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藍》 《白》《紅》簡介幾意義
《藍》與《白》:欲愛與痛苦的深淵與法律的救贖
「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是《紅》里的女主角,瓦倫婷拍的一個口香糖的大幅攝影廣告的標題,她從照片中看上去是那樣的悲哀,無力地喘息著,像一直瀕死的羔羊。的確,生命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結束,在結束之前只是在營造結束的氣氛和籌備結束的儀式罷了。所以生命一直只是一口氣,最後的一口氣。就像海德格爾說的,只有在錘子折了時才會問什麼是錘子。許多人並不察覺,他們不知道握在手心的可能只是一絲風,直到命運為報復他們的膚淺,而給予其重重一記鐵錘,讓他只剩下最後一口氣時,他們才會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蟄伏於其心底的另外一個形象。在《藍》里,茱麗在丈夫和女兒喪生於車禍後,可以不再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的妻子和一個擔負責任的母親,於是她開始尋找自由,一種冷漠、痛苦、虛無的自由,她尋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住下,開始自己孤單的自由生命。她希望在自己的生命里餘下的最後一口氣里成為自由的人,自由地舔拭自己痛苦的傷口的人。幸福的變故乃是一種啟示,就像《舊約》里的約伯,問題是我們是否可以像約伯一樣,在苦難中依然信守著上帝,還是選擇虛無或復仇?在《白》里,卡洛在與此生最愛的女人的婚姻中卻變成性無能,這與其說如劉小楓所解釋的,表明個體人身資本的不平等,不如說,是卡洛對妻子的愛使他變得自卑,害怕無法滿足妻子的渴望,這樣的男人愛的越深,就越會得到悲劇。《紅》里的奧古斯都也是一直在擔心自己是否可以滿足他的愛人,最後他終於失戀。卡洛在欲愛被羞辱之後,生命被重重一擊,他開始成為他心中蟄伏的形象,一個成功而自信的男人,但只有當他想起妻子時,他會突然軟弱得泣不成聲。卡洛之所以在波蘭與前妻交會時不再有障礙,那隻是因為他正在執行的是復仇的計劃,而非愛的計劃。
《藍》中的茱麗所體驗的痛苦並非常人可以體會,因為她的痛苦不是身體的限制和束縛,比如《1984》里的溫斯頓,而是在內心的無限自由上發生的痛苦,同時她又是一個帶有藝術神經質的女人,她將自己帶至痛苦的極限,那極限便是拳頭滑過石牆時的麻木,便是面對扔垃圾的佝僂老太時的冷漠。《白》里的卡洛乃是在傾其所有的欲愛中被淘空了自我,他將自己帶至欲愛的極限,那極限便是不擇手段的報復,便是面對那佝僂老太時的嘲笑。《藍》和《白》對應著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誡」系列裡的《關於殺人的短片》和《關於愛情的短片》,這兩個短片里的主人公以更極端的性情展現了痛苦和欲愛的深淵,它們與《藍》《白》相同的是,這種痛苦和欲愛在極限中只能帶來毀滅,不同的是,《藍》和《白》都在這種毀滅即將完成的一瞬間實現了救贖。
《藍》里的茱麗知道了丈夫在生前有一個情人——一個女律師後,便去找她。她到法院里,看到那個女律師正在作《白》里的多明妮可的訴訟代理人,這表明女律師是一個婚姻法律方面的專家,也就是說她對待婚姻和愛情會是出於一種法律的眼光。這種法律的眼光,從她與茱麗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並不是排斥婚外情追求家庭穩定的,而是追求愛的幸福,並甘願承擔責任的。她對茱麗的丈夫愛得如此之深,而又如此節制,甚至容忍情人拒絕離婚的決定。我想茱麗最後希望把家產留給這個女律師,也許就是被這種帶著節制的激情所感染,並且看穿了這份現世的愛里深深的無奈和接受,那麼就讓活著的人過得好一點吧,哪怕只是好上一點點。茱麗終於開始過一種對痛苦的剋制的生活,這種節制的痛感激情,被延伸到丈夫未完成的《歐洲進行曲》中,因為音樂乃是一種節制的激情,而這首樂曲更是在訴說對人類痛苦的記憶和容忍。附帶說上一句,我覺得法律和音樂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一致的。比如在理念上二者都貫穿著節制和善德,在形式上二者都要具有體系、呼應和旋律。
和《藍》一樣,在《白》的末尾,卡洛在看守所的樓下,遙望鐵窗里仍希冀著欲愛的前妻,終於開始懺悔自己的報復行為。而這一次源於欲愛同時又報復欲愛的行動計劃,因為在實施中觸及了法律而被法律打斷,盡管法律的參與乃是卡洛計劃中的收場,但在法律的進入時,卡洛終於看到欲愛的極限處這種報復和仇恨的可怕。這兩部影片的末尾都似乎象徵著,法律(女律師和看守所)向他們啟迪了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在欲愛和痛苦的深淵中如何過一種節制的正當生活,從而使這種痛苦和欲愛成為「有紀律的激情」。
《紅》:現代法律的困境和救贖的可能性
如果說在前兩部影片里,法律拯救了欲愛和痛苦,那麼在《紅》里,則是法律被欲愛和痛苦所拯救。老法官在亘長的司法生涯中,逐漸迷失在法律打造的鐵籠里,無法自拔。他曾對瓦倫婷講述過兩件由他審判的案件,其中一件的被告是一個水手,老法官在法庭上宣判他無罪,但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找到事實的真相,實際上那個水手的確犯下了罪行。所以老法官在退休之後竟然竊聽和偷窺鄰居的秘密,從而看到人事的真相。那個水手的故事還沒有完結,這個罪犯被釋放之後娶妻生子,再沒有作姦犯科,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他被判罪處刑,他的未來將完全換成另一種模樣,他有可能在監獄里學會新的犯罪手法,有可能在心理上變得扭曲偏執。那麼老法官提出的問題是:到底誰對誰錯?法律的懲罰即使實現了正義,但它是否可以給我們幸福?瓦倫婷反感老法官竊聽的勾當,警告老法官「每個人都有隱私權」,但她的警告太愚蠢了,因為她面對的曾經是一個優秀的法官,他不會不懂每個人享有隱私權,但問題是在我們藉助法律去保護權利時,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得到幸福,而是痛苦。如果瓦倫婷不是到鄰居的家裡欲言又止,而是告訴鄰居他的電話被竊聽,那麼男主人的龍陽之愛的秘密就會被揭穿,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此將變得苦不堪言。法律無微不至地追求正義往往在生活的具體情境中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劉小楓在評價《關於殺人的短片》時說,「律師是相當尷尬的職業,好像站在一把巨大的剪刀中間,一邊刀刃是法理的抽象性,另一邊刀刃是個人性情的具體性。」
