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及其分析
案例一:
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張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伍某某,男,漢族,16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
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因丟失一部手機,其懷疑與其曾同住的於某和覃某偷了其手機,於是在2004年12月31日晚上,糾集了犯罪嫌疑人張某、伍某某,對來其宿舍拿行李的被害人於某和覃某進行毆打,不讓該二人離開,其間,余某某將於某的頭打破,還用煙頭燙傷覃某,以此來逼兩被害人承認有偷其手機,犯罪嫌疑人張某和伍某某幫助余某某對被害人於某和覃某進行看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將該三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為止,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以非法拘禁罪對該三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案例二:
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在湖裡後埔某網吧上網,因其盜用他人帳號上網被管理員發現而被趕出網吧,2005年1月4日,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糾集了兩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該網吧為其被趕出的網吧的事出氣,到網吧後該三人將網吧管理員李某打成輕傷,將另一管理員黃某的手劃傷,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檢察機關經審查以尋釁滋事罪對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批准逮捕。
案例:
犯罪嫌疑人吳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湖北省人;犯罪嫌疑人宋某某,男,漢族,15歲,初中文化,福建省人;董某某,男,漢族,15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吳某某、宋某某、董某某,因來廈後,手裡沒錢,便萌生搶劫計程車司機的念頭,2005年1月19日凌晨,三人經過預謀,在仙岳路雇了一部計程車,讓司機開到林後一偏僻的地方,用勒脖子、塑料袋封嘴等手段強行搶走了被害人周某的一部小靈通和現金500多元。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以搶劫罪對該三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案例三:
犯罪嫌疑人何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諶某,男,漢族,19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黃某某,男,漢族,18歲,初中敏悶帶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童某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張某,男,漢族,19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案例四:
2004年11月26日晚上,犯罪嫌疑人何某某、王某某、諶某、黃某某、童某某在一起喝酒時,王某某提出說去搶點錢來花,於是當天晚上將近凌晨時,上述五人外出尋找目標,無人來到湖裡興隆路正遇上騎自行車下班回家的被害人林某,上述犯罪嫌疑人上前將林某的自行車踢倒,並將林某推倒,犯罪嫌疑人何某某還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林某的大腿捅傷,五人搶了林某身上的一部手機和200多元現金,逃離了現場,被害人林某因被捅傷後失血過多而不治身亡。事後犯罪嫌疑人張某在明知上述犯罪嫌疑人搶劫犯罪的情況下,還讓上述犯罪嫌疑人在其住處留宿。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對犯罪嫌疑人何某某、王某某、諶某、黃某某、童某某以搶劫罪批准逮捕,對犯罪嫌疑人張某以窩藏罪批准逮捕。
案例五
犯罪嫌疑人劉某(男,16歲,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時許,夥同夏某、陳某、黃某等人經過事先預謀,由陳某攜帶一把西瓜刀,四人竄至廈門湖裡某處的路面,尋找作案目標,准備實施搶劫時,被治安巡邏隊發現,而被抓獲。
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認為劉某夥同他預謀搶劫,並准備了作案工具,著手尋找作案目標,但由於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具體犯罪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22條之規定,其行為構成搶劫罪(預備),考橋蘆慮其作案時屬未成年人,罩老檢察機關對其以無逮捕必要,作出不捕決定,並聯合相關單位及劉某家屬對劉某實施幫教。
案例六
犯罪嫌疑人楊某(男,17歲,福建省平和縣人),其在2005年3月,在湖裡馬壠某網吧上網時發現該網吧伺服器的漏洞,並多次利用該網吧伺服器漏洞,修改網吧電腦網路伺服器系統中上網卡帳戶數據,為其同學徐某、陳某、韋某等人在該網吧增加上網帳號上的金額數據,以達到不向該網吧繳費而上網的目的,其至被該網吧發現時先後共盜用網吧上網費計人民幣4373.6元。
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認為楊某盜用他人上網費用,數額已達到較大起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4條之規定,其行為構成盜竊罪,但由於考慮楊某作案時屬未成年人,且其情節較輕,主觀惡性較小,決定對其作出不捕決定,並聯合相關單位及楊某家屬對楊某實施幫教
⑵ 急急急!求一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討論]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一條圍巾撕裂6個家庭 杭一女高中生命喪同學之手
昨天,記者接到熱線:杭州蕭山區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屍案。隨後這一消息被警方證實。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數被杭州警方抓獲。令所有人驚異的是:他們竟是死者的同學。
昨天下午,記者獲悉案件大致經過:被害者阿紅,17歲,就讀於蕭山某高中。因一點小矛盾,阿紅與同學阿潔發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懷恨在心的阿潔,糾集其他4人,將阿紅騙至阿華家中,用圍巾將阿紅勒死,並支解,隨後棄屍野外。
這起命案不僅毀了6個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戶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們對於青少年犯罪的關注。
目前,杭州警方正對案情進一步調查。
驚聞噩耗家長掩面而泣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當其中一位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女兒是5名行凶者之一後,掩面而泣。與其餘4名行凶者家長一樣,面對被害者家屬,他們將承受一輩子的痛苦,遭受無以言盡的精神折磨。
其實早在半年前,杭州蕭山區一名高二男生,也為一件不起眼的小碰擦,將一名素不相識的女學生殺害。而這名出身貧寒之家的女學生受害時,剛參加完高考,即將成為一名大學生。
這兩起兇殺案中,死者和加害者都是處於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十幾歲的孩子為什麼會拿刀殺人,而且殺的還是自己的同學?十幾歲的孩子心裡究竟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們必須把解決問題的方式全都歸於暴力?
