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電影發展史:
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沒有什麼歷史底蘊,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
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引領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
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意發展為一門藝術。
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電影收益高,競爭激烈。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
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
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許,L.姐妹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鎳幣影院逐漸被一些條件較好的電影院所代替;電影專利公司的壟斷權勢也逐漸消失,終於在1915年正式解體。此時以格里菲斯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已經出現。製片中心也從東海岸移到好萊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程度地破壞和損害了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勃興。美國電影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市場。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美國電影風格:
1、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地實現。
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國電影很注重鏡頭和敘述場景的精雕細琢,自由女神像、星條旗、曼哈頓街道都是時常出現的鏡頭。
無論是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震撼鏡頭,還是藝術浪漫的日常生活場景的展示,都會激起一部分觀眾對美國的嚮往。
3、美國電影善於將精神內核和商業外殼有機結合,價值觀傾向被包裝在具有強烈視聽效果的表層結構之下。
美國影視產業不僅為美國帶來巨額經濟利益,帶動了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推銷了美國的價值理念,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國家形象傳播的「美國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態」。
Ⅱ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為何轟動一時
文革期間,因為譯製片較少,且集中在當時與我們有友好關系的幾個國家,因此,那個時期引進的國外電影,會在觀眾中誘發出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特別觀感。
在陳河的小說《黑白電影里的城市》中寫道:「《多瑙河之波》的熱潮還沒過,又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寧死不屈》上演了。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葯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從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間引進的國外影片所引發的特有的觀眾觀影興趣。
其實,《寧死不屈》在觀眾中烙印下的強烈印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崔永元曾經說過,《寧死不屈》是他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而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回憶她童年的偶像時說:「70年代,我喜歡過阿爾巴尼亞一個電影演員,他在電影《寧死不屈》中扮演游擊隊員……」
《寧死不屈》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個時代引起如此深廣的反響?
注意一下《寧死不屈》公映的時間。影片1967年拍攝,1968年在阿爾巴尼亞公映,1969年就引進中國,當年公映。
據記載,它是文革期間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在三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國外譯製片投放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首次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其新鮮感與沖擊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濤洶涌的觀影狂潮。
這其中,當然有部分觀眾對影片里的部分鏡頭投入了特別的注意,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一下《寧死不屈》里當時的所謂暴露鏡頭,其實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沒有什麼香艷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陳述的事實,也不夠准確,因為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學生的名字。
而據《電影傳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卻導致了這部電影於1973年在阿爾巴尼亞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這個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個導演,被認為思想意識存有問題,牽連到這個女演員,導致了電影禁映。
而中國的觀眾並沒有受到這部電影在本土噩運的影響,依然對這部電影一往情深。
當然,1973年之後,這部電影,在中國也有淡出的趨勢,它與文革早期的記憶糾纏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記憶深刻。
崔永元生於1963年,陳丹燕生於1958年,而另一個作家鐵凝在她的小說《永遠有多遠》中也記錄了文中的「我」對《寧死不屈》的迷戀,他們基本可以視著同一代人,決定了他們對《寧死不屈》有著相似的記憶與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看《寧死不屈》,會覺得這個電影恰恰印證了文革期間對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評價,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說《寧死不屈》的敘事存有某種問題,它在現在發生時的情節中,插入九段回憶,把故事的連貫性分割得支離破碎,最後電影只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局部細節,卻沒有一個統貫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擊隊員受傷後一直住在米拉的家裡,她是如何來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與家裡新來的一個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圍繞著吉它,而開始了他們的熟識,但是這個男青年後來哪裡去了?
