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攀登者電影簡介 攀登者電影的內容是什麼
1、《攀登者》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段橋,成龍友情出演的劇情冒險電影。影片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2、劇情簡介握改猛: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沖刺珠峰,臨時擔任隊長的方五洲(吳京飾)在救助同伴曲松林(張譯飾)還是保住曲松林手中的攝像機之間,選擇了前者,這讓中國登山隊雖然成功從北坡登頂,完成了世界登山界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但因為缺少環繞山頂拍攝的360度影像資料,這一壯舉並不為國際所認可。1975年,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中國登山隊再度集結。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殲巧(章子怡飾)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井柏然飾)、楊光(胡歌飾)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② 關於珠穆朗瑪峰,有哪些電影值得推薦
電影《珠穆朗瑪峰》,能走上頂峰的人都值得尊敬,這是一部imax紀錄片,講述一個國際級別的登山隊於一九96年春季攀登珠穆朗瑪峰路途中經歷的挑戰。講述了他們的出發前艱苦的適應性訓練,最後他們在一位名字叫做不丹的導演下,成功地登上了頂峰,而向導本人就將一副,喇嘛的畫像放置在了峰頂,完成了最後的心願,在1998年公映時,震驚了整個影壇,僅北美地區票房就達到了8700萬美元,打破了當時電影的票房紀錄。
③ 一部電影,主要講登珠穆朗瑪峰的,美國拍的,叫什麼名字來著據說很勵志
該電影是《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是由英國沃克泰托影片公司、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由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傑森·克拉克、喬什·布洛林、傑克·吉倫哈爾領銜主演災難冒險片。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恩·克拉考爾所著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故事源自於1996年的真實事件,講述了由羅布·霍爾和史考特·費雪帶隊的兩支探險隊攀登珠峰的故事。
(3)登朱峰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絕命海拔》劇情介紹:友善謹慎的紐西蘭領隊羅布·霍爾(傑森·克拉科 Jason Clarke 飾),他的隊伍名為「冒險顧問」;而斯科特·費雪(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飾)則風趣搞怪,他帶領來自西雅圖的「瘋狂山脈」登山隊。他們相互競爭,又彼此幫助。
兩支隊伍中的勇士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有郵差、記者、醫生,還有一名來自日本的職業女性。這些登山者看似平凡, 但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激勵著他們前往海拔8000米以上、氧氣稀薄的珠峰。
在攀登過程中,他們的身體機能急速下降,在應對體力衰竭、缺氧、雪盲的同時,他們又極為不幸地遭遇了一場劇烈的暴風雪,因此命懸一線。
④ 攀登者電影多長時間 主要講什麼
1、2小時5分鍾。
2、《攀登者》是由實惠優品APP參與合作,李仁港執導,吳京、章粗者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唯凳寬友情出演的劇情冒險電影。
3、影片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
4、影片以1960、1975年中國人兩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改編而成,眾星雲集,匠心匯聚,用影像的力量致敬肩負使命的英雄,致敬無畏向上的攀登精神。
5、《攀登者指亮》是國內首個以登山為題材的電影,是一次新的探索與突破。用電影語言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充盈著家國的使命與信仰;用赤誠匠心刻畫豐滿的攀登者形象,彰顯著集體的凝聚與精神。
⑤ 攀登者電影演員表(致敬60年前珠峰攀登者)
這是一個塵封了60年、關於捍衛尊嚴與家國的故事。在冷戰最為緊張的年代,剛剛經歷了中蘇問題的中國又面對經濟寒冬,同時,不斷有反動勢力試圖干擾我國內政,宣示獨立主權、表明自力更生的能力刻不容緩。1960年5月25日,由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組成的中國登山隊首次向珠峰發起沖刺,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遺憾的是,這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時隔15年,中國登上隊再次登頂珠峰,索南羅布、貢嘎巴桑、桑珠、潘多、羅則、侯生福、阿布欽、大平措、次仁多吉九人終於在珠峰上插上了中國國旗,留下了中國人征服珠峰「鐵證」。
