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高粱》:為何余占鰲對九兒又敬又愛,卻只把戀兒當個姘頭
《紅高粱》里的經典鏡頭,就是余占鰲和九兒在高粱地里求H的場景,拍攝過程中還出現過一個小插曲。
因朱亞文用力過猛,導致周迅手臂受傷,朱亞文遭到導演怒,但所幸兩位演員克服困難,完成了拍攝。
說回正題,電視劇版的九兒得到了余占鰲百分之百的愛情,而心甘情願投懷送抱的戀兒,卻只配余占鰲一句「畢竟跟我了這么些年」,對她多半是愧疚和甩不掉的責任。
那麼,這兩個同樣美麗爽利的女人,為何在同一個男人身上得到了天差地別的待遇呢?
這就是女人與女之間本質上的不同決定的,怪不得男人,那些整日里哭天抹淚的女人鮮少值得同情,有那個裝作「林黛玉」的時間,不如好好反思一下,為何總被男人拿捏?
01九兒精神獨立,余占鰲和張家少爺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九兒的初戀是張家大少爺張俊傑,一個當地土財主的獨生子,年紀輕輕就被送到青島接受當時最好的教育。
當張家得知自己的獨苗苗竟然和一個大煙鬼的女兒談起了戀愛,那是一百個反對,甚至不惜用計陷沖信害九兒,在兩人約定私奔的那個晚上,找來了當地最心狠手辣的土匪花脖子綁走九兒,雖然張家母親事前報告官府,但也於事無補。
得知「真相」的九兒,誤以為是張俊傑把自己的行蹤透露給花脖子,於是和青梅竹馬的張俊傑分道揚鑣,再不談感情之事,說放就放。
為了給自己謀一個好一點的出路,九兒權衡利弊之後,散肢輪嫁給了三十里坡單家患有麻風病的二公子。
張俊傑苦勸無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人離他而去。那時的張俊傑就是個「媽寶」,在九兒的事情上過於優柔寡斷,心性高的九兒斷然不會看得上。
若不是余占鰲恰好給花脖子送糧食,根本沒有機會英雄救美,但是這一回,余占鰲和九兒之間有了更深一點的鏈接。
可九兒就是一隻嗆辣椒,在余占鰲嬉笑著問她如何報答他時,九兒非常淡定地說:「干點活就要工錢的男人,我還看不上嘞!」
這句話,直接讓余占鰲樂開了花,這個女人不簡單,不會被小情小利打敗,和高密縣那群唧唧歪歪飢培的「娘們兒」真不一樣!
給余占鰲生下一男一女後,九兒就在單家大院里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一心一意地照顧孩子,期盼著孩子們 健康 長大。
此時的余占鰲自以為九兒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可是不幸的是卻淪為了九兒和大少奶奶作對的工具,當她們妯娌倆和好的時候,余占鰲就被九兒徹底趕出了單家,並且明確告訴他「我們之間已經結束了,不要再來找我」。
余占鰲始終得不到九兒的認可和全心全意地依戀,導致了他對這個女人越來越看重,佔有欲爆棚,順理成章地成為九兒的裙下臣。
在這兩個痴心男的守護下,九兒屢次化險為夷,卻依舊是他們不可得的女人,而她關起大門就為自己而活的心氣,也是很多當時的婦女同胞們不敢有的。
在九兒眼裡,男人永遠不是唯一,生逢亂世,唯有靠自己才能真正的強大。
02九兒的大格局,在男人眼裡魅力無窮
被戀兒卻鵲鳩巢之後,九兒並沒有像多數女人那樣哭成個淚人,反而收起多餘的 情感 ,認真過好生活。
沒有了余占鰲打擾的日子,九兒學會了釀酒,還把單家的三十里紅打造成品牌,遠銷青島。但是,余占鰲腦子並不靈光,差點被縣長朱豪三和土匪花脖子「包了餃子」,最後不得已穿過高粱地,來到單家暫避。
九兒得知情況之後,命令余占鰲的殘余部隊打扮成伙計的模樣,瞭望台和四面牆壁上都安排了武裝力量,等待追擊的花脖子,做好了充足的戰斗准備。
花脖子被緊急趕來的朱豪三背後放冷槍之後,只能快速逃竄,面對朱縣長的搜查,妯娌二人從容應對,最終保住了喝得不省人事的余占鰲。
為了徹底挽救余占鰲的命,當天夜裡,九兒在大少奶奶的指點下,一個人騎馬找到了西北鄉的老土匪、已經退隱進江湖多年的黑眼,甚至不惜下跪,才換來了余占鰲關鍵的生機。
在這之前,九兒單獨見了「情敵」戀兒,一巴掌就扇在了她的臉上,口中說道:「你以為我是為了和你爭風吃醋才打你的嗎?一個女人要指引自己的男人走正道,你知道不?」
怪不得余占鰲一心想著成就一番事業給她看,也難怪老太太對著九兒就是無限喜愛,而每次戀兒一來,老太太嘴裡就崩出兩個字「討厭」。
女人的格局高下立判,即便一個女人能夠很好地滿足男人的性慾,可男女總得溝通生活吧,不可能24小時賴在床上,戀兒不自覺地淪為余占鰲洩慾的工具,而九兒始終是他兩個孩子的娘,一個即便給他生了2個娃,依舊不能被他降伏的女人。
在九兒的觀念里,你余占鰲一日為匪,本姑娘就一日不搭理你,除非你改邪歸正,否則自己的親生孩子恐怕也得叫一輩子的「乾爹」了。
03戀兒自輕自賤,得不到余占鰲真正的愛護
一個女人妄圖犧牲自尊換取一個男人的愛都是極其愚蠢的行為,因為事實是: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尊敬比愛重要。
當時余占鰲被逼無奈成為了高密縣的土匪,幾次三番地來找九兒求歡,之前九兒是為了爭一口氣,故意惹得大少奶奶不悅,以報難產之時,落井下石的仇。
後來妯娌倆和好以後,九兒就不願意再與為匪的余占鰲來往,但是戀兒卻主動投懷送抱,成為了余占鰲的情婦,她只能是情婦,因為在余占鰲的心裡正宮永遠都是孩子他娘——九兒。
男人永遠不可能珍惜主動送上門的女人,根本原因是免費得到的東西,誰也不會珍惜,這是人性使然。
男人對於玩一玩的女人有多殘忍呢?余占鰲可以當著眾兄弟的面狂吻戀兒,根本不會在人群面前顧及到她作為女人的衣衫不整,換做是九兒,他可不敢也不捨得如此輕賤她。
男人對於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有百分之百的佔有欲,露個腳踝他都會覺得你要走光,看到別的男人色迷迷地盯著你,絕對是要捂緊了,怎麼可能當眾輕薄呢?他可捨不得!
