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敬老院老人院養老院的電影是國產的喜劇片
飛越老人院
Ⅱ 重溫經典電影《返老還童》
兒子幼兒園老師布置家庭作業是看關於生命的電影《返老還童》,借著周末,帶著娃看了一遍,應該叫重溫了一遍。
電影又翻譯為《本傑明•巴頓奇事》,故事的脈絡確實神奇,一個出生的時候像80歲老頭的嬰兒被遺棄在一座養老院里,從耄耋老人漸漸「長大」為古稀老人~花甲老人~壯年~青年~少年~嬰兒。他的人生軌跡就像電影開頭的逆行的時鍾,走完了一段生命的逆旅。
故事的背景是一戰至二戰期間,倒著走的時鍾是蛋糕先生期望戰死的孩子可以重返家園,回家耕種,結婚生子,具有一定的反戰意義。
主人公本傑明就出生在一戰結束的那天,他的母親因為難產而死,他的父親因為他奇異醜陋的外貌和深愛的妻子的去世,憂憤之下將他遺棄在了一慶慎家養老院。
這部電影最溫暖的地方就是這家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是本傑明的養母奎尼了,這個信仰上帝的女人毫不嫌棄的收養了本傑明,並且將他很好的養大,理由就是「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只是道路不一樣,但是大家的終點都是一樣的」
生死的上演如家常便飯的養老院就是新生老人本傑明的家,他在這里懂得失去的感覺,也在這里遇見畢生所愛~女主黛西,他們在18~30來歲的生命里各自經歷不同的人生,然後在40多歲彼此最成熟的狀態里重逢,相愛,相處。
直到他們有了孩子,本傑明越來越年輕,黛西越來越老,擔心自己當不好父親的本傑明把親生父親留下的所有遺產變賣留給黛西母女後,再次遠走他鄉,流浪人間。若干年後回來,女兒褲源已長大,黛西已再婚。本傑明只能以熟人的身份住在愛人和女兒的附近,直到變成痴呆兒童被收養,生命的最後幾年在愛人的陪伴下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刻才認出黛西,令人唏噓。
本傑明和黛西各自經歷人生的那幾年裡,本傑明遇到的人都很富有生命的哲思。脾氣不好但是夢想成為藝術家的邁克船長,年輕時未能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但是60多歲的時候努力做到了的伊麗莎白,還有養老院里活的最久的總是說「我有沒有告訴過你我曾被雷電擊中過七次?」又聾又瞎的老人,還有邁克船長敘述里翅膀飛行軌跡代表「無窮」的蜂鳥,都在闡述各自生命的意義。
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我們可以讓生活變得不同,也可以更糟或者更好,但是活著的每一天,就是幸運的,雖然我們命中註定會失去所愛之人,但是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敬。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為本傑明和黛西不斷錯過的愛情和人生而唏噓,重溫經典,最令我淚目的卻譽純敬是本傑明的養母,這個叫奎尼的黑人女子,如果有母親是上帝派給每個孩子的天使的說法,奎尼真真正正是本傑明的天使,她給他庇護之所,母親的懷抱,親人的牽掛,無論本傑明何時回家,都有真切的歡迎和關心,不阻擋他追尋自己的人生,當得知本傑明的親生父親想認回本傑明時,氣憤的說「老天開眼,我跟他沒完」,本傑明溫柔的說「晚安,媽媽」,這個可愛的女人立刻回答「晚安,寶貝」——這就是最好的回答,在本傑明心裡,奎尼是真正的媽媽。
對於親生母親,那個還沒來得及看著本傑明長大的女人,本傑明以自己女兒的名字作為紀念,因為這個女人給了他生命,雖然不完美,但是正是她帶他來到了這個世界。與中國的古話「養兒方知父母恩」不謀而合吧。
總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回味的電影,對於兒子這么大的小孩來說太過晦澀,對於生命已經過半的我,卻感觸良多。
Ⅲ 推薦一些關於老年敬老院題材的優秀電影
飛越老人院 剛上映的
故事發生在一個民營的老人院里,老周(吳天明)和其他老人的生活像一潭死水
海報(6張)
,無論誰踏進這里,都會聞到一股死亡的氣息。正在這時,老周的老朋友老葛(許還山 飾)也加入到他們當中。為了使自殺未遂的老葛振作,同時也為了讓其他老人不再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他組織大 家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藉助老人 們喜歡的電視節目,喚醒大家沉睡的勇氣和參與精神,組織大家一起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
老人們充滿熱情地集體排練、在排練中相互逗趣、設計逃離老人院,駕車「飛越」馳騁公路。人生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生命的層層意義也被逐步揭開……等到如願以償登上了夢想的舞台,但他們誰也不知道,外表健康、樂觀幽默的老周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
Ⅳ 電影《安居》講述了老人的撫養問題,你對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有什麼看法
這要看情況這取決於老年人的狀態。如果老人在家狀態好,每天都很開心,感覺特別好,其實處處都一樣,可能更願意在家贍養老人;如果你有很多興趣愛好,想獨立生活,想換一個不同的晚年,一個更好的養老院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電影表演的主要問題——贍養老人,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我沒有經歷過,對它的了解也很少。而且,我生活的環境和電影里的大不相同。但是,從電影中兒子和兒媳的艱辛生活中,我們可以理解「養老」的艱難:他們都過得很辛苦,那麼養老呢?對他們來說,送老人去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養老院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現實中只是一個養老院,但條件沒有電影里好。