倒計時4天海報
作為國慶檔重磅獻禮之作,將於9月28日開啟點映、9月30日正式公映的電影《攀登者》正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講述了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故事。電影的陣容強大,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等演員組成的超強「攀登者聯盟」把這段歷史重新拉回人們的視線。
方五洲(吳京飾演)重歸登山隊
為國登山:就是去打仗
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9座在中國境內或邊境上,但直到1956年,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更是猶如天方夜譚。北坳頂部海拔高達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六十度,最大坡度達70度,個別地段近乎垂直,像一座高聳的城牆屹立在珠穆朗瑪峰腰部,積雪深不可測,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
那個時候,尼泊爾還是印度的附屬地,1953年,在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和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從尼泊爾境內南坡登頂後,印方一再叫囂珠穆朗瑪峰根本不屬於中國,中國人沒有權利攀登,也攀登不上去。和今天的人攀登珠峰的自我挑戰、實現夢想的意義不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登峰行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內涵。
事關國家尊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立馬提出體育工作的三項具體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在1960年登上珠穆朗瑪峰,並成立了中國登山協會。中國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從零開始,組建登山隊出國訓練,並於1957年獨立組隊。
最初登珠峰是中蘇兩國聯合執行的任務,相比中方的一片空白,蘇聯方面像其他方面一樣,擔任著「老大哥」的角色。而到了1959年,中蘇關系破裂,蘇聯不僅逐批撤走了在中國的援助力量,包括進行中的登峰計劃在中方的一再協商催促下也沒了迴音,許諾的裝備和食品供應統統不再兌現。
李國梁(井柏然飾演)雪中遠望
但中國登山隊的訓練沒有停下。這支當時平均年齡僅24歲的214人登山隊每天在拉薩進行越野長跑等體能訓練,還到附近山區訓練運動員對高山惡劣自然條件的適應能力和冰雪作業技能。賀龍給大家鼓勁兒:「他們不幹,我們自己干!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中國人民就是要爭這口氣,你們一定要登上去,為國爭光。」
當時的登山,要克服的遠不止是登山本身的困難。為了登山,提前兩年開始修路,為的是保證物資的供給。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期間,也處於西方經濟封鎖、中國國力孱弱、民生多艱的時代。「舉國之力」登山,是一場真正的「硬仗」。和今天有明確的攀登路線不同,修路隊隊員還要負責偵查勘查環境,一邊修路,一邊尋找適合的攀登路線。一切都在毫無把握的摸索中進行。
楊光(胡歌飾演)練習打登山結
1960年3月開始,登山隊先後三次向珠峰發起挑戰都失敗了,登山隊的年輕人「損兵折將」,但賀龍向大本營傳達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重新組織攀登。剩下幾個人算幾個人,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登上去!」
時值我國正與尼泊爾談判中尼邊境劃界問題,登山隊員們大多由部隊選拔而來,軍人出身,不過是換了另一個戰場為國征戰,一次次失敗後又一次次組織力量向珠穆朗瑪發起沖鋒。
曲松林(張譯飾演)等待突擊隊歸來
中國梯:跨越15年的精神接力
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就在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這批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它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了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這架金屬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而「中國梯」的「前身」,是一枚15年前打在這絕壁上的鋼錐。
