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畫電影賞析角度
2002年,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兩個耀眼的獎項全部頒給了一部動畫長片,出自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之手的《千與千尋》,2005年,宮崎駿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類型,伴隨著其低齡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於電影學術視角之外。10年前,宮崎駿以其作品動畫長片《幽靈公主》打破動畫界為兒童觀眾製作電視動畫短片的時代,紅遍亞洲電影院線;10年後,《千與千尋》以動畫這一類型片形式史無前例地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這足以留給我們許多思考:顯然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特殊類型之一,看似單薄的畫面、出自畫筆或電腦軟體的人物也能超出我們想像地成功承載導演試圖傳達的思想、成功傳遞人類特有的感情,動畫電影在票房與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並逐漸走出淺薄單純的刻板印象,在審美與藝術價值上得到了承認。
一、具有分析意義的動畫電影及其美日兩大風格
根據動畫電影的表現風格與文化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動畫電影中執牛耳的美國與日本動畫電影是兩種具有明顯不同風格的流派。動畫電影的生成機制依賴於人在腦海中的想像與筆在白紙上的描繪,由於背離了傳統電影的真實本性,歷來以幼稚、簡單等刻板印象在各種電影學術視角的邊緣徘徊,這種印象的形成與沃爾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國通過系列改編自世界童話的動畫電影在全球大眾通俗文化中產生的重要影響緊密相關。從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參與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在卡通王國》開始,諸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經典動畫影片屢屢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工作室出現之前,奧斯卡最佳卡通片獎項長期為迪斯尼所獨占。以迪斯尼為代表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生產線歷來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考慮到美國復雜的電影分級制度,動畫影片往往迴避時事主題與性主題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內容,以改編、創編經典童話故事為主,並且始終貫穿著好萊塢對電影技術的崇拜。如最新賣座電影《功夫熊貓》中,其導演與敘事力量已經完全為CG動畫造型所帶來的震撼所取代,製作商也坦言其生產路線就是製造「針對兒童的夢幻」,其終極目的是讓家長掏錢購票,領著孩子走入電影院享受一次娛樂。
與美國動畫電影具有的「兒童化」、「超級英雄」、「3D」等風格關鍵詞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就有著更寬泛的路線。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日本社會普及的動畫產業如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觀眾覆蓋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動畫電影就占據半壁江山,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種不同目標觀眾與風格的本土動畫電影,特別是知名連載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以兒童為觀看對象的《寵物小精靈》、《哆啦A夢》;還有講述清純戀愛內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為觀看對象;以及熱血格鬥主題的《海賊王》、偵探類《名偵探柯南》等以青少年為觀看對象;其次才是《美食總動員》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為全球動漫大國,其總人口中視閱動漫的比率高達87%,居全球之冠,動漫產業成為其第三大產業[1];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動畫電影就開始了「輸出」之旅,而日本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關注與贊譽多要歸功於目前日本國內公認的動畫界三大權威: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製作的動畫電影以構思復雜、思想深邃、主題哲意為共同特徵,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批擁躉,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宮崎駿自《風之谷》後便在亞洲享有盛譽,2002年更是憑借《千與千尋》一舉贏得全世界矚目,其作品就此邁入全球關注的時代。押井守則是以根據日本科幻漫畫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畫原著改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電視動畫片與動畫電影成名,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美國產生了強烈反響,2004年製作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劇場版《Innocent》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殺手》與宮崎駿一齊角逐威尼斯電影節。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創作的連載漫畫《阿基拉》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驚艷於西方世界,這部承前啟後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的科幻電影思想[2],2004年他製作的《蒸汽男孩》也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展映,並成功在國際市場發行。雖然三人的作品風格各異,但目前從影片國際發行數量、所獲國際獎項這些標准來看公認宮崎駿是最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
從電影分析的角度來說,電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衍生一個在敘事結構上以及視覺、音響上建立意義,並對觀眾產生特殊效應的文本[3]。雖然傳統電影分析的視角並未將動畫電影置於其中,電影藝術的論述著作中也常常僅將動畫作為一種影片類型寥寥簡介,但是以宮崎駿及其系列作品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具有顯著的美學特徵與導演風格痕跡,具有與商業電影對應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題構思、創作水準、藝術效果、視聽音像、目標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經典改編童話動畫電影的高度;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高品質作品以深沉的內容哲思與獨特的畫面風格獲得了觀眾與影評人的認可。如此2002年《千與千尋》才獲得了除柏林電影節大獎與香港金像獎以外,當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第30屆Annie 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樂獎、第9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等幾乎所有動畫電影評選的獎項[4]。這樣一部動畫電影能超越國界得到藝術與市場同時好評,為動畫電影這一常常被電影學術界忽略的類型具有放入電影思想與文化視域進行解析的價值做出了旁證。
二、日本動漫產業語境下的宮崎駿電影賞析
日本動漫產業市場除了數量繁雜眾多的印刷出版物,還包括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片和動畫音像(錄像帶、DVD)與周邊產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內產品內容無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科幻、靈異、偵探、戀愛、格鬥、人際關系、倫理批判、個人奮斗等各種題材與內容的動畫產品每天在這些公司中生產出來,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頹廢、色情、肉體刺激等充滿負面內容的動畫作品。在這樣一個龐大蕪雜的環境內,靠觀眾以自身脆弱的感知與判斷在消費中來辨別動畫產品的良莠實在過於勉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代表的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並激勵感悟的動畫電影作品才得以以標桿的位置豎起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旗幟。「動畫電影作品」與立足於短期收益的「動畫電影商品」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提倡只觀看欣賞權威導演的作品,但是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消費與賞析,必須首先選擇在內容與思想上有品質與品位,其次是能傳遞出一定的導演通過世界觀、價值觀設定所欲表達的創作與人生理念的電影。
