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作品賞析的圖書目錄
步入神奇的藝術殿堂——影視藝術賞析初探
影視藝術概說
影視藝術賞析
影像的巫師——影視導演藝術
基礎理論
關於導演
導演的工作流程
劇本分析
時空設計
場面調度
佳作賞析
亂世與絕域——徐克電影的時空設計分析
胡玫歷史劇的情節沖突分析
暴力美學的影像秘密——吳宇森電影動作表現手法
賽爾喬?萊昂內的人生寓言——電影《美國往事》賞析
角色的多元化演繹——影視表演藝術
基礎理論
什麼是影視表演藝術
佳作賞析
電影《克萊默夫婦》賞析
喜劇表演的神話——周星馳
電影《卡薩布蘭卡》賞析
指揮家手中的魔棒——影視創作的場面調度
基礎理論
場面調度
佳作賞析
場面調度的巔峰之作——論影片《紅》的鏡頭語言
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影視作品中的音畫
基礎理論
畫面構圖與聲效
佳作賞析
電影《英雄》色彩運用賞析
電影《少林足球》聲音運用賞析
電影《鋼琴課》音樂語言賞析
從《蟲蟲特工隊》看動畫電影中的聲畫平衡
視覺語言的豐富表達——長鏡頭、空鏡頭與蒙太奇
基礎理論
長鏡頭和空鏡頭
蒙太奇
佳作賞析
電影《公民凱恩》賞析
電影《戰艦波將金號》賞析
電影《小武》、《蘇州河》、《小城之春》的鏡頭運用
編織繽紛的人生夢幻——影視剪輯、結構與製作
基礎理論
鏡頭剪輯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佳作賞析
電視劇《大宅門》剪輯手法賞析(第四十一集)
電影《如果?愛》的視聽營造和時空架構
電影《美國麗人》經典三幕式結構
電影《霸王別姬》敘事結構分析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戰爭場面的鏡頭運用賞析
電影《羅拉快跑》的鏡頭語言
聲畫藝術的神來之筆——影視特技
基礎理論
影視特技手法
極致繽紛的視覺沖擊與聽覺震撼之畫面特技
極致繽紛的視覺沖擊與聽覺震撼之聲音特技
佳作賞析
難以逾越的CG電影經典——電影《指環王》賞析
沉沒輪船托起的奧斯卡與票房巔峰——電影《泰坦尼克號》賞析
真人與動畫完美結合的里程碑——電影《誰陷害了兔子羅傑》賞析
國產動作電影特技新紀元——電影《導火線》賞析
社會生活的藝術折射——影視的社會語境
基礎理論
影視作品是生活的多棱鏡
佳作賞析
上流社會的風花雪月——電影《羅馬假日》賞析
內心的膨脹與權利的爭奪——電視劇《漢武大帝》賞析
小人物的掙扎與反抗——電影《大話西遊》賞析
貧民的生活與夢想——電影《阿甘正傳》賞析
銀幕與人生的撞擊——影視作品內蘊與觀眾心理需求
基礎理論
觀眾的心理需求與影視作品體現的心靈層面
佳作賞析
成長與夢幻
成長中的青春躁動——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孩子們的完美夢幻——動畫片《哆啦A夢》賞析
英雄情結
戰場中的真男人——電影《巴頓將軍》中的英雄情結
暗夜裡的正義騎士——電影《蝙蝠俠》系列裡的超級英雄
普照大眾的藝術之光——影視傳播
基礎理論
影視傳播的含義及其特徵
影視傳播的運營
佳作賞析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思想傳播
電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禮》藝術的傳播
電影《辛德勒名單》賞析
摘取絢爛的影視花朵——影視評論
基礎理論
影視評論的基本定義
影視評論的角度
影視評論的寫作要求
佳作賞析
人在何時才平等——《洗澡》賞析
動畫影片的里程碑——電影《獅子王》賞析
體現文明的「牽牛」——《我的野蠻女友》
參考文獻
② 三幕式結構是什麼啊
三幕劇這個概念發源於舞台戲劇,指的是用三幕完結的劇本,而每一幕的劇情各有其任務,三幕結合才能呈現最精彩的劇情給觀眾。三幕式結構指故事的建置,故事的核心,故事的解決。
戲劇的三幕式結構最早是由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簡單來說,三幕式結構指故事的建置,故事的核心,故事的解決。這就類似議論文的三段式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情節點1到情節點2之間,是故事核心部分,也是最難的中間部分。
特點:
一旦掌握了三幕劇結構,就能清晰地理解既有情節如何編排、尚欠缺哪些東西、故事要如何開始與結束。三幕各自的篇幅長短,通常認為第一幕與第三幕各佔25%,第二幕佔50%,然而這並不是僵硬不可變動的鐵則,只要每一幕的任務各自完成即可。若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是電影、小說、漫畫等作品,三幕劇的架構無所不在。
