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羅曼蒂克消亡史里,渡部與小七(章子怡飾)的關系,有什麼隱喻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比較晦澀的電影,電影敘事的時間軸的不斷切換,人物關差汪系也夾雜著各種變幻,大量的上海話對白。第一次看此片,估計會讓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要多看幾遍才能理解,此片的導演程耳,借片中一位女明星吳小姐(估計是以上個世紀的著名影星胡蝶為原型)之口,說了一句:「這部電影是為下個世紀的觀眾拍的」。說明了這部片子 歷史 性和復雜性。
影片以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各種人物為藍本,如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胡蝶,等等,為基本脈絡,展開故事的敘述。但基扒是,我認為:整個影片隱藏著一條最重要脈絡線,那就是:隱喻了當時的中日關系,而演繹中日關系大脈絡的兩位主要演員就是:渡部(淺野忠信飾)和小七(也許是小六、名字不重要。章子怡飾)。渡部代表日本,章子怡(小七)代表中國。
代表日本的渡部,在影片中是一個強有力的黑道人物,而代表中國的小七,在影片中則是舊上海灘風月場上的一位弱女子。在影片中,渡部與小七的幾次交集場景,隱喻了抗戰前後的中日關系,如果按時間軸來展開,那就是:
第一個場景,在黑 社會 三大佬家庭聚會中,渡部非常小心謹慎地坐在小七的身旁,觀察她的點點滴滴,甚至殷勤地替小七撿起了她掉在地上的手帕,這是隱喻:戰前的中日關系,日方對中國的覬覦之心,……。
第二個場景,送小七去蘇州的路上,渡部在黑夜裡突起殺心,將司機和男明星趙先生殺害,強奸並劫持了小七,這是隱喻:中日雙方開戰初期,日方取得優勢,大舉入侵中國腹地,……。
第三個場景,(本來在時間上是緊接著第二個場景的,但是導演故意在播放次序上,把它錯開了),渡部殺人之後,清洗 汽車 ,挖坑埋人。這時候,小七已經把渡部的手槍握在手裡,瞄準了渡部,但卻怎麼樣也扣不下扳機,這是隱喻:抗戰八年,中方雖有殺死日方之心,但是,怎奈卻沒有消滅日軍的虛鋒仔實力,……。
第四個場景,渡部劫持小七,把她毒成啞巴,藏到密室,私下摧殘幾年之後,渡部要離開上海,去東南亞打仗了,離開之前,渡部想親手掐死小七,可怎麼也掐不死。這里隱喻:日方也想滅了中國,可是,看上去很軟弱的中國,卻怎麼也滅不了,……。
最後一個場景,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陸先生(以杜月笙為原型)把渡部從戰俘營里弄了出來,這時候的小七已經知道勝局已定。心中有數,非常從容地從背後開槍,射殺了惡貫滿盈的渡部。這是暗喻:中日關系,從此結下血海深仇,……。
影片結束。
好像看過,但是忘記了呢!
沒看懂劇情還是沒看懂時間軸?簡單地說就是杜先生代表的原有秩序維護者和渡部代表的秩序改變者的較量,還有和這場較量各種相關的人的命運改變。羅曼蒂克我認為指的是青幫維護下的上海,最後時代改變了,屬於杜先生的時代也消亡了。
❷ 關於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蘇關系都有哪些電影啊
《阿甘正傳》裡面有中美乒乓外交
電影<傲蕾一蘭>/<熊跡>.中俄關系
❸ 《邪不壓正》又是一部典型的姜文式電影,如何給這部電影寫影評
首先電影滾念的名字就取得比較有意思,邪不壓正,所以整個片子中充滿了亦正亦邪的感覺。最明顯的就是由導演姜文飾演的老藍。
❹ 明萬曆朝鮮戰爭這么好的題材為何不拍成影視作品!
相對於中國來說,這場戰爭太平凡了~比它還轟轟烈烈還意義非凡的大戰多了去了~國人對於此戰不甚熟悉,拍出來共鳴不大。
而且又牽扯到國際關系,重點在於是歷史關系。那時候朝鮮還是中國的藩屬~要拍,肯定是一副天朝上國的姿態吧,朝鮮哪能同意啊~就是韓國拍的歷史劇中亂改歷史,醜化中國,中國不也不引進這些電視么。
現在雖然輿論自由了,但是好歹國際關系是要顧慮的。至於你說的為什麼拍東京審判之類的題材,那是因為那是近代確實存在的,並且美國等等強國都牽涉其中,不止是中國在內,所以拍的話是沒有反抗之聲的。而不是在翻老黃歷,你把歷史拿來說事,人家可以不承認,關於此戰,雙方互有傷亡,數字不確,沒有什麼拿的出手來渲染的。
樓主,這么激動,一看就是看了當年明月的書。他的書確實寫得不錯,但是請你記住一個很學術性的說法,歷史永遠是一家之言。你看他寫得這么大氣磅礴,那隻是他的書,他可以還原歷史,但是永遠沒有人可以還原歷史的真貌。書,看看就罷了,不必沉浸其中,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你可聽過?
