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電影名字!關於2戰諾曼底登陸的!
因為片子太老了,所以看上去像黑白的,
既然回答正確,請採納給分吧,謝謝。
片 名: The Longest Day
譯 名: 最長的一天 | 碧血長天
導 演: ( Darryl F. Zanuck ) ( Bernhard Wicki ) ( Andrew Marton )
主 演: (埃迪·艾伯特 Eddie Albert) ( Paul Anka) (阿勒蒂 Arletty) (讓-路易斯·巴倫特 Jean-Louis Barrault) (理查德·貝依瑪 Richard Beymer) ( Hans Christian Blech)
上 映: 1962年10月04日
劇情介紹:
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此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演員陣容亦屬空前,浪行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
影片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幕後製作: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花絮:
·在片中扮演約翰·霍華德少校的理查德·托德(Richard Todd)確實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當時他是英軍第6空降師第5傘兵旅第7營的上尉,他的部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的增援行動,而且幸運的是,托德沒有登上最初指定的飛機,而是上了另一架飛機,結果原來的那架飛機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作為第2突擊營的士兵,22歲時的Joseph Lowe曾經參加諾曼底登陸,在杜佛角攀岩而上,17年後,為了拍攝本片,他再次爬上100多英尺高的懸崖。
·影片導演Darryl F. Zanuck在一次訪談中對有些演員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頗有微辭,並把約翰·韋恩於1960年製作的《邊城英烈傳》列舉為失敗典型。韋恩在與Zanuck接觸之前看到了訪談,後來拒絕出演本片,除非片酬達到25萬美元,當時片中其他名角的片酬才只有25000美元。最終,韋恩的條件得到了滿足。
·在本片中扮演艾森豪威爾之前,亨利·格瑞斯(Henry Grace)從沒作過演員,他與艾森豪威爾的相似之處讓他得到了這個角色。
·肖恩·康納利於1962年開始扮演詹姆斯·邦德,而同他一起出現在本片中的Gert Fr?be和尤爾根斯·庫爾特(Curd Jürgens)都成為他日後在007系列影片中的死對頭。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考慮在本片中扮演自己,而且他本人也十分願意,但化妝師無法讓他「返老還童」。
·扮演約翰·斯蒂爾的雷德·巴頓斯(Red Buttons)在巴黎咖啡館中邂逅了本片導演,於是被導演選中。
·由於與本片同時拍攝的《埃及艷後》耗資超出預算,導演Darryl F。 Zanuck不得不接受重新規劃預算,在耗盡本片的計劃投入後,他開始自己掏錢繼續拍攝。當時福克斯公司幾乎決定放棄拍攝本片,Darryl F。 Zanuck立即飛往紐約力挽狂瀾,經過一番激情洋溢的辯駁後,他終於保全了本片的拍攝計劃,失控的《埃及艷後》也逐漸風平浪靜。
·據隨行士兵稱,真正的德國炮兵少校布魯斯卡在盟軍登陸時並不在掩體里的指揮室中,而是在卡昂的妓院里。
·在片中由歌手保羅·安卡演唱的主題歌後來成為加拿大空降部隊的軍歌。
·片中扮演風笛手的演員來自於倫敦蘇格蘭風笛樂隊,當年的人物原型比爾·米林最近將見證壯舉的風笛捐贈給愛丁堡的國家戰爭紀念館。
·在清理奧克角附近的海灘時,劇組挖出一輛隱藏在沙灘之下參加當年諾曼底登陸的坦克,經過清洗和維修之後,這輛坦克後來出現在片中的英國坦克部隊中。
·在拍攝登陸畫面時,導演Darryl F. Zanuck面臨著棘手的難題,他苦於無法找到當時德軍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和英軍的「噴火」式戰機,幾經尋找,他終於發現西班牙空軍有兩架梅塞施密特,比利時空軍的兩架「噴火」甚至還在服役,於是將這4架戰機租借下來。
·據估計,美國、英國和法國為協助本片拍攝共動用了23000名軍人,當時法國雖然正在致力於阿爾及利亞戰爭,但還是派出了1000名突擊隊員。
·片中的「噴火」式戰機在拍攝前都被更換了新發動機。
·因為劇組尋找不到當年型號的滑翔機,於是復制了幾架。
·片中的艦隊拍攝自美軍第六艦隊,取景於其中的22艘艦船,同時還要避開航母,因為諾曼底登陸時沒有航母參與。
