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戈蘭高地戰爭電影有哪些

戈蘭高地戰爭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10 01:54:21

㈠ 問一部越戰電影的名字

英文名: Hamburger Hill

中文名: 漢堡高地

導 演: ( 約翰·伊文 John Irvin )

主鄭核豎 演: ( Anthony Barrile) (邁克兒·波特曼 Michael Boatman) (唐·錢德爾 Don Cheadle) ( Michael Dolan) ( Don James) (迪蘭·麥克德莫特 Dylan McDermott)

越戰中,圍繞一座並沒有實際戰略意義的高地,美軍與北越正規軍打起氏畢了艱苦的拉鋸戰。美軍幾乎一直處於劣勢,偏山都是屍體,「漢堡高地」因此得名。當美喊大軍終於攻上山頭時,上級又令下級撤離。

㈡ 精彩的戰爭——《以色列2:在危機中生存》2018-10-13

《以色列2:在危機中生存》2018-69

十一點半,知乎網,2016-8

之前讀了《以色列:一個國家的誕生》這本小說,了解了以色列這個國家誕生的歷史,很喜歡作者那種講歷史的方式,於是繼續讀他的第二本關於以色列的書。

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關於歷史,實在有太多的迷霧。

例如埃及總統納賽爾在1967年的表現,在網路中是這樣說的:「1967年領導軍民奮力反擊以色列侵略者發動的「六五」戰爭。」這樣的表述很明顯是贊揚的,肯定了他的領導地位,還認為他是站在了正義的一方。但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是埃及收到錯誤情報,以為以色列要攻打敘利亞,於是率先在西奈半島的邊境線上布置軍隊,威脅以色列。以色列無奈之下先發制人,發動進攻。而且書中還提到以色列空軍摧毀埃及空軍之後,納賽爾還被蒙在鼓裡。也就是說,戰爭的領導權並不在他那裡。網路還說:「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戰敗,納賽爾心力交瘁,悔恨不已。他一度打算辭去總統職務,但是在埃及國民的一再要求下,納賽爾得以繼續擔任總統。此後他勵精圖治,埃及的各方面實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書中卻說在這一次戰爭之後,納賽爾喪失了鬥志,三年後就死了。

不過,總的來說,這真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以色列先發制人,以弱制強,取得重大的勝利,令人贊嘆不已。特別是以色列空軍充分准備、精心安排,一舉摧毀埃及空軍的那部分內容實在是精彩至極,堪稱軍事史上的典範。我們不得不對以色列人的聰明才智表示嘆服。以色列的獨眼將軍達揚的魄力和謀略令人過目難忘。

內容概括:

1948-1949年,以色列建立前後,與周邊拉伯國家發生的戰爭叫做第一次中東戰爭。聖城耶路撒冷分成了兩半。以色列擁有西耶路撒冷和位於東耶路撒冷的一小塊飛地斯科普斯山,而東耶路撒冷則在約旦手中。它們之間的唯一聯系是曼德爾鮑姆門。以色列和約旦雙方互不理睬。 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為首都。

以色列建國之後,以飛快的速度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國家,國民受大學教育率高居世界第五。1960年,他們綁架了大屠殺製造者之一、德國納粹艾希曼,然後對他進行了公開審判。他們還建成了核反應堆。

但以色列人心中永遠的痛是耶路撒冷的靈魂、被三個宗教視為聖地的老城位於東耶路撒冷,完全在約旦的控制下。

1967年5月15日,以色列人將迎來自己國家的第19個獨立日。以色列政府決定在西耶路撒冷進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約旦政府立即提出了強烈抗議,很多西方國家也認為這會導致局勢惡化。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只好悄悄取消了閱兵儀式中的重型武器部隊,並刪除了講稿中過於煽動性的內容。

另一邊,埃及國民議會主席薩達特從蘇聯人那裡得到一個情報:以色列正在秘密籌劃一次針對敘利亞的軍事偷襲。(蘇聯人的陰謀)剛與敘利亞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的埃及將有義務與以色列開戰。5月14日,以色列獨立日的前一天的深夜,他趕緊與埃及總統納賽爾、陸軍元帥阿密爾緊急商議此事。直到第二天中午,他們終於決定派軍隊進入西奈半島,並勒令在過去十年一直駐扎在那裡埃以邊境的聯合國部隊撤離。

以色列直到埃及的舉動後,猶豫再三後派出了軍隊到邊境線上。戰爭一觸即發。5月23日,埃及封鎖了蒂朗海峽,切斷了以色列的石油供應。以色列參謀長拉賓嘗試說服總理艾希科爾同意對埃及實施軍事打擊,但艾希科爾一直期望美國參與外交調解。在巨大的壓力下,拉賓崩潰。因為對政府不滿,軍隊士氣也降到了最低點。全國上下也在蔓延不安情緒。5月27日,外交部長從美國帶回來美國總統模稜兩可的話。總理艾希科爾優柔寡斷的表現招致猛烈抨擊。這時,出來拯救以色列的英雄出現了,那就是獨眼的摩西·達揚。5月31日,艾希科爾不得不讓達揚成為國防部長,領導軍隊,親自指揮這場戰爭。

約旦國王海珊根本不喜歡戰爭,也不喜歡納賽爾,同時也害怕被巴勒斯坦人暗殺,所以面對大眾的時候,他只能違心地發表誓言消滅以色列。5月30日,海珊親自駕駛飛機到埃及,與納賽爾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

這時,埃及這邊面臨的問題是:埃及要不要先發制人。阿密爾元帥極力說服納賽爾先發制人。但埃及的後台蘇聯卻警告納賽爾不要率先發動戰爭,以免美蘇關系惡化。

達揚宣誓就職國防部長後,全軍上下洋溢著自信和樂觀的情緒。達揚對以色列政府猶豫不決的態度很不滿,他想辦法說服了政府發動戰爭。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的空軍發動了代號為「焦點」的空襲行動。早已訓練有素並做好充分准備的以色列空軍在精密的安排下,用200架飛機在三小時內摧毀了埃及的400架飛機,打了精彩漂亮的一戰,取得了夢幻般的勝利。然後達揚發動「紅毯」行動,命令裝甲部隊越過國境線,對西奈半島進行地面攻擊。

當埃及空軍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時候,埃及政府卻宣布埃及空軍對敵人進行了有力反擊。埃及民眾欣喜如狂。連納賽爾都被蒙在了鼓裡,心情非常舒暢。

