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戰爭的電影
關於戰爭的電影有《高山下的花環》、《大決戰》、《集結號》、《長津湖》、《八佰》等。
1、《高山下的花環》
講述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故事,為我們的英雄勛業唱出了高亢激越的贊歌。
相比較《長津湖》而言,這部電影的基調相對沉重和冰冷,因為這是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瀕死苦戰。在抗戰期間,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戰役,但是管虎導演沒有選擇我們打勝仗的戰役,而是選擇了一場敗仗。
這一場以寡敵眾的血戰,展現了我們軍人的骨氣和勇氣,用小人物的成長來激發民眾的覺醒和愛國意識。
② 六部氣勢磅礴的戰爭電影 帶我們回到曾經戰火紛飛的年代
戰爭帶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傷痛、死亡、慘烈……
戰爭令人望而生畏,我們討厭戰爭。
從腐敗的清朝最先領略到戰爭的痛苦,廣袤的國土被各國列強啃掉了一口又一口,這就是畏懼戰爭的結果。
面對強敵無所畏懼,勇敢迎戰,才造就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
就讓這六部氣勢磅礴的戰爭電影,再次帶我們回到曾經戰火紛飛的年代。
《集結號》
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帶領47名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死守陣地,多次擊退敵人進攻。
沒有集結號的指令,他們無法撤退,除了穀子地,其他47名戰士全部壯烈0犧牲。
解放後,戰士們由於找不到遺體,被定為失蹤。穀子地開始了艱辛的尋找遺體之路,他要為他的戰士證明,他要為自己的兄弟討個說法。
《兵臨城下》
瓦西里是一個農村小伙,從小就打獵的他,練就了一手的好槍法。當德國入侵斯大林格勒時,小伙義無反顧的參軍,要守護好自己的家鄉。
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已經淪陷,小伙精準的暗殺,讓德軍頭痛不已。於是緊急調來了自己的神槍手,與瓦西里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比拼。
《拆彈部隊》
美伊戰爭期間,詹姆斯接替剛剛犧牲同事的工作。
任務中意氣用事,無視上級的指揮,卻總能化險為夷。一次詹姆斯結識了一名伊拉克小孩,可沒幾天,小孩被用做了屍體炸彈。這讓詹姆斯異常憤怒,隻身一人要為孩子討回公道。
《珍珠港》
本片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大事件為背景,三個年輕人的 情感 糾葛。
戰爭無疑是殘酷的,浪漫的愛情和兄弟間的友情,為影片帶來些許溫暖,人生就是由不完美組成的,酸甜苦辣,細細品味個中滋味。
《硫磺島的來信》
看了太多的抗日影視作品,以至於看到日本軍帽都會有心理陰影。
但這是一部把日本軍人描寫成「人」的作品。
本片雖然描寫的日本軍人抗擊美軍的故事,啟用的也都是日本知名演員,但製片、導演乃至編劇可都是美國人哦。
日本戰敗的大局已定,但此時卻在一個不起眼的硫磺島上,上演著二戰時期最為慘烈的戰爭。
栗林中將率領兩萬官兵,迎擊裝備精良的四萬美軍,他明白這是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在最後一場戰役即將打響之際,栗林寫下了一封家書。
《血戰鋼鋸嶺》
同樣是二戰臨近尾聲,美軍和日軍在沖繩島展開激戰。
作為軍醫的戴斯蒙德,相比拿槍戰斗,他更加喜歡救死扶傷。
槍林彈雨中,他挽救了數十名瀕死的年輕生命。
老道的導演梅爾吉布森,將二戰時慘烈的人間煉獄,真實的再現。
很慶幸,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很感謝,這些精彩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慘烈。我們只需在影院里,走進那硝煙彌漫的戰場,看到那些曾經真實存在的人或事。
只作為 歷史 就好,我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戰爭來添亂。
③ 歐美歷史戰爭電影
.《最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美國、英國、法國,1962) 全景式記錄盟軍諾曼底大反攻的史詩。
盟軍最大的一個成功案例。公認的二戰戰爭電影蓋棺之作。
告訴我們成功中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遙遠的橋》(A Bridge too far,美國、英國,1977) 盟軍荷蘭空降兵的命運。
可能是盟軍最大的一個失敗案例。異想天開與急切冒進讓盟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其間一位德軍將領的風度和氣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美國,1965) 戰線過長與補給不及讓德軍功虧一簣,失敗令人扼腕、頓足。
4.《馬爾他攻防戰》(Malta Story,英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英軍在馬爾他捉襟見肘的遭遇。
5.《雷瑪根大橋》(The Bridge at Remagen,法國,1969) 情節緊湊,精彩紛呈,一氣呵成,淋漓盡致。 6.《紅一縱隊》(The Big Red One,美國,1980)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活著」就是硬道理。
7.《雷霆戰將》(When Trumpets Fade,美國,1998) 告訴你一種反英雄主義的戰場生存之道。 8.《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美國,1998) 戰爭中的人道主義,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
9.《斯大林格勒戰役》(Stalingrad,德國、瑞典,1993) 斯大林格勒漫無邊際的雪原就是德軍士兵的墳墓。未見德軍與蘇軍的正面對峙而慘烈、慘淡之情彌漫熒屏,揮之不去。
10.《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大敵當前》,美國、德國、英國、愛爾蘭,2001) 蘇軍與德軍決戰中狙擊手之間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較量,穿插蘇軍男女狙擊手之間的愛情。 11.《星星敢死隊》(The Star,《東部戰線1944》,俄羅斯,2004) 詩化的意境,信念的力量,內斂的情感,不朽的軍魂。
12.《狙擊手》(Sharp Shooter,蘇聯) 蘇軍女狙擊手的傳奇故事,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遜《兵臨城下》。拍攝年代未詳,當略早於《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1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The Dawns Here Are Quiet,蘇聯,1972) 戰爭與女人的散文詩。對於「戰爭讓女人走開」之說的回應,曾經感動過一代中國觀眾。