對於本文欲討論的日本動畫電影主要代表人物宮崎駿,其作品無論是美學視域還是導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個人主創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後,其個人風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貫延續,並且在這背後還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輪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電影作者論」的命名者、倡導者、實踐者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三劍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作者角色的倡導與實踐意義始終限定在三個層面之上:通過編導合一賦予導演在影片視聽構成與總體風格的掌控權利;將文學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論研究方式實踐進入電影評價,以導演作品的視角考察其電影;以導演作為劃分並指稱電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製片廠的標示來勾勒電影現象與電影作品[5]。「電影作者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導演在堅持藝術理想與平衡大眾口味之間取捨,持續培育自身的風格。
原作與編劇、編劇與導演在電影作品內容的理解上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十分常見的,製作人與投資方提出修改意見也常有發生,編導的沖突與磨合在動畫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原作與腳本間、製片人與導演間。宮崎駿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立之初推出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據小說家角野榮子的原作改編,因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節,曾被原作者認為有違展現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強烈反對[2],雖然最後雙方做出了改編的妥協,但無疑原作者的意圖是導演意圖的干擾因素之一。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製作了《魔女宅急便》與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兩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其餘作品的原作、腳本、導演、人物設定、分鏡全由宮崎駿一人完成,配樂設計也是由合作數十年的老搭檔久石讓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製片人德間康快、高田熏等人則是以有名的從不幹預導演的任何製作工作而與宮崎駿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實踐了「導演作者」的自覺意識。宮崎駿作品的主要題材與重復主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以《風之谷》聞名於世的關注自然,批判戰爭與破壞的「環保教父」頭銜在其後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復印證;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現的「飛行」場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現風格細膩的水彩寫實風格自然景觀;絕大多數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齡段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鏡頭由細致的手繪畫面製作…這些主題與表現上的特點已經形成導演本人的獨特烙印,成為宮崎駿的個人風格標志。
可以說,即使沒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員,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動畫工作室通過系列動畫影片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宮崎駿世界」,打上了本人鮮明的藝術烙印,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為票房的保證,每部影片都是當年日本國內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視的動畫形態,只要打破「給兒童看」這個藩籬,導演也能實踐自己的藝術意圖,甚至由於人物、背景、色彩等畫面設定上的自由性還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貫之的方式實踐導演個人的主題與風格追求。
2、寫意的美學追求
寫意本是與「工筆」相對的中國畫技法,強調以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境。簡言之,寫意是以看似簡單的筆觸體現出描繪對象的精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畫面線條都十分簡單,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繪原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2D畫面,畫面立體感全部依賴色彩表現,主色調突出,色彩柔和豐富。但所有的宮崎駿電影都以流暢的視覺觀感與明亮的色彩成功傳達出影片的情緒,令觀看者腦海中久久留下那簡單卻純凈的意境。以任何美術研習者都能具備的技巧繪畫製作的電影如何給人們產生觀看的愉悅?這就是寫意的境界。
動畫藝術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動作、語言、繪畫和聲音等表現手段。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畫形象上集中表現,構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6]。宮崎駿的寫意手法就在於動畫形象的整體意境描繪上。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出,一部繪畫作品打動觀眾的方式在於以畫布、色彩等物質事物達到一種平衡的形狀,從而組成一個蘊含著畫面要素的能動關系、充滿著張力與馳力的空間,即所謂的藝術作品的「幻象」[7]。借鑒這種分析畫作的觀點來分析宮崎駿電影中的畫面,即是以色調、角色造型、表情細節、背景設計等合力營造出整體的獨特「畫風」空間。比如《龍貓》中的大龍貓,以簡單的灰色調與毛邊橢圓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與富有變化的眼睛和鬍子,並添上與巨大身材不相稱的小爪子與尾巴這些細節,寥寥幾筆背後是深厚的畫風積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質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龍貓出現的場景設計在臨近森林的農田中或者是樹上,以淺綠這種生動活潑的色調為主要背景,既有細膩得連經絡都畫出來的樹葉,又有以簡單化高光與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農田,再加入幾束陽光投射的光線細節描繪,便將畫面襯托的生機勃勃。宮崎駿式「幻象」的營造在於對畫面傾注的充沛情感,以寫意的手法描繪角色,但是又利用畫面的每個細節同時向觀眾傳遞關於角色的情緒,因而成功營造出獨特的浪漫主義意境。
宮崎駿本人比較排斥電腦技術,他堅持在其製作的動畫電影中不使用任何電腦技術,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寫意意蘊才是他真正打動觀眾的美學理念。
3、民族文化的輪廓
同樣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將龍貓這一角色與迪斯尼2001年製作的影片《怪獸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個對比;皮克斯在設計表現「毛怪」這一主角時所採取的是全球最先進的3D技術,毛怪身上的絨毛多達300萬根以上,為了詳細表現出每根絨毛,並且在動作上同時表現出重力感與靈巧度,皮克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專門開發了一種用於建模設計的電腦軟體[8]。製作方花了巨大的代價試圖表現一隻「可以亂真」的怪獸,影片中以毛怪的動作為表現重點,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節安排緊湊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與心理的刻畫反而略顯牽強。而輪廓化二維化的龍貓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卻以鄉間森林中憨胖可愛的精靈形象留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龍貓」一詞與「巨大柔軟憨胖精靈」建立起了意指鏈,影片播出後龍貓形象的毛絨玩具在整個亞洲大受歡迎,至今仍在生產。也許這兩位主角甚至這兩部動畫電影的審美差異折射出的也是東西方之間的審美差異,以漢文化圈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中歷來貫穿「天人合一」的理念,從觀看畫面時的視覺習慣到把握概念時的認知習慣,東方文化都傾向於從「整體」上著手,具有追求整體和諧的習慣;尤其是宮崎駿的美學理念向來在於以柔美舒緩的筆觸營造整體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與意境美觸摸觀眾的心靈。而發軔自歐洲的西方文化則以「人物對立」的理念來統攝其世界觀,視覺習慣上關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關心結論,西方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也更習慣接受主角在畫面中心不斷地行動、打鬥。