以色列發動了對埃及的軍事打擊,但後方空虛,為避免與約旦發動戰爭,使自己腹背受敵,達揚命令耶路撒冷的守軍保持克制,還秘密告誡約旦國王不要進攻以色列。但約旦還是發動了對西耶路撒冷的戰爭。

在耶路撒冷城內,以色列國防軍和阿拉伯軍團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戰斗。達揚命令傘兵旅在夜間穿過東西耶路撒冷的停火線,在敵人的裝甲部隊到來之前攻佔東耶路撒冷的幾座山頭,同時解救被圍困在斯科普斯山上的118名以色列士兵。最終,傘兵旅完成了任務。達揚帶領軍隊包圍了老城,

在埃及空軍被摧毀的整整8個小時之後,納賽爾終於發現了事情了真相。為了替埃及的失敗找一個借口和替罪羊,他聯合約旦、敘利亞指責英美卑鄙地參與了以色列對埃及的空襲,把民眾的不滿情緒引導轉向了英美。英美兩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6月6日,埃及陸軍元帥阿密爾對埃及在西奈的部隊發動了全面撤退的命令。這一命令產生了不可逆轉的混亂和恐慌,很快演變成了一場全軍大逃亡。以色列軍隊一路狂奔,超越埃及軍隊,到達 蘇伊士運河的東岸,控制住一個關口,掉過頭來堵截埃及人。在以色列空軍的配合下,以色列軍隊把西奈半島變成了一個屠宰場。埃及軍隊傷亡慘重。逃回開羅的士兵終於把真相告訴了埃及民眾。納賽爾無奈地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決定為此承擔責任,辭去總統職務。埃及人民哭著懇求納賽爾留下。納賽爾收回了辭職,但聲望一落千丈。

同樣是6月6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埃班到達聯合國總部,做了精彩發言,成功延遲了雙方停火時間,為以色列國防軍贏得更多作戰時間,同時爭取到了更多的國際輿論支持。

6月7日早上,以色列傘兵旅奉命進入耶路撒冷老城,終於收復了猶太人的聖地——西牆。

當約旦軍隊被趕出西岸,埃及人接受停火,耶路撒冷的老城被收復之後,以色列人開始討論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開始達揚否定了進攻敘利亞的決定,因為這會影響到以色列與法國的關系。但他在收到埃及總統納賽爾發給敘利亞總統的電報後,突然意識到可能正在錯過一次再也不會出現的懲罰敘利亞的絕佳機會,於是直接下令攻打敘利亞。

以色列指揮官埃拉扎爾指揮軍隊成功攻上了戈蘭高地,並盡可能佔領了不少敘利亞土地。敘利亞的後台蘇聯表示了嚴重抗議,對以色列的後台美國進行了威脅。在美蘇的雙重壓力下,以色列只好在6月10日簽訂了停火協議。

在短短的六天時間里,同時與三個國家作戰的以色列在所有的戰線上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後來達揚把這次戰爭命名為「六日戰爭」。這場戰爭重塑了中東的政治版圖。

6月19日,以色列同意將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分別還給埃及和敘利亞,以換取永久和平協議,但遭到兩國的拒絕。

6月28日,以色列正式吞並東耶路撒冷,然後驅趕巴勒斯坦人,為後來的名叫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的復仇埋下了種子。阿拉法特領導巴勒斯坦法塔赫組織對以色列進行了襲擊。第二年3月21日的法塔赫與以色列正規軍的卡拉馬之戰,為阿拉法特贏得了國際聲望。

