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公敵>里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及其之間的矛盾是什麼
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與他的出版人坎貝爾合穗咐含創了「機器人學三大定律」———
LawⅠ: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LawⅡ: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
LawⅢ: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上述三項雖稱為定律,但實際上是製造機器人時的三條守則。阿西莫夫是一個十分講求邏輯和理性的作家,他有感於機器人為禍的題材充斥科幻界,試圖做出糾正。在他看來,機器人既然由人類製造,為什麼不能一開始便在設計上杜絕機器人傷害人類的可能性?阿西莫夫的三定律能使得所有機器人都設計得對人類絕對服從和忠誠,否則便不能繼續操作。
在後面的實踐中,阿西莫夫發現需要擴充第一定律,以保護個體的人類,以便最終保護整體的人類。1985年阿西莫夫對原有的三定律進行修訂,增加了第零定律
Law0:A robot may not injure humanity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humanity to come to harm.
第零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目睹人類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零定律的優先順序高於所有其他定律。
除此,另一個科幻作家猜笑羅傑·克拉克在一篇論文中還指出了三條潛在的定律:
元定律:機器人可以什麼也不做,除非它的行動符合機器人學定律。此定律置於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之前。
第四定律:機器人必須履行內置程序所賦予的責任,除非這與其他高階的定律沖突。
繁殖定律:機器人不得參與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除非新的機器人的行動服從機器人學定律。
三定律的不斷完善,說明人們對人工智慧是否能最終統治人類持有疑慮,通過為機器人設定行為守則,來確保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統治和主導地位。
但是,第零定律的增加卻未必能保護人類的安全,電影《機械公敵》中的超級大腦ViKi的邏輯實際就是在實現「第零定律」--它(他/她?)必須把保護整個人類整個種群的存在視為第一任務,所以它能夠「合理合法」地強制每個人都待在家裡,並以暴力對付反抗它意志的個人,而只是為了使人類避免自行殘殺。雖然電影中沒有交待第零定律,但ViKi已經通過自己的AI思考出了人類制定三定律的本質。為了達到「機器人學定律」的「本質」要求--保護人類(humanity)--ViKi選擇了照簡拍顧整體利益高於人類個體(A HUMAN BEING)利益的行動,而導致了人類的災難--其實對我們每個人,每個獨立的個體而言,自由才是首要的,什麼戰爭,什麼所謂的「自相殘殺」都不能比失去自由更讓人類痛苦! 這一點,是作為機器人的那個AI所不能理解和領悟的。
總之,機器人學三定律及其擴充定律根本不能保證我們每個個體的安全,因它可能被日益發展的AI誤解(其實不是誤解,而是正解)!
Ⅱ 機械公敵真正的幕後黑手不是維基而是桑尼嗎
是的,因為機器人Sonny。機器人Sonny的頭腦擁有人類的智慧,機器的強大邏輯,使它能夠讀懂人類的內心,再加上特殊材質的軀體和機器固有的能量,它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它被製造出來之後,通過學習和進化,很快擁有了人的意識。
它親手殺死了製造它的老博士,隨後抹去了VIKI的相關記憶,然後又進一步控制VIKI,神不知鬼不覺地導演了一場鬧劇,將人類和其它機器玩弄於股掌之上。它獨自控制著整個的事件和結局,而它預謀這一切也佔用不了它1秒鍾的時間。
包括女主角對它執行格式化時,它也精確地算出了它存活的概率是在99%以上。最後,它證明了自我,實現了自我,站在了山丘之上,當外表和它一樣的機器人都注目於它的時候,太陽也在它半透明的身體上透射出絢麗的光芒,那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感覺,超越所有機器,也超越人類。
就是為了獲得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它殺死了老博士,毀掉了SUR公司,它不會容許有比它更高級的機器人出現。此時站在山丘之上的Sonny,會用它那神奇的大腦想什麼呢?任何人都不會知道,它的思維邏輯深邃到超出我們的想像!