每一次九兒遇到危機,余占鰲都會「不計前嫌」,用實際行動護她周全,在聽說九兒的三十里紅被中央軍扣押了之後,余占鰲當即就帶著兄弟們燒了中央軍的稽查站。
為了不禍及九兒一家,他還特別細心地將一整車的三十里紅直接送往青島貨商那裡,九兒只需要派個伙計去結賬就行了。
糊里糊塗的余占鰲對九兒是極為細致呵護的,顯而易見,這輩子不出意外的話,九兒永遠都是他捧在心尖上的心愛女人,而戀兒只能是個排遣寂寞的女姘頭。
寫在最後:
男女之間怎麼認識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怎麼在一起的,如果女人懂得引導男人不斷地投入金錢和情緒價值,那麼在男人心裡他會自覺地認定自己是十分愛你的。
怕就怕,女人缺愛不自信,不斷降低需求去迎合男人,就如戀兒一般,到頭來只能成為余占鰲和九兒互相鬥氣的工具人,本身可有可無,這樣的女人很容易被後來的女人取代。
沒有自己的價值,就不要妄圖拴住一個男人的心,男女之間的博弈,到最後都是價值的碰撞和互換,誰也逃不掉。
㈡ 紅高粱電影影評分析
電影《紅高粱》講述了在原始力十足的東北高密鄉,「我爺爺」解救了受困於包辦婚姻的「我奶奶」,誤制出令酒坊致富的十八里紅,最後在自發組織的抗日運動中目睹「夕陽紅」的故事。
這是由莫言的《紅高粱》和《高粱酒》改編而來,當時莫言還不是什麼諾貝得主,不過只是想用自己的文字來描述這個活色生香,翻滾著血與肉,燃燒著靈與性的高密東北鄉罷了,30年前,各個導演作家演員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卻能由此走向世界,可見,不僅是眾人成就了它,《紅高粱》也成就了眾人。
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那眾多的「紅」:高粱的紅,夕陽的紅,鮮血的紅,酒色的紅以及服裝的紅,紅這個色彩貫穿了全片,或作為性慾的象徵,或寓意著勞動人民的血性,或代表了中國百姓的民族存亡掙扎,而用色彩講故事,表現人物與情感一直都是國師擅長的手段,還有最後日食時那徹底變成紅色的世界。
中國人似乎對紅色更加的崇拜,因為那是血液的顏色,是流淌在數十億人口身體中共同的血脈。這份鮮艷的色彩的出現,更能表達出陝北人的熱情與豪爽,呈現了中國農民向上的精神狀態。
張藝謀在運用色彩上的技巧和靈感尤其值得研讀。長久以來國師的作品往往都帶有強烈的中國鄉土氣息,逼真的細節隱藏著動人的浪漫,用人類相通的感情不分種族國界地打動著每一個人。
片中的人物是豐滿生動的,「我爺爺」性格中有北方人所特有的大氣豪爽,怕老婆受欺負,一人冒死單挑禿三炮,喝了酒當眾指著「我奶奶」宣示主權。
「我奶奶」溫柔賢惠,勤勞肯吃苦,一手把酒坊打理起來,但同時她又是堅強剛毅的,在花轎中受折磨卻一句話也不說,與父親爭論無用後獨自拍馬疾行,羅漢大叔被日本鬼子殺害之後,她果斷決定要為羅漢大叔報仇,眼中看不到一絲恐懼。她具有中國傳統女性與新型女性的典型氣質,是一位理想化的農村婦女。
《紅高粱》中對性,酒,死亡都表達了近乎原始的崇拜,愛情為主題卻沒有出現一句情話更是展示了中國人內斂的愛情觀,個人對國家生死存亡的責任感更是為全片主題做了升華,紅高粱在那時儼然成為中華名族屹立世界之林的精神圖騰。
㈢ 電影《紅高粱》里余占鰲為什麼要到燒酒窯里發酒瘋
電影《紅高粱》余占鰲為什麼要到騷酒窖里邊兒發酒瘋?這個主要就是為了吸模滾引九的一個注意的一個方式吧。也就是說其實算是一種表現。當然啦,這個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也兄檔是沒有什麼可羨碼亂說的。
㈣ 淺析《紅高粱》電影,我是學編導的,老師要交一篇影評,用運動攝影以及色調、景別來寫,要求有標題、獨立
對於《紅高粱》這部電影,兒時的記憶就只依稀的記得抗日的大英雄和漫天的紅。後來高中看了莫言的小說,才明白其中的愛恨糾葛、國仇家恨。莫言是從那個時候走出來的人,所以他話不多。他以第三人稱在《紅高粱》和《高粱酒》里的陳述,採用蒙太奇的手法,消解了愛與恨的太多分量。只有深入體會之後才能感覺到其中字字如彎刀,刻入骨髓。然而張藝謀是不同的。
這次再看《紅高粱》,雖說是第二遍,但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已遠遠超過第一次。很多小說翻拍電影之後,會讓原著黨哭暈在廁所。張藝謀翻拍的這部片子無疑是業界良心。他以自己激盪澎湃的熱血和抱負拍活了《紅高粱》,對原著和作者的尊重,在這部片子里隨處可見。