·影片在科西嘉島開拍前,一個聲稱擁有海灘的男子找到導演要求支付15000美元的使用費,否則不會協助拍攝,海灘上會出現60年代的新式汽車,導演同意支付。後來,劇組人員發現這是一場騙局,科西嘉根本沒有私人海灘,導演經過長達8年的訴訟終於贏得了賠償。
·在離科西嘉海灘2英里的地方聚居著裸體主義者,劇組不得不張貼警示,以防他們出現在海灘打擾拍攝。
·在拍攝聖母教堂區域的空降鏡頭時,當地交通被封鎖,商店關門,並且停止電力供應,因為怕危及不習慣夜晚空降在居民區的傘兵,即使如此,一些必要的照明和炮火還是帶來了不小麻煩,只有一兩個傘兵試圖在廣場著陸,受了些輕傷,有個傘兵竟然摔斷了雙腿。最終,實拍計劃被放棄,改從高層起重機上起跳。
·在片中扮演湯普森上校的埃迪·艾伯特曾是二戰老兵。
·本片中從未出現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標記。
·本片的拍攝投入為1000萬美元,成為《辛德勒的名單》之前最昂貴的黑白片。
·在拍攝登陸場景時,那些美國士兵因為水涼而不願跳下登陸艇,演員羅伯特·米徹姆對他們的猶豫嗤之以鼻,率先跳入水中,其他人只好照做。
·由於《埃及艷後》的拍攝進度一再延誤,無所事事的羅迪·麥克道爾(Roddy McDowall)向本片導演Darryl F。 Zanuck要求在《最長的一日》中扮演角色,最終他扮演了一名美軍士兵。
·曾有多方消息稱,克里斯托弗·李和傑弗里·貝爾頓(Geoffrey Bayldon)都曾加盟本片,但前者矢口否認,後者在最終版本中無處可尋。
·第一部美國拍攝的使用不同語言對白的二戰電影,其中包括德語、法語和英語。
·萊斯利·菲利普斯在片中只有一句台詞。
·片中共使用了4架「噴火」式戰機,都由前皇家空軍第340飛行中隊的法國飛行員皮埃爾調校,這幾架飛機不但現在依然健在,而且其中的一架還被克里夫·羅伯遜(Cliff Robertson)買下。
·克里斯托弗·李曾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當初被拒的原因是他長得不像軍人。
·片中使用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並非是Bf-109型,而是四座的Bf-108「台風」。
❷ 有關海戰的電影
甲午風雲
《加勒比海盜》
《怒海爭風》
<擊沉俾斯麥>
《U-571》
《東海戰》
地海戰記 Tales from Earthsea (2006)
地海傳奇/地海傳說
《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Gedo senki
魚雷出擊 Torpedonostsy (1983)
蘇德海戰1944/北極圈對德海戰1944
Torpedo Bombers
中途島之戰 Midway (1976)
中途島戰役/中途島海戰/中途島
Battle of Midway/The Battle of Midway
日本海大海戰 Battle of the Japan Sea (1969)
Great Battle of the Japan Sea/Nihonkai daikaisen
大海戰 The Buccaneer (1938)
暴風女神 Lorelei: The Witch of the Pacific Ocean (2005)
魔女潛艇
潛艇沉沒 72 metra (2004)
72米
72 Metres/72 лЕРПЮ/72 Meters
深層恐懼 Below (2002)
鬼潛艇/從海底竄出
Proteus
北韓潛艇戰 Danger Beneath the Sea (2001)
幽靈號潛艇 Phantom: The Submarine (1999)
攻略:潛艇幽靈號
Yuryeong/Phantom
潛艇總動員 Down Periscope (1996)
從海底出擊 Das Boot (1981)
潛水艇/特殊任務/緊急下潛/潛艇風暴/船/特種任務
Boot, Das/The Boat/U潛艇96
死亡潛航 Gray Lady Down (1978)
核子潛艇遇險記
黃色潛艇 Yellow Submarine (1968)
潛艇X-1號 Submarine X-1 (1968)
粉紅色潛艇 Operation Petticoat (1959)
太平洋潛艇戰 Run Silent Run Deep (1958)
太平洋喋血記/靜靜地,深深地/霸海雙雄
Run Silent, Run Deep
73艦隊潛艇戰 Ac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1943)
直搗東京 Destination Tokyo (1943)
潛艇密航大作戰
《K19》2002 一蘇聯潛艇反應堆事故的故事 。
《在海灘上》1959 1964年一條潛艇在全球核戰後倖存於澳洲。
《襯裙行動》1959 一條受損的潛艇救了五位陸軍護士。
《升起潛望鏡》1959 二戰中美國潛艇奉命偷取日軍密碼本。
《貝德福德事件》1966 美國驅逐艦追逐蘇聯潛艇。
《灰夫人沉沒》1978 營救「鸚鵡螺」號。
《獵殺紅十月》1990 一位蘇聯艇長試圖投誠。
《紅潮風暴》1995 美導彈核潛艇因為電報不完整對是否發射導彈進退兩難,發射還是不發射?要戰爭還是和平?