Ⅳ 有一部電影,講的好像是北極圈內的一個小鎮上的養老院,很溫情的電影,求電影名
應該是飛躍老人院
Ⅵ 《飛越老人院》:垂暮之年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最大一種痛,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經歷自己想要經歷的一切。別忘了心底的那個夢想。」
《飛越老人院》—老葛
慵懶的午後,我在書房泡一杯茶,帶著周末懶懶的愜意打開電影,本想隨便看看消磨時間而已,卻被電影打動哭得稀里嘩啦。
《飛越老人院》,這是一部2012年的電影,由張楊執導,講述了關山老人院里一群老人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一起尋找生命中純粹的快樂與意義的故事。
影片從葛老頭因為續弦的老伴去世,被老伴非血緣關系的兒子「趕出」無家可歸被迫進入養老院的故事說起。進入關山養老院後他與曾經的同事老周住在一個房間,老周熱情開朗,平日里組織這里的老人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這群老夥伴們毅然決定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可是,衰老與疾病讓院長(顏丙燕 飾)無法下定決心配沖跡開綠燈,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對老周他們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養老院其餘的老人,要麼是無親無故的老周,要麼是瘋瘋癲癲半夜亂叫的老金,還有性格執拗處處與家人作對的老錢……他們或窮困潦倒,或疾病纏身,或孤苦伶仃,但是面對晚年無法排遣的孤苦卻能互相幫助,一起面對。
整部電影除了廖凡、陳坤的幾個明星客串之外,其餘全部都是一群老戲骨,老藝術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80歲,但通過他們所刻畫、表演出來的孤獨,沒有安全感卻又拼勁全力開心活著的老人。
他們有夢想,有希望,有願望,也有無能為力的牽掛,有無限的憧憬,所以有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畏,似不在乎似了無牽掛般的無所畏懼,縱然經歷死亡,無悔!
這部電影用朴實的情感引起無數人的共鳴。面對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養老問題也浮出水面。劇中老葛的一句「我怎麼會混成這個地步?」不僅是在垂暮之年的一個自我反省,更是直接拷問普羅大眾:如何解決越來越嚴重的中國老齡化問題。這是一部讓培並人不能不流淚不思考的電影,導演用一貫的溫情風格揭示了觀眾再也不能迴避的比死亡還要殘酷的人性問題。
盡管如此,影片更多的還是勵誌喜劇的情節,面對老年的孤苦伶仃和疾病,他們並沒有放棄對夢想和遠方的渴望,他們卻如同我們一般,依舊嚮往快樂,嚮往自由,依舊有著夢想的追求。電影里的周老頭,知道自己身患癌症晚期時日不多,卻還有看看大海看看海邊日出的夢想。影片帶著點「瘋狂」的「青春勵志片」,充滿了浪漫色彩,雖然有令人感懷落淚之處,更多的卻是無限的歡樂。
除了老人對夢想的追求讓人欽佩之外,影片還揭露了一個很多家庭都存在的溝通問題。「每次下定決心回家好好吃一頓飯,吃到最後,不是他『啪』的放下筷子,就是我走人。大家都覺得我挺善良一個人,怎麼就跟父母相處不好?」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外人,把最差的自己給最親的人,「每年只有春節那幾天能回家過,其實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兩、三個小時,五、六天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年是兩百多個小時,想想就覺得可怕。」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情節是劇中的老太太把老周認成自己的老伴,吃飯給他夾菜、拿了重陽節的老人紅包也要替他保管,大夥都說她失憶了,但是她真的是失憶嗎?判培她記得和老伴出行在河邊一起野餐,記得他愛吃的菜,記得他們一起住院遭受的苦和罪卻自然覺得幸福,「人家這是活到了一個境界,該忘得都忘了,不該忘得都記著呢,這他媽才叫幸呢!」
影片以老周圓夢,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海邊永遠沉睡結尾,他點燃最後的生命,燃燒著他的熱忱與夢想,以悲壯而決意的姿態向世人宣告:即使是垂暮之年,我們依然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養老院也正因為有了他才一掃沉默死寂的風格,背著院長搞「地下活動」,帶著一群返璞歸真的老頑童勇敢地去追夢,他是這部影片的靈魂。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去。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態龍鍾不能自理。
總有一天,我們的肉身會枯朽。
總有一天,我們將化作一胚黃土。
在那之前,讓我們拼盡全力,讓生命絢麗地燃燒,讓這漫長又短暫的人生無憾 !