另外照你的邏輯,不如去拍抗美援朝的電視劇。頂多也就解放前那會有人拍什麼上甘嶺吧,現在還有人拍嗎?拍出來要是通不過審查,那白花花的銀子都白費了,何必去討那個苦出。沒有哪個傻子投資人去投資那樣的片子,也沒有傻子導演去拍那樣的片子。
❺ 秋雨代表了什麼
秋雨
秋雨是一部文藝作品的名字,在本詞條內同名作品有長篇小說《秋雨》、電影《秋雨》、文學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
長篇小說《秋雨》
作者簡介
丁大正,男,作家,1944年出生,陝西省漢陰縣人(原籍江蘇徐州市大黃山鄉),陝西省作協會員,安康市作協會員,漢陰縣作協秘書長,《漢陰文藝》編輯。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秋雨》。20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發表詩歌、散文、小說,1984年後一度擱筆十幾年。1996年夏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秋雨》,2007年11月完成初稿,又經五次修改,終於完稿。
小說由賈平凹先生題詞,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代表作品:長篇小說《秋雨》
電影:《秋雨》
基本信息
《秋雨》:當代中日青年的愛情糾葛
Autumnal rain
片名:秋雨
譯名:Autumnal rain
導演:孫鐵
主演:前田知惠 飾 橋本梔子
靳東 飾 何鳴
畢彥君 飾 何冀初
張晗 飾 徐妙春
編劇: 薛曉路 Xiao Lu Xue
類型:劇情/愛情
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北京鐵哥華亞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5年7月21日
推薦指數:★★★★☆
製作公司:
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中國]
北京鐵哥華亞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
北京創世紀影業公司[中國]
劇情簡介
公元二OO四年一月,冬天的北京。深藍色的天空下,西直門城鐵車站。何冀初手舉著的小木牌上寫著五個大字:「大連,喬老闆。」一位自稱是「喬老闆」的日本姑娘讓何大吃一驚。在「何老闆」的引薦下,橋本梔子拜徐妙春為師。決心重返梨園的何鳴遇見了住在自己家的梔子。
清純的梔子在排練《四郎探母》的過程中與何鳴相戀了。當梔子興奮地將心中的秘密告訴遠在日本的爺爺橋本正文時,爺爺告訴了她雹攔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六十年前,他曾作為侵華日軍的一員不僅吃過人肉餃子,而且親手槍殺了何鳴的爺爺-- 一名寧死不屈的中國抗日軍人……
影片背景及介紹
這部由孫鐵導演執導的電影《秋雨》前身是6年前那部頗受爭議的電影《我認識的鬼子兵》。當年,這部投資上千萬的影片由於種種原因一度停拍,然而那些拍攝好的歷史鏡頭已經耗費了上百萬元的資金,導演不願意讓這些心血白費。經過了六年的修改籌備,孫鐵導演把劇本改成了現在的《秋雨》。影片中保留了他以前拍攝的一些珍貴的戰爭場景的閃回,但劇情已經完全改變了。《秋雨》講述的是一個侵略過中國的日本老兵,為了贖罪,將自己的孫女送到被自己殺害的一個中國人的梨園世家中去學習京劇,日本女孩在學唱京劇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爺爺的歷史,並與梨園傳人相愛的感人故事。整個劇情已經由原來完全的血腥暴力轉變成唯美溫情、細膩動人。孫鐵導演對媒體說這是他六年磨一劍的心血之作,更是2004年度最為感人的一部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幾位演員雖然並不是什麼大腕,但他們的表演非常出彩,其中扮演日本女孩的是曾在馮小寧的《紫日》中擔任女主角秋葉子的前田知惠(日本人),男主角則由今年晉身影壇的實力新秀靳東扮演。
主題介紹
中國和日本一衣帶水,兩國關系源遠流長。從一千多年前大批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到十九世紀末開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日本侵華戰爭,再到今天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縱觀華夏數千年外交關系史,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那樣受到中華文化如此久遠的影響,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那樣給中國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更沒有哪兩個國家像中日那樣既有如此密碼啟切的聯系,又有如此難解的恩怨。正可謂:恩情怨情終難斷,情緣孽緣總是緣。
女演員訪談
以下是女演員前田知惠拍攝完《紫日》在2001年4月5日接受的采訪,因為《紫日》也是一部涉及並探討中日關系的電影,所以當時采訪中前田對中日關系及源模胡戰爭的一些看法也剛好契合《秋雨》這部電影的主題。
記者:你能談談拍攝這部電影的收獲嗎?
前田:拍攝《紫日》的過程當中,我對表演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和平的認識都學到了很多。我和中國人、俄羅斯人在一起合作,雖然有語言方面的困難,但是通過拍戲、交流我明白了語言並不重要,心靈溝通是最重要的。我來中國的目的是為日中友好、為藝術交流起橋梁作用。就像這部電影一樣。
過去日本人和中國人有很多矛盾,日本人對中國人做了很多壞事。傷害了中國,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為日中友好做貢獻。我扮演的秋葉子有善良的本質。她活在戰爭的年代,失去了親人、朋友和自己的靈魂。她的敵人並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蘇聯人,她的敵人就是戰爭。我認為我和秋葉子的性格和想法是同一的,不同的僅僅是時代和環境。不管哪個國家的人都被戰爭傷害了。戰爭傷害的是人的靈魂,和平才能拯救人的靈魂,所以我想呼籲和平。我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對和平思考一下,為了自己,為了別人能幹些什麼?我們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為了這部電影我拚命地去努力了,使勁了所有的力量。戲里有很多鏡頭是真的去體驗戰爭的感覺,我真的感到害怕、恐怖、難過,我認為我演得雖不完美,但秋葉子和我一起克服了戲里戲外的各種困難。
我非常感謝導演、演員和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支持我的親人、朋友。我非常高興參與這樣的一部電影。
記者: 經過這一段的拍攝,看到很多日本兵殘害屠殺中國平民的鏡頭,你有沒有覺得很難過?為什麼?
前田: 不是難過,是羞恥。因為我看過很多資料,知道那些都是真的。那個時候,日本人很瘋狂,完全失去了理智。
記者: 關於日本侵略中國、屠殺平民這段歷史你和大多數的日本學生都了解得非常少,但隨著拍攝的深入,對於這段歷史能夠談談哪些是你能夠相信的,哪些是難於相信的嗎?
前田: 我了解到,那個時候日本人對中國人確實是法西斯,見到中國人必殺(前田用右手在眼前做了一個電影里見過的日軍那種殺頭的手勢,讓人看了不寒而慄),我還看了記錄片,中國人跪著,日本人砍頭,我相信存在「9·18」和南京大屠殺,不過在日本,他們告訴我們時說殺的是中國軍人。我現在懂得了上年紀的中國人恨日本人的感覺。
記者: 如果將來有一天,這部影片能夠在日本上映的話,你認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會怎麼看?你在日本的同學們會怎麼看你?
前田: 我想大家會喜歡的,日本人都非常喜歡看電影,有的人會不喜歡,上了年紀的一些日本人會不喜歡,年輕人會喜歡,我的同學一定會很吃驚,因為他們知道我在中國拍電影,而且現在的日本人不喜歡戰爭,他們希望好好的享受生活,實際上,我的父母一直在鼓勵我要堅持,努力把片子拍好。
記者: 扮演這樣的角色,你本人有沒有感到痛苦?為什麼?
記者: 秋葉子是那個時候的日本人,所以開始她也是法西斯,想殺娜佳和楊(劇中人物)。後來三個人在一起,她有變化了,開始反對戰爭,反對法西斯。她的心理是懺悔的,為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犯的罪悔恨,她認為這樣是不對的,她想去阻止日本人殺人,看到戰爭和流血,她很痛苦。我不痛苦,因為我在通過秋葉子呼籲和平,我喜歡表演,希望以表演作橋梁,促成日中友好,希望世界不要在有戰爭。
記者: 今後你是不是還要繼續在北京電影學院學表演?想過畢業後從事表演嗎?在中國還是日本?