藝術無時無處不與主體、社會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聯系在一起,它總是某種社會文化類型的模型。文化在賦予一個民族以表達方式時,也賦予了該民族觀察這些藝術的眼光。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潤著日本社會文化的審美特性與個性輪廓。
(1)日本社會與平民主角
在《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是一個強調團體與一致,以「恥感」為道德標準的社會,各自擁有固定的角色與責任、傾向合群低調的人群就像同質的汪洋。低調與寡言的日本人面臨著職業與家庭的角色責任,背負著社會既定的壓力。「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會,並在此之上置入「國家神道」的信仰核心,個人主義在這個社會是不被提倡的。在這種提倡團隊精神與社會規則的社會精神下,我們在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中看不到天賦異稟的美國式超級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學生少女少年,連魔女都是穿著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見義勇為的飛行員也是一頭豬(《紅豬》);嚴格來說他們根本不算英雄,他們只是通過戰勝生活與心靈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幫助了身邊的人也幫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演在每部影片中並不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心理細細鋪陳開來,讓觀眾目睹著身邊的平凡人與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長的荊棘路中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於社會文化性格對個人英雄的摒棄,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更多的自我感觸。毫無疑問在觀感撼動性沖擊與心理撫慰式感觸間,宮崎駿所選擇的是後者。
(2)自然神靈與和而不同
日本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多種宗教並存[9],與此對應的便是多神的觀念。多神觀念的源頭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界諸神,日本各地可見的神道神社就多出於山嶽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嶽、河流、森林等自然神靈雖然看起來與現代社會的開發背道而馳,但多神與自然神靈的觀念伴隨著人類學傳承而滲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龍貓》的創作就直接源於宮崎駿本人幼年聽過的傳說;而《千與千尋》的原片名為《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就是日本文化中用來表示孩子突然不見或失蹤的說法,意為被神靈藏起來了;在宮崎駿的作品中,自然神靈的存在理所當然。
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殘自然的現狀,被稱為「環保教父」的宮崎駿常常在影片中展現人類對信仰的漠視與大自然沉默的報復,也許不只是對於環境惡化現狀的危機感使然,導演更想從自然神靈與現代社會和諧存在的理想圖景中召喚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論是《幽靈公主》中人類與森林生靈血淋淋的戰爭,還是《千與千尋》中各路神靈悠然自得的異世界,「和而不同」是導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設定的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中徜徉的觀眾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時代。
(3)含蓄深遠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說是概括以儒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術、文學理念的關鍵詞之一。表現在影片的審美領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說又止」的敘事方式,以及傳承自「物哀」情結的婉轉淡雅氣氛的營造。
宮崎駿動畫電影常常在120分鍾以上的時間里陳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架構,並安排一段極其復雜的劇情,在人物關系與背景架構交代清楚後,影片便圍繞一個核心情節展開,但高潮的鋪陳舒緩,主題立意深遠,導演有意無意不交代徹底的一些細節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回味與想像空間。如《幽靈公主》中著名的結尾台詞「一起,活下去」,又如《千與千尋》中帶著些許悵然的千尋離開異世界的腳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載著生機緩緩升空的大樹之城等等,沒有「從此幸福快樂」的結論讓人安下心來,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細節懸念交代,類似於繪畫中的「留白」技法,於空白處留出想像的空間,邁入這處空白的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導演的世界,這與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直白單調相比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物哀」則是由《源氏物語》在日本社會所開啟的一種審美意識,淡淡的哀傷,婉轉的情意自公元1世紀以來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3],就連日本的國花櫻花也是充滿著繁茂枝頭轉瞬即逝的哀婉與悲傷,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說《古都》、《雪國》中物哀、風雅、幽玄這一獨特美感與日本文化的內在精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浸潤在日本文化中的藝術家無不受到「物哀」情結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滿異域文化的場景設計,影片的情節內容等仍是十足的東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獨的機器人伴隨著大樹上的都市飛向太空,《幽靈公主》中為了各自生存註定要斗爭下去的雙方,《紅豬》中寧願變豬、常常留給吉娜期望與等待的波魯克等等情節的安排,充滿著無奈與感傷。而體現在人物關繫上,導演則常常描繪一種少年少女間的朦朧傾慕或嚮往之情,人物細膩的表情、目光移動與面紅向觀眾訴說著心中情愫,婉轉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說過的情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有力感染觀眾,以意蘊取勝。
三、結語
作為人類想像的產生物,動畫電影這一類型與傳統電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優秀動畫電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與意蘊在藝術與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不少動畫電影導演還能以獨特的作者意識使動畫這一形式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客觀的立場與審美角度出發,在與傳統電影平等的視角下對動畫電影給予應有的關注與解析。有趣的是,隨著全球電影廣泛使用進而依賴CG技術,流行商業電影的畫面開始有了追求「以假亂真」境界的傾向,也許押井守曾預言過的「所有電影都將成為動畫」的時代真的並不遙遠
② 宮崎駿的動畫特點.
特點如下:
1、純凈
他的動畫里充滿了純凈,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他的動畫背景里總是會有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電車,老房子,風車。
2、童真
宮崎駿在動畫中縱情地揮灑自己的想像力,不像很多片子那樣有成人的顧慮或者成人的趣味。
比如《龍貓》里小孩與龍貓們的戲耍,《魔女宅急便》里的自行車螺旋槳情節,騎笤帚起飛要別人吹,這些都是很童真的想像力。
3、民族特性
宮崎駿喜歡突出一些日本民族有的東西,展現日本人的思想特點,雖然這些東西已經不代表現代日本了。
比如說,《千與千尋》這部片子就表現了有日本特色的思維方法和等級觀念。(同樣的東西在多數日本動畫中已經難覓其蹤了)。
作品列表:
1、《少年忍者》;
2、《大沖撞》;
3、《彩虹戰隊羅賓》;
4、《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5、《魔女莎莉》;
6、《天空之城》;
7、《龍貓》;
8、《幽靈公主》;
9、《膠卷咕嚕咕嚕轉》;
10、《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③ 高分!動畫中的鏡頭,場景,景別,構圖如何運用。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畫製作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11y17r-147210670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dhaaa/?zdhhr-11y17r-147210670
在「動畫製作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④ 動畫場景設計對於角色的塑造作用
動畫場景設計對於角色的塑造作用
動畫影片是當前廣受歡迎的一種類別影片。動畫製作中運用有效的手段,可以高效地將聲音、音效、動畫等有效地結合起來,而動畫影片中場景、元素造型、色彩運用都是呈現動畫影片氛圍的要素,所有的選擇和製作對於發揮動畫影片整體思想的表達以及內容的呈現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關於動畫場景設計對於角色的塑造作用,歡迎大家閱讀!
