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某部電影的光影造型分析

某部電影的光影造型分析

發布時間:2023-04-30 12:53:02

Ⅰ 電影八佰如何用光線來分析人物

運用了大量明暗對比的高反差用光,將周圍環境淡化,突出人的面部,特別是眼睛,展現了在絕境中戰士們的心理變化。縱觀《八佰》中的攝影,無論是色彩還是光線都頗為考究,泛綠的色調和出色的光比構成了影片的視覺基調,與優秀的配樂共同傳遞出慘烈而悲壯的氛圍。

Ⅱ 求埃及王子800字的賞析加上鏡頭和造型

《埃及王子》的誕生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包括鏡頭的變化、整體色彩的變化、光影等。埃及王子追求的光影效果的真實性和質感也與傳統迪士尼大片大不相同,體現了場景氛圍營造的立體化趨勢。相比之下,我悶陸擾認為迪斯尼的《大力士》有點遜螞旦色。電影中唯一突然的光線變化是繆斯女神歌唱的過程,而這只是一般的音調變化。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特點是鏡頭的移動。
相機的飛行動作在埃及王子中被廣泛使用。虛擬攝像機可以在場景中自由飛行,在煙霧中穿行,甚至在運動過程中不斷改變焦距(如兄弟賽道中插入壁畫的鏡頭)。這種鏡頭軌跡是其他非動畫電影無法實現的。這是一個超現實的誇張動作。哈吉斯也使用了大量的大角度翻轉,比如哈吉斯學習射箭,但從宏觀角度來看,哈吉斯的鏡頭技能大多局限於二維圖片,而埃及王子則使用了大量的三維場景和復雜的鏡頭動作,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差異是拍攝理念的進步。
看《埃及王子》時,我明顯能感受到好萊塢歌舞片的氣息。電影過程中的這種敘述和獨白也出現在電影《哈吉斯》中。例如,《哈吉斯》中繆斯的歌唱是一種敘述者,而《埃及王子》中摩西和他的妹妹的歌唱也是一種敘述者。它具有分離事件的功能,具有很強的可預測性,暗示了情節的發展脈絡。電影中人物的獨白演唱無疑起到了敘事、省略和心理表達的作用,在音樂的背景下,情感更能震撼。悉銀

Ⅲ 電影中光影的理解

關燈拆電影 懂電影的看這幾個鏡頭就高潮了

一冰

Filming is the art of lights and shadows.

電影是光和影的藝術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光」的孿生兄弟

「影」

在公眾號後台回復具體影片片名可獲取

全網獨家1:1同聲評論音軌鏈接

-

剪影突出與省略的平衡點

剪影是電影中最為常見的光影處理手段之一,它能夠有效地省去人物外形特徵,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動作片中主角以剪影的方式進行打鬥,一方面能夠突出肢體動作,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武打場面的多樣性,是動作片導演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手法。

《007:大破天幕殺機》中這場高樓打鬥戲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動作戲連貫好看,背景幕牆上的水母圖案更是提升了這場打戲的藝術性,

剛硬與柔和在同一畫面里體現,美輪美奐。

也就是說,光和影能夠把畫面切分成兩個層次,在同一個平面中同時並置兩種對立元素,以此表達影片的某種復雜性。

譬如《搏擊俱樂部》的結尾,前景是傑克牽著馬拉的手的靜態剪影,後景我們看到摩天大樓轟然倒下,既暴力又具美感。

在這個畫面中前景象徵聯合,後景代表拆分,正合了《搏擊俱樂部》解構與重構的兩重性。

有的時候處於高亮部分的背景又可以作氣氛烘托的作用,譬如《愛樂之城》中戀人在星空下起舞,《ET外星人》里小男孩載著ET從夜空中騎行而過……

背景都為剪影中的人物關系鋪上了一層浪漫、奇幻的氛圍。

而影片中最常出現這種表現手法的時刻多處於日出或日落階段,

在電影學中這一時段也被稱為魔幻時段,英文叫Golden Hour。

顧名思義,因為太陽光線角度接近地平線而呈低色溫,整個畫面被橙紅色的光映照得暖烘烘的,特別適合導演在前景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戲。

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就有馬小軍俯瞰米蘭和劉憶苦交好,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這種表現方法具有三層含義。