記者: 是,我在北京的電影學院還要學習四年表演。畢業以後,我想成為演員,因為我喜歡表演,可能在中國,也可能在別的地方。
影片簡評
《秋雨》以獨特的切入點和巧妙的構思,把清婉的愛情與痛苦的反思、沉重的歷史與嚴酷的現實濃縮在橋本梔子學演京戲的劇情之中,「令人耳目一新」。該劇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法,把劇中人物愛與恨的凄苦、情與仇的煎熬、傳統與現代的沖撞、歷史與現實的尷尬、以及家族與民族的悲歡匯成一支憾人心弦的命運交響曲。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影片的歸結點不是為了重揭歷史傷疤,煽起民族間的仇恨情緒,而是意在呼喚人們應當正視歷史,告誡人們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任務,從而使本片與以往同類題材的作品相比具有更高的起點、更新的意境、更深刻的內涵、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更為濃烈的藝術感染力……
網友影評
《秋雨》把它敏感含蓄的主題,深沉豐富的情感,詭譎遞進的情節裝進京劇的華袍中,一部「四郎探母」的名劇貫穿全片,唱的是戲中劇,演的是劇中戲。
影片有兩條愛情線,一條是日本女孩梔子與梨園後代何鳴的戀愛,一條是梨園師姐對何鳴的暗戀。兩線交織,纏綿曲折。梔子與何鳴有著共同對京劇的熱愛,又被彼此善良純美的個性吸引,愛得質朴而真誠。而人到中年的師姐因為從小與何鳴排戲一直暗戀他,這個潑辣精悍的女人對年輕師弟愛得不動聲色卻卑微委屈,而後來她對梔子與何鳴的愛情從阻礙到成全又顯示了一個成熟女人的隱忍和大度。
片中推動主要情節發展的是梔子爺爺橋本的秘密的兩次揭開。一次全家人在吃餃子,梔子爺爺用電子郵件講述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往事.橋本年輕時曾是侵華日軍的一員,他們在中國的除夕攻入一個村落.一名年輕女人襲擊了他,被他的同夥殺掉.然後日本兵分食肉餡餃子,他吃完後得知餃子餡正是那女人的大腿肉.橋本的講述激起了大家對日本人的忿恨,何鳴砸爛了餃子盤,梔子因愧疚不辭而別.如果說「國仇」已讓人義憤填膺,「家恨」更是切膚之痛.梔子走後,橋本告訴何鳴父親自己其實是他的殺父仇人.何鳴的爺爺當年是個鐵骨錚錚的抗日軍人,炸斷腿後被日軍活捉,寧死不屈.他臨刑前要了只鞋放在斷腿下,說托生後也要做個全乎人繼續抗日.為他執行槍決的橋本記住了這個讓他害怕又欣佩的中國軍人,於是多年後把自己的孫女送到他兒子家學京劇.上代的血淚恩怨也許無法化解,但兩人都希望下一代的中日青年能友好相處並祝福梔子與何鳴的愛情,但何鳴在無意中知道了這個秘密.最後,得知是梔子為自己爭取到演出機會的何鳴在舞台上遇到了代替師姐上台的梔子,頂著國仇家恨的何鳴面對深愛的梔子選擇了愛與寬容,一聲「我的妻」的唱詞令梔子落淚,也感動了所有的知情人.影片結尾,回老家為父親修墳的何爸爸消失在大雪中,夾在上代的恨與怨和下代的愛與親中間的他,心中可也似秋雨般清冷又溫情……
本片一大看點就是中日兩國青年在國仇家恨下的敵對中艱難相戀的動人情節。清純善良,謙順可愛的女主角橋本梔子在爺爺的安排下來到男主角何鳴的父親家學京劇,並認識了離開梨園多年又回來唱戲的男主角。在周圍人對日本人反感排斥的氛圍下,何家父子通過接觸感受到了梔子的純真無辜以及她對代表中國文化的京劇的真摯熱愛,接受了她。一次,何鳴為梔子追回被搶錢包,為了不讓梔子搬出去租賓館而有意隱瞞,而當晚梔子偷看何鳴的照片時被他發現,兩個異國的年輕人心意相通,互生情愫。後來梔子讓何鳴給她講「四郎探母」的故事,身著戲服的何鳴手持寶劍,邊舞邊講:北宋時,楊家將與遼國交戰,楊四郎被蕭太後所擒,改名木易,與鐵鏡公主成親,招為駙馬,在遼國過了十五載。一日四郎思母,請求公主為他在肖太後處騙來令箭以赴宋營,宣誓一夜即返……唱到此處,何鳴試問梔子:「如果你是鐵鏡公主,我是楊四郎,你會為我盜來令箭嗎?」梔子急切地回答:「會,會,我會的。」兩人慾接吻卻被何爸爸的進屋打斷,但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彼此愛的渴望和勇氣。最終,在何鳴練唱「四郎探母」的舞台上,梔子用一段羅密歐與朱莉葉的台詞道出了對沖破障礙,勇敢去愛的嚮往,兩人在台上緊緊相擁。此時,羅密歐與朱莉葉,楊四郎與鐵鏡公主,何鳴與梔子這三對古今中外的戀人在不同的時代用相似的情節演繹著同樣的堅貞和深情.而當何鳴與梔子經歷了更多的波折和遲疑後又一次一同站在舞台上,這次是兩人對唱「四郎探母」,梔子演的是鐵鏡公主,何鳴演的是楊四郎。兩人思緒紛繁復雜,邊唱邊試探對方心意。當何鳴藉助唱詞表達了對梔子的最終接受時,掌聲雷動,又一對有情人沖破了層層阻隔,終能傾心相愛……
看完《秋雨》,走在回校的路上,那詩意的畫面,婉轉的唱腔,糾葛的情感久久縈繞在腦中,也讓我對如何看待有創傷的民族關系有了新的思考……
相關鏈接http://tieba..com/f?kz=27279516
2007年該片榮獲華表獎優秀夏衍劇本文學獎
文學印象:秋雨
秋雨之寒
在文學里,「一場秋雨一場寒」,象徵愁苦,是凄涼的一種景象。秋天的雨是漂泊的遊子在靜夜中勾勒鄉間小道,是空閨的女子在寒夜裡貯倚危樓,是匆匆的過客在嘆息後策馬揚鞭,是痴痴的伊人在黃沙後淺唱低眸。 秋天的雨是凄寒的,無奈的。無語的訴說著那些古老的傳說,秋與春本是一對戀人,且被永世相隔。那漫天飄零的雨絲,是秋在哭訴,是秋積壓了一年的情愫的爆發,是秋對愛情最鐵骨錚錚的誓言。 秋天的雨是寂寞的,空虛的。用它無力雙手彈奏著盪入心魂的惆悵。等待,無窮無盡的等待,那是忍把浮名,換作淺吟低唱後,最落寞的存在。 但秋天的雨又是昂揚的,激慷的。它以綿綿之力對抗著,那些無法觸及且又存在的東西,她們沖向前,卻又義無反顧。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也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倔強。秋天的雨就那樣飄落著,留給人的是無窮的哀怨和無盡的遐想……
古人寄思
引伸:(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秋天〕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文學印象
秋雨
纏綿的雨
走進深秋的季節
飢渴的大地受到滋潤
麥子 又可以輕松入土
為冬季畫上一片新綠
守住土地的人
談笑中播撒希望
秋雨 綿綿的秋雨
輕聲慢語 打濕我的記憶
胸中萬言 可不知
從何落筆 還是
抱起一份感恩的心態
感謝天 感謝地
風調雨順的日子
一次次端起飯碗
讓生命
輕松的走過每一天
文人名字:余秋雨
簡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市)。當代著名文化學者、散文家。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妻子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
「秋雨體」
浙江文藝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專著《文化突圍———世紀末之爭的余秋雨》一書,第一次從文學史角度提出了「秋雨體散文」的概念。