動畫場景設計對於角色的塑造作用
一、動畫設計中的場景
場景是動畫影片中使用畫面中主體的大小來模擬實拍電影中攝影機與被拍攝對象的距離,也稱之為視距。一般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等。場景實質上就是利用視覺原理以及視覺感受,將一些固有的畫面和創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風格融和起來,構成具有獨特意義的畫面構圖。場景要發揮自己的作用,還需要通過有序的、有機的組合方式來構成獨特的場景組合。
(一)動畫影片中場景的作用
動畫影片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需要強大的思想和內容做支撐,也需要很強的畫面表現力,畫面現力強,動畫影片的優勢才能得到發揮。在動畫影片的表現過程中,不同場景的構成,不同的畫面組接效果都會在視覺上給受眾形成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種感受會引起他們在心理感知上的的不同共鳴,利用場景的構成和場景的組接能夠巧妙的實現動畫故事的敘事和情感的表達。最根本的就是場景還能對於內容意義的表現作用和視覺空間的感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傳遞創作思想。場景本身是沒有特殊意義的,在動畫影片中運用到的場景,以及採用的場景的連接方式都是動畫影片創作者在其前期拍攝以及後期製作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巧思,將一些鏡頭有效的和創作主題結合起來,構成表現主題的畫面。單一的場景在畫面構成上並不具備很多意義,但是在多種畫面組合使用後,就能表達創作者的深思,是具有獨特內涵和意義的。場景的謂頭語言,就是創作者利用動畫鏡頭是畫面、背景、人物等元素的呈現,來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和思想,通過不同的鏡頭表現手段以及主觀鏡頭等來實現用畫面表情達意的作用。
二、不同場景作用
(1)遠景的運用
遠景的應用較多是在展示環境的時候,當動畫設計在畫面中需要呈現出寬闊宏偉的氣勢和畫面感以及縱深感的時候,人物等都只是作為部分背景出現,環境背景是最重要的,占據了主要位置。遠景通常運用在影片開始和結束,以及中間大停頓跳躍轉換的地方,持續時間稍長。在畢設《天鵝湖》的開頭片段中便使用了遠景,在引入故事主人公之前先起到了介紹故事背景的作用。
(2)全景的運用
全景的應用在整個影片中的運用是較為普遍的,這也是一般影片在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中,為了呈現人物的身份設定以及展示故事情節的推進而較長採用的手段,在全景中,能夠明顯和清晰的感受到角色的整體連貫的表達,能夠有效交代故事角色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
(3)中景的運用
主要是展現了在角色半身的形象,是一種敘事性的手段表現,能有效起到交代故事發展以及人物活動的作用,雖然全景也具備這樣的作用,但是中景相對於全景的整體呈現上,感情與思想的表達更加細膩,能夠有效展示不同人物之間的關系和形象,一般在表達重要角色的行為的時候,都會採用到中景的表現手段。
(4)近景的運用
能夠使畫面鏡頭所要向觀眾表達的內容單一化,使觀眾在觀看時能夠更近、更集中精力地觀看角色的動作、表情,產生一種交流感的同時也產生一種置身於事件之中的參與感。近景在影片場景中的運用中,主要是通過展現角色細致入微的表情以及動作,來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形成一種現場感達到引起共鳴和觀賞興趣的目的。
(5)特寫的運用
是能夠在最大的程度和范圍內強烈的烘托出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和情感的表現手法,也是角色情緒以及角色心理傳達的最佳表現方式。在表現事物時,通過對事物本身最具特徵的、關鍵部位的拍攝,來傳達一定的情感,表示特定的意義。讓受眾能有一種呼之欲出的緊迫感,將影片所要傳達的信息能更好地更有效果的傳遞給觀眾。
由於不同的場景造型在不同的感情表達和思想傳遞上是不同的,每種場景造型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都是需要不斷的磨合和修改的,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動畫設計中常用的場景造型都需要經過慎重考慮,採用最具大眾效應的場景元素的組合。因此,重要的場景造型都是需要系統地去考慮到劇情發展、主題呈現、人物角色設定和故事走向的,如果沒有明確的規劃,會造成創作過程受阻,影響製作的進度。
三、結論
動畫影片中場景的應用是一個系統的項目,要在場景的應用中較高效率的使用場景,發揮場景的作用,達到創作者的創作期望,就需要做好創作規劃,在創作過程中有步驟有計劃實施。在場景的設計上組員通過討論不斷改進,在使故事節奏井然有序,不乏觀賞趣味性的前提下對不同的場景需要採用不同的場景,這樣既不會造成影片的雜亂無章,同時,也很大程度上使畫面的效果更突出,更深入人心。開頭片段出現的遠景和全景中呈現出的慢條斯理與片段中間近景和特寫所帶來的緊張壓迫感形成了的強烈的對比,給受眾帶來更深刻的印象,視覺感官更具有沖擊力的效果。
擴展: 影視動畫藝術的場景設計及角色創作論文
1引言
場景、角色、劇情對影視動畫的創作影響較大。影視動畫的時間、空間背景是場景設計,是角色、劇情發展的平台。角色是對作者思想的表達,是整部作品的靈魂。而劇情則貫穿整個作品的之中,是作品的主線。影視動畫的創作離不開場景、角色、劇情等,尤其是場景和角色在影視動畫的創作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更需要我們對其加大關注,如此才能創作出一部優秀的影視動畫作品。
2影視動畫藝術的場景設計
2.1場景設計的內涵
影視動畫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場景,對影視動畫的整個劇情起到襯托的作用,在裡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影視動畫藝術中的場景設計是對影視動畫整個作品中的場面進行設計,是除去角色造型之外其他所有事物的造型進行的設計。對影視動畫進行場景設計時需要結合人物的背景,情感,並與時代背景相融合,只有場景設計具有針對性和選擇性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為人們所贊同。場景設計要符合以下3個要求,其一,要對故事的走向十分明確,根據不同劇情、劇情的起伏等作出不同的場景設計。其二,場景設計要與影視動畫本身的風格相符合,否則看起來就不倫不類。其三,要充分認識到人物的性格特點等,場景設計要做到與人物的性格特點相符合。
2.2場景設計存在的問題
當代社會,影視動畫產業發展迅速,場景設計就好比電影中的特效為人們所喜愛。以《秦時明月》為例,雖然它在中國是第一部長篇3D動畫也是第一部3D武俠劇,場景設計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作用,讓人們稱贊不絕,但國產動畫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影視動畫場景設計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在一些成本低的動畫中這些問題更加顯著。
