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視拍攝的現場問題應注意什麼
【上官皖:影視拍攝的現場問題應注意什麼?】
拍攝,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因為裡面細節太多,比如打光,對敏辯白,錄音,光圈,對焦,焦距,移動,搖動,俯拍等。每個導演想表達的鏡頭語言不同,而會呈現出很多變化多端的景別。那麼,現場拍攝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現場拍攝的前期准備很關鍵,因為一場完美的影視鏡頭表演,需要演員和攝影師的配合。在現場拍攝之前,一定要先檢查攝像機的電池,提前一天充滿電池,然後備份幾個充滿能量的電池,確保現場拍攝時候不會因為電源問題中斷。
現場攝影需要看機器類型,如果是固定無極調節焦距的攝像機,就不用考慮換鏡頭的問題,但是,如果用單反去拍攝,要想到更換鏡頭這個事兒,一般大光圈、長焦、廣角是必須的。上官皖認為,廣播級的攝像機或者電影機,也同時需要注意鏡頭橋友缺,一般正式的攝像機都有對白,也就是白平衡對比,對白了才能保證每台攝像機和每個場景的顏色基調相似,否則,差異太大,後期就不好剪輯和調整了。
固定攝像機的影視專用三腳架、軌道、搖臂;跟拍的斯坦尼康甚至航拍器都要適當准備。一般告雀現場攝影為了追求最好的畫質和美感,需要穩定器來平衡攝像機的水平線,這樣子拍出的畫面才夠穩定,質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用到的都是三腳架,可以伸縮搖動的,根據現場的情況適當調整高度,然後通過搖晃上下左右去跟拍對象。當然,軌道推移也是一個道理。航拍的話,用到的鏡頭不多,一般是體現全景時候的鏡頭,也一定要穩定拍攝。
如果是重點拍攝,可根據近景、中景(半身照)、全景(帶活動主旨的背景牆),選擇相應的光圈大小。如果拍攝直播錄像,也可拉近景、中景、遠景進行切換。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用機器的自動對焦的,如果是用手動對焦,我們需要非常熟練攝像機的鏡頭,還有對現場拍攝對象的距離判斷,通常情況下,也需要走場排練,只有排練了,熟悉了場景才能找到手感,能快准狠的定位到焦點,讓對象拍攝清晰。
「現場攝影需要打版,這是為了方便後期剪輯時候能快速定位到素材,所以,開鏡的時候需要在專用的影視導演版上寫上第幾場第幾次,每次開機的時候先打版。」著名記者、宮廷御膳傳承人、影視綜藝專家、北京陛樓閣藝術院院長、作家淮君總編輯說,如果光線太暗或者太亮,需要調整機位,去適應現場,或者創作現場。燈光在攝影上也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燈光打得好,拍出的畫面也會很銳利,有時候需要在燈光上加制定顏色的透明膜,比如夜晚,就需要在暖燈上加藍膜,這樣製造的夜色才符合藝術效果。
錄音一般也是接線到攝像機的,有些高級的用無線電傳輸。只要接好線,一般有專門的收音工作人員監聽的,但攝影的時候也要注意畫面的聲音符號,輔助配合收音人員,確保錄音到位。拍攝是需要長期的訓練,因為,需要體會導演的用意,什麼時候抓什麼鏡頭,也需要果斷,細心,大膽,這樣跟導演、出鏡人員配合起來,雙方都會愜意許多,順利完成拍攝。
Ⅱ 拍電影的時候最忌諱什麼事情
一忌「七扭八歪」。如果我們拍出來的畫面水平線不水平,垂直線不垂直,畫面中的人或物向一邊傾倒,這種「七扭八歪」的畫面,非常難看。
有些記者習慣於用肩膀作攝像機的水平線,因為人的肩膀是大約15°的斜面而不是平面,所以靠肩膀找水平的辦法是不可靠的,必須要用尋像器的邊框來找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採用正面構圖時,大部分景物的水平線可以和尋像器的橫框平行;但採用斜側面構圖時,物體水平線往往與尋像器的邊框形成「夾角」,這時,就不能依靠物體自身的水平線,而要藉助於物體的垂直線來與尋像器的豎邊框平行,從而獲得水平的效果。
二忌「面壁思過」。當對畫面中的人物採用側面構圖或斜側面構圖時,人物就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性——或者面向左邊畫框邊緣,或者面向右邊畫框邊緣。如果人物目光向右,而頭部的位置又貼近右邊畫框,空白留在左方,就好象是一個人正在「面壁思過」。
