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電影《大魚》的影評!
看看我的回答:
看《大魚》,我第一點承認電影的構思很巧妙,把兒子與父親的感情描寫得很細致。但緊接著,我就覺得這個電影的虛偽。特別是到了珍妮弗的回憶片段,我感到了電影的乏力。這部電影究竟反映了什麼?實際上,我覺得這是美國精神的一次形象化演示,是一種寓言體的電影版的美國精神。
現在我越來越有一個尚未經過論證過的錯覺,就是認為一部好電影,實際上就是一個寓言。像《泰坦尼克號》,其實在這部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電影中,也潛含著一個愛情的寓言。這個寓言把愛情的利他性、愛情的階級性與愛情的隨機性,作出了有頭有尾的敘述。這個寓言無數次被經典的文藝作品演繹過,但影片依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重復了一遍,依然很奏效地感動了一大片人。
《大魚》正是這樣的一個借父子關系表述美國精神的寓言。
1、三個視點完成了父親的創造。
寓言的水平高低,實際上是在平凡的事件中,對一件眾所周知的表層事件作出深刻的發掘。越是在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挖掘出深層的寓意,越顯示出作者的洞察力。《大魚》中的父子關系,是人類關系中的最普通的關系,但影片的揭示深刻程度仍使我們看到了文藝作品所達到的令人嘆為觀止的銳利的目光。
至少中國電影中,對待父子關系的表現就很淺顯。要麼是憐父,要麼是嫖父,前者有朱自清《背影》、羅中立《父親》為證,後者有魯迅的雜文總結為證。除此之外,處於中間的過度的立體化的父親幾乎沒有。
《大魚》在這一點上,就很給我們以啟發。這個父親,喜歡誇誇其談,童年時,作為孩子容易被他的講述吸引,從而形成對父親的傳奇的看法,但是走上社會之後,兒子發現父親述說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是父親的虛構,從此,他改變了對父親的好感,直到與父親的對立。
父親實際上是一個多層的矛盾體。對此,我深有感觸。兒童對父親的認識,帶有一種仰視的崇拜的角度,當走上社會之後,發現父親敘述的永遠是一種烏托邦的存在,兒子往往存在著一種幻想破滅的感覺,這時候,就會對父親的敘述產生一種抵觸情緒,我很驚訝電影如此巧妙且深刻地揭示出父子關系中這么多的復雜內涵,這種感覺,就像在七彩色之間,還找到了許多過度色彩。在這里,至少反映了三種內涵:
一是父親把幻想的生活當成了真實的生活,這是一個人在表述自己生活時經常採用的一種主觀性角度,我們的任何敘述不都是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嗎?我們不是經常把生活描述成自己任主角的生活嗎?影片中的父親可能在個性上,更帶有一種自我標榜的特點,但應該說以自我為中心是每一個人的特點,只不過影片把父親的這種特點作了強化般的渲染。二是兒子自我意識覺醒後,必然以自我的中心代替父親的中心,這時候,他會以一種局外人的立場觀看父親的生活,他必然會覺得他的父親在生活中並不是敘述中的主角,這時候就要產生精神支柱的倒塌,從而形成了影片中的父子矛盾。三是兒子當對父親的生活進行考證的時候,他讓自己的視角順從了父親的生活道路,也就是走入到父親的生活中去,這時候,他的傾斜的視角,因為另一個對父親的視點的切入而發生了位移,這也就是影片中至關重要的珍妮弗講述的父親的高尚故事,這個故事作為一個第三者的視點,征服了兒子過去對父親的偏見。
可以說影片就是在三個視點中,完成了敘述的過程。即第一個父親的視點,由於是一種自視,所以這里父親是英雄,第二個視點是兒子的視點,這里的父親是一個狗熊(兒子覺醒的自我中心,壓制了父親的自我),第三個是第三者的視點,就是那個女人珍妮弗的視點,這一視點以一個超然的上帝的口吻,扭轉了兒子的錯誤,從而回復到第一視點的父親的形象,只不過這里要剔除掉父親自我敘述中的誇大與渲染成份。
電影確立的這三個視點確實耐人尋味,也足以把父親的形象揭示得豐滿而有層次。視點在電影中的存在,其實並不新鮮,像《羅生門》,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視點之間,只是獨立的個體之間出於利益不同而導致的觀看的不同,而在《大魚》中,這三個視點之間完全地被「親情」這個主題所串聯起來,於是這三個視點是環環相扣,一圈套一圈的,把親情分解得如此細膩而多層次,確實看出這個電影對父親內涵解析的深刻程度。
2、美國精神何種體現?
