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口琴演奏日本電影入殮師主題曲

口琴演奏日本電影入殮師主題曲

發布時間:2023-03-30 09:30:01

① 布魯斯口琴c調 求天空之城口琴譜

《天空之城毀肆》

作曲:久石讓

久石讓的音樂,會有一種能勾起心底最純真的力量。不論是因動畫而留意到配兆餘簡樂,還是單純地愛著他的音樂。久石讓是一個有神奇力量的人,神奇到讓3歲小孩在音樂廳乖乖地聆聽,神奇到讓沉迷於游戲動漫的少年第一次步族褲入交響音樂廳。

簡譜如下:

拓展資料

久石讓,1950年12月6日出生於日本中野市,日本音樂人、作曲家、鋼琴家。畢業於日本國立音樂大學。

1992年,久石讓憑借《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第十五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音樂獎。1999年,由久石讓配樂的《幽靈公主》獲得第17屆JASRAC獎銅獎。2001年,久石讓為《千與千尋》創作配樂,並獲得日本第56屆每日映書大賞音樂賞,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大賞音樂獎及美國國際電影動畫學會「最佳原著音樂獎」 。

2002年,由久石讓擔任音樂創作的《千與千尋》獲得第3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音樂獎。2004年,憑借《哈爾的移動城堡》獲得日本東京國際動畫大賞「最佳音樂」和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原創音樂獎」 。2005年,憑借《歡迎來到東莫村》獲得第四屆大韓民國電影大獎最優秀音樂獎。2008年,由久石讓擔當音樂監制的電影《入殮師》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2015年2月25日,舉辦「世紀音樂大師—久石讓」音樂演奏會。2018年,憑借《明月幾時有》榮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② 誰知道入殮師里的大提琴曲子叫什麼名字

日本電影《入殮師》的大提琴插曲如下:

1、《~memory》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2、《KAISAN》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3、《Ave Maria》萬福瑪利亞、聖瑪利亞、又譯「聖母頌」,原指天主教對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表示尊敬和贊美的一首歌,是天主教最經典的歌曲之一。

其歌詞最早是由羅馬教廷於1545年起召開的特洛特會議上確定的,但目前為止ave maria已經發展為擁有許多不同的演奏版本,其中以舒伯特和巴赫的聖母頌最為出名。

(2)口琴演奏日本電影入殮師主題曲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入殮師》其他原聲音樂

1、插曲《shine of snow I》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2、插曲《Good-by cello》是一首由久石譲譜曲,久石譲編曲,久石譲演奏的純音樂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由UNIVERSAL SIGMA(P)(M)公司發行於2008-09-10。

③ 電影入殮師的經典台詞

電影《入殮師》根據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門納棺夫日記》改編而成,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死亡,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電影入殮師的經典台詞,希望你喜歡。

電影入殮師的經典台詞

1) 死亡就是一扇門,它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穿過它進入另一階段,其實就是門。 《入殮師》

2) 加油加油!總覺得讓人悲傷,為了死而努力,終歸是一死,不用那麼辛苦也可以吧。是自然定律吧,它們天生就這樣。 《入殮師》

3) 我打算迎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但賣掉大提琴時,很不可思議,覺得很輕松。覺得被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了。自己以前堅信不移的夢想,可能根本不是夢想。 《入殮師》

4) 我第一次看到入殮,我想自己死時一定要讓他來幫忙入殮,怎麼說呢,那個人差帶和別人完全不一樣。 《入殮師》

5) 你經過這里是偶然嗎?是命運吧。 《入殮師》

6) 生物吃著其他生物生存下去,對吧。它們(植物)倒是不同。不想死的話,就有吃。吃的話,好吃的才行。好吃吧?好吃得讓人為難。 《入殮師》

7) 止夫變成那樣後,總是和人打架。我沒好好看過他的臉,但是看到他的笑容,我突然想起來。啊,他是我的孩子啊。即使打扮成女孩子,果然還是我的孩子啊…… 《入殮師》

8) 我只想讓你做普通的工作。普通是什麼啊,誰都會死的吧,我也會死,你也會死,死本身就是很平常的事。 《入殮師》

9)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死亡也可詮釋得如此自然和美麗。 《入殮師》

10) 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入殮師》

11) 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一場旅行,由生至死,曾有人說出生時,我們在哭,周圍的人在笑,死去時,我們在笑,而周圍的人在哭。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死去的旅程到達何方,是悲是喜。那是一場註定孤獨的旅程,我想踏上旅程的人必定希望走的無所牽掛吧。他們只是希望曾經被這個曾經哭泣著到達的世界溫柔的對待過吧。大悟曾經演奏大提琴,有人說大提琴的旋律是靈魂的吟唱,那低沉的旋律卻是那樣的靈動而自由,似乎,死亡也顯得生機盎然。 《入殮師》

12) 感嘆之後,就開始一點點回憶過去。死可能虛帶蘆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入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在這里送走了很多人。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 《入殮師》

13)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准確,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行李。 《入殮師》

14) 經過不懈努力 我終於通過了 殯儀館的面試 成為一名入殮師 明天將是我 正式入職的第一天 自然馬虎不得 為此我特地把鬧鍾 調快了一個小時 以便留有充足的時間 站在鏡子前 好好整理自己的遺容 -- 《入殮師》