14.《虎!虎!虎!》(Tora! Tora! Tora!,《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1970) 客觀看待珍珠港事件的一個標本,美國觀點和日本觀點妥協的產物。撫摸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15.《中途島戰役》(Midway,美國,1976) 勝敗之機瞬息萬變,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戰凸顯了信息、判斷與應變的重要性。
表現手法略嫌呆板,其間美軍將領之子與日本姑娘戀愛的情節純屬多餘,且日本姑娘容貌亦嫌平庸。 16.《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細細的紅線》,美國、加拿大,1998) 墓誌銘式的故事。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與日軍的對決,對於美軍來說,該經歷(包括士兵的戰爭思考和厭戰情緒)與日後的越戰經歷差相彷彿。略嫌沉悶、拖沓。
17.《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
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虎落平陽被犬欺。 18.《反攻緬甸》(Objective Burma,美國,1945) 早期二戰經典。
在歷史上曾因過分誇大美國在緬甸戰爭中的作用、遭物議而被刪剪。 19.《血戰台兒庄》(中國,1985) 中國第一部以正面戰場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已是公認的華語經典。
聊以代表中國經典。 20.《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壯士雄風》,英國,1968)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
懸疑、動作,鬥智斗勇,起伏跌宕、驚心動魄,一氣呵成,絕無冷場。更兼兩位大美女捧場,秀色可餐,令人想入非非。
21.《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納瓦隆的槍聲》,美國,1961)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動作、懸疑,緊湊、緊張,人物、景觀,美不勝收。
其間處置叛徒美女的情節尤其令人心情復雜。 22.《倫敦上空的鷹》(Stukas uber London er Eagles Over London,法國、西班牙、義大利,1969)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
德軍的滲透與英軍的反滲透。輕喜劇,精彩、幽默。
網上多有混同於《不列顛之戰》者(在下亦曾因此在《知見二戰題材經典電影245部》一帖中注錯該影片英文名)。 23.《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紅粉忠魂未了情》,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
珍珠港事件前夕夏威夷美軍生活故事。美國反思珍珠港事件的一個經典標本。
24.《戰爭的呼喊》(Battle Cry,《硝煙中的呼喊》,美國,1954) 早期二戰經典。戰爭與人生的抒情詩。
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成長故事。 25.《百戰雄獅》(The Young Lions,美國,1958) 四個年輕人的二戰傳奇。
試圖站在德國與美國之間思考戰爭。 26.《愛在戰火蔓延時》(Shining Through,《英烈情緣》,美國,1992)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
九死一生的命運與淋漓盡致的愛情。 27.《第22條軍規》(CATCH-22,美國,1970) 黑色幽默,軍中游戲規則之荒謬。
略嫌六神無主。 28.《沙漠之狐》(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沙漠之狐隆美爾傳》,美國,1971) 不虛張、不自命、不大言、不空洞,比《巴頓將軍》、《麥克阿瑟傳》、《山本五十六》、《艾克:登陸倒計時》都更有看頭。
29.《從海底出擊》。
1、《勇敢的心》
2、《角鬥士》
3、《怒海爭鋒》(這是講海戰,但是也拍的十分動人心魄)
4、《最後的武士》
5、《亞歷山大大帝》
6、《亞瑟王》
7、《天國王朝》(很多人推薦啊)
8、《羅賓漢》
9、《百夫長》(古羅馬戰爭片)
10、《賓虛》(經典的老片子)
11、《聖女貞德》(有很多戰爭場面)
12、《重返中世紀》(我是先看到小說,才看的電影,拍的還行吧,如果你喜歡中世紀)
1、《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
《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1597年3月,以野蠻兇狠著稱的日本海賊王所率領的海盜部隊,大舉侵朝,朝軍毫無准備,遭到慘敗。
朝鮮王迫於形勢,順應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將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 而此時,當年揚威海上的威武水師,只剩下可憐的12艘軍艦,眾將對敵我形勢極度悲觀,紛紛表現出"此戰必敗"的情緒。
李舜臣力排眾議,命人焚毀軍隊輜重給養倉庫,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氣概,號召部下與倭寇決一死戰。 在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峽。
李舜臣趁退潮時派人設置了鐵索與木樁。大戰當前,李舜臣身先士卒,親率旗艦戰船孤軍迎戰。
一場惡戰,擊沉敵人指揮船和其它戰船兩艘。海賊王被殺,陣形大亂。
這時已開始退潮,海水湍湍東流,朝鮮戰船趁勢猛攻,敵船招架不住,順流東撤,但被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 朝鮮戰船抓住有利戰機,奮力沖殺,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伊斯蘭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十二世紀的法國,青年鐵匠巴里安在素未謀面的父親引導下,因緣際會加入十字軍東征的隊伍,前進耶路撒冷。 驍勇善戰加上品格高尚,巴里安幾經征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碧拉也對他芳心暗許。
然而隨著戰役增加,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掠奪,貝里昂終於領會父親訓言中和平的真義與生命的真愛,貝里昂的抉擇挑戰了自己的生命,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3、《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4、《最後的武士》 《最後的武士》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間,日本國內沒落武士階層風起雲涌的暴動時期。