③ 如何評價悉德菲爾德所提出的三幕式電影編劇模式
無論是編劇或是寫作,三幕劇的概念都是基礎且讓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結構。一旦掌握了三幕劇結構,就能清晰地理解既有情節如何編排、尚欠缺哪些東西、故事要如何開始與結束。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是電影、小說、漫畫……等作品,三幕劇的架構無所不在。經過了兩千多年,依舊如此普遍廣泛,其實三幕劇可以概括為六個字:觸發、沖突、解決。三者涵蓋一個完整的事件,描述事件時,少了其中任何一段,都會覺得哪邊不對勁。
在創作的過程中,三幕劇也可以有各種變形。例如系列劇,其中每一集都符合三幕劇的架構,但全系列也同樣是三幕劇的結構。例如哈利波特每一集都有完整結局,但直到最後一本,才做掉了他的生平大敵。
第一幕
第一幕是故事的開始,觀眾對即將開演的好戲一無所知,在這個階段首要之務是先介紹背景給讀者,故事開展在現代都市呢?還是在異界的大陸?主角是大學生?都市白領?還是城鄉結合部的殺馬特?
在第一幕,需要將故事背景展露出來,部份作品為了累積爆點,一開始可能特意隱瞞,但最遲在第一幕結束前,需要完整地呈現世界架構,說明作品的調性與類型。
④ 七宗罪的電影結構是什麼
說到好萊塢電影,多採用經典的三幕式模式。而說到三幕式電影的經典代表,無疑首先會想到由布拉德·皮特(飾Detective David Mills)、摩根·弗里曼(飾Detective Lt. William Somerset)、凱文·史派西(飾John Doe)和格溫妮絲·帕特洛(飾Tracy Mills)主演的電影《七宗罪》。整部電影時長126分鍾,環環相接,扣人心弦。
第三幕,應該是從跟隨John去尋找屍體開始的,兩位偵探荷槍實彈,隨著兇手的指引、駕駛著汽車在空曠的郊外前行。路途中Mills逐漸被瘋狂的John所激怒。
高潮應當是顯而易見的。John讓人七點整送來一個包裹,而包裹里是Mills愛妻Tracy的頭。Mills被兇手激怒,並得知自己懷孕的妻子被殺,極度悲憤。最終他不顧警察的規定,一怒之下殺死了兇手John Doe。在這七宗罪中,John Doe犯了「嫉妒」的罪誡,而Mills觸犯的是「憤怒」。
電影的結局是平靜的,老偵探看著被帶走的Mills,不知道能做什麼。他想到海明威的一句話:「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人們為之奮斗。」但他只贊同後半句。
影片中不能忽視的是Tracy這個角色,雖然整部影片中戲份不多,但是幾個鏡頭,就足以展現Mills和Tracy的深厚感情。John正是利用Tracy這個角色,完成了「嫉妒」「憤怒」兩宗罪。John最後告訴Mills他的妻子還懷有身孕,最終擊破了Mills的情緒底線,讓他殺死了John。因此,Tracy正是John的重要工具,在七宗罪的完成中起著極大的作用。
的實例。《七宗罪》採用典型的好萊塢模式——三幕式,不同的是,到達某一點,就毫無先兆地打破了原有的故事結構,讓影片更加撲朔迷離,從而引發了觀眾的不安、好奇和震驚。不得不說,《七宗罪》是三幕式結構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也為三幕式電影提供了良好實例。
⑤ 電影的三幕四場具體是什麼,麻煩解答下。謝謝
好萊塢「說故事的方法」沿襲自亞里斯多德闡釋的「故事基本要素」:開端、中段和尾。而「三幕劇」
(Eugene
Scribe)所發展的「結構精良的戲劇」(well-made
play),注重時間推移的連續感,每場戲都必須透過「描寫沖突的本質」而不只是「描寫沖突」來推進故事的進程,直到推向劇情的轉折點。而結尾會有一個清楚且合邏輯的收場,一切紛紛擾擾的事件又回歸平靜,社會重拾秩序,因此被命名為「復原型三幕式結構」,簡稱「三幕劇」。「三幕劇」結構是利用動作(action)來表達動機及人物所面對的沖突。
第一幕旨在「鋪陳」-主要人物介紹、故事的前提、戲劇性情境。第一幕結尾要有一個轉折點,一個事故或事件在第一幕的結尾,主角會主動做出一個似是而非的選擇,但觀眾都知道主角之後一定會後悔,因為他做出的只是權宜之計;此時,觀眾在心理上會同情主角。而第一幕後段的這個似是而非的決定,會讓劇本的第二幕變得復雜,因為當主角做出這個決定後,就會有個人無法控制的災難發生,發生的事情不是主角能掌握的,但他已無法重新做決定,也就是說,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才是他真正的考驗,他必須想辦法面對並改變。