15) 全世界的城鎮都是我們的新居,一邊演奏一邊旅行,一起走吧。這是我求婚時的話,但現實是嚴峻的。不,我再早點發現自己才能的極限就好了。 《入殮師》

16) 萬、萬、萬。有這么大的差別啊。左邊的是膠合板的,接下來是金屬裝飾兩邊雕刻的,最貴的是扁柏製成的。材料和裝飾不同啊。是啊,雖然燒起來都一樣,躺在裡面也一樣,人一輩子買的最後一樣東西,是由他人決定的。總覺得有點諷刺。 《入殮師》

17) 那是我老婆,年前死了。夫妻總有一天會因為死亡而分別,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把她弄的漂漂亮亮的,送走了她。她是我的第一個客人。她死後我就開始做這份工作。 《入殮師》

18) 我打算迎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但賣掉大提琴時,很不可思議,覺得很輕松。覺得被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了。自己以前堅信不移的夢想,可能根本不是夢想。 《入殮師》

19) 現實是嚴峻的。不,我再早點發現自己才能的極限就好了。 《入殮師》

20) 我到底被騙了什麼?是沒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懲罰么?以後究竟會怎樣呢?這樣想著,不知為何想拉拉大提琴,卷進過去的回憶之中。只是,只是想拉大提琴。 《入殮師》

電影入殮師的經典劇情簡介

由於樂隊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就此失業。他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山形縣。然而即使在山形,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還是很難找到工作。 “年齡不限,高薪保證,實際勞動時間極短。誠聘旅程助理。”一張條件惹眼的招聘廣告吸引了大悟,不料當他拿著廣告興沖沖跑到NK事務所應征時卻得知——“啊,那個是誤導,我們要找人給去那個世界的人當助理。”事務所老闆佐佐木(山崎努飾)向大悟說明了工作性質,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就是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並為之化妝。

大悟躊躇良久,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他含糊其辭地對美香說自己當的是婚葬儀式助理,讓她誤以為是婚禮助理。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著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大悟漸漸喜歡上了入殮師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後,和他吵了起來 。

電影入殮師的經典影片評價

主題通俗易懂

《入殮師》是松竹出品的傳統家庭故事片,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影片側重於表現不同家庭關系中的親情,能獲取日本本土中老年觀眾的好感。但《入殮師》還有新奇成分,就是日本獨特的文化美學,如入殮過程。再者故事通俗易懂,有笑點有煽情,大提琴等內容更不會產生隔閡障礙。關鍵一點,在西方世界與死亡有關的行為往往涉及宗教,《入殮師》與宗教的牽連則幾近於無(影片社長有一句與此對應的話,稱不信三大教),這顯然提供了另類的東方視角。影片看似通篇在說不同的死,但其實更是提醒生者:不懼死,才能更好地生。至於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感受得到 。(《南方都市報》評)

音樂製作精良

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影片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沉重,樂曲仿如主人公內心的洪流。尤其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識流,真可謂神來之筆,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場聖誕夜吃雞肉的橋段,強調出惟有擺脫死亡陰影,方能享受人生。結尾“入殮師”伴隨著琴曲,藝術化手法,表達一種對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餘亦升華了主題。(《南方都市報》評)

藝術處理 主題升華

影片《入殮師》的巧妙之處在於將入殮過程的一舉一動加以藝術化呈現。這樣入殮師不再是份不需要情感的冰冷工作,入殮師與遺體之間建立了藝術處理的關系。影片設置大悟自幼練習大提琴,安排他在藍天雪山下獨奏,即是常見的主題升華,同時還對應大悟的“入殮藝術”,煽情之餘進一步表現了入殮的正式與庄嚴 。(《南方都市報》評)