好萊塢很多電影就是美國精神的傳播者,《大魚》這個電影從某種角度講,就是講述了好萊塢如何來塑造美國精神的。
影片中的父親是誇大了生活的奇幻、誇大了曲折的情節、誇大的傳奇的色彩,這正是好萊塢電影中所習慣性使用的一樣。
父親的美國精神,影片十分有層次地表達出來。一是在表現這種美國精神來源時,就是父親有一種對命運的自信。幼時女巫的預言,告知父親的死法,所以,他能無視死亡,挺身而出,去直面超級巨人。二是在表現這種美國精神的特質時,就是父親的不斷開拓。幽靈鎮是美好的,但無法阻擋父親繼續探索世界的腳步,想一想,美洲大陸的開發史,正是美國的先民們對未知世界的執著求索精神所激發的。所以,父親沒有沉湎在幽靈鎮的美好與浪漫中,堅決地走出去,進行他的探索世界之旅。三是在表現這種美國精神的具體行為時,就是父親的從不言敗。這突出表現在父親追求母親的那種過程中,從表面看,父親一點不具有優勢,而且開始的時候,敗局已定,他已悻悻然離去了,但他突然又折回頭,不擇手段,感動了母親的芳心。
大魚的寓意,也在表述美國精神方面達到了神似的地步。馬戲團老闆對他說:你在小池塘里是條大魚,可這是海洋,你會被淹沒。按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知足長樂,小富即安,很有一點中國人的國民性,但父親是美國精神的象徵者,他決不會當一個小池塘里的大魚,他要成為世界的大魚,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會闖盪天下。想想一戰時期美國人並沒有什麼影響力,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的一條大魚,可以看出,電影里的父親的所作所為與這個國家的這種不甘小池塘的大魚而成為世界大洋里的一條大魚是何等的一脈相承。所以,我們說大魚的象徵,就是美國的象徵。
值得注意的是,父親在影片中的政府行為,直接就是美國利益的忠實代表。從飛機上落到朝鮮戰場,志願軍與朝鮮軍隊尤如小丑一樣,而父親如入無人之境,宰殺中朝戰士無數,更妙的是,他還代表著美國所具備的誘惑力。那兩個雙胞胎自覺自願地被父親所代表的美國光環所折服,自告奮勇地和父親一起投奔美國。影片就是如此大言不慚且明目張膽地歌頌著美國精神的神奇力量。對比一下我國拍攝的抗美援朝影片,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在自己電影中宣揚美國精神達到了一種毫不遜色我國電影的地步與程度。所以,這個電影自然無法在中國上映,而同時期的體現反戰思想的《冷山》卻可以作為大片被引進。
3、富有創新的「虛擬」敘述技巧。
電影從本質上,是一種虛擬的世界。傳統電影,都是故意讓電影反映真實,力求表明自己不是虛擬的,是真實生活的映射與反映。
發展到後來,與前面的這種真實映射論相反動的是,直接承認電影是虛擬的,是描寫了不存在的事物。
影片中父親的回憶段落,就是一種直言不諱地自稱是虛擬的父親的真實,所以,那裡面的色綵帶有一種非現實的誇張成份,情境同樣是一種魔幻的色彩。實際上,這一段只不過是一種電影鏡頭對真實的再造與升華。電影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一種感覺,再把感覺放大成電影,使電影成為一種意念化了的感覺,再以這種感覺統帥電影的真實。這時電影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有意,大聲宣稱電影是主觀的,虛擬的,不可信的。其實任何一部電影,不都是對生活的虛擬再現嗎?但過去的那些所謂真實,都在拚命掩飾自己的虛擬,而一味地聲稱自己的真實,《大魚》中高喊自己是虛擬的,的確顯示出電影的一種誠意,一種不掩飾的誠意。
4、無法圓滿的結尾,正顯示出美國精神宣傳中的虛偽。
父親的自我炫耀與兒子的全盤否定,構成了電影前半部分的主體矛盾。誰是這一矛盾的裁定者?