全在兩個正負艇長的一念之間。
《敵方水域》1997 一蘇聯台風級潛艇與一美國潛艇相撞。
《海底兩萬里》1954 凡爾塞的名著。
《下面的敵人》1957 美驅逐艦和德潛艇的貓捉老鼠的游戲,機智的驅逐艦艦長和狡猾的潛艇指揮官智力與力量的
比拼。
《海軍地獄貓》1957 美國潛艇1945年對日本海的破壞交通戰。
《魚雷出擊》1958 一美國艇長被迫擊沉一裝有美國戰俘的日本運輸船。因為該船作為一日航母的屏障。
《緊急下潛》1943。
《目標東京》1944步一美國潛艇潛入東京灣,為杜立特空襲東京收集情報。
《太平洋》1944 美潛艇對日作戰的真實故事。
《飛行導彈》1950 研究潛射導彈
《D—1潛艇》1937拯救一條沉沒的潛艇的故事。
《潛艇攻擊者》1942一條美國潛艇發現了襲擊珍珠港的日本鬼子艦隊,卻沒能發出警報。
《緊急下潛》1943。
《目標東京》1944步一美國潛艇潛入東京灣,為杜立特空襲東京收集情報。
《太平洋》1944美潛艇對日作戰的真實故事。
《飛行導彈》1950研究潛射導彈。
《潛艇指揮倉》1951二戰中一位潛艇副長救了潛艇。
《海底兩萬里》1954凡爾塞的名著。
《下面的敵人》1957美驅逐艦和德潛艇的貓捉老鼠的游戲,機智的驅逐艦艦長和狡猾的潛艇指揮官智力與力量的
比拼。
《海軍地獄貓》1957美國潛艇1945年對日本海的破壞交通戰。
《魚雷出擊》1958一美國艇長被迫擊沉一裝有美國戰俘的日本運輸船。因為該船作為一日航母的屏障。
《原子潛艇》1959一艘穿越北冰洋的潛艇失蹤的故事。
《在海灘上》19591964年一條潛艇在全球核戰後倖存於澳洲。
《襯裙行動》1959一條受損的潛艇救了五位陸軍護士。
《升起潛望鏡》1959二戰中美國潛艇奉命偷取日軍密碼本。
《貝德福德事件》1966美國驅逐艦追逐蘇聯潛艇。
《灰夫人沉沒》1978營救「鸚鵡螺」號。
《獵殺紅十月》1990一位蘇聯艇長試圖投誠。
《紅潮風暴》1995美導彈核潛艇因為電報不完整對是否發射導彈進退兩難,發射還是不發射?要戰爭還是和平?
全在兩個正負艇長的一念之間。
《敵方水域》1997一蘇聯台風級潛艇與一美國潛艇相撞。
《潛艇下潛》1997美國「波特藍」號潛艇因為失誤而在白令海峽坐底。
《U571》2000為了得到著名的密碼發報機,美國計劃了一個神秘的航行
《K19》2002一蘇聯潛艇反應堆事故的故事。贊同25| 評論
❸ 找一個歐美二戰題材電影
墨菲的戰爭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前夕。在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三角灣,一艘武裝的英國商船「凱爾」號,被一艘德軍潛艇擊沉。德國法西斯分子十分殘惡地對跳海或爬上小船的英國船員瘋狂掃射,除航空機械師摩菲倖免外,其他船員全部罹難。身體健壯的摩菲游出了危險區,被一個叫路易的法國人和當地村民所救。在女醫生海登的精心治療下,摩菲很快恢復了健康。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那艘潛艇並消滅它,為死難的同胞報仇。沒過多久,村民又救了一位身負重傷的英國飛行員埃利斯。摩菲和他認識,他要求摩菲找到他那架燒壞了的飛機並修好它。
海登醫生那裡有一架電台。由於她發出的為摩菲與外界聯系的電報被德潛艇截獲,德軍上尉艇長勞克施便率領士兵上岸到村中進行搜查。結果,英國飛行員被他們發現並槍殺,電台也被他們炸毀了。摩菲找到了埃利斯的那架飛機,與路易一起修好了它,飛機終於飛上了天空,沿著河道飛行,去尋找那艘潛艇。當摩菲發現了偽裝隱蔽下的潛艇時,潛艇也發現了這架來歷不明的飛機。
這次偵察試飛很成功。摩菲與路易找來了玻璃瓶、火葯、汽油等物品,製造了土炸彈。他不顧海登醫生的勸阻,駕駛載著土炸彈的飛機第二次起飛了,准備去炸毀那艘潛艇。他還是沿著河道飛行,估計離目標不太遠時,燃著了用來點燃炸彈導火線的香煙。潛艇很快發現了摩菲的飛機,立即進入戰斗准備,機槍槍口一直在追逐著飛機。當飛機飛臨潛艇上空時,上尉一聲令下,密集的火力向飛機射去。摩菲全然不顧,一個盤旋向潛艇俯沖飛來,他抓住時機投下了掛在機翼下的土炸彈。炸彈爆炸了,潛艇附近冒起了濃煙,燃起了大火。
雖然飛機中了彈,摩菲的一條肋骨也受了傷,但很高興,他滿以為潛艇被他炸沉了。然而。潛艇依舊停泊在河中。這次的突然襲擊,遭來了德潛艇的公開報復。潛艇上的機槍面對岸邊的那架飛機、岸上的村民及建築物掃射。飛機中彈爆炸燒毀了,一些村民受傷……接著,一批敵軍在上尉率領下竄上岸來進行搜捕。摩菲與路易各自巧妙地躲藏起來。德軍新的暴行,激起了摩菲復仇的決心,他要與潛艇決一死戰。他與路易駕起駁船向潛艇的方向沖去。這時,收音機里傳出了德國宣布投降的消息。摩菲沒有聽完,便砸毀了收音機,繼續駕船前進。海登醫生聽到廣播以後,乘小船來追趕摩菲,告訴他戰爭結束了,要他停止行動,但摩菲全不理會繼續快速前進。
這時,潛艇上的德軍正在艇上照像,他們也收聽到了廣播。由遠而近的駁船馬達聲使他們注視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摩菲的駁船駛來了,德軍上尉用話筒對駁船高喊:「戰爭結束了!德國投降了!」摩菲嘴裡說道:「你們的戰爭,不是我的!」駁船全速前進。勞克施上尉見勢不妙下令射擊,機槍子彈向駁船飛瀉而來,但摩菲駕駛著船繼續向潛艇駛近。上尉急忙命令發射魚雷,一顆長長的魚雷直奔駁船而來,摩菲立即一個急轉舵,魚雷緊挨駁船邊緣向河岸方向奔去。摩菲象瘋了一樣,駕船向潛艇撞去,德軍上尉命令潛艇緊急下潛。當駁船撲過來時,潛艇剛剛潛入水底,摩菲惋惜地說:「錯過了!差三尺!」
摩菲監視著水下的潛艇。突然,他倆發現水裡向上翻滾著水花,摩菲興奮地告訴路易潛艇擱淺了。他把船向岸邊方向開去,他跳下船走向岸邊,讓路易放鬆船上吊車的纜繩,把纜繩拴在擱淺在河岸的魚雷的尾部。此時,路易看出此行凶多吉少,竟不顧摩菲的勸告,毅然離去。摩菲並不灰心,更加強了復仇的決心,他只好自己一人,回到船上,把魚雷高高吊掛在船頭。當他把駁船開回潛艇潛入的地方時,水面一片平靜,不知潛艇在哪個地方。摩菲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水面,突然幾個氣泡冒了出來,知道了潛艇的位置。摩菲迅速調動駁船的位置,讓魚雷對准潛艇,猛地松開纜繩,魚雷霍地鑽入水中。一聲巨響,魚雷爆炸了,德軍潛艇被炸毀,潛艇里的德軍官兵全部葬身水底。摩菲被倒塌的吊車鐵架壓住動彈不了,也在這場特殊的戰爭中獻出了生命。
❹ 求一部二戰電影,講的是美國海軍一艘軍艦被擊沉了,船員在海上漂流了好久才獲救
難道是印第安納波利斯號?
艦長麥克沃伊不願意出席第一次聚會。由於他在軍事法庭上受到的指控,他經常收到死難者家屬寄給他的詛咒信,罵他是殺人兇手。他不知道他在聚會上會受到什麼冷遇。出乎他的意料,那些生還者熱烈擁抱他,向他敬禮,告訴他作為他的手下是多麼自豪。但就連這也不足以支撐他的意念。1968年,當麥克沃伊打開另一封詛咒信時,他的精神崩潰,自殺身亡。