這樣的青少年犯罪答冊令人震驚
一位辦案多年的資深警官對記者說,殺人分屍,且出自按理看連殺一隻雞都害怕的青少年之手,讓人震驚。這位警官認為,青少年犯罪是一直存在的老問題。過去一般比較常見的是以大欺小、偷盜、搶劫、打群架等等,類似這起集體將同窗殺害並支解的惡性事件應是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新問題。
在一般人眼裡,女生往往與暴力絕緣。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5名行凶者中,4人竟是女生。警官說:「女孩子在犯罪中表現出的暴力程度,大體可以反映出目前一些青少年對暴力的一種心態。」
當文靜、柔弱的女孩子,開始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時,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真的需要重新思考和反省。
家長感到教育責任很重
在杭州一個學生家長論壇中,不少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家長紛紛就此發表評論。
水香苑清說:我覺得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做父母的都非常溺愛孩子,生怕自己的「心肝寶貝」在外面「吃虧」。於是傳授給孩子一些「不吃虧」的方法,如何與人「針鋒相對」啊,如何罵人、打人啊,等等。如此教子,雖說能培養孩子好強爭勝的性格,但最終也有可能把孩子培養成打手或殺手。
木子的媽說:很多家長往往在滿足子清陪宏女物質要求之餘,而忽略了與他們溝通。我女兒正處於後青春期,情緒也是一會高潮一會低潮。我和她爸更是提心吊膽。奉勸子女在外地讀書的家長,沒有手機的趕快買,宿舍沒有電話,要求學校趕快裝,只要有一天聽不到子女的聲音,就憂心忡忡的。
琪琪爸說:現在的孩子不能與以前的孩子做比較,社會不是從前的社會,壓力也不同從前,孩子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一些他們這個年紀不應該掌握的知識,往往應該掌握的心理及生理變化卻由孩子們自己畸形完成。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的心態會自閉;而在家裡,父母很少能真正聽聽孩子們每天都在想些什麼,在學校里,老師關注的只有學習、只有成績,十幾歲的孩子看似風華正茂,可心中不知淤積了多少陰暗。
對生命尊重教育的缺失
昨晚,記者采訪了杭州市青少年熱線心理咨詢師楊迪老師。聽到又一起學生殺人案,她感到非常痛心。「這起命案再次折射出我們長期以來在孩子教育中的一個缺陷——『對生命尊重』的教育缺失。」
「這導致我們的青少年對他人生命的漠視,也對自己生命的漠視。除了傷人,殺人,還包括自殺。」她說,正是由於學校和家庭情感教育的蒼白,更強壯、更聰明的青少年一代,反而少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社會更關注的是孩子或學生如何去競爭,而如何愛護、同情、幫助別人慢慢淡出。「這種冷漠是最可怕的。」
不知道大家看完後有什麼想法,不妨我們先討論一下,學生和家長朋友可以站在各自立場上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人性本惡!嬰兒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特里姆布雷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人類從開始呼吸第一口氣時,就具有感覺憤怒的能力,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表達他的憤怒。亂畢等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以發脾氣為表現形式的暴力行動達到頂峰。到3歲的時候,他們的暴力行為反而開始下降。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從3歲開始,在整個的一生中,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勢。只有大約5%的人在青年時代仍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暴力性格。他們是這個社會最危險的一群人。
我們有時候難免看到震驚世界的殺人案件,人們在震驚之餘也在問:是什麼原因會使一個人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大開殺戒?人的暴力行為究竟是怎麼回事?加拿大著名的暴力行為研究專家特里姆布雷最近公開了他的最新研究結果: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青少年通常是最容易訴諸暴力和犯罪的一個群體,但人類的暴力傾向通常是在蹣跚學步的幼兒時期達到頂峰的。幸運的是,兩歲大的幼兒尚不能給人類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如果你不及早幫助他們控制憤怒情緒,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即使想幫他們,恐怕為時已晚。
習以為常的幼兒暴力
有個小男孩叫馬克西姆,他有一雙棕褐色的大眼睛。在情緒正常的時候,他能說出字母表中所有的單詞,還能自己整理頭發,一板一眼地唱彼得·加百列愛情歌曲《在你眼中》。
但如果發起瘋來,那簡直是討厭極了。他會拍打自己的媽媽,並沖她大聲尖叫。他會拿著塑料消防車玩具,追著托兒所其他小朋友猛打一氣,有時還會好幾個小時站在牆角推搡別的小朋友。如果有什麼事不合他的心意,即使芝麻大點兒的事,他也會氣得渾身發抖,面色鐵紫,有時甚至會嘔吐。
馬克西姆年輕的媽媽朱迪思無奈地說:「有時感覺他好像都快喘不過氣來了。」而馬克西姆還不到兩歲!據加拿大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處於最易發怒的階段,同時也是人類攻擊意識最強的年齡。
數十年來,暴力行為一直被看作是青少年荷爾蒙和睾丸激素發育所造成的問題。加拿大一家機構2002年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絕大多數加拿大人都認為,人類在十幾歲時暴力思想最為嚴重,因此,他們認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孩子們的舉止,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新的研究結果卻與這項民意測驗的結果大相徑庭。研究發現,兩歲左右的幼兒其實是攻擊意識最強烈的一個群體,這是我們以前所不知道的。幾乎每一個像馬克西姆一樣大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他們最容易發怒,與青春期的男孩或女孩相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研究人員指出,全社會一定不要忽視孩子幼兒期的這種暴力行為。如果忽視這個問題,有可能意味著孩子未來成長的道路將異常曲折,將來不可避免地與青少年犯罪、輟學,甚至成人犯罪聯系起來。家長們應該對孩子加以教育,讓他們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具有強烈攻擊意識的兒童不早早學會控制自己的怒火,那麼他們長大後有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
特里姆布雷表示:「自然之母真是太神奇了:你最壞的時候,恰恰是你最小的時候,你可以用20年來培養自己的性格,學習與社會共存的能力。」
心理學家指出,父母離異會影響孩子在智力、性格、情緒和對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更有甚者,還可能造成其精神異常和心理變態。正如當代兒童心理學家李索克所說:"離婚是80年代以來兒童面臨著的最嚴重最復雜的精神健康危機問題。"
事實上,專家和教育界人士指出,單親並不等於不幸,單親家庭同樣可以營造快樂。由此而引發的社會問題:單身父母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況,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長及教育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為心理衛生學家研究關注。有關部門和一些學者已著手研究單親子女教育及心理問題及改善方法,以期為"單親"孩子消除心頭陰影,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完)