(1)對場景設計的概念混淆,不清。許多人往往把影視動畫的場景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混淆,雖然二者有一定相似之處,但從本質來看,二者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環境藝術設計是為了豐富整個畫面的色彩,在進行設計時偏重於追求表現力,使表現力在作品得到充分發揮,促進畫面色彩豐富。
(2)場景設計不合理。有些影視動畫創作者在進行場景設計時片面的追求給予觀眾強有力的視覺沖擊,而忽略的劇情的發展,與實際內容不符,容易給人們造成一種虛假的印象。
(3)場景設計不具有連貫性。場景設計需要具有連貫性,在動畫的開始、高潮、結尾等場景需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現對某一場景十分偏重而對其他的場景忽略的現象,猶如在影視劇中不能出現穿幫一樣,影視動畫中出現斷節的現象也是不允許的。一部優秀的影視動畫作品需要任何場景都能獲得人們的好評。
2.3促進場景設計水平提高的措施
(1)促進影視動畫場景空間表現力的提高。影視動畫的'場景設計中,空間表現力的強弱與距離的遠近緊密相關。景物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空間會變得有層次感,繼而產生縱深距離感,構建一個和諧統一的畫面。
(2)對場景的色彩進行優化配置。給人感官造成最直觀刺激的是色彩,要想視覺效果不同需要進行把不同的色彩進行搭配,根據不同場景有針對性的搭配不同色彩,以吸引觀眾視線。
(3)對影視動畫場景設計進行合理的布局。做到首尾呼應,使其具有連貫性,促使各個場景和諧統一,場景變化符合劇情發展,給觀眾帶來視覺盛宴。
3影視動畫中的角色創作
3.1角色創作內涵
影視動畫中的人物角色和影片中的演員相同,都是被賦予生命力的,對自身的角色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等可自由進行表達,甚至有的發展會超越現實,如有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具有生命力的物品如玩具等都有可能成為主角被賦予生命力,創作的自由性和誇張隨意的表現手段增強了影視動畫對觀眾的吸引力。角色的創作具有自由性,從當前大眾審美的特點來看,一般要求主角個性鮮明、富有感染力、造型突出、品德高尚等,但不僅僅局限在這幾個方面。
3.2角色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角色創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有三點:
(1)對主角過分看重,降低了配角的存在感。影視動畫創作時需要對每個角色都平等對待。
(2)受人物原型局限,創新受到影響。如孫悟空等人物形象在進行創作時具有個性但心意不足。
(3)具有濃厚的英雄色彩,觀眾很難對此產生共鳴。角色創作時需貼近現實,尋找不平庸的人物為原型進行塑造。
3.3促進角色創作水平提高的措施
想要塑造一個動漫角色並取得成功與成功的原型設計緊密相關。使角色深入人心的首要關鍵點人物原型設計,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特點不同,一般分為兩大類,即正派、反派。正派角色較多,例如英雄類的角色,用典型的語言、事件、背景對這一角色進行修飾,如國產動漫《畫江湖之不良人》中李星雲一角,在與玄冥教、通文館、幻音坊、天師府等一系列惡勢力斗爭的過程中塑造了勇敢機智的形象。其次還需要對人物進行美化,與美學原則相符,在美的前提下對個性進行突出,使其符合人們的審美。第三,人物角色通過表演來呈現,需要不同的表演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給大眾完全展示出來。可利用擬人、誇張等表演手法,豐富演技,使角色鮮明、生動,符合觀眾審美。
4結語
影視動畫是將人們天馬星空的想法、願景、憧憬、臆想等以完美的形象展現出來的一種手段,是對人類抽象思維向具象化拓展的途徑,是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藝術。場景設計、角色創作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統一於影視動畫創作的實際。如果影視動畫在創作過程中缺失了場景設計,那麼角色創作也不足以發揮作用,如果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缺失了角色創作,場景設計也將變得索然無味。由此可見,在影視動畫藝術創作中,對場景設計、角色創作進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促進影視動畫藝術在數字時代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勇.論影視動畫藝術的場景設計與角色創作[J].大眾文藝,2015,(4):191-192.
[2]張艷梅,李砥.解析影視動畫藝術的原型意識與角色創造[J].電影文學,2013,(5):53-54.
[3]孫佶.論動畫藝術下的動畫角色創作共性和個性[J].電影文學,2013,(17):59-60.
[4]唐傑曉.論信息時代影視動畫藝術的發展[J].美術界,2012,(4):86-86.
;⑤ 動畫電影分析的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關於動畫電影的書。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影像所構成的時代,媒體的權力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對於當下的大眾來說,看電視、電影,觀看影像,接受媒體提供的信息,早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如此,接受影像成為一種體驗,同時,這也是家庭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新方法。作為一種集體觀賞的藝術形式,動畫對於它的觀眾來說,有著強烈的「集體無意識』』意味。通過動畫,受眾找到了一種共同「話語」,動畫作為傳播媒介而成為某種主導時代價值觀的工具。動畫絕不僅僅是消遣,它對當代社會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深遠得多,特別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在潛移默化中開始了動畫主導的成長方式,由動畫幫助他們形成價值判斷,形成某種歡笑的權力空間。在現實生活中,動畫用開玩笑的形式不知不覺地引導著兒童的成長。動畫讓大眾在夢幻中接受自己對潛意識的放縱,而傳統則被悄然改裝與修飾。從而動畫角色成為偶像,動畫故事成為某種社會關懷下的敘述語境,動畫場景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居所,動畫台詞成為流行語,動畫道具成為大眾手中的玩具,動畫音樂成為耳塞里的所有。這時候,動畫作為娛樂化的權力空間,沒有道德化的判斷,只有娛樂與覆蓋。
本書的目的是要將作為商品的動畫進行解讀,解讀的工具就是權力空間中的「影像語言」,這是理性、深層次地把握自主成長模式的一個機會。與此同時,思考並探索我們該怎麼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動畫形態,在保證其商業價值的同時搭建當代中國的「語言方式」?