當畫面中的人物目光面向一側時,把畫面中較大的空白安排在人物目光的前方,視覺上就比較舒服,相反把較大的空白留在人物腦後,把人物的視線堵死了,使人感到難受。
三忌「橫線切脖」。拍攝人物時,不注意處理背景中的橫線——如地平線、水平面、電線、牆裙線、物品橫向的輪廊線,往往會使背景中的橫線處於人物脖子的位置,造成「橫線切脖」。
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如果把橫線安排在人物頭部或頭部之上,看起來也不太舒服。
四忌「頂天立地」。有些電視畫面中的人物全景,頭部緊頂著畫框上沿,腳緊蹬著畫框下沿;有些建築物上下兩條輪廊線緊挨著畫框上下沿,擠得滿滿實實,這就是所謂的「頂天立地」。
在拍攝全景時要考慮在主體的四周留有適當的空白,避免「頂天立地」,以適應觀眾的欣賞習慣。
五忌「缺邊少沿」。「缺邊少沿」是指拍攝中景和全景時,主體應該保留的輪廊線被擠出畫面之外。有的會場全景,會標兩頭各擠出一兩個字;有的人物不是缺一隻耳朵就是沒有額頭;有的建築物本來是按全景景別取景,卻是「缺邊少沿」,全景不全。
拍攝中景和全景「缺邊少沿」與近景、特寫只反映人物或景物的局部有著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全景,「缺邊少沿」就不成其為全景。因此,構圖應充分注意主體在畫面中的外輪廊線,以防止「缺邊少沿」。
六忌「顧此失彼」。我們常常可以在屏幕上見到這樣的中、近景畫面:會議主席台上的三、四位領導同志,靠畫框左右邊的兩個人往往是「半拉身子半拉臉」。這種「顧此失彼」的畫面,是由於記者在攝影構圖時只顧了中間的拍攝對象,忽視了旁邊的人物。
克服「顧此失彼」,要求記者在構圖時應恰當安排好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同時兼顧兩旁的人物,把他(她)們或是安排在畫內,或是安排在畫外,絕不能把兩旁的人物都「劈開對半」。
Ⅲ 拍攝微電影前需要做哪些准備
1、主題的確定:只有確定好微電影的主題基調,有了中心思想才能順利地開啟後續工作。後面的拍攝剪輯都是圍繞主題而展開深入。
2、寫劇本:主題確定好之後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寫劇本。經過討論、反復修改才能確定最終的劇本。
3、劇組組成:主題和劇本確定好之後,就是選定好拍攝團隊、表演演員和後期製作等。
4、拍攝設備:當然這其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些拍攝時所需的道具及服裝,以及一些攝影攝像器材。
5、拍攝計劃:以上四項都准備好後,可以羅列一下拍攝計劃、拍攝時間、注意事項等,就可以開始拍攝了。
Ⅳ 拍紀錄片要注意哪些事項
1、盡早決定你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被人察覺的“偷窺者”,還是會真實地出現在影片中。
2、雖然你可能會忍不住操控真實的事件,但一位真正的紀錄片工作者絕不會對其拍攝的人物或事件施加過度的影響。不過也有例外:當以宣傳傳播為目的拍攝辯論性、政治性或觀點性的紀錄片時,對視角、素材有意識地選擇的確會起到模糊真相甚至是混淆是非的效果。這非常危險:善待動物組織(PETA)、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安德魯·布萊巴特(Andrew Breitbart)、萊妮·里芬斯塔爾、快艇老兵尋求真相組織(Swift Boat Veterans for Truth)——這些人和組織都因其極富爭議的作品而引來了無數怒火和敵意。由此可知,在紀錄片領域中,創作者的觀點和視角尤為重要。請聽從你的道德和良知(或者乾脆沒羞沒臊)行事。
3、一部紀錄片的准備工作應該包含一份拍攝大綱,用以確定基本的敘事脈絡,並列出所需要的最少的視聽資料。有了這份清單,電影工作者便能夠明確哪些影像資料是可以通過圖書館或檔案館找到的,而哪些新內容則是必須靠拍攝獲得的。
4、不要低估觀眾的智商。沒有必要對畫面中顯而易見的`內容進行過多的闡釋,觀眾比你想像的要聰明。
5、不要把所有的敘事職責都寄希望於通過畫外音或註解文字來實現。如果在畫面中你所描述的真相不夠顯而易見,那麼無論怎樣重復地說、重復地寫都不會讓觀眾信服。對於一位和平主義者而言,畫面中充斥的流血、犧牲、受傷的士兵和平民,足以讓其對任何的戰爭頌歌、激昂言辭充耳不聞。