Ⅶ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來源:旅遊學院 作者:萬木英
電影《飛越老人院》是一部涉及長輩與子女的關系、老人如何養老以及老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的影視作品。本文從社會學視角分析了,其反映的社會現實:一是長輩與後生之間心靈的隔閡;二是敢於為夢想執著追求;三是溫暖需要真摯的友誼。基於此,我們認為子女不僅要從物質上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還要從精神上為老人創造更多溫暖舒適的心靈園地;夢想不應該受到年齡的限制和約束,為夢繼續奔跑,夢想為我們綻放,人與人之間友情的滋潤。
電影《飛越老人院》於2012年5月份上映,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老人院的故事,即老葛(許還山 飾)和其他老人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充斥著矛盾、乏味、孤獨和煎熬。無論哪個老人踏進這老人院也往往意味著等待和面臨著生命的結束。直到老葛的老朋友老周(吳天明 飾)加入他們當中,老周性格樂觀開朗、幽默大方不僅幫助憂郁匆匆的老葛重新振作以及最後解開與孫子、與兒子的多年的心結,而且還通過帶領老人們玩「超級變變」等游戲,為了能夠去天津參加比賽老人們可是費盡周折用盡「洪荒之力」,這可謂給老人們帶來了內心的歡樂和精神上的充盈。
長輩與子女間的愛過於失衡。愛的不對等,是一個非常籠統、復雜和抽象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長輩與後生兩大主體之間相互給予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長輩對子女的愛深沉、真切和最無私,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子女對長輩的愛則膚淺、馬虎和不耐煩。這種愛的不對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外界因素即生活環境和現實條件的限制,又有女子與長輩各自的性格類型、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內在不足的干擾。電影中發人深思的是老葛與孫子有關「詢問麻雀」的故事,對於孩子的勤思好問,長輩總是感到無比欣慰,也總是溫聲細語、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為子女解答;然而,子女長大了長輩卻也老了,當老人詢問到第二遍、第三遍時卻惹得子女不耐煩,甚至爆發脾氣。在現實生活中愛的不對等,往往導致父母過於對子女的溺愛或愛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缺位;也表現在子女對父母的不理解、不關注和不耐煩亦或「假像」的以為給父母更多的物質保障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忽略了老人內心的需求。張楊,王式憲(2012)等指出我國老齡化人口嚴峻而目前的養老方式一般分為三種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集體養老」電影《飛越老人院》所呈現的是集體養老模式,該模式具有固定的活動空間與社會的接觸互動微乎其微,且認為「居家養老」是最有利於老人心身需求的養老方式。這說明家不僅僅是身體的住宿更是心靈的寄託處。可是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與父母、與老師、與親友的交流少之又少,彼此很少走進對方的內心。
為夢執著無關年齡,夢想無關大小。電影《飛越老人院》中呈現出來的不僅是家庭長輩與子女之間的家庭關系,還賦予了老人「青春與熱情」,展示了一群老人為了實現演出夢想,為了看看與養老院截然不同的精彩世界,勇敢的「飛越」老人院的感動場景。年紀大了,一般情況下應該在安靜而舒適的地方修養身心,大多數老人不喜歡甚至不宜選擇過於激烈的活動,面對生命最後的終結,有的老人能夠坦然面對,有的老人則愁眉苦臉。那麼,這部影片實際上也探討了老人們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一種態度,一種選擇。該電影通過朴實而又不失生動的故事情節將人物個性凸顯得淋漓盡致,又從多維視角多重關系中折射出老人內心對家庭和諧、家人關愛、友誼情懷和追求夢想等精神世界的深切渴望;同時以電影節目為載體,鼓勵老年人面對生老病死不應悲觀而是學會從容和勇敢面對,為呼籲社會更多的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去傾聽老人的心聲,去理會老人的意願,去尊重和滿足老人的需求,多一點陪伴、體諒和呵護,少一點自私、抱怨和爭吵才能家和萬事興。
Ⅷ 有關於老年人的電影影片有哪些
《廬山戀》《大橋下面》《蹉跎歲月》《人到中年》《小花》《柳堡的故事》《二子開店》《今天我休息》《瞧那一家子》
---------------------------------------------------------------------------------------
以上電影適合中老年人看!
另外:(以上所說的《老無所依》《打架的藝術》《教父 》完全不適合,屬於犯罪暴力電影)
還有那《金婚》是電視劇惡心程度我就不說了。
Ⅸ 推薦幾部關於孤兒院的或養老院的很感人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很感人的一部電影,特別是裡面的曲子
Ⅹ 老人的集體飛越,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一群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每天都很枯燥,然後他們決定不顧院方和子女的反對偷跑出去參加比賽,路途中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後他們的夢想也沒有達成。這部電影深刻地反應了老人的心理問題,他們並不是有了安逸穩定的生活就滿足了,子女的關心、生活中的激情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並不是只能這樣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可以去實現。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到的只是老人們尋找單純快樂的過程,反而沒有發現根據深層的東西。老人們的寂寞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