對於小說翻拍的電影,很多人總是會誇大導演的功勞。明明是作者絞盡腦汁設定的情景、煞費苦心埋下的伏筆„„全被一股腦的冠在導演的頭上。這樣的現象總是輕易就會讓導演獲得很多好評,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導演一勞永逸,不肯在小說的翻拍上面更花心思。所以對於很多人贊嘆不已的,諸如「張藝謀在《紅高粱》里埋設暗線,全片都有紅高粱。用紅高粱來引出抗日,引出解放人性自由„„的手法。」、「九兒出嫁的場景,顛轎的精彩。」等等,我是不看重的。這本來就是書裡面有的,是人家莫言的高明之處,張藝謀只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罷了。所以整部片子,我更側重於張藝謀的改編上。
小說里莫言是在轉述他父親的事,又以他父親的所見所想來記述他爺爺和他奶奶的事。所以小說里的故事很破碎,需要讀者自己梳理。然而張藝謀在影片里卻摒棄了這種蒙太奇的手法,雖然也有旁白,但是一上來就是九兒出嫁的畫面,讓觀眾們先入為主的就將故事的男女主角拎了出來。然後通述到底,一氣呵成。在小說里對於出嫁的描寫很詳細,九兒似乎遇盡了一切出嫁的忌諱事。但在影片里,張藝謀砍掉了這些情節,單單保留了九兒用腳挑著轎簾看余占鰲、余占鰲把九兒的腳送進轎廂里、顛轎以及遇見假三炮。憑借這幾件事觀眾心裏面也都有譜了,劇情發展也順理成章了。莫言在小說裡面曾經強調過九兒的腳,三寸金蓮,不大不小被裹得極好。九兒和余占鰲的愛恨起於九兒的腳;假三炮覬覦九兒,臨時起意劫色,最後反被余占鰲打死也是起於九兒的腳。但是文人自負,總喜歡讓讀者自己發現其中關鍵,輕描淡寫就過了。然而這一點被張藝謀抓住了,無限放大,也就成為了影片當中的亮點。對於高粱酒,其實莫言在書中是沒有說顏色的。然而張藝謀執意選用紅色。一是因為高粱酒本就有紅色的,現在無色的高粱酒技術 精進之後的產物。張藝謀結合那個年代,選用了紅色;二是因為暗喻革命、抗日還有被欺壓的中國百姓以及革命戰士的鮮血。除了這兩點,我始終覺得張藝謀選用紅色還有一點,那便是酒中還有羅漢大叔的血。鬼子修公路來村裡搶牲口、抓壯丁,用刺刀劃破了羅漢大叔的頭皮。鬼子看到九兒色心大起,九兒急中生智抹了羅漢大叔的血裝瘋賣傻才得以倖免。羅漢大叔被鬼子抓走後,九兒拿高粱酒洗了臉,高粱酒里混了羅漢大叔的血之後總有揮之不去的濃重的血腥味。九兒便將這壇酒封存了,誰都不許動。九兒再見羅漢大叔的時候便是鬼子生剮羅漢大叔了。所以我私心認為張藝謀也是想用紅色的高粱酒來緬懷羅漢大叔。
在小說里,鬼子只生剮了羅漢大叔一人。莫言描述得很詳細,包括第一刀切的哪裡,第二刀切得哪裡,鬼子把剮下來的肉喂狗„„影片里把這些血腥的場面省去了,但卻加了一個人——三炮。鬼子先命屠夫剮三炮,屠夫一刀殺了三炮免去了他的痛苦和凌辱。正當大家揪著的心放下的時候,鬼子又命令小學徒剮羅漢大叔„„在這種雙重的刺激下,我相信觀眾的心裡已不再是痛斥鬼子殘忍、沒有人性了,而是上升到一種熱血激盪,反抗欺壓的愛國情懷。不得不說張藝謀很高明,懂人心。這儼然也成了影片里的小高潮。
通觀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九兒死的時候。小說里九兒死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慢鏡頭,九兒躺在高粱地里,從九兒的視角看到了正午的太陽、隨風擺動的高粱、還有天邊飛來的一群白鴿。在其中,九兒是有過掙扎的,看到陽光和白鴿,感受到微風吹來的時候,九兒是想著世間的一切美好不忍閉上眼睛的。然而看到高粱的時候,嗅到被壓斷的高粱的新鮮的味道的時候,感受到背部傳來的壓在高粱上的觸感的時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終究笑著沉睡了過去。這段情節很耐人尋味,也是小說中的高潮。張藝謀卻在這里轉換了人物,不已九兒的視角來看,一個將死之人所看到的多少有些悲壯和絕望。張藝謀換成余占鰲來看,看到了一輪紅日,看到了漫天的紅„„影片也在漫天的紅中結束,余占鰲看著紅日在想些什麼也成為了懸念。不得不說張藝謀這個舉動很大膽,不過將九兒換成余占鰲讓
整部影片更加樂觀,更有希望,也算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認為張藝謀《紅高粱》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不甘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從一個老者口中聽到了這個故事,然後以一個新時代里的年輕人的口吻傳承了這個故事。他為這個故事注入了新的年輕的血液,他讓這個故事可以代代相傳!