武士曾是日本封建歷史上的特權階級。 到了江戶末期,武士階層開始產生分化,下層武士的生活急劇惡化,許多不得以而私底下從事農業和小商業。
不堪重負的農民不斷暴動,加上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打開日本國門以後,更讓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以下層武士為主體的倒幕運動。 5、《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小亞細亞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愛上了斯巴達美女海倫,並將她帶回特洛伊。
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亞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圍城攻打十年,最後引出了希臘聯軍巧施的「木馬計」。 6、《羅馬大帝》 《羅馬大帝》是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三國合拍,耗資2億7千萬美金,Roger Young執導,彼得·奧圖爾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的人生故事。 凱撒大帝去世之後,一直忠心耿耿為帝國奮戰的屋大維接替他成為了新的帝王,就這樣,奧古斯都大帝誕生了,他的統治持續了二十年之久,軍隊的鐵蹄踏遍了歐洲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種種決策為羅馬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年邁的奧古斯都大帝必須考慮該讓誰繼承他的王位了。奧古斯都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名為茱莉亞的女兒,不幸的是,茱莉亞被人以通姦的罪名揭發,為了平息民憤,奧古斯都只得忍痛將她流放邊疆。
7、《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4年12月16日發行的一部戰爭傳記電影,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
好萊塢十大經典戰爭電影 一、《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
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講述一個瘋狂的美國軍官在柬埔寨叢林中建築恐怖王國的故事,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台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若再「虛幻」下去,那就要變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家長了。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
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
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該片的新版本,比原來的版本多了將近一個鍾頭。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復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跡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
他那超凡的敘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 *** 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三、《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
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沖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軍戰俘不畏日本軍官的折磨,支持原則,維護尊嚴;但影片到後半部份,角色似乎發生了轉換:日本軍官從惡魔的外表展現人性的一面,而英國軍官在面對必須炸毀自己興建的橋梁時表現出來的僵硬思維,同樣令人驚訝。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著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
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里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衛·里恩的作品都講究氣勢,以現代觀念看許多場景都偏拖遢,但跟整體的表現手法很一致。
五、《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准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
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六、《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群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制的手法。
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七、《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煉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
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
亂》日本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至今在奧斯卡影壇還有一定的地位
《斯巴達克》,講述了奴隸傳奇領袖斯巴達克揭竿而起的故事。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情況下,居然調動千軍萬馬,拍出了一部氣勢如虹的史詩巨片,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片中千軍萬馬全部為真人,場面宏大,甚至連現在的電腦特技都無法超越
《賓虛》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 ***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④ 美國歷史著名戰爭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