米拉被捕之後,地下組織暗殺了叛徒,接下來,卻是導致德軍下令槍殺米拉她們兩個人,前後的邏輯關系給人的感覺,是地下組織的暴力行動,才導致了德國人的瘋狂報復。
既然電影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但電影又為何能引發巨大的轟動?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一部電影過度追求內在的邏輯關聯與巧立名目的內在關系,雖然能夠給人以燒腦的分析樂趣,但是電影過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反而難以給人留下印象。
而一個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因為它的鏡頭的單一、緩慢,反而給人以強烈的瞬間沖擊力。
加上當時《寧死不屈》放映的時候,國內的外國影片較少,很多觀眾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而觀看電影的環境,很多都是在鄉間地頭的露天場所,所以那種簡陋環境下銀幕上提供的斷片式場景,十分容易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後銜接,片斷的影像就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與沖擊力,這應該是《寧死不屈》這樣的一個被中國觀眾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疇里的電影,能夠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原因。
《寧死不屈》里的女游擊隊員,在當時的中國引發巨大的關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與當時的中國青年在興趣愛好、衣飾著裝與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與同理心的緣故。
影片里呈現的 社會 形態,受到得天獨厚的長期的歐風勁吹,遠比同時代正掙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國 社會 來得更具有現代性。在那個 社會 生態下活躍著的青年,更能獲得建國後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國青年的認同。
這也是當時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電影里的游擊隊員生活,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更為新穎的觀感的原因。
綜合當時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反映,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電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幾點,這種印象滲入到當時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個人記憶與文化情境中,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比一代人更為綿長久遠的精神領域。
這種影響具體是:
這就是我們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的那種驚鴻一瞥的女性身著內衣的鏡頭。
而這種文革期間的特有的觀影驚詫,可以說分布在當時的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國內公映的譯製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訪時,就對電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達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說,他年幼時,「頭腦中還沒有漂亮的概念,記得我看李鐵梅的時候都還沒有,直到看《寧死不屈》,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說的是游擊隊戰士被納粹抓住了,但她們還是很樂觀地彈吉它唱歌,她們穿連衣裙,領口開得很低,我覺得那裡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寧死不屈》里的漂亮,實際上是一種青春的活潑氣息,其實女主角看上去並不嬌艷,與今日錐子臉刻意營造的驚艷之美,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現,卻很接地氣。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單純的眼睛的閃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覺,所以當米拉與戰友最後走向絞刑架的時候,才反襯出扼殺如此強健的生命力的殘酷,電影傳輸出的是一種對青春與生命的禮贊,才讓暴行來得如此黑暗與兇殘。
很多回憶都提到從這部電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這一樂器,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吉它的風行一時,很多人都認為與這部電影的推波助瀾有著深切的關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帶著迴音的旋律,似乎能夠讓人產生共鳴。而影片里的德國軍官,也試圖用吉它來瓦解年輕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電影里彈奏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無視生死的心靈自白,德國軍官意圖用吉它所彈奏的美的韻律,在女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面前,毫無作用。
可以說,吉它在電影里述說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會讓人追求更博大的善與真。
作家鐵凝在小說《永遠有多遠》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襯衣帶來的視覺魅力:「當我看完一部阿爾巴尼亞影片《寧死不屈》之後,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游擊隊員米拉長得一樣,我唯一的根據是米拉被捕時身穿一件小格子襯衣,而我也有一件藍白小格子襯衣。」
《寧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鎮的日常生活面貌時,表現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當時的中國人,對巧克力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明晰的認識。
在余斌的隨筆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記載:「《寧死不屈》大約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在這部片子里,頭一次聽說一種叫作『巧克力』的糖。……我們誰都沒吃過,沒見過,據說中國最早生產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裡沒賣的……」