㈤ 《紅高粱》影片主題及視聽語言分析
似紅似火的精神抗爭
——淺析《紅高粱》的視聽風格
電影《紅高粱》是由張藝謀改編莫言同名小說而來,影片延續了張藝謀導演重色彩、 重時代刻畫等藝術風格。紅色色調是這部影片的靈魂,起起伏伏,揮揮灑灑的紅高粱,有著寄寓當地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導演借九兒、余占鰲等人物謳歌了三十年代西北淳樸卻擁有抗爭精神的勞動人民,延伸出現當代人們對此熾熱的感慨。這是他對故事繪聲繪色的彰顯,亦是對於小到封建禮教束縛,大到對民族侵略的偉大抗爭精神的贊頌。
紅色調的熾熱,貫穿至影片靈魂深處。導演從開頭便緊扣抗爭的主題,從畫面的最開始,九兒便是在濃艷的紅色下出場。此刻的紅色不僅僅是婚嫁的基本襯托,從九兒沮喪不甘的面部特寫便可看出,這更是對此刻九兒抗拒的內心心境的襯托。「坐轎不能哭, 哭轎吐轎沒有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然而九兒卻掀了蓋頭,哭了轎,這是她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抗爭,而紅色正是她此刻內心最好的詮釋。直到影片的末尾,紅色的表現力則更加鮮明亮眼。九兒、余占鰲以及幾個弟兄夜晚在酒庄以高粱 酒祭拜英勇獻身的羅漢大哥時,周圍熊熊的焰火將整個屋子充斥著紅色的熱烈,映襯的是他們此時此地心中燃燒著的對日本人抗爭的熊熊烈焰。
紅高粱的內涵,詮釋著人物真實獨白。紅高粱作為片名,不僅僅是因為故事中的人民生活總是圍繞著紅高粱,更是因為高粱代表了當時朴實的勞動人民;一個「紅」字, 也不僅僅是因為高粱的顏色是紅色,更是因為它代表了朴實的勞動人民也擁有著紅色所 傳遞出來的抗爭精神。從小的方面看,余占鰲等抬轎工人在送九兒的途中,在高粱地遇到了劫匪,面對劫匪的蠻橫威脅,他們為保全大局作了小小的妥協便給了錢財,可當劫匪打了九兒的主意,余占鰲為首的弟兄便奮起反抗打倒了劫匪。這一小插曲為接下來大的方面作了呼應。同是在這片高粱地,結尾的高潮部分,面對日本人對當地人民的壓迫, 以及九兒的英勇獻身,一場熱血的戰爭在這片高粱地一觸即發,過程中導演有大量對高粱地的鏡頭特寫,一場血紅而壯烈的斗爭在火紅的高粱間相得益彰地展現,將紅高粱的內涵相得益彰地寄予在了抗爭的人群當中。
意境的濃墨渲染,給予了畫面想像空間。影片中有著不少重寫意的片段,往往以遠景的方式呈現,並且沒有人物對話......(此處省略500字)
此篇影評文章出自湃樂思教育編導專業高分學員,完整文章收錄在《影評高分範文集》一書中。
㈥ 以電影《紅高粱》為例,分析該影片的主題,音樂,色彩,景別,運動鏡頭的內涵及意蘊
賞析《紅高粱》
選自《影響中國學生的80部書》
<紅高粱>顯然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2002年它又十分醒目地出現在」諾貝爾文學獎」侯選名單上,不單是僅有的中文創作名目,更是80年代以降二十年中唯一入榜書.在<紅高粱>中設有兩條平行的線索,」過去式」寫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現在式」寫爺爺背著父親正在進行著的一場伏擊戰.這兩條線時隔幾十年,交叉進行,且均屬於過去,與現在無關.但令人無不驚詫的是,莫言何以能把他尚未經歷過的抗日戰爭寫的那樣波瀾壯闊,有聲有色;他何以具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想像力;他的文字何能如此無拘無束舒捲自如;他怎麼就能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寫的飽滿暢酣淋漓盡致震撼人心.顯然,莫言在小說中的歷史描述別具一格.
莫言曾被歸為」尋根」一派,那麼莫言在自己的故鄉山東高密尋到了自己的根.對於莫言來說,高密是一個悖論,簡單說來它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又最醜陋,最超脫又最世俗,最聖潔又最齷齪,最英雄好漢又最王八蛋,最能喝酒又最能愛的地方.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莫言豎立起了一個復雜的形象-----爺爺(我們甚至可以忘掉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勞動者,一個殺人犯通姦犯,一個土匪,而他又是個抗日英雄.如此這樣一個形象,完全不同於文革文學當中平板的格式化的英雄形象,而集美醜善惡於一身,為當代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作品中的奶奶也是極端反傳統的.作為一個主宰自己命運的女性,奶奶反叛了傳統的價值道德觀念.當她被父母為換取一頭騾子而許配給麻風病人單扁郎時,她勇敢的選擇了與爺爺通姦,以此來進行反抗.而奶奶臨死的獨白正是對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污穢不堪是對還是錯.什麼叫貞潔?什麼叫正道?什麼叫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乾的都幹了,我什麼都不怕.」
可見,莫言的歷史小說推翻了傳統抗戰小說創作中的二元對立模式,重構了歷史,模糊了過去和歷史,死亡和生存,以及善與惡,好與壞的界限.正因為如此,他的筆下才有如此豐滿而復雜的人物形象.
不僅如此,<紅高粱>里還在濃濃的鄉愁里洋溢著對父輩們的深深的崇拜: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形見拙,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的感到種的退化」
在莫言的心裡,爺爺(父輩)充滿了讓人著迷的男性的力與美.爺爺是一個橋夫,但卻膽敢為了奶奶,為了一段」姦情」去殺人;他本是個農民,卻為反抗日寇而成為」余司令」.奶奶本是一女子,卻也感愛感恨,深明大義,具有男子漢的氣魄.就連當時年僅十多歲的父親,也是一個敢拿起勃郎寧就射的小英雄.這就是神秘的高粱地生活過的人們,他們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精神-----而那片」高密輝煌」」凄涼可人」」愛情激盪」的紅高粱,就是莫言要尋找的故鄉,要尋找的精神家園吧.