在第一次聚會上,人們開始為恢復麥克沃伊的名聲而作出努力,理由是他不公正地成為替罪羊。但直到80年代初期,銷密文件才透露海軍最高指揮部知道1-58以及另外一艘日本潛艇朝「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的道路進發。更糟糕的是,僅在四天前,美國一艘驅逐艦就在同一地區遭到魚雷襲擊。然而沒人告訴麥克沃伊這一切。
指揮部是誰作出不告訴麥克沃伊的決定仍然不得而知。海軍聲稱沒有留下書面記錄,所有參與者都已離開人世。
不過,國會議員根本不願意被捲入其中。海軍沒有透露只言片語。幕後肯定還有很大的隱情。
艦長終獲平反
然後,在1996年,局勢出現另外一個戲劇性的轉折點。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一位名叫亨特.斯科特的學生看了電影《大白鯊》。在片中,一個人物回憶了鯊魚是如何襲擊失事巡洋艦上的艦員的。斯科特決定進一步調查這場悲劇。利用在《棄船!》一書出版後列出的倖存者名單,他得知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他們的艦長蒙受了極大的不白之冤。
年輕的斯科特也得知至少三處海軍駐地收到了SOS求救信號,但他們要麼沒有在意,要麼認為這是日本人要的花招。到了1999年,斯科特的研究結果以及與許多生還者的談話內容在全國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為麥克沃伊平反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今年春季,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稱對麥克沃伊的指控「從道德上而言是不成立的」,對他的定罪屬於「審理不公,導致他不公正地蒙受恥辱,並且毀了他的行伍生涯」。
參議院通過的決議的口氣沒那麼嚴厲。決議規定麥克沃伊「不應受到懲處」,但沒說有什麼不公正行為。如今,兩院必須達成妥協。只有到那時,「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及其勇敢艦員的故事才會劃上句號。
❺ 有關沉船的電影或記錄片
《海神號》:2006第一宗災難大片
片名:Poseidon
譯名:海神號
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主演:喬什·盧卡斯(Josh Lucas)
科特·拉塞爾(Kurt Russell)
傑辛達·巴萊特(Jacinda Barrett)
艾米·羅素(Emmy Rossum)
類型:動作/冒險/劇情/驚悚
級別:PG-13
片長:99分鍾
公司:華納兄弟
上映日期:2006年5月30日(中國內地)
IMDB評分: 5.6/10 (2,680 votes)
關於影片
三十四年前,當時還初露鋒芒的吉恩·哈克曼主演的《海神號遇險記》,在當時便引起了轟動效應,絲毫不遜於「壓倒一片」的《泰坦尼克號》,這部經典海難片不僅是年度票房亞軍,收入僅次於《教父》,更同時獲得奧斯卡八項提名,並最終捧回最佳原創歌曲和最佳視覺效果兩座小金人。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特效技術並不發達的七十年代,《海神號遇險記》以其異常逼真的場景設計,為災難片這一類型的電影,樹立了全新的榜樣。在如今翻拍成的好萊塢,在故紙堆中尋找金礦已經是慣用的伎倆,精於算計的華納兄弟,今年便要憑兩部經典影片,在暑期檔重拳出擊:一部是延續常青系列的《超人歸來》,另一部便是這艘再現海難經典的《海神號》。華納選擇在是年五月讓這艘豪華油輪再次起航,的確是審時度勢後的明智選擇:近年來超級英雄在銀幕上橫行肆虐,而好萊塢曾經最拿手的災難題材電影,卻是幾近末路。還好在兩年前,一部把地球幾乎要凍僵的《末日浩劫/後天》,將災難類型片又重新塞進了人們的眼球。並且,《末日浩劫/後天》當年極為豐厚的票房,也充分證明只要理念夠新、視效夠炫,災難片依然為廣大影迷同誌喜見。因此在整體蕭條的情況下,多年後再度出海的《海神號》,選擇此時橫空出世,可謂占盡天時。
為了能使新版《海神號》在強手雲集的票房榜上掀起「完美風暴」,華納此番特意請來了有「海神」之稱的海難專業戶德國人沃爾夫岡·彼得森為新船掌舵。眾所周知,沃爾夫岡在好萊塢憑拍海難片起家,《從海底出擊》和《完美風暴》兩部作品大獲全勝,也讓他成功躋身A級導演之列,如今「海神」三度發威,再戰巨浪之餘,還將原作中的劇情全盤推翻,悉心設計了更具戲劇張力的橋段,讓人不由對這位新船長萬分期待,對於又想懷舊,又不願放棄現代視效的影迷來說,《海神號》的確是今年暑期檔中一舉兩得的不二選擇。
❻ 關於二戰的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因為那個送子彈的又多死了幾個人啊~~~~
中文片名
拯救大兵瑞恩
英文片名
Saving Private Ryan
更多中文片名
搶救雷恩大兵
雷霆救兵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17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捷克語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R for intense prolonged realistically graphic sequences of war violence, and for language.
級別
Portugal:M/12 Finland:K-16 Germany:16 Iceland:16 Sweden:15 UK:15 France:U Spain:13 USA:R Canada:PA Canada:13+ Australia:MA Hong Kong:IIB Norway:18 Singapore:NC-16 Chile:14 Canada:14 Australia:R Italy:VM14 Malaysia: Netherlands:16 Singapore:R Argentina:16 Finland:K-14 Ireland:15 Canada:18A Singapore:M18 Denmark:15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Switzerland:16 Mexico:B Brazil:18 New Zealand:R15 Israel:PG
製作成本
$70,000,000 (estimated)
票房成績