《文化突圍》的作者徐林正認為,余秋雨的散文形成一種「秋雨體」,是以《文化苦旅》發端、以《山居筆記》拓展、以《秋雨散文》集大成的,它是中國近50年來,感性和理性、歷史感和文化感結合得最好的散文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有個跋涉者兼沉思者的抒情主體。
散文《秋雨》
文章內容
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 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 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著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熏蒸的雨天。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的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他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通噗通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濺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雨的世界。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秋雨的詩句
白居易《長恨歌》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應天長】唐五代-馮延巳
當時心事偷相許,
宴罷蘭堂腸斷處。
挑銀燈,扃珠戶,
綉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
驚覺玉籠鸚鵡。
一夜萬般情緒,
朦朧天欲曙。
【李憑箜篌引】唐五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叫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欒家瀨】唐五代-王維
颯颯秋雨中,
淺淺石榴瀉。
跳波自相漸,
白鷺驚復下。
【減字木蘭花】清-納蘭性德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暈紅潮,
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
直為凝情恐人見。
欲訴幽懷,
轉過回欄叩玉釵。
【齊天樂】近代-王國維
天涯已自愁秋極,和須更聞蟲語。
乍響瑤階,旋穿綉闥。更入畫屏深處。
喁喁似訴。
有幾許哀絲,佐伊機杼。
一夜東堂,暗抽離恨萬千緒。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罷柝,西院停杵。
試問王孫,蒼茫歲晚,那有閑愁無數。
宵深謾與。
怕夢穩春酣,萬家兒女。
不識孤吟,勞人床下苦。_
《秋雨夜眠》唐 白居易 五言律詩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❻ 精武英雄陳真好看嗎就是李連傑主演的那個
《精武英雄》被公認是功夫電影歷史上的巔峰之作,20多年過去了,它仍然被影迷們津津樂道,魅力絲毫不減。《精武英雄》到底為什麼如此經典?
《精武英雄》是李連傑自己投資的影片。他在1990年代初與嘉禾公司解約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正東」,一共出品了5部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而《精武英雄》是收官之作。因為香港電影圈排外等原因,這家公司最終解散,但這部特別的《精武英雄》值得大家記住。
❼ 一部電視劇的名字
提前說明:本電視劇在電視上播放時,名稱是《狼行拂曉》,等到出碟片的時候,名稱是《午夜諜影》。
電影名稱: 午夜諜影
類別: 大陸連續劇
電影格式: RM
語言:國語
字幕:中文
主演: 張繼波 蘭振波 陸軍 田雷 趙小光 趙巍
電影長度: 45分鍾
引用頁:
ISRC:CN-D17-03-414-00/V.J9
兄殲產地:中國大陸
所屬分類:電視劇:警匪/刑偵
出版: 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引用頁:
演職員表:龍降心--------------蘭振波
黑虎(君靖難)------張繼波
弄玉----------------趙巍
石川玉菊------------田雷
阿蘿----------------穆麗燕
北條秀樹/彌二-------陸軍
阿丹----------------趙小光
溝口----------------邢楓
權兵衛--------------宋來運
天道空子------------劉再勵
溝口五十子----------李蘭英
龍姐----------------汪洋
付英男(龍姐男人)--張來玉
柏輕舟--------------孫麗艷
將軍----------------夏鳴聲
帶隊軍官------------李偉
桃井平之助----------閆沛
君團長--------------田屬性
日軍校長(100司令官)-程逝寒
溝口信介------------王龍
策劃: 紀小黑
宋來運
遲慶財
製片人: 姜東升
製片主任:宋來運
編劇: 紀小黑
作曲: 郭鼎立
導演: 紀小黑
副導演: 宋來運
張來玉
程逝寒
閆沛
《狼行拂曉》是一部被人遺忘的經典抗日片.在96年被搬上熒幕,很受當時的歡迎,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記著這個電視劇.我就是他的忠實觀眾之一.
故事背景: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前後,白狼會的破壞活動和100細菌部隊的大潰逃。
時間跨度:1931年-1945年,主要內容集中在1945年8月。
《狼行拂曉》劇情完全介紹
「九一八」事變前夕,國民黨中央政府真可謂多事之秋。中原大戰剛剛平息,日本帝國主義對我東北華北又蠢蠢欲動,各種軍事進攻准備正在緊鑼密鼓加速進行。
兩國交戰諜先行。一場遠東間諜情報戰早已悄然打響……
日方先施以懷柔策略,招收數名中國軍人到日本留學,妄圖進行奴化教育。他們各種手段無不用盡,嚴刑拷打、欺壓凌辱、金錢美女、高官厚祿,有的人動搖了,有的人正在接受嚴峻的考驗……
日方女間諜組織「 白狼會 」在華活動猖獗,不斷獲悉國軍軍事情報,連續破壞地下抗日組織,並利用美女的特殊身份打進了各要害部門,一時間談諜色變,人人自危……從多次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間諜活動的特點是多在深夜、手段殘忍、不留痕跡、迅速轉移等,我方決定採取斷然措施……
散槐國民黨軍事當局緊急召回在日本留學的軍人回國,迅速成立了一個特別行動隊,然而數次行動均無功而返,反而造成了我方的巨大傷亡。行動隊正副隊長幾次遇險,險些喪命。問題肯定來自我方內部,誰是叛徒?他的危害還能繼續下去嗎……
