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跟著電影學黨史主題

跟著電影學黨史主題

發布時間:2023-03-31 02:22:15

① 學黨史活動主題有哪些

1、 永遠跟著黨

2、 那永遠都是一面旗幟

3、 尋找心中的亮點

4、 黨在我心中

5、 永遠的時尚

6、 成長中的黨

7、 黨在我心中

8、 我的入黨情結

9、 我心中的黨

10、以實際行動向黨交上一份完滿的答卷

11、我身邊的共產黨員

12、黨在我心中

13、紅色的信念

14、黨旗飄飄

② 學習雷鋒好榜樣  忠於革命忠於黨——《雷鋒》觀影心得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歌陪伴著我走過童年、少年、青年,如今又已走到中年。小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學雷鋒做好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拾金不昧的是「雷鋒」,扶起摔倒同學的是「雷鋒」,隨手撿起一片廢紙的是「雷鋒」,幫助別人推車子的也是「雷鋒」。長大了,我知道了生活中有更多的「雷鋒」在默默奉獻著。有從小就做好事的於希海,勇攔驚馬救兒童的烈士劉英俊;有幾十年如一日,給貧困學生捐款的楊自忠;還有抗擊疫情期間無數的醫護人員和各行各業的志願者······

        雷鋒精神已經成了「為人民服務」和「勇於奉獻」的代名詞。激勵著一代代人以雷鋒為榜樣,以助人為快樂,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獲得了自我成長。

        在今天的「跟著電影學黨史」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又一次重溫了這部電影。看到影片中的雷鋒7歲成為孤兒,手上還落下被地主婆砍的傷疤時,我和孩子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幸好他在黨和人民的培養教育下,成長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也正因為這樣的人生經歷,才使得他甘願做「一顆革命的螺絲釘」,甘願「做好差遲事不留名」,不知疲倦地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影片中,雷鋒同志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周日聽到工地運輸組任務即將完不成時,他借口「感冒了,想出出汗」,推起小車就幹活,還帶頭搞勞動競賽;本來要去看病,遇到冒雨行路的大娘,借口「順路」,抱起孩子冒雨護送,回到連隊已是夜半時分;出差千里忙不停,好事做了一火車。雖然他的生命很短暫,可他給那麼多的人帶來了溫暖,更給數不清的人樹立了榜樣。他的英雄事跡和高尚情禪判操感染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都能夠笑眯眯地做好事,樂滋滋地過生活。

        觀影後,同學們圍繞「雷鋒是不是真小氣」展開了辯論。有的同學說:「他打球出了一身的汗,卻連一瓶汽水都不捨得買;穿的襪子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卻怎麼也不捨得換,好像是有點兒小氣」。更多的同學認為:「雷鋒的做法不是小氣,而是節約,他捨不得隨意花費每一分錢,卻把辛苦積攢的錢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比如,以戰友王大力的名義,給他媽媽寄去20元錢;聽說某地受災,他又毫不猶豫地捐獻了100元錢,而他的津貼費每月只有6元。」最後,孩子們一致認為,雷鋒叔叔並不小氣,他是把有限的錢節省下來,做更重要的事。他捐獻的不僅僅是120元錢,更是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對人民深深的愛。片尾有一個細節,孩子們也注意到了,王大力知道雷鋒悄悄給他媽媽寄錢後,在返程的車站上虛襲李,向雷鋒一樣,給丟票的大嫂補買了車票,還善意地說:「找到車票了」,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為了號召全國人民學習他的精神,毛澤東同志曾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3月5日,刊發在《人民日報》上,這一天,被定為「學雷鋒紀念日」。雷鋒這個偉大的名字傳遍了千家萬戶,雷鋒以其不朽的精神力量永遠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時光飛逝,如今已我們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作為人民教師,培養的是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兒童,又該如何學習和貫徹雷鋒精神呢?首要的是以身作則,耐心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家長和身邊的人,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其次是要善於發現,看到熱心助人的老師和學生要不吝贊美,做雷鋒精神的傳揚者。還要樂於鼓勵,發現孩子有做好事的意願就及時鼓勵,做雷鋒精神的培養者。讓「小小雷鋒」在我們身邊萌發、壯大。

        當三月的春風吹綠了柳樹,吹化了河水,吹開了花朵,大街小巷又響起「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旋律,我知道,「雷鋒叔叔」來了,他伴隨著和煦的春風,把溫暖吹進了人們的心中。