美國本土票房$216,119,491
海外票房$224,700,000
全球總票房$479,300,000
拍攝日期
1997年6月27日
演職員表
導演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編劇
羅伯特·羅達特 Robert Rodat .....(written by)
演員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Captain John H. Miller
湯姆·塞茲摩爾 Tom Sizemore .....Sergeant Mike Horvath
馬特·達蒙 Matt Damon .....Private James Francis Ryan
愛德華·伯恩斯 Edward Burns .....Pvt. Richard Reiben
亞當·戈德堡 Adam Goldberg .....Pvt. Stanley Mellish
范·迪塞爾 Vin Diesel .....Private Adrian Caparzo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Pvt. Daniel Jackson
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 .....T-4 Medic Irwin Wade
傑瑞米·戴維斯 Jeremy Davies .....Cpl. Timothy P. Upham
保羅·吉亞瑪提 Paul Giamatti .....Sergeant Hill
克里·約翰遜 Corey Johnson .....Radioman
約翰·沙拉恩 John Sharian .....Corporal
哈里遜·楊 Harrison Young .....Ryan as Old Man
特德·丹森 Ted Danson .....Captain Fred Hamill
製作人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procer
Ian Bryce .....procer
Bonnie Curtis .....co-procer
Kevin De La Noy .....associate procer
Mark Gordon .....procer
Mark Huffam .....associate procer
Gary Levinsohn .....procer
Allison Lyon Segan .....co-procer
原創音樂
約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攝影
Janusz Kaminski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Michael Kahn
選角導演
Denise Chamian
藝術指導
Thomas E. Sanders .....(as Tom Sanders)
美術設計
Tom Brown
Ricky Eyres
Chris Seagers
Alan Tomkins
Mark Tanner .....(uncredited)
布景師
Lisa Dean .....(as Lisa Dean Kavanaugh)
服裝設計
Joanna Johnston
視覺特效
斯蒂芬·范米爾 Stefen Fangmei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Daisy Cummins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Catherine Dunne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Adam Goodma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Toby Hosking .....assistant director
Martin Krauka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rgio Mimica-Gezza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Barbara Mulcahy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ish unit
Hannah Quin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Karen Richards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ndrew Ward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劇情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海灘時,一小隊由約翰·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演)率領的美軍士兵卻深入敵區,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麥特·戴蒙飾演)。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長都在這次戰役中相繼陣亡。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
當小分隊的士兵們陷入敵區,面對隨時降臨的各種危險,他們逐漸懷疑這項任務的合理性:為什麼這個士兵,就值得讓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雷恩的一條命為何比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但是,盡管他們心存疑惑,他們還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
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一句話評論
The mission is a man.
In the Last Great Invasion of the Last Great War, The Greatest Challenge for Eight Men was Saving... One.