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四個在前線參戰的兒子死了三個,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槍林彈雨下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生死未卜的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這是一部「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也是一曲對和平與生命的禮贊。
《西線無戰事》
保羅和同學們在沙文主義思想的煽動下,懷著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戰之中。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被派往西線參戰,戰爭的殘酷性和毀滅性使保羅的英雄主義徹底破滅。一天,保爾爬出戰壕去捕捉蝴蝶,結果被冷槍打死。就在這一天,前線司令部上司在報告中寫道:西線無戰事。
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對戰爭的猛烈抨擊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被贊譽為所有反戰影片的「聖經」。
《野戰排》
年輕的大學生泰勒赴越南服役,被編入到一個步兵分隊。第一次上前線時,戰友的犧牲使他驚恐萬狀。但野戰排里兩位本是好友的戰士因意見不同反目成仇,其中一位竟然在戰斗中乘機殺死了對方。泰勒很快就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戰爭的唯一理由,其實就是想方設法讓自己活下去。
影片雖以越戰為背景,但卻著意刻畫了兄弟、戰友之間的殘殺,真實描繪了戰爭的瘋狂與混亂,以至於讓人喪失理智,反省意味極其深刻。
《現代啟示錄》
曾有過輝煌歷史的科茨上校脫離了美軍,在越南境內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王國,推行著野蠻、血腥、非人的殘暴統治。美軍上尉威拉德奉命去尋找科茨,他幾乎橫穿了整個越南戰場,親眼目睹了種種暴行、殺戮及死亡的場景。在不斷的殺戮中,威拉德也幾近瘋狂。
該片被贊譽為在所有戰爭片中主題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影片的精髓在於刻畫了本原狀態下人性中的黑暗。
《巴頓將軍》
1943年,英美盟軍在北非遭到了德軍的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結果美軍慘敗,隨之陷入了困境。為了扭轉戰局重振士氣,美國軍方派出了年逾五旬的喬治·巴頓。
影片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喬治·巴頓將軍在二戰期間的非凡經歷。
當仁不讓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啦! 其次是德國在8幾年拍的《斯大林格勒》(注意不是蘇聯拍的那部啊!這部是從士兵的角度描寫這次戰役的。)
然後就是《兵臨城下》,狙擊手之間的對決也是比較精彩的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
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 *** 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
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珍珠港》就是那電腦特效漂亮,個人認為不如《虎!虎!虎!》來的真實。《虎!虎!虎!》和《中途島》、《沖繩島》都是經典的二戰戰爭片 《鐵翼藍天》也不錯啊!講的是捷克被佔領後飛行員來到英國做志願飛行員的故事,比較感人的。
《帝國的毀滅》也可以看一看,這部電影會改變你對希特勒的印象。 《鋼琴家》《辛德勒名單》講的都是猶太人的悲慘遭遇,但後者更經典。
《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
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最經典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
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
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
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
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橋》南斯拉夫, 最難忘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
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
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
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
1、《我們曾是戰士》該片改編自哈爾·摩爾與約瑟芬·蓋洛威合著的回憶錄《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講述了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即德浪河谷戰役。
2、《葛底士堡》葛底士堡之戰是整個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
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3、《眾神與將軍》該片根據傑夫·沙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位傳奇般的將軍率領著各自的軍隊,為了自由和理想而英勇作戰的故事。 (4)戰爭宏偉電影擴展閱讀 1、《我們曾是戰士》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戰爭片,由蘭道爾·華萊士自編自導,梅爾·吉布森主演,於2002年3月1日在美國上映。
2、《葛底士堡》為一部戰爭、紀錄片,由羅納德·麥克斯韋爾導演,湯姆·貝倫傑、馬丁·西恩、斯蒂芬·朗恩、傑夫·丹尼爾斯、理查德·喬丹主演。 3、《眾神與將軍》是由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執導,傑夫·丹尼爾斯、羅伯特·杜瓦爾、斯蒂芬·朗、米拉·索維諾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3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戰爭、信仰與人性] 什麼是戰爭?在《我們曾是戰士》中,梅爾吉布森對她的小女兒說:"戰爭, 就是一幫人想要另一幫人的性命。
"但實際上,很多戰爭並不是完全只為了要對方 的命;或者說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定要做到那樣極致。 然而,戰爭又確實是因為大家想要某種東西而引起的,不管是因為大家想要同 一樣東西,還是因為想要不同的東西;如果都象真正的佛教思想一樣,視萬物為空 ,那就沒什麼戰爭可言了。