在那個物資匱乏、裝備落後的年代,傷亡來得太過於輕易。僅僅是「凍傷」這件事,但凡保暖裝備專業一點就可以輕松避免,但在當時卻成了「在所難免」。1960年5月,原本具備登頂實力和技術的主力隊員、骨幹運輸隊員不少都凍傷了,登頂的任務迫在眉睫,只能重新選拔突擊隊員和運輸隊員。電影中吳京飾演人物的原型王富洲,連同經驗豐富的劉連滿和「輕傷不下火線」的藏族隊員貢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銀華等10人又一次出發了。這次他們的任務是將物資運到海拔8500米高度。
而到達「鳥都飛不過」的「第二台階」,王富洲一行人已經只剩4個。「第二台階」總高20多米,相當於一棟七八層高的樓房,其下部較陡,但還能找到攀附點或支撐點,最困難的要數最上部的4米多,幾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
攀爬到 「第二台階」的中上部。面對4米多高的岩壁,劉連滿用盡全身的力量嘗試攀登了4次都沒能成功。貢布和屈銀華也分別試了2次,結果同樣是跌回原地。海拔8500米以上,氧氣稀薄到讓人無法呼吸。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看著珠峰近在眼前卻登不上去,四人急得不行。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辦法,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先上的屈銀華因為不忍心穿著滿是釘子的高山靴踩在戰友肩上,只穿一雙薄毛襪打鋼錐、攀爬……這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導致之後屈銀華的兩足腳趾和雙足跟就被徹底凍壞只能切除。而蹲下當「人梯」的劉連滿要在極限海拔地帶用消耗殆盡的體力托著100多斤的隊友慢慢站直,同樣需要難以想像的堅強的意志力。
今年已經86歲的貢布在央視《開學第一課》上講述了那段登山往事。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中國人第一次完成了人類北坡登頂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向孩子們回憶,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托舉」完隊友的劉連滿最終沒有和另外三個人一起成為第一批登頂珠峰的人。他寫好遺書,抱著隊友為他留下的氧氣他選擇保存下來給隊友歸來下山使用,愣是沒吸。
那一次的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也使得國際社會對當時的登頂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但15年後的1975年,中國登山隊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創下男女混合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數最多的世界新紀錄。這次登山時,隊員們藉助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台階」最難攀登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屬梯。
而這一次的登頂,隊員們在幾乎「無氧」的情況下作業七十多分鍾,採集了冰雪和岩石樣本,並把用於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的金屬覘標架設好,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的紅色覘標屹立在雪山之巔,為珠峰確立了標准身高:1975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國測繪工作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個數字作為國際標准沿用多年。
傑布(拉旺羅布飾演)擦拭冰鎬
《攀登者》:「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去年7月,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決定投拍《攀登者》。這當然是一個太值得拍的題材,但把這樣的一段歷史搬上銀幕,難關也是重重。這首當其沖的就是時間。
完成劇本後,下一個任務就是組建團隊。任仲倫找了不少導演,幾乎找過的每位導演都會問,「什麼時候進入籌備期?」任仲倫說,「我直接告訴你上映日期吧,明年9月30日。」光是這個日期就足矣「嚇退」許多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接下來的天氣根本不可能在真正的雪山上拍攝,大量綠幕合成的場景意味著巨大的特效製作量,而要體現這段歷史的艱辛與偉大,視覺上這些最直觀傳達都不容有失。連「監制」徐克一開始都打過「退堂鼓」,他告訴任仲倫,他可以拍這部電影,但需要至少三年。