        其實我知道,雷鋒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隨時都能發現他的身影。

③ 郫都區石犀里屬於什麼社區

郫都區石犀里屬於犀牛社陪戚橘區。郫都區犀牛社區組織蘆團轄區黨員、流動黨員、聯建單位等,共計120餘仔粗人,在石犀里開展以看紅色電影學百年黨史悟初心使命主題活動。

④ 請談一談自己曾經看過哪些與黨史,國史相關的紅色影視劇,包括紀錄片等等

黨史和國史相關電視電影:《建黨偉業》、《解放》、《共和國外交》、《開天闢地》、《南昌起義》等等。
近些年涌現出一大批有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慶祝新中國建立70周年的有關黨史、國史的電影和電視劇,是非常值得青少年去學習歷史,銘記歷史,在享受現在美好生活的今天,也不忘記先輩的付出。

⑤ 《1921》電影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1921》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1921》電影觀後感1

《1921》帶領觀眾走入那個年代,感受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力量。影片全景式地重現了一百年前波瀾壯闊、開天闢地的歷史時刻,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青年們,懷著滿腔熱血,聚集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大會,見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影片向開辟新中國的革命先輩們致敬,我們能看到百年前,先輩們在復雜的時局下摸索著中國的出路,他們歷經磨難和生死存亡,不管在多難的境遇下,他們都在朝著希望前進。這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帶領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突破重重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正是因為他們才有了新生活,正是因為無數的開拓者們才有了新中國!

當歷史畫卷緩緩地鋪開在我們眼前時,我們被那些畫面所震撼。我們驚嘆於他們為探索出一條真真正正能夠拯救中國的道路的執著,也因他們面對危險時刻而屏住呼吸。影片更多的讓我們看到這13位革命先輩們少有人知的青年時期的模樣。不像我們在歷史書上所看到的他們,他們是朝氣蓬勃的,他們是一個個有著鮮明性格充滿著熱情的青年人。當我看見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對新中國的展望的光芒時,我的心也被這樣的熱情所點燃。他們用熱血和青春,激盪著舊中國,開拓著新世界。

影片中,嘉興紅船上的會議與逐漸唱起的國際歌,是動人心弦的,是令人為之振奮的。在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達對負責印刷的人強調「百姓」與「人民」雖然意思相近,但境界完全不同。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是為人民服務,從未改變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今時今日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國家從艱難歲月中一路走來,歷經炮火與鮮血的洗禮,21世紀的我們不能忘記這段艱難歷程,永遠銘記歷史。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這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一點一點強大起來,一步一步邁向世界舞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牢記歷史和初心,不忘使命,不負期待,共創美好未來。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新時代的'我們,從革命先輩們的手中接過火把,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延續下去!

《1921》電影觀後感2

電影《1921》將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敢闖敢拼的動人故事。該電影由導演黃建新擔任監制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並將於2021年7月1日全國上映。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建黨初期這段歷史,黃建新導演用電影鏡頭,展現了平均年齡僅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們,將青春理想化作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信念的執著,以及他們在上海開天闢地、在風雨如磐中擔起民族救亡圖存重任的擔當。

該片導演黃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開創了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商業片時代。他在此前的《1921》發布會上曾透露,「會給大家帶來全新的故事、更電影化的敘事方式、以及充沛的生活情感」。他還表示,電影將集結一眾青年實力派演員,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驅,再現一個敢拼敢闖的黃金時代,傳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

該片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堅持創新求真、嚴謹細致的態度,歷經四年時間深耕劇本,數易其稿。期間上海市委宣傳部還組織召集黨史專家、上海史專家、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資深研究員等專業人士,與主創團隊一同召開多次劇本論證專題會議,聽取意見,結合黨史研究成果,反復打磨人物性格,挖掘歷史細節,力求讓這段觀眾耳熟能詳的史實在銀幕上綻放新意。

電影將首次以國際化視角來呈現這段熱血歷史,從歐洲開始進入故事,同時貫穿了一條完整的日本線,讓格局更開闊宏大。在此前的發布會現場,製片人任寧透露,「劇組特意去全世界的檔案館尋找新鮮的角度和史料,耗時三年多才完成了最終的創作」。對此,導演鄭大聖也表示,這是與現在的全球化語境有所呼應,用新的角度看待那段歷史,相信能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當下的共鳴。