珍妮弗出現了,這就是影片非常重要的關鍵段落,在珍妮弗的回憶中,我們看到父親是一個忠貞的父親,摒棄了這位女性的示愛,而顯示了美國電影中少見的拒愛於門外的男人的崇高品質。然而這一段回憶也是很危險的,因為事實上我們不能通過誘惑男人來證明男人的偉大,因為男人是經不起誘惑的。正像為了不聽魔女的歌聲,「特洛伊」的英雄們回國時必須把自己綁在船桿上。
但電影通過這個最危險的段落,刻劃了父親拒腐蝕,永不染,美國電影也顯得力屈辭窮了,不得不把道德評價當成塑造人物的一個唯一的法碼。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這個他者的敘述者就是准確的嗎?可靠的嗎?《羅生門》中幾乎沒有一個客觀的觀察者,同樣,這時的珍妮弗的敘述成為兒子轉變對父親印象的重要轉折點,但誰能證明珍妮弗的敘述就是公正的?
但電影顯然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好這么強調著。於是,父子的對立與矛盾煙消雲散,以前的芥蒂與不和也迎刃而解,電影終於簡單化地走到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正是這個結局,卻是虛偽的,正像好萊塢塑造的美國精神中所透露出的虛偽一樣。
好萊塢塑造美國精神時,以貌似第三者的中立角度進行表現,它的技術與敘述技巧,就像那個珍妮弗一樣,是足以令人相信的,但很多情況下,這種敘述是虛偽的。當美國口口聲聲在世界推銷它的價值觀時,其實很多情況下,走到了它所標榜的反面。
正像《大魚》中的這個關鍵性的敘述的無力一樣,很多情況下,美國的自我宣揚,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認同,反而使更多的人們認清了這種虛偽。這正是這個電影在最後所給人的一種虛偽的感覺。
B. 影片《大魚》里有哪三個隱喻
1、從生命共處角度:
眾所周知,海豚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因此大魚也不是魚,而是像人類一樣的哺乳動物,隱喻著海洋世界的人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椿和夥伴們成年禮時要變成海豚去往人間。
土樓的房間構造全部相同,家家平起平坐,沒有差別,共用一個水井一個天台,因此高度的協調統一是生存的基本要求,成為農業集體社會的象徵。
這種集體制度安全、可靠,卻閉塞而了無生趣。這也為椿、春之前失蹤的少女、嚮往人間的鼠婆最終離開埋下了伏筆。
C. 電影《大魚》解析
此影片的開頭是一條大怪魚游弋在河裡,直接切敗族題,讓觀眾去思考,這條大怪魚究竟代表著什麼呢?你心中的大怪魚可能是什麼?
影片的開始交代了這對父子的關系——他倆的關系並不融洽,兒子威爾(Will)直到結婚那天也依然無法理解滔滔不絕的父親愛德華(Edward)。用通俗的沖枯沒話來說就是「老爸,我真心搞不懂你自己在那high些啥。」直到父親得了癌症病重卧床,這才迫使Will去回顧父親從小開始對他所說的一個個故事……
父親Edward通過誇張的方式,虛構了女巫和巨人的故事,其目的是教育影響自己的兒子,希望Will能夠成為一個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人。聯合國原秘書長安南曾經說過,人最重要的五個品質分別是:勇氣、自信、同情心、尊嚴、信念。在父親Edward看來兒子首要必備的品質就是勇氣。在大家都不敢去向女巫要答案,不敢去面對巨人的威脅時,只有父親Edward做到了勇敢前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此舉不僅收到了女巫和巨人的尊重,同時也讓年輕的Edward領悟了兩個重要人生哲理:一是不要去預測和害怕死亡。死亡是必然的自然規律,與其戰戰兢兢荒廢每一天,不如勇敢把每一天活得精彩;二是每個人都有其優缺點,這也就產生了每個個體的孤獨面。巨人因為其獨特的身高,成為了其他人害怕的對象,也因為身高特點,成為了馬戲團里的頂樑柱。人的恐懼,產生於對目標的無知。當你徹底了解了一個人或者事物,對其的恐懼感自然也就消失了。