The were only one man left in the family, and the mission was to save him
I'll see you on the beach!
The movie that inspired to the world to remember
戰爭片中的里程碑。
——《洛杉磯時報》
演員們的表演全都無可挑剔。
——《阿波羅導報》
50多年前的驚天動地
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壯觀宏大的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的諾曼底戰役,整個海灘被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導演著重刻畫了戰爭中人的關系和人性的表現。評論普遍認為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逼真與寫實
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非常逼真,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血腥景象。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另一方面,影片探討了戰爭中人道主義的一個難題,用8個人的生命去拯救一個士兵的人道主義精神究竟是否應該?從這一點一下提高了影片單純作為紀實性電影的品格,從而更深層的挖掘了戰爭中的正義和人道精神。
總結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幕後製作
【戰爭+人性】
說到著名編劇羅伯特·羅達特(Robert Rodat)創作本片劇本靈感的來源,與諾曼底登陸戰役50周年紀念和羅達特兒子的降生密不可分。羅達特回憶說:「關於諾曼底登陸的書籍不勝枚舉,兒子降生時,我恰巧正在讀這些書。那時,我住在新罕布希爾州的一個小鎮里。每天早上,我都要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出去散步。小鎮中心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鐫刻著自美國獨立戰爭以來為國捐軀的小鎮英雄們的姓名。從中可以看出,幾乎在每次戰爭中都有同胞兄弟一起血灑疆場。在戰爭中失去一個兒子已然非常痛苦,而同時失去幾個兒子的悲慟更是可想而知。」羅達特將自己對影片的構思告訴給製片人馬克·戈登(Mark Gordon),戈登認為這是一個既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又可以深刻剖析戰爭中人性弱點的好故事。1994年,羅達特和戈登連同製片人加里·萊文森(Gary Levinsohn)一起將這個構思發展擴充為劇本。隨後他們將劇本分別送給大導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和他們一直認為最適合擔綱主演的湯姆·漢克斯。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斯皮爾伯格和漢克斯對這個故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漢克斯說:「我一直對二戰歷史很著迷,而且一直在尋找能夠從人性或人類情感經歷而不只是從戰略行動上來描繪整個二戰的書籍與材料,而《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正是出神入化的將這一點描繪得淋漓盡致。這部影片不僅是一個氣勢恢宏的戰爭故事,更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剖析戰爭中人性的影片。」
斯皮爾伯格與漢克斯交情莫逆,兩人一直希望能夠攜手合作,本片終於讓他們夢想成真。「能和漢克斯合作我很興奮,我對他一直十分敬仰,而這次拍片的經歷使我對漢克斯的為人和演技都更加欽佩。漢克斯經常能夠提出一些重要建議,而當我闡明塑造角色的看法時,他總能虛心聆聽,」斯皮爾伯格說。
【魔鬼訓練】
為了將這些平素養尊處優的演員們造就成訓練有素的軍人,劇組可謂煞費苦心。為此他們找到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戴爾·戴伊,戴伊說:「我相信在為國家而戰斗的軍人們心中都有著一種為國獻身的熱血豪情。演員們必須親身經歷一下軍人們的艱苦生活才能充分理解這種感情。」於是演員們被帶到了昔日金戈鐵馬的戰場,他們每頓飯只吃罐頭食品,在泥水中匍匐前進,甚至睡在冰冷、泥濘的地上,戴伊說:「如果有成效的話,演員們在訓練結束時就應該對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所做出的犧牲有了直接感性的認識。」
從一開始,演員們就進入到影片的環境之中,他們以各自飾演角色的名字相稱,每天學習大量軍旅常識,在為期10天的訓練中,演員們學習了如何使用武器、近戰本領、單兵戰術和二戰時軍隊的暗語和手語信號,迪塞爾說:「我們對這些作戰技能了如指掌,感到進入了角色。我們還掌握了如何熟練使用武器,甚至可以蒙住雙眼熟練拆裝M-1步槍。」
「從本質上說,我們要以一個士兵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但要真正成為這樣的人的確很難,」吉奧瓦尼·瑞比西感慨道,「我們風餐露宿,負重40磅的裝備急行軍5公里,每天只能睡3小時,而且你根本無法入睡,因為在帳篷里你會冷得發抖。但經歷了這些之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湯姆·塞茲摩爾承認他開始並不想參加軍訓,但通過訓練,他終於明白,軍旅中僅靠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可能完成任何任務的,團隊精神是勝利的根本保障。塞茲摩爾說:「如果一名隊友有了麻煩,那麼你就必須停下來幫助他,這使我們在感情上更加接近,所以當我們真正開始拍片時,彼此之間的感情將我們維系成了一個整體。」
漢克斯說:「我們扮演的這些士兵都已心力憔悴,想回家的情感日漸增加。我認為如果沒有戴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表現得那麼到位。他向我們一直灌輸一種概念,那就是當你認為不可能做到時,其實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面臨抉擇時,人們一定要果斷做出決定。」