電影里的調侃語句: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成為當時民眾口裡的調侃語句。
影片里德國軍官打檯球的場面,也使中國觀眾覺得新鮮。
之後,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全國遍地開花的檯球室,雖然不能說與這個電影的誘導有關,但不能不說這一大眾性的 娛樂 項目的影像記憶還是不可小覷它的現實影響。
女游擊隊員拿著手槍在屋頂一邊奔逃一邊射擊,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迥異於我們戰爭片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戰爭場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應受傷的女游擊隊員時,兩個女性相互調侃,體現了青春的美好,也顯現出一種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里的人物對話太過沉重,缺乏這種風輕雲淡、涉筆成趣的幽默感。這種風格,很容易獲得當時擁有了相當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電影里德國軍官牽著一條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勢,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殘酷與凶險。
但電影引發的副效果卻是引起中國觀眾對養狗的興趣。
11、高領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擊隊員穿著高領羊毛衫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在徐約維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書中寫道:「最初對高領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時期,那時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面的男主角經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領羊毛衫,黯黯的顏色反襯著生命的年輕、激情之中又滲透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對於一個從事革命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分外迷人。」
《寧死不屈》在中國引起的反響,還包括配音者賦予了人物以一種新鮮的氣質,給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特有的帶有迴音的細聽起來摻著一點嗲味的聲音,給角色增添了一種可愛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嶄新的人物維度。
可以說,《寧死不屈》在進入中國之後,被時代、配音者、觀眾添置了原片沒有的新鮮的內涵,說它是一部外國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國之後,就開始了中國化的嬗變過程,與中國當時的時代風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膠著在一起,使它帶著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或許就是它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部相貌平平的電影,但在那個特殊的放映區間,卻能夠產生那麼大轟動的原因。
Ⅲ 中德戰爭片文化差異
國內外戰爭電影差異對比的淺析
定風波里
原創
2022-3-2 07:47
近幾年,從戰狼到紅海行動再到長津湖及水門橋,戰爭電影確實是以表現主旋律為電影主旨。
戰狼
戰狼講述的是小人物成長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孤膽英雄的傳奇故事。既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又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堪比美國隊長。
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在北非執行撤僑任務的故事。精英團隊和家國榮譽成功結合在一起。
長津湖
長津湖則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數先輩們保家衛國、不畏強敵的戰斗精神,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然而,遺憾的是,網上有些聲音批判國產戰爭電影存在反戰性不足等。在立意上和表現形式上就差了不止一籌。
對於大部分電影創作人來說,至多算是被否定勞動成果。但極端者認為靠愛國流量賺錢、嘴上全是主義,心裡凈是生意,顯然是失當的,也不是不可取的。
二、美國戰爭電影淺析
優秀影視不僅是需要迎合、體現國內社會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更兼有文化輸出的作用。
拯救大兵瑞恩
美劇《拯救大兵瑞恩》是典型的反戰戰爭電影代表,出品於1998年,也有自己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輸出任務。
但一個不容辯駁的事實是:美劇經典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98年上映後,於99年發動科索沃戰爭、01年啟動阿富汗戰爭、03年開啟伊拉克戰爭,至今仍未完全撤出、17年重演洗衣粉劇情發動敘利亞戰爭。
因此,個人認為,以主要標簽為反戰的美國戰爭電影可能更主要的作品還是文化輸出方面。
三、國產戰爭電影主題簡析
應當說近來國產戰爭電影以表現愛國情懷值得鼓勵。
此外,國產戰爭電影也有不少真實感極強的電影,如《高山下的花環》,也有非常不錯的反戰為主的《鬼子來了》和《紫日》,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錯。
近幾年國產戰爭電影,以反戰為主的題材是相當少見的。
這是有深厚邏輯和現實原因的。
簡括之就是中國近幾十年來並沒有發生戰爭,且奉行的防禦型真策。
從市場來看,表現愛國情懷的題材更能得市場的歡迎。
美國不足260年的建國史,有200多年的戰爭史,或許反戰或拯救電影,不光舒解社會情緒,更是便於在國際上營造光輝形象。
而新中國建國初期就面臨惡劣的國際環境,籠罩在戰爭和核彈的陰影下,立國之戰才贏得尊重和蘇美顧慮,中印、中越戰爭則安定周邊,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
90年代末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2016年南海事件等都提醒著: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國產戰爭電影表現愛國情懷受到熱捧不僅說明迎合大眾的主流價值觀、弘揚了主旋律,也很好地普及了無數前輩們建國、立國的艱難困阻;不僅激發民眾的愛情熱情,也是對歷史的一次回顧和重塑,應該值得鼓勵。當然,也應該不斷提高作品質量,作品也可以多元化一點。
總之,國內外戰爭電影都承擔著普及歷史文化、弘揚社會正向價值觀、肩負起文化輸出作用和正確的戰爭觀。
搜索
中國戰爭電影的特點
紅海行動2免費看完整版
紅海行動戰狼
國產戰爭新片
戰爭題材電影分析
優秀戰爭電影
Ⅳ 《戰狼》戰爭片讀後感200字
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這是劇中冷鋒(吳京飾)的回答,讓多少想當
兵的青年滿腔熱血!