平淡卻情感綿長

④ 入殮師電影音樂分析

大悟(本木雅弘飾演)原本是位管弦樂團的大提琴演奏家,然而因為樂團的解散他不得不放棄了演奏家之《入殮師》海報路,而返回到了故鄉。這時他發現了一則徵人廣告「年齡不拘,保證高薪。實際勞動時間很短。旅行的家務助理。NK代理商。」看著這個門檻要求很低的工作,於是大悟欣然前往應聘,他來到了一間不知為何擺著棺材的舊事務所里,社長佐佐木(山崎努飾演)連看也沒有看他的履歷表,光是看看他的臉便決定錄取他了。然而當吃驚的大悟問他關於工作的職務內容的時候,沒想到並不是「旅行的家務助理」而是「安樂出發的家務助理」,NK便是入殮的NK。看著這份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工作,驚慌失措的大悟一邊猶豫著,一邊也只好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演)說是找到了一份在結婚會場的工作。
大悟的新人入殮師的生活就此開始了,在見習的這段時間中,他看到了原本以為是美女結果卻是不幸身為男兒身、留下年幼的女兒死去的母親、臉上留下後輩尊敬愛戴的唇印的壽終正寢的爺爺……在這里有著各式各樣遭遇的離別在等待著。不知不覺中,大悟也開始能夠理解入殮師的工作了,但是因為美香的誤解,在事情敗露之後,很不能理解他,丟下一句「骯臟」便跑回了娘家。對於大悟來說,美香是他唯一的親人,因為母親早已在幾年前過世,而父親則在他年幼的時候便失蹤了,所以美香的離開對於大悟來說是件很令人難過的事情。不過為了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大悟還是拿出自己最真摯的態度來出席儀式,另一方面他也在等待著美香回來。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大悟已經很熟稔入殮師的工作了,而且在各式各樣的儀式中他都可以感到很充實很驕傲。然而面對美香的懷孕、童年好友母親的過世以及30年來不知去向的父親的死亡,到底身為入殮師的大悟要怎樣去面對自己作為丈夫的角色,而面對身邊重要人物的去世又應該怎樣去面對呢?
今年九月,當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有三位國際級日本電影大師入圍的威尼斯電影節時,不太起眼的《入殮師》倒在不太起眼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出人意料地拿到了大獎。
本片導演瀧田洋二郎本是粉紅電影出身,01年憑借票房黑馬《陰陽師》名聲大振,03年則風格一變拍出古裝人情傑作《壬生義士傳》,該片一舉摘得了學院獎最佳影片的桂冠。瀧田擅於處理瑰麗詭異的奇幻素材,同時也擁有打造平實正劇的高妙手腕。《入殮師》講述了一位新手葬儀助手的成長歷程。這一題材雖說視角奇特但平淡乏味,對導演來說頗難駕馭,而瀧田將它拍得情感綿長、略帶喜劇效果,輕快且感人至深。影片圍繞日本式的葬禮場面展開,織入了夫妻愛、生死觀等一系列雋永的主題,成功地打動了海外的觀眾們。
說來有趣,本片的誕生緣起自本木雅弘的一個願望——「我想演入殮師」。個性出位的本木雅弘是第十六屆日本學院獎的影帝,曾經參演過《間諜佐爾格》、《雙生兒》等眾多名作。他和事務所的社長談起了自己的這個願望以博取支持,在中澤敏明製片人的協助之下,有關入殮師的電影進入了籌備期。中澤找到了著名的綜藝節目編排人小山薰堂,請他來撰寫劇本。小山薰堂本不是專職編劇,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廣受電視觀眾喜愛的烹調對抗賽節目《料理鐵人》,曾偶爾玩票為電視劇《東京奇妙酒店》寫過劇本。最初,小山由於題材關系拒絕了。後來,本木打聽到同事務所的竹中直人的經理人和小山是大學同學,便託了關系前來說情。小山被製作方的誠意所動,於是決定放手一試。
小山走訪了寺廟的主持、葬禮會場的工作人員,了解相關知識,還對兩位專業入殮師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采訪。最後根據這些材料寫成了劇本。
本片會聚了一批實力派演員。除了本木雅弘之外,片中的老入殮師由演技不凡、存在感強烈的山崎努飾演,大悟的妻子美香則由如今已經脫去偶像氣質的廣末涼子出演,老牌名配角余貴美子、《武士的一分》中的笹野高史等也前來加盟。他們以多彩的演技出色地詮釋出這個深厚動人的故事。
音樂大師久石讓也為本片增色不少。他為影片譜寫了以大提琴為主要樂器的背景音樂。琴音時而激越、時而溫柔,彷彿主人公本木雅弘內心的情感之流。這樣的配樂與電影的舞台——山形縣庄內平野相得益彰,充滿自然氣息的四季風景在琴音的烘托下,顯得抒情怡人、格外美好。
每個人都會成為送別之人和被送別之人。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給人帶來笑、帶來淚,帶來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
《入殮師》的起源,只因本木雅弘的一個願望——「我想演入殮師」。曾憑借《五個相撲少年》拿下第16屆日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性格男演員本木雅弘,在十多年前的一次旅行中,參加了一個名為「從這個世界出發」的儀式,這次體會的感動令本木銘記心中,他開始對入殮師這一行業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向事務所的社長、曾參與自己主演的影片《雙生兒》製作的中澤敏明表達了自己的心願:「試著做一部關於入殮世界的電影怎麼樣?」中澤聽後發現這無不可能,在研究過入殮師的世界後,他認為這一題材有著與眾不同的吸引力,於是,中澤親自擔任製片人,開始了《入殮師》的製作規劃工作。他指名由電視劇作家小山薰堂來創作劇本,但小山最初並沒有接下這個任務。後來,本木聽說與自己同一事務所的竹中直人的經紀人,與小山是大學同學,於是,他又拖上這層關系再度拜託小山。這令小山很受感動,「對方很期待呢」,那「我就試試看吧」。