最終,《攀登者》的導演任務交給李仁港。這位導演和上影也是老搭檔,作為香港電影工業培養的極為職業化的導演,李仁港在業界以「手快」著稱,且電影美術出身的他對於場景的把控自有其優勢。徐克作為監制,分享了他對於技術多年鑽研的成果和對於用東方美學和情感講述主旋律故事等更高層立意美學的心得經驗。當然,李仁港也是頂著巨大壓力接受這次挑戰,「我接受這個任務之後,所有的周期我是倒數過來的,它在國慶節要上,我就倒數我幾時要剪好這個片子,再倒數我需要多長時間去拍完這個戲,再根據這個時間倒推出開機時間和籌備時間。」
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上影被要求「用最好的團隊」。於是有了眼下令人贊嘆的「國民免檢神仙陣容」。章子怡剛進組的時候對任仲倫表達了她的感慨,居然可以再這么短的時間里把這些「大忙人」集合起來。事實上,每個演員起初都是有猶豫的。武術冠軍出身的吳京「扛造」,但對於感情戲有抵觸,何況大量的對手戲是章子怡、張譯這些文戲備受認可的實力演員,他和任仲倫表達過自己的顧慮。之後又和導演組說了好多次,爬山不要緊,能不能改一改?讓章子怡不要和他談愛情,哪怕變成前妻也好,和誰演感情戲都行,就是不要是自己。
徐纓(章子怡飾演)深情凝望方五洲
吳京在進組之前就面臨嚴重的腿傷問題,大量的動作戲份也意味著對於腿傷的二次加重,但他仍然堅持親自完成所有動作。影片中有部分鏡頭,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他的腿是一條粗一條細的,那是因為一條腿綁了夾板。
而章子怡在接到邀請的時候坦言自己准備生個「豬寶寶」,已經沒有再接新工作的打算。但很快她就下定了決心,「我還是要來,這個作品是我一輩子也沒有爬到過的珠峰,你心中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是你要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帶著一份份敬意,張譯、胡歌、井柏然、王景春等主創演員一個個加入了,甚至為了表現凶險的「中國梯」,成龍大哥帶著他的成家班也加入了演出。拍攝中困難重重,高難度的動作伴著一次次危險和受傷,「台前幕後,所有人都在拼。」李仁港說。
成龍飾演攀登者
就像登山,「山就在那裡」,這部電影也就在那裡,一切都在緊張的進程中緊鑼密鼓的開始。演繹那段關於攀登的歷史,本身也成了一場攀登。「我喜歡強度大的劇組。強度大代表著一種緊張感、協作感,代表著一份昂揚的鬥志。」演員張譯說。胡歌在2005年曾經獨自登上啟孜峰,「那次登頂以後下撤回到大本營,我還問過自己,我以後還會登山嗎?那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才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⑥ 十大經典登山電影 十大經典登山電影有哪些
1、《巔峰人生》
世界最強的越野跑者基里安還小的時候,將世上許多高峻的山嶺記錄在筆記本里,期待長大後能夠一一征服,當他完成了筆記本上的所有高山之後,在2017年五月,他開始了巔峰人生計劃:不攜帶氧氣筒、繩索且沒有任何同伴的情況下,一周內連續攀登珠峰兩次。本片帶領觀眾見證基里安傳奇的生涯,也揭露了他不為人知的脆弱、恐懼和自我懷疑。
2、《喜馬拉雅山的警報》
《K2:喜馬拉雅山的警報》是由導演Dave Ohlson指導,Gerlinde Kaltenbrunner,Simone Leorin,Jake Meyer,Chris Szymiec,Fabrizio Zangrilli主演的美國紀錄片電影,故事主要講述了2009年以下一組登山者試圖攀登喬戈里峰,對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09遠征100周年。體驗探險,危險和平靜的一組嘗試攀登地球上最具挑戰性的高峰。本片於2012年11月2日在加拿大上映。
3、《巔峰極限》
描述男主角彼得和父親、妹妹一同遭遇登山意外,彼得的父親為了拯救2人,毅然決然割斷自身繩索,墜崖身亡。
4、《用心,走在世界頂峰》
艾立克?魏恩梅爾,一出生就患有視網膜病變,十三歲視力完全喪失,失明的打擊曾讓他失意、抗拒甚至逃避,但最後他選擇了面對,從基本的走路開始,在經歷了一段重新的適應與學習後,他現在已經是世界級的運動家,舉凡空中特技飛翔、長距離自行車、馬拉松、滑雪、登山、攀岩等,都是他的專長。察禪拿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一直都是他最想實現的理想,而他現在正朝著攀登七大洲中的每一座最高峰的目標挑戰。
5、《喜馬拉雅︰返家之路》
以韓國傳奇登山家嚴弘吉為主人翁之傳記電影,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被韓國視為民族英雄的嚴弘吉亞洲首位完成攀登14座8000米高峰的韓國登山家,他在登山事故發生後,再次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搜尋同伴遺體的故事。韓國傳奇登山家嚴弘吉,自從1985首次挑戰之後,22年內總共攀爬喜馬拉雅山脈38次。2004年,朴武澤在從珠峰下山的途中發生意外,不幸罹難。為了尋回他的遺體,嚴弘吉率領隊員展開一段前無古人的搜索行動。
6、《超越巔峰》
在登山史上,1996年是一個災難性的年份,因為當年珠峰發生了大規模山難: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狠狠的打擊了幾個登山隊伍,敗搭其中8人、包括3名登山經驗豐富的領隊就此陪上了生命。這一個悲壯的故事,被當時生存下來的其中一名隊員Jon Krakauer寫成《Into Thin Air》一書,而這部電影則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