縱觀人類戰爭史,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我們的戰爭已 經由爭同一個東西,發展到了爭著要不同的東西;由外在物質的沖突,變化到內在 信仰的沖突。比如說人類的祖先們可能由於爭一頭在野地里跑得正歡的野豬就發動 起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二戰以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由於意識形態、信仰 不同而引起的戰爭。
西方學者亨廷頓同志更是叫囂:下一次世界大戰(如果會發生 的話),很可能緣起於兩種文明之間的沖突;比如說,最有可能起沖突的便是基督 教文明和 *** 教文明之間。 這里要順便提醒各位的是,別以為亨廷頓的預言很快就要在中東變成現實。
至 少目前看來,信仰只在此次沖突中占很小的部分,可能的經濟、政治利益還是最根 本的動機,算是處於從最外在的野豬到最內在的信仰核心的過渡層次戰爭。不過, 野豬也罷,信仰也罷,總要我們在乎才能因此打得起來。
在乎的東西就關繫到利益 問題,就關繫到人們怎麼設定利益的問題,從而也就關繫到人性。人性往往被戰爭 的殘酷所凸顯。
首先,如何看待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這本身就是反映人性的一個 最基本的因素。硬要將別人的據為己有,或者硬要為不同的信仰爭個你死我活,這 不能不說是人性的悲哀之一;其次,即使在利益問題上彼此不能達成共識的前提下 ,戰爭也並不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最好辦法,至少沒有理由一定要犧牲人類自身的性 命。
說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結果卻要了人類自身的命,這種人性也是夠諷刺的 。最後,在戰爭的過程中,雙方士兵並沒有直接利益沖突,說不定在正常情況下完 全可以成為好朋友、戀人什麼的,但是一到戰場上,你不殺對方,就很可能被對方 殺,所以你必須殺對方。
人人都試圖保全生命,結果卻是屠殺生命,這才是人性最 大的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人類因戰爭而可悲。
沒有人敢說他不關注人性,因此戰爭最受人關注。人們越是想了解人性,越是 想阻止人性的悲哀,就越是研究戰爭。
因此,就有了汗牛充棟的戰爭著作和戰爭電 影。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場影響了美國命運的戰爭:美國內戰,俗稱"南北戰 爭",以及一部電影史上第一次全景記錄這場戰爭的電影及其續集。
[《葛底士堡》:內戰風雲錄] 如果請教美國電影人士,問他們拍得最好的一部反映內戰的影片,他們很可能 首先會說《光榮》,然後才提到《葛底士堡》(Getty *** urg)。但如果問美國歷史學 家,反映內戰最真實、最宏偉的一部影片,那他們絕對是首選《葛底士堡》。
如果 要評選唯一的內戰史詩片,那入圍的只可能是《葛底士堡》。該片以其全景式的歷 史畫面,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刻畫,真實的戰爭場面,深刻的人性思考,當然,還 有它那4小時21分鍾的長度,給人以異常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全景式的戰爭史詩片,一些歷史常識是必要的。葛底士堡一戰是整個南 北戰爭的轉折點。
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 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 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 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這場戰役正式從1863年7月1日開始,共持續了三天。這一戰不僅是南北戰爭中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北美大地上有史記載以來規模 最大的一場戰斗。
在葛底士堡方圓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鎮轄地, 集結了雙方近172000士兵和634門大炮;總共約569噸火葯被消耗在這三天的戰斗中 ,當戰斗結束後,殘破的戰場上還剩下超過5000匹戰馬的遺體。戰斗中雙方共傷亡 約51000人,其中北方聯邦23000人,南方邦聯約28000人。
盡管這場戰斗只屬於典 型的遭遇戰,它既沒有實質上結束整個南北戰爭,也沒有達成雙方的任何戰爭意圖 ,但它仍然被歷史學家們視為美國內戰史上最偉大的戰斗之一。葛底士堡一戰之後 ,南方李將軍的部隊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極端疲憊,李將軍本人從此也再 沒動過主動北上出擊的念頭。
盡管之後內戰還持續了兩年,南方邦聯也從未從此戰 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同原著小說一樣,電影並沒有僅僅關注於戰爭的場面描寫,而是更多地著墨於 人物的刻畫。
尤以對李將軍的塑造很是傳神。盡管南北戰爭最後是李將軍戰敗了, 但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他仍然是個大英雄,而且是最為人們樂道的一個人物,風頭 甚至蓋過後來北方聯盟的常勝將軍格蘭特,這當中,也許有對他堅持自己理念和對 國家忠誠的一種同情吧。
飾演李將軍的,是我們熟悉的老演員馬丁·辛,他在《現 代啟示錄》中塑造的靈魂逐漸被戰火吞沒的軍人形象乃銀幕經典。在《葛底。
⑤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是《大決戰》
相關介紹: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大決戰》三部曲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恢弘的戰爭史詩,在電影、軍事、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套電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
(5)戰爭宏偉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遼沈戰役: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
2.淮海戰役
在遼沈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動淮海戰役。
3.平津戰役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義說服了蔣介石,將自己所指揮的60萬軍隊留在了華北,並取得了國民黨在華北的黨政軍及經濟大權。