老法官給瓦倫婷講述的第二個案件是關於他的女友的情人的,那個情人是個建築師,他建築的一幢樓房倒塌造成很多人喪命,這個案子被交由當年的老法官審理,老法官判其有罪,這個判決乃是完全依據法律。但老法官卻在這個案件審理後提出了辭職。他辭職的原因一直是《紅》里的一個迷,畢竟他並沒有錯判。答案可能在於,當年的老法官並沒有在此案中申請迴避,因為他的判斷非常有可能被主觀情緒所左右,因為他在熱烈地追求自己的愛時,卻親眼目睹了心愛的女人同這個人繾綣床第。老法官的復仇心如此之強大,以至於恨不得將那個男人殺了。所以即使他並沒有錯判,但他的復仇心卻一直彌漫著整個法庭。
老法官講述的這兩個案件揭示了建立在形式理性化和整全性監控基礎上的現代法律的三個困境:1、法庭只是在事後重構過去的事實,而並沒有同步地把握事實,那麼根據這樣的「虛構」如何可以保證實現正義?2、正義本身是否有意義,因為有時候嚴格地依法懲罰罪行時很可能忽視了行動者的罪行背後深深嵌入的個人性情,很可能法院在實現法律正義的同時,忽視了或許更有價值的東西,如被懲罰者可能的幸福生活,法律要呵護的價值太多太復雜了。3、這一切都將委託給一個遠不如神的法官去處理衡量,而倚靠法官本人的主觀判斷是否可以實現客觀的正義?在老法官提出的這三個困境里:第一個困境乃是法律面臨的表面困境,或者說是法律系統外部——即盧曼所說的委託人——經常向法律系統內部提出的問題,第二個困境則是法律系統內部通過自我反省提出的現代性法律中最根本的困境:即法律的抽象性和個體性情的具體性之間的沖突,而第三個困境則是通過法律系統的困境提出一個最深層次的,宗教哲學意義上的問題:人能否代替上帝,成為新的神。
在老法官的眼裡,法律被完全解構了,亦即失去了話語的權威性。從而他對一切法律授予的權利表示不屑,對社會和歷史賦予法官的權威表示嘲諷。在他眼中,只有人類以及自己的痛苦才是無比真實的,而法律對這一切無能為力。我們簡直就要被老法官說服,就像我們面對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里塑造的「宗教大法官」,即使我們認為他說的不對,但我們在心底已經被說服,反駁只是感情在作祟罷了。在我看來,老法官就像是那個宗教大法官,向上帝提出他一生中最大的疑問。他是痛苦的,就像宗教大法官一樣,知道自己所行非是,但仍不得不作,這種痛苦乃是深於直接的受苦的。
上面談到的第二個困境在《白》里出現的訴訟同樣存在,法官在審理多明妮訴卡洛請求離婚案時,一直就在詢問卡洛:你婚後是否與妻子行過夫妻之實?根據法國民法,無夫妻之實當可解除婚姻,法官不再去考慮當事人諸般的個體性情,而是一律毫不猶豫地付諸抽象的規則。而形式理性化的法律就其內部似乎已經無力承擔這樣的異化,就像《關於殺人的短片》,法庭最終還是宣判了這個懷揣著悔恨的兇手雅澤剋死刑。退庭後,他的辯護律師出於負疚找到法官問道:「如果換一個更有經驗的律師會不會使結果好一點?」法官深沉說道:「一點也不會,你的辯護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法官接著說「此案本該由一個更好的法官來審理。」在面對無比復雜和迥異的個體性情時,法律因為抽象而顯得單薄,以至於有時顯得無情。所以在法庭面對雅澤克時,整個法律職業在懺悔,替法律懺悔,因為他們一直被教育依從法律,但他們作為法律家看到的,與他們作為一個同樣擁有個性的人所看到的,竟是如此地分裂。所以在《關於殺人的短片》里,法官對律師說:「你這人太敏感,不適合作律師。」理性化對現代法律的「除魔」,使法律無法再感受到原本脆弱而孤單的具體人性,它脫離了個人倫理和性情的理性化和復雜化,從而脫離了作為法律源初經驗的生活世界,成為個體生命的鐵籠。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法律的救贖者正是法律久違的那種「敏感」,那是老法官被深深觸動的瓦倫婷的眼淚,那是老法官自己說的「不忍」。「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一個「諸神之爭」的世界,現代法律的抽象性象一張風中縹緲的蛛網,接不住上帝退位時留給萬民的智慧樹上的果子,法律將如何進入這種個體性情的深淵,個體欲愛和痛苦的深淵,諸神之爭的深淵,來打造一艘沒有掛錯旗幟的回航船呢?
老太婆和法院:《藍》《白》《紅》的交叉點
《藍》、《白》、《紅》三部電影就像一幅「三聯畫」,雖是不同的故事,卻彼此交叉,而這種交叉又體現了三個故事的統一脈絡,而如果奇斯洛夫斯基想用三色系列影射整個人類的倫理問題,那麼三色的交叉點則表明了其在這一重大問題里的重要地位或普遍存在性。無疑,三色的交匯點有兩個:一個是向垃圾桶里扔瓶子的佝僂老太婆,另一個是法院。
上帝是否還在?這是一個充滿現代性的道德焦慮的問題。奇斯洛夫斯基在一部訪談片里提到,現代社會普遍存在著倫理危機,但尚非世界末日。看來他對人類仍存希望,我想這是因為他的上帝還在。但在三色里,上帝是如何到場的呢?李猛在《愛與正義》中提及三色時,認為《紅》里的老法官就是上帝。但我覺得不是,因為上帝是寡言的,上帝不會輕易說話,而且上帝不會望你,不會停下,一旦望了停了,那一定是你的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在我看來,三色里的上帝不是老法官,而是在每部片里都出現了一次的那個老太婆——一個費力地向垃圾桶里仍瓶子的佝僂老太婆。她無言地行走,勞作,完成,離開,但不會走遠。她的衰弱象徵著世界的深淵、欲愛與痛苦的深淵,因為她也曾經是豐滿的美麗的,但在愛與公義之間慈悲而又暴怒的工作,讓她掉光了青絲褶皺了肌膚彎折了胴體。在《薇俄尼卡的雙重生命》中,薇俄尼卡在玻璃窗內看見「三色」里的這個老太婆時,她呼喊她希望給她幫助,但老太婆只是停了一下,並沒有答應她,而是繼續蹣跚地行走。似乎老太婆知道薇俄尼卡將死的命運,不答應她是要告訴她照看好自己已經足夠。上帝即使在場,也不再能對人有所幫助,因為上帝的事業已經「成了」,他為此消耗了億萬年的威嚴,失去威嚴的他在此世已成為遭棄絕的,而不再握有審判的權柄,在世俗化的現代來臨之後,上帝永恆的審判權已經被塵世的法官奪取,而上帝只站在證人席上。
我曾經看過一個短篇,講的是一個惡徒的靈魂在死後受審,七個大法官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讓惡徒認罪,惡徒沒有心軟拒不認罪,大法官說找證人來,這時一個身披藍色星光的老頭走到證人席上,大法官紛紛起立致敬。老頭邊哭邊歷數著惡徒的罪孽,殺人、強奸、勒索父母。惡徒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當法官們正要宣判時,老頭又說,這個惡徒有一次曾在父母睡夢中吻了他們。法官讓哭著的證人退席,然後宣布惡徒下地獄。惡徒承認自己罪有應得,但他希望法官告訴他那個老頭是誰,因為他仍感激他。法官們說:「他就是上帝。」