⑥ 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分析
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分析
導語:動畫角色是一部動畫中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部動畫片能給人留下印象的重要原因,成功的角色形象所擁有的價值甚至遠遠大於其動畫片本身。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角色造型的重要性和特徵
(一)角色造型是整個動畫製作的重要環節
動畫角色――在生活中是為人們所熟悉的動畫明星――對於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其現實意義。
一部動畫片的前期美術工作中,包含有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以及顏色指定。在這幾個部分里,設計感覺上最不好把握尺度的就是角色的設計。它首先是要適合劇本的需要,這個角色必須給人一種感覺,就是要看起來像劇本里用文字描述的那個人。所以,一個角色要讓大部分人都滿意,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所謂眾口難調。
這一點在日本動畫中就有一種較為討巧的方法。日本動畫的基礎往往是漫畫,漫畫的成本相對低廉,可以預先培養觀眾群。一部優秀漫畫要改編成動畫,角色問題是不用擔心的,只要做到原汁原味,就會有人喜歡了。但是鑒於中國漫畫市場完全沒有發展起來的現狀,中國動畫現在暫時還找不到好的辦法來預先培養觀眾群,這樣就只有借鑒成功動畫片的設計經驗。在這方面,韓國在動畫和游戲領域模仿日本先進成熟的現有作品,也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所以中國動畫要是走這條路,也是無可厚非的。
(二)動畫角色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的載體
動畫角色在外在風格上千差萬別,不管它的外形如何變化,都是人的某些特徵的一種折射。在研究和設計動畫造型之前,首先要了解人的外在不同特徵和內在性格差異,重視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這樣才能賦予動畫角色以感染力與生命力,才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動畫形象。所以,無論風格是寫實還是匪夷所思的幻想,都離不開它們作為表達人類精神和情感載體的這一特徵。
二、角色造型設計的藝術性
(一) 藝術性
藝術,這個字眼可能過於寬泛和飄渺。討論一種設計的藝術性高低無非是個大話題,所以,這個討論要首先設定一個范圍,這個范圍仍然是在需要經過商業運作的動畫製作中,前期美術工作的設計是否能引起觀眾的注意,受到觀眾的喜愛,要把某部分人的喜好作為標准。並且藝術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個動畫角色生命力持久的重要保證。在優秀的動畫作品中,角色美術設計所具有的藝術性往往表現在其「趣味性」上。
(二)關於趣味
趣味,是藝術作品中不能缺少的,無論是電影、繪畫、音樂或是其它一些媒介。「趣味」所代表的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合點,它能夠吸引大多數的非專業的觀眾,同樣,對一些較為偏激的創作者們也有吸引力,它不會很俗氣或者很偏激。
角色自身的趣味點反映在「設計」和「繪畫」上。 「設計的趣味」是指某角色從結構上看有它巧妙的地方。最近出的一部三維動畫電影叫做《ROBOTS》,在角色的設定上就做得十分有趣,在每個細節上都能看出其用心之處。《ROBOTS》的故事背景是一個全機械的城市,所以它的全部設計都與金屬有關。有幾個片段能說明問題:一是影片剛開始,男主角剛被製造出來的時候,他的耳朵被設計成了老式錄音機的`音量控制鈕。有個鏡頭是小寶寶在拚命地哭,無奈的父親只好動手把控制鈕關小了,這時小寶寶就止住了哭。另一個有趣的設定是,動畫世界裡的機器人是通過更換自己身體的部件來成長的,男主角十二歲時候的生日禮物居然是他姐姐留下來不用的舊身軀。於是在畢業典禮上,他留下了一張非常尷尬的畢業照片。一般看到這里,觀眾們就會覺得這個細節很有趣,而這個趣味點正落在這個角色的設計上。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必須的,但是動畫片里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就是在這些細節上的設計上。這些事物有相似之處卻不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當它們被組合到一起的時候,就產生了特殊效果,也就有了趣味性。
「繪畫的趣味」是指某角色美術風格上的獨特之處。說起繪畫,人們肯定覺得這是在二維動畫里才有的。所以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我所理解的「繪畫的趣味」是相對於「設計的趣味」而言的,它是指影片的「美術風格」。所以接下來要提到的是一部國產老片――《沒頭腦和不高興》。
關於《沒頭腦和不高興》,我認為不能把角色設計單獨拿出來看。因為動畫的整體風格是簡單,包括角色、背景、音樂甚至旁白都是看似簡單的。這樣簡單的造型語言是要和動作設計結合在一起才顯出其特點的。《沒頭腦和不高興》裡面的兩個小朋友的造型簡單到只有幾條線,每個部分都精練成了視覺符號,這些符號便是趣味點。這里最精彩的地方是角色「沒頭腦」腦門上的那一「點」。那是他的頭發,也可以看作是畫面構成的一部分,是一個可變的元素,靜止的時候是點,動的時候是線。所以看似簡單的動畫,在這些元素的配合下,實際是很豐富的。
三、角色造型的可行性
角色設計的可行性是指,使某個角色成立並在整個動畫風格里和諧統一的設計因素。一個動畫角色可以設計得天馬行空、千奇百怪,但有個前提是必須在動畫的整體風格之內,否則,再好的設計如果和影片風格不協調,也是不可取的。角色設計的「合理程度」是實用性的具體表現。而在三維動畫中,這個要求就很嚴格了。比如設計一個可愛的小怪物,為了突出其可愛,我們可能把他的腦袋畫的大大的,手腳都畫的短些肥些。這個角色畫出來後達到了預期的可愛效果,在二維的紙上是成立的,但是在三維動畫里就要盡量避免這種設計。因為手腳太短,有些動作就做不出來,比如他摸不到自己的腦袋,而劇本里就正好有這種鏡頭,這就不好實現了。其實現在國際水平最高的三維動畫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但處於對技術難度和成本的考慮,這就是被視為「不合理」的設計。
;⑦ 簡析動畫影片中的場景設計
1 引言
動畫影片中場景設計是動漫作品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場景設計是指動漫遊戲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隨著時間改變而變化的一切物的造型設計。好的場景設計可以提升動畫影片的美感、強化渲染主題,它能夠使動畫影片的渲染效果更加飽滿。恰當的場景設計更能為影視作品提升附加值,直接影響著整部作品的風格和藝術水平。
2 場景設計在動漫遊戲中的作用
動畫影片的主體是動畫角色,場景就是圍繞在角色周圍,與角色有關系的所有景物,即角色所處的生活場所,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及歷史環境,甚至包括作為社會背景出現的群眾角色,都是場景設計的范圍。即除人物角色外的一切物的造型設計。它既不是單純的環境藝術設計。單純的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空間樣式的創造,它也不是單獨的背景描繪,而是依據影片的劇本,人物,特定的時間線索來進行的有高度創造性的藝術創作。「形式追隨功能,場景追隨影片」,這是場景設計的基本法則。
場景的設計對整部動畫的設計風格,鏡頭畫面,角色塑造,情緒氛圍,社會空間,物質空間都有很大的影響。場景設計還有可能影響到劇情發展,比如古代對建築規模和建築形制的規定都很嚴格,那麼古裝角色要根據自己的身份選擇合適的建築去居住和生活,活動范圍也會受到限制,劇情要依照這些場景來展開。