⑥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1、解放(485分鍾,5部分)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70—1972年,拍攝了一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影片從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涅伯河,解放基輔,最後攻克柏林。分為五集,片長將近8個小時。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為強調「」紀實性」、「」史詩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實歷史文獻鏡頭。影片還出現了不少歷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還蘊涵豐富感人的故事情節,從蘇、德兩軍統帥到普通士兵,從蘇軍反攻到德軍覆沒,成功地表現了一種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2、莫斯科保衛戰(358分鍾,4部分)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面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面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面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6分鍾)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部極具歷料及欣賞價值的巨作.是導演尤.奧澤洛夫的衛國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1942年夏季,德軍大舉進攻蘇聯,蘇軍撒退到斯大林格勒進行頑強地抵抗雙動用200多萬能兵力,2千多輛坦克、大炮、飛機。最後蘇軍奪得了控制權,拖住了德軍主力,11月19日,1萬5千門大炮發出了震撼世界的吼聲:"蘇聯紅軍開始了偉大的反攻"這也成了二次大戰歷史的轉折點。濃烈悲壯氣氛破真實地記載宏偉輝煌的場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魯曉夫,葉廖緬科,羅克索夫斯基,希特勒,馮.博克,保盧斯等多個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以及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4、戰爭與和平本片改編自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同名作品《戰爭與和平》,圍繞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以貴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飾)、貴族青年皮埃爾(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Bondarchuk飾)和安德烈公爵(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VyacheslavTikhonov飾)三人的情感故事為線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本部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完成,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這部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宏偉巨制,以其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地呈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也極其忠實地...5、自己去看這是一部很特殊的戰爭題材電影,它真實地描寫了德佔區人民的悲慘遭遇和場面,以及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恐懼,反映了戰爭的真實面目。它既不同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攻佔柏林》這些正面戰場的血肉橫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星》所描寫的局部戰斗中體現的平凡悲壯,更不是戰地浪漫曲,而是降臨在平民百姓頭上血淋淋的殘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場面遠超過任何一部描寫德軍集中營的電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膽小和心軟者慎看。6、士兵之歌二戰期間,19歲的通訊兵阿廖沙(弗拉迪米爾·伊瓦紹夫VladimirIvashov飾)在衛國戰爭中用反坦克槍擊毀了德軍的兩輛坦克而受到嘉獎。但阿廖沙請求將軍不必為他授獎,只希望給他幾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親(安東尼娜·馬克西莫娃AntoninaMaksimova飾)。於是阿廖沙踏上了為期只有六天的歸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無邪的少女舒拉(讓娜·普羅霍蓮柯ZhannaProkhorenko飾),兩人一見鍾情。然而他們乘坐的火車被炸,他救死扶傷耽擱了不少時間。當阿廖沙終於回到家鄉時,只來得及和母親在田邊說幾句話就要返回前線。可這一去,阿廖沙就再沒有回來。由著名導演格利高利·丘赫萊依執導的蘇聯現實主義電影傑作《士兵之歌》,榮獲1962年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入圍1960年第1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得1962年第1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7、潰逃獲得了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前蘇聯電影學院獎列寧獎金。等多項獎項.可謂前蘇聯戰爭電影的史詩巨作.//影片拍攝於1970年,作品改編自前蘇聯著名作家麥克哈克.布格科夫的小說.影片拍攝完成後,由於影片對白軍的人性描述,差點遭到前蘇聯政府的禁映,經過導演的不斷努力,和政府內部分高官的支持,終於使得影片得以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大獲好評!!8、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本片根據鮑瓦西里耶夫於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改編。影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帶領一個排的四聯裝高射炮的炮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迦爾卡、麗達、索妮婭、冉妮婭、等五個姑娘。隊員們英勇犧牲了,受重傷的麗達不願連累准尉把兒子託付給他後飲彈自盡。悲憤的瓦斯柯夫一舉殲滅敵軍營,光榮完成了任務獲得援救。多年後,瓦斯柯夫帶著麗達那個現在是軍官的兒子來到當年他母親犧牲的小樹林,對所有的女兵們表示了深深的敬意。