第二幕在「製造對立」,故事的主體,電影劇本的抗衡(confrontation),戲劇的基礎-沖突(conflict)、阻礙第二幕結束時,會再有一個轉折,是主角彌補當初所做的「似是而非的決定」;此時,觀眾的心理和主角是平行的,他能同理主角的錯誤與悔改。「第二幕的高潮在於人物終於面臨錯誤的選擇所種下的惡果。此時也提供人物內省的機會,以便邁向第三幕的解決和復塬。在叄幕劇中,當人物在第二幕結尾承認錯誤時,不只是內心上的救贖,
更代表人物將有能力改變外在的世界,修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第三幕則是「解決問題」-事件如何結束、人物怎麼了?第三幕的結尾,主角會做出一個觀眾不會做的決定,於是主角在結尾時變成英雄,讓觀眾產生崇敬的心態。「三幕劇」呈現出一個人從開始到結束的旅程,他歷經幾個重要的轉折,這轉折為他帶來轉變。人物的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點,但內心一定有所改變。以李安的《喜宴》為例,此片透過「親情」與「個人自由」兩命題的反覆辯證,以「喜宴」這個儀式,鋪排中西方文化和兩代間的倫理觀念,如何歷經沖突、挫敗和妥協,最後以寬容的方式接納差異的存在。
⑥ 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敘述手法以及如何用經典好萊塢三幕式結構分析
應該是倒敘吧
跟《泰坦尼克號》差不多
⑦ 《借刀殺人》是如何符合電影三幕式結構的
通過不斷的劇情沖突展現主角所需要克服的困難的各種細節
電影《借刀殺人》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老電影,由湯姆克·魯斯、傑米·福克斯主演。似乎是阿湯哥為數不多的出演反派角色的電影。
⑧ 韓國電影工業劇本講故事有固定的結構套路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局限於韓國電影工業。電影劇本講故事都有結構套路。在上百年電影工業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太多的前輩們用實踐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韓國電影,可能是亞洲最接近電影工業劇作結構的,電影上百年的發展,也印證了以上這些結構是被普遍接受的。是從電影技術、敘事結構、劇作原理等各方面總結和發展出來的一門技術,韓國電影首先是尊重和掌握了這門技術,才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這些理論上的原理,在很多劇本教材中已經被提及,不再重復,就簡單談談自己對韓國電影工業劇本講故事結構套路的一些分析,不足之處,望不吝賜教。一是愛情電影。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歐洲,對於愛情電影來說,需要的一個基本結構應該是:兩人遇到—突破一些障礙—相愛或者分開。也是一種典型的三幕式劇本結構,有一個開頭、過程和結局。在這個電影的敘事過程中,相愛的雙方應該會遇到一些因素阻礙雙方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於這些阻礙因素對抗過程中,戲劇沖突就產生了,人物塑造也就豐滿、立體、真實起來了。《我腦海中的橡皮擦》:秀真與哲洙因為機緣巧合相遇—逐漸相愛(兩人遇到)—秀真健忘,喪失記憶(阻礙因素)—與哲洙在一起以奇特方式在一起(結果)。《我的野蠻女友》:野蠻女友與牽牛相遇(兩個人遇到)—經歷機緣巧合逐漸熟悉,野蠻女友因前男友之死不能自拔,牽牛幫助她走出陰影(阻礙因素)—野蠻女友最終走出前男友死亡對自己的影響,雙方分開—最終發現自己愛上了彼此—走到一起(結果)。
⑨ 大明星+大導演+三幕式劇本=全球獲利,什麼是三幕式劇本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
經典的三幕式結構意味著在電影的一些特定時刻會出現一些有著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
第一幕的作用是給電影打基礎,它引起觀眾注意,相當於「引子」
第二幕是通過沖突和矛盾來表現主要人物和情節發展
第三幕的功能是給電影提供一個有力的高潮,並且解決主人公第一幕遇到的問題
⑩ 好萊塢經典三段式解讀,以《肖申克的救贖》為例
研究發現,好萊塢電影的編劇都在遵循三段式結構敘事,而這些結構大都為情節遞進和人物塑造服務,創作者往往利用觀眾對故事進展的好奇心理和人物的移情作用,把觀眾帶入故事,在故事中向觀眾闡明創作者想要抒發的思想。本文以經典的三段式結構敘事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為例,分析這部影片三段式結構的建置。