「養在小魚缸里,金魚就會一直維持它的大小。若有適合的空間,金魚就會數倍化的成長。」年少的Edward通過大量的閱讀,明白了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走出小鎮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攜手巨人開啟了他人生的新旅程。與巨人不同,他走的是一條充滿危險的道路。是的,「事情越艱難,最後越能得到豐厚的果實。」此階段性的成果就是年輕的Edward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豐都」。這里啥都好,就像高中畢業考了個好大學,大學畢業考上了公務員,成為了大家羨慕的對象,感覺此生足矣。但看到曾經輝煌的詩人諾德因為安於現狀而碌碌無為,年輕的Edward決心重新上路,繼續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這段故事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在於:要牢記一山還比一山高,定期將自己「歸零」,時刻保持危機感。因為人生到老之前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的。有的家長為了樹立短期目標而去跟自己的孩子說:加油,你考上好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這真的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會將孩子引導向錯誤的道路。如果非要取個平衡,應該是努力培養孩子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興趣愛好,提醒他要時刻警惕享樂主義的傾向。
在我看來,Jenny應該是年輕Edward的初戀情人。因為當初小有所成的年輕Edward在豐都,是Jenny為其脫的鞋並約定長大了再來娶自己。我在這里或許會是過度解讀,但我認為父親Edward和後來的Jenny不願提及往事過多細節,是為了不影響兒子Will對父親的印象。「幫助脫鞋」隱喻Jenny給予年輕Edward愛情的滋潤,並希望留住這個帥氣的小夥子。還有一點,Jenny是Edward拿下豐都房地產的最後一簽,這也說明了他倆之間是存在愛恨糾葛的。至於遇到妻子Sandra,那真的就是夢幻般的愛情了。從各方散納面來說,Sandra的人物設定都是要高於Jenny的。愛情與婚姻的這個話題,我認為是要去相信父親想要我們相信的那些。因為愛情這類東西是極其隱私的,它有許多道不清的地方。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不否認這句話的正確性,同時我認為這不影響我們要對婚姻保有信念。這個話題或許等我結婚了以後會總結的更加好一些吧,目前我也不能很好的表達我心中的想法。
可以看的出來,影片中描述的戰爭是朝鮮戰爭。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開始反攻北韓(政治立場不同叫法不同,我們是講北、南朝鮮,老美是講北、南韓)。那個雙頭姐妹,在我看來有點像被美軍策反的戲子,而策反者就是Edward。拋開政治立場不談,對愛情和家庭的忠貞,使得戰場上的戰士總是能打動許多人,給自己帶來好運。戰後,Edward回到妻子身邊,為了家庭生計,他甚至參與過搶劫銀行。那時恰逢美國社會比較動盪的50-60年代。而60年代開始往後,美國的金融寡頭開始控制整個社會,這也說明為什麼影片要諷刺」華爾街是最大的劫匪」。至於原來的詩人諾德成為了後來的金融寡頭,也只不過是加強諷刺力度的一個小故事了。在這我想說,華爾街諷刺這段非常接地氣,確實反映了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從推銷員-劫匪-房地產商人,Edward為家庭打牢了經濟基礎,這跟大部分美國父親所做的事情是相同的。