而這時我特別行動隊在一次行動中,由於叛徒的出賣。隊長黑虎為掩護同志們撤退而隻身一人與日本「白狼會」血戰直到最後陣亡。而這時軍靖難和龍翔心二人為查出到底誰是叛徒,而掩飾自己的身份。龍翔心秘密溜入「白狼會」總部,卻恰巧石川玉菊身邊的第一女殺手天空道子愛上了他。龍翔心就借著與天空道子交往的機會直接接觸「白狼會」的總頭頭石川玉菊,想要進一步摸索「白狼會」這是個什麼組織,在中國東北究竟要幹些什麼。而這時軍竟難卻在暗中聯系著特別行動隊的成員進行調查「白狼會」的行動規律等等。石川玉菊,雙腿被炸斷了,還堅強的活著,他的未婚夫是日本軍官北滌秀樹(四兄弟在日本留學時的教官)。四兄弟君靖難、黑虎、龍降心、阿丹,在打仗時,君靖難為了救黑虎,中槍死了,並把未婚妻阿蘿託付給他,後來黑虎就用他的名尋找阿蘿,最後兩人走在了一起。龍降心喜歡弄玉,不過弄玉喜歡黑虎,但最後還是接受了龍。龍降心表面上是個風流花心的男人,天道空子也很喜歡他,還有很多女人都對他動羨掘沖過心,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弄玉。龍的姐夫是個卧底,為了查出當年的叛徒安插在日軍內部,多次被龍誤會。阿丹是個悲情人物,當年為了救他三個兄弟,做了叛徒(如果不是那樣,君靖難、黑虎、龍翔心早被日軍槍斃了)。最後,經過在「白狼會」與「731」部隊的偵察中,龍翔心和君靖難終於知道了那個叛徒是誰了,就是他們的四弟阿丹,在最後與「731」部隊決戰的時候,阿丹終於清醒了過來,拿起機槍向日軍掃射,但因他以前出賣了太多的自己的兄弟已經到了不可饒贖的地步。最後,他被自己的女朋友阿朱所開槍打死了。而這時,「白狼會」內部也在面臨著瓦解的危機,因為中國東北抗日組織的力量強大了起來,並且日本帝國在中國長達8年的殖民統治馬上就要崩潰了。軍部以不在需要「白狼會」了。最後,石川玉菊和她的未婚夫北滌秀樹跳入火海里,以身殉國了。
由於隨著戰事越來越向中國人民這方面有利了,日本軍部覺得「731」部隊不能再留在中國東北了。對於日本軍部來說:「731」部隊就是他們的「命根子」。當他們要悄然離開中國的時候。以龍翔心和君靖難為首的特別行動隊出其不意地打了日本「731」部隊一個措手不及。一面是憤怒的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一面是溝口會社的社長為了自己死去的孫子討個公道而與日本關東軍徹底決裂的壓力。而溝口五十子(是溝口會社社長的孫女)在逃離「731」部隊魔爪時,被日本兵用亂槍打死了。這時溝口會長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身纏手榴彈向著日本「731」部隊裝著化學葯劑的貨車沖去,隨著一聲巨響,日本「731」部隊所有的葯劑車全都爆炸了。最後,結局就是君靖難、阿蘿、龍翔心等人手拉手向著日出的地方走去了。
人物結局:
付英男:忍辱負重卧底在白狼會的他還是暴露,並且死在阿丹的手上。這是一個總愛穿西裝打領結的男人,腿上中彈都鎮定自若的男人,在飛機上墜落還活下來的男人。
天道空子:在溝口公館,為了掩護龍降心,誤中石川玉菊的機槍掃射而死。外表冷酷的女殺手也有愛情,為了心愛人而死在滿洲。龍降心對她的愛真實過嗎?
溝口:為給慘死的孫子報仇,纏滿炸葯和100的軍車同歸於盡。
溝口五十子:目睹爺爺的死,在奔跑時身中北條秀樹的機槍掃射倒下,肚子里還有龍降心的孩子。
100司令官:當年的軍官學校校長,一隻眼被阿丹打殘過,被仇恨的眾人包圍,身中數彈而亡。自作孽,不可活。
北條彌二:這個總和權兵衛一起搞笑的軍人,到死都想和
哥哥一起回日本,想念自己的媽媽。雖然被抗日游擊隊包圍的時候他和權兵衛跳啊跳的怎麼都不會被子彈打中,但這樣命硬的人最終還是被龍降心仇恨的子彈打死。
權兵衛:堪稱不死蝶,在槍林彈雨中總是能逢凶化吉。最終也沒有正面展示他是否被打死。這本來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純屬為搞笑而引入。
北條秀樹:悲劇性的人物,作為教官和軍人,服從和忠孝是他
的性格,也因此在一度決定自殺的時候放棄,並留下來組織白狼會和協助100部隊撤退,他一次次拒絕了石川玉菊離開滿洲回日本的懇求,最後和石川玉菊一塊死在昔日學生的槍彈下。
石川玉菊:身殘志堅,雙腿被截,也曾經被龍降心連續打了5槍,但還是堅強的活下來了。一次次的被100司令官欺騙和利用,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和心上人北條回到故國。可惜一切都太遲了,最終她選擇了死。白衣服,頭上纏著帶子,這是14年前保護中國軍官離開日本時候的裝束,生死已經置之度外,坐在輪椅上的她,一邊推著輪椅前進一邊開槍的姿勢都那麼優雅。目睹心上人的中彈倒下,昔日自己救過的人如今已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她裝作沒有了子彈,突然又拿出一把槍瘋狂的打向君靖難,弄玉,阿籮,阿丹。最終身被龍降心和阿丹的掃射擊中前胸後背,死在輪椅上,並被君靖難推下溝渠。
阿丹:他的叛變開始出於無奈,也因此在逼迫下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為了贖罪他和日本人戰斗到重傷,最後還是死在心上人的槍下。
龍降心:生性風流,亦正亦邪的他總愛穿西裝,風衣,戴墨鏡。曾經和溝口五十子有過一段情並播下了種子。曾經苦苦追求弄玉未果但最終得到芳心。曾經和天道空子有著菟絲般的愛戀,也曾經和阿籮在教堂舉行婚禮。龍大哥,你的泡妞技術真是一流阿!
這樣的人是最受大家喜歡的主角,比如大時代的丁蟹,希望之鴿的原田浩二,關中匪事的羅玉璋,蓮花爭霸的白玉川,霹靂紅唇的戴天
君靖難:在弄玉和阿籮之間彷徨,也似乎和五十子有了那麼一點意思。最後差點死在石川玉菊的槍口下,並目睹心愛人和弟兄被困獸猶斗的石川一一開槍打中,他一聲大吼,左手捂住傷口,右手把死在輪椅上的石川一路推下溝渠。當重傷的北條掙扎著跑到心上人的旁邊伏下的時候,君靖難毫不猶豫的舉起機槍瘋狂掃射北條。此時,對敵人不再有哪怕一絲的憐憫,盡管是自己昔日的教官,盡管那也是讓人唏噓落淚的愛情悲劇場面。
柏輕舟:親手殺死心上人,那是怎麼樣的痛苦?
龍姐: 丈夫死了,而且生前不被自己理解,自己也在痛苦中吐血倒下。
狼劇特色:我認為,狼劇中的悲劇是由中日雙方的對立位置決定的,就算北條曾經是龍降心他們的教官並有恩與他們,就算龍降心和女殺手天道空子愛戀,但是一到最後,都只能在戰場上做個了斷!悲劇震撼場面和虛假搞笑場面並存,而太多的虛假搞笑場面成為了狼劇的硬傷,破壞了狼劇題材的嚴肅性。這也是狼劇被太多人斥為爛片,並沒能紅火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平心而論,故事的抗日題材是好的,只是時間跳躍性過大,一下子從九一八事變跳到了日本投降。試想,14年過去了,劇中人怎麼可能看去還那麼年輕沒有改變,弄玉,阿籮她們就能14年不嫁?悲劇才更容易給人帶來震撼,比如將軍的慘死。可是太多虛假搞笑場面給人帶來一種不真實感,其中有:石川玉菊身中五槍不死,阿丹開槍打中腦袋不死,柔弱的弄玉和阿籮居然能一個人打死許多日本兵並且平安歸來。北條彌二和權兵衛在常理下,早該被抗日游擊隊亂槍掃射打死了。非要等到大結局,大家才吃驚的發現這些人原來並非刀槍不入。如果光拍成搞笑片那也罷了,可是一到最後,該死的還是都得死,愣你平時最搞笑的彌二也一樣逃脫不了這個悲劇命運。如果去掉北條彌二,權兵衛這些小角色,以上海灘這種形式表現人物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狼劇本來可以更成功。不幸的是,狼劇的手法類似大話西遊,但還是未能征服大多數的全國觀眾,這是每個狼劇fans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試想上海灘如果以狼劇的這種拍攝手法,有太多搞笑內容,還能成為一代經典么?