除此之外,影片也在拍攝取景上下了大功夫,主創團隊勘景足跡遍布上海、全國乃至海外,特別是在上海實地測繪了30餘處相關歷史舊址,並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一比一實景搭建當時的中共一大會址建築群,力爭在大銀幕上再現上世紀20年代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城市文化風貌。

《1921》電影觀後感3

在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有幸和幾位評論家一起觀看了電影《1921》。看完電影,大家交口稱贊,認為影片濃墨重彩集中描繪1921年的上海,在那個相對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把故事講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現五四運動的發生、《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出版、「南陳北李」相約「開天闢地」、上海英美煙廠工人罷工、共產國際幫助中共建黨、國際和國內反動勢力對革命活動的圍剿、中共一大召開及從上海石庫門轉戰嘉興南湖紅船等重要場景,非常不容易。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還是更習慣於把視角聚焦於教育。我覺得,這既是一個黨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個青春的故事、成長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黨史,更是講述了一群年輕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輕人,在他們的身上,洋溢著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齡28歲,最小的劉仁靜只有19歲,年長的何叔衡也只有45歲。在1921年,他們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們有著與今天的「90後」「00後」一樣年輕的面龐,一樣的對美好生活與愛情的嚮往,一樣保存著童趣童真,所以我們也能夠看見影片里劉仁靜等幾位年輕人在上海大世界快樂遊玩的鏡頭。

影片講述的是這群年輕人的青春史,更是講述了這群年輕人的奮斗史。在這群人身上,我們特別地感受到20世紀初這群年輕人的使命擔當,感受到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激情、拯救中國的豪情和對底層勞苦大眾的同情。影片中,陳獨秀執拗地向孫中山要教育經費,講述「教育救國」的道理,甚至為了索要教育經費而放棄去上海參加「一大」;毛澤東說,他堅信最終一定能夠「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心生敬意。他們以生命創造了歷史,告訴人們,一個適逢其時的夢想,一股渴望改變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個偉大的政黨,如何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跡。

在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奔跑的鏡頭。這兩個奔跑的畫面,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澤東的奔跑。那是在法國國慶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國留學生與法國人民一起在凱旋門下慶祝歡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國人一起合唱《馬賽曲》。但是毛澤東等中國人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法國人肆無忌憚在中國土地上歡樂,中國人只能在他們的門外,看著天空燃起的煙花……青年毛澤東從憤懣失望中升騰起一種不屈、一種自強,開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當中穿插的,是他對家鄉生活的回憶,是被父親追打的奔跑,以及母親在身後的呵護。這個奔跑的橋段具有很強的寓意,它意味著青年毛澤東把向父權挑戰的勇氣轉為向舊世界挑戰的力量,從小我轉向大我,從青澀轉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澤東內心堅定、目光澄澈,熱血沸騰、信心滿滿。從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們看到了日後他奔向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門的遠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時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會悟的奔跑。作為一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破例將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達、王會悟這對年輕夫妻作為主線人物之一。王會悟是一位美麗、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達走到了一起,在陳獨秀的家中結為伉儷。婚後的他們攜手共進,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業,為籌備「一大」忙裡忙外、殫精竭慮。在會場遭到特務監視的情況下,王會悟建議把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為一大順利完成各項議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個鏡頭,是王會悟准備向博文女校的校長借校舍給來參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擔心校長看出破綻,李達就讓她奔跑,訓練她克服緊張的心理。最後,她在《國際歌》的旋律中奔跑,順利完成了任務。一位23歲的女子,在充滿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堅毅、沉著,因為,這是向著光明的奔跑,向著未來的奔跑。

通過重塑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革命先驅的光輝形象,這部電影重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紅色起點」,重溫了黨的歷一個特別的「重要瞬間」,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為黨史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活的可視化學習教材,也為講好、講活黨史故事提供了生動範本。影片反映出來的20世紀初年輕人的理想追求與使命擔當,為今天的年輕人加深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提供了範本和榜樣。

影片起用了許多青年演員,無論是五四運動的青年學生,罷工斗爭的青年工人,還是一大的代表,他們都是年輕人。我相信,演出的過程也是今天的年輕人向100年前的年輕人集體致敬的過程,而觀影的人們,也將會向100年前的年輕人致敬。