上帝已經被剝奪了審判的權柄,失去了終極裁判的權力,這是現代社會的重大問題。這個短篇不僅告訴了我們上帝退位的事實,而且告訴我們上帝是因為過於慈愛和羸弱,而根本無法擔當審判的重任。他只是一個受苦的人,在證人席上見證人的苦與罪。正如朋霍費爾所雲,在人類社會的理性化與世俗化的歷程中,世界已經成齡(world come of age),而上帝在這個世界上是苦弱無力的,沒有榮耀,沒有報償。但當法官們(宗教大法官、《紅》和《關於殺人的短片》里的老法官)從上帝手裡接過審判的權力,成為新的神明,人民不再將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訴諸教堂,而是法院。同時,在得到自由之後的個體性情不斷撞擊著現代法律的抽象的界碑,法律被迫著步步後退。於是法官們變得躊躇和自卑,心底充滿了負疚。他們只是人,真的不適合做神的事情。那麼,當法律成為新的約櫃,法官成為終極的審判者,理性化使得人類的密度增加,世俗化使得人類重力增加,即使法官作為人間最接近神的人,他的道也無法象上帝的道一樣行於水上。
《紅》里的老法官講述的法律的三重困境,歸根結底是法官無法象神一樣工作:他看不清真實,看不透人心,看不懂自己。那麼,在一個神被逼宮,法官無力的世界中,如何尋得終極的公義和善好?這是奇氏面臨的重大問題。在那部奇氏自拍的紀錄片里,一個教士評價他說,「他觸及了人類亘古就有的一個疑問:誰是神?上帝還是我?」奇氏是個悲觀的人,但他還沒有絕望,在他眼中,上帝失位,但仍在人間,上帝並沒有死,真的,她還活著!奇氏在用他的電影語言傳達著這個令人振奮的福音。上帝在主動的受難,與世人一起受難,道成難身,躍入欲愛與痛苦、罪愆與啟示的深淵。上帝就在身邊,每個苦難的人都有可能是上帝的化身,這是我在重看「三色」時的感受,那麼我們在面對這樣的苦人時,不該只是冷漠和嘲笑,而是愛與扶助,因為上帝的受難正是因為這種摯愛,人要參與上帝在此世的苦工,就要積極分擔上帝的苦與憂。正是這種愛證明了此世的苦難並非永恆,人並非無救,正是這種愛使瓦倫婷幫助老太婆把瓶子投到了垃圾桶里。老太婆並沒有說謝謝,因為上帝本來不須感謝人的幫助。但是在那一瞬間,上帝已重新歸位,在人的愛中上帝重新獲得了永恆的權柄,那便是愛的審判與救贖,那便是《紅》的末尾處那場被詛咒和祝福的航行,那場天上的大水。
愛不僅意味著愛他人,成為「為他人的存在」,同時愛意味著愛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短促的生命里尋找自己卓越的生活風格。這種對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乃是在自然的欲愛和痛苦上,經由理性和審慎,向更高的愛和悲的實踐。而只有在上帝的愛獲得永恆權柄之下,法律,補足了對具體人性的愛與同情的法律才可以擔當欲愛和痛苦的重荷。在我看來,《藍》《白》《紅》滲透著法律與個人倫理的緊張關系。在「三色」里,每當主人公進入法院,他或她的生命便開始了一個重大的轉變。在《藍》里,茱麗到法院去尋找與她的生命相連而她卻並不知道的秘密,在《白》里卡洛到法院希望證明自己的不為現實(性無能)所拘的愛,在《紅》里,老法官到法院接受因自己的密告而帶來的懲罰。據好掌故者考證,這幢影片里的法院在現實中是位於塞納河中城市島(ile de la cité)的西側,離新橋非常近。這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幢聳立在許多人生命事件里的法院的在世性,它不在白雲端,不在重門里,盡管它或者給予或者毀滅,但它依然象徵著此世的反思、證實與尋找。主人公們都像那個佝僂老太一樣,握著一隻廢舊的瓶子,希望到法院里丟掉,然後開始新的生活。中文裡的「斷」有「裁斷」和「折斷」兩個意思,法院便是具備了這兩種意涵的。所以這幢陰天里灰色的庄嚴建築乃是啟示我們在命運的深淵中開始尋找審慎的正當生活。主人公們在法院經歷了變故之後,終於開始學習到此世的愛的沉重和艱苦。法律只是一種手段,敲擊生命的手段,就象一枚催促上課的鬧鍾,它不會告訴你是否真的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卓越生活,只是告訴你是做的時候了。就象前面說的,只有當法律不再成為人類終極精神的牧領者,法律不再向精神價值的高下被迫作出判斷,不再以抽象性的鐵門攔阻自由個體的進出,那麼法律可以重新關注人的實踐行為,關注個體以及公眾如何找到他或他們的正當生活。這樣的法律才有可能消解自身與個人倫理以及上帝的緊張關系,才有可能成為連接個人倫理和上帝之間的道路。
「三色」里的生命事件充滿了艱難和悖謬,每一個人都彷彿活在生命的邊緣,就像只剩下最後的一口氣息,來達成最後一個願望。奇氏是一個悲觀的人,象陀斯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伊凡一樣,不願在萬民苦難里獨自釋懷,他厭惡美國人說「extremely well」的習慣,他說他只能說「I 』am so so」,這就像朋霍費爾說的——對世界負責。奇氏一直沒有忘記他的人民,他眼裡的人民就像海子的一首詩里講的,坐在水邊,只剩下悲苦和怨恨。
《藍、白、紅》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鵝之歌。製作三部曲時,基斯洛夫斯基回憶了自己的生活和創作經歷。這部讀來不時讓人感動的生活經歷和創作經歷的回憶,談到好多生活倫理問題。
七十年代,波蘭電影藝術大師K.Zanussi開創了「道德焦慮電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慮」推進到一個更深的層面。基斯洛夫斯基認為,在自由主義社會中,人的道德處境更為孤絕。因為,自由主義社會沒有國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階級道德一類的或虛構、或強制的全民道德。個人的道德承負及其軟弱無力在自由主義社會中更充分地顯露出來,所謂自由主義倫理,首先是對個人的道德承負力的脆弱的體認。在自由主義社會,個人的道德壯況是怎樣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過個體性的道德困境來探討自由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負擔。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自由、平等、博愛,《藍、白、紅》三部曲要探討這些價值理念的私人含義。任何價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會制度中的大理念也體現為具體的個體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倫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當的辦法是體味在這個生活制度中生活的個人眼裡噙著的淚水。
《紅》提出的是一個康德式的問題:愛怎麼可能?