場景設計不但影響著角色與劇情,而且還影響著影視動畫的欣賞。動畫片給觀眾帶來的感受是動畫片中多種元素綜合產生的,它讓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而緊張、憂傷、欣喜、興奮,在欣賞過程中,觀眾最直接感受到的還是場景設計所傳達出來的復雜情緒。場景設計對動畫中的場面施加主觀影響,通過色彩、構圖、光影等設計手法來強化影視動畫的視覺表現,使恐怖氣氛更加恐怖,優雅場面更加優雅。
3 動畫影片場景設計原則
3.1整體上把握作品主題與基調
統觀全局的設計觀念就是指整體造型意識,即動畫影片總體的、統一的、全面的創作觀念。包括藝術空間的整體統一,影片時空的連續性場景、角色的風格統一,整體風格與表現主題融合一體,創作觀念的大眾性。作為場景設計師要從宏觀上把握影片的造型,要有駕駑整個作品的主體意識。在一部動畫影片的創作中,場景設計師要與導演等主創人員在創作意識上取得統一的認同,這是重要的創作原則。在實際的工作中,創作意圖的統一,往往是以導演意圖為主,這是為使影片形成完整而具有特色的風格所必須的。
設計動畫影片場景設計需要從宏觀上把握動畫影片的場景造型,要有駕馭整個作品的主體意識。場景總體設計的切入點在於把握整個動漫作品的主題;場景的總體設計必須圍繞主題進行;主題反映於場景的視覺形象中。正確完整的思維方式應該是:整體構思——局部構成——總體歸納。也就是先有一個整體的思路,再進行每個局部的設計,然後再進行總體的歸納整理。具體的做法就是要從調度著手,充分考慮場面的調度,以動作為依據。強調造型的意識,以造型的表意性、敘事性取代說明性。如何表現場景的視覺形象,就是要找出動漫作品的藝術基調。基調就好似音樂的主旋律,無論樂章如何變化,總會有一個基本情調;或歡樂、或悲壯、或庄嚴、或詼諧等等。而基調就是通過動漫遊戲中角色的造型、色彩、故事的節奏以及獨特的場景設計等表現出的一種特有風格。
3.2營造恰當的氣氛
根據劇本的需要,人物角色的活動發展,場景還擔任著營造某種特定的氣氛效果和情緒基調的任務。這也是場景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背景設計的區別。例如在《魔女宅急便》中。小魔女騎著掃把來到一個陌生的海邊小城,被食品店老闆娘收留,在度過了忐忑不安的一夜後,小魔女清晨起床上廁所,她推開閣樓的門,下樓梯,拐彎斜向穿過小院,開門進廁所。當她再開門出來時聽到旁邊的響動,忙關上門。原來是廚師也起來工作了,廚師開門,上台階,斜穿過小院,拐彎進了廚房。小魔女這才膽怯的開門,迅速跑回閣樓卧室。這場戲的情節很簡單,就是要描寫小魔女在來到一個新環境時心裡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我們可以看到場景空間設計的十分復雜,包括了上下左右前後對角的各種空間調度。這恰恰符合了人的一般心理,因為任何人在來到一個新環境時都會產生恐懼感,這是源於自己對新環境的未知,害怕有危險會發生在某個角落,對於自己造成傷害。所以場景空間越復雜,發生危險的機會越多,這種恐懼感就越強烈。這個場景就准確的營造出了這樣一種情緒氛圍。動畫影片的場景設計也是一種藝術表現,是一種世界觀的設計,不管是什麼樣類型的作品,還是採用了二維或是三維的空間形式,都可以應用視覺藝術的表現原則來實現區別於現實世界的虛擬電子空間。氣氛的營造是動畫影片場景設計的第一位,白天、夜晚、明亮、清新、陰暗、詭異……不同的環境、氣候和色彩能給玩家帶來不同的感受;然後就是真實感的實現,年代、地域、氣候、風俗習慣等客觀依據,這種真實不一定是現實中的那種真實,可以是製作者自己營造出來的一個小社會中的真實。最後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真實與誇張之中找到一種統一、平衡。動漫世界不可能完全的再現現實,卻能濃縮現實,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真實,這種真實感可以說是來自於人類社會,但卻比人類社會更有趣。當然,這需要設計師的靈感和想像力去實現。好的氣氛營造、真實感和適當的取捨誇張,也就構成了動畫影片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決定了作品的成敗。
3.3場景空間的表現和造型形式
動畫影片場景的空間要素主要包括物質要素:景觀、建築、道具、人物、裝飾等等;效果要素:外觀、顏色、光源等等。利用景深加強場景可以有效的擴大場景的空間感;利用光影塑造距離和深度感;利用引力感可以產生不同的空間效果。場景可以很容易的創造出危機感和神秘感。通過復雜互(下轉第111頁)(上接第110頁)動的場景空間強調懸念感。在場景的設計製作上,應將場景處理的盡量的豐富些、多變些、信息量大些,使觀眾不會感到不真實,太單調。由於動漫場景製作手段多元化,使用數字造型動畫軟體可以較方便的創造出超現實、幻想的內容。在場景設計方面有效的配合魔幻的效果,營造神秘感,但是任何的藝術創作都需要把握尺度,豐富多變的場景空間,並不是要求創作者一味的追求復雜,過於復雜也會造成繁瑣眩目的效果。最恰當的動畫影片場景設計就是在豐富的場景空間中,能最快地、最准確地傳達出信息、突出主題、使參與者在豐富生動的視覺效果中,沉浸其中,娛樂其中。
優秀的動畫作品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造型形式,特別是場景的造型形式,是體現影片整體形式風格、藝術追求的重要因素。場景的造型形式直接體現出遊戲的空間結構、色彩搭配、繪畫風格,設計者需要探求游戲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形成游戲造型形式的基本風格。場景的造型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造型變得更復雜細致,實時渲染也變得更快。游戲廠商不斷的在過分追求游戲畫面的寫實性,將寫實做到極端,勢必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游戲場景的造型風格應吸納全世界各地域文化的特點。
4場景設計的細節
細節在場景設計中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一部好的動畫中,豐富、貼切的細節不僅能推動和輔助情節發展,同時也能傳達導演的表達意圖與審美取向。
三維動畫《最終幻想》在對動畫場景的精心設計中,運用微妙的細節處理盡可能地反映出人物的個性和劇情的需要,通過角色生活環境中的細節:卧室床單的顏色、地板的花紋等,均可以用來推測出他的生活習慣和社會地位。因此,在對場景細節設計之前,對劇本角色的深入分析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當然,細節在場景中同時要考慮到鏡頭的時間和大小的問題,並非是一味地追求復雜。
5 結論
一部優秀的動畫影片,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特別是場景的造型形式,無論是類似《白雪公主》中場景的"圓弧"造型風格,還是類似《埃及王子》中場景的"方角"造型風格,這些影片都在世界上獲得了成功,證明了不同主題內容動畫作品的設計必須採用不同的"包裝形式"。因此只有把握主題,確定基調、從劇情出發、搜集大量的素材、結合角色的造型特點,考慮場景的表達意圖,才能製作出獨特恰當的場景造型形式。動漫遊戲場景設計不僅僅是繪景,更是一門為展現故事情節、完成戲劇沖突、刻畫人物性格服務的時空造型藝術。在創作過程中,經常只要場景一出現,整部作品的情緒基調就會立刻顯得更為突出,更為鮮明。場景運用得當,節奏就更加流暢,更加富有韻律美感;反之,場景處理失誤也會破壞影片的整體感覺。因此,在動漫遊戲的創作中應充分認識、充分利用場景對於情緒氛圍的推動作用,在塑造聲畫合一的視聽綜合藝術形象的同時,營造出最佳的總體效果。
⑧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在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鏡頭設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需要多個設計師參與到手繪畫面、劇本製作、鏡頭接洽、分鏡頭管理中。鏡頭設計還需要調度好方位,在設計稿中它起到了重要的畫面構圖、觀看視覺的作用。下面來看看!