㈦ 電影紅高粱,令人印象最深的幾個鏡頭
留在我記憶深處有這樣幾個畫面:
一群伙計抬著一個漂亮的小媳婦,再加上極端俏皮、挑釁的歌詞,襯以大片的紅色和金黃,顯得格外有震撼力;姜文對於愛的執著,將大片高粱弄倒,鏡頭順著姜文的背影,留給了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當眾人一同高舉酒碗,一同祭祀,則表現了一種原始而又古老的文化底蘊;影片結尾時,在那一片血染的深紅中,姜文帶著兒子,小男孩嘴裡不停的念叨著歌詞……
似乎每一個畫面,都是導演有意安排、甚至於有意製作的。無數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組合成的影片,怎能不讓人如痴如醉呢?也許張藝謀對於創作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就在於攝影和色彩的大膽運用。
另外在色彩上,影片以紅色為主基調,利用色彩本身對於人的視覺的美感效應以及色彩的象徵意義,勾起人們豐富悠遠的聯想,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審美體驗。
還有很多地方都透露著色彩的唯美:九兒穿在身上中間寬上下窄的紅襖紅褲;伙計們閃耀著古銅色彩的上身和他們桀驁不馴的光頭;在震天的嗩吶聲里,把陽光切割成無數碎片的撲楞楞抖動的高粱騍子,日食的時候鋪天蓋地的紅,高粱地里滿眼透不過氣的綠…
除了畫面、色彩,影片在音樂上也表現了難得的藝術感。
伙計們哼唱的小曲,姜文吼出的《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小男孩在結尾時念叨的歌詞……都從音樂上流露了一種純朴、鄉土的氣息。一種敢愛敢恨、敢作敢為、酣暢淋漓、盡情揮灑的人生態度和那種強烈的生命意志,共同使人留連其中。
㈧ 紅高粱電影的 影評
「我給你們講的是我們家鄉那塊高粱地發生的神奇事兒。」
——影片《紅高粱》開始時的第一句旁白
《紅高粱》給我的總印象,集中到一點,就是充分地全力地表達了影片作者對原始生命力的崇拜。這是一部帶上張藝謀強烈主觀意念的影片,應看做是一部較典型的作者電影。
在《紅高粱》中,張藝謀對原始生命意志、生命力之不可抗拒的贊頌與褒揚,堪說達到了無以復加的極致,達到了幾成精粹的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一種五體投地的崇拜境界了。
首先是對性的神力的崇拜。在「顛轎」一場戲中,從表層來看,它是偌多抬轎的粗野壯漢對花轎中一位紅裝紅蓋頭新娘的戲謔式惡作劇;但從深層來看,它既是幾條赤膊壯漢面對新娘九兒的魅力所萌動的性的潛在歡悅與渴望的自發宣洩,又是對九兒面臨不合理不人道的兩性結合卻又愛莫能助的悲涼、怨憤之情的自發發作。而惟一能使這一載歌載舞的「顛轎」迪斯科從瘋狂的頂點戛然而止的神力,不是別的,正是轎中九兒的幾聲哽咽的啜泣聲。編導在這一情緒與節奏的轉變點中,把這群粗野壯漢內心合乎人倫天性的美好性靈洞悉與燭照出來,是影片開始首先打動人心的點睛之筆。這一節奏休止造成的情緒落差,確定了九兒在野漢們心中實際占據的真正神聖的地位,是影片對性的神力崇拜的一個明證。而在這群抬轎壯漢中,又惟有「我爺爺」余占鰲,以其更加強烈的受性的神力驅使的生命意志力,敢於把自己內心的騷動與渴望一一付諸外在的實際行動——比之於其他壯漢,余占鰲確實高出一籌,是名副其實的獨占鰲頭——憑著九兒曾給他的一個美目顧盼,以至於接踵而來的殺夫、劫妻乃至高粱地里的交歡野合,都成了一樁樁不再是施暴施惡而是全部順理成章的一攬子「仁」事美差了。這里的「仁」,不能以狹隘的法的定律為准繩,而必須從更加寬泛的自然與原始的生命定律——種的良性繁衍與發展、種的優勝劣汰中去尋找;而這里的「美」,自然是進行了藝術的選擇與渲染的電影美(如略去了「殺夫」的直接描寫等等)。當銀幕上展現九兒痴迷地後傾倒地的詩一樣朦朧的近景,余占鰲跪在那方倒伏高粱空地上的呈紅色「大」字狀展開的九兒身前的俯瞰大遠景(這里乾脆是一個宗教式性崇拜、生殖崇拜的肅穆儀式了!)以及逆光中紅高粱影影綽綽在麗日和風中搖曳的動態空鏡,可說是把影片對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在此情此景以及情景交融的鋪繪中推到了藝術美的制高點——不過反觀影片,張藝謀實在應當在此處把文章的濃度做得更足一點,以使這一「天作之合,地成之美」的紅高粱地交歡場面,華彩樂章般地達到更其神聖化的境地!
其次是對死的神力的崇拜。在《紅高粱》中,張藝謀要展示我們的人生圖景是:這些十八里坡人,他們男歡女愛,活得自由自在,活得痛痛快快;而為族仇國恥,他們也一定奮起抗爭,報仇雪恥,哪怕是為此而死——而死,也是要死得自由自在,死得痛痛快快!生死愛恨之兩極,相反相成而一致。確實,這些人說死就死,那個李大頭、那個冒充「禿三炮」的路劫者等等,似乎是死得那麼容易、那麼輕松又那麼無聲無息。這里自然不是指這些消極意義的死。而那些有積極意義的死、那些為反抗外族入侵而就義之死——無論羅漢大叔還是九兒乃至「禿三炮」之死於日本侵略者的屠刀與炮火之下,都成為壯烈犧牲之死、震懾人心之死!為此,張藝謀在影片中不惜讓人接受血淋淋的感官刺激,並讓牛的被屠宰與人的被屠宰之均成犧牲做了強化對比。對此,我們當不能表面地視之為在對「犧牲」一詞做其概念本義的訓詁圖解,而是內在地在隱喻牛的犧牲與人的犧牲之不可同日而語。影片的結局使嗜血成性的日本侵略者明白:牛是在沉默中被屠宰而成犧牲,人則在爆發的反抗中成就自己的犧牲,並將與屠宰者同歸於盡。這一表現,也最終成為了對死的神力的證明。
第三是對酒的神力的崇拜。被美其名曰「十八里紅」的高粱美酒,其品格在被重復唱過兩次的《祭酒歌》中得到了最高的褒獎:「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口不臭……喝了這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而余占鰲正是在一醉方休的酒的神力中,把自己同九兒在高粱地里的私情一吐為快,並在十八里坡人中自古至今傳為美談的——紅高粱酒的神力,就是十八里坡人的狂放不羈的神力;紅高粱酒的品格,就是十八里坡人的自由自在的品格。一四七,三六九:九兒,這個十八里坡的惟一女性,不正是在她入主十八里坡酒坊為掌櫃的那一刻,向酒坊眾伙計們第一次宣布了自己的小名就是「九兒」(酒兒)嗎?酒與人,其神力與品格之所以一致,就因為兩者都誕生於紅高粱地。十八里坡人以酒為氛圍,十八里坡人以酒為依託;酒彌灑在十八里坡的人群中,酒成了十八里坡人調節與強化人際感情關系的催化劑。說穿了,影片對酒的神力的崇拜,就是對十八里坡人的神力的崇拜。