新的時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樣。黨史知識,並不是冰冷的過去,而是以信仰和熱血鑄就的言行。革命者,並不是老去的身影,無論100年前還是100年後,那些以國家民族為己任而奔跑的行動者們,他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永遠年輕。

《1921》電影觀後感4

記得影片中,當陳獨秀被軍閥逮捕關進大牢,他隔著獄欄堅定不移地對李大釗說:「軍閥要我死,我要中國生。」這樣的場景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禁感嘆:革命的曙光和修遠路途中這些志士們前行的力量都源自於他們大無畏的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情懷令人崇敬。

還記得當影片中革命者李達哽咽著,嘴角顫抖,聲音里帶著一絲憤怒:「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他凝重的神情,扎心的話語,讓我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偉大意義,我潸然淚下。

還記得當毛澤東這位熱血青年在上海的街頭奔走,為革命前赴後繼時,我看到了他們心中對世態不公的憤怒、吶喊,這不正是革命先輩們追求理想,歷經波折卻砥礪前行的見證嗎?

總是記得李大釗在生命停止的前一刻,那凝重、深遠一望,那目光中展望的不正是新中國的未來嗎?

影片播映結束了,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前輩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但我們不能在安逸中喪失鬥志,在懈怠中荒廢青春。走出影院,我心中反復默念這些話語。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當有一顆自信、自強、自省的心,應當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教授我們知識;感恩偉大的國家,給予我們健康成長的社會。

我珍視今天的生活,也在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每日合理規劃時間,閱讀書籍並完成讀書筆記;聆聽《凱叔講故事》,以增長課外知識;每日堅持練琴並鍛煉身體;每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我想這便是自己作為一個小學生愛國情懷的踐行吧!此刻,我端坐於桌前,打開《中國歷史》,那綿延於字里行間的中華文明、那歷歷在目的中華屈辱、那錚錚鐵骨的中華抗爭······一一在我眼前呈現,在我的心頭翻騰。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將以此來勉勵自己,篤定於自己腳下的路。

⑥ 紅色電影學黨史 知國情 圓夢想作文300字

學黨史感黨恩樹信念
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
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建黨九十周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 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我會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領導.

⑦ 「跟著電影學黨史心裡有話對黨說」觀後感怎麼寫

寫作思路:寫一下黨的發展歷程,比如英勇斗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中國,風雨如磐九十年,為廣大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等等。

正文:

「跟著電影學黨史」經典影片在1905電影網、西瓜視頻、華數TV、西影視頻等平台進行展映,每天上午10點上線當天展映的影片,24小時輪播。

影片放映之後,由中央黨校祝彥教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薛慶超教授和李蓉教授等黨史專家針對每部影片的特定歷史為孩子們講述背後的歷史故事及生動細節,讓孩子們能親近黨史、了解黨史,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愛國之情。

觀看之後,我想對黨說:偉大的黨啊,您是一輪火紅的太陽,我們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在您的陽光照耀下,我們茁壯成長。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您已經九十歲了,我為您悠久的歷史、不屈不撓的精神而深感自豪!

一大會址庄嚴肅穆,一件件陳列品都折射著您的光輝;一樁樁往事在靜靜地訴說著您的輝煌!

在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您誕生了!這是中國革命開天辟的一件大事!您帶領全國人民,探索求是、英勇斗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推翻了反對政權,建立了中國,又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從當家作主到進入嶄新時代。風雨如磐九十年,為廣大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經過蓬蓬勃勃的「春」,體會到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的不朽;我度過繁茂有「夏」,體會到無盡的動力和時刻的鞭策;我走過蕭蕭的「秋」,體會到您面臨艱險的不屈不撓;我來到純凈的「冬」,體會到您心懷天下,情系人民……

一條復興的道路,曲折迂迴中才能引起心曠神怡的嚮往;一江輝煌的波瀾壯闊,潮起潮落時才能疊出驚心動魄的回響!

我們少年兒童,要心懷天下,放飛理想,共同憧憬新中國更輝煌燦爛的明天。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黨爭光,做一個熱愛祖國、無愧於時代的好少年!