                                            2018-10-13

㈢ 裝甲鎮魂曲: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戈蘭高地戰役

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中東所向披靡,依靠的不僅僅是高超的戰爭藝術和強調先發制人的進攻精神,更離不開無數國防軍官兵的犧牲與奉獻。從獨立建國的那一天起,英雄的血液就浸透了整個國家的歷史。 1973年10月6日,被稱為贖罪日戰爭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駐防戈蘭高地的以軍,面對著9倍以上的兵力劣勢和高達7倍的裝甲部隊劣勢,憑借驚人的勇氣和技巧同敘利亞軍隊血戰16天,並從滅亡邊緣挽救了祖國。時至今日,這場堪比溫泉關的史詩之戰依然被奉為防禦作戰的典範。 亡國絕境 1967年後 以軍就控制了地勢險要的戈蘭高地 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用一次華麗的閃擊戰大敗了 *** 聯軍。短短6天的時間里,以色列裝甲集群的兵鋒就直抵蘇伊士港,還奪取了能夠俯瞰整個約旦河谷的戈蘭高地。 戈蘭高地位於敘利亞與以色列邊境。南北向寬70公里,東西方向最寬處約30公里,覆蓋面積約900平方公里。高地平均落差1300米,北面的赫爾蒙山脈更是擁有絕佳的視野。由於地附近植被覆蓋量極低,所以視野和射界都非常開闊,有利於裝甲集群的機動。但是高地兩側又被懸崖和拉卡德峽谷所包圍,所以進攻方的攻擊正面被壓縮到只有60~70公里,還要面對守軍居高臨下的火力打擊。加上起伏不斷的地貌,都為守軍提供了良好的遮蔽。 戈蘭高地是以色列衡制敘利亞的重要陣地 以軍在攻佔戈蘭高地後,迅速修建了巴列夫防線。這條防線共由16個陣地組成,每個支撐點之間有公路相連,還有一處4米深、寬4~6米的反坦克壕溝掩護。整條防線上還建設了112處碉堡,每個都可以承受1000磅炸彈的直接命中。 單個陣地都會部署1個裝甲營或者連,配合若干步兵部隊防守,並擁有4門自行榴彈炮作為支援火力。因此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以軍在高地上有1個步兵旅和2個裝甲旅輪換駐防。 以軍在戈蘭高地修建有眾多堅固陣地 但卧薪嘗膽的敘利亞軍隊也在失敗中不斷吸取教訓。他們在六日戰爭後獲得了大量蘇聯援助,引入並訓練使用較新的T-62主戰坦克、米格-23戰斗機和SA-6地對空導彈等大量新式裝備。 截止到1972年,敘利亞陸軍效仿蘇軍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將主力部隊被整編為第3、5、7摩托化步兵師、第1、3坦克師以及3個獨立坦克旅。其中每個摩托化步兵師都下設1個摩托化旅、1個坦克旅和2個摩托化步兵旅,裝備了約180輛坦克。每個坦克師則由1個摩托化旅和2個坦克旅所組成,裝備230輛T-62坦克。獨立坦克旅也有130輛坦克,但其中多為老舊的T-54/55。只有作為總統衛隊的「 」阿薩德」旅才裝備T-62。 正在前滑鏈線視察的敘利亞前總統 哈菲茲-阿薩德 在六日戰爭中,敘軍曾使用AT-3反坦克導彈大量毀傷以軍坦克。所以開始重視單兵反坦克武器的配備,平均每3名步兵就攜帶有一把RPG-7火箭筒。 當命運的指針走到1973年10月,戰爭的陰霾已經密布在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之上。可一向敏銳的摩薩德卻在這最關鍵的時刻犯下大錯。當時,以色列已經通過線人獲得大量即將開戰的情報,約旦國王胡笙一世甚至親自來到特拉維夫警告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但摩薩德局長茲維-扎米爾少將卻依然認為戰爭不會爆發,就連身經百戰的摩西-達揚中將也相信了這一論斷。以致於開戰前的6小時,梅厄夫人都依然認為只是虛驚一場。以色列由於常備軍較少,所以其國防戰略強調依靠情報和空中優勢,並要求軍隊在開戰前48小時進行動員。可這些致命失誤不僅令以色列錯失良州兆機,迅速滑向危機之中。 時任國防部長的 達揚將軍 在以色列領導人麻痹大意時, *** 聯軍則悄悄的完成了開戰的一切准備。敘利亞軍隊在戈蘭高地附近集結了足足6個師和4個獨立裝甲旅的重兵。這些兵力分為兩波次部署,第一波是3個摩托化步兵師與3個獨立坦克旅。他們身後50~60公里處還有3個坦克師與「 」阿薩德」獨立坦克旅組成的戰役預備隊,總共擁有1400餘輛坦克和1400門火炮。 與此同時,敘軍還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們決定先由3個摩托化步兵師發起牽制性進攻,然後再投入戰役預備隊,對以軍各陣地的空隙進行穿插、分割。以圖用一次標準的蘇聯集群突擊,來快速突破戈蘭高地。最終目標是信跡孫在以色列人完成動員之前就挺進特拉維夫。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的以色列前線部隊 此時以色列駐軍,在戈蘭高地上只有第188裝甲旅和第1「 」戈蘭」步兵旅位於一線位置。他們的兵力被以連-營為單位,分散在17個陣地上。師屬炮兵也被拆分,使得壓制火力遭到嚴重削弱。第188裝甲旅尚不滿編,只有區區71輛坦克可用。盡管以軍為了以防不測,在10月4日將裝備了近百輛坦克的第7裝甲旅移防戈蘭高地作為預備隊。但以軍依然處於令人絕望的兵力劣勢之中。 更加糟糕的是,巴列夫防線陣地之間間隔較大、且毫無防禦縱深。駐軍司令部納法赫距離前線不過幾十公里,極其容易被敵軍穿插包圍。以軍完成動員需要至少72小時,即使不充分動員也需要48小時左右。如果戈蘭高地在這段時間內易手,那麼敘軍將長驅直入攻入以色列。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以色列距離滅亡最近的一次。 時任以色列總理的 梅厄夫人 一人之軍 大量裝備蘇式坦克的敘利亞軍隊 10月6日13時55分,敘軍炮兵對戈蘭高地進行炮擊准備。10分鍾後,敘軍第一波次的500餘量坦克開始出動。同時還有700餘量步兵戰車與裝甲輸送車,如潮水般沖向以軍陣地。 好在以軍隱蔽迅速,所以長達55分鍾的炮擊並沒有讓以軍損失任何重型裝備,也沒法摧毀堅固的掩體。但有多名指揮官受傷, *** 的坦克通訊天線也被爆炸摧毀,令數支撞見連都失去聯系。隨即湧上陣地的敘軍則將他們徹底淹沒。戰場至此被大致分割為了兩段:由第188裝甲旅防守的南線與第7裝甲旅鎮守的北線。 正在摧毀敘利亞裝甲部隊的以色列坦克 在南線的第74裝甲營的防區內,敘軍將突進路線設置在以軍陣地1500m外。他們認為可以超出以軍的坦克炮射程,讓自己可以放心穿插。但以軍炮手卻用精湛的射術,讓敘利亞人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亞爾-諾福斯中校與他的部下從2000-3000米外就開始狙殺坦克。為了鼓舞士氣,中校還許諾部下每擊毀1輛坦克就獎勵他1瓶香檳。冒進的敘軍就很快損失了全部掃雷坦克和裝甲架橋車,只能派出工兵頂著炮火進行人工排雷和填埋塹壕。 隨著夜幕降臨,以軍卻很快陷入劣勢。他們的M48「 」馬加奇」III坦克和改進自英式百夫長的「 」肖特卡爾」主戰坦克,均未裝備夜視儀,無法繼續遠程壓制對手。諾福斯中校派出了他的連長蘭道上尉,指揮7輛「 」肖特卡爾」靠近反坦克塹壕,殲滅了附近的敘軍。期間,以色列人只能依靠敘軍坦克殘骸上的火光尋路,緩緩迫近裝備有夜視儀的對手。