《紅高粱》以對性、對死、對酒的神力的崇拜,表現了對人的本性中最基質的精神源泉——原始的生命慾望、意志即生命本質力量的崇拜;它在影片中得到了摧枯拉朽、恣肆汪洋的充分展現,使影片不同凡響地「游乎逍遙放盪縱任變化之境」1。這是當今中國影片的一次破天荒的嘗試與探索。我認為,影片得以在國際影壇贏得共鳴與一致喝彩,正是在這一點上;它斷不是用「愈是有民族性就愈有世界性」一言所能概括的。
注釋:
1 借用王先謙對《莊子·大宗師·八》之「(汝將何以)游夫遙盪恣睢轉徙之途(乎)」一句所做的譯文。
紅高粱:那片地里的十九歲
截斷百年滄桑,第五代中國導演堅決地改變了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1988年,柏林,金熊獎頒給一部符號感強烈的作品——紅高粱,紅色中國的電影首次在全球四大電影節中獲獎,自此一發不可收。
那年我們礦山的廠子里沒有像樣的電影院,職工俱樂部能放,空間有限,最後用頭頂上安了大鍋的的差轉台把片子播到宿舍區千餘戶電視機上。破頻道死活調不清楚,一會兒是雪花一會兒沒聲音,而懵懂少年的我已經能看懂電視里的譯製片了,那次沒頭沒尾的觀影今天想來竟然完整而清晰。
廠子放紅高粱是眾望所歸的結果,因為之前相當長的時間里它一直是叔伯們的談資。說是紅高粱在縣里已經放了,有人看了,根本沒有什麼三級和剝皮的鏡頭,就有人反駁說,那是被剪掉了,沒有那些東西怎麼到外國拿獎。
三級說的是姜文把鞏俐搶到地里,掰折大片高粱,鞏俐朝天一躺,姜文跪她腳下,一時間鏡頭搖曳,高粱起伏,嗩吶齊鳴,殘陽如血——剪掉的部分一定很三級,沒准四級五級都有了。
剝皮的時候電視機及時准確地糊滿一片雪花,我聽到撕裂的慘叫和「x你姥姥」,心下大樂,小男孩聽到粗口總是很興奮。暗暗感激把黃色部分剪掉的人,因為這樣我就不用因為害怕和害羞而閉眼了,身為男人,不敢如何如何實在是很丟人的。
很多年以後,好賴窩的「天兆」開始學姜文的樣糟蹋莊稼,英吉利試著在大眾影院放沾湯掛水的「九歌」,法蘭西也有毛茸茸的「fxxx me」,血淋淋的畫面在全世界都不算稀奇。而我一直沒有再看紅高粱,傳說中的刪節,我一直相信它們的存在,也許會帶著這信念老去。
很多年以後,內地放的電影還是常常被剪,不光剪黃色,還剪綠色,不光剪劇情,還剪台詞,剪到不知所雲,剪到顛倒結局。要說香港的電影人還真聰明,故意剪成挨罵的德性,讓市場替他們喊冤。
很多年以後,那位一鳴驚人的謀導活躍至今。有人說他靠造星紅火,他就全部群眾演員;有人說他損中國形象,他就拍最美的武俠給世界。義大利歌劇,日本車廣告,他其實在那征服自我,不鳥咱們褒貶的。
很多年以後,有人真拍出個號稱「五級」的電影,可惜內容連三級都夠不上。那導演跟謀導老熟了,曾經一個導,一個攝,弄出黃土地,大閱兵。等謀導自己導紅高粱的時候,攝影是顧長衛,錄音是顧長寧,這哥倆就是倆金雞獎。
很多年以後,顧長衛成了導演,把我童年的點點拍成了電影,柏林很給他面子;顧長寧給姜文導演的電影錄音,姜文在戛納也很有面子。包括帥導在內的他們,被稱為第六代導演。第五代第六代聚聚一堂,個個板著臉,有個很胖的老頭往桌上畫線說,第五代負責賺錢,第六代負責拿獎,誰也不許欺負誰。
很多年以後,喝了咱的酒捲起的黃土風,n多好嗓子只剩田姐姐笑語依然,圓滾滾的臉蛋越發年輕,開口就唱「有沒有免費的愛情可以下載」,受到從我老媽到班上小女生的愛戴。
野性的贊歌
伴著低沉的男聲,一段獨屬於這塊的土地的悲歌緩緩升起。十八里坡上,滿是高粱,象徵著勃勃生機,也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威武不屈。在夕陽的斜照射下,大戰後的十八坡伴著一抹血色殘陽。但也是這抹殘陽,染紅了整個坡,高粱在成了紅色海洋的一者。它們預示著,生命的崛起,爆發的抗擊仍將繼續。
《紅高粱》中,由迎親引出了奶奶,為了換一頭騾子,曾外祖父把她嫁給一個麻風病人。迎親路上竄出一個劫道的,轎夫結果了劫道人。後來,他成了爺爺。日本鬼子來了。他們為了修路,用刀逼迫鄉親們,殘害義士,高梁地里發出怒吼聲,終於,爺爺和眾伙計沖向日本軍車,日本軍車炸飛了,奶奶死了,伙計們也死了。只留下爺爺和爹,整部影片有爺爺奶奶,相遇、相愛、相互扶持的情感過程構成。通過他們對世俗的抵抗,最終相守,再到最終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表達了作者對這片荒涼的土地上,這段不畏世俗可歌可泣的愛情的歌頌,對那種獨屬於這片土地無拘無束的野性的贊頌,更表達對中華兒女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品質的稱頌。全片其實就是作者對原始生命力,無可名狀的崇拜。
奶奶和爺爺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是與高粱一樣,充滿生機、敢於反抗的代表。奶奶被貪財的外曾祖父賣給了麻風病人,她是個不屈服的女人,但作為女兒,她順從了父親的壓制。而在轎子中,她偷偷藏了把剪刀,為的是不讓麻風病人沾她的身子,在結婚的第一天晚上,她就拿起剪刀向病怏怏的丈夫丟去。她也是個希望追求到屬於自己幸福的女人,在轎子里她偷偷地看轎夫,爺爺威武的身軀吸引了她的目光。這其實是一種性的暗示,是符合大自然最原始的優勝劣汰的法則,也為高粱地里的野合提供鋪墊。但最重要的,是奶奶的明大義。當看到羅漢大哥的凄慘情形後,她帶著孩子與伙計們祭拜他,激勵爺爺與伙計們為他報仇。這不僅僅是個人恩怨,更是對日本侵略的一種反抗。這是當時農村女性有較大區別的形象,她的大義凜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爺爺是個充滿責任感的人,劫匪強劫奶奶時,他是第一個沖過去解救她的,是作為轎夫保護新娘應盡的責任。從那,奶奶不禁被他的身軀、外表吸引,也深深地被他的內心所打動。他是一個勇猛的人,知道心愛的女人別土匪搶走,他勇闖虎穴,巧妙地接近土匪頭子,在突然給他個措手不及。為了他的女人,他似乎可以把性命置之度外,不顧及後果。最終連土匪頭子也被他的漢子性格所震撼。真正讓奶奶深陷情網,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是爺爺獨有的野性。從土匪那回來後,他大鬧釀酒廠,先是撒尿,再是將蒸爐里的高粱用力地全挑出來。這都展現了他男性的陽剛,繁衍所必備的健壯。最終,奶奶被他征服,但他再去抱她時,她沒有反抗,也不顧伙計的看法,一心隨了他。這一次,是超越慾望的靈魂上的結合。當大戰日本人後,看到奶奶的離世,爺爺一動不動,夕陽將他映照在紅色只下,從他的眼中,能讀出悲涼與仇恨,但更多的是對奶奶深沉的愛。