引用頁:
其他影評:狼行拂曉>太令人失望(最新影評)
特意通過淘寶網購買了《狼行拂曉》的DVD光碟,仔細看了一遍,遺憾地覺得,該劇十分令人失望。
該劇主題思想不明確,似乎是反映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嚴肅主題,但是很快就陷入「個人單打獨斗-陰謀詭計連環套-多角戀愛」的俗套之中。整個一個作品的風格和基調沒有悲壯的感覺,而是時而荒誕搞笑,時而故弄玄虛,誇張虛假的場面處處可見。君靖難,龍降心這兩個抗日誌士在脫離部隊後,一直像能夠騰雲駕霧的神仙一樣身穿西裝,腰別手槍揮之則來,呼之則去,看不到他們和任何抗日運動的組織有什麼關系,好像古代的大俠一樣本領高強。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近代戰爭作品,無論如何不應該按照《射鵰英雄傳》的模式去編寫。
該劇故事情節荒誕得難以置信。情節的邏輯推理可謂漏洞百出,感覺劇本根本不是認真創作出來的,而是個別文字工作者閉門造車的「傑作」。片中正反人物大部分情況下都知道對手的身份,可以說在進行公開斗爭,而不是互不摸底的秘密斗爭。片子花了太多時間展現雙方的「鬥智」,互相拿捏對方短處,互相利用和制約,展現了敵我矛盾,敵人內部矛盾,以及抗日陣營內部的個人恩怨,還有就是畫蛇添足地增加了第三方勢力(溝口會長以及五十子的線索)。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一團亂麻,好壞難分。龍降心是好人嗎?是,又似乎不是。他似乎並沒有抗日的自覺性,倒很像利用反日為自己順便撈取某些經濟利益的投機分子;他心胸狹隘,疑神疑鬼,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胡亂懷疑自己姐夫,僅僅因為自己父親被殺,屬於泄私憤;他明明不愛阿蘿,卻因為嫉妒君靖難「搶走」自己追求未果的弄玉而和阿蘿結婚;他對待五十子和天道空子基本上沒有真感情可言,卻多次花言巧語利用對方的痴情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尤其是對待五十子,更是缺乏道義,因為五十子不是敵人,而且和爺爺觀點不同,屬於善良的小人物,怎麼可以隨意玩弄呢?這樣一個人物,居然是全劇的第一主人公,編導在他身上著了大量筆墨,不知道是欣賞還是別的什麼。而個人品格明顯更優秀的君靖難卻描述不多,給人以木訥呆板,不善表達的印象,實在難以理解。
該劇除了幾個重要角色的演員在認真表演外,其他稍微次要一點的配角簡直就是在玩鬧。比如那個從頭到尾一直在搞笑的權兵衛,設計這個人物有什麼意義呢?作為一個日本軍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無所謂,貪財,怕死,話不會說,動作不協調,簡直一個馬戲團的小丑。軍校校長(100部隊司令)腦滿腸肥,糊塗愚蠢,這就是日軍高級軍官的形象?(另外這個演員居然還客串了食堂里的日軍廚師)教官桃井平之助站沒有站相,坐沒有坐相,說話油腔滑調,陰陽怪氣,根本不象一個軍人做派,而且劇情進行一半,他就突然消失了,一點交代也沒有(他最後一次出場就是強奸阿蘿,然後就逃之夭夭了。而現場的柏輕舟睜著眼睛說瞎話地說是北條強奸的。)北條彌二這個角色也純屬多餘,他像一個弱智一樣到處壞事,他善良的一面只是稍微展現了一下。最令人咬牙切齒的是一個從開頭到中段反復出現的矮個子角色,這個傢伙一會是將軍身邊的隨從,一會又變成了日本劇院的老闆,後來成為溝口會長的跟班,最後是白狼會里一個狗腿子。這個人不斷地上竄下跳,容貌醜陋,話也說不清楚,究竟是為什麼編導要安排這么一個形象呢?
全劇基本沒有徒手武打格鬥,大部分是槍戰。可是槍戰場面太失真了。子彈怎麼也打不中近距離的人,即使中彈人物跟沒事一樣。龍降心近距離對著石川玉菊前胸連開五槍都沒能打死她,阿丹舉槍對著自己腦袋射擊居然沒事,阿丹最後前胸中彈還能站著長時間說話,君靖難最後明明被石川玉菊射中前胸卻沒有傷口。襲擊機場一段戲里,根本沒有任何軍事經驗的阿蘿居然能熟練操作沖鋒槍一個人打死少說一個排的日軍士兵,甚至能自下而上獨自佔領制高點。連龍姐也會開槍作戰了。最離譜的是,付英男從已經起飛的飛機上摔下去,隨後會安然無恙,難道他會飛?身上有降落傘?
全劇當中,沒有空間概念。主要人物想出現在哪裡,就一定會出現。龍公館,溝口公館,白狼會總部,以及100部隊司令部都沒有任何大門標志,尤其是100部隊內部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太不可思議了。全劇也沒有時間概念。開始階段,應該是九一八事變之前,中日關系已經比較緊張但還沒有開戰,姑且算1930年吧;才進行到第10集,蘇聯就對日宣戰了,那應該在1945年8月8日。前後時間跨度長達15年,而所有人物外貌沒有任何變化,最起碼男的應該有鬍子,女的發型要變化一下吧?還有,從蘇聯對日宣戰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不過只有短短的一周時間,怎麼可能發生那麼多事情?天皇投降後,滯留中國的日本軍隊和組織為何還能耀武揚威,逍遙法外呢?中國政府和軍民對侵略軍隊的有組織,大規模的受降儀式怎麼根本看不見呢?
長達25集的連續劇,大部分場面在室內展開,外景幾乎全部在一個公園內,那個多次出現的「街頭」就是一個見不著天空的狹窄小巷,而且除了張貼一些廣告,大部分時間空無一人,有人也是那個小矮個子在叫賣報紙。越看越覺得單調無聊。
明明能表達清楚的意思,非要像抻面條一樣翻來覆去,尤其是最後北條和玉菊在是否回國問題上的反復,簡直可笑之極。國家都投降了,政府不存在了,北條一個人瞎起什麼勁呢?