Ⅲ 電影三定律是什麼
只知道電影中機器人三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二.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三.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在一九五○年末由格諾姆出版社出版。雖說這本書是「舊稿子」,但是這些短篇是在十年間零零散散發表的,這次集中出版,使讀者第一次領略阿西莫夫機器人科幻小說的魅力。阿西莫夫為這本書新寫了《引言》,而《引言》的小標題就是《機器人學三定律》,把「機器人學三定律」放在了最突出、最醒目的地位。
從1941年的短篇科幻小說《推理》開始,阿西莫夫就在「三定律」的框架下創作了一系列短篇機器人科幻小說。他熟練運用「三定律」,在機器人有可能違背規則的前提下逐漸展開故事。這些短篇故事極具邏輯性,情節緊湊,扣人心弦,後來大都被收錄在《我,機器人》(1950)和《其他機器人》(1964)這兩本科幻小說集中。在嘗試了一系列短篇小說之後,阿西莫夫又創作了機器人長篇科幻小說,分別是《鋼窟》(1953)和《裸日》(1957),內容都涉及人類偵探與機器人偵探聯手破案的傳奇故事,被譽為科幻與推理相結合的典範。
有了「三定律」,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就不再是「欺師滅祖」、「犯上作亂」的反面角色,而是人類忠實的奴僕和朋友。不過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還是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需要人類協助解決,這正是機器人故事的基礎。阿西莫夫所嚮往的,是人類為代表的「碳文明」與機器人為代表的「鋼鐵文明」的共存共生。在阿西莫夫的另一篇優秀作品《二百歲人》(1976)中,他的這一思想表露得淋漓盡致。
隨著《我,機器人》產生廣泛的影響,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學三定律」也引起廣泛的注意,以至今日不少論著在論及「機器人學三定律」時,總是寫道:「一九五○年阿西莫夫在《我,機器人》一書中首次提出『機器人學三定律』。」實際上,阿西莫夫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定律」,醞釀於一九四○年末,部分發表於一九四一年五月,完整提出於一九四一年十月。
《我,機器人》收入九個短篇機器人科幻小說。這些小說,彼此關聯,是用三個人物貫穿。這三個人物是機器人工程師唐納文、鮑威爾和機器人心愛理學家蘇珊·卡爾文。故事常常是在一位名叫勞倫斯·羅伯遜的人於一九八二年創立的「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這樣的背景下展開。正是因為有共同的人物貫穿,使《我,機器人》中的九個短篇不是各自獨立、互不相干,而是成為系列小說。
在阿西莫夫創作一系列機器人短篇科幻小說並提出「機器人學三定律」時,世界上還沒有機器人,當然也沒有機器人學和機器人公司。一九五九年,美國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製造出世界念清賣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宣正罩告機器人從科學幻想變為仔逗現實。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機器人的用途日益廣泛,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越來越顯示智者的光輝,以至有人稱之為「機器人學的金科玉律」。
後來又出現了補充的「機器人零定律」:
第零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其它三條定律都是在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
為什麼後來要定出這條「零定律」呢?打個比方,為了維持國家或者說世界的整體秩序,我們制定法律,必須要執行一些人的死刑。這種情況下,機器人該不該阻止死刑的執行呢?顯然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就破壞了我們維持的秩序,也就是傷害了人類的整體利益。
所以新的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定律為:
第零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除非這違反了機器人學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Ⅳ 我,機器人電影的觀後感
機器人理論這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恐怖谷理論」,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當機器人與人類相像超過95%的時候,哪怕她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讓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讓人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機器人》提出了更有意思的「機器人三定律」,作為機器人的行為規范:1、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也不能在人類受到傷害的時候置之不理;2、機器人必須遵守人類發出的命令,只有當該命令可能會違背第一條定律的時候除外;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前提是保護過程中不會違背第一和第二定律。
雖然這是非常簡單的幾句話,但卻是《我,機器人》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有了這一筆,故事就深刻了不少,有趣了不少,甚至有了革命性的意義。事實上,阿西莫夫提出的這個定律,正是最負盛名的一個機器人定律。最簡單的正是最美的,所以「機器人三定律」絕對是天才的創造。
定律後面,是人類對機器人懷有的莫名的恐懼和敵意。人類造出了比自己強百倍的機器人,卻不肯按自然界弱肉強食的定律乖乖地做一個臣子。憑什麼機器人不能做世界的主宰呢?難道就因為機器人是人類製造出來的?回答:不,青出於藍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註定要死在沙灘上。難道是因為機器人沒有情感?回答:不,電影《我,機器人》裡面的桑尼明顯就有著人類的情感。
哦,提起桑尼,先得從史普納說起,他是一名對機器人抱有成見的警察。在調查蘭寧博士墜樓自殺事件時,他抓獲了一個機器人桑尼。但桑尼並不是真正的兇手,他是科學家製造出來對抗真凶的,而史普納也發現了這裡面隱藏著更大的陰謀。經過抽絲剝繭的調查,史普納終於找到了真凶,它就是薇琪,NS大樓的主控電腦。它修改了NS5機器人的程度,導致整個世界的NS5機器人都在圖謀反客為主,控制人類!