《上帝說要有光》海報
《上帝說要有光》(Let There be Light,1946),這部由約翰·休斯頓所創作的“二戰”紀錄片,因展現士兵由戰爭陰影所導致的精神錯亂而被軍方禁映四十年——不僅是因為其拍攝的方式,更因其真實得讓人覺得殘酷和不安的內容。影片告訴觀眾,即使是對那些身體並未殘疾的士兵,戰爭也會讓他們的一生遭受嚴重的心理殘疾的困擾。這正和後來那部講述阿爾·戈爾(Al Gore)對抗全球變暖的紀錄片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Truth,2006)。
6、采訪人物時,中首培盡量讓受訪者覺得舒適放鬆。如果采訪的氣氛變得充滿對抗性,那麼你得知道,不論他們的動作和姿勢如何,其傳遞的信息都並非真實的意圖,因為他們深陷自己必須說的話中。
《難以忽視的真相》劇照
7、如果你不能隱藏攝影機,那就請隱藏你的意圖——因為你想最小化自己的存在給正在發生的一切所帶來的影響。
8、永遠不要低估准確記錄下所有素材的重要性。引用喬尼·米切爾(Joni Mitchell)的那句話——你永遠都賣唯不知道你捕捉到了什麼,直到這一切都不復存在。
9、你需要對隱私權、商標使用權及版權保護法規有所了解。如果你打算公開放映,那麼請確保你能夠找到法律顧問或獲得法律咨詢的途徑,以確認所需的相關表格、許可和發行文件准確無誤。許多影片還會准備一份在“過失與疏忽”(Errorsand Omissions)情況下對製片人進行賠償的保險合同。在預算表格中,這份合同通常被簡寫為“E&O 保險”。在開拍之前請務必落實這份文件。芹做
10、即使是拍攝真實的世界,你也依然得做清場和維持拍攝秩序的工作。請努力掌控你的拍攝環境——你可不想因為路人擋住攝影機鏡頭、難以預料的噪音、官方人員的介入而錯失一個無比寶貴、難以替代的精彩瞬間。
11、有時候,失控的局面也在所難免,例如當你在進行偷拍,或因為取得必要的拍攝許可會妨害作品的完整性,甚至讓你徹底喪失拍攝的機會。保險並不會讓你免受因自己的不當行為而招致的刑事或民事訴訟,雖然有時候保險合同的確能夠彌補一些你的損失(以高昂的免賠額為代價!)。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訴訟或牢獄之災而帶來的高曝光率也會讓你影片的商業價值劇增。通過這種方式,你用不著在營銷和宣傳上花一分錢就可以讓發行商、投資人和放映商都知道你的項目。最極端的例子是那些偷拍冒險事件的紀錄片(如從大橋上跳傘、徒手攀爬摩天大樓等),在這些項目中,參與者本身已經觸犯了法律,並且在未經允許(有時甚至連保險都沒有)的情況下奔赴現場而拍攝下事件的全過程。
12、行為會產生相應的結果;請對不可預測的事件做好准備。如果你眼看就要被逮捕、驅逐或暴打,請先保護好影片素材,然後是攝影機,最後是你自己。要知道,一台小心隱藏起來的攝影機往往會提供有趣的畫面,有時候甚至會在後續的刑事或民事訴訟中成為自我防衛的證據。
13、所有在銀幕上出現的人都必須和你簽署一份授權協議,允許你在影片中使用其肖像或姓名。如果忽略這個要求,你將承擔巨大的風險。沒有影片中每位拍攝對象的授權協議,尤其是那些在片中以較為露骨的手法刻畫、遭到非難的人物,你的影片在銷售和商業放映上就存在致命硬傷。許多電影工作者會讓頗具個人魅力的工作人員去游說和引誘被拍人物簽署協議。在電視上播放的警察破案真人節目中,即使是那些看起來抗拒攝影機、遭到逮捕、正被押送入獄的人都簽署了各自的授權協議(例如電視節目《條子》[Cops])。他們這樣做或許是基於某些條件:攝制組許諾幫助他們通知家屬,捐助其保釋金或幫助他們尋求法律咨詢——通過這些誘導條件而得到那些彌足珍貴的簽名。剩下的那些不願簽署協議的人怎麼辦?通常他們的臉會被打上馬賽克,聲音會經過處理或用嗶嗶聲屏蔽,以使其難以辨識。
《大白鯊》編劇密傳劇組兵法UCLA怪咖教師私授導演錦囊
Ⅳ 准備拍攝一部微電影,需要做好哪些准備
拍攝一部微電影,我覺得應該在資金、劇本、人員、剪輯師這幾個方面做好准備。
微電影與大電影不同,大電影周期長、投資大、製作精良,而微電影一般時常在30—60分鍾,拍攝周期一般在一個月內完成,投資大概在幾千到幾萬不等。如果你想要嘗試拍電影的話,微電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准備。
所以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你做好了准備,有堅持下去的決心,就一定可以做成!
