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技術角度分析電影

技術角度分析電影

發布時間:2023-04-28 00:09:08

⑴ 從技術角度來描述電影的歷史,可以將電影分為哪五個階段

一)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攝影技術的發展,可長時間保存圖片
二)無聲電影幼年期
三)無聲電影成熟期,利用鏡頭的交切形成蒙太奇節奏,揭示人物的內在情緒;充分發揮了蒙太奇的隱喻功能
,形成「詩電影」的傳統。
四)彩色電影幼年期
五)彩色電影成熟期

⑵ 從何技術角度看如何欣賞動畫影片

技術分很多種
如果是CG類的,可以看三維模型是否建得細膩,然後貼圖是掘坦否精緻,接下來特效做得如何逼真,還有就是所有的動作運用是否到位。比如史瑞克就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細節決定成敗。
如果是平面動畫,可以看手判備桐繪的基本功,看動畫規律是否已表現到位,比如滾世一個人轉身彎腰走動等動作。

綜合的可以看故事情節
然後分鏡腳本的完善度。有的動畫片是純給小朋友看的,然後有的動畫片不只小朋友可以看。

⑶ 電影內容創新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

電影是科技和藝術聯姻而生的產物。電影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一直受惠於科技。每一種新技術、新設備的發明,都為電影藝術提供了新的美學和藝術可能性,豐富了電影語言和表現手段。

縱觀電影120年歷史,從上世紀20年代末的聲音和變焦距,四五十年代的彩色和寬銀幕,70年代的防抖攝影機,80年代的電腦特效,90年代的3D到本世紀初漸次崛起的立體聲效、高清晰、高幀頻、4D和直投式LED等,無不推動著電影在產業、藝術、技術等各方面的演變和精進。

李安說:「電影本身就是科技,新科技讓電影回歸其最基本。」電影技術的發展影響著電影內容的創新,也改變著電影內容的傳播方式,甚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可見科技對電影之重要。如今,身處新技術潮流中,電影人若不諳熟、不掌握高科技手段,就拍不出像樣的現代風格影片。而觀眾特別是年輕人,青睞能給人強烈視聽震撼的技術主義電影,如科幻片、奇幻片等在影市大當其道。以技術為支撐的這類電影,所呈現者無疑是非現實的、亦真亦幻的世界,卻為人類營造了共同的想像世界,故而,這些執技術之牛耳的電影比較容易實現國際化,能有力地掌控全球市場。好萊塢商業大片就是憑借不斷開發新電影技術而獨霸天下,這類影片今後恐怕還將拍得更多,在技術上推向更極致。像《戰狼2》用大量新特效來加強表達中國自信的效果,最終獲近60億元的票房。如今,我國許多影片的技術質量已相當高,特效酷炫、影像逼真、畫面質感強已經不是外片專屬,且在音畫呈現的某些方面與好萊塢大片比較也相差不遠。

中國電影與科技的握手,迫切需要著力開發計算機視覺、圖形和人機交互性能,藉以豐富製作手段;需要探索綜合利用3D、高幀頻、高動態、廣色域乃至激光等技術,全面提升國產片的科技含金量,提升視聽質量,強化觀影體驗;需要加快創立基於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電影智能化製作流程和業務模式。這些技術方面的升級,也意味著要有一種嶄新的「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而創作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不能再以老思路來開發內容。另外,每推出一部技術含量高的影片,要有將其打造成為品牌的意識,必須從影視、游戲、漫畫一體化的角度全方位考量製作,這也就要求製片方具有更宏闊的產業視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以及VR、AR技術、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會對未來電影的前沿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其中,VR 技術能為觀眾提供沉浸又多感知的人景互動,AR技術能把虛擬圖像和真實圖像疊加互補,強化觀眾的感官體驗,兩者能完成從觀看到沉浸的審美嬗變。至於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作用也非常大,既可使得發行所需要掌握的觀眾喜好、觀眾流量統計和票房預測等做到精準,也可使得製作所需的動作捕捉、表情捕捉、效果渲染乃至劇本編寫、主角物色等環節做到精細化。

作為專業的互聯網影視綜合服務平台,萬眾網影APP創造專注於影視行業的垂直社交體驗,並提供視頻、音樂、文學作品在線展示與觀看,用心甄選精品進行推薦。隨時隨地觀看閱讀,大幅度節省信息搜索時間成本,在休閑娛樂的同時發掘優秀作品。讓專業影視製作人與才華橫溢的創作者們進行線上溝通和版權交易、合作拍攝,為優秀文學作品找到伯樂,助力行業輸出更多優質影視作品。