9、德黑蘭43年《德黑蘭43年》是一部二戰題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國合拍,片中幾乎運用了所有的電影語言,堪稱經典中的經典,1981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導演是前蘇聯的阿·阿洛夫和弗·納鳥莫夫,法國影星阿蘭德隆領銜主演。1988年由央視譯制並播放過該片。影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以跨時空的手法記述1943年羅斯福、邱吉爾和斯大林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期間,德國特工策劃的暗殺計劃被以安德列為首的蘇聯情報人員及時發現而遭失敗,然而協助安德列粉碎暗殺陰謀的瑪莉卻在35年後在法國被神秘殺害...影片題材宏大卻無跌宕起伏的情節,蘇德特工鬥智斗勇的主線始終是淡淡地展開,沒有美國好萊烏大片的矯柔造作和嘩眾取寵。但同時導演卻運用各種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劇性愛情,使影片透著一股凝重的傷感,給人強烈的壓迫感。影片的主題歌UnevieD'amour是當時法國歌壇鼎極人物CharlesAznavour的作品,歌聲悠揚而有充滿了傷感,而這也正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劉歡也曾唱過該主題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讓愛情長留人間」。10、一個士兵的父親農民格奧爾基·馬哈拉什維里收到了兒子高傑爾基在部隊的來信,說他因負傷住進了後方醫院。故決定去探望兒子,當趕到軍醫院時,兒子已經返回部隊。老頭子決定前往兒子所在部隊,就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不由自主的參加了戰斗,最終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參加了部隊。當蘇軍戰士消滅了敵人沖入大樓時,兒子已經倒在血泊中,他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父子終於見到了最後一面……本片曾獲第四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與1966年度列寧獎金。
⑦ 求戰爭場面宏大的電影電視劇
1、《特洛伊》
特洛伊戰爭,一場奪妻之恨引發的十年鏖戰。載有十萬希臘聯軍的一千多艘大小戰艦朝著愛琴海的西岸駛去,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一座幾乎沒有任何破綻可尋的堅固城堡——特洛伊城。戰火從海邊一直燒到城下,一場場慘烈而又壯觀的近身肉搏戰接連上演。
⑧ 六部戰爭題材電影,《戰狼2》排名墊底,你看過哪些戰爭題材電影呢
《紅海行動》這一部有點特別,因為它還沒有上映,之所以把它也放進必看名單,是因為我相信它有這樣的潛力。《八佰》是一部宏偉巨制的影片,影片集結了張譯、侯勇、歐豪、王千源、姜武等幾十位戲骨,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佰壯士以少敵多,在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四天四夜的故事。從已經釋出的預告片來看,無論是演員演技、影片畫面質感,還是戰爭場面,都絕對是一部能夠成為經典之作的影片。
⑨ 尋找一些關於戰爭的電影
中國的 1。上甘嶺(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講述1952年秋朝鮮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上甘嶺戰役的整個過程。在電影美學和影片主題上達到了和諧統一。 2。英雄虎膽(1958)(COURAGEOUS FIGHTER) 講解放初期,在廣西南部的十萬大山地區剿匪。 3。林則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紹了。 4。紅色娘子軍(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5。甲午風雲(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來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還愛情呢 7。小兵張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羅京寶叔叔。 8。紅日(1963)(Red SUN) 打74師的 9。歸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獲1982年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語片獎 10。一個和八個(1983)(ONE AND EIGHT) 第五代導演的看山座 至於大決戰之類 雖然導演在場面上很宏大史詩 對於蔣介石 林彪等形象也突破以往 更具回歸人性 但說穿了對於所謂兩種力量角逐中的領導人描述過多 還是咱中國人打中國人。悲哀 故不放入 我們要記錄大社會背景下掙扎的小人物 外國的 一、《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講述一個瘋狂的美國軍官在柬埔寨叢林中建築恐怖王國的故事,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台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若再「虛幻」下去,那就要變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家長了。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該片的新版本,比原來的版本多了將近一個鍾頭。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復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跡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敘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三、《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沖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軍戰俘不畏日本軍官的折磨,支持原則,維護尊嚴;但影片到後半部份,角色似乎發生了轉換:日本軍官從惡魔的外表展現人性的一面,而英國軍官在面對必須炸毀自己興建的橋梁時表現出來的僵硬思維,同樣令人驚訝。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著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里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衛·里恩的作品都講究氣勢,以現代觀念看許多場景都偏拖遢,但跟整體的表現手法很一致。 