時裝模特兒瓦倫婷生得光彩照人,無論她穿什麼時裝,都令人沉浸在溫暖的紅暉中,像這個令人心寒而又誘人的世界上一切受害者的庇護人。一天傍晚,她開車回住處意外撞傷一隻狗,憐惜感驅使她帶著狗尋找主人。
狗的主人是位獨居的退休法官,性情古怪,整天在家監聽鄰居的婚外情電話。瓦倫婷勸說退休法官不要干這種不法行為,不要對別人的隱私那麼好奇,退休法官卻問她體味過愛的暈眩和惡心沒有。
四十年前,老法官還是一個法律系學生,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一天,他偶然看到自己的女朋友「雙腿張開,其間夾著一個男人」。他離開了她,一直把愛鎖在心底,讓它噬嚼自己的身體。
瓦倫婷住處對街,碰巧也住著一位法律系學生,名叫奧古斯特。瓦倫婷不認識他,只是經常從窗戶看見他匆匆忙忙進出大門。奧古斯特像在重復老法官的命運,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雙腿張開,其間夾著一個男人」。
瓦倫婷如茵的氣質顯得天使般的純粹,把喧囂、陰森的周遭世界照得有如神話中的綠色深淵。「這份美是純的嗎?抑或永遠都有些缺陷?」基斯洛夫斯基問。老法官和奧古斯特的未婚妻是純美破損的象徵,純美破損不意味著邪惡和不道德,而只意味著生命的過程:由想像的、可能的愛轉變為現實的愛。在老法官的引示下,瓦倫婷困惑不解地看到,愛情的開端和終結就在未婚妻向並非未婚夫的男人張開的雙腿和丈夫躺在另一個女人的雙腿之間。人世間有純粹的愛嗎?或者,生活中有能夠保全精神的情愛嗎?
基斯洛夫斯基的問題是,生活中是否有圓滿的兩情相悅?「純粹的情愛想像的破損,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們固執地要尋求兩個完全相契的個體在愛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個體在愛欲中相合幾乎是沒有可能的,這只是一種情愛的美好想像。純粹的愛情只能是同一個蘋果的兩半重新再合,可是,一蘋果被切成兩半後,分別被生命的無常拋到無何他鄉,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機會已近於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讓瓦倫婷與退休法官的相遇顯得像被切成兩半的同一個蘋果,又讓他們相逢在錯過的時間夾縫中。四十年的時間距離沒有消磨掉精神,身體卻已遠去。基斯洛夫斯基說,《紅》的真正主題是:「人們有時候會不會生錯時代?」「「我們可能修正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被切成兩半的蘋果的命運是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會不會是人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犯下的錯誤?老天爺從來沒有許諾被切成兩半的蘋果應該重合,甚至根本就沒有一個蘋果被切成兩半這回事,它只是個人的精神性慾望的想像而已。情愛這個詞容易激發人的美麗想像,其含義要麼是殘破的,要麼是錯誤的。
盡管如此,雖然一再強調命運的無常,基斯洛夫斯基沒有變成一個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固執地要祝福瓦倫婷。瓦倫婷和奧古斯特相互住在對街,也許,他們就是一個蘋果的兩半。他們每天都迎面而過,而每天的相逢就是錯過。基斯洛夫斯基最後安排了一場偶然的海難:船上大多數人都死了,瓦倫婷和被愛灼傷後逃離的奧古斯特是極少數倖存者。緣分是在災難中出現的。老法官喘息的目光從電視新聞中看到海難現場,把彌留的祈願留在了瓦倫婷和奧古斯特偶然間相依的臉上。
白色在法國三色旗中象徵平等。自法國大革命以來,平等大概是最具誘惑力的烏托邦觀念,像一把在人類的頭顱上和軀體間揮舞著的深鋸齒的鐮刀。《白》要問的不是平等的政治含意或經濟含意,而是倫理上的性情含意。兩性的婚姻瓜葛這一最私人的層面顯然是體察平等的性情含意恰當的場所。
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從波蘭移民到法國,突然變得性無能。到了法國後,語言不通使卡洛喪失了一切生存能力,而他的妻子不僅有姿色,還會說上幾句剛夠情場溝通的法語。這已經足以說明卡洛突然變得性無能的原因了。
卡洛的妻子以法蘭西風格提出,自己渴飲愛河而不得,痛苦不堪以致患上憂鬱症,以丈夫性無能為理由上法院訴訟離婚。卡洛一再聲言很愛她,她只提出一個簡單的要求:請出示性能。情愛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這種能力的平等不在了,兩情之愛就成了撒在水泥地上的碎石子,卡洛就跪在這散亂尖硬的碎石上:卡洛給妻子打電話,妻子在電話里用與另一個男人的沉歡呻吟來回答。
性能力是隨機而生的個體生理個心理基質造化的偶然結果。至今還沒有一種平等理論主張個體身體論的平等。然而,政治和經濟平等的意識形態影響到個人的性情,改變了個體的身體交往的倫理感覺。卡洛要重新得到妻子的愛,必須明自己的性能力。情愛成了爭取平等的私人性斗爭,被還原為個體之間偶然的相對平等。
卡洛在法國死皮賴臉地纏著已經訴訟離婚成功的妻子,受盡種種羞辱,只有返回波蘭。回到本土,卡洛不僅發了一筆橫財,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復了。他還愛著妻子,裝死請人發告,喚妻子回來接收財產。她回來發現卡洛不僅沒有死,還恢復了性能力,而且這能力的表達不帶責備。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們一個司空見慣的事實:情愛中的平等是由財富和生理條件構成的,而且這兩項條件相互勾連。愛情是個體差異(這可能變成不平等)因素偶然達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在問愛戀中的人們,難道真有純愛?沒有利害權衡?生理的資質、智力和情趣,乃至心理素質和脾性,都是個體的人身資本,更不用說如今的國籍身份、財富能力和職業位置。然而,個體之間真的會有平等?基斯洛夫斯基置疑質疑的不是經濟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個體性情上的平等。純粹的情愛不是與人身資本不相干,而是兩情(性)相悅,無論相悅是由人身資本的什麼要素構成的,與平等與否不相干。尋求平等的情愛,不是純粹的情愛。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大多由自己編劇,編構故事是他思考生活的方式。通過敘述某個偶然事件,基斯洛夫斯基或構造或置疑某個倫理觀念的含意。基斯洛夫斯基編構的這個探究平等的故事帶有喜劇成分:通過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訴求的虛幻性,嘲笑現代意識形態中過於誇張的平等倫理。人類最好不要去充當平等的代數師,為了算出永遠算不精確的平等數,用相互傷害在相互的肉體上畫計算公式。
個人自由不僅是政治理想,也是倫理理想———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慾望自由,然而,由於個體生命的在體性欠缺,這種理想是難以實現的。自由主義倫理碰到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困難:既然承認人身的在體性欠缺與對美好的慾望之間的不平衡是恆在的,個人
㈡ 解析影史傳奇《藍白紅三部曲》:命運讓我們相遇,相愛,相互折磨
你相信命運嗎?命運讓你遇見你命中註定的人,命中註定的愛情,命運讓你們去愛,去恨,去痛苦,去撕扯交纏,去刻骨銘心!