最終,他們用半小時時間就擊毀15輛坦克,徹底打垮了敵軍先鋒。正當以色列坦克准備撤回陣地時,遭到了敘軍步兵與反坦克導彈的阻擊,並因此損失了數輛坦克。隨即,陣地的另一側也被突破。 遭以軍摧毀的敘利亞火炮和卡車 所幸,艾蘭德中尉麾下的坦克排迅速馳援,又擊毀了15輛坦克與10餘輛步兵戰車。之後,他們又在50m距離上擊毀了3輛敘軍坦克。雖然自身兵力僅有3輛坦克,但這個排最後卻成功報銷了足足19輛敵方坦克。遠處的以軍第53裝甲營的表現也同樣精彩,他們的陣地前擺滿了60多輛敘軍坦克的殘骸。但3位連長中已經有2位陣亡,33輛「 」肖特卡爾」也損失過半。 此時,以軍又遭遇到更嚴重的危機。從16時開始,敘軍就出動第47、51坦克旅、第53摩托化步兵旅和第132摩托化旅,對以軍戰線進行了分割穿插。他們成功攻佔了分線公路的交叉口,切斷了第188裝甲旅與納法赫司令部的聯系。第188裝甲旅已無兵可調,只能派出4輛「 」肖特卡爾」前往公路偵查情況。其中有3輛坦克是剛剛修好的,統帥他們的格林戈德中尉也是個幾天前才來報道的新人。但誰都沒想到,這位年輕的中尉將書寫一段近乎神話的戰史。 年輕時的格林戈德中尉 21時20分,格林戈德中尉剛剛抵達分線公路,就發現這里聚集了大量敘軍坦克。他率領部下先敵開火,迅速摧毀了其中的6輛T-55。但自己也損失了2輛「 」肖特卡爾」,自己座駕的車載電台也在交火中被震壞。但戰局沒有給他任何喘息之機,敘利亞第452坦克營的T-55正向他們快速逼近。格林戈德和僚車趕緊爬上了一座小山丘,用一次齊射擊毀了2輛敵軍坦克,之後又用3發炮黨報銷了另外3輛,但僚車在戰斗中遭擊毀,迫使中尉的座駕只能孤軍奮戰。 30分鍾後,又有大約30輛T-55朝路口沖來。他大膽地指揮坦克藉助夜色與山體掩護,慢慢逼近敵軍,直到30m距離才選擇開火。隨後馬上倒車、轉向、急停、加速、變速,不斷地與敘軍周旋,將整個坦克營都玩弄於鼓掌之中。四處飛來的炮彈,讓敘軍誤認為自己遭到了2個營甚至是整個裝甲旅伏擊,在損失10輛坦克後倉促撤退。 慘遭摧毀的敘利亞T55坦克 天亮後,格林戈德中尉終於等到了援軍。第17裝甲旅的莫爾中校,率領7輛坦克趕到了屍橫遍野的路口。但這只是傳奇戰績的延續。隨後,他們遭到了敘軍100輛坦克和40餘輛步兵戰車的沖擊。在長達3個小時的激戰中,戰友們先後倒下,莫爾中校也身負重傷。格林戈德的座車被擊毀6次,但他自己每次都能死裡逃生,登上另一輛坦克繼續作戰。由於多處受傷,中尉的軍裝都被燒毀,但卻依然堅持作戰。 最後,他又加入到了防衛納法赫司令部的隊伍中,打退了不計其數的敘軍。曾有1輛T-55幾乎已經沖進納法赫司令部,但卻被格林戈德中尉駕駛最後1輛「 」肖特卡爾」擊毀。 正在近距離搏殺的以色列和敘利亞坦克 7號的17時左右,格林戈德中尉終於因體力不支被人抬上了救護車。但在之前的30個小時里,他擊毀了20-30輛坦克,近乎單兵遲滯了整個敘利亞坦克旅進攻,堪稱是一支只有1個人的軍隊.他也因此贏得了「 」茲維卡軍團」(Zvika Force)的雅號。 負責穿插的敘軍4個旅則損失了90多輛坦克,不得不放棄進攻納法赫。但以軍第188裝甲旅此時也只剩下了12輛坦克,旅長本-肖哈姆上校也戰死沙場,整個旅已損失了90%的作戰力量。 大量被拋棄在陣地前的敘利亞坦克殘骸 淚谷輓歌 士氣旺盛的以色列坦克兵 當南線的以軍化身傳奇,北線的友軍同樣打出了經典的「 」淚谷」血戰。敘軍在開戰之初,就利用直升機投送空降營佔領了北線赫爾蒙山上的以軍哨所。隨後,敘軍第7摩托化步兵師也在6日22時對以軍第7裝甲旅發起了突襲。敘軍以第78坦克旅的T-55作為先鋒,組成寬僅2公里的密集縱隊,向以軍防禦陣地高速前進。 同南線的情況類似,北線敘軍一樣自持裝備了紅外探照燈而具備夜戰優勢。但紅外探照燈在工作時會發出顯眼的紅光,這反到讓他們自己成了絕佳的靶子。第77裝甲營的卡哈拉尼中校,正通過望遠鏡冷眼觀望著被紅點照亮的敘軍縱隊。他命令部下不要在800米外開火,以達到近距奇襲的突然性。當T-55縱隊進入800米內,以軍坦克便進行了一次暴雨般的齊射,在短短幾秒之內便擊毀了10餘輛T-55。但敘軍並沒有因此潰敗,反而繼續迫近到50米的近距離,和以軍展開了近乎白刃戰的鏖戰。卡拉哈尼中校不斷請求身後的炮兵連發射照明彈,但有限的彈葯也很快告罄。 被以色列人擊毀的敘利亞T62主戰坦克 此後,雙方只能在黑暗中混戰。以軍的巴沙西中士,在短短幾分鍾內就擊毀了10輛坦克。但他的座車也被1發100mm的穿甲彈擊穿了炮塔,本人也因此戰死當場。回過神來的卡哈拉尼中校,也發現自己正在1輛沒有打開尾燈的坦克旁。他立即通過無線電向隊友們確認,己方坦克已全部開燈。隨後他確認這是一輛敵軍的T-55,並迅速將之擊毀。戰到凌晨3點,敘軍終於支撐不住,丟下了40餘輛坦克的殘骸撤出戰場。第77裝甲營的33輛坦克也只剩下了11輛,還有1位連長在戰斗中陣亡。 如果說第77裝甲營是抵抗風暴的堅盾,那麼第7裝甲旅還擁有一把未曾出鞘的利刃,那就是扎米爾上尉統帥的戰術預備連。這位年僅26歲連長,在以軍內部綽號「 」老虎」,以大膽兇猛的奇襲而內享有盛名。旅長本-哈爾上校特別將他的連留下作為戰術預備隊。如今敘軍主力已經被全部牽制在狹小的「 」淚谷」內,是時候放出猛虎了。 正在戰場上不斷機動的以軍 肖特卡爾坦克 扎米爾上尉指揮著9輛「 」肖特卡爾」,沿著淚谷邊沿迂迴到了敘軍的側翼。以色列人發現了一支正在趕往戰場的坦克營,並對他們展開了伏擊。短短幾分鍾之內,上尉的9輛「 」肖特卡爾」就擊毀了15輛T-55。隨後他又花費了幾個小時搜索戰場,將逃脫的敵軍追殲殆盡,而自身也損失了3輛坦克。 當10月8號來臨的時候,第7裝甲旅的陣地前已經擺放有130輛敘軍坦克殘骸。但裝甲旅曾經的近百輛坦克也只剩下了21輛,而且大部分車輛的彈葯都也基本耗盡。就是在這種絕境之中,他們再次擊退了敘軍第7摩步師的數次小規模進攻,耗光了該師最後的兵力。 1輛被敘利亞人摧毀的以軍坦克 到了10月9日,敘軍的「 」阿薩德」獨立坦克旅抵達前線,開始與第7裝甲旅展開了最後的對決。以軍的最後15輛坦克,如同暴雨中的大樹一般屹立在陣地上。扎米爾上尉的連隊一度打的只剩1發炮彈,隨時准備掏出輕武器與敵軍進行近戰。 卡哈拉尼中校的處境同樣絕望,他正指揮麾下的最後6輛坦克,迎戰如水銀瀉地般沖來的近百輛T-62。當時的戰場上彌漫著濃霧,導致他並沒有提前發現敵軍。等到對方終於穿過霧氣,他才赫然發現4輛T-62正出現在自己面前。隨著開火命令的下達,已經完全麻木的炮手只用了90秒就將T-62盡數機會。但馬上還有更多的T-62繼續沖過來。 依靠閃轉騰挪來避免圍攻的以軍坦克 以軍坦克在碎石路上不斷的騰挪,通過急停等手段去干擾敘軍瞄準。但在高強度的戰斗中,他們很快就只剩下3輛坦克,且每輛車都已彈盡援絕。就在哈爾上校近乎哀求卡哈拉尼不要放棄時,哈南中校率領13輛「 」肖特卡爾」及時抵達。這支奇兵連續擊毀了30輛敘利亞坦克,徹底終結了淚谷的戰斗。 在整場戈蘭高地戰役中,敘利亞損失了1150輛坦克,還有3500多人陣亡、上萬人受傷。以軍也損失了250輛坦克,但有152輛在修復後繼續使用。他們共計有772人陣亡、2453人受傷、65人被俘。在此期間,以軍主力也完成了戰時總動員。第79、17、19裝甲旅先後進入戰場,堵住了因第188裝甲旅覆滅而造成的缺口,也成功守住了這座關乎國運的高地。 正在投降的敘利亞士兵 敘利亞人遺棄在戰場上的T62坦克 隨後,以軍展開全線反擊。不僅在西奈半島包圍了埃及第三軍團,更推進到了距離開羅只有100公里的地方。至於北部的戈蘭高地戰線,以軍也成功逆推敘利亞。一度劍指大馬士革的他們,完成了奇跡般的超級逆轉。如果一定要評價第7和第188裝甲旅的表現,那麼艾坦少將的評語就再合適不過:你們拯救了整個以色列!