三段式結構的建置
電影劇本結構的定義是:一系列互為關聯的事變、情節和事件按線性安排,最後導致戲劇性結局。這就意味著,故事是從開端向前發展直到結尾,在劇本的前10分鍾需要向觀眾介紹三件事情:誰是主要人物,戲劇性的前提是什麼。戲劇性情境是什麼,而這些設置就是為了激發觀眾的好奇心理機制和對人物的移情心理機制。
結構是為抒發主題服務的,往往有些影片特殊的結構就是一種深刻的主題,還有一些影片結構是隱藏在故事之下的,結構通過對故事的講述傳達了主題。《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的結構不但隱藏在故事之下傳達了主題,而且結構本身就是一個深刻的主題。
首先看《肖申克的救贖》的整個故事,結構是傳統的三段式結構,講述了主人公安迪被冤入獄最終逃離監獄的故事。正義最終戰勝邪惡。但是這只是這部影片的淺在意義,其深層涵義則來源於三段式結構。在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曾把兩個情節點劃分的三段分別稱為:建置、對抗和結局。建置意在指開端部分 前三十分鍾對人物和規定情境的建置,中間的對抗部分寫人物如何與阻力作斗爭,結局講述矛盾的化解。再看《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故事走向,影片的第一段講述的是安迪入獄,一心希望能夠逃離。第二段講的是逃離監獄無望,安迪逐漸融入了監獄生活。第三段講的是安迪看透了即使他能證明是被冤枉的,這個監獄也不可能放他出去,於是安迪成功的越獄。
《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應該稱為:逃離、融入、逃離。值得研究的是《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與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的三段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第一段落和第三段落的行為走向相同,第二段落的行為走向與第一、三段落相反。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段落是和解,那麼第二段落肯定是對抗,第三段落則又會回歸和解。《肖申克的救贖》的第一段落是對抗,第二段落是和解,第三段落則又回歸對抗。這便是好萊塢傳統劇作的一種結構規律,只有這樣的結構才能形成突轉和波盪,否則整個故事一個行為走向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研究《肖申克的救贖》的深層涵義其實是一種人生的寫照,主人公進監獄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嬰兒進入人生的過程,先後經歷了孩提時:反抗來到這個世界;中年:融入這個世界;老年:離開這個世界。於是,返回頭來看整部影片的某些情節安排才會恍然大悟,為什麼「三姐妹」對安迪進行性強暴不安排在第一個情節點之後,而安排在第一個情節點之前,因為 「三姐妹」對安迪進行性侵犯意味著這個社會對孩子的性教育,只有放在第一段落才合適,監獄里的規矩和犯人之間相處的規則都如同整個社會生存的一種規則,包括性在內。孩子進入整個人生,首先是帶著內心的恐懼去觀察生活,並且帶有一絲反抗,雖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抗衡。這就像主人公安迪剛進監獄的樣子,內心恐懼想逃離,但是又沒有能力,他接受了這個監獄的教育,包括性教育,最終步入成熟,開始融入監獄生活。第二個段落則是人逐漸融入了社會,被社會所用。主人公安迪在影片的第二段落近乎一個監獄里的白領,他在監獄里如魚得水的工作著。放佛我們的人生,成年階段開始慢慢融入這個社會。第三個段落就像看透世間一切的老人,有足夠的能力擺脫這個人生獲得重生。安迪逃離了監獄生活,在海洋的彼岸獲得了重生。
整部影片證明,智慧和正直可以讓一個人的人生得到真正的自由,我想這就是《肖申克救贖》所闡述的更深一層的人生思考。整個《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個人生的寫照,很少有這樣的影片能夠把影片做出雙層的故事涵義,然而《肖申克的救贖》做到了,成為一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