有的人說片子拍得很悲壯,拜託,那哪是悲壯?比如將軍和手下部分士兵被日軍殺害的場面,令人難以理解。將軍既不積極准備抵抗,又似乎顯得大義凜然,拒絕下命令讓其他士兵停止抵抗,坐在房間里等死,這不是自己找死嗎?就算將軍沒接到命令不能下令反擊,起碼也應該和士兵們努力避難吧?哪有戰鬥打響了率領一幫人跑到室內坐下來等死的?
根據這些情節能拍成10集的連續劇也就夠了,居然拍了25集,聽說原來有45集還是50集?我的媽呀,那不得活活把觀眾拖死啊?
本片還是有許多漏洞百出的地方~~~片子真實性上給人感覺有點胡編亂造加以情節化的事情到整個故事情節中去,既然是記實戰爭片給人的感覺一定要在感人腑時更能體現軍人精神大義凜然,不可屈服的一面,總之場面情節上邏輯性稍差,如果能真把故事片給整理清楚一定是部漚心嚦血,催人淚下的故事片。劇中片尾曲歌曲寫得不錯呢!!!
O▽
❽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國電影
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影視行業以破竹之勢迅速崛起,並進軍全球各地。新世紀之初,中日關系平穩發展,我國電影進駐日本影視圈。
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有哪些國產電影在日本放映過吧。(以下電影大部分是個人所整理,如有錯誤,多多包涵。)
《十面埋伏》 2004.8.3在日本上映
本影片一在日本上映,就稱雄日本票房,金城武也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另外,日本友人受金庸武俠片的影響,對中國武俠劇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英雄》 2003.8.16日本上映
《無極》 2006.2.11東京上映
《集結號》 2008.10.23東京上映
《東邪西毒》 1996年日本上映
《大腕》 2005.10。25日本上映
《殺破狼》 2006.3.4
《獨自等待》 2004.10.26
《三峽好人》 2008.8.18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8.4.12
《梅蘭芳》 2009.3.7
《神話》 2006.3.2
《夜宴》 2007.6.2
《頭文字D》 2005.9
《少林足球》 2002.6.1
《無間道》 2004.9.18
《如果愛》 2006。11.11
《男兒本色》 2008.8.30
《七劍》 2005.10.1
《活著》 2002.3.23
《鬼子來了》 2002.4.27
《2046》 2004.10.23
.............
以上電影在日本都有上映,但是據日本的中國電影翻譯家水野衛子認為,日本電影觀眾多為女性或是學生年齡段,所以對中國多數內容現實的影片不是很感興趣。而中國的武俠動作電影在日本比較受歡迎。並且,從總的趨勢來看,日本民眾對中國電影的關注程度已急劇增多!
通過以上影片,我們還可以發現很多抗日影片沒有在日本上映,個人認為應該是日本對歷史的認識與我國有分歧的原因。
❾ 求一5分鍾演講稿!!關於中日關系!順便求一日語教學視頻!
聶榮臻同志以博大的胸懷拯救了日本陣亡人員鍵喚的女兒,感動了侵華日軍,更感動了日本人民,也從另一方面揭示了中日民間友好的真諦。
回顧上世紀歷史,翻開塵封的往事,在65年前的華北大地上,發生過一段「將軍救孤」的動人故事。1940年8月,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對日寇發動了規模巨大的「百團大戰」。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聶榮臻所率領部隊的兩名戰士從炮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
聶將軍得知後,親臨看望,並指示一定要將兩位小姑娘送回日軍駐地。
時光荏苒,時代巨變。1972年,中日恢復外交關系,兩國進入了新時期。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位抗日老戰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將這段故事公之於眾,引起了熱烈反響。日本媒體對聶將軍在40年後還記掛著日本小姐妹十分感動,很快就找到當年的姐姐,就是住在日本宮崎縣都城市的美穗子。隨後,中日友協盛情邀請美穗子一家訪華,年過八旬的聶帥於1980年7月14日在北京接見了美穗子一家。此事成為中日友好的又一段美談。
風霜催人,又是25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嗎?她與中國還有交往嗎?記者近日專程前往都城市采訪。
將軍喚起少年記憶
都城市地處九州島南端。今年1月,它與周邊4個町合並後,成為一個擁有17萬人口的城市。年僅35歲的長峰誠市長熱情地談起聶將軍救助日本小女孩的佳話,以及都城市與中國的交流。記者在都城市國際交流促進室河野室長和日中友協都城逗談支部長來住新平先生的陪伴下,走進了美穗子的家。
美穗子家住梅北町,靠近馬路,獨門獨院,外面是她家經營的小五金店。這是一棟典型的日式家居,房前長著數株修剪齊整的松樹和南方特有的鐵樹,院子里鋪著碎石子,質朴清潔的院落顯示著主人的勤勞。
美穗子和丈夫昭男笑著出來迎接,把我們引進客廳。房內擺滿了中國朋友送的詩畫和紀念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聶帥接見美穗子全家時的照片,以及寫給美穗子夫婦的「為中日友誼貢獻力量」的斗方,聶帥送的兩山亮碰扇山水屏風裝飾在客廳間隔的拉門上。《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作者姚遠方贈送的詩作掛軸也放置在客廳里。
美穗子原姓加藤,婚後隨了夫姓改姓「栫」。她個子不高,皮膚白皙,穿一件普通花襯衫,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美穗子笑著說,「我1936年7月10日出生在中國,現在都快69歲了。」她丈夫昭男在一旁說,「不知為什麼,她到中國時經常被人說長得很年輕。」
賓主入坐後,大家自然談起了往事。美穗子說,她們姐妹獲救後,被送到石家莊的石門醫院。不滿周歲的妹妹瑠美子因消化不良不幸死去。她本人於1940年10月被伯父平安帶回日本後,與外祖母相依為命。美穗子在窮困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飽嘗了人間苦難。她說,因為是戰爭孤兒,小時候經常受欺侮。由於貧窮,一直邊上學邊幹活。中學畢業時想進紡織廠幹活,卻因為沒有雙親沒被錄取。
她說,與丈夫昭男是在農業協同會打工時認識的,那時昭男身體很弱,但為人可靠。1956年,20歲的她結了婚,婚後兩人共同經營起小五金店。昭男插話說,美穗子為人朴實堅強,剛結婚時覺得她表情很憂郁。自己身體一直不太好,多虧了美穗子照料。1990年,昭男得了腦梗塞,現在家調養,每天要服用11種葯。美穗子有3個女兒,都已出嫁。她還有7個外孫,有一張全家福照片,是在參觀聶帥展覽時照的。