青少年犯罪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教育無效或失敗的直接後果。懲罰從來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敞亮,使人生的終極可能性敞亮。毫無疑義,青少年犯罪是社會環境的產物,其中的問題雖然是復雜且多方面的,但這樣的追問亦是必須的:青少年犯罪與道德救贖的可能在哪裡?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一)慾望的囚徒
隨著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全社會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與再分配,使不同收入層的分化加劇。"恐貧症"成了公眾的社會性心病,人成了慾望的囚徒。經濟的發展,物質的豐富,人的潛在慾望獲得了"合法化"的地位,結症也許在於肯定個體慾望的自由權利的同時,個體慾望的自由被同時誇大了。於是社會結構和心理的失衡便成為犯罪的誘因。
(二)終極關懷的缺失
主流意識形態的解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吸納,帶來了價值判斷的多元與生活方式的個性化,終極關懷不得不讓位於"及時行樂"的唱詞。各種價值觀並存所造成的混亂,讓正處於人生的弱脆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無所適從。
(三)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
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建立和健全,可以減少由社會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激化的犯罪行為,由於社會保障是作為對社會成員基本生活權利的一種保障,至少能夠消除和減少那些為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發生的犯罪行為。"適者生存"的自然進化論是否適用於社會進化?我們如何保護弱勢群體?這些問題都亟待探討、回答。
(四)城市化進程中的可乘之機
隨著人口流動和信息流量的增多,城市化進程在加快,同時,也為犯罪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因而有人把犯罪現象視作"現代化的副產品"。"有錢就有一切"成為行動綱領,什麼都不信什麼都敢做,以致陷入了急功近利、不擇手段、道德淪喪、理智毀滅的境地。
(五)同輩交往中的負面影響
同輩交往原指在年齡相同或相近的群體中發生的人際交往,由於社會對青少年群體的獨特關注,現通常專指在青少年群體中發生的交往。同輩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動態上表現為信息溝通、物質交換;在靜態上反映為人際關系,即通過動態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聯系。由於青少年的敏銳與個性的不成熟,往往情緒強烈,易走極端,致使部分人為獲得"自尊"而攀比,為"行俠"而入魔,為"仗義"而鋌而走險。
美國人常常自詡美國社會是文明世界的楷模;然而,人所共知的事實是,美國社會的犯罪率居世界首位。我們不需要一個充斥著暴力、犯罪、吸毒和淫亂、愛滋病流行的「文明社會」;也不需要導致這種丑惡現象的動物性放縱的自由價值。不幸的是,我國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擴大,頹廢腐朽的美國文化連同美國先進的管理理念一起被引入我國。盡管我國各部門的領導都把「三個代表」當口頭禪,可是我們的教育部門卻把科技知識等同於先進文化;教育只偏重於傳播科技知識,而疏於培養青少年的信仰精神和良善品德;乃至出現了博士生導師製冰毒,大學生充當黑幫頭目,女大學生由於嫉妒用硫酸將成績優異的同學毀容,以及震驚全國的大學生馬加爵殺人案等等怪現象。文化部門搞不清什麼是先進文化,乾脆把「價值多元化」當作先進文化的具體體現,放縱一些邪惡的價值觀危害社會。廣播電視部門則把文化當商品,將影視內容與金錢效益掛鉤,極力渲染暴力、色情、淫穢等等邪惡的東西, 去迎合現化文化培育出的人類不健康心態、以及人類低級庸俗的獸性。
任性、懶惰、嫉妒這些所謂的「人性的原惡」既不具有普遍性,又不具有永恆性,只不過是人類後天的一種習性。
二、因滿足性慾而產生的違法犯罪動機
俗稱性動機。這種動機是由異常性愛心理發展而來的。性愛是以男女雙方的深厚感情為基礎的,它是隨著人的生理發展和社會交往而產生一個對異性的認識和情感。即受到生理的自然屬性的制約,又受到人的社會實踐的制約。那種不顧社會的道德和法律的規范,把人類的性需要降低到動物水平的實踐(單純本能表現),放任縱欲,錯誤地認為「性慾」就是性愛,從而一昧追求淫亂的性行為,是一種異常的性心理,這種異常的性心理一旦形成,必然會產生為滿足這種慾望的性犯罪的行為。在這種動機驅使下,違法犯罪青少年實施的流氓強奸、情殺、賣淫等活動,正是這種思想主導下的反映。
三、主要由社會性需要產生的犯罪動機。常見的有:
(1)「友情動機」。
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友情」動機,實質上是「哥們義氣」。「哥們義氣」既是違法犯罪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更主要的是社會性需要,因為「哥們義氣」是維系青少年犯罪團伙的紐帶,也是青少年犯罪團伙頭子控制團伙成員的枷鎖。某所連續三年摧毀的21個犯罪團伙中,受「哥們義氣」影響參加團伙的佔70%以上。
在「哥們義氣」支配下,他們活動猖狂,手段兇殘,有持無恐。為了「哥們義氣」,他們瘋狂地殺人、傷人、打架斗毆、偷竊、搶劫、詐騙以及挾持婦女,供哥兒們發泄獸欲。
(2)報復動機。
報復也是青少年很普遍的強有力的犯罪動機。近年來,因報復產生的違法犯罪動機占很大比例。報復動機會引起違法青年實施毆打、傷害、破壞等暴力行為,也會造成慘不忍睹的惡性案件。
如報復戀愛對象的殺人碎屍案件,報復領導的持槍殺人案,報復教師的持刀殺人案,報復司法人員的反革命爆炸案等,它會導致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是一種破壞性較大的違法犯罪動機。流氓犯罪團伙首犯黃某,1987年在某中學讀書時,一天在露天電影場看電影,對同校女生陳xx耍流氓動作,被在場的陳xx之父出面制止。事隔12年後的1992年12月1日下午6點左右,黃與同夥路過五金廠辦公室,掏出斷腸刀對陳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索賠損失費xxxx元。廠領導和辦公室人員出面制止,黃當即大打出手,砸亂辦公室門窗,摔碎茶杯,並向廠方勒索現金。
(3)妒忌動機
妒忌是一種派他心理,往往在缺乏道德修養和心胸狹隘的人身上較為嚴重。妒忌也可成為違法犯罪動機,而且往往與報復動機混雜在一起。妒忌的產生有各種原因,他人的聲譽、地位、財富、愛情和幸福等都能使某些人滋生妒忌心。在某些誘因作用下,這種妒忌心發展到強烈時,就會變成違法犯罪動機,以至對人進行毀謗,傷害和殺人。有時妒忌動機可以釀成惡性案件。
四、主要由心理精神需要產生的違法犯罪動機
(1)虛榮心動機
逞強好勝,自我顯示產生違法犯罪動機,是違法犯罪青少年所特有的。這種動機發生在打架斗歐的違法犯罪方面,但也發生在盜竊、搶劫、詐騙、流氓活動方面,甚至發生在與政法公安機關的對抗方面,如有的以進公安局的次數越多越感到「光榮」、「了不起」等等。
大家至今還會記得去年發生在北京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失去家人照料的少年張某、宋某讓25人失去親人。他們的犯罪行為,不但對受難者,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都造成巨大的傷害。事後,據北京市有關部門調查,失學並失去家庭關愛,肆意妄為的未成年人近3000人。