一是黑根負責打理科里昂家族對公的事業,半明半暗代表他黑白通吃的兩重性。

二是黑根是老教父一手撫養長大的義子,他在科里昂家族中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半明半暗代表著他尷尬的處境。

三是黑根對失去老教父庇護後的科里昂家族產生了信心上的動搖,半明半暗代表他搖擺不定的衷心,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了。

再有一個特例,就是老教父的大兒子桑尼,他本是教父寶座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卻因為太過火爆的脾氣而間接被敵人設計暗殺。

為這個人物造影時,戈登·威利斯考慮到他直接的性格而特意沒有在他的臉上堆積任何陰影。

全場桑尼都是以面部高亮的形象示人,這也側面提醒了觀眾桑尼絕對不是教父之位的最終接班人。

陰影,究竟是五十度灰,還是五十度黑,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多的講究。

在戈登·威利斯開疆闢土般對陰影的研究和嘗試之下,終於「黑色電影」不再只停留於黑色的題材,而是更進一步地在光影藝術層面也達成了黑色的統一。

電影是一座光和影的神殿,

請關注「關燈拆電影」微信公眾號,

在往期內容中繼續收看「光」在電影中的巧妙運用。

我們,只讀經典。

Ⅳ 你最喜歡的哪個電影里的逆光場景

看過《芳華》影片的都知道,是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里,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勾起了一代人對青春芳華歲月的追憶,電影中的唯美畫面也備受大家稱贊。尤其是裡面的光影運用,既能體現出濃濃的年代感,又營造了藝術的質感。

拍攝逆光的地點選擇,逆光拍攝,如果是拍攝剪影,那麼背景要簡約統一,否則前景會被雜亂的背景覆蓋住。在拍攝其他題材的時候,應該避免一些特別空曠的地方,否則容易過曝,特別影響美觀。所以最好選擇一些有較暗的背景,比如建築、自然背景都可以。《芳華》中很多逆光的場景就選在室內,這樣可以帶來明顯的質感。逆光拍攝的最佳時間,逆光拍攝的最佳時間,是日出後和日落前的兩個小時。此時,太陽的斜側逆光較為強烈,是拍攝逆光的黃金時段。由於時令的原因,因此在夏季的時候,從下午四五點到天黑,冬天從下午三四點到天黑,都是拍攝逆光的好時間。正午時分一般不作為推薦,因為這個時候,形成頂光,不太適合拍照。了解這些你是不是也懂得了拍攝逆光的技巧呢?

Ⅳ 求大神 幫忙 一部電影的 景別 構圖 色彩 光線 角度這四個方面的分析

你應該是學攝影之類的吧,我簡單給你說下,比較通俗。你自己嘗試分析
1景別:說白了就是景象的遠近大小,去看景別作用,很好分析
2構圖:就是組合,如何搭配景象來表達什麼,形成了如何一個意境
3色彩:冷暖一般與情感同理,冷色佔住一般表達血腥、殘酷、寂寞類消極的,暖色則相反(一般哦,並不是所有)
4光線:就是順逆光,結合3色彩。
還有上面4個是相互聯系的,一般結合起來賞析
你隨便找部電影的一個片段就很好分析了
我不是專業學攝影的,只是根據看電影的經驗,僅供參考。
給你提供這些方面做得不錯的電影代表:
《陽光燦爛的日子》(被學編導、攝影的考爛了)
《那山那人那狗》
《太陽照常升起》
《向日葵》
《情書》
《可可西里》
《千里走單騎》

Ⅵ 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

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光的運用必不可少。影視造型的表達不是用色彩和線條,而是光線。造型中必須充分考慮光照中蘊含的審美因素,情緒表現。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電影人物布光拍攝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人像攝影照片光調分高調、低調和中間調三種

高調的特點是用大面積的白或淺灰影調來襯托小面積的深色塊,使畫面簡潔、素雅、清新,讓人看了心情舒暢。要注意拍攝對象的特徵,穿深色服飾和膚色過深的人都不宜拍高調人像。拍高調人像時,在曝光上寧過勿少,可比正常曝光略大半級到一級曝光量。

低調照片的光比大,畫面大部分很暗,只有少量的高光,它是以深沉、莊重、肅穆的氣氛感染觀眾。低調人像用光一般是逆光或側逆光,以穿深色衣服的人物為宜。曝光略不足,忌曝光過度。