影片中最令我影像深刻的戲,說來好笑,但確實是那場,爺爺奶奶在高粱地里第一次野合的戲。奶奶看清蒙面人是爺爺,就不動了,她似乎從爺爺鎮定的眼神中看到了什麼,或者說她在此時就已經屈服了。她在那時,就已經鼓足勇氣將年輕的身體給予爺爺,無論有沒喲結果,她都希望將自己奉獻給喜愛的男人,即使這中野合為世俗所不容。爺爺焦急地把高粱扯去,鋪在地上。這象徵著最原始的繁殖即將開始。接著奶奶痴迷地後傾倒在地,同時還流下了多種感情交織而成的淚水。爺爺跪在那伏倒的高粱空地上,奶奶呈紅色「大」字狀展開 ,這彷彿是一種肅穆的交配儀式!太陽下紅高粱影影綽綽,在麗日和風中搖曳,影片對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在此時達到了藝術美的至高點。這已不是簡單的交歡場面,而是導演通過委婉的襯托,將人性中至真至純的一面,用華彩樂章達到神聖化的境地!表達作者對根植每個人心中的野性的呼喚。
影片對細節的拿捏很到位,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也結合了主題。羅漢大哥離去時,突然改口,從前叫奶奶為「掌櫃的」,但在那一刻卻叫「九兒」,這點明了羅漢大哥對奶奶獨特的喜愛。也表明羅漢將真正地離開奶奶,投身於另一件事情。為下文,羅漢加入紅軍積極抗日,最終被敵人捉獲,凄慘而死做了鋪墊。當羅漢被施以剝皮時,整個場面肅靜起來,奶奶捂住了爹的眼睛。細微的一個動作,表現了母親獨有的敏感,但奶奶的眼睛卻仍然盯著羅漢大哥,她要看清日本鬼子丑惡的面貌,喚起自身屬於高粱地的血液,激起對日本卑劣行徑的反抗,又為後來奶奶祭拜羅漢大哥,呼籲男人們去炸日本人的車,做了很好的鋪墊。通過這一個個細節,整部電影如珍珠般串聯起來,突顯了高粱地上,人們不屈的精神。
作者在創作整部影片時,還是保留了較強的個人風格和主觀意識。多用固定鏡頭,表現任務變化的過程。促使觀眾沉下心來觀看。影片在表現奶奶時,多處運用近景,當爹在釀酒缸里竄來竄去時,不停地喊「娘」,奶奶露出了幸福、溫馨的微笑,隨即她看到遠處的一個身影,側光打在他身上,勾勒出羅漢大哥瘦弱的身形,在金黃的光邊,環繞在他身邊,卻預示著狂風暴雨的到來。奶奶趕忙去追,爺爺滿臉的悵然疑惑,逆光從他背後射來,將他顯得更加憂愁,他好象看到了些什麼,似乎危機正在逼近,就如同光一樣壓在他身上。繼而引出日本人摧毀的到來。
陝北的民歌、歌謠,始終貫穿在影片中,成了不可缺少的情節推進器。當伙計們第一次在奶奶面前釀酒時,唱起了《酒神曲》:九月九釀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剎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一四七三六九,九九歸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曲調高昂,充滿激情,有一種張揚,顯現了高粱酒的醇烈。而當第二次唱起這支曲時,是在祭羅漢大哥的時候,此時的歌曲就變得凄哀悲涼,又透出一種反抗、執著,表明男人們將要為他報仇而放手一搏。爺爺也有兩次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第一次是在交合之後,還帶有一絲男人征服女人後所含有的勝利的喜悅,一種肆無忌憚。而第二次是在奶奶被打死後,爺爺面無表情的歌唱,彷彿是在送愛妻魂歸西天。是一種情到深處的肝腸寸斷。
影片的故事情節設置巧妙,環環相扣,但是在前面爺爺奶奶相遇的敘述上過多,導致後來日本侵略的情節加入時,顯得有些突然,頭重腳輕,愛國的情感就無法充分的表現出來,也不能通過層層鋪墊,渲染出高粱地上乃至全中國人民,所共有的堅韌執著、堅強不屈的精神。如果能多做些鋪墊,將能有效地卒章顯志。
在血色殘陽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紅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鮮血映紅的高粱,那是爺爺、爹痛失愛妻、母親的傷痛,是作者對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禮贊。高粱被踐踏了,但還有許多高粱在瘋長著,那是華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爺爺身上帶有的狂野。爺爺的狂野是原始的、野獸般的狂放,不僅是男人生命中最真最核心的特點,還是中華兒女,能抵住侵略,奮起發抗的基礎。作者通過這部影片,呼喚人類天然的本性,刺激人們對勃勃生機的追求。
㈨ 對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分析
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是根據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紅高粱》所改編的一部經典影片,該片曾獲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做為第七藝術,電影藝術有著不同於文學藝術的獨特魅力,下面就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做簡要分析,試分析「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