一、動畫片鏡頭是什麼
有畫面就有鏡頭,這兩者是因果關系密不可分的。從動畫藝術方面分析,是手繪畫面和圖像畫面設計及電影場景設計的結合。這當中的圖片和鏡頭設計不是相對立的,也不是相交的,是因果關系互相影響並且也相互制約。
二、 動畫片畫面設計在鏡頭中怎麼表現
在鏡頭設計中,我們應該想到最終的體現應該是電影院銀幕上所體現的效果,主要載體還是電影院銀幕。製作中我們可以假想銀幕就是一個畫面,設計師就相當於觀看電影的觀眾,畫面鏡頭就是在銀幕上變動而為設計師轉換視角的一個時間貞。動畫鏡頭設計主要分三個部分來體現:
第一排點陣圖形,也就是構圖。動畫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構圖體現出來的,所以說構圖很重要,它也是所有電影畫面設計的重點。構圖有兩種,一種靜態構圖一種動態構圖。手繪圖,也就是靜態構圖,在美術繪畫藝術中是這樣定義它的:在四邊形的繪畫板中,設計師繪畫對於主題圖形進行一個位置分配。在電影中重點表達事物所給觀眾的視覺美感,把前期拍攝的素材結合劇本剪切再組合接洽形成,形成一個畫面形式。但電影和繪畫構圖存在形式的區別。
現代動畫中一般都是運用動態構圖。運用攝像機不同方位不同運動所產生的畫面稱為動態構圖。以《埃及王子》來說,它運用了模仿電影拍攝中運用升降攝像機的上下效果。鏡頭先從摩西的頭部大大的特寫開始,運用升降效果拉動攝像機鏡頭往下拉到摩西全身,一直到動畫中主角在雲霧中消失。這就是設計中的一個典型的動態構圖的效果,一下子就表現了主角的表情、長相、情景、人物、環境等。只需要一個鏡頭就可以把所有的都表現出來,不過這種鏡頭構圖需要設計者對畫面設計以及拍攝都要參與協調,突出畫面的流暢運動性。
三、動畫片中鏡頭應該怎麼設計
我們都知道動畫片是人們思想設計的,它屬於虛構的世界。鏡頭在動畫片設計當中也使用了虛擬設計,是虛擬實拍設計;是模仿攝像機鏡頭拍攝而製作出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達到了這種效果,在加上其他的分鏡頭設計是手繪出來的,再兩者結合。在實拍電影中這種效果很容易達到,但是在動畫片中要達到這種電影的效果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比如,在動畫片製作中,攝像機就沒有辦法拍攝透視的變化。我們從另外的角度分析,對動畫片鏡頭來說,現在所有以前不能實現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可以運用實拍手法加一點運動拍攝,所有需要的鏡頭都可以在慢慢的調度中運用到動畫片的製作當中。結合這些來看動畫片畫面設計,鏡頭設計就包含了攝影自身前後左右移動變化所產生的畫面效果,稱為畫面變幻效果。
四、機位於鏡頭畫面設計
動畫片鏡頭作為攝像機虛擬鏡頭,它所處的`位置也是虛擬的,但是卻十分講究,大家都知道動畫的起源是屬於電影,但是動畫片把他靜止下來就是漫畫,在過去漫畫只出現在簡單的一副一副的畫面中,比較生硬。後面經過發展結合電影的鏡頭加以組合形成了現在的動畫。
五、鏡頭設計中的鏡頭調度
鏡頭設計在電影辭典中的定義是:「通過鏡頭的運動(不是指拍攝對象的運動)來進行的調度工作」。其包括一個鏡頭中攝影機的移動(移動攝影)和各個鏡頭之間的組接,即蒙太奇鏡頭轉換。它屬於電影場面調度的一種手段。動畫片由於拍攝方式的限制,攝影機的運動只是平移、推、拉,這和電影實拍有很大的不同。實拍中除推、拉、搖、移外,還有升降鏡頭、跟鏡頭、甩鏡頭等。動畫片中的推拉搖移鏡頭已經做得很到位了,而動畫的本質決定了用二維動畫來表現摹擬升降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個虛擬的二維角色在角度變化時透視角度很大,畫起來不易掌握,特別是背景在帶有角度的旋轉鏡頭時,更為困難,雖然動畫片能摹仿一切電影拍攝手法,但有時這些摹仿的手法是費力不討好的。
六、結論
電影鏡頭都是由攝像機加人實拍的,但是在動畫片當中鏡頭的設計就是虛擬的,但是這種虛擬在動畫片中是真實的,動畫片鏡頭設計和電影鏡頭一樣追求畫面流程、情節突出、視覺震撼。這些因素也是每個學習動畫片鏡頭設計製作所要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