㈣ 《攻陷葛蘭高地》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判鄭攻陷葛蘭高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97vhosAqIXIlWVaBYSfbg

?pwd=rkyr 提取碼: rkyr
《攻陷葛蘭高地》
導演: 布賴恩·特倫查德-史密斯
編劇: Tony Johnston、William L. Nagle
主演: 維林斯·豪塞爾、李·厄米、Robert Arevalo
類型: 劇情、動作、戰孝沖做爭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菲律賓
語言: 英語、越南語
上映日期: 1989-01-27
片長: 99 分鍾、USA: 97 分鍾、Germany: 96 分鍾(cut version: 72)
又名: 金甲戰士
在越南叢林里,有一小撮被遺忘在敵方陣營里的美軍士兵,他們奉命堅守著基地,但他和總部失去聯絡,越共切斷巧衡他們的各方補給品,並以五比一的比數目圍在外。迪那多是位熱血沸騰個性耿直,但脾氣暴戾的愛國志士,他在戰場上殺敵毫不留情,卻在出勤任務時面臨無助恐慌的越南小孩皮威付出關懷之情。一位作威作福的指揮官布下計謀殘害自己的同胞,竟利用甜美的越南少女身懷炸彈;一群看似善良的漁夫,船艙里竟是致人於死的武器,他們開始懷疑戰爭的代價與意義。這一群美軍彷佛陷入了絕望、無助的處境,他們能夠活著回來嗎……

㈤ 電影《攻陷戈蘭高地》的英文名字是什麼

就是
《the siege of fire base gloria》

㈥ 關於中東戰爭

第1973年第戈蘭高地的坦克大會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突然爆發,面對者敘利亞和埃及的兩面進攻,以色列方面亂了手腳。在北方的戈蘭高地,由於戰前准備不足,在北方的戈蘭高地以色列的防守部隊只有200輛百人隊長和少量改進型的m4謝爾曼坦克。他們面對的是敘利亞方面超過1000輛t55/62等當時最先進的蘇式坦克集團沖鋒,雙方坦克數量對比為1:5。但是,戈蘭高地地形復雜,對以色列唯一有利的是已經在戈蘭高上構築了堅固的反坦克工事,他們以防守為設計特點的坦克--設計思想與m48/60相當,但是更加註重防護力的的百人隊長。
高大的百人隊長和矮小的蘇式坦克在地形復雜的戈蘭高地展開了鐵與血的生死較量。這是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同時也驗證了蘇式坦克和美式坦克的設計思路是否正確的重要實踐之一。敘利亞無數坦克,配合1000門以上的火炮,在裝備rpg和反坦克導彈的步兵協同下發動進攻,確被以方構築的反坦克工事阻擋,以色列的百人隊長發射的105mm脫殼穿甲彈在2000米的射程上,將敘利亞的先進坦克逐一摧毀。在堅固的反坦克陣地前,以色列坦克以一敵十,t62發起集團進攻,也往往被以色列少量的百人隊長了所挫敗。白天,敘利亞人對此毫無辦法,在反坦克壕前損失了大量坦克和裝甲車輛,其攻擊猶如自殺。直到後來,以色列防守的坦克損游蘆失殆盡,剩下的坦克彈葯也幾乎用盡,這時,敘方才能在夜間憑借先進的夜視裝備,攻破缺乏夜視能力的色列防線。但是這時時候敘利亞軍隊已經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坦克和裝甲車輛,人員疲憊不堪,整體上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無法穩住陣地,結果被以色列隨後趕到的主力部隊殺得片甲不留。
總結戰斗經驗,戈蘭高上的以色列坦克最大的優勢正是其「人高馬大」,本來是弱點,但是在防禦中,能在反斜面陣地後,確能有效對抗敘利亞的t系列坦克。另外,寬敞的坦克內部也讓以色列坦克兵能長崎堅持戰斗不容易疲勞,與之相比,敘利亞的蘇式坦克仰角極低,火控有落後,難以對付反斜面陣地的以色列坦克,另外內部狹小,成員在沙漠的高溫下,呼吸著火炮發射的有害氣體,很容易疲勞,根本發揮不出平時的戰鬥力。這也是流行著的所謂以色列後備軍用二戰坦克m4擊敗敘利亞精英駕駛的t62的真相。雙方人員互換位置,結果也不會有太大區別。由此判斷,在堅固的反坦克工事幫助下,經過改裝的二戰坦克m4可以有效對抗戰後二代坦克t62。可以斷定,將來在台海戰爭中,台灣方面主力坦克,高達3m的m60,憑借這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堅固工事,也必定成為登陸部隊的最重要威脅。在坦克戰中,居高臨夏的m60,往往占據優勢。而繼承蘇式坦克特點的仰角極小的96/99在台灣復雜的地形下,難以發揮。現在中國海軍陸戰隊只輕型裝甲的63a的處境更是艱難。
結論,在不考慮其他因素下,例如制空權,核武器等等。
如果戰場符合蘇聯坦克的設計思想,以廣闊的平原作為戰場,坦克集團沖鋒,美國與西方坦克將無法低檔。
如果地形比較復雜,例如西歐和戈蘭高地,美國坦克往往能能發揮仰角大的優勢,而又避免卡彈區過大的缺點,百分百的發揮出其設計優勢,以一敵十,能有效對抗蘇聯坦克的進攻。