⑷ 電影和電視從技術上分析有什麼不同呢

主要幀率不同
電影是24幀的,即每秒放映24張畫面
電視一般是25幀或更高,所以電視看起來更「流暢」一些
傳統的電影採用膠片拍攝
傳統的電視都是用磁帶
不過現在很多都數碼化了,電影和電視都是

⑸ 請教一下電影專業的朋友:一部電影如何從技術角度來評價是好是壞

沒有統一標准,就像一部電影上映後在一些影評人的眼裡很好,而在另一些的影評人的眼裡很垃圾,就像今年的《伊莎貝拉》,有一些人覺得這部電影無聊亂倫不知所雲,而在另一些人眼裡則是近年來港產難得的精品製作,甚至於說彭浩翔是帆穗悔香港電影的救世主。
而另一種情況更讓人感到疑惑,比如《銀翼殺手》,電影出來時絕大多數影評人認為這是爛片一部,而十餘年後,這部電影稀里糊塗成了科幻電影最經典的作品之一,這時,當初很多抨擊該片的人開始向這部電影道歉。再比如,《肖申克救贖》,電影上映時遭到冷落,可後來卻在影碟租賃市場取得矚目的成績,之後才被影迷奉為經典。

而最基本的電影評析是建立在你大量的看電影和大量的接受各個方面的知識的基礎上的,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具備比較深刻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被媒體或票房遮蔽雙眼。

如果從純技術角度(我不是很清楚技術角度的意思),電影是看攝影,畫面,配樂等等。這些比較專業,評獎的時候都有專門人士。而一般的非專業人士就是靠日積月累的看電影了。

而綜合的看一部電影,以上的技術層面都是次要的。
第一,劇本,劇本是電影最基本的方面,一個好的劇本會讓電影還沒拍就獲得成功的一大半,劇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俗套,至少要在一些方面作出創新,這里舉一個例子《珍珠港》,這部電影為什麼被影評人罵得狗血噴頭,原因就是故事俗套毫無新意,電影講的是一場很嚴肅的歷史事件,然而它只是說了一個俗的不能再俗的的三角戀,而包裝的是這個讓所有美國人心痛的歷史,更別說表現出任何值得思索的內容,再加上對日本的美化,影評人能放過你嗎?
第二,導演對故事節奏的把握,導演的重要性在電影中表現的最重要方面就是這點,一個好劇本,如果導演再拍的時候首尾不顧,節奏失控,該說的沒說清楚,不該說的講了一大堆,那這部電影就毀了。比如斯皮爾伯格處女作Sugarland Express,一個平白無奇的的故事在導演流暢的剪接中顯得驚心動魄。還有希區柯克,這個備受新浪潮推崇的懸疑大師,他對電影的掌控是非常強的,故事永遠在他希望的的發展軌跡上前進從不出軌半步。
第三,表演,這一點我不說了,麥當娜(N格金酸酶外加世紀最差女主角)毀掉了多少部電影,一個蹩腳演員可以把導演氣死。

這三個是基本的,如果一部電影做到這三點,在技術(也就是攝影化妝等等)上過得去的話,那就是精品。
所謂爛片70%是第一個原因,也就是劇本問題,這也是目前困擾中國電影行業的問題,剩下來30%是導演和演員造成的。
第四,電影的深度,如果電影可以做到讓人主動的去思考,去思索族塌一些關於生命,關於人生,或者就是親情家庭等等內容,那麼這部電影就很好了。
第五,優良的攝影,配樂等。

做到以上五點,那麼這部電影放到哪裡都是競爭最高獎項的有力競爭者。
第六,在某一個方面開創先河並影響後代,那麼這就是傳說中的經典了。為什麼說《公民凱恩》是經典,就是在那個年代這部電影在故事的敘述方式方面做到了前不見古人的水準,後來態正的人大量學習,相信對那個年代電影熟悉的影迷能感覺到。還有《閃靈》,有些人說它不恐怖,的確,幾個人在家吃著爆米花看的確不會感到恐怖,但這部電影的經典之處就是創造出全新的恐怖電影拍攝理念,比如封閉的空間,電影中巨大的與外世隔絕的大房子就是,後來大量恐怖電影學它把故事放在一個與外界失去聯系的地方,常看恐怖片的人會明白我說的,還有就是氣氛的營造和攝影手法的創新。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方面,比如感人,比如細膩,比如風景如畫等等。
但最關鍵的是你要看電影,看多了自然就通曉了。

⑹ 分析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的關系論文

分析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的關系論文

影視藝術是科學技術與藝術創造的結晶。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化大樹的兩大碩果,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對美麗的翅膀。兩者的結合是真和美的融合,是理智的邏輯思維與情感的、形象的審美思維的溝通。它們交相扶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達到理智和情感的美妙結合和升華。