【重現諾曼底戰場】
重現50多年前諾曼底登陸的恢宏場面是斯皮爾伯格和攝制組面臨的最大挑戰。其中最棘手難題就是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奧馬哈海灘--這片昔日的戰場如今已經成為受到保護的歷史遺跡,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里己變得面目全非。美工湯姆·桑德斯等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了法國、英國和愛爾蘭的很多海灘,最終在愛爾蘭發現了一處非常完美的狹長海灘。這片海灘沙質很好,海水的顏色是金黃色,而且還背靠險峻的懸崖,一切都與諾曼底頗為相似。桑德斯和他的人馬將這片愛爾蘭海灘迅速變成了德國人固若金湯的諾曼底海灘。在海灘上,他們設下各種障礙;在海岸上,修建了布滿鐵絲網的防護牆和位置隱蔽火力強大的地堡。
製片人伊安·布萊斯(Ian Bryce)面臨的更困難的任務就是找到二戰時使用的登陸艇。布萊斯說:「坦克和其它武器應有盡有,唯獨登陸艇奇缺。我們在英國和蘇格蘭四處尋找,僅發現了幾艘。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在美國加州的棕櫚灘竟發現了大量這種登陸艇,隨後這些船被運到英國,然後重新粉刷一新,參加登陸的拍攝。」
拍攝大規模的戰爭場面當然需要很多臨時演員,愛爾蘭軍方派出了750名士兵協助拍攝,其中居然有很多人參加過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的拍攝。
服裝設計師喬納·約翰斯頓重新設計製做了3000套以假亂真的軍服,還找到二戰時為美軍製作軍靴的公司,讓他們按當年的樣式重新生產2000雙,然後將所有軍服和軍靴進行特殊處理,以顯得經過無數次戰斗的洗禮。道具師西蒙·阿瑟頓花了3個月的時間收集、訂制了2000件拍攝使用的武器,阿瑟頓每天都對槍支進行安全性能檢查,查看槍栓是否被沙土或一些廢棄物卡住,以確保萬無一失。安全間題是劇組最關心的問題,特效總監內爾與斯皮爾伯格密切合作,根據爆炸點的位置來確定演員的移動路線,他們花費了幾個月時間探測爆炸物的安全性,並且和演員們一起演練了多次,力求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真實鏡像】
為了增加真實感,斯皮爾伯格用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來拍攝片頭25分鍾的登陸場面。他在拍攝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節,而是在大部分時間里使用手提攝影機跟蹤登陸的士兵們進行近距離拍攝。斯皮爾伯格說:「這樣我就像一個跟隨士兵上戰場的戰地記者,可以真實拍攝整個登陸場面。」
斯皮爾伯格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再次合作,斯皮爾伯格稱要將影片拍成1944年6月6日當天實地拍攝的彩色戰地紀錄片。為此卡明斯基從攝影機鏡頭上取下保護鏡,使這台現代攝影機接近於40年代的老式機器。沒有了保護鏡,光線可以直接進入鏡頭並反射開來,比原來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時,這位攝影師還將膠片底片進行特殊處理,淡化色彩,最終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漢克斯說:「以前,我從沒體驗過那種腎上腺素驟然分泌的感覺,因為一開拍,整個拍攝場地一片混亂。人們不斷倒下,炸彈就在你附近接二連三的爆炸,我可以想像到當年士兵們在槍林彈雨中成批倒下的情景,我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我們知道這都不是真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真正恐懼」。伯恩斯補充說:「我們在整部影片拍攝的開始就拍登陸戰役的鏡頭,這徹底改變了我們在拍攝以後的戰斗場面時的態度。沒人會預想到登陸的場面有多麼恐怖,你會真正感受到當年士兵們需要勇敢面對的生死考驗。」巴里·佩珀說:「那天坐在登陸艇上遙望愛爾蘭海灘時,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二戰時的士兵,我開始胡思亂想,我能體會到多年前士兵的心中是多麼的恐懼,他們疲憊不堪,渾身濕透,然後跳下登陸艇,但是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的子彈。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夥伴死在身邊,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爬上海灘。」著名的歷史學家和作家、諾曼底登陸戰役的權威學者斯坦芬·安布羅思是這部影片的歷史顧問。他評論說:「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當年戰役的情況,毫無疑問這是我曾經看到過的最真實、最准確反映戰爭殘酷性的戰爭片,無論是從戰斗部署,還是士兵的表情、語言、相互之間的爭論與埋怨,以及彼此之間的尊敬與愛,無一不與當年的士兵如出一轍。」
❼ 二戰潛艇戰電影
第一:從海底出擊
完整版293分鍾/導演剪輯版
最經典的是講述德國潛艇官兵作戰的
《das
boot》中文譯文《從海底出擊》,完整版是293分鍾的版本,絕對看的你過癮,可以說二戰潛艇戰電影無能出其右者,這是最棒的,也是後來在沒有人可以超越的片子。
第二:U571
片長116分鍾
其實這部電影就是效果好一些,真要說劇情,那是漏洞百出的。。算了因為實在找不到更好的,姑且讓它排名第二把。
第三:U429在敵之手
片長99分鍾
我認為還可以的電影。希特勒臭名昭著的U型潛艇戰正在酣戰之際,一艘U型潛艇與返航途中美國海軍的「箭魚」號不期而遇。經過短暫的激戰,德國人俘虜了一批美軍將士。U型潛艇在航行途中又被美軍艦艇發現,在敵人潛艇上的這群美軍戰俘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是幫助納粹潛艇躲過一劫以保全性命,還是破釜沉舟與敵人拼個魚死網破呢?