在「六五戰爭」中,[敘利亞、埃及與以色列軍隊在戈蘭高地共投入2000輛坦克進行交戰,在每千米戰線上布置有坦克30輛之多,其中大多數是主戰坦克。
戈蘭高地的坦克戰共進行了18天,雙方的主戰坦克進行了廝殺,雙方共損失一千多輛,這場坦克大戰實際上是主戰坦克的大會戰。

戈蘭高地坦克戰中坦克的優劣決定了戰役的成敗。

英國製造的「百人長」坦克的射擊俯角為10度,而敘利亞T-55A坦克的射擊俯角為4度。這樣以色列坦克可以躲在沙丘後射擊。

百人長坦克105mm來復線炮有效射程為1800碼,而T-55A有效射程為800碼。

不能不說敘利亞軍人不勇猛,可武器畢竟是決定戰爭猛磨漏成敗的重要因素
戈蘭高地防禦作戰充分說明:戰爭勝負的關鍵要素是人、是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東人民群眾支持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能始終打勝仗,而發動戰爭企圖實行種族滅絕的阿拉伯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失敗是其必然的下場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一道平常的反坦克戰壕由於以色列人的創造性運用競使戰爭的天平傾向了相對弱勢的以軍一方。
總面積為1176平方公里的戈蘭高地位於敘以邊界,居高臨下,將整個以色列東部平原盡收眼底,對以色列有著重要的戰枝爛略意義。為控制戈蘭高地,敘以兩國曾多次進行過激烈的爭奪戰。二戰以後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戰之一,就發生在這里。在那場戰爭中,幫助以以色列成功化解敘利亞方面壓倒性裝甲優勢而取得勝利的正是後來名噪一時的「戈蘭壕」。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分別從西、北兩面同時突然對以色列發起進攻,拉開了第4次中東戰爭的序幕。在北線,裝備著800輛蘇制T-62新式坦克的3個敘利亞裝甲旅,引導著3個敘利亞步兵師,直奔戈蘭高地掩殺過來。T-62坦克裝備著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坦克炮和最新型的紅外觀測儀,裝甲防護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防守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軍隊,僅擁有60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用過的「謝爾曼」型坦克。強弱之勢,猶如霄壤,看來以軍難逃此一劫。不料,開著最大油門前進的敘軍坦克車隊,竟被擋在了戈蘭高地的一條壕溝之前,一籌莫展。
原來,防守戈蘭高地的以軍,雖然人數少、裝備差,但在戰術打法上很有講究。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挖了一條防坦克壕。這條防坦克壕口寬6米、底寬4米、深達9米,成倒梯形,看似簡單,實藏玄機,形似古老,內有奧妙,且頗多創新之道。按一般構築防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應堆在兩側。但以軍卻一反常規,將積土全部堆在己方一側,並壘成了一道兩米多高的松軟土堤。這一細微而巧妙的變化,就讓敘軍傷透了腦筋:用推土機填平它吧,由於積土全部堆在以軍一側,而且戈蘭高地是結實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機鏟不動硬地,無土可填。無奈中敘軍只得將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僅兩米多高,壕深卻有9米,白白折損了不少坦克,依舊只能「望壕興嘆」。敘軍只好拿出最後一招,用坦克架橋車,可是又因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兩米多,架起的橋一頭高一頭低,且高的一端拱在松軟的土堤上,使得過橋坦克左搖右晃,動輒就翻入壕中。僥幸過去的坦克,命運更加悲慘。因為跨越土堤時車體上昂,把裝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當越過土堤下來時,又把脆弱的頂部顯露無遺,「抬頭露肚,低頭露背」,給了以軍兩次絕佳的瞄準射擊良機。這些坦克成了以軍反坦克炮的「活靶子」。經過4天的戰斗,反坦克壕溝前,敘軍未進半步,反而丟下了250輛裝甲車。以軍就這樣巧用一道反坦克壕,為援軍的到來贏得了時間。當以軍轉入反攻時,推土機輕而易舉地將堆在己方一側的積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橋」,保障部隊迅速通過發動進攻。戰後,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時的「戈蘭壕」。

㈦ 戰爭與和平的資料

20世紀,人類社會發生了重大變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民族獨立運動和反霸斗爭風起雲涌……然而,這一切,都伴隨著戰爭的陣痛。可以這樣說,戰爭,是20世紀歷史的一個重要特徵。回顧20世紀,我們不能忽略這段歷史中所發生的重大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繼續在國際范圍激烈爭奪勢力范圍。英、法、俄等國結成了同盟,史稱「協約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結成了另一個同盟,史稱「同盟國」。