中間調是介於高調和低調之間的一種常用常見的影調。特點是整幅照片明暗影調分布均勻正常,畫面明暗過渡緩慢,影調柔和,反差不強烈,呈現出極為豐富的中間層次,人像的質感細膩,給人的感覺是賞心悅目、素潔恬靜,適合拍攝任何人物。布光以順光和前側光為主,背景選用灰色調為好,曝光只要按正常的曝光量即可。

二、光型

光型是指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方向主燈光的照射下形成的造型效果。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一)正光型(順光)

正光型布光的臉部基本上都很明亮,僅在鼻下有一小鼻影。用正光拍攝的人物形象,面部光潔清秀,線條正直,形象逼真,層次豐富,是人像攝影中最流行,也是最常用的光型。

( 二)側光型

側光即是來自被攝者的左側或右側的光線。其中又分正側光、前側光和後側光。

正側光型的光源與被攝者形成90°角,投影留在被攝對象的一側,使人的臉上產生比例相等的明暗面,俗稱陰陽臉。使用這種光型拍攝,光線雖然較硬,但人物質感較好,立體感很強。

前側光也稱斜側光,它是從被攝者側前方照射而來的光,與被攝者成45°角使人的面部大部分受光,比較符合人的視覺習慣,特點是受光面大陰暗面小,有利於表現人像造型和皮膚質感。

後側光型又叫側逆光,它的光源來自被攝者的側後方,也可劃入逆光型的范圍。後側光的光線特點是層次清楚,線條明確,能使人與背景不重疊,表現出縱深感。

(三)逆光型

逆光,是從被攝人物後背上方射來的光線,光線被人的身體遮住,使人物大部分處於陰影中,被照射的人體輪廓會產生明暗生動的光影和線條,所以又稱為輪廓光。如果光源左移或右移,從人物的後側方射來,就是側逆光型,它能在其左側或右側勾勒人物的輪廓線,而且能拉大人像的光比,反差極強。

用逆光拍攝的人像,不論是正逆光還是側逆光,都有輪廓鮮明、立體感強、影紋色調美麗等特點。

要拍好逆光型人像,應掌握其基本要領,如:一般以深色背景為好,它能達到突出逆光的特點。適當增加曝光量或加輔助光。

燈光還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的情緒,下文將為大家介紹三種簡單的布光小技巧:1 顯瘦光(short lighting),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這三種不同的燈光賦予了主角三種不同的情緒和感情。這種技巧能讓你在主角剛坐下的時候就知道要打什麼樣的'燈光,賦予主角什麼樣的情緒。然後才是你該怎樣塑造主角周圍的背景燈光。

1 顯瘦光(short lighting)

如果一個人的臉型比較胖,有一個包子臉,那麼你可以試試顯瘦光,或者是緊致光(narrow lighting)。打這種光,首先要把你需要把你的主光源放置在離主角臉比較近的地方,在主角,燈光和攝像機之間創造一個45度角。主角臉上最胖的地方應該是離攝像機鏡頭最遠的地方。在這個比較胖的部位打更多的光能夠讓這個部位顯得更加瘦。

2 分割光(split lighting)

想要在鏡頭中加一些喜劇的元素?那就用一些分割光吧。這種照明風格也被叫做“連環畫小人”的風格,因為一些漫畫家喜歡把他們筆下的惡棍刻畫成這樣。打這種光,首先需要把主光源放在攝像機和主角之間呈90度的地方。主光源只把一半的臉給打亮,讓另一半的臉隱藏在陰影中,這種做法能得到非常搞笑的效果。

3 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

蝴蝶光,又稱派拉蒙光(paramount lighting),這種光可以為你的主角增加一種潮流感。對於那些臉偏瘦或者有高顴骨的人來說非常的有效因為在這種光線下臉上很少會有陰影,這也是為什麼這種光經常應用於女性身上。但是,對於那些臉比較胖的人來說不是非常的適合。打這種光需要把光源放在攝像機後面並且把光線直接照射到主角的臉上。因為光線是向下達到主角臉上的所以你能看到主角臉頰上有一塊類似於蝴蝶的陰影。

;