關於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之間關系的討論從未間斷過,筆者在本文中試圖把二者的關系放在影視語言、歷史和技術的維度之中,考察技術和媒介演進,並在媒介形式基礎上的內同進行了考察,剖析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之間的關系。最後證明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是同一藝術形式在技術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發展階段。

一、 將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關系放在影視語言的維度考慮

對語言的理解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語言指的是人類自然語言,它是語言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廣義語言則指所有具備某種信遞功能的符號系統。從這個意義上講,動物語言、身勢語言、形式語言、邏輯語言、計算機語言、影視語言等等,均可視為語言,其種類可謂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視語言,既不是廣義語言,也不屬於狹義語言。影視語言是廣義語言與狹義語言合二為一的產物,因此兼備兩者的特點。由此可見,影視語言是一種綜合語言。具體講,影視語言由畫面語言與人物語言兩部分組成。畫面語言是影視作品受眾通過視覺解讀的部分,而人物語言則是通過聽覺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視語言也可以稱為視聽語言。如果將一部影視作品看作一個文本,那麼,影視語言是由畫面文本與言語文本構成的有機整體。畫面文本與言語文本又分別由大量子文本組成。畫面子文本包括鏡頭、場景、段落等。而這些畫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種角度拍攝的景別,即全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等構成。言語子文本則包括與上述畫面子文本緊密相連的人物言語。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單位屬於影視語言的「詞彙」部分。

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共同載體視聽語言是沒有本質的分別的。電影與電視劇,無論是畫面語言還是人物語言,他們都是通過記錄與表現人物特徵或者通過記錄故事情節的方式向人們傳播一些思想與情感,通過視聽語言達到和受眾產生共鳴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二、將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關系放在影視藝術的歷史和技術演進的維度考慮

亨利·布雷切斯還指出:「從技術上說,大眾傳媒技術越來越靠攏,呈趨同現象。從製作上說,電影、錄像、電腦技術間的差異正在消失,從技術角度來區別電影、電視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義。一部價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電視攝像機事實上就是一台電影攝影機。而我們學生們未來製作電影的方法將極大地依賴於錄像和電腦技術。」

《第七藝術宣言》中把電影稱為第七藝術,而自貝爾德發明電視以來,電視已愈發被世人認可為第八藝術,於是電視藝術的概念也隨之產生並被廣泛認可。影視藝術的關系,即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關系。所謂電影藝術,是以現代科技為手段,從純粹的視覺藝術演變為視聽藝術,以聲音和視覺形象為媒介來表現現實生活的人們情感以及視覺奇觀等各種內容的一種藝術。而電視藝術,則是以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聲畫造型為傳播方式,運用藝術的審美思維把握和表現客觀世界,通過塑造鮮明的屏幕形象,達到以情感人為目的的屏幕藝術形態。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定義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徵為定義的坐標。如果把這個坐標放在歷史的維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別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國魯米艾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電影誕生了。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二者之間相差了29年的時間。雖然一直有著電視嚴重沖擊了電影市場的觀念,但是他們現在依然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著,並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時間產生的先後順序上,電影技術是先於電視技術的。電視的藝術表現形態是基於電影的藝術表現形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因此說二者是同一門藝術的不同發展階段。從技術誕生的先後順序角度來說,電影是影視藝術的低級階段,電視是影視藝術的高級階段。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二者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電影是在電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寬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響,黑暗的觀影環境的媒介特點營造了一個特殊的環境。觀眾能在眾多觀影者的影響和黑暗中達到一種「沉浸」的狀態。現在藉助於更高科技的3D技術更是將這種媒介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電影藝術的特點總是依託於電影這種媒介形態的特點。電視藝術由於其屏幕小,音響效果不是那麼出色,而且由於觀看環境的限制,觀眾不能達到所謂的「沉浸」狀態。媒介特性似乎在遙控著內容。電視劇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觀異景,大多都是以情節和情感取勝。但是以歷史的關照我們也會看到隨著技術的進步,電視機作為一種技術進步的產品,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變化:屏幕越來越大,清晰度越來越高,屏幕正在朝著電影的長寬比例演進。

隨著電視的變化,電視所表現的內容正在發生變化。比如在美國,像《太平洋戰爭》這樣的上億美元的大製作,是作為電視劇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且現在流行於互聯網上的美劇大多都是採用邊播邊拍的製作方式,而且畫面的清晰度與製作手法都是以電影的標准進行的。電視製作人也多是之前從事電影製作的.人,而且投資商不惜花費大量資金拍攝具有電影藝術特點的電視劇以贏得市場利潤。因此,在現在技術發達的美國,電視這種媒介形式正在呈現電影藝術的特點。