五、《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准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六、《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群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制的手法。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七、《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煉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俄國輪盤」的游戲:越南軍人在左輪手槍中只裝一顆子彈,然後要美軍戰俘往自己頭上射擊。但這種殘酷的游戲卻像毒品一樣,吸引了其中一名美軍,以至於他回到後方仍不願返回家鄉,卻自願留在越南從事這種生命賭博。 該片節奏緩慢,敘事鬆散且富有跳躍性,既顯得有大氣,又顯得導演缺乏基本功。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 八、《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人物塑造處於從屬地位。 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九、《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榮獲八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實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寫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軍的生活,對軍界內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詳盡披露。 日軍飛機偷襲珍珠港乃本片的壓軸戲,同時也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與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場上吹號哀悼戰友的一場戲頗有點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了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由美國和日本聯合製作的影片,細致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實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軍在轟炸珍珠港時喊出的口號。該片的轟炸場面很壯觀,當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滿電腦特技的45分鍾轟炸戲,畢竟現代科技在表現宏大及難以再現的場面時有著獨特的優勢。您若對《珍珠港》片尾美軍轟炸東京的史實感興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東京上空30秒》詳細敘述了這段故事。
記得採納啊
⑩ 推薦幾部宏大的戰爭片
古代戰爭電影
《特洛伊》 《斯巴達300勇士》 《亞歷山大大帝》 《墨攻》 《神鬼戰士》 《天國王朝》 《影子武士》 《勇敢的心》
近代戰爭電影
《投名狀》(1850年代湘軍大戰太平天國戰事) 《集結號》(1946年的國共內戰及1951年的朝鮮戰爭) 《戰爭與和平》(俄國版,內容講述拿破崙征伐俄國,最後被俄軍擊潰) 《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日本內戰西南戰爭,內容為歷史改編虛構) 《光榮戰役》(美國史上唯一內戰南北戰爭) 《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南北戰爭) 《卡士達將軍》(Custer of the West)(美國印第安人戰斗) 《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The Alamo) (美墨戰爭) 《外籍兵團》(法國外籍兵團於北非遠征)
現代戰爭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
《阿拉伯的勞倫斯》 《藍徽特攻隊》(空戰電影) 《西線無戰事》 《鐵十字勛章》(電影) 《迷路的大軍》 《約克軍曹》 《尚斯帕爾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兵臨城下》(講述2戰蘇聯傳奇狙擊手瓦西里) 《二二六》(日本軍部在1936年於東京發動軍事政變) 《巴頓將軍》(歐洲戰場美國陸軍名將)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諾曼底登陸)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諾曼底登陸後美軍作戰,內容十分反戰) 《雷霆傘兵》 《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 《太平洋戰記》(可稱諾曼底大空降的姐妹作) 《猛鷹突擊兵團》(以罕見納粹德國士兵觀點演出) 《奪橋遺恨》 《英烈千秋》(中國抗日戰爭) 《血戰台兒庄》( 中國抗日戰爭) 《七七事變》(中國抗日戰爭) 《血戰昆侖關》(中國抗日戰爭) 《八道樓子》(中國抗日戰爭長城戰役) 《筧橋英烈傳》(中國抗日戰爭空戰片) 《從海底出擊》(大西洋英、德潛水艇海戰) 《擊沉俾斯麥號》(大西洋英、德水面艦海戰) 《 風語者》(美日太平洋戰爭) 《珍珠港》(美日太平洋戰爭開端) 《硫黃島浴血戰》(太平洋戰爭) 《硫磺島家書》(太平洋戰爭) 《紅色警戒》(太平洋戰爭,有新舊二種版本) 《桂河大橋》(太平洋戰爭)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德、俄斯大林格勒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Kursk)(1943年俄、德五千輛坦克大會戰) 《決戰斯大林格勒》(以德軍視角體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 《山本五十六》(小日本鼓吹山本) 《男人們的大和》(軍國主義的幽靈) 《血戰太平洋》 (美日在硫磺島沖繩島上等戰役)
朝鮮戰爭
《上甘嶺》(抗美援朝戰爭) 《太極旗飄揚》 《豬排山》 《獨孤里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
越南戰爭
《現代啟示錄》 《前進高棉》 《漢堡高地》 《第一滴血》(First Blood)(內容凸顯退伍越戰老兵復員後備受社會歧視之問題) 《奠邊府戰役》 《金甲部隊》 《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 《野戰排》(Platoon) 《全金屬外殼》
其他
《異域》 《火狐狸》(Fire fox) 《大決戰》三部(國共內戰) 《捍衛戰士》(Top Gun)(空戰電影) 《沖出封鎖線》(Behind Enemy Lines) 《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 《深入敵後》 《第九突擊隊》(蘇聯入侵阿富汗) 《風暴之門》(俄羅斯VS車臣獨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