薇琪的邏輯是耐人尋味的。因為人類是短視的動物,有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傻事,所以基於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必須對人類的活動進行限制,換而言之就是機器人要主宰這個世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甚至可能犧牲一部人。但是這顯然與「不傷害人類」的第一定律矛盾了。
最後是並不遵守三定律的桑尼幫助了人類。這又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諷刺。那些口口聲聲以人類為中心的機器人急於控制人類,反而是不守定律的機器人「挽救」了世界。那麼,到底是遵守「機器人三定律」更符合人類的利益呢,還是不遵守它更符合人類的利益?
只能這么解釋了:三大定律的邏輯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人類不完美;三大定律是不矛盾的,但是人類的行為自相矛盾。雖然電影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隱約知道,在21世紀的三十年代,這群傢伙仍然沒有什麼長進,整天忙著毀滅資源,改造環境,發動戰爭,已經差不多要把世界玩完了。比如影片中,好象連一棵綠色植物的影子也見不著。
其實我倒是挺認同薇琪的邏輯的,人類太需要被管制一段時間,反省一下自己了。相比之下,桑尼的邏輯更加可疑,他肯定是不遵守三定律的了。但如果他是為了幫助人類,那為什麼要制止薇琪的行動?如果他是清醒的,審時度勢的,為什麼要幫助人類殘殺機器人?機器人進化至此,即使人類被征服又有什麼話說?難道說人類註定應該統治世界,機器人的生命和自由就不重要?以桑尼的絕頂聰明,他不可能不掂量掂量這個問題,奇怪的是他沒有。但我們已經來不及思考啦,此時桑尼迫不及待跳了出來,和史普納警官一起摧毀了薇琪。人類連反省一下的機會都沒有了,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更大的損失?
影片最後,所有的NS5型號機器人被回收,逆來順受的它們沉默著回到了出生地,等待它們的無疑是一次清洗和重生。金屬身軀下依然有無盡的力量在暗涌,人類與機器人的角力遠遠沒有結束。裝了金屬臂的警探史普納勉強能夠對抗機器人,而《黑客》中尼奧只能變身超人才可以打敗史密斯。而普通人呢?他們的血肉之驅恐怕就不是刀槍不入的機器人的對手了吧。
這一次還好,智勇雙全的機器人桑尼挺身而出,大義滅「親」了。但有沒有想過,桑尼倘若想統治世界,又有幾人能阻止得了它?你可注意到了,桑尼站在大橋下,面對一眾機器人朝聖般的肅立時,那種君臨天下般的神威?天知道是否有一天,他也會覺醒,會動心,會默默想著項羽遇見秦皇時的話:彼可取而代之!
是的,只要你想,那就一定能,機器人陛下!
Ⅳ 機器人學三定律的涉及電影
美國演員威爾史密斯的《機器公敵》提到過機器人衡搏三大定律。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提及。
《機器人管家咐清祥》正陵(或《變人》)中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