最後,兒子Will終於理解了自己的父親,真正明白了滔滔不絕的父親所講述的那些既魔幻又現實的故事。那些平淡的、不可言說的生活,最終插上了翅膀,充滿色彩。Will最後幫父親把故事講完,讓父親在榮耀中變成一條大魚,繼續游弋在奔流不息的大河當中。父親Edward心中的大魚,是他一生中的追求。他在講述大魚這個故事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了一條被人們所敬仰的大魚。所以親愛的妹妹,看完電影後,你心中的大魚是什麼?你准備好了去迎接這大魚般的人生了嗎?在家裡你看到的都是老爸和老哥的休息狀態,你並沒有看到老爸為了家庭而在外打拚所遇到的種種挑戰與困難。為了能保住我和你的那份天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老爸和老媽都默默地付出了許多。你要用心去體會那些你沒有看到的東西,去感恩,去奔跑,去過好你接下來的人生。
致我親愛的老爸老媽,你們永遠是我心中最棒的大魚。
D. 《大魚》影評
人生應如童話,每個遭遇都是故事裡的一個小小的情節。你可以不用知道結果,但必須相信童話世界裡沒有哀傷,沒有難過,沒有不幸。《大魚》這部電影,講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從電影剛開始,就是父親愛德華向眾大薯簡人講述自己的奇特經歷(在兒子出生那天如何捕捉大魚),出去後與兒子因為故事的真假而鬧僵了,父子幾年沒說過話。之後插敘愛德華的種種往事,勇敢面對女巫的玻璃眼(它能預知死亡)、與巨人為伴、走危險舊路到了一個安逸小鎮(遇到一個活潑的小女孩)第一次看見大魚,但又離開,遇到馬戲團團長以及他所愛的女孩……
現實則是愛德華病重,兒子帶妻子前來看望,並且發現一些證明經歷存在的蛛絲馬跡,經過不斷探索,兒子才知道父親說的大部分是真的,只是誇大化,最後在病床上給父親講了一個故事,把父親融入到故事裡,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文章中有幾個片段給我很深的印象:
第一個是父親愛德華和小夥伴一起去找女巫,愛德華叫來了她,朋友們全都嚇懵了,只有愛德華請女巫讓他看見死亡。這其實就是坦然面對死亡,多麼了不起,並且可以戰勝恐懼,戰勝內心中的弱小,就連女巫也佩服他這一點,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其中她可能就是引導愛德華干很多勇敢事的重要理由:我不是這么死的。這是愛德華的力量。
第二個是鎮上那個小女孩的變化,從活潑,到死氣沉沈,面部憔悴,人人都認為她是女巫,愛德華看到這一幕,這個他完全想不到的結局。他開始幫她改變,找回自己,面對將近內心死亡的人,他可以用自己的熱情拯救她,這是一種氛圍,愛德華對於氛圍的營造非常成功,救「活」了她,也再一次成就自己。他的這點我非常欣賞,自己努力幫別人改變,從而達到自己的理想,多麼成熟的想法!
還有馬戲團的那位團長,他會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在一天晚上,愛德華找他時他變成一匹狼,這是內心的黑化,貪婪的慾望導致。同樣,愛德華也是用自己的力手雀量開馴化他。可滾褲以看出,在最後的葬禮上,馬戲團團長也是很感動,竟然可以重新參加一個曾經是他奴僕的葬禮。或許,改變別人,感染別人也正是愛德華的長處,這也是我們缺乏的東西。同樣,我們應該去嘗試改變自己,影響別人,而不是抱怨。
故事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魚了。女巫說那是一條無法釣到的大魚,影片開始和結束也都是關於大魚的,大魚,不同於普通魚,但超出普通魚,它順應不了這個小魚池,最後,也正向兒子所說的父親,順流而下,奔向大海,走到大的世界。愛德華正是那一條魚,不會甘心只過安逸的生活一直奮斗,努力做的更好。一樣小鎮容不下他,他走到更大的地方才會更舒服!