7、《重返喜馬拉雅山》
1953年5月29日,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成為首度征服埃佛勒斯峰(世界最高峰,又名珠峰)的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了爭取一項前無古人的榮譽:站在世界的最頂端。如今,三十多個年頭過去了,希拉里和他的登山夥伴們重返埃佛勒斯峰,慶祝他們歷史性的登山創舉。
8、《八千米死亡線》
《八千米死亡線》是佛蘭克 羅丹 (Franc Roddam)導演的動作影片。講述了主人公泰勒是個事業有成的檢察官,哈洛則是個大學里物理學頂尖教授,前者個性自私、驕傲、激進絕不讓任何事物擋住他的成功道路;而後者則是善良、體貼有正義感的好人。二人皆有共同的目標爬超過八千米世界各山。
9、《勇闖雷霆峰》
是一部1975年上映的美國動作片,克林·伊斯威特自導自演,改編自美國作家兼電影學者特瑞凡安(Trevanian)於1972年創作的小說。
強納森·韓拉克原職為殺手,他已退休成為一位在大學任教的藝術史教授。 後來原本的殺手組織,以強納森所痴迷的畫家畢沙羅的畫作為額外酬勞,要他再次回歸組織執行殺手任務,強納森無奈只好接受任務,並且追蹤他鎖定的兩個目標,其中一個目標隱藏在一個登山隊裡面,而強納森必須在三名登山員中找出目標,一場無情追殺將在艾格峰展開。
10、《攀越冰峰》
《攀越冰峰》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紀錄片,由凱文麥唐納執導,喬辛普森、賽門亞特、李察霍金等主演。影片講述了1985年來自英國的兩個年輕人結伴來到秘魯,滿懷襲橋雄心壯志,要從西坡征服2萬1千尺的斯拉格蘭峰,而此前從未有人從此登頂過。
⑦ 《攀登者》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主要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三人成功從北坡登頂,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而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並測量出珠峰的精確高度為8848.13米。
(7)登朱峰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3年,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被《紐約時報》問到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留下這句傳世名言的馬洛里,最終沒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徹底失聯。
上世紀50年代,英國和瑞士登山隊先後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成功登頂珠峰。但在中國境內的北坡,始終無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巔,包括馬洛里在內的英國人數次在北坡折戟,以至於他們得出結論,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成立時間不足5年、隊員平均年齡24歲的中國登山隊,艱難地將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
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打破。驚嘆於今人登頂速度越來越快的人們很少知道,
藉助當年登山隊員們在岩壁上艱難打下的鋼錐而架起的金屬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們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輕的中國登山隊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命運和極限挑戰……
⑧ 《攀登者》:每個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
人為什麼段友登山?
前幾天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影片根據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
中國登山隊員沖頂珠峰,遭遇雪崩、大風暴雪、墜入冰縫、從雪山急速滑向懸崖等險境,九死一生終於登頂。整個過程驚險萬分,有人犧牲有人受傷,讓人膽戰心驚也倍感痛心,但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是在國家極其困難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飯都吃不飽,在那樣一個情形下,攀登珠峰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為什麼還要去攀登珠峰?