今年在長春發生的「323」惡性搶劫殺人案,5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有4名未成年人;最近公安機關破獲的一起12名青少年輪奸15歲少女案件,其中9人為18歲以下未成年人。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殺害4名同學後,亡命天涯,最終在海南三亞被抓獲,此案震驚全國。
16歲的中學生小雨與幾名同學在家裡,偶然看到了其父親看完後沒有收起的一盤黃色錄像帶,電視屏幕上讓人心跳的畫面讓小雨感到了好奇和刺激。多次偷看後,小雨等幾名中學生再也控制不住慾望,於是把女同學騙到家中,幾個人對其進行輪奸。小雨等人因此分別被法院判處7年至4年的有期徒刑。
16歲的小張,2005年4月從河北老家到北京找到一個從事保安的工作,並與一起做保安工作的同事郭某、徐某等人成了吃喝不分的鐵哥們。一天,郭某提出想出去旅遊,並提出去搶計程車司機的錢。開始,小張不想去,但礙於面子他勉強同意了。去年4月25日,這幾個人攜帶凶器對一過路女青年實施搶劫,最終被抓獲,結果,小張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宣判以後,他對法官說:「是哥們義氣坑害了我啊!」
陷阱九:粗暴管教
與嬌縱溺愛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管教粗暴,孩子犯了錯誤就拳腳相加。不正確的管教方式使一些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導致他們在違法犯罪的路上越走越遠。家住北京昌平的小軍父母離異後,撫養他的父親又娶妻成家,且對小軍經常暴打,致使小軍不敢回家,在社會上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結果,因犯盜竊罪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
〔一〕 受人文環境及不良文化影響化
優秀的文化可以促人上進,而低級、庸俗的文化只會腐蝕人的靈魂,阻礙社會文明的進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目前的文化市場,圖書報刊、音像製品、文化娛樂中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兇殺、封建迷信、淫穢色情以及其他有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內容。同時,各級電視傳媒大量引入港澳台影視作品,其中不乏渲染暴力兇殺、淫穢色情的情節,這些受污染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壞的影響。更有甚者,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將各種渲染色情、恐怖、暴力等情節的書刊雜志充斥在校園周邊,使青少年滋生了貪圖享受的思想。
(二) 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近年,在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在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貪慕虛榮的種子,講排場、講穿戴、講吃喝等不良習慣應運而生。加之,坑蒙拐騙、唯利是圖、貪污受賄等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對社會風氣造成了較大影響。而青少年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良風氣的影響下,一些青少年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三)受不良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培養,深刻影響著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著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有的家長奉行「棍棒成才」的信條,對於子女要求不求實際,過於嚴格,導致子女覺得理想與現實中的反差過大從而離家出走、流浪在外,這樣極易被社會上的不法分子用花言巧語拉下水。有的家長本身就存有不良惡習,只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對子女關愛太少,子女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沾染上不良習氣,最終發展為犯罪。
(四)學校教育錯位的影響。
學校本來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應該是一種尊重、關愛、信任與平等的的態度。而在個別教師的觀念中,學習成績是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准,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這樣引發了青少年受教育權利的侵害,激活了個別青少年犯罪行為。
二、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對策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我國青少年的犯罪人數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並且有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發展趨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現實中需要全社會共築社會防線,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積極開展社區教育活動,發揮綜治辦、民政、團委、婦聯等部門的作用,採取多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和科學知識教育。針對現在青少年喜歡卡通、動漫的特點,將法制宣傳知識融於這些為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節目中,寓教於樂。
2、構築學校防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注重教書的同時更注重育人,加強對後進學生的教育和關心。讓青少年學生除接受科學文化知識外,還要接受系統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
3、構築家庭防線。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一個楷模,在盡到撫養教育子女義務的同時,為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4、構築法制防線。對已經走上了犯罪道路的青少年應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通過法制宣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識,避免以後重蹈覆轍,實施「浪子回頭金不換」工程,這相對於單純的懲罰而言更有意義。
這是以前的了。不過希望可以噢。
⑶ 2014年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
1.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在湖裡後埔某網吧上網,因其盜用他人帳號上網被管理員發現而被趕出網吧。
2005年1月4日,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糾集了兩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該網吧為其被趕出的網吧的事出氣,到網吧後該三人將網吧管理員李某打成輕傷,將另一管理員黃某的手劃傷,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檢察機關經審查以尋釁滋事罪對犯罪嫌疑人楊某某批准逮捕。
2.11人團伙飛車搶奪30餘次一審獲刑。