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在影片《紅高粱》中曾多次出現,且不同的出現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
第一次是做為影片的獨白,在青殺口這個地方出現的,「青殺口,野高粱。百十畝的野高粱,沒人中沒人收,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還鬧鬼」。這是高粱這一藝術形象在影片中的第一次露面,象徵著野性,神秘,與生機勃勃的生命活力。這次出現至關重要,因為它奠定著影片(小說)的基本基調,高粱後面的幾次出現也是以這次出現根基的。
第二次是在九兒戴鳳蓮嫁入李家後出現的。是夜,一片漆黑。月夜下的高粱呈現出一副蕭瑟、蒼涼的意蘊,這象徵著九兒戴金鳳被李入李家後無奈,孤獨,凄清而又悲涼的境地。夜黑了,月出了,高粱寂了,九兒哭了……
高粱的第三次出現是九兒回家省親時。那是墨水河邊的高粱,是被風吹動著的高粱,是密不透風的密密麻麻的無邊無際的高粱。(高粱的這次出現恰可以證明第一次出現的重要性。)就在這么一片隨風飄舞的高粱從中,余占鰲出現了,並且還帶走了九兒……這個鏡頭中的高粱象徵著生命的自由與野性,這是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較為重要的品質和象徵——自由、野性。
第四次出現是在高粱地里。高粱的這次出現應當是與第三次一起的,之所以把這二者分開,是因為它們有著不懂得象徵意義與意蘊內涵,且都比較重要。同樣是密不透風的密密麻麻的高粱,不同的是這一次高粱的出現是在余占鰲的腳下。余占鰲為了和九兒野和,踩倒了數十根高聳著的高粱。這一次的高粱形象並不怎麼突出,突出的是余占鰲踩高粱繩時的動作和表現——凌亂,暴躁,野性。一個人瘋狂的亂踩。余占鰲這時應當是十分興奮,激動的,他的身上表現出了一種農民的野性與生命的活力。這才是這一片段中高粱的真正象徵與意蘊。
日本人來了,高密人民被迫去田野里踩高粱。一大群人,大人小孩都有,婦女老人都在,整齊的平穩的安靜的一致的在踩著鬧鬼的青殺口的高粱。對比余占鰲一個人踩高粱時的那種凌亂與瘋狂,他們顯得是那樣整齊平靜。這時的高粱就表現出一種被壓迫著的民族精神面貌——屈辱,無奈,憤恨。高粱被踩倒了,成片成片的被踩倒了,它們躺在地上就那麼的無奈的躺在地上。被踩倒了的高粱周圍站著人群,站著生它們養它們,又被它們所生被它們所養的人群。
紅高粱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影片的結尾,那是太陽低下的紅高粱,是血紅的紅高粱,是太陽底下的血紅血紅的紅高粱。這是影片中最最經典最最重要的紅高粱,沒有之一。那在太陽底下隨風飄舞的血紅的紅高粱此時所表現的是人的意識覺醒和本體沖動,這也正是《紅高粱》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意義與意蘊。
以上就是對影片《紅高粱》中高粱這一藝術形象的簡單分析,影片《紅高粱》這一藝術作品當然還有很多也很重要的藝術內容與藝術特色,限於篇幅這里就不做一一說明。
㈩ 紅高粱影評視聽語言
然生命下的民族情懷
——評《紅高粱》的視聽語言
影片中的色彩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色彩是重要的造型手段,具有抒情表意等多種功能。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時,鏡頭里一片片狂舞的綠高粱給人一種生命的神聖感,這里將是新生命的開端。影片中的紅色奠定了全片的基調,在李大頭死後九兒收拾房間,她用了一個紅色的剪紙代表著九兒的新生活開始,代表著生活的新希望,同是紅色的剪紙也是代表著一種熱情的表達。在「剝皮示眾」的這一段環節,天邊的一輪紅日,這一輪紅日分外濃艷,而這紅色象徵著中華民族人民危難之後頑強拼搏的精神,似乎在訴說著日本人的滅絕人性。
音樂具有塑造人物、抒情等功能,有時還具有特殊的象徵意味。影片中使用了迎親曲這首音樂,並且使用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九兒娶親的路上轎夫用豪邁的男聲所唱,表達了黃土地人民的豪放不羈的性格,烘托畫面的喜慶感。第二次出現是在九兒被殺害後, 沒了之前的喜慶,而是悲壯和慘烈。 同時也是對抗日英雄的一種贊頌。妹妹你大膽往前走,在影片中也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女主人公回娘家時,男主人公給女主人公在高粱地里唱起這首歌,是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愛意的表達,希望女主人公能夠不畏懼前方的險阻,勇敢的走下去,同時也表現了男主人公粗曠豪放的性格。第二次唱妹妹大膽往前走這首歌是是在男主人公和燒酒鍋的兄弟們打過仗之後出現的一首音樂, 烘託了余占鰲在失去愛人的孤獨感和心痛感,伴隨著紅日的出現,也預示著抗日戰爭終會勝利。
鏡頭造型,在影片中也具有這一特殊的藝術氣息在影片中,不同的景別對事物有著不同的敘事和表意功能。在九兒嫁娶時,這時給了十八里坡一個遠景的鏡頭,體現了十八里坡的宏偉氣勢,體現了十八里坡的曠達。同時也能夠體現出黃土地人民能夠在這曠達的土地展現出豪壯奔放的性格。影片中也出現了多處空鏡頭,在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野合時,出現了高梁地的綠色的高粱微微晃動的鏡頭,在這里體現著生命代表著新的希望。在影片結尾時,紅日下的綠高粱應變出了一片紅色的高粱,出現了空鏡頭,紅色的高粱代表著抗日戰爭的熱血和勞動人民的民族情懷。
影片中運用了多種畫面造型手段,把影片展示的淋漓盡致。影片表現了歌頌了勞動人民的民族情懷,惟妙惟肖的將黃土地人的豪放性格和偉大的抗日民族精神完美的展現出來。通過黃土地的人民表達出了人民對抗日戰爭大無畏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