《攀登者》的編劇阿來說:我寫《攀登者》就是寫精神,寫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去攀登珠峰。
1960年的時候,是因為中國正在和尼泊爾談判關於邊界的問題。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不同意,甚至嘲諷說貴國都沒有攀登成功過,憑什麼要分一半呢?所以,攀登珠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非常重要了。攀登珠峰是帶著國家和民族使命的,是為了證明中國的實力,關乎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國家榮譽。
正如電影預告片開頭,學生問:「人為什麼登山?登山能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嗎?」方五洲(吳京飾)回答說:「 幾億人只能想著吃飯這點問題,我們這個民族又有什麼希望呢?」
就如登頂途中不幸犧牲的隊長史長春臨終前向方五洲等人說的: 「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然而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卻因挽救隊員生命丟失攝像機沒有留下照片,得不到國際上的承認。
所有人都不甘心,卻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方五洲被下放到鍋爐房,曲松林回到登山訓練基地。時隔15年,國家重新組建登山隊,准備第二次沖頂珠峰。而當初登頂的三人,方五洲、曲松林、傑布再度聚首,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
面對生與死的挑戰,三次沖頂,險象環粗旁生,命懸一線,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心想為什麼這次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沖頂,就不能等到第二年再來?為什麼就非要登上去呢?
因為這一次,不止是為國,也是為信仰,為自己,為情,為生而為人。
方五洲說,我已經等了15年了,我不想再等下去了。15年來,方五洲心裡始終有個執念,他不甘心,一天不向世界證明中國人登頂珠峰,他就一天不能坦然接受兒女情,更覺得對不起犧牲的戰友,無法去過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他一直沒能對徐纓說出那句話,因為還要登山,不知道是生是死。
直到15年後在珠峰再次相遇,兩人並肩作戰,他們之間的那座山才終於消失了。在生命垂危之時,方五洲才從步話機里對徐纓說出了那句「我現在就要娶你」。
而最不甘心的是曲松握凳槐林。不是因為當年攀登上第二台階時凍掉了半個腳掌,而是當年方五洲為救自己替自己做了決定(曲松林是兼職攝影師),扔掉攝像機,導致登頂後沒能拍下證據。他恨方五洲,卻無法說出口,一口氣憋了15年。這一次,他比誰都更想成功。這也導致他後來指揮失誤造成李國梁的犧牲。
剛到訓練基地,有隊員說登山這么危險稍不留神就沒命了,你們不怕嗎?新一代登山隊員楊光(胡歌飾)說:如果能死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我這輩子也算沒白活。原來他遺傳了父親的馬凡綜合症,他希望證明自己用力活過,也希望站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向自己已逝的父親表達謝意。
最終,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將五星紅旗插在了珠峰上,並成功測繪了珠峰新高度。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登頂珠峰。愛與信念同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人的意志、國家的力量讓攀登珠峰的不可能最後變為可能。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彰顯了英雄主義精神,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有為國爭光的偉大信仰,也有普通人為兄弟情、兒女情,為自己、為親人的信念與執著。
《攀登者》從無到有的過程,恰似在攀登一座高峰
看完電影,我又看了【電影《攀登者》全紀錄】,了解了影片拍攝的背景和過程,才發現從導演、編劇、演員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無疑都在攀登一座高峰。