於劫後餘生的經歷,美穗子說,「小時候聽祖母講過父母都被捲入了戰火,自己記憶不甚清楚。因此直到1980年,她對自己的身世不願多想,漸漸也都遺忘了,是中日兩國的報道和事後的調查喚起了幼時的記憶。」美穗子在1980年6月寫給聶帥的信中說,「據伯父講,我被八路軍領走,後又送回來了……回國那陣子,我常常向祖母講起『吃梨』和『坐挑筐』等事情。」
故地重遊一往情深
美穗子回憶說,是姚先生的報道改變了她的生活。《解放軍》報副社長姚遠方寫的《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發表後,引起兩國新聞界的關注。
最先找到美穗子下落的是日本《讀賣新聞》。該報記者通過一系列調查找到了與中國報道情節相似的加藤清利一家,但仍無法證實美穗子就是那位「小姑娘」。該報記者拿著中國通訊社發的聶將軍與幼女在一起的照片,找到已改姓的美穗子。美穗子覺得照片中的小姑娘也許就是自己,當時前往中國認領美穗子的伯父也覺得「很像」,還說他當年聽美穗子講過「吃梨和高糧米,被放在籃子里」的故事。這些與中方提供的情節完全一致,證實了美穗子就是當年的「日本小姑娘」。
將軍救孤的美談傳開後,美穗子接到上百封來信,並連續接受記者采訪,成了熱門新聞人物。隨後中國使館王公使寄來了中日友協邀請美穗子一家訪華的請帖。懷著激動與不安,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飛往中國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歲生日。
美穗子萬萬沒有想到,她在北京機場受到了「國家元首般的歡迎」。聶帥的女兒聶力對她說,「見到你很高興,我父親一直等著你的來訪。送上我家裡盛開的玫瑰和菖蒲」。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聲;她也沒有料到,在北京飯店,人們已經為她擺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
在中國的兩周里,美穗子一家訪問了北京、石家莊、杭州、上海等地,參觀了天安門、長城、革命軍事博物館、井陘煤礦,受到熱情的接待。最令她終生難忘的還是與聶帥的見面。7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聶帥與美穗子在40年後重逢,美穗子如同見到闊別多年的親人,激動得哭起來,並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聶帥表示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我們這樣做,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講人道主義的光榮傳統……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沒有理由不友好。」美穗子在手記中說,那次中國之行,一路上不知哭過多少次,她心中長存的隔閡也一掃而光。
聶帥曾回憶說,「我看到送過來的孩子時,馬上叫來看護人員,讓她們好好照看孩子,命令部下從村子裡找來婦女,給小一點的孩子餵奶。給大一點的孩子一個梨讓她吃,可她怎麼也不吃,用清水洗了之後再遞給她時,吃得津津有味。較大一點的孩子總是用小手拽著我的褲子,無論走到哪裡都緊跟著。我當時想要不要我自己來扶養她們。」聶帥送交孤女時,讓護送的戰士帶給日本官兵一封信,信中寫道,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美穗子這樣的孤兒是無辜的,所以中國人民不會與日本人民為敵。
那次會見後,美穗子覺得聶將軍本人比照片上更和藹慈祥,聶將軍就是父親,她很想叫聲「父親」。1982年5月,美穗子得知聶帥生病,特地到北京看望,一聲「父親」,道出了美穗子對聶將軍的感情。
再生之旅拜謝恩人
美穗子家客廳的壁櫃里擺著一個鏡框,裡面鑲著一張報紙,那是宮崎縣《日日新聞》報道聶力訪問都城市的一期,上面有聶力與美穗子的合影,題目是「日中戰爭時成了孤兒,被中國將軍救助,與救命恩人的女兒再會,請到家裡歡談,繼續友好」。美穗子專門請人將它做成了便於珍藏的金箔版。
1998年,聶力作為中國婦聯代表團團長赴日本訪問,在訪問都城市時轉達了聶帥希望他的故鄉江津市與美穗子的家鄉都城市結為友好城市的願望,這一建議受到日方積極響應。第二年,該市市長率團出席了江津市為紀念聶帥誕辰百周年建立的聶帥陳列館的揭幕儀式,簽訂了友好交流協定。
江津市與都城市因聶帥與美穗子結緣。為紀念兩市友好協議,中日合拍的反映日軍侵華暴行的電影《陳寶的故事》在都城市上映,許多日本觀眾表示「應該向中國謝罪」,要求再次放映,給孩子們觀看。2001年7月都城市舉辦了聶帥與江津市的展覽,觀眾留言說,「有幸了解這個動人故事,強忍眼淚看完了展覽,作為日本國民,我認為要把中國人民的善良告訴下一代」。還有的說,「看後心中充滿了對聶帥和中國人民的感謝之情。期待日中兩國永遠友好」。2002年,都城和江津聯合舉辦了「聶帥的人道主義精神和都城、江津市友好交流座談會」,呼籲為創造和平的21世紀,發揚聶帥的人道主義精神。
來住新平先生是日中友好的實踐者,也是研究美穗子故事的「權威」。他在「以人道主義為起源發展的友好運動」中說,「能在殘酷的戰爭中救出恨之入骨的敵軍的孩子,還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並將她們送到敵人的陣地,這是人道主義精神最好的體現」。
劫後餘生的美穗子懷著報恩之心與中國交往。由於積極從事日中友好活動,她受到日中友協全國本部的表彰,還被選為都城友協的理事。2002年8月,在獲救62年後,美穗子再次回到再生之地,到井陘礦區、井陘縣、平山縣進行「謝恩之旅」,沿當年的被救路線一一拜謝恩人。
這次訪問中,她參觀了井陘礦區的萬人坑紀念館,祭奠死難的中國礦工;並去中古月村給照料過自己的八路軍戰士封奇書掃墓,還到曾給妹妹喂過奶的平山縣陳文瑞老人、最初帶著聶帥的信挑著姐妹倆送到日軍駐地的李華堂老人的墳前燒香祭拜。當她得知,人們找到了當年直接將她從戰火中救出來的年僅17歲的戰士楊仲山時,激動地立刻寫信對他表示感謝,並說下次來中國,一定要安排時間,親自拜訪老人家。
美穗子所到之處都受到誠摯的接待,在井陘縣洪河漕村,全村僅500人,結果來了上千人歡迎美穗子。美穗子學習過的梅北小學與洪河漕村的小學結成友好小學,都城友協用募捐的錢為洪河漕村小學購買了電腦和課桌,還在辛庄中學建立了「紀念美穗子獲救援助升學制度」,每年對10名優秀學生提供高中學習的全部費用。
美穗子一家都在實踐日中友好。長女真智子說她受聶將軍人道主義精神的啟發,自己也嘗試為社會做些事。她說最令她感動的是在人民大會堂見到聶將軍時的情景。2003年11月,她代表母親再次訪華,出席了洪河漕村「聶將軍與美穗子雕像」和井陘礦區「美穗子獲救紀念碑」的落成儀式。為了紀念百團大戰和美穗子的被救,中日雙方共同出資的「井陘都城友好紀念館」也將於今年8月在井陘縣正式開館。
❿ 曾經日本電影《望鄉》在中國公映時,為何那麼火爆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而且這部影片在我國播放的時候,正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看電影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更何況這部《望鄉》寓意深刻,有來自對人性的思考,深得觀眾喜歡,所以才這么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