關於葬禮的主題,小山首先想到的是伊丹十三導演的《葬禮》,剛開始著手時,小山覺得困難重重。首先,影片已經確定了由本木雅弘擔任主演,外景地准備在山形縣的庄內平原上進行,於是,小山反復思考著影片的主題,前往了庄內地區,他拜訪了那裡寺院的住持以及葬禮儀式的工作人員,並對兩名入殮師進行了三小時左右的采訪。關於「入殮儀式」,小山著重從「入殮師舉止之美」下筆,漸漸地故事的雛形就出來了。
《入殮師》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每個人都會有「送人」與「被送」的時候,這是一個關於「人」的最普通不過的主題,它通過描寫一對夫妻之間的故事,展現出友情、親情、愛情、工作尊嚴等感動。在歡笑與淚水中,一個入殮師的故事,將帶領觀眾去體會人間所有的真情真愛。
08年9月初,《入殮師》一舉奪得了第3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幾天後,《入殮師》在中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囊括「觀眾最喜愛的外國影片」、「觀眾最喜愛的外國導演」和「觀眾最喜愛的外國男演員」三個獎項。不久,日本又傳來喜訊,《入殮師》將代表日本角逐第81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可謂是步步升溫,等到影片於9月1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後,觀眾似乎已經迫不及待了,影片在不斷好評中已經取得了近30億日元的高票房。
正當《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下,毫無懸念地橫掃了八座「小金人」時,最佳外語片獎角逐中,無人看好的日片《入殮師》反破天荒勝出,堪稱本屆奧斯卡頭號黑馬。故事織入的夫妻愛、骨肉情、生死觀,深厚動人,頗有人文色《入殮師》彩。
失業大提琴師大悟回歸故鄉,因「旅行助理」的廣告誤導,成為專門將逝者送往極樂世界的入殮師,他在各種坎坷前,仍堅持不懈,並解除了多年心結。本片雖走文藝路線,可片頭主人翁清潔遺體時,反發覺對方是「男性」,意外造成的尷尬,增添的喜感,真叫人忍俊不禁。
全片的敘述始終處在一種舒緩狀態,並無太多拖沓,相比向來以沉悶著稱的日本文藝片,《入殮師》節奏尚算適中。況且男主角起初自覺工作低賤,對親友們遮掩事實,首次工作便不斷嘔吐,後面更有朋友歧視、妻子離家,他的諸多不如意,亦為劇情如何發展,設出懸念。
日本影星本木雅弘,據說曾專門過苦練大提琴,因而扮演的角色,既忠厚老實,又有點音樂師氣質。人物由於幼年父親離家出走,有過陰影,後來入殮師工作,不被人理解,又再添苦悶,內心總有各種糾葛。
而老牌演員山崎努扮演的老入殮師,雖性情古怪,但話中也逐漸開導著男主角,他吃河豚魚白時的贊嘆,述說的人生的哲理,毫無刻意。已脫去偶像氣質的廣末涼子,出演的嬌妻,更給本片增添點柔情。
《入殮師》最稱道在於故事鋪墊極佳,尤其老牌名配角余貴美子扮演的角色,貌似平常多餘,可等到大悟父親死迅傳來,她道出的滄桑往事,側面透出了負心人的痛苦。而男主角在父親手中拾到石頭,引發的童年回憶,配合好抒情配樂,頗具懷舊傷感。
瀧田洋二郎導演本是拍AV電影出身,可經過《壬生義士傳》《陰陽師》等片的洗禮,掌控正劇的技巧,逐漸嫻熟。《入殮師》題材雖看似平淡乏味,但經瀧田導演的駕御,反拍得情感綿長、略帶喜劇效果。
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沉重,樂曲仿如主人公內心的洪流。尤其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識流,真可謂神來之筆,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場聖誕夜吃雞肉的橋段,強調出惟有擺脫死亡陰影,方能享受人生。結尾「入殮師」伴隨著琴曲,藝術化手法,噶表達一種對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餘,亦升華了主題。
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與死,其實人生不過在睜眼與閉眼間徘徊,其實《入殮師》看似通篇在講述不同人的逝去,但它笑中有淚,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回想男主角其名「大悟」,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著「人生」這門藝術。
本木雅弘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苦練大提琴,在山形縣拍外景時,每天晚上都在自己的房間里練琴。
• 最初製作方安排廣末涼子出演主人公妻子的同學,後來為了增加她的戲份改成了演妻子美香,為了這個變動,編劇小山薰堂特地重寫了劇本。
• 小山薰堂寫作時愛聽音樂。在為本片寫劇本時候他聽的是《馬友友演奏莫里康》這張CD,受此影響,他將主人公原來的職業設定成了大提琴手。
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入殮師》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打死我也不會去看日本電影的。對於日本電影還停留在很早以前在佳片有約上看的《命》,那也是一個讓我感動的稀里嘩啦的日本電影。其實和我一樣抱有相同看法的人確實很多,在3月19日之前,網上根本找不到這片子的完整片源,也就是最近幾天,才在電驢和BT上出現DVDrip格式的下載,隨之我家附近的小店裡也能買到該片D5的碟片了。