2018年6月27日,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伯倫接到國家電影局的電話:「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想請上影承擔一部國家重點影片,你們願意擔當嗎?」
幾天後,任伯倫與國家電影局領導碰頭,明確了電影主題:攀登珠峰。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國際上有不少登山題材的電影,但此前中國並沒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問世,無論從拍攝難度、攝制團隊和演員的經驗,幾乎都是一張白紙。最關鍵的是,時間極其緊迫——以往類似的題材創作,少則3到5年,而從2018年7月開始滿打滿算,要趕在國慶70周年獻禮上映,只有15個月的時間。
正應了《攀登者》的名字,整部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恰似一座待攀登的高峰,無論選取怎樣的攀登路徑,前方都是未知的高度和種種不可預測的因素。高強的難度讓許多導演望而卻步,最終導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
影片從2019年1月5日正式開機。從2018年11月阿來所創作的文學劇本,到開機後能夠正式用於拍攝的劇本,主創團隊一直在推敲、修改。對於專業性很強的情節和台詞,一點一點地核實對照,特別是對珠峰的地形地貌一一核對,而且請教了氣象專家、地質專家、中國登山協會,還有很多跟攀登有關的專家來把關。劇本前前後後改了十七八稿,直到2月3日小年夜,終於定稿。
主要演員的敬業與專業也詮釋了何謂攀登精神。今年1月中旬,為盡快適應角色為進組做准備,吳京去了崗什卡雪峰嘗試高海拔登山,學習專業登山技巧,在真實的雪域高原環境獲取一手經驗。
正式進組後,同樣敬業的章子怡(飾徐纓)第一時間就將李仁港、吳京等以及上影團隊請到一起,把關於自己角色的脈絡認真梳理了一遍,一聊就聊到深夜。
開機後,很多人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冰天雪地」。隆冬季節的北方戶外,老天爺幫忙下了一場大雪,片場拍攝張譯(飾曲松林)一場趴在雪地上爬行的鏡頭,一拍就是幾個小時,張譯就在冰凍的雪地里趴了幾個小時。
在一場展現在珠峰「第二台階」的陡坡處,三位登山隊員搭人梯上坡的戲里,溫度接近零下十度的拍攝現場,張譯赤腳踩在雪地里,一雙腳凍得通紅麻木,他堅持用實景和真實的表現拍攝完了這部分的全部鏡頭。那一刻,他才真的體會到了一種可能會失去雙腳的恐懼感:「我現在終於知道什麼叫冷了,冷就是好像千萬根針在扎你,無處可逃。」
吳京不用替身,所有現場的危險戲份,都是他親自出演的。因為膝蓋就舊傷,在天寒地凍的拍攝過程中,傷情一度加劇,幾乎無法活動。為了不耽誤拍攝,吳京特地飛去日本打針後,直接趕回片場繼續拍攝。醫生叮囑他打針後要休息三周,但影片中有一段方五洲為了向徐纓表白,在鋼鐵森林間飛檐走壁攀爬的鏡頭,為了不耽誤拍攝,他在打針一周後就開始拍攝這段高危鏡頭。
影片中有一場戲令讓人印象深刻,就是方五洲和曲松林相互吐露心聲、澄清多年誤會的酒後戲。原來拍攝的時候原本杯中是水,吳京特地提出:換酒,要二鍋頭!在酒精的催化下,兩人演得放鬆舒展,情緒拿捏也很精準。
這一場戲拍到天亮,兩人就喝到天亮,等到收工時,已喝得酩酊大醉。對於這段戲,電影監制徐克的評價是:講究!「喝與不喝,終究眼神不一樣,那種眼睛裡充滿血絲,情緒急促爆發的狀態,在平時是演不出來的。」
另外還有一段關於胡歌的幕後故事。拍攝期間(今年3月),胡歌媽媽不幸逝世,這對胡歌而言是一個重大打擊。參加完母親的追悼會,胡歌很快就趕回了劇組繼續拍戲。大家都很難受,甚至不知道怎樣去安慰他,但在拍攝中,他給出的是一如既往的專業態度。
恰逢拍攝方五洲帶著登山隊在海拔7500米處大風口的重頭戲,胡歌未作停歇,當即投入了拍攝。導演他怕演員受了這么大的打擊以後,心理上緩不過來,但是他沒有想到,每拍完一條胡歌跟他說:「導演,如果我演的不夠好,如果您不滿意,您就直說,我再給你拍一條。」
直到9月20日,胡歌37歲生日發文透露,連續一周夢到母親,在生日最後一分悼念母親,句句令人催淚。可見他一直沒有放下母親,直到那天才真正釋懷。
「通過《攀登者》,我們要表達的是一代代中國人克服萬難,為了達成一個目標的那種不屈不撓。整個過程中可能有憋屈、有磨難、有犧牲,為此甚至可能超越極限,但不言敗,不放棄,也不後退。」
這就是中國人的攀登精神:山再高,只要攀,終能登頂。
為了趕在國慶70周年上獻禮,《攀登者》整個劇組與時間賽跑,與專業較量,與自己死磕,完成了一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攀登精神,每個人,都是攀登者!