9日,由中牟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朱海偉等11人特大系列搶奪案一審有果:11名團伙成員被中牟縣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到十二年不等。
朱海偉、李朋、李光華等11名被告人自稱十一「羅漢」,2006年9月至去年4月間,飛車瘋狂搶奪30餘次,涉及我省境內的10餘個縣市。
去年3月23日,該團伙成員楊利偉夥同李朋、朱自陽在濟源市作案時,楊利偉被群眾當場制服。警方順藤摸瓜,將該團伙其他成員陸續抓捕歸案。該案由省公安廳指定中牟縣公安局管轄,後中牟縣檢察院審查查明,該案涉案人員大多為未成年人,涉案金額16萬余元。
承辦檢察官針對該案特點,在提審時對被告人進行法制教育,使得該案11名被告人自願認罪,並主動退回尚未揮霍的贓款和贓物。
3.因為一句殺了同伴。
五常市拉林鎮背陰河汽車修理部,有兩個打工仔甄某和孫某,甄某學習很用心,技術過硬深得老闆賞識。孫是後來的,向甄學藝。今年4月29日,甄和孫一塊氣焊,由於鋼板燙手,孫把鋼板扔到地上,甄叫孫:「拿住1孫心生不滿懷恨在心,計劃殺甄。
5月3日晚,孫搭車回五常安家鎮叔叔的家中,叔叔熟睡後,他走了9公里路回到修理部,將睡夢中的甄某用錘子打死。然後,騎走老闆的自行車,並將自行車扔到地里,回叔叔家繼續睡覺。
清早,他讓父親送自己回修理部。他本想在刑警和老闆面前表現一下,領著派出所民警把自行車找回來。結果自行車不知被誰騎走了。這一舉動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使此案迅速告破。
(未成年人血氣方剛,意氣用事,往往因為言語口角之爭,釀成暴力毆斗或兇殺事件。)
4.犯罪嫌疑人何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諶某,男,漢族,19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犯罪嫌疑黃某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童某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犯罪嫌疑人張某,男,漢族,19歲,初中文化,江西省人。
5.2000年8月29日17時,昆明市某中學學生14歲的超然、大偉(均為化名)各帶一把匕首,竄至昆明市某小區,以借傘為名進了楊家,趁主婦王某轉身拿傘之機,超然沖上去勒住王的脖子,大偉用沙發墊捂嘴,把王拖進卧室,用准備好的匕首瘋狂地刺向王的胸部、背部和大腿,共計50餘刀。
見王還未死,又從王家廚房內拿來菜刀,朝王的頸部一陣亂砍,直至將王殺死。他們還搶走王身上僅有的7元錢。他們將屍體抬到了事前看好的樓頂藏匿。二人回到房中後,用水沖洗現場血痕後逃離。3天後,公安機關在學校內將犯罪嫌疑人超然、大偉抓獲。
這起殺人案的起因是,超然與同班女生15歲的楊某悄悄談戀愛。楊某的母親王某發現後及時勸阻了自己的女兒,王還多次勸超然。於是超然認為是王有意阻礙他與楊某相好,便產生了將王殺掉後繼續與楊某戀愛的想法。
(3)幼兒犯罪電影真實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據此,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只對八種較為嚴重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而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關押於少管所。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
⑷ 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案例一、哥們兒義氣害了他:
每個人都有美好幸福的童年,曲哲(化名)也曾有過美好的理想。當鮮艷的紅領巾戴在他胸前的時候,慈祥的父母臉上也曾露出滿意的笑容。升槐沖但他已偏離了人生軌跡,16歲就掉進了罪惡的深淵。當冰冷的手銬銬住他的雙手,當高牆電網隔斷了他和親人的團聚,他方猛醒。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曲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里。父母對他很寵愛,家庭充滿溫馨。小學時,曲哲聰明好學,讀書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先後在班裡擔任了組長、班長、學習委員。小學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市重點中學錄取。曲哲沉浸在父母、同學和老師的贊揚聲中。在沾沾自喜的同時,他變得狂妄自大起來。
思想開始滑坡,漸漸地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並學會了抽煙、喝酒,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家裡他再也聽不進父母的良言相勸,在學校更聽不進老師的諄諄教誨。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仍對曲哲抱著極大的希望。
為了使他與那些所謂的「朋友」斷絕來往,媽媽把曲哲送到省會的一所醫學院學醫,希望他能夠脫離原來的不良朋友,重新趕上去。曲哲似乎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暗下決心,再不象以前那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考試中他以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績告別了這一學期。
暑假開始了,一年未見的「鐵哥們」陳風找到了他,倆人聊起一年來的「新鮮事」。陳風提起自己與女朋友方欣因種種原因發生了矛盾,關系不斷惡化。陳風越說越氣,甚至要求曲哲幫他出口惡氣,將方欣殺掉。曲哲為了哥們義氣便答應幫忙。
第二天,他們約好時間,把方欣騙到一間沒人住的小破屋內。到了那裡,方欣感覺明含到有點不對勁,拔腿要走。陳風追上去將她摔倒在地,倆人便在地上扭打起來。曲哲嚇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個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此時陳風瞪著發紅的眼睛,氣急敗壞地沖他喊:「哥們兒快點」,曲哲身不由己地跑了過去,不顧方欣苦苦哀求,殘忍的將其殺害了。一個無辜少女就這樣慘死在他們的手中。
案例二:未成年人犯罪也要負責任
2000年12月17日晚,戶縣15歲少年王某為圖好玩竟想製造火災。他先將一堆麥草點燃,但因火勢較小沒有引起他人注意,又竄到同村張某家老屋處,用火點燃一把干麥塞入門洞引起大火後,王某便躲在暗處觀看村民救火。火越燒越大,燒毀了房屋,燒死了一頭耕牛和一些用具,損失達7000餘元。法院鑒於王吵殲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減輕處罰判決。判處王某有期徒刑8個月,其父母賠償受害人的全部經濟損失7000餘元。
如何確定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年齡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原則與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同,賠償責任一般應當由未成年被告人的監護人承擔。未成年被告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案例三:個別案件惡性較大,犯罪手段成人化,應增強法制教育和學生管理。
小毛和小夏兩人均為北京某職業高中學生,一天,兩人在小毛家喝了酒後在離小毛家不遠的荒僻處遇到了大明。小毛說大明跟他一直以來都有矛盾,提議一起打大明一頓。小毛和小夏二人持鐵管毆打大明的頭部等部位,持續追打致使大明死亡。當天晚上,小毛返回事發地點,確認大明死亡後,將大明掩埋。
案例四、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是職高人群犯罪的根本原因,應當重視家庭的基礎作用。
小白是北京某中學在校生。小白的母親早年與小白的生父離婚後一直與李某同居,多年來李某脾氣不好,經常毆打小白和她的母親。
一天,在李某再次毆打小白的母親後,小白的母親在家中持鐵錘將李某殺害。小白在明知母親犯罪的情況下仍幫助母親清理現場血跡。在公安機關偵查時,小白主動交待了協助母親破壞犯罪現場、毀滅犯罪證據的事實。