⑧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部的電影觀後感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觀後感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他辛勞為人民……」這首膾炙人口的紅色歌曲是如何誕生,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幾天前,影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該影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1943年,日軍占據了我大半江山,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此時,國民黨政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但在宣傳上卻一再誤導民眾。蔣介石寫了一本叫《中國之命運》的書,其宣傳機器同時發表了白皮書,聲稱抗戰的主力軍是國民黨,「若沒有國民黨,中國早就滅亡了」,等等。對此,黨中央和毛主席針鋒相對地提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並在《解放日報》及時發表社論 ,宣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同時中央指示要將這一革命真理在解放區和抗日根據地積極宣傳,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當時,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群眾劇社年僅19歲的宣傳幹事曹火星,率領三人宣傳小分隊深入邊區的霞雲嶺堂上村,宣傳發動群眾,協助建立基層民主政權。同時採集民間音樂,開展文藝創作。在堂上村的日子裡,曹火星等人會同當地的黨員幹部,克服重重困難,帶領群眾進行了基層政權的民主選舉,通過民主的形式解除了童養媳杏兒的包辦婚姻,並用血的輪坦盯事實對被國民黨蒙蔽了的抗日力量進行耐心開導,使其最終認同了共產黨的主張,並在與日寇的遭遇戰中成了真正的抗日英雄……。隨著故事的推進,曹火星身邊的戰友先後犧牲了,民主選舉產生的共產黨員、村長為了群眾的安全也義無反顧、慷慨赴死。一系列血與火的洗禮,極大地刺激著曹火星,最終,他終於將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個人的音樂才華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不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此歌,後來還有一些戲劇性的發展。當年曹火星創作出這一歌曲以後,很快便在各解放區和抗日根據地傳唱開來,並極大地鼓舞了我抗日軍民的戰斗積極性。成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最有影響力和鼓動性的革命歌曲之一。1950年,在周恩來總理及民主人士章乃器等人的提議下,毛澤東主席親筆修改了歌名和歌詞——在原歌名的「中國」前加了一個「新」字;將原歌詞「堅持抗戰六年多」改為「八年多」。此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一直傳唱至今,鼓舞、激勵了數代人。
從電影本身而言,這部影片講述的只是一個小故事,但可貴的是它所承載的卻是一個非常宏大的主題。它表現了當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追求民主、嚮往新生活的強烈願望,揭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夠救中國這一深刻道理。它的故事情節雖然沒有恢宏壯觀的場面,也沒有領袖人物的運籌帷幄,但自始至終我黨的主張和追求無處不在。那種彌漫在影片中的濃郁的革命浪漫主義和激情非常具有感染力。特別是影片里表現出來的那種水乳交融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共產黨員心底無私、為了群眾利益毅然慷慨赴死的高尚情懷,對如今我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曹火星等對魏國民展開的一系列工作,魏國民是一個投報無門、被假相蒙蔽的抗日愛國者,他苦苦尋求抗日救國之路,曾參加過國民黨、土匪,卻到處碰壁,找不到真理、看不到方向。曹火星等不因他過去的經歷而拋棄他,而是對他擺事實、講道理,用自已的言行舉止來說服感化他,使他看到中國共產黨臘和雖然沒有強大的武器裝備,但是卻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為此不惜獻出自已寶貴的生命,從而點亮了魏國民的希望之火,堅定了人生的道路。由此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盡管他都還那麼年輕!當硝煙中,在隆隆的炮火中,優美而深情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曲子響起時,我的心也不禁潮濕起來。
這部影片為信態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

⑨ 電影《1921》獲贊廣受好評

電影《1921》獲贊廣受好評

電影《1921》獲贊廣受好評,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來臨之際,電影《1921》亮相大銀幕,用光影藝術致敬建黨百年。該片以1921年的上海為背景,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前後的歷史事件

電影《1921》獲贊廣受好評1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拍攝,黃建新監制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影片《1921》,作為開幕影片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進行首次公開放映。

日前,在上海市電影局的指導下,電影《1921》舉行了專家研討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電影處副處長陳曉達,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蘇智良,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吳海勇等黨史專家,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龔金平,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劉海波,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張斌等著名電影理論家、評論家,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等出品方代表及《1921》聯合導演鄭大聖、製片人任寧和演員王仁君,以及各媒體記者出席了會議。黨史專家、電影學者、媒體記者就影片的藝術價值和時代意義等進行了研討,對於影片給予了「如教科書般真實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完整歷程」的高度肯定。