Ⅶ 如何分析一部影片的攝影手法

1、考察要點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順,無錯別字,並具有較高的寫作技巧。其次,是考察考生對於影片某些特殊的處理手法的理解,如張藝謀影片《我的父親母親》中的黑白、彩色兩種色調的運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紀實手法的運用等。第三,考察考生對於一部影片的主題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夠理解影片的深層含義和社會性。如《離開雷鋒的日子》所討論的主題是:在自由競爭、個人利益備受關注的社會轉型時期,雷鋒所代表的自我犧牲精神、集體主義卻並未過時。
2、影片分析的寫作方法與格式
要寫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確定寫作的角度。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會說說影片的主題思想,一會又分析劇作結構,一會又分析視聽語言方面的特色,覺得方方面面都想說一說,但又說得不深入,一篇優秀的影片分析永遠不是面面俱到的,永遠都是抓住其中一兩個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論述。
首先,可以對影片作社會學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時代的某個社會問題,作品所包含的社會內容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作品是如何展開這一社會主題的。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影片給觀眾展示了一幅中國普通農村的真實生活畫卷,通過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卑微的小人物執著的要用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個說法的故事,揭開了一個關於法律觀念的主題:每個人都有用法律保護尊嚴的權力,中國的法制觀念徹底普及還需要很長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敘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劇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種敘事關系,也就是如何講故事,影片的創作者如何通過情節的鋪排、細節的設置、人物形象地塑造來一步一步推動故事向前發展的。
再次,可以從技術的層面對影片的導演手法、視聽語言的技巧進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時空關系、影片敘事的鏡頭體系、導演如何進行場面調度等。如侯孝賢的影片中視聽語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長鏡頭的運用,那麼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賢的影片中,長鏡頭是如何具體運用的,長鏡頭給觀眾的視覺和心理感覺是怎樣的,長鏡頭背後蘊藏著怎樣的民族審美心理。再如陳凱歌的《和你在一起》中運用了大量的音樂來烘托影片的主題,考生也可就視聽中的「聽」來進行分析。當然,對於參加本可入學考試的考生而言,大多數都未進行過專業的視聽語言方面的訓練,因此導演手法、視聽語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過多,考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找出影片中一兩個突出的視聽語言的特徵,則可以進行視聽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視聽語言的特徵,也不要不懂裝懂,可以避開視聽的分析,轉而進行社會學的主題分析或敘事技巧的分析。

Ⅷ 影視製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分析

電影《末代皇帝》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敘事結構,採用了一種倒敘式的、層層嵌套式的時空結構,設計了兩條並行發展的敘事時空線索。影視製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一是影片的時空結構,二是溥儀主觀回憶的時空。採用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方式,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一系列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作為溥儀的生活環境,表現了他在這樣錯綜復雜的環境下的精神心理和生活狀況。

在影視製作中時空結構的光線設計上基本用自然光,光比大,色調以冷色調為主,場景以日景為主,影調反差大,帶有自然主義用光傾向;插入時空的光線設計用光比較戲劇化,光比小,色調以暖色調為主,光線跳躍,影調比較黯淡,帶有表現化用光的傾向。影片用光線的結構、組織、運動和變化,不僅展現出不同時空的不同氣氛和寓意,同時表現了溥儀的心理變化過程。

溥儀的主觀回憶中,在溥儀的生命歷程中不同的環境用不同的光線來表現,其中高調光與低調光的交錯使用在影片中有明顯的體現。影視製作中一直保持一種半陰影的基調。而光,則體現出一種自由精神。光,對於總被烏黑在陰影里的小皇帝溥儀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生理需要,而且意味著自由、解放。隨著小皇帝的成長,對社會的不斷認識,他不斷超越外界對他的控制,在這一過程中,光線處理上慢慢加入了自然光的成分。

以上就是青藤小編關於光影色彩的魅力的相關分享,光影運用,不僅能夠為影片增色,同時也能敘述故事和表達情感,是影視製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Ⅸ 急求《魔法阿媽》電影鏡頭、軸線、場面調度、色彩與光影、聲音設計、剪輯分析。