Ⅵ 電影拍攝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技巧一、提拉運鏡
從一個動作的細節一直後退提拉穩定器,直到展示出這個拍攝對象的整體畫面。整個過程實際就是一個從細節到全貌的運動模式。
>>>拍攝過程中,將穩定器設置成全跟隨模式,運鏡從一個細微的動作到展示整個背景全貌,使用全跟隨模式解鎖穩定器的航向、俯仰、橫滾軸,使攝影師能夠創意發揮鏡頭視角。
提拉運鏡的拍攝還可差察派結合中心構圖等常規的攝影構圖做輔助,例如利用簡單的抬升鏡頭或模擬滑軌等運鏡,使運動軌跡更加豐富。
技巧二、斜角後退式跟拍
在側跟隨的運鏡中做了改進和提升,為更大范圍地展示人物和環境的動態關系,攝影師在側跟隨的基礎上可以向斜後方後退拍攝。
如下例,被攝主體沿著直線往前走,攝影師拿著穩定器就一直往斜角方向後退。最終得到的畫面效果是拍攝對象越來越小,但是個人所在的環境會越來越豐滿,越來越豐富。
>>>穩定器設置為航向跟隨模式,或者水平移動或垂直方向的鎖定模式。在後退的行跡中,攝影師還需要注意後側方的交通情況。
這樣的運鏡在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利於交代人物與背景之間的交融沖突關系。另外在取景方面,盡可能做到背景更具帶入感。
技巧三、平行推運鏡
一段好的故事結尾是整條故事線的點睛之筆。以人物作為故事主體,可以採用半壞繞-後拉-定格的運鏡來作為故事情感的延續。
>>>操作也非常簡單,只需拍攝主體站在原地不動,攝影師手舉穩定器慢慢往後退,逐漸後退直到人物融入到自然環境中。
這樣的環境能夠讓觀眾從剛才的一個故事線,或是剛才的那種情緒中抽離出來,隱喻這段高潮的結束,或是另一段敘述的開始。
適當地在干凈的背景下加入一些前景作為點綴增加畫面層次感,這也是多數攝影師的沒州偏愛之選。
歸根結底,從影視作品到我們實際的日常生活攝影,不管是哪一種鏡頭敘述語言,它都離不開這幾個通用技巧和虛賀畫面整體構圖。因此,在我們短視頻的拍攝中,除了專注於拍攝技巧外,充分利用主體與環境產生的互動也至關重要。
Ⅶ 拍攝視頻需要注意哪些東西
首先,你要擁有一台配置還算不錯的攝像機,這個是至關重要的,DV也可以。其次,你要懂得電影的概念和拍攝手法,比如:最為基本的拍攝方法是 推、拉、搖、移、跟,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東西。
你還要考慮到你需要拍攝的環境、場景、聲音以及畫面效果,注意千萬不要出現不該出現在鏡頭中的畫面,也就是穿幫現象,電影沒有特定的疆界,關鍵在於你自己去探索。張藝謀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成為了大導演,他的成就是他自己一步步走出來,摸索出來的,咱們還沒有他那種水平,但是至少業余的,也要認真的去對待,把自己喜歡的想要表達的主題中心用心去集中到你的鏡頭裡面去。那麼。我們想要學習拍攝就不成問題了。
下面給你說一些電影里的拍攝手法,拍攝手法實在是太多,羅列部分吧: 試拍、實拍、偷拍、補拍、重拍、順拍、跳拍、連拍,這是從拍攝角度講。 單機拍攝、多機拍攝,這是從機器角度講。跟焦點、對焦點、轉移調焦、分別聚集、量光、測光,這是從機器拍攝方法上講。 其它還有構圖、透視、景別選擇、拍攝角度(俯拍、仰拍、平拍)、色調、布光、特技攝影(如高速攝影、慢速攝影、顯微攝影、停機再拍、多次曝光等)以及後期的模型接景、模型合成等等。 你可以慢慢學習 推薦給你幾本書:美國紐約的攝影教材 很不錯 上下冊 有點貴 但是很有價值 《100種電影拍攝手法》:給獨立製片與業余玩家的專業拍片技巧 分類: 電影戲劇∕綜論 作者: 克利斯.肯渥西(chris Kenworthy)
Ⅷ 想拍微電影,需要注意什麼
拍攝一部微電影,首先需要的是夥伴,其次是錢和器材。
夥伴多少以及幹活積極度決定每個人的辛苦度。錢的多少取決於投資。器材要麼家裡出錢買,要麼花錢租。以下答案建立在已有器材的基礎上。