人們對死亡一直是諱莫極深的,尤其是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一直是很消極的,當然像入殮師這樣一個為死人服務的職業也一直是被人們所唾棄的。我想起一個初中同學,曾經他就是在火葬場工作的,當時很多同學家長都以他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接觸影片之前,我先接觸到了這片子的原聲CD,剛開始我不得不借著片子的原聲在腦子里構思情節,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當影片畫面和配樂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才發現久石讓的配樂是那麼的好!這也就是吸引我看這片子的另一個誘因,不得不承認久石讓作為現在少見的New-Age配樂大師,配得電影音樂毫不遜色於歐美大牌配樂大師,甚至可以說久石讓的配樂讓《入殮師》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因此我將以久石讓的配樂作為主線,以音樂作為切入點,淺析日本作曲家久石讓在電影《入殮師》中的配樂藝術。

簡單質朴的情節,旋律如歌的音樂構成了電影《入殮師》的整體基調,因此久石讓對於電影中配樂的把握也是很有分寸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本是大提琴師,因此久石讓就以大提琴作為主奏樂器,並通過簡單的弦樂五重奏的方式演繹了電影《入殮師》中的主題段落。

久石讓的配樂和歐美的一些配樂大師是不同的,歐美的配樂大師一般比較偏愛音畫同步似的「對位」關系,他們追求的是音樂「似有似無」,將音樂置於「背景」上的位置,著力讓音樂來渲染環境,音樂甚至和音效等同。而久石讓的配樂是不同的,他配的音樂多數是與畫面平行關系的,看不出明顯的音畫同步的感覺,但事實上此時的音樂卻在著力刻畫著主人公的心理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電影看上去節奏緩慢,但是卻很引人入勝的關鍵所在——音樂成為了片子里的另一個主角!將音樂參與敘事,這是久石讓配樂的高明之處,從《菊次郎的夏天》再到為奧斯卡獲獎的動畫長片《千與千尋》所作的配樂,無不滲透著這樣的思想。而這一點讓我想起了很多歐美的「另類」配樂大師,比如John Barry和Ennio Morricone,他們的配樂就很少音畫同步,而更多的是用音樂參與敘事,用音樂刻畫人物的心理,感染觀眾的聽覺,用聽覺喚醒觀眾內心的共鳴。

《入殮師》中有一個讓大家記憶很深的段落,小林第一次參與入殮儀式以後,夜不能寐,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自己早逝的母親,想到了拋棄家庭和情婦私奔的父親……此時,隨著小林的獨白,鏡頭以第一視角垂直掃過了母親的遺像和一些家什,並最終落在了小林拿出的大提琴盒上。隨後我們聽到了由男主角的扮演著本木雅弘親自演奏的入殮師的主題,此時鏡頭的處理非常巧妙,以一個平行移位的方式由現在聯想到了小林小時候,與此同時配樂在大提琴干澀的音響上,加入了鋼琴和其他弦樂,凸顯了溫暖的愛的氣息。這段配樂在影片原聲CD里叫《On the record》,在其後的情節中,我們從小林的妻子的口中知道這支曲子是父親最愛聽的。其實我個人認為導演將這支曲子作為影片的主題是很明智的,雖然我們聽到小林獨白中對父親拋棄家庭與情婦私奔這件事耿耿於懷,但是音樂卻在溫暖的旋律基調上演化著,這是否也就為片子最後小林原諒父親埋下伏筆了呢?這首曲子最完整的出現則是在影片的最後,在原聲CD里的名字改為了《Memory》(關於此段配樂,後面詳說)。

影片的配樂有一個很容易讓人忽略的主題,在原聲配樂里出現兩次,名字是《Beautiful Dead》,小林參與的前幾次入殮儀式都有這首配樂的加入。配樂兩次出現,第一次出現是佐佐木扮演的老入殮師為一個年輕母親做入殮儀式的情節中,當失去愛人的大男人突然撲在死去的妻子的棺材上失聲痛哭的那一瞬間這首配樂達到高潮。配樂以大提琴和其他弦樂組成的五重奏組開始配樂的主題,凄婉而哀傷,深入細致的描繪著死者家屬觀看小林做入殮儀式時的復雜心境,讓觀眾感同身受,配樂里的高潮段落使用小提琴升入主旋律,從小二度上的主題逐步提升,以大跨度而舒緩的配樂描繪著那個大男人最終被小林和佐佐木扮演的老師傅的入殮師所感染,並失聲痛哭在妻子棺材前的那種五味雜陳。音樂此時早已概括化了!這段配樂第二次出現則是小林為澡堂老闆娘做入殮儀式中出現,主奏樂器從大提琴變為了單簧管。鋼琴上的一個富於試探性的動機引入了小林給澡堂老闆娘做入殮儀式時的心理感受,隨後弦樂和單簧管進入,豎琴華麗的撥奏似乎描繪了澡堂老闆娘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這次出現少了幾分悲涼,卻多了幾分憧憬和希望,音樂終結在小林的妻子終於原諒丈夫時的那淺淺的一笑……

影片中另一個閃爍著熠熠光輝的配樂段落,就在所有人都津津樂道的「田壟拉琴」那場戲中。這個配樂段落其實是從聖誕夜小林在NK公司吃雞腿拉琴開始的,小林首先拉奏的是古諾和聖桑的《聖母頌》隨著畫面的調轉,我們看到了大量剪輯的小林為死者做入殮儀式,看到了小林忙碌的身影,而音樂也從《聖母頌》自然而流暢的變為了入殮師的主題,這段配樂在原聲CD里的名字是《Ave Maria-Okuribito》。在這里其實導演也通過音樂傳達出了隨著小林工作的深入,他也漸減在內心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了生命的真諦。這段配樂是完整而一氣呵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段配樂非常好,配樂開始於一部偉大的古典作品,可以說入殮師的主題從某種意義上暗合了《聖母頌》的某些音樂元素,久石讓簡單而順暢的處理這段配樂,不是生硬的將兩個主題拼接在一起,當聖母頌的音樂和入殮師的主題平滑的過渡到一起的時候,音樂由C大調流暢的過渡為了G大調的入殮師的主題,音樂一下變得明朗而開闊起來,此時弦樂適時的加入。由弦樂齊奏開始的入殮師的主題透著一股生命的氣息,活潑而富於希望,尤其是畫面中美麗的白天鵝和春天的那一抹新綠。雖然片子描繪的是入殮的情節,可是卻沒有了一點悲傷的氣氛,此時影片的敘事完全由音樂做主。當這段配樂中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加入時,我們看到了小林賣力的工作,不得不一邊開車一邊吃壽司,這段配樂最終結尾在小林忙完一天的工作出現在家門口發現妻子已經回來的時候……