魔法阿媽 豆豆和小扁的初遇 魔法阿嫲(稻田電影工作室出品) 又名:Grandma and Her Ghosts(1998) 原名:阿嫲倘賣沒(製作初期定的名字,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改了) 首部進軍國際影展的華人原創卡通片 故事講述了豆豆的爸爸因為出了車禍,豆豆不得不暫時去那外表看起來很可怕的阿嫲(外婆)家住一段時間,由於阿嫲有著制服妖怪的能力,更是一個專捉惡鬼的大師,使得鬼怪都很怕她,其中一個被關在罐子里的鬼怪因為豆豆的貪玩,不小心給溜了出來,鬼怪為了對付阿嫲,欺騙豆豆收集阿嫲的眼淚,企圖阻止阿嫲來收服自己。。。。。。。。。。 卡通特色: 加入許多中國民間色彩的元素,尤其以鬼節習俗和漁村風情更為突出,更顯出自己的特色。若論畫功、故事,魔法阿媽 肯定是沒法跟美國的迪士尼或日本的宮崎峻這些老大哥相比,但其製作的誠意則是不容否定的,至少他們沒有依靠電腦,全部是畫師們一筆一畫勾勒的(由日本擔任顧問及後期工作),他們亦沒有請外援(跨國與韓國合作難道對方只提供了資金?),由故事結構到人物造型一手包辦,不受商業考慮的羈絆(起碼我是不信)。唯一不夠的是資金和時間(這點我認同)。 主要人物: 婆婆:表面上是一個以賣魚蛋為生的老婦,其實家族自祖父那代開始已肩負起捉鬼使命,然而卻被親生女兒指為迷信。外表凶惡、嚴肅,其實很疼惜女兒及孫子豆豆,為對付上了貓(酷羅)身的惡魔,不惜與狗(西羅)調轉軀殼,險些喪命。 豆豆:五歲,頑皮無知,因為爸爸出了車禍而被媽媽送到基隆外婆家住,感到外婆凶惡、古怪,為返回城市媽媽的懷抱,不惜答應把外婆賣掉,害外婆被車撞倒,最後認清一切是惡魔的詭計,和外婆一起捉拿惡鬼。 小扁:一條可愛的蛇,給車壓扁後,斗掘旦意外給豆豆發現。並答應幫助它投胎,因此成了豆豆那看不見的朋友。 小女孩:一個性格內向,手裡拿著個玩具娃娃,特害怕牛頭馬面而不敢投胎。在中元節放水燈的時候意外與豆豆相識,自此小豆豆又多了一個看不見的朋友。 阿民(內地稱阿寶):說話結巴,是豆豆來到阿媽家後認識的第一位朋友。擁有豆豆看不見的大鯨魚朋友,後來獨身一人去救大鯨魚卻被惡鬼捉了。 製作人員: 導演:王小棣(Siu-Di Wang) 主演:文英 (Wen Ying)/庄博文/許傑輝 動畫設計師:麥仁傑 故事版:麥仁傑 監制:王小棣、李春滿 編劇:黃黎明 製片:黃黎明 音樂指導:史擷詠 錄音:杜篤之 顧問:庄正彬 助理製片:安哲毅 前期製片:王耿瑜 美術指導:李鴻祥 構圖:郭錦洲、陳偉松、王登鈺 KiKi工作室、陳慶升 麥仁傑 動畫製作:Plus One Animation Co Ltd 杜比混音:偉意工作室 剪接:雷震卿 中文字幕:溫郁芳 字幕製作:塗茂松 幕散虛後配音:文英、庄博文、許傑輝 影片類型:動畫/喜劇 國家/地區:台灣 影片長度:79分鍾 對白語言:國語(含部分閩南語) 官方網站: http://movie.kingnet.com.tw/channelk/magicgrandma/ 登場人物: 阿媽 配音:文英 豆豆 配音:庄博文 酷羅 配音:許傑輝 小扁 配音:庄建昱 巨人 配音:黃仲昆 阿明 配音:簡大智 大馬面 配音:李小平 大牛頭 配音:羅北安 醫生 配音:陳玉勛 護士 配音:陳秀如 局長 配音:王明台 警察 配音:趙正平 爸爸 配音:麥仁傑 媽媽 配音:溫莉荃 娃娃 配音:庄岱文 小鬼 配音:王耀華 金水婆 配音:陳月娥 各地上映詳細時間及地點: 香港 2000年10月13日 以色列 2001年7月12日 台灣 1998年01月1日 韓國 199?年 參展 / 獲獎記錄: 1998: 魔法阿媽 獲得第一屆台北電影節(原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類年度最佳影片及第三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片入圍(因被金馬獎評審指為「倡導迷信」,因此與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無緣) 1999: 魔法阿媽 獲得中時晚報華語電影獎優秀作品、空擾美國洛杉磯國際頻道電視台亞太地區優良電影及第十六屆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影展動畫影片佳作獎,並應邀參加13個國際影展 詳細參展 / 獲獎記錄: 1998 台北國際影展,閉幕片 1998 