這部電影不太好找,我以前是在
一個叫
戰網天下
的網站付費觀看的。。
第四:緊急下潛/潛水艇老爺子
簡介:海員沃爾特·史蒂華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受到了上級好評,因而被提升為「阿爾巴卡」號潛艇的艦長。艦長大衛·廉納對沃爾特的到來感到十分高興。沃爾特在上任前的度假途中巧遇珍·海佛,但他卻不知道珍就是大衛的女友……「阿爾巴卡」號在大西洋成功地擊毀了德國軍艦。勝利返航後,沃爾特與珍·海弗的愛戀之情日見深厚,大衛與沃爾特在知曉此事後,他們的關系邊的惡化。潛艇又一次出戰,兩個情場對手終於在戰場上同仇敵愾,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憑借著機智勇敢和出色的能力,他們大獲全勝。而且,沃爾特與珍·海弗這一對有情人也終成眷屬……
這片子我也看過,,,還湊合吧,美國佬拍攝的都是這種水平了。。。
第五:這個比較特殊了,是用游戲獵殺潛航3的游戲效果+海底出擊電影合成製作的一部特殊的電影,也非常有趣,全片125分鍾,是由著名二戰潛艇游戲骨灰級玩家
大黃蜂
同志製作的,裡面的情節被重新設計了,對話也被重新修改了,輔以游戲界面操作,也非常有特色,不可不看的一部電影。。電影名稱是
U96的日記
好像是這樣,我一直保存有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可以說是
游戲獵殺潛航3的
完美教學電影。。。建議樓主先看
原版的
海底出擊,在看這部。
❽ 二戰經典電影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
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兄弟連》
描寫了二戰中,美國101空軍一個小支隊的真實故事,他們參與了盟軍進攻首日的任務以及其後整個歐洲的戰事。
全片根據斯蒂芬·安布羅斯的著作改編而成,這位作者曾對小分隊的倖存者進行過長期的訪談、並在研究了美國士兵的家書的基礎上,寫下了這本暢銷作品。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同名劇集是美國歷史上耗資最大電視電影劇集。曾榮獲第59屆「金球獎」(GordenGlobe)最佳電影電視系列劇獎。
《太陽帝國》
故事開始於1941年12月,11歲的英國少年吉米與父母住在上海的英國租界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吉米夢想當一名飛行員,天真的他不知道戰爭為何物,這一天,吉米一家參加聖誕化妝舞會。舞會上,吉米盡情玩耍著他的滑翔機。滑翔機突然落到山坡背後,吉米去尋找,意外地發現秘密駐扎在這里的日軍。吉米的父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為了安全,他讓全家住進了港口附近的旅館。夜晚,吉米好奇地與偷偷駛進港口的日軍艦船打起了信號,而就在這時,日軍對上海發起了進攻。混亂中,吉米和父母失散了……
通過孩子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最慣常的敘事策略,從他的早期作品《ET外星人》到最近的《人工智慧》,這種兒童視角始終在延續,而拍攝於1987年的《太陽帝國》也是一部這樣的作品……
《孟菲斯美女號》
《孟菲斯美女號》的導演是卡特·瓊斯。影片描寫了二次大戰中的1943年,10名飛行員駕駛B—17轟炸機飛越德軍上空轟炸既定目標的壯烈場面。
這群朝氣勃勃的小夥子,剛剛完成了他們的第24次飛行任務,再飛一次可以返家了,久違的家在等他的,戰爭結束之後該做什麼,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番憧憬。然而,殘酷的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無法向人表露的緊張和恐懼,只有默默地祈求冥冥中的神靈保佑。為此,他們視好運勝過一切,一塊護身掛牌,甚至是一條幸運皮筋,都可以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寄託。在緊張、無奈的等待之後,終於等來了出發的命令,滿載彈葯的飛行方陣穿過雲層,向目標靠近。
長機「孟菲斯美女號」是戴尼斯為了紀念他在孟菲斯相識的女友而命名。在天氣惡劣、雲層密布,目標無法確認的情況下,戴尼斯為了保護無辜的生命和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畏死重新飛回,確認了目標。重創之下的飛機終於載著這群傷痕累累卻勝利完成使命的英雄的歸來。
影片是1990年拍攝的,在此之前,取材相同,片名相同的另一部影片由威爾導演拍攝,那是一部紀錄影片,僅僅41分鍾,卻以簡潔、高超的手法記錄了這場激烈而悲壯的戰爭,該影片曾在1944年榮獲十佳影片獎。
❾ 關於納粹二戰時把士兵訓練成半死不活狀態,可以無限在水下潛水,變成「人潛水艇」的電影
沖擊波Shock Waves(不死戰士)
導演: Ken Wiederhorn
主演: 布魯克·亞當斯 約翰·卡拉丁 彼得·庫欣
劇情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奇招迭出,他們希望研製出刀槍不入、力大無比的超級戰士。但隨著戰爭的結束,這項研究也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20世紀70年代,船長(John Carradine 飾)及兩個助手駕駛著客船,載著四名遊客行駛在加勒比的海上。突然天空變成一片猩紅,電台和雷達同時失靈,客船遭遇海難。船長帶領遊客乘救生船逃生,來到一座小島。當他們尚未從驚恐中平靜下來時,危機再次襲來,島上沉睡著一群恐怖邪惡的生物,正是當年納粹研究開發的生化戰士……
大概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