給生的人永遠美麗的童話,給愛的人永遠美麗的生活,或許這是一個人,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吧
E. 電影《大魚》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電影《大魚》的深層含義是如果一個人的情感夠真實,哪怕活在夢中,他也是幸福的。
其中,最感人的是愛德華的愛情故事,他不屈不撓執著去追求一個他心愛的女人,即使這個女人已經訂婚。滿地鮮花那一幕,讓人過目不忘。也許愛德華描述的故事,有很多誇張的成分,但他卻道出了真情。
藝術真實不代表現實真實,藝術追求的是情感真實,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大魚》以光怪陸離的故事串聯在一起,讓一般人無法相信。但靜靜想想,相信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簡介
威爾記得,從小時候起,父親愛德華就喜歡滔滔不絕的講述他的故事,而小威爾時常懷疑它們的真實性。一直以來,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父親。後來威爾得知他父親得了癌症,時日不多,他又開始認真聽他父親的故事。
在旅行途中,愛德華曾遇到過一個老巫婆,一個巨人,一個晚上會變成狼人的馬戲團老闆,還包括一名連體姐妹和一條誰也抓不住的「大魚」,他也道出了自己和妻子桑德拉的愛情故事。
F. 怎樣評價《大魚》這部電影
《大魚》影片不僅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幻想曲,更是抒情的家庭劇。與蒂姆·伯頓之前作品相比更情緒化,是視覺風格化的戲劇性故事,注重角色創造個人歷史的願望。這是關於愛的故事,包括彼此忠誠的愛情和最終彌平溝壑的親情。影片同時也充滿奇幻色彩,但並沒有用很多電腦特技,多數超現實場景通過割裂銀幕、縮小道具和運用燈光、角度、景深完成,並有經典的「摳像(Blue Screen)」技術。
G. 如何才能看懂《大魚》這部影片
看過《大魚》這部電影的人其實都是非常有感觸的,如果你真正看懂這部電影的話,你就能體會到人的一生其實就是這么個樣子,讓你看了之後很有感觸的。讀懂了《大魚》,你就讀懂了人生。
一、《大魚》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有內涵的電影。《大魚》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非常有內涵的電影,普通人可能看第一遍的時候並看不懂,就像裡面的兒子一樣,小時候一旦聽自己的父親講起以前的那些故事,就會覺得非常的不耐煩。覺得父親講的滿口都是謊話,一點耐心都沒有。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大魚》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有內涵的電影,如果你真正讀懂了這部電影,那麼你也讀懂了一生。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H. 如何理解電影《大魚》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漸漸明白父親的平凡。父親頂天立地的形象、他曾令我們深信不疑的那些言語,總會有動搖的一天。
影片《大魚》,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有關愛吹噓的父親的奇幻經歷、兒子對父親的「謊言」從難以忍受到理解的故事。
簡介
在威爾出生那天,父親愛德華以結婚戒指做餌,釣上了一條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大魚,戒指卻成了魚腹中之物。父親追著魚從上游到下游,拿回戒指後,這戒指就成為了威爾最好的出生禮物。
很多年來,愛德華將這個故事講給了形形色色的人聽。好奇的小孩子們、威爾的新婚妻子甚至在威爾的婚禮上,他還在重復這個離奇的出生故事,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I. 怎樣評價《大魚》這部電影
《大魚(Big Fish)》,個人認為這個片名翻譯是最到位的,有一種大巧若拙的意味,因為導演本身想表達的太多,正像片中所說,「每個人看到的樣子都不同」,有人看到的是小時候逝去的愛寵,有人看到的是一生的摯愛。
片中的「大魚」其實不止一條,男主的「大魚」顯而易見,就是那位值得「奉獻餘生去了解」的愛妻;幽靈鎮小蘿莉的「大魚」則是男主——那位一滾液租生中只造訪了兩次,「一次太早,另一次又太晚」的傢伙埋寬;非著名詩人的「大魚」則在大兆華爾街……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大魚」,男主更是在結尾時成功成為了兒子心中的「大魚」,將劇情推向高潮。
J. 影片《大魚》里有哪三個隱喻怎樣評價這部影片
美國的奇幻溫馨電影《大魚》沒有像普通電影那樣,通過愛德華成長的時間來講述愛德華一生的童話經歷,而是另闢蹊徑,借愛德華兒子威爾的角度來呈現愛德華年輕時讓人難以接受的人生經歷。影片中,愛德華從兒子威爾小時候就堅持講述自己絢麗多彩註定不平凡的人生。在愛德華的口述中,他的一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與眾不同的,先是有驚無險的穿過層層阻礙「滑落在地」,童年又遇見了女巫,後來成年滿懷熱情的環游世界,一路上遇到的遭遇和結識的朋友更是古怪神奇。這樣的奇幻的劇情設定註定了這部影片的不同價值和其中借「奇幻」情節,人物隱喻的各種道理。並通過愛德華和威爾變化微妙的父子情衍生出在這個似幻似真的社會里,勇氣和信念是感受生活真諦的最好途徑。
一個人願意不願意相信才是感受生活真諦和美好的勇氣源泉。不要在乎他人的想法,即便周圍糟糕,童話般的純凈心靈也會讓你與眾不同。這樣的勵志溫暖電影果然是一種獨特的記憶存在,細膩精巧,讓人幸福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