電影《1921》以時代「橫截面」視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後的故事,全景式重現了百年前波瀾壯闊開天闢地的歷史時刻——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們,突破國際各股復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在上海共聚順利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見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影片以豐富的細節、立體的人物、充沛的情感和生活化視角,探尋「一大代表」們為救亡圖存無悔付出的「心靈源動力」,被譽為「建黨題材新時代經典之作」。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蘇智良高度肯定了該片的宏大敘事,把1921年前後國內外大事通過藝術手法凝練在一部電影中。同時,作為上海城市文化史最權威的專家之一蘇教授也對於該片首次真實還原了上世紀20年代上海的城市全貌給予了極高評價,他認為從大的城市風貌到小的造型道具細節,劇組都下了狠功夫,而且也通過對當時租界文化、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等真實展現深刻揭示了上海為什麼可以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歷史原由。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吳海勇高度肯定了《1921》「是藝術和真實的高度融合」,並且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上映具有重要意義。黨史教育需要不同時代的經典作品把建黨故事一代代傳承下去的,如果說《開天闢地》是寫實主義的作品、《建黨偉業》是群星璀璨的演繹,那《1921》就是聚焦式的、年輕化的真實還原,在嚴謹的史料基礎上以全新的視角,用更貼近當代年輕人的藝術表現手法,去講述建黨的歷史,對於黨史教育在年輕人群體中的普及意義重大。吳海勇認為影片的年輕調性,是為了讓年輕觀眾更容易走進歷史故事找到共鳴,同時細膩展現了「先輩少年時」的建黨初心。吳海勇表示,「我最欣賞的是青年毛澤東在租界,看著法國獨立日慶典卻被擋在外面。這段想像太漂亮了,這就是達到了藝術和歷史的巧妙融合」,片中青年毛澤東偶遇上海法租界慶祝盛典,卻被擋在門外,遭遇了明明是中國人卻無法踏上中國土地的委屈憤懣,隨後以毛澤東夜跑的情景,穿插他成長經歷的蒙太奇剪輯,以合理化想像的生活情景,串聯一代偉人樹立改變喪權辱國社會現狀決心的成長道路和動力來源,以此凸顯先輩們堅決要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原因。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認為電影《1921》在同類題材里是水平非常高的一次創新性創作,令人驚喜,為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又開辟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有血有肉地塑造了先輩青年時代的奮斗歷程和革命動力,「真正把年輕人當年輕人來書寫」、「毛澤東的形象站起來了」、「何叔衡說讀書人革命,就是要真正能抬起頭來,這場戲很動人」。

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龔金平表示,原來覺得這類建黨故事很難拍,沒想到電影《1921》讓自己深深地震撼和感動,除了電影的宏觀和厚重之外,同時在還原歷史情景和人物心境上又極其細膩真實,「在歷史氛圍中表達彼時中國的處境,以及普通個體的掙扎,展現了黨不是突然建立的,而是歷經困惑與迷茫,但目的很堅定,擔得起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意義」,同時他肯定了諜戰、追車、動作等類型元素的觀賞性。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劉海波解讀了《1921》作為主旋律作品的新嘗試:新穎的國際視角、加入「一大會議」的籌備人視角、補充大量歷史細節,他還為片中細膩詮釋的年輕人,最後為革命犧牲的命運而深深動容。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張斌盛贊《1921》滿足了觀眾對建黨起點的歷史和審美期待,「既能領略建黨對國家民族的重要性,又能理解先輩為什麼去追求革命事業,用人物、情感和價值觀去和當下觀眾交流」,他肯定了影片類型化思維和主旋律題材的融合,還高度肯定了演員的詮釋:「我能夠沉浸在角色中,沒有特別在意演員,說明他們的演繹是成功的」。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站在2021年這一百年交匯的歷史節點,我們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因此,觀眾和時代都需要符合當下時代和文化語境的、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影視作品。而《1921》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大事件,以先輩少年時為核心、以豐滿人物為中心、以挖掘細節為重心的細膩表達,探尋第一代共產黨人完成「用28年時間就改變舊中國」這一「中國奇跡」的初心動力,生動鮮活再現教科書上的記載,激勵當代年輕人汲取榜樣力量,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電影《1921》獲贊廣受好評2