影片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情節無疑是出現在影片最後,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場景中。隨著父親手中小石子的突然掉落,片子最感人的主題《Memory》悄然響起……這段場景沒有一句台詞,一切全都靠音樂來描述,此時導演將小林對父親的回憶與此時小林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情節,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了那張失焦的父親的臉逐漸清晰起來明朗起來。這段配樂和入殮師的主題是完全一樣,可是卻充滿了脈脈溫情,父子親情在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中蔓延著。當我看到這段情節時早已淚眼婆娑,不僅感動於父親始終未泯的對家庭的歉疚,更感動於影片中音樂主題的呼應。這段相似的配樂主題在片子里的幾次出現其實都在暗示著小林最終一定要為父親做入殮儀式的,很多人說結尾沒有新意,其實這才是最大的心意!這正是奧斯卡評委最最最看重的一點:人性的回歸!這一點無論是亞洲電影還是歐美電影都會有涉及,尤其是今年奧斯卡的幾部獲獎影片都是以人性的回歸作為主題的,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人性的回歸恰恰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

回到配樂,這段配樂簡單質朴,旋律如歌,大提琴和鋼琴對話似乎是替代了小林和父親的對話,雖然沒有台詞,卻通過送石子這個情節含蓄地表達了出來。是否可以這樣說,大提琴這里其實象徵著父親,而鋼琴則象徵著小林?這段音樂代替主人公之口,或者說超越了主人公當時的心境,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小林多麼想與父親見最後一面,多麼想和父親說說話啊,可是現實,可是隔膜最終讓他只能看到父親僵硬的身體,只能通過撫摸去表達了。此時音樂似乎是虛擬了父子對話,抑或是看到了父子之間本應有的正常關系。此時音樂將主人公的心境描摹的如此深入而透徹,細致而精雕細刻,糾結而毫不做作。這樣的配樂我只在《1900》里聽到過那首著名的《Playing Love》,現在可以說我也愛上了這首配樂,它是那樣的沁人心脾,以至於我不得不聽了一遍又一遍……

其實久石讓為《入殮師》所作的配樂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小林澡堂里洗澡的情節里戲謔的配樂,比如小林參與入殮模特的情節中詼諧幽默的音樂,比如小林第一次到NK公司報到時的情節中,有些試探又有些興奮的主題,所有的音樂都非常有特色的渲染著氣氛,烘托著主人公的情感。尤其是片尾字幕的時候,導演為我們展示了一次完整的入殮儀式過程,此時的音樂跳躍而快樂,絲毫沒有一點死亡帶給人的黑暗和悲涼,似乎暗示小林最終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功,同時在家庭上喜得貴子等等,而這一切都在這段旋律輕快的《Ending》里……

《入殮師》的情節和構架也許是簡單的,傳遞的主題也許是淺顯的,配樂也許是樸素的;可是影片的鏡頭設計卻是獨到的,剪輯和構思卻是精巧的,久石讓的配樂卻是細膩而精深的,影片所探討的人生哲理卻是深沉而樂觀向上。可以說,我喜歡這部片子不僅僅是因為久石讓的配樂,更多的是探討了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生與死的哲理!

⑤ 求久石讓 summer 簡譜 c調的 我吹的是口琴

《Summer》簡譜:

(5)口琴演奏日本電影入殮師主題曲擴展閱讀:

久石讓,1950年12月6日出生於日本中野市,日本音樂人、作曲家、鋼琴家。畢業於日本國立音樂大學 。

1992年,久石讓憑借《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第十五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音樂獎。1999年,由久石讓配樂的《幽靈公主》獲得第17屆JASRAC獎銅獎。

2001年,久石讓為《千與千尋》創作配樂,並獲得日本第56屆每日映書大賞音樂賞,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大賞音樂獎及美國國際電影動畫學會「最佳原著音樂獎」。2002年,由久石讓擔任音樂創作的《千與千尋》獲得第30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音樂獎。

2004年,憑借《哈爾的移動城堡》獲得日本東京國際動畫大賞「最佳音樂」和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原創音樂獎」 。2005年,憑借《歡迎來到東莫村》獲得第四屆大韓民國電影大獎最優秀音樂獎。

2008年,由久石讓擔當音樂監制的電影《入殮師》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8年4月13日,久石讓參加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由久石讓配樂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獲得「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

2009年,久石讓憑借《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2010年,為電影《讓子彈飛》配樂。2011年,憑借《惡人》獲得第34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

2015年2月25日,舉辦「世紀音樂大師—久石讓」音樂演奏會。2018年,憑借《明月幾時有》榮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⑥ 請問誰有《入殮師》主題曲的小提琴曲譜謝謝。