波蘭天才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一直致力於探討人和命運的關系,以及支配人類關系的精神和道德復雜性,在1993年和1994年,他發行了三部電影,分別以三種顏色命名:《三部曲之藍》(1993年)、《三部曲之白》(1994年)、《三部曲之紅》(1994年)。
《藍白紅三部曲》的標題,受到法國國旗三種顏色的啟發,意味著:自由,平等,博愛。
包含三個理想,帶著三個命題,承載三種寓意,同時彼此之間有著鬆散聯系的三部曲,在當時的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一口氣拿下八項大獎,兩項奧斯卡提名。
三色系列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許多影評家認為是電影界的巔峰。
同時,這三部電影,也是克日什托夫退休前的最後一個項目,是他電影生涯中所有最好元素的結合。在這三部電影中,他更深刻的探討困擾人類的精神和道德問題,並且還致力於探討所謂的命運。
可以說,克日什托夫一直感興趣的,超驗精神、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深不可測的命運,在他最後的三部曲中,得到了最極致的釋放,因而讓每個觀影人,也在觀看的過程中,自覺沉溺於某種神奇的情感中,在靈性,關系,和命運的掙扎中,尋找靈魂的出路。
《 藍白紅三部曲 之藍》:自由
在三部曲的第一部電影《藍色》中,朱麗葉·比諾什扮演一個名叫朱莉的女人,她在一次車禍事故中,失去了丈夫和孩子。醒來後的朱莉痛苦不堪,想要自殺,卻在最後關頭喪失勇氣,她想走出痛苦,卻無時無刻不在過去的束縛之中。
當精神被痛苦俘獲時,被命運的災難淹沒時,一個女人的自由在哪裡?
為了徹底走出來,她切斷了和過去的一切聯系,她賣掉了所有傢具。電影中無時無刻的藍色,都代表了朱莉的巨大悲傷,以及她渴望失去的記憶。
但藍色無處不在,事實上在電影開頭,當汽車駛過法國時,一個昏昏欲睡的孩子,凝視著後面汽車飄動的前燈,暗藍色的陰影在浮動時,就意味著悲劇的人生,因為制動液正在泄漏,從一開始,導演就建立了一種隱形的、接近災難的情緒。
然後,藍色開始變得濃重,越來越多,彷彿濃霧,吞沒了出口。
有一個細節是,在朱莉的家裡,她命人清理女兒的房間,將所有那些勾起她思緒的東西,全部清除掉,女管家在痛哭,朱莉問她為什麼哭?
女管家說:因為你不哭。我們才注意到,悲劇發生時,朱莉是一滴眼淚也沒有掉過的,但是最後在結局時,終於走出來的她,開始流淚。
因為導演暗示了,在沒有哭出來的時候,她其實已經恍若行屍走肉,死人是不會哭的,哭意味著她重生了。
朱莉最終接受了她的過去,接受了全部痛苦,當她最終開始完成丈夫遺留的交響樂時,它暗示了我們,某種外部的力量,在推動著人類的生活,無論你有多絕望,生活終將繼續下去。
這決定了我們力量的是命運,上帝,機會,或者其他。
這部電影非常抽象,它表達了對超越性和精神性的信仰,但它反映了導演自己的不可知論信仰。他沒有解釋為什麼上帝允許朱莉的家人死亡,但它暗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某種精神力量存在,可能在她體內和周圍發揮作用。
而最後走出來的朱莉,是因為她看開了,她將所有房子和財產,都留給了丈夫生前的情婦,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因為當車禍發生時,有一個少年撿到了朱莉的項鏈,當他要還給朱莉時,朱莉拒絕了,於是少年佩戴著這個項鏈,常常在噩夢里醒來,看到那天車禍的場景。
電影的最後,情婦開心的留在那個豪宅里,被困在過去的人,變成了她,而朱莉新生了。
或許這是導演的另一重暗示,當你什麼都不貪戀,什麼都不想要時,所謂的命運,也拿你沒辦法。
我們脆弱,是因為我們渴望擁有;我們自由,是因為無欲則剛。
《 藍白紅三部曲 之白》:平等
在三部曲的第二部電影《三部曲之白》中,克日什托夫試圖用一種不那麼直接的方式,來闡述他關於命運和靈性的見解。
這部電影的主角凱羅爾,是一名波蘭理發師,在一場比賽中,和自己的法國妻子多米尼克相識相愛,他藏在妻子的旅行箱里,被偷渡回法國。
語言的不通,事業的受阻,在妻子面前的自卑,讓她們的性生活陷入障礙,而此時他任性的年輕妻子,堅持要和他離婚,並在凱羅爾求助自己時,設計讓他陷入被警察追捕的境遇。
身在異國他鄉,身無分文的凱羅爾,靠在地鐵用一把梳子吹奏波蘭歌曲謀生,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一名波蘭商人,並藏在對方的箱子里,被再次帶回波蘭。
回到波蘭後的凱羅爾,身兼數職,拚命工作,並且應聘成為當地一個黑幫兼商人的手下,成為他的司機,在給商人開車的過程中,他無意中聽說某一塊地皮將要被政府規劃,因此提前傾家盪產的買下了其中的很多地皮,靠炒房地產發家致富。之後又經營了一家跨國貿易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但是他依然忘不掉多米尼克,可是多米尼克依然對他很絕情,她們之間,彼此糾纏,又愛又恨。愛之深,則恨之切。
最後,他將遺產繼承人改成前妻的名字,並買來屍體假裝死亡,騙多米尼克來波蘭參加葬禮,在葬禮上他看到多米尼克心痛落淚,以此確定她還愛著自己。
失魂落魄的多米尼克回到賓館,卻發現凱羅爾躺在她的床上,凱羅爾曾經因為自卑,反而無法滿足多米尼克,但是重逢之後,她們的一夜激情很快樂。
可是多米尼克不知道,這也只是凱羅爾報復的一部分,當她正沉浸在重新開始的幸福中時,警察找上了門,以她涉嫌謀殺前夫而逮捕她。
然後歷史重演,語言不通,異國他鄉的多米尼克,體驗了丈夫當時的困境。
他們終於扯平了,難道這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平等?