讓多少在役或退役軍人感到無比自豪!讓多少錯過當兵的人後悔莫及!
當然還有那最吸引我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可能是由於上班多年後,內心或許還有些
許的軍旅情節,男兒熱血。
對我印象最深的兩段情景,一個是小隊長死了,戰狼換實彈准備戰斗,旅長的那番戰前
動員,
那句: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
配上小隊長的遺體隨戰機升起,
戰狼們那堅毅、
悲傷、
決絕的表情,外表剛毅,內心比較感性的我真的有點熱淚盈眶。第二段就是最後的高潮,吳
京那句:
你丫來中國就別想回去。
和最後上刺刀,
殺!
一個人站在邊境,
對著敵人喊,
來啊!
我想如果真的是士兵,那時也應該忘了自己吧。最後,直升飛機到了,在吳京背後。當時內
心想,這才應該是強國應有的氣質吧。強國之風當如是。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是劇中石青松(石兆琪飾)的台詞,武裝著軍人的軍魂,散發著
軍隊的軍威,樹立著國家的國威!能激起和喚醒多少人的愛國熱血!
目前中國軍隊的反腐,希望進行到底!通過這次的反軍腐,能將中國軍隊改革成一支真
正不朽的鋼鐵之軍!
希望我國新聞發言人除了嚴重交涉,
嚴厲抗議的老台詞外,
還有實際的
行動,不單單是響亮的口號!希望我國神一樣的廣電局不要再讓軍旅神劇毀掉一代又一代人
的三觀,國家對足球改革了,什麼時候才對影視界改革?更希望我國的愛國教育事業能實質
性的全面開展,短時間的軍訓是不夠的,每個星期一的升國旗唱國歌是不夠的,多讓孩子從
小感觸到軍人的靈魂和國家的神聖,
比如一些軍營武器對市民開參觀,
比如愛國體裁的電影、
書籍和歌曲等。
或許現在的國家可能不會那麼完美、理想。但作為普通人,真真的是愛著這這美麗的土
地,愛著敬著那些還有祖國情懷,為了我們愛著的土地奉獻一切的軍人。
我喜歡這種軍人,
這種氣質,
這種一往無前,
為了自己身後土地拋頭顱、
灑熱血的氣概。
精忠報國,雖沒有手握鋼槍,但不損國家之利,不泄國家之密!
Ⅳ 好看的美國電影有哪些
1、留下我(電影)
主人公傑克(艾恩·鄧萊普RyanDunlap飾)深陷妻子艾米(薩拉·凡曼SarahVanEman飾)意外逝世的陰霾情緒中不能自拔,老父親(馬克·格里克森MarkGullickson飾)拿過艾米生前拍照使用的相機上前寬慰。快門按下時奇跡發生了。傑克進入了照片記錄的世界裡。從寧靜安詳的午後廣場到杯酒交酌的深夜party,傑克一頭霧水...
2. 大獨裁者(電影)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2014年9月5日,在該片上映20周年之際,《阿甘正傳》IMAX版本開始在全美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