案例五:愛好引導不良可能引發攀比風氣,誘發盜竊犯罪,應當正確勸誡。
小文、小宮都喜歡養寵物,尤其是外形獨特、數量稀少的寵物,可以向同學炫耀,但兩人都沒有錢去寵物店購買。後兩人經預謀,決定到寵物店偷寵物。半夜,兩人攜帶工具以撬鎖方式進入被害人的寵物店,盜竊了美洲鬣蜥三隻、古巴變色樹蜥兩只、西非巨蜥一隻,經鑒定,這幾只寵物價值兩萬五千餘元。
(4)幼兒犯罪電影真實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前些年,為了適應全民普法的重要,各級學校都開設了法律常識課,但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法制教育課不但未得到加強,反而因很多學校為與文化課沖突而削弱了。
實踐證明,在各級學校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是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如今是法制社會,法制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示之不可為,曉之不能為」是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的有效措施,所以,教育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把它作為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校的法制教育要結合青少年的特點,內容由淺及深,形式豐富多彩,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內容結合學校,有的放矢的授課,同時對一些影響較大的案件可以組織學生觀模公輔、公判活動、宣傳欄、黑板報,開展法制宣傳,
努力增強學生們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自覺的把自己的行為納入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增強他們抵禦違法犯罪的自覺性。
⑸ 青少年犯罪案例及分析
2002年12月1 5日下午,被告人謝濤提議綁架宜昌市教中心學生邱某(女,16歲)以勒索贖金,得到唐劍波等人的同意,並就具體事宜進行了商議。
次日上午,謝濤、蔡亮到枝江市租賃了一間民房以作藏匿邱某之需。
下午3時許,謝濤、唐劍波、蔡亮、周娟來到宜昌市職教中心門前等候邱某放學。邱某放學時,唐劍波、謝濤先後多次對邱某提出找其談點事,均被拒絕。
12月17日上午7時許,被告人謝濤、付習文、秦琴來到邱靖家的樓下等候。見邱某從家中出來,秦琴以談事為由,強行將邱拖上計程車,將邱帶至付習文家中。
當日下午4時許,蔡亮給邱某家打電話,先後對邱的父母提出,邱某在其手中,讓他們用5萬元來贖人。
12月18日下午4時許,蔡亮給邱家打電話,問邱的父親邱正雲贖金准備好了沒有,邱正雲說只准備了3萬元,蔡讓其將贖金裝在一個紅色塑料袋中,次日的上午10時到西陵劇場的門前等侯。下午5時許,邱某被帶到枝江市租賃的房屋中看守。
12月19日上午10時許,謝濤、唐劍波、郭明、蔡亮按約定來到西陵劇場,看見邱正雲後,謝濤見附近的人很多,懷疑是警察,蔡亮用公用電話給邱正雲打電話,讓其從西陵劇場走到宜昌市財校門口等。謝濤等四人一同乘公共汽車到猇亭,謝濤給邱正雲打電話責問其為什麼帶警察,並指令其到宜昌市磨盤溪公路旁交贖金,同時安排唐劍波到枝江轉移人質。
當謝濤、郭明、周娟在約定的地點准備收取贖金時,被公安幹警當場抓獲。
[評析]:
青少年的犯罪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困擾法學理論界與司法實踐部門的一個難題,同時也是消除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維護社會秩序,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現階段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特點:
一是犯罪年齡低齡化。從我院近幾年受理的案件情況來看,犯罪年齡漸趨年少,罪犯的平均年齡有低齡化趨勢,而且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也比往年有所增長。
二是犯罪類型多元化。青少年犯罪類型越來越多,主要有盜竊、搶劫、傷害、敲詐。此外,殺人、強奸、綁架等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且犯罪常表現為故意犯罪,很少為過失犯罪,犯罪時不計後果,手段殘忍,社會危害極大。
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在很多案件中,十幾歲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劃,作案後偽造現場,一些從報刊影視上學到的反偵查手段被頻頻使用,使得青少年犯罪具有了明顯的成人化、智能化特點。
四是犯罪方式團伙化。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識,就容易相互影響,形成共同犯罪。而且這種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團伙性犯罪,這與有組織有策劃的團伙性犯罪有所區別,
二、青年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影響青少年犯罪的外因有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
1、青少年自身素質不高,抵禦能力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都處於特殊時期,具有心理不成熟、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認識偏頗,觀念紊亂,僥幸心理作怪等心理特點。由於他們的文化素質較低,分辨事非能力較差,其涉世的無知性、盲目性就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後果等,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且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違法人員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有的甚至教唆青少年犯罪。
2、家庭教育的諸多缺陷,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環境是影響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據調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狀況普遍偏差,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離異,有的教育不當,有的過於溺愛。家庭環境和家長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對青少年的心理、品德、愛好和思想的影響至關重要。
3、有少數學校對預防青少年犯罪認識不足。近年來,學校的德育工作和法律教育從總體上看是在不斷加強,但是發展不夠平衡。學校是對青少年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陣地。而一些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重智輕德,法制教育流於表面化、形式化。有些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夠,導致許多青少年學生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不知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頭腦中沒有辨別是非的標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談不上遵紀守法,這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4、不良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誘因和溫床。由於一些宣傳暴力的電影和文化作品的影響,社會不良刺激的增多,導致社會規范失控,價值觀念的巨變,青少年犯罪上升。一些「黃色」書刊的毒害,一些新聞媒體播放的暴力等影視製品的影響,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不少青少年犯純粹是對一些影視鏡頭的刻意模仿,犯搶劫、盜竊罪的青少年則多為影視里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誘惑,涉嫌性犯罪的青少年幾乎全部觀看過淫穢影碟或訪問過色情網站。此外,還有一些網吧、不健康的娛樂場所和「玩就玩個心跳」、「過把癮就死」等反映社會轉型期的一種浮躁心態及其他一些灰色民謠、黑話、小道消息,無不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消極的影響。