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影片 1998 台北金馬獎最佳動畫片入圍 1998 加拿大溫哥華影展 1999 香港電影節 1999 新加坡影展 1999 美國舊金山國際電影節 1999 美國費城國際電影節 1999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1999 曼谷國際電影節 1999 日本福岡亞洲電影節 1999 美國紐約國際電影節 1999 美國芝加哥兒童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年度佳片 1999 第一屆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影片獎 1999 芝加哥兒童電影節佳作 2003 英國艾斯特影展 2003 捷克茲林影展 2004 蒙古台灣影展 2004 台灣鬼魅影展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影片 導演簡介: 王小棣,1953年生於台北,美國德州三一大學戲劇碩士。1979年回台灣創辦民心影視公司,1992年和黃黎明創辦了民心劇場和稻田電影工作室。 幕後/花絮: 人人都有一顆童心的導演王小棣 記:你一直都是拍劇情片的,為什麼會有興趣製作一部動畫電影? 王:我看到宮畸峻的動畫很感動,特別是他的《魔女宅急便》,還有他之前的作品《再見螢火蟲》,我覺得台灣因為傳統與教育制度,令我們的想像力越來越窄,為什麼我們沒有好好的發揮我們的想像力。 記:《魔法阿媽》的故事有沒有特別的意義? 王:我們的父母都是從舊社會來的,整天就跟你說我們以前怎樣苦。但我們的孩子卻是180度的不同,一屋都是玩具。你怎樣幫兩代溝通。上一代有他們的經歷,有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包容。有他們對天地的看法。《魔法阿媽》的鬼阿媽是非常大度的,她有現代的一面,也有傳統的一面。我們安排一個小朋友走進阿媽的世界,讓他去發現阿媽的世界也不是那麼古板的。 記:製作這部影片最困難的是什麼? 王:好萊塢的動畫片都是花幾年時間,上億元的製作,而我們因為拿了國片輔導金(1000萬新台幣),一定要在一年裡完成,製作費也只有四千萬台幣,沒有錢又要定時完成是很痛苦的。 記:這部影片在一些海外影展以至台北的影展都得到榮譽,你覺得評審為什麼會喜歡這部片? 王:一些專業的動畫家喜歡影片中的創意、幽默與想像力,他們也不介意你的影片的資金不足、品質沒有好萊塢製作精良。在台北電影節得到首獎,我想評審是想得獎的影片能讓觀眾欣賞。這部影片在美國上映的時候,有些ABC(美國出生的中國人),他們也很喜歡。 記:這部影片在台灣有人認同,是否台灣電影需要新的元素? 王:《魔法阿媽》能夠在台北電影節拿到首獎的原因,我想是評審希望有一些不太嚴肅的電影。當你聽到電影院里小朋友的笑聲是很動人的。你會有很深刻的體會。每個人都是有童心的,但因為經濟的壓力、工作的關系,我們必須將童心收藏起來,但《魔法阿媽》令他們得到了釋放,回憶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

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某部電影的光影造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天堂哪吒之魔童降世 瀏覽:514
南京世茂濱江電影院怎麼樣 瀏覽:350
電影羅馬在線完整下載 瀏覽:149
電影卡哪裡可以購買 瀏覽:998
電影同喜票房 瀏覽:315
從暴風影音上怎麼下電影 瀏覽:505
翼手龍電影完整版 瀏覽:932
付費電影免費觀看的網站 瀏覽:716
電影網站侵權怎麼解決 瀏覽:823
重逢微電影歌曲叫什麼 瀏覽:609
懷孕疑雲微電影簡介 瀏覽:808
大眼仔是哪個電影 瀏覽:598
2017韓國電影兄弟在線觀看 瀏覽:360
莎姐是哪個電影 瀏覽:617
使命召喚游戲電影14 瀏覽:634
離婚大戰電影拍攝時間 瀏覽:898
手機看小電影有哪些app 瀏覽:330
說不出來的故事微電影評價 瀏覽:721
黃渤影帝是哪個電影 瀏覽:880
微電影製作教程視頻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