有上百位知名演員出演的電影《1921》,上映4天票房即將破3億,成績比較理想。用「比較」二字,是因為它好於同題材的《革命者》,卻遠遠遜於同樣如此大牌面的《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這說知名演員數量上的多少,並不能決定電影口碑和票房的好壞。

看過該影片的觀眾,一部分在為能一部電影看到這么多知名演員而高興,一部分在為電影里的歷史情節、人物而感動,也有一部分觀眾認為這部主旋律的電影非常「好看」,只是這部分觀眾並不佔多數,畢竟《1921》在豆瓣目前的評分只有6.7。

知名編劇汪海林顯然不是第三種觀眾,因為他寫了長長的一段影評,為影片中的歷史感動、誇部分演員不錯,卻批評影片的敘事主線雜亂、流量明星太多、故事缺乏深度不夠聚焦。

編劇汪海林近兩年並不以「編劇」為主責主業,反而在娛評、影評等方面為更多網友所熟知。比如他時不時地與肖戰、肖戰粉絲展開網上「攻防戰」,也時不時地對其他流量明星進行「正義的規勸」。但他這段對《1921》的影評,確實有見地,也得到了部分網友的支持。

汪海林以《1921》為樣本,重申「依賴流量明星給影片帶票房的思路是徹底失敗的思路,這樣一個模式是反電影的」,感嘆「電影界需要反思,什麼時候能夠回到電影本體上來,不旁騖,專注於電影?」道出了電影界目前需要改進的.現狀。

拍電影是追求藝術,還是追逐利益最大化,不同的電影人有不同的思考。《1921》無疑想要在追求藝術的同時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上百位知名演員中流量明星佔了一大半,不為票房,難道是為了錘煉他們的演技?

誠然,流量明星出演《1921》更能彰顯他們的愛國情懷,這點必須予以支持。許多年輕的觀眾因為他們的出演而願意走進電影院,通過這部電影來了解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那些令人敬仰的先輩。如果把《1921》當作一部「教育」片,它顯然起到了該有的教育意義。

比如,王俊凱受刑的那段,雖然時長很短,卻較為震撼。甚至連資深演員祖峰都誇王俊凱:雖然年紀輕,但已經是「老」演員了,很成熟,職業素養很好,表演很有經驗。

如果連祖峰都認為王俊凱演得好,那麼王俊凱的粉絲和關注王俊凱的觀眾,多數也會為王俊凱的表演點贊,為《1921》點贊。這就是《1921》的教育意義所在。

但不是所有的流量演員,都有王俊凱這樣感人的戲份,有的演員甚至只能稱之為「露個臉」,連「混個臉熟」的記憶度都不夠。還有一些演員的角色,只是個「工具人」,他們的故事並沒有展開,他們的精彩並不能在幾秒、十幾秒的鏡頭里展現。

這也是為什麼汪海林認為「流量明星減少一半,影片會好得多」的原因所在。為了讓部分流量明星「露臉」,導演和編劇勢必會給他們加戲,但電影的時長有限、電影的主線不能亂、主角的戲份不能減,「加戲」必然會破壞電影的完整性、統一性,這也是這部電影「不夠精彩」的原因所在。

電影界需要反思,《1921》也應反思。

⑩ 觀看以紅色為主題的電影意義

通過觀看紅色影片,讓我們記住幸福生活來的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給我們換來的,特別是,抗美援朝紀錄片讓我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不容易。

紅色影片有:

1、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運動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益、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閱讀全文

與跟著電影學黨史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門電影義大利倫理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23
電影囚徒人物心理分析 瀏覽:788
一朵小紅花電影實時票房 瀏覽:143
2017les微電影 瀏覽:420
電影攻擊在線 瀏覽:321
仙洋拍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10
民國時期小電影 瀏覽:902
電影VR怎麼下載 瀏覽:63
電影電視劇哲理圖片 瀏覽:249
人命重要還是錢重要是哪個電影 瀏覽:877
一個微電影女主是盲人 瀏覽:671
美國看電影用什麼網站 瀏覽:541
電影戰爭與一個女人 瀏覽:510
不要播放器的最新電影網站 瀏覽:70
電影院看電影圖片實拍高清 瀏覽:565
美團網怎麼看電影院評價 瀏覽:233
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粵語版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8
必看高智商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25
電影大軍閥在線 瀏覽:203
動物世界大電影大全集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