禁播的影片都可以看看,都不正常,正常就不禁播了。我就看過一部《困惑的浪漫》,原以為會很嚇人,但是根本就不是,看完也沒多大的感覺,主人公的心理很封閉,困苦,最後自殺,殺起來特「好看」,呵呵!(說實話,有點搞笑)。
⑵ 如何評價電影《飛越瘋人院》
電影《飛越瘋人院》是1975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劇情電影,在1976年該片的第4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
《擾讓飛越瘋人院》是一部看後會讓人不斷反思的作品,在面對既定規則時,是選擇即使是錯的依然遵從,還是努力讓規則的執行者看到和聽到被規范人群對規則的感受和真正的慾望。
麥克默菲就像是瘋人院的精神領袖,不讓大家在麻木中忍受著被壓迫被壓抑,為追求自由和尊嚴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個身在瘋人院卻不斷反抗其中規則的人,是讓人難以想像的。
就像我們身在社會中,也會有對社會規則的種種不滿,也在年輕時有改變世界的理想,然而最終還是屈服於現實的殘酷,成為一顆顆遵守社會規則的棋子,即使有對規則不滿和不適,也是努力說服自己、讓自己適應,而沒有想過去反叛、去努力獲得自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首詩就是麥克默菲人生信條的寫照,他身上不屈不撓為自由斗爭的精神,讓我們重新找回去回看和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的念頭。
⑶ 電影《飛越瘋人院》,作品表達什麼結局意義
通過諷喻和警世的象徵,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中的消極現象。
結局意義:瘋人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導演有意地將整部影片放置在這個具有很大局限性的空間進行拍攝,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指向性,讓觀眾集中地從瘋子的身上窺視到自己,給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人們注入一種信仰:自由、自我。
劇情簡介:
麥克墨菲(傑克·尼克爾森飾)由於厭惡監獄里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自從他來到後,本來平靜的精神病院就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
精神病院遠非麥克墨菲想像中的自由避難所。護士長拉切特(路易絲·弗萊徹飾)制定了一整套秩序,一切都要以此為准則。病人們受到了嚴格的管制,還不時的受到她的侮辱和折磨。
麥克墨菲對拉契特的行為十分不滿,不時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對她加以攻擊。在精神病院里,病人們被剝奪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慾望的權力。拉契特處處針對麥克墨菲。她用大音量音樂折磨病人,並冷酷地拒絕降低音量的要求。
在酷愛棒球的麥克墨菲提出看世界錦標賽的實況轉播時,拉切特又想方設法拒絕。雖然麥克墨菲最後得到了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的支持,湊夠了表決的票數,但拉切特卻又以表決時間已過為借口而拒絕打開電視機。
麥克墨菲想讓病人們打起精神,快樂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們帶上了汽車,來到了一個小港口。他們偷了一條船,到遠海釣魚作樂。病人們欣喜若狂,但回來後,麥克墨菲受到了電擊懲罰。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個女人弄到了醫院,鬧得天翻地覆。
聞迅趕來的拉切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脈自殺,而冷酷的拉切特卻無動於衷。這使原想要逃離病院的麥克默菲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撲上去掐住了拉切特的脖子。拉契特沒有死,可麥克默菲卻受到了最慘無人道的待遇慘遭毒手被切除了腦白質,真的成了白痴。
曾與麥克墨菲一同商討逃往自由之鄉的印第安人「酋長」,不忍心讓病友們看到心中自由代言人的下場,用枕頭終止了麥克墨菲的呼吸,砸開鐵窗,帶著麥克渴望自由的靈魂逃離了瘋人院。
⑷ 《飛越瘋人院》深度解析是什麼
《飛越瘋人院》深度解析是:這部片子頌揚了勇敢的解放自由的精神。
雖然麥克墨菲最後變成了智障人,但是我認為他並沒有輸。他鼓舞了瘋人院的很多人,繼續像他一樣追求自由。從更深層次來說,就是揭露了美國當時把正常人當做精神病人的丑態,和高階級壓抑舒服的病態社會現象。開頭的鏡頭用暗調的黑色烘托氛圍,給人的感覺是壓抑和恐懼,也正鎮滾符合瘋人院里顛倒黑白、權利壓迫的調性。
然後整個片子是圍繞瘋人院里的人物展開的,所以人頭比較多,而且對話比較多,對人的景別大多是中近景和近景。在人物很多的時候會用大全景。採用了很多拍攝人物對話場景的技巧,像是以人物的肩做前景拍攝說話者,還有正反打的情況也有出現。注重人物說話的形態和表情。
影片評價:
《飛越瘋人院》帶有強烈的階級觀,通過諷喻和彎敏警世的象徵,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中的消極現象。
這部電影是美國70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出色不僅在於成功演繹了原作中的情氛,而且他用好萊塢的經典語言陳述一個反叛的主題。影片雖然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這一題材,但卻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銳的諷刺力,富於揶揄色彩,並且敘事層面同隱喻埋旅枝層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作為好萊塢的優秀電影作品,此片達到了商業元素與藝術價值高度合一的境界。影片講的是一個瘋人院里發生的故事。而要在票房上取得一定效果的影片,就得為這些影片的主角們找到一個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