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
控制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其核心在於預防,要通過法律的形式調動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各方面的力量,幫助青少年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一)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提高他們明辨是非和抵制錯誤的能力,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要對青少年進行道德、理想教育,使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青少年時期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時期,這一時期,可塑性很強,正是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是非觀、法制觀的重要時期。要使他們接受正確的東西,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以保證他們沿著祖國未來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長,就必須在對他們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加強法制教育。只有使他們從小學法懂法,才能知道什麼行為是合法,什麼行為是違法或犯法,從而自覺遵紀守法。
(二)建立和倡導溫暖、和諧、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環境,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正確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父母要了解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變化,不能固守「長輩」的角色和地位,缺少與子女「交朋友」的意識,對他們不能過於苛求,應給予他們更多學習上的幫助、生活上的關心、精神上的鼓勵和誘導。家長除了科學文化知識外,還應對子女進行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倫理、道德、法律教育。防止溺愛、體罰、控制、放任、庇護,要鼓勵、交談、權威(維護權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質,能夠回答和解決子女提出的各種問題及正確地管理自己的家庭,以正確的自身行為,使子女心悅誠服)、限制(對子女的不良行為如逃學、無故夜出、亂交朋友、攜帶管制刀具等要進行管制和約束,以消除他們違法犯罪的誘因和機會),及時制止越軌行為等。
(三)加強對青少年犯罪的預防,樹立良好的校園環境。如果正確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那麼良好的校園環境則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保障。這要求學校應從兩個方面做好:一是要對其內心進行正確的引導。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即:學校要開設法制課程,多上思想道德品質課,引導和培養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法制觀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活動,培養學生開朗、活潑的性格; 二是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外部行為的管理和約束。對學校要不段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嚴肅校紀校規, 正確規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還要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管制和約束,有效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
(四)遏制不良傳媒的誤導,加強娛樂消費的引導和管理。不良傳媒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誘因之一,這一問題已引起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有關部門要在加大查處力度的同時,廣泛開展面向青少年的讀、視、聽指導,提高他們判別是非優劣的能力和鑒賞水平。如組織影視讀物鑒賞指導組,推薦優秀作品,開展鑒賞評析活動,引導他們讀好書、唱好歌、看好節目。針對娛樂場所對青少年行為的巨大影響,要加強對青少年娛樂消費的引導和管理,規范娛樂場所的經營,堅決控制未成年人進入法律規定不得進入的娛樂場所。加快公益性文化設施如圖書館、體育館、文化館、紀念館、博物館等場館的建設,發揮其娛樂、教育功能。
⑹ 小學生違法的真實事例
敲詐勒索危害大
案例描述:2010年4月,六年級兩位女生麻××以要罵、打等威脅手段從一年級一位女生麻××手中拿來飯卡讓自己打菜刷卡,並不讓她跟老師、家長說。後來,一年級女生的家長發現這段時間女兒飯卡消費數比較大,便問女兒原因才發現這一情況,便向學校反映。我通過調查了解,證實反映情況屬實。
案例分析:通過了解分析,兩位六滲唯年級學生而且還是女生之所以有敲詐勒索的違法行為,主要是受社會上不勞而獲、貪圖享樂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內心也渴望能吃好穿好,可她們家庭環境一般,不能滿足她們這一願望,再加上受電視、電影等不良行為的誘導,便一起合謀,把目標對准同學校也是手碧同村的一年級女生麻××身上,向她敲詐勒索。因為她們知道每星期初,她的爸爸都會在她的飯卡里充進比較多的錢。這種行為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如不進行嚴肅教育,讓她們懸崖勒馬,最終將會走上犯罪道路。
處置情況和結果:根據家長的反映,我找來兩位六年級學生詢問,她們承認確有其事。然後分別叫她們書面寫出過程及從一年級學生手中拿卡打菜的次數和叢薯培錢數,對照刷卡機基本吻合。從中看出她們交待問題還老實,態度也較好。為了讓她們進一步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的嚴重性,我告知她們其行為是一種敲詐勒索的違法行為,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讓她們知道這種行為如不堅決改正,任其發展就會觸犯刑法,受到刑事制裁。並通知她們的家長來校,還了自己子女從一年級學生卡上刷了的錢,讓子女當面向一年級學生道歉,並作出書面保證。從接下去到小學畢業這段時間來看,她們確實做到了,而且各方面都有明顯進步。
⑺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故事與分析!急...