前期:
1,決定劇組人員
2,決定前期分工,導演,編劇,攝像,後期,劇務,場記,後勤等。
3,決定集資方式,眾籌或拉贊助。
4,決定劇本。這是挺重要的一部,在現有的微電影市場,靠劇情說話似乎是每一部口碑好的微電影的共同點。
在還沒能真正走進電影世界的時候,無法用特定的方式表現電影藝術魅力的時候,劇情就是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說話方式。
微電影劇本可以改編一些名著,新聞事件,電台節目,經典大電影,方式非常多。這里就需要進一下個環節——
5,開會。小組開會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劇情討論出來以後,編劇上線,開啟"老子就是能寫"技能。
6,分鏡頭腳本。一般由導演修改劇本。分鏡頭腳本對於一部電影,一些剛剛開始嘗試拍片的人來說,十分重要。
必要的話,分鏡頭腳本出來後,每一個鏡頭都應該有相應的畫面粗稿。(徐克就是比較厲害且有耐心的導演,每一個鏡頭都有畫出來)
7,後勤和劇務上線,開啟道具清單列表和場景需求列表模式。
8,道具組麻利點淘寶或翻垃圾堆
劇務組麻利點考察場地 打點關系 談判免費借場地給我們拍(靠臉吃飯的時候到了)
攝像組咬咬牙賣腎准備若干比鋼鐵加魯魯還重的攝影器材,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別忘了,還有打板器。
9,導演和編劇開始接觸演員。各種講想拍什麼東西,怎麼拍。
前期准備寫完了。中期一個字:拍。
反正就是得熟悉你的攝像機,單反,小斯,滑軌。怎麼調色溫,調這個那個,反正就是上課學的東西,這時候用上。然後跟著分鏡頭腳本拍。錄音如果是同期音的話,就辛苦點,後期音就後面再錄。
裝扮就不說了,人不夠的來客串。場記可以另派機靈點的,沒別的要求,有點眼力勁,記性好點,寫字麻利點就行了。三餐根據進度來。
後期:後期我只會pr,粗剪ok,片頭不會做,所以一般要麼直接下模板,要麼交給專業的人用ae做。
這個就是自己拍的紀錄片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Ⅸ 電影攝影需要注意的地方
1.焦距,因為電影屏幕非常大,對膠片的放大倍率非常大,所以對於准確對焦的要求極簡盯高.再加上人物是在動的,而且有不確定性的因素,那就要求攝影師有較高的對焦水準和處理緊急情況的經驗.
2.穩.這個穩不光說是攝影機的穩定(畫面不顫),還包括搖鏡頭的速度要族雹勻.
3.光線.攝影就是光與影的藝術.要知道在任何光線兆咐帆條件下,你的鏡頭怎麼選擇,背景怎麼選擇,顏色怎麼表現,角度的選擇等等.當然,這需要很多的經驗.
4.和其他部門的合作,比如和導演的溝通,和燈光師,錄音師的配合.都是要做的工作.
5.前期准備工作,試膠片,定基調,器材的選擇等都要攝影師准備完畢.
6.沖洗後,要跟配光師合作討論你要的效果和他的意見是什麼.最後,是和導演,剪輯一起討論怎麼剪輯.
Ⅹ 在學校里拍電影需要注意什麼
1、一般情況,先要有劇本,劇本是一個劇的靈魂,確定拍什麼題材的,寫出劇本,如果有專業一些的人的,再寫分鏡頭,方便拍攝。當然,對於團隊來說,也可以先組建團隊。
2、組建團隊,一般至少要演員,編劇,導演,攝像,後期,以及其他助理,如果要專業的,化妝、監制、燈光、錄音等等都需要。
3、開始拍攝,設備至少要攝像機或者單反,最好有錄音設備,打光板,室內的時候盡量用燈光,有些場景可能還會用到軌道和搖臂等等。
4、拍攝可能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如果是新手的話,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全部場景拍攝好之後進行後期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