我有當然是久石讓的啦!你去下載入殮師的原聲就有了,你看我下載來的文件是
joe_hisaishi-okuribito_-memory

久石讓 - 入殮師 - memory

你去搜索okuribito memory應該可以找到,不然的話就得整套原聲下咯~~

⑦ 好聽的純音樂和插曲音樂和電影的原聲音樂~~~

一塵不染空靈縹緲的音樂世界《班得瑞14山水詩篇》歌曲大全在線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raS9IRyffF2mL0kgm2kIrA

提取碼:qlkd
資源介紹:一塵不染空靈縹緲的音樂世界《班得瑞14山水詩篇》

⑧ 日本電影《入殮師》里小林大悟懷念父親的內首大提琴曲叫什麼名字,謝啦謝啦

大提琴曲《MEMORY》 作曲:久石讓 欣賞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uagQoCowjk/ 全集作曲 http://www.9sky.com/music/album/51203

⑨ 快手張瑩瑩父母是誰

張瑩瑩的父母都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生,母親就是一名大提琴手。「很自然地就學大提琴了,沒有什麼『原因』。」張瑩瑩說,她大約6歲半學的琴,開始的時候每天練習15分鍾,幾個月後延長到半小時、45分鍾。

棍棒教育是中國音樂界培養青少年甚至兒童演奏樂器時普遍使用的方法,這個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鋼琴家郎朗曾透露過自己成年以前經常遭受父親的「毒打」,張瑩瑩也不例外。張瑩瑩說:「我不喜歡練琴,哪個孩子喜歡呢?於是爸爸就打我,我脾氣倔,瞪著眼睛不練,於是被打得更厲害。」

幾年後,張瑩瑩考入了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進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終於不用再挨打了!」張瑩瑩憨厚地一笑。進入到中國最權威的音樂學府,張瑩瑩說她仍然不喜歡練琴,「我吧,每天練不了幾個小時,比其他同學差好多,總是臨到考試前才加班練習,可是效果不錯。」

中央音樂學院相對輕松的環境讓張瑩瑩的音樂才能開始展現。大學二年級時,張瑩瑩參加了第二屆全國大提琴比賽,並獲得獨奏組第一名。1996年,大學畢業一年後,張瑩瑩考入中國最有水準的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在樂隊的位置也非常靠前。到1999年,她每年都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一次個人大提琴獨奏音樂會。這期間,國家交響樂團和俄羅斯大提琴家娜塔麗婭·肖霍夫斯卡婭合作演出,當時國交的一位領導和肖霍夫斯卡婭是好朋友,於是安排這位世界知名的女大提琴家輔導一下張瑩瑩。

「我總是特別順,特有運氣。」張瑩瑩說:「肖霍夫斯卡婭給我上了一節輔導課,她認為我『非常富有才華』。」

順利這個詞張瑩瑩在接受采訪時說了好幾次。「我的事業太順利了,對自己的技術我很有優越感,但是難道這就是我的終點了嗎?」張瑩瑩1999年離開中國交響樂團,來到美國南加州大學,師從勛菲爾德教授攻讀大提琴碩士學位。

師從愛倫諾·勛菲爾德

小提琴家愛麗絲·勛菲爾德與妹妹大提琴家愛倫諾·勛菲爾德是上個世紀最為偉緩差大的姐妹二重奏組。她們從1959年起任教於洛杉磯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當年盡汪襪管該學院擁有海飛茲等大師,但也絲毫不能掩蓋她們二人的光芒。與特設海菲茲教授座席一樣,南加州大學也設有以她們姐妹命名的弦樂教授座席。張瑩瑩的老師就是愛倫諾·勛菲爾德。

「姐妹倆非常知名,南加州大學還有以她們的名字命名的教學樓,現在國際上還有勛菲爾德弦樂比賽。」張瑩瑩說,兩位老太太是美籍德國人,非常喜愛中國留學生,這是因為「在美國往往是老師哄著學生練琴,但是中國學生非常聽話刻苦,所以我把自己的錄音和個人資料發給她們後,她們非常欣賞,讓我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一向順利的張瑩瑩這時遇到了阻力——連續兩次被簽證官拒簽。按照美國的相關規定,如果再次被拒簽,張瑩瑩將終身無法赴美。勛菲爾德知道這件事後和美國駐華使館進行了溝通,第三次張瑩瑩終於簽證成功。

勛菲爾德教授教給張瑩瑩的是對甜美干凈的音色的苛求,而不是一味追求大的音量。兩年的學習也讓張瑩瑩的弓法更加復雜和富於變化。姐妹倆留給張瑩瑩的印象還有對穿著的極其講究和嚴格——七八十歲的老人了,身材保持得特別好,衣領擋著脖子,塗著口紅。永遠穿著絲襪和高跟鞋,骨折剛恢復後也不例外。

2003年,張瑩瑩取得了碩士學位。2004年,張瑩瑩又飛赴法國參加了卡薩爾斯音樂節去開闊自己的眼界。卡薩爾斯音樂節創立於1950年,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家帕布洛·卡薩爾斯。每年,在他曾經客居的這個法國南方小村普拉德,世界各地最好的獨奏演員相會於此,一起創作新作品,同時推出音樂會節目。他們的節目兼收並蓄,既有室內音樂經典曲目,也有少見或不同尋常的作品。