最後,當多米尼克站在凱羅爾花巨資建造的,十分堅固的監獄窗前時,視線正對著偷偷來探望她的凱羅爾,女人用啞語對男人說:我會一直留在這里,哪怕被絞死,也要和你在一起。
白色在電影中多次重復出現,大多數白色似乎沒有重要性或意義,出現在普通的物體上,如廁所、鳥糞和雪。然而,有兩處白色很醒目,凱羅爾有幾次重現的回憶,都是結婚當天穿著婚紗的多米尼克,夢幻般的笑容。這神聖的光芒意味著,凱羅爾在大部分時候,都在理想化自己的愛人。
這部電影中,白色曖昧模糊的含義,很難讓人理解,但是也許導演想要表達的就是: 愛情可能是盲目的,殘酷的,充滿佔有欲和不成熟的,但也可能是溫暖的,治癒的,轉化的和互利的。
所以,白色在電影中是一種雙重定義,喚起純潔和污穢,愛與恨,幸福與痛苦。它是命運施加於愛人之間的不可抗拒。
你渴望愛情的甜蜜嗎?那你就該嘗嘗心碎的滋味。
《 藍白紅三部曲 之紅》:博愛
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三部曲之紅》,講述了一個名叫瓦倫丁的年輕模特,遇到一個隱居的前法官的故事,這位法官從事著不道德的勾當,他竊聽了鄰居們的電話,但是隨著了解的加深,瓦倫丁和法官建立了不尋常的友誼。
法官知道一切秘密,包括一位叫做奧古斯特的年輕法官,愛著一個可能隨時會背叛自己的女人。可以說,奧古斯特是老法官,年輕時的縮影,他當初也愛上一個女人,被背叛,被傷害。
而奧古斯特和瓦倫丁,她們都是善良和慈悲的年輕人,但是她們都各自陷入一段錯誤的戀情,她們的伴侶都在傷害她們,她們自己完全不自知,她們就住在同一條街,她們興趣愛好相同,她們明明才是最合適的人,但她們卻總是擦肩而過。
克日什托夫曾經說過: 我相信命運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道路,但是為了理解你現在的處境,你需要追溯你生活的軌跡,分離出必然性,自由意志,以及純粹的偶然性。
這種強烈的命運的聯結,因果聯系,在電影中巧妙的穿梭著。
有幾個場景,瓦倫丁幾乎就要和奧古斯特相遇了,她們喜歡聽音樂劇,她們在公寓下險些撞上,她們明明應該走進對方的生活,在觀眾一次一次緊張的難以呼吸,幾乎以為偉大的愛情就要產生時,她們卻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再次錯過了。
永遠只差那麼一點點,因此頻繁出現的醒目紅色,充滿了緊迫感,彷彿在預警平凡的生活中,埋伏著重要的事情。
命運緩慢而隨機的運作,兩個年輕人的生活,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後,在老法官的巧妙安排下,兩個失戀的年輕人,都要乘坐同一艘船,這種命中註定的聯系在電影的結尾得以實現。
因為巨大的航船在英吉利海峽遇難,只有8名倖存者,瓦倫丁和奧古斯特是其中的一對。
當我們看到營救她們的新聞鏡頭時,我們看到瓦倫丁終於站在奧古斯特身邊,蜷縮在毯子里,她們註定要相遇,要相愛,經過了巨大的劫難,她們才會看到彼此一直在對方身邊。
最後一部電影紅,是三部電影里,我個人最愛的一部,它幾乎是三部電影的高潮所在。
因為瓦倫丁和奧古斯特是日內瓦唯一的倖存者。
但在同一次渡輪中獲救的,還有凱羅爾和多米尼克;朱莉和她最後的愛人奧利維爾。
她們都曾經錯過,瓦倫丁和奧古斯特一直是鄰居,凱羅爾和多米尼克在一起時不知道自己有多相愛,而奧利維爾,他真心愛著朱莉,理解她,支持她,哪怕那個時候她有丈夫,哪怕那個時候他早已知道她的丈夫一直在出軌。
她們都是最應該在一起的人,但平凡生活讓她們在錯誤的時間軸里,彼此錯過。
最終命運之手,讓她們相遇。一種強烈的宿命感,一種超乎我們理解的神秘力量,在支配著這世間的愛恨情仇。
精神,關系,命運,有些事情彷彿命中註定,我們也許會錯過,但繞個彎,終究會遇到!
文|巴黎夜玫瑰
圖|豆瓣
㈢ 以白色為主要基調的電影作品
2010年modern服飾將以舒適和恬淡為基調
主流一:以白色為流行色
不同的個性設計中
透著純潔、帶著新鮮而年輕的氣息……
製造出了更多的驚喜和明朗的甜美印象
主流二:航海
記得水手衫嗎?本季它可是絕對有型之選,充滿海洋氣質的條紋,簡單易搭,充滿大氣而摩登的視覺效果。
鮮明的印象是航海水手衫帶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尤以藍、白、紅為重點的色條組合,耳目一新
主流三:多彩
壓抑的姿態不屬於浪漫的春天,五彩斑斕的多彩色活力四射,為魅力加分,決不能錯過鮮亮的有彩
搶眼的橘紅色,嫵媚的玫紅色,惹火的檸檬黃,成熟的中綠色都能讓你的心情也明亮起來
風格
IN:中國風
做東方美人其實很簡單。在這個季節,國內著名攝影師、造型師Peter Lau為劉亦菲打造了幾款具有東方特色的妝容,並將搭配心得告訴你……
精緻的綉花、閃亮的錦緞、繽紛的絲絛……一件裝飾華麗的中國風格外衣令你走在時尚前端。
OUT:波希米亞風格
來自東歐的泡泡長裙、游牧風格的外套,以及色彩斑斕的刺綉花朵,這些2005年特別流行的服飾,今年只能乖乖收到壁櫥里了。
IN:搖滾風格
「回歸80年代」是這一風格的主題,還要能讓人聯想到「地獄」、「魔鬼」和「丑聞」。迪奧男裝首席設計師的部分作品就是這個風格。
OUT:乖乖女風格
象天使般的乖乖女風格今年將會過時,一切學生制服風格的服飾、百褶裙、馬尾辮等等都將成為過去。
IN:非洲獵裝風格
就像梅麗爾·斯特里普在電影《走出非洲》里的服飾:黃褐色的布料、獵裝風格,充滿叢林色彩。
OUT:軍裝風格
無論是海軍風格,還是陸軍風格,這些服飾今年都已經過時了。
IN:低調豪華
今年不會流行誇張的、賣弄的奢侈風格。即使是售價奇高的奢侈品牌,也追求在細微處彰顯品質,通過名貴的布料、高貴的裁剪、精細的縫制等細節體現其價值。
OUT:賣弄奢華
在服飾的顯眼處標出的誇張的名牌商標、搶眼的顏色、太過明顯的某種風格……這些都過時啦!