被告人:胡某,男,15歲,某縣中學學生.
1993年5月l0日下午,胡某和其同班同學劉某等五人在本縣一鐵道路口玩耍.約3時許,一列旅客列車從遠處開來.胡某隨即准備了一些石塊,磚塊,並告訴同學他要向列車投 擲石塊和磚塊,並專挑車窗玻璃未關的窗口打,終於擊中旅客王某,致其 顱骨粉碎性骨折,經搶救無效於當晚死亡.
人民法院受理此寒後,有人提出,此案對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生有教育意義, 社會上經常有向行駛中的列車或汽車投擲石塊等物的情況,中,小學生可以從本案中汲教訓,防患於未然,故應將本案在中,小學生范圍里公開審理.人民法院是否可汪者侍以公開審理此案?
案例分析:本案不能公開審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人案,按已下規則處理:14歲---16歲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公開審理,16---18周歲的一般不公開審理.本案中胡某15歲,故不能公開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2條亦規定:「審判少年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懲罰與教育想結合的政策,糾正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措施。這就是我國對實施了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方針和政策。
我對本案處理的感想:
教育、感化、挽救,重心在挽救,目的也是挽救,為了實現挽救的目的,必須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所以要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國家和人民對未成年人寄予厚望,這其中包括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國家和人民對他們同樣抱有希望。
其次,未成年人正處於在生長發育期,在嫌握許多方面都尚未成熟,缺乏辨別困吵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可塑性大等。促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因素往往比較復雜,如果教育得法,也有容易轉變過來的一面。
另外,多年的司法實踐業已證明,只有實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才能更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使更多的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轉變過來,而主要依靠懲罰或打擊的方法,並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常常會起反作用。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精神應當貫穿與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訴訟程序的始終,貫穿於立案 、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等各個環節。
本案之所以法律規定不能公開審理正是因為法律的立法目的在於: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精神。
⑻ 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分析
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後要改正就很難,平時如果不注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規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事,最後必將釀成大錯。下面是幾個真實的案例:一個是發生在2002年的一名十四周歲的中學生投毒案,這起案件發生在2002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該學生將自己買來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點老鼠葯,而後放入附近一同學的課桌上,第二天,坐該課桌的同學喝了這有毒的冰袋後,很快就死了。這起案件偵破後,該投毒的中學生後悔不已,他說自已沒有想害死人,只是想讓同學吃了拉肚子,但是嚴重的後果已經造成,該學生的後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懲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投毒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森讓頃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後該同學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同樣是2002年發生的一個案件,被告人劉某年僅15周歲,原是某中學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進網吧玩了一下,覺得挺好玩,以後就經常到網吧玩,之後一直沉迷於玩網吧和游戲機,但父母不給錢,怎麼辦呢,他想到了向同學下手敲錢,一天,他在該中學操場玩時,看見同學方某,劉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給他錢,並威脅方某說,你以前跟別人打過架,被打的人叫我來拿醫葯費,自己認識許多社會上的人,不給錢就叫人來打死你,方某很怕,將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元錢給了劉某,以後劉某陸續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計六十餘元,最後一次,被告人劉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給滑段,劉某便將方某帶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煙頭燙方某,並要求方某第二天此陸中午把錢交到劉某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方某才將這件事告訴其父親,方某父親馬上到公安機關報案,並配合公安人員將被告人劉某抓獲歸案,劉某在接受審判時說道:「我以為只是敲點同學的錢好玩,不知道會有這么嚴重的後果」,劉某後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再就是一個發生在2001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歲,成績一直很好,他在暑假裡,與同學玩時認識了在社會上混的李某等一夥人,他見李某比自己才大兩歲,卻比自己瀟灑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經常帶杜到網吧、游戲室等地方玩,他很羨慕李某,於是天天跟著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須要有錢,李某口袋中的錢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對杜說:「我們現在沒錢玩了,要玩就必須搞錢」,他們一合計杜某決定到一個他認為有錢的同學家去搶錢,杜某帶著李某等三人趁同學的父母上班、同學一人在家之時闖入同學家實施搶劫,同時還將該同學打成重傷。公安機關很快就破了案,將李某和杜某等人抓獲歸案。到了9月1號,杜某坐在牢房裡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開學的日子,我多麼想背著書包去上學呀,當時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沒想到我的行為是犯法的,我後悔呀。」但是法律是無情的,誰觸犯了它就要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