1914年7月,這兩個國家集團之間爆發了戰爭,即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一直打到1918年11月結束,歷時4年多時間。這場戰爭的規模大,戰爭雙方動員的總兵力超過7000萬人,直接或間接被捲入戰爭的國家和地區有33個,人數達15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3/4。這場戰爭的戰場大,戰火從歐洲蔓延到亞洲和非洲。雙方海軍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還開辟了諸多海戰場。這場戰爭中軍人傷亡約3750萬人。雙方直接用於戰爭的費用多達1863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具有機械化戰爭的特點:戰爭力量生成與動員依賴國家強大的工業基礎,許多大型軍艦和潛艇用於海戰,坦克在這次戰爭中首次亮相,飛機被用於作戰保障。大工業的生產力已經在戰爭能量上充分反映出來。雙方的戰略和戰役指揮都沒有給後人留下深刻印象。雙方軍隊在長時間的戰略相持中大量消耗,有人曾用「絞肉機」形容當時攻防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戰敗而告結束。但這次戰爭最大的獲利者,不是英國和法國,而是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歷時6年。這場戰爭是德、日、意軸心國與中、蘇、美、英等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戰爭。戰爭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世界人民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國,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戰爭全面爆發。接著,軸心國軍隊橫掃歐洲,兵臨莫斯科城下。與此同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拖入戰爭。1942年11月前後,盟軍在3個戰場上先後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會戰、阿萊曼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均取得勝利。戰局從此轉折。1944年後,同盟國轉入戰略進攻。盟軍從東西兩線快速推進,迫使德國於1945年5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太平洋戰場上,為迫使日本投降,美國於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也於9日出兵中國東北,殲滅了日本的關東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這場戰爭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全世界有5000多萬人死於戰爭,直接軍費開支1117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4萬億美元。但在同時,社會主義力量得到進一步發展。民族解放運動壯大,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現代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從軍事上看,這場戰爭是一場非常典型的機械化戰爭,體現了非常明顯的大工業特徵:總體戰理論得到充分運用,藉助空中火力支援和依賴坦克集群高速大縱深突擊的閃擊戰法充分展示,出現了登陸與抗登陸作戰、潛艇戰與反潛戰、航母編隊作戰、戰略轟炸與防空作戰、空降與反空降作戰等新的作戰形式,首次使用雷達、導彈、原子彈等新式武器和技術,提出並完善了有關同盟戰略、戰略突襲、戰爭初期、諸軍兵種協同、游擊戰等戰略戰役理論。這次戰爭創下許多世界之最。捲入戰爭的國家和地區80多個(其中參戰國61個),人口約20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80%以上。在這次戰爭中,還進行了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海戰。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建立人民民主政權而進行的一次偉大的革命戰爭。這場戰爭歷時近4年,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807萬餘人,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澎、金、馬、西沙、南沙等少數島嶼以外的全部國土。

這場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國民黨軍隊有美國支持,裝備精良,是 「飛機加大炮」,而我軍則是「小米加步槍」。我軍堅持毛澤東軍事思想,採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在戰略決戰階段,我軍及時抓住決戰時機,組織三大戰役,並且著眼戰爭全局,統攬各戰區的力量和作戰進程,殲滅了國民黨軍的主力。在戰略追擊階段,我百萬雄師渡過長江,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迅速掃除了國民黨軍殘余勢力。在這場戰爭中,人民群眾的力量得到了充分體現,人民戰爭理論得到了全面運用。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使佔世界1/4的人民獲得了新生,使一個強大的中國開始崛起,極大地改變當時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力量對比。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世界歷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

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了全面內戰。美國出於維護其世界霸權的目的,進行全面干涉。同時,美國悍然將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並派遣第7艦隊入侵台灣海峽。為了保家衛國,並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邀請,我志願軍部隊於10月19 日入朝參戰,連續組織5次戰役,將美韓軍隊擊退,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兩年多時間里,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7月2 7日,美國政府終於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中朝軍隊共殲敵約109萬人,擊退了敵人的侵略,穩定了東亞地區的戰略格局。這是一場以劣勝優的戰爭。中朝軍隊以劣勢裝備迎擊世界頭號強敵,並迫使這個強敵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協定書上簽字。這是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這場戰爭,使中國軍隊取得了現代戰爭的經驗,加快了現代化的進程。

越南戰爭

50年代後期,美國為了推行其全球戰略,粗暴干涉東南亞國家的內部事務。 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其軍艦在公海遭到攻擊,出動飛機轟炸了越南北方港口,製造了北部灣事件。次年3月,美國直接派兵,全面介入越南戰爭。但是,美國並沒有在戰爭中撈到好處,反而遭到越南軍民更猛烈的反抗,損失了10多萬人和 3300多架飛機。美國在越南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國內反戰情緒越發高漲。在這種情況下,1969年1月上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推出戰爭「越南化」政策,宣布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1975年,印度支那三國四方(越南南方、越南北方、柬埔寨、寮國)聯合抗美統一戰線統一了越南,解放了金邊,建立了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取得了戰爭最後勝利。

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反侵略戰爭,也是一場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印度支那人民靈活運用以游擊戰為主的戰法,使擁有優勢裝備的美軍付出了傷亡36萬人、損失8612架飛機和耗費2000多億美元的代價。

中東戰爭

中東戰爭是指以色列同周邊阿拉伯國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間所發生的4次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48年5月15日。結果巴勒斯坦領土除加沙地區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均被以色列佔領。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鎖亞喀巴灣為由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阿拉伯國家喪失了6.5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於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集中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後來,以色列在美國緊急援助下,調集兵力,轉入反攻,逐步奪取了戰場主動權。最後,雙方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簽署了停戰協定。

中東戰爭是現代化戰爭。戰爭雙方使用了美國或蘇聯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武裝直升機、電視制導炸彈、「薩姆」型防空導彈等。戰爭雙方展開了大規模電子對抗。雙方飛機損失約60%、艦艇損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為各種導彈所擊毀。

中東戰爭爆發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從表面上看,中東戰爭是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拼殺,實際上卻是兩個超級大國的間接較量。

英阿馬島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位於南美洲阿根廷東南。圍繞該島歸屬,英阿之間存在爭議。兩國於1982年4月2日爆發戰爭,歷時74天。

馬島戰爭是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島嶼爭奪戰,英國派出特混艦隊,遠征萬里,在馬島周圍海空戰場上與阿軍展開激烈的封鎖與反封鎖作戰。雙方參戰兵力10 余萬人,參戰各型艦船140餘艘、各型飛機數百架。戰爭最後以英軍兩棲登陸、奪占馬島而告終。

這場戰爭展現了現代島嶼戰爭許多新特點,諸如:遠洋奔襲,海、空、陸戰協同,海上封鎖與反封鎖,島嶼登陸與抗登陸以及在海戰、空戰和陸戰中廣泛進行電子對抗等。這次戰爭,一改過去那種「大炮巨艦」近距對陣的傳統戰法,顯露出新的海戰模式。阿軍使用「超級軍旗」式戰斗機在距英艦48公里處施放一枚 「飛魚」導彈,擊沉了英軍最新式的「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

兩伊戰爭

1980年至1988年,在兩個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伊拉克與伊朗之間進行的「兩伊戰爭」。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動上千輛坦克和大批飛機,兵分3路,向伊朗發起進攻。伊朗於1982年7月集中兵力發起「齋月」戰役,將戰爭推向伊拉克境內,數年間攻佔了伊拉克許多重鎮和盛產石油地區。雙方還使用導彈展開了「襲船戰」 。這種作戰方式,損害了一些大國的利益,引起國際社會干預。美、蘇、法等國曾出動80多艘軍艦在海灣為油輪護航。1988年上半年開始,戰場形勢又向有利於伊拉克的方向轉化。伊拉克轉守為攻,並又佔領了伊朗的許多領土。8月20日,雙方在聯合國軍事觀察團監督下實現停火。