IN:牛仔女孩
隨著電影《斷臂山》的熱播,牛仔風潮再次刮入時尚界。一條頸巾、一頂牛仔帽……出現在米蘭時裝周上……
西部牛仔女郎們將從她們的草原上湧入歐洲的都市,牛仔風格會成為新的流行。
OUT:希臘貞女
細皮條編成的涼鞋和希臘貞女風格的高腰短裙雖然在2005年夏天風靡一時,但是現在要徹底被流放了。
顏色
IN:銀灰色
娛樂圈的眾位明星永遠都走在潮流尖端。一向乖巧的Twins在日前舉辦的個人演唱會上,也穿起了銀色比基尼。銀裝素裹的阿嬌越來越性感了……
不管是珍珠灰還是金屬灰,只要是黑與白之間,任何灰色調都將是今年的流行顏色。
OUT:咖啡色
棕色、枯葉色、巧克力色、咖啡色……總之,這個在2005年冬季最搶手的顏色已經過時了。
IN:淺粉色
淺粉色將被重新賦予流行價值,在2006年回歸為流行主色調之一。
OUT:亮白色
今年不再流行炫目的色彩,尤其是亮白色,顯得太過刺眼。
IN:海洋風格條紋
對啦!一定要選深藍色和白色條紋的服裝,高雅而且時尚。
OUT:波普藝術印花
不要再選色彩艷麗的、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的印花服裝了,那些圖案讓人產生幻覺。
款式
IN:緊身裁剪
新的流行風格將有硬朗線條,兩肩、腰身和臀部的剪裁都要非常合身,無可挑剔。
OUT:寬松裁剪
線條模糊、輪廓不清晰、好像還沒有完工,這種剪裁的袍子式的衣服將要過時。
IN:球形泡泡裙
泡泡裙展現了女孩的高貴和自我,已經成為了2006—2007秋冬時尚的四大關鍵詞之一。其餘的三個是什麼呢,小編這就告訴你……
這種裙子非常有女人味,而且風格懷舊,就是不方便走路。不過這種裙子會讓各類腿型的的女性都看起來靚麗、摩登。
OUT:皺邊裙
去年特別流行的皺邊裙和其它弗拉明哥式裙子都要收到衣櫃里了。
IN:高腰
高腰裙或是高腰褲也是走的懷舊路線,是今年夏季的主流風格。
OUT:低腰
低腰裙褲或是七分褲則過時沒商量。
IN:黑色牛仔布
黑色就是黑色。各種色調的藍色牛仔都已成為過去了。原始的、無可挑剔的黑色牛仔布製成的服裝將成為主流。
OUT:仿舊牛仔布
無論是水洗還是石磨方式,做舊、仿舊的牛仔布已經不流行了。
IN:花襯衫
愛穿花襯衫的男士有好消息了:這種讓人覺得特別快樂和時髦的服飾今年將成為流行的元素。
OUT:羊毛開衫
男士羊毛開衫在2006年的流行賽場里將完全失去競爭力。
IN:寬松短褲
如果你的衣櫃里還沒有,一定要去買一件。這種沖浪用的寬松短褲在夏天會非常流行。
OUT:及膝窄短褲
緊身的及膝短褲太過都市感,還需要穿細高跟鞋來搭配,今年就跟它說再見了。
鞋
IN:朋客靴
鞋子的流行趨勢方面又吹起了反叛風,穿著舒適的朋客靴子和摩托手的靴子將成為流行主角。
OUT:維多利亞風格小皮靴
長釘子般的高跟、繞來繞去的帶子,這種維多利亞風格的小靴子雖然可以讓人回憶起那個美好的年代,但是到底過時了,還是收進儲藏間去為妙。
IN:VAN牌運動鞋
1980年代非常火爆的VAN牌運動鞋現在揚帆回航了,再度成為運動鞋市場的主流。如果你還收藏著幾雙老鞋子,不如拿出來再穿一穿。
OUT:CONVERSE牌運動鞋
這個牌子一度是年輕人的最愛。但是2005年有太多的人穿著它上街,今年它們恐怕要在壁櫥里度過了
㈣ 白色情迷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內容
中文片名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原片名 Trois couleurs: Blanc 更多中文片名 三色:白 白色情迷 三色之白色篇 更多外文片名 Trzy kolory: Bialy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White Three Colours: White Three Colors: White .....(USA)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影片類型 劇情/ 喜劇 片長 9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波蘭 瑞士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波蘭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SR 級別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Finland:K-12 Sweden:11 USA:R Spain:18 Chile:14 Canada:14 Germany:12 South Korea:18 Iceland:12 Singapore:M18 Hong Kong:IIA [編輯本辯逗棗段]演職員表 導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編劇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演員 澤比紐·扎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 .....Karol Karol 朱麗·德爾比 Julie Delpy .....Dominique Janusz Gajos .....Mikolaj Jerzy Stuhr .....Jurek Aleksander Bardini .....Le notaire (The Lawyer) Grzegorz Warchol .....L'elégant (The Elegant Man) Cezary Harasimowicz .....L'inspecteur (The Inspector) Jerzy Nowak .....La vieux payson (The Old Farmer) 製作人 Yvon Crenn .....executive procer Marin Karmitz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公司攜拆 CAB Proctions [瑞士] Canal+ [法國] France 3 Cinéma [法國] MK2 Proctions [法國] Zespol Filmowy "Tor" [波蘭] 發行公司 人造眼 Artificial Eye [英國] Film Arte [阿根廷] ..... (Argentina) JMM Invest S.L. ..... (Spain)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Miramax Films [美指談國] ..... (USA) (subtitled)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特技製作公司 Ercidan [法國] 其它公司 Action Light [瑞士] ..... electrical equipment American Express [美國] ..... thanks Aéroports de Paris [法國] ..... thanks Locaflash ..... electrical material RATP "Roue Libre" [法國] ..... thanks Samuelson Alga Cinéma [法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Tri-Track SInc. [法國] ..... re-recording facilities Virgin Records Ltd. [英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as Virgin Movie Music)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94年1月26日 美國 USA 1994年2月18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4年3月10日 西班牙 Spain 1994年3月11日 德國 Germany 1994年3月24日 瑞典 Sweden 1994年3月25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4年5月27日 芬蘭 Finland 1994年10月2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4年11月3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卡羅爾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蘭籍理發師,工作上的壓力和生活在異國他鄉的陌生感使他變得萎靡不振,無意間時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輕任性的法國妻子多明妮戈。她對丈夫的冷漠感到憤怒,於是以婚姻有名無實為理由到法院請求離婚。離婚目的沒有達成的多明妮戈燒毀了卡羅爾的發廊使他淪落街頭。此時,只有一隻皮包和一張美發師證書的卡羅爾唯一的目標便是回到波蘭重整旗鼓,讓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在熱心的波蘭人米科拉伊的幫助下,卡羅爾回到了華沙。他來到其兄尤雷科開辦的單位工作,同時又兼了一份保衛員的差事。為了多嫌錢,偶然的機會,卡羅爾義無反顧地將所有的財產都投入了房地產買賣中,他還拉了有些不情願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後,卡羅爾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間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當上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總裁。 發跡後的卡羅爾千方百計同多明妮戈取得聯系,雖然她拒絕同他會面,但卡羅爾並不放棄,發誓要征服多明妮戈。於是,卡羅爾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在米科拉伊的幫助下,他對外謊稱自己已死,買了具死屍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遺產留給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從巴黎趕來華沙參加葬禮,並繼承了卡羅爾的遺產。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羅爾活生生地出現在了她的房內。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終於投入了卡羅爾的懷抱。