張瑩瑩又遇到了困難——從美國飛到法國後還要乘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才能擾陵皮趕到小村普拉德,中途需要倒車。張瑩瑩在中途的一個法國小鎮上因低血糖昏倒在街上。「法國人特別友好,把我安排住進酒店。吃了飯,喝了好多糖水,一天後慢慢緩過來了。」

張瑩瑩堅持著來到了普拉德,音樂節白天經常有一些著名的演奏家給青年演奏家們上課,晚上這些著名演奏家則湊到一起演出。音樂節期間,張瑩瑩得到了著名大提琴教授Philippe Muller和Alain Meunier的指導。「當時因為身體不好,我待了幾天就回美國了。」

試水跨界

2007年,張瑩瑩回國重新加入中國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助理。除了繼續進行古典音樂的演出,張瑩瑩也像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一樣,開始對古典音樂以外的多種音樂形式產生了興趣。「只要覺得音樂好聽,我就要去演奏。」張瑩瑩說,「去年我聽到一首大提琴曲,特別好聽,回家一查,才發現是電影《美國往事》裡面的曲子。我就想我一定要親自演奏它。」

張瑩瑩經常被一些著名的電影音樂感動,「真的被震撼了,比如《辛德勒的名單》《天堂電影院》《聞香識女人》這些影片的主題曲。我就想,這么好聽的樂曲為什麼不用大提琴來演奏。我一定要用大提琴演奏,弦樂有揉弦,像人在歌唱,很適合演奏這些曲子。接著我就萌發了辦這樣一個電影音樂會的想法。」

張瑩瑩為自己的音樂會挑選了日本電影《入殮師》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是講人性的東西,特別純真的人性化的情節很容易觸及人心中的最深處。《聞香識女人》這部片子也在講人性。我挑選的電影音樂都是充滿人性、充滿人情味的。」

張瑩瑩說自己是個急性子,有了這個想法後馬上開始籌備。她自己一個人策劃音樂會演出,一個人找作曲家改編曲子,一個人找到影視機構去製作配合音樂的電影片段。「電影音樂就要和電影視頻放在一起,不可分割,這很重要。」

演出公司的人果然抱怨張瑩瑩性急。一位圈內人士透露:這次演出籌備得有些倉促,所以票房成績不是很理想。節目如此精彩的音樂會要是放到上海就好了。以往北京的音樂會很多都需要在京大單位、大公司買單,北京不少人都沒有自費聽音樂會的習慣。上海人就不一樣,都是自費欣賞藝術。

2013年開始,張瑩瑩參加了《中國音超》《我是歌手》這些流行音樂節目。「《我是歌手》節目中我有一段大提琴獨奏。好聽的音樂就可以去演奏,只要是好音樂,不是古典那又怎麼樣?音樂要面對大眾。」

在張瑩瑩看來,流行音樂並不比古典音樂技術難度低:「《一步之遙》這首小提琴曲是專門為帕爾曼寫的,含有很多技術。修改成把位跨度大的大提琴曲就更難。古典曲目畢竟可以靠比較長的時間去感動聽眾,流行音樂往往就幾分鍾,要求演奏者在幾分鍾內打動人,同樣很難。」

張瑩瑩給同事的印象是很刻苦,演出前在酒店房間里不停地練習。張瑩瑩笑了:「說我刻苦這人是誰啊?其實那是怕手冷僵硬,影響發揮。」她說近幾年她才開始非常享受練琴的過程。她的大提琴是一把義大利琴,「聲音很美,像巧克力,有厚度」。既然厚度夠,敏感度就差一些,張瑩瑩要經常花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它,現在這把琴越來越「聽話」。「你和音樂和琴溝通起來是那麼容易,你們倆離得很近,我越練琴越覺得享受。」

有發燒友評論,張瑩瑩拉琴是一種「微笑著的哭泣,憂郁中的歡笑」。張瑩瑩覺得這評價蠻貼切,她就喜歡演奏旋律性比較強的傷感作品。

彷彿在證明著什麼,3月22日的「往事琴緣」大提琴與電影音樂會,張瑩瑩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單》《海上鋼琴師》等曲目無不充滿著傷感。

⑩ 高分求 入殮師 《Memory》簡譜,口琴用。

我殲孝這汪改燃有困虛

閱讀全文

與口琴演奏日本電影入殮師主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的手機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176
電影李煥英播放時間 瀏覽:286
恐怖分子綁架總統是什麼電影 瀏覽:564
瘋狂原始人是哪裡的電影 瀏覽:797
夢的世界電影劇本 瀏覽:205
14年有哪些奇幻電影 瀏覽:767
搞笑電影宋小寶最新 瀏覽:459
男性荷爾蒙電影百度資源 瀏覽:505
支付寶電影票怎麼退票 瀏覽:145
漂移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11
成都哪裡電影 瀏覽:662
一部電影多高票房是賺錢 瀏覽:694
呼市半夜哪裡有電影院 瀏覽:326
雲南盜墓系列電影 瀏覽:358
山炮進城電影天堂 瀏覽:147
英國電影上映時間 瀏覽:289
槍花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26
在線最新電影電視劇高清免費觀看影視 瀏覽:787
仙俠世界電影小說 瀏覽:381
新世紀電影城卡怎麼用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