美國電影理論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為電視製作電影:影視趨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樣:「在影視媒體目前演進階段,我們最好不要把兩者看成是相互分離的兩種不同技術,而是看成製作、發行結合的實體,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很多從電視接收的節目實際上是由電影業製作的。事實上,所有的電影公司和電視節目製作人和發行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可以以技術為基礎,以媒介演進的歷史為核心,假設電視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術指標能達到電影的水準,那麼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之間的差別將會消失。也就是說技術鍛造的形式基礎上的內容也會趨向統一。

三、電影和電視技術層面的趨同也會帶來電影和電視藝術層面的趨同

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是依託於各自的媒介形式才呈現出自己的特點的。英尼斯在《帝國的偏向》中對不同形態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媒介形式所承載的內容形式會影響到一個敵國的興衰。以此思考,電視技術的發展會帶來電影和電視內容的趨向同一。基於等離子或者液晶技術為基礎的平板電視生產成本越來越低,普通老百姓對大屏幕電視的消費能力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3D效果的影片已經可以在電視上進行播放,高清晰度的電影同樣可以在電視上進行播放。

電影的觀賞場景已經脫離了電影院的唯一性。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現代電視製造技術的發展可以滿足人們在家觀賞電影的要求。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平板電視、平板電腦等等的問世也會改變人們的觀影方式。但是這並不代表電影院的消亡,在技術和內容層面或許都被電視趕超的情況下,電影一定會找到新的定位。

;

⑺ 論述如何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

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電影思想體系、藝術形象、人物形象、主題、演員、導演構思。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整個思想體系。從頭到尾,從各方面來認識作品的總體傾向。

2、分析具體的藝術形象。主題是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來。主題的提示,須在具體藝術形象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主題不是夾雜、安排在作品中的幾句評論,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層意蘊,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確。

3、重視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為提示作品的主題,必須認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節。情節安排,不單純是生活的直接展現。

4、評主題。主題是藝術作品所描繪的整個形象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又稱主題思想,主題是作品內容核心,是作品的靈魂與統帥,既貫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題,從作品中體現出來,又包含著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評價,滲透著作者的美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世界觀。

5、評演員。演員對角色的表演 演員對角色的表演是在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時又是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的基礎上來完成,有一定的自由性。

演員的表演,既需要演員有強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激情注入到角色的創造與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動的形象(角色)來感染觀眾,以使觀眾深深地進入特定情境來感受、評價生活與藝術。

6、分析導演構思。為了把劇本轉化成影視片,導演要從整體上構想未來影視片的內容與形式的各個方面。這里既有對影視片的基調、樣式、風格、人物等方面的確定和追求,又有對各門類藝術家的具體要求。這是導演藝術創造力的體現。

(7)技術角度分析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

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⑻ 從技術角度來說電影最早的階段是無聲電影階段

是的,電影的發展是無聲,黑白,一直到現在的什麼3D、4D發展。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源扒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衡雹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發明者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他們一直追求電影對現實世界的逼真還原,其中,色彩自然也是他們的重要目標。早在1925年,前蘇聯導演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就嘗試人工為膠片上色,讓戰艦升起一面真正紅色的紅旗。


電影發展史的五個階段是:

1、電影技術發明期(1832—1895)。

2、無聲電影時期(1895—雹攔昌1927)。

3、成熟期(1927—1945)。

4、發展期(1945—80年代末)。

5、電影新時期(90年代—)。

閱讀全文

與技術角度分析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心謠微電影 瀏覽:993
抖音照片電影怎麼裁剪音樂 瀏覽:106
夜店舞蹈兩個人歌曲是什麼電影 瀏覽:479
美國好看的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363
有哪些電影QQ群 瀏覽:161
臘什麼的電影 瀏覽:561
電影是怎麼p頭像的 瀏覽:989
埃克塞特大學電影專業怎麼樣 瀏覽:198
tupac電影有哪些 瀏覽:484
哪個電影院可以看決勝時刻 瀏覽:75
電影電視劇免費看軟體 瀏覽:451
不用充錢免費看電影的軟體 瀏覽:568
螢火蟲蟲在哪裡電影名叫瑞奇 瀏覽:986
新的天地是哪個電影 瀏覽:597
如何給電影片段修改字幕 瀏覽:806
胡一天和沈月有哪些電影 瀏覽:913
海洋瞬間結冰是哪個電影 瀏覽:900
電影製作軟體下載免費 瀏覽:981
電影模擬游戲觀後感 瀏覽:262
電影天堂哪吒之魔童降世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