這場戰爭的結果,使雙方付出了慘重代價。這場戰爭雖然在現代化程度上並不突出,但卻反映出現代局部戰爭一些明顯的「國際化」、「經濟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徵。

海灣戰爭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佔領科威特全境,引發震動世界的海灣戰爭。

1991年1月17日當地時間凌晨2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伊軍發動猛烈進攻。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施空中戰役,代號為「沙漠風暴」。在歷時38天時間里,多國部隊出動飛機近10萬架次,投彈9萬多噸,發射各類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數百枚,使伊軍喪失了70%的作戰能力。第二階段是實施地面進攻,代號為「沙漠軍刀」。多國部隊成功組織了戰役欺騙和戰役機動,出其不意,僅用100個小時便收復科威特。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條件。戰爭於2月28日結束。

這次戰爭初步展示了信息化戰爭的特點,出現了獨立的空中戰役、導彈精確打擊、大規模信息壓制等新的作戰樣式。盡管伊拉克擁有大量的飛機和坦克,但在綜合實力和技術先進性方面,與多國部隊存在巨大差距。戰爭雙方並沒有構成實質性的對抗,多國部隊僅有400多人陣亡。

科索沃戰爭

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繞過聯合國對南斯拉夫這個主權國家發動了空中突襲,挑起了科索沃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北約共派遣1000多架飛機和40多艘艦艇,對南斯拉夫的軍事目標乃至民用經濟目標狂轟濫炸。北約共出動飛機3.6 萬架次,投擲和發射了2.3萬余枚炸彈和導彈,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名平民喪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了這個國家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損失的總和。

科索沃戰爭,絕不是一場偶然和簡單的地區沖突,而是由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精心策劃的。美國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推行北約東擴戰略,保持其在巴爾乾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場戰爭,是美國推行其「塑造、反應、准備」全球戰略的前奏。

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對南聯盟實施打擊。這表明,現代化的空中力量,能夠成為一支有效的戰略力量,直接地達成戰略目的。空中打擊,有利於發揮美國的軍事優勢,減少人員傷亡,並且給予美國在戰略上很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性。按美國人的看法,空中打擊,能夠全面摧毀敵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目標,迫使對方因無法承受巨大損失而屈服。今後,空中打擊,很可能是美國發動戰爭的一個主要方式。

㈧ 《淚之谷(2020)》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淚之谷》網路網液慎盤高清資源免費在旦埋啟線觀看:模如

鏈接:https://pan..com/s/19X9p7o25mQcLm_DPUqcjtA

提取碼:u5fi

㈨ 有誰清楚戈蘭高地爭奪戰

戈蘭高地坦克戰發生於1973年10月,是在中東戰場上進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現代坦克大戰。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國家埃及和敘利亞分別從西、北兩面同時對以色列突然發起進攻,拉開了第4次中東戰爭的序幕。在北線,裝備著800輛蘇制T-62新式坦克的3個敘利亞裝甲旅引導著3個敘利亞步兵師,直奔戈蘭高地掩殺過來。T-62坦克裝備著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坦克炮和最新型的紅外觀測儀,裝甲防護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面對滾滾而來的鐵甲洪流,防守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軍隊僅擁有60多輛坦克。強弱之勢有如霄壤,看來以軍難逃一劫。不料,開著最大油門前進的敘軍坦克車隊竟被擋在了戈蘭高地的一條壕溝之前,一籌莫展。

原來,防守戈蘭高地的以軍雖然人數少、裝備差,卻在戰術打法上大有講究。那條反坦克壕,口寬6米、底寬4米、深達9米,看似簡單,實藏玄機:形似古老,內有奧妙,且頗亮橘多創新之道。按一般構築反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應盯兄堆在兩側。但以軍卻一反常規,將積土全部堆在己方一側,並壘成了一道兩米多高的松軟土堤。

這一細微而巧妙的變化就讓敘軍傷透了腦筋:用推土機填平它吧,由於積土全部堆在以軍一側,而且戈蘭高地是結實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機鏟不動硬地,無土可填。

無奈中敘軍只得將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僅有2米多高,壕深卻有9米,白白折損了不少坦克,依舊只能「望壕興嘆」。敘軍只好拿出最後一招,用坦克架橋車架設車轍橋,可是又因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兩米多,架起的橋一頭高一頭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軟土堤上,使得過橋坦克左搖右晃,動不動就翻入壕中。僥幸過凱鍵襲來的坦克命運更加悲慘,因為跨越土堤時車體上昂,把裝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當越過土堤下來時,又把脆弱的頂部顯露無遺,「抬頭露肚、低頭露背」,給了以軍兩次絕佳的瞄準射擊良機,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經過4天的戰斗,敘軍不僅未進半步,反而在反坦克壕溝兩側,丟下了250 輛坦克和260輛裝甲車。這一帶因此以「淚谷」而名聞中東。

以軍就這樣巧用一道反坦克壕,成功地遲滯了敘軍的攻勢,為援軍到來贏得了時間。當以軍轉入反攻時,推土機輕而易舉地將積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橋」,保障部隊迅速通過發動進攻。戰後,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時的「戈蘭壕」。

這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成功戰例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人都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只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進行思維,運用高超的謀略,就能以弱打強。

閱讀全文

與戈蘭高地戰爭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讓時間停止手錶的印度電影 瀏覽:498
哪裡可以看到悔心院這部電影 瀏覽:644
神馬電影dy6888影視免費 瀏覽:518
電影世界追緝令 瀏覽:593
蛇舌電影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309
電影第三個人好在哪裡 瀏覽:50
老電影完整版牆頭記 瀏覽:97
最新電影遺產 瀏覽:140
信防局長電影免費完整 瀏覽:397
上海電影節在哪兒辦 瀏覽:716
英雄復英雄電影免費觀看機械師1 瀏覽:101
10部經典監獄電影有哪些 瀏覽:512
中國電影總票房排行榜2020 瀏覽:668
科幻微電影地球上最後 瀏覽:679
電影里的警車哪裡來的 瀏覽:857
最快的下電影軟體是什麼軟體下載 瀏覽:167
影電影在哪裡拍攝地點 瀏覽:442
印象成都微電影院 瀏覽:991
反擊電影完整免費美國 瀏覽:676
電影記憶大師圖片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