在一夜狂歡過後,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覺醒來,發現卡羅爾失蹤了,隨即警察趕來,把多明妮戈作為謀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來……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著監獄的窗子,向注視著她的那位曾被她拋棄過的前夫平靜地揮了揮手。而此刻,遭到了報復的她又到底想要對他訴說些什麼呢? [編輯本段]電影幕後 幕後製作 這是《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二部,白色象徵平等。影片有一種苦澀的自嘲精神,用人物大起大落的命運,取得情感的宣洩。由此,白色所象徵的平等成了男女之間對控制地位的你爭我奪。影片的風格是對傳統言情劇的一種反動,本片也是三部曲中惟一的喜劇。 波蘭導演兼編劇可爾斯托夫·基耶斯羅斯基紅藍白三部曲之一。導演試圖用《白色》表現法國國旗三種顏色中象徵「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構思令人感嘆,片中也多次出現主人公身著白色服裝出現的場景,比如多米尼克頭身著白色婚紗的場景,卡洛爾身著白色西裝的場景等等。 花絮 ·Juliette Binoche和Florence Pernel,在Kies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之藍Trois couleurs: Bleu (1993)中的兩位主演,在本片有客串演出。 精彩對白 [Expecting to find valuables, the luggage thieves open the suitcase containing Karol](期待找到值錢的東西,小偷們打開裝著卡羅的箱子) First Thief: Fuck! It's alive! 第一個小偷:他媽的!是個活的! Second Thief: What the fuck? 第二個小偷:他媽的是什麼? Third Thief: Pull him out! 第三個小偷:把他拖出來! [編輯本段]三部電影詳細劇情 《藍》是波蘭籍世界級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繼其探討當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誡》後的又一力作《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篇。該片一出品即獲取了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攝影特別獎等諸多殊榮。 《藍·白·紅》三部曲的創意來自於法國國旗的顏色,它們分別象徵著自由,平等和博愛,而《藍》相應地把視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義中。 與宿命感傷,溫情彌漫的《藍》相比,作為《藍·白·紅》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顯得幽默詼諧得多了,但是主題內涵的相似性,同樣使該片承載著一種「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為《藍.白.紅》三部曲的壓軸戲,「紅色」象徵著博愛。影片《紅》描繪了眾多人物間的復雜糾葛:熱戀中的學生瓦倫丁總被對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學畢業生奧古斯特發現了他的戀人在與其他男子纏綿;命運中的偶然又將窺聽他人隱私的退休老法官捲入復雜矛盾中…… 該三部曲的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嘗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愛,而我們是可以博愛的,因為我們總是在目光中顯露出慷慨。」他的這番話可以引導我們去窺探《紅色》的底蘊。 ----魔時網影評 經典電影——紅白藍三部曲 三部影片用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詮釋了人性,不同的顏色被俄國導演基斯洛夫斯基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影片中沒有奪人喧目的鏡頭,卻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脈搏,而且每部影片結尾都會出現同一個身處不同場景的老太太, 相信各位看過之後必有更深的感想~~ 導演:基斯洛夫斯基 演員: 《紅》 艾琳·雅各布 瓊·路易斯 特林提·格南特 《紅》劇情: 模特瓦倫婷與男友分手後,意外地認識了一位退休法官。他在年輕時,被女友拋棄並且受盡屈辱。再加上他的職業的關系,他對人性抱著批判、敵視的態度。退休後,他整天竊聽鄰居的電話,以此消磨自己的生命。瓦倫婷認為他這樣做極不道德。退休法官打開竊聽器,告訴瓦倫婷在平靜的生活下面,隱藏著人性的陰暗面。瓦倫婷認為人總有虛弱的時候,但是能夠改正。因為這時她自己也非常地無助,她的弟弟得知自己和她一樣是個私生子以後,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吸毒而見諸報端。而這時她又被男友誤解而兩相分離了。在敘述老法官的竊聽行為時,開始講述一個見習法官的故事。他的經歷幾乎和老法官如出一轍。失戀之後,他決定到英國度假,在海上時受到風暴的襲擊,患難後與同船的瓦倫婷終於都找到了彼此愛的歸宿。而老法官在瓦倫婷的感染下,也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藍》 茱莉葉·比諾什 伯努瓦·雷讓 弗洛倫恩·佩奈爾 《藍》劇情: 朱麗葉是一位著名音樂家的妻子。他們有一位非常可愛的女兒,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一次車禍奪走了一切。但正是由此開始,朱麗葉才走進更深層的人生。而以前,她一直都生活在丈夫的陰影下。雖然自己也是一個音樂家,但為了丈夫的事業,她把身心放在家庭上,並且以此為幸福。但這種幸福其實是非常脆弱的。朱麗葉離開了音樂家的藍色小屋,住進了公寓,走進她以前所不熟悉的生活。她看到一個年輕人被人追打逃避無門,她看到妓女以賣身為樂並且依然保持純潔,她看到剛從貴婦人的車里下來的流浪漢坐在地上吹奏短笛,她看到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太,走過漫長的路,非常吃力地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她看到自己廚房裡一窩小鼠,讓她惡心也讓她憐憫。每當這些時候,貫穿始終的主題猛然間響起,讓她心顫暈眩。 丈夫的助手來幫她整理資料,朱麗葉知道他一直愛著自己。作為對丈夫和以前生活的報復,她和助手作愛然後離開了他。但是助手終於找到了她,求她和自己一起完成音樂家的遺作。在這期間,她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其實已有情人在外,並且已經懷了孩子。但是她經歷的一切使她學會了寬容憐憫和關愛,最終她和助手一起把音樂家的《歐盟交響曲》最後樂章完成。 http://ke..com/view/527431.htm?fr=ala0_1_1
㈤ 有什麼電影是適合白色情人節看的呀
電影頭條
微信上最大的電影自媒體
在這個白色情人節里,如果不能和TA去影院一起看浪漫電影的話,這十部電影在家看也很適合,請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吧!
1.love actually真愛至上
推薦理由:最感人的是每對情侶之間的"白板告白",每次看到都淚崩!當音樂響起,心中總是暖暖的!
2.the notebook戀戀筆記本
推薦理由:電影表達了人類對真愛的渴望。裡面老noah的一句台詞:「your mother is my home」印象很深。
3.a beautiful mind美麗心靈
推薦理由:當世界上所有人都遺棄你,唯有他/她,仍舊不離不棄。我想這就是愛吧。
4.definitely,maybe絕對,也許
推薦理由:單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尋找真愛的信念!
5.50 first dates初戀50次
推薦理由:愛情輕喜劇!笑中帶著裂晌感動。
6.numb麻木
推薦理由:電影想姿源消表達的是只有先自愛,才有能力去愛人。值得一些正處於困難或低潮期的情侶觀看,會受到鼓勵的!
7.the terminal幸福終點站
推薦理由:湯姆漢克斯的又一力作,攜手凱瑟琳澤塔瓊斯,很美妙的一部片子。
8.the holiday戀愛假期
推薦理由:通過交換房子方式雙方各自找到真愛,很有創意而刺激!比較輕松的一部電影。
9.a walk in the clouds雲中漫步
推薦理由:有情人終成眷屬那種感覺很不錯,電影貼近生活,因此跡知倍感彌足珍貴。
10.bridget jones's diary BJ單身日記
推薦理由:單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尋找真愛的信念
㈥ 求白色詛咒的旋律電影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SwbN3G-Oq5m92ZdAmLj9Sg
《白色:詛咒的旋律》是由金梏、金善執導,含恩靜、黃雨瑟惠、崔雅型猜拉指虧、陳世妍等主演的恐怖電影,該片於2011年6月9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被華麗聚光燈圍繞著的人氣偶像團體成員之間的成長及矛盾糾葛,及其過程之中發生的一連串恐怖而又離奇事件的故事。組合之間的競爭也隨著人氣而越來越激烈然而,厄運紛至沓來,每個成員陷入恐怖的氛圍中,令隊長恩珠不得不去解開卜逗型這首歌不可告人的秘密,恩珠恐慌的發現,這首助她們成功的歌曲竟然攜帶詛咒。
㈦ 有一部電影,叫白什麼行,我忘了叫什麼了。是有那個鏡頭的……色
導演: 朴信宇
編劇: 東野圭吾 / 朴妍善 / 朴信宇
主演: 孫藝珍 / 韓石圭 / 高修 / 李珉廷 / 朱多英 / 崔秦豪
類型: 愛情 / 懸疑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09-11-19(韓國)
片長: 135 分鍾(韓國)
又名: 白夜行:走進白色的黑夜 / Into The White Night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82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