每個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
人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在那裡。」 這是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的回答。
1924年,在第二次攀登珠峰失敗後的一段時間,他被邀請至哈佛大學進行演講,講述在珠穆朗瑪峰上所經歷的,危險而又令人興奮的一切。
演講中,《紐約時報》記者提問「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喬治說出了甚至比他本人還要出名的話——「因為山在那裡(It`s there)」。
這句話被加粗作為標題出現在《紐約時報》上,隨後被世界各地的人口口相傳, 激勵了無數後來人勇往直前追尋夢想。
但馬洛里不知道,即將進行的第三次沖頂珠峰,自己將被永遠埋葬在這座三顧而往的雪峰上。章子怡在發布會上說了一段話: 「也許你一輩子沒有爬到過珠峰山頂,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你永遠會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人為什麼登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歸根結底, 它是對自我的超越,對自己人格和意志的升華,是追求向上生活的堅持,也是對內心本能的誠實回應,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體會活著。
影片開頭,學生問方五洲:「老師,我們為什麼要登山?"當時,方五洲想了很久,回答說,「因為中國需要進步,世界需要進步。"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人需要進步。要進步,就要勇攀高峰。
並不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要去登山,但人的一生,總會有一個目標,當我們把這個目標看做一座山,並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時,每個人,都能攀登到自己人生的最高點。
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深深影響著每一代中國人,放眼生活,在這個屬於奮斗者的新時代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登者。我們的每一天都在為理想、為家庭、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攀登。
每一次咬牙堅持,每一次沖破困境,每一次實現更高的目標,都離不開中國人骨子裡的攀登精神。 人間沒有登頂不了的高峰,只要勇於攀登。
願你我攀過的高峰不只有早高峰和晚高峰,還有我們心中屬於自己的那座高峰。我們真正面對的不是山,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真正站到巔峰。
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山需要攀登。這座山可能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能是使命與責任,是自我突破和挑戰,也可能是恐懼、痛苦、不願面對的過往,意味著傷痛和不為人知的艱辛。當我們毅然無畏前行,終於登頂的那一刻,將收獲無比豐富的生命體驗。當我們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歷經艱辛到達山頂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
⑨ 暑假檔《珠峰隊長》,這部電影你期待嗎
暑假檔《珠峰隊長》,這部電影我是非常期待的,這部影片的劇情還是很棒,我已經期待蠻久了!
《珠峰隊長》是中國首部沉浸式體驗攀登珠峰全程的記錄電影。該片記錄了一支由普通人組成的民間登山隊,在專業高山向導、隊長蘇拉王平的帶領下,踏上憧憬已久的珠峰之旅,朝世界之巔一步步靠如悉跡近的攀登全過程。
⑩ 電影攀登者是不是真的爬珠穆朗瑪峰
不是真的爬珠穆朗瑪峰
電影《攀登者》講述的是中國第一支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電影大部分場景都在雪山上面,演員們都穿著非常厚重的棉襖,臉色也凍的慘白看起來非常的真實,周圍的環境也非常真實,看起來並不像是特效。不過電影並不是在珠穆朗瑪峰拍攝的,但也確實是在真的雪山上拍攝的,
《攀登者》的拍攝地點在天津和崗什卡雪山,天津的拍攝地所拍攝的都是爬雪山之前的鏡頭,後面影片中雪山棚吵上的場景都是在青海崗什卡雪山上真實取景的。
雖然崗什卡雪山並不是珠穆朗瑪峰沒有那麼高的海拔,危險性也不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在雪山上空氣稀薄天氣寒冷也非常的艱苦,但演員們還是非常敬業,沒有因為拍攝條件艱苦而放棄,反而完成的十分出色。
(10)登朱峰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攀登者》是根據中肆和運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在西藏進行實地取景拍攝。電影籌備期,吳京就曾在電視上看到過1975年登山隊成員夏伯渝的故事,對他後來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巔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這個情節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現。
該片題材是對外景要求極高的登山故事,拍攝時間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後,天氣不適合雪山實景拍攝,因此使用了大量的綠幕合成場景,加大裂梁了特效製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