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電影月兒圓什麼時候上映
9月7日,網路電影《月兒圓》在三原縣開機。該電影由三原籍導演鄭哲執導,陝西寶輝影業有限公司、西安啟辰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電影《月兒圓》是我省目前唯一入選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網路影視劇目的影片,反映新時代溫暖本真的家庭情感,以超現實主義題材,講述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傳承和新老兩代人觀念沖突的故事,生活在農村的皮影戲老藝人秦寶根和老伴兒田秀蘭這一對典型的「空巢老人」,與兒子秦勇和兒媳姜瑩在孫子嘟嘟的教育問題上,新舊教育觀念數次激烈碰撞後,新舊生活方式多次的摩擦後,最終都在積極、平和、敞開心扉的理解中和溝通中冰釋前嫌。
近年來,有《活著》《雪娘》《三原·一九三七》等眾多優秀經典影視作品在三原采景拍攝,此次《月兒圓》的拍攝將再次為三原搭建一座走向全國的橋梁。
② 《天工蘇作》用非遺資源講中國故事,如何看待匠人為藝守終生的精神
電影《天工蘇作》,以匠人的視角,向觀眾展示了傳統工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變遷。本片由蘇州廣播電視總台、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等單位聯合出品。在影片中,有十幾個工匠在表演。他們一貫堅持工匠精神,傳承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工匠精神,令人欽佩。這部電影長90分鍾。田蘇拍攝的這部紀錄片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感觸,也讓我們看到了蘇佐的功力得到了細致的展現。
也希望繁華都市的年輕人可以看一看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他們的心靈得到陶冶,不再被世俗的煩惱所困。本片由導演孫增田執導,12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演。蘇州的傳統工藝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耀眼詮釋,明清時期最為鼎盛。當時蘇州工藝也成為了時尚的代表。毫不誇張地說,它占據了全國手工業的半壁江山。影片拍攝了晉松、核雕、燈飾、明式傢具、蘇式船點等9個典型工藝,講述了工匠們的故事。
③ 電影《女書傳奇》橫店殺青後你期待嗎
值得我們期待的。《女書傳奇》以湖南省南部永州市江永縣民間文學中「瑤姬借天書」的故事為載體和原型,講述由神器幻化的雙生花朝夷、晚夷兩姐妹,歷經磨難創造女書,勇斗異蛇,最終使人間重獲太平的神話故事。電影切口細微,以小人物展現大能量,傳遞真善美的大愛情懷。
電影《女書傳奇》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開拓性地為嚴肅故事注入年輕活力。影片自創作之初主創團隊便多方實地走訪、考察,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劇本共經16次修改,召開5次專家研討會,只為匠心創作,力求向廣大觀眾奉獻一部全新視聽體驗的影片。
拍攝過程中,主創團隊運用時代語言講述傳統故事,深入挖掘人物內核,最大程度還原江永曆史與風土人情,本片以「正義戰勝邪惡」的民間故事演繹出江永動人的民族風情,片中不少元素來源於江永地區瑤族民俗民歌及古老習俗,藝術風格唯美、真實,展現了江永人民自然本真的生活狀態,貼近文化本身,謳歌了人們積極向上、純朴善良、愛情忠貞的美好品質。
④ 《天工蘇作》聚焦非遺傳承人的匠心,類似於這樣的紀錄影片還有哪些
《天工蘇作》聚焦非遺傳承人的匠心,是非常好看的,也讓觀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一種全新的認識,與之相似的紀錄影片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璀璨薪火》。《天工蘇作》就是一部紀錄類型的電影,導演從12位傳承人的視角講述了9項非遺手藝的前世今生。在該過程中,導演還拍攝了傳承人與手藝之間的溫情故事,展現了匠人為藝守眾生的精神。這樣的堅持是很令人佩服的,也是現代人做不到的。而《我在故宮修文物》成為了一部現象級的作品,讓很多的觀眾意識到了文物修復師這一職業。《璀璨薪火》側重於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群相,講述了其餘手藝之間的相遇及相知的故事。也希望繁華都市的年輕人可以多看一看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陶冶,不再被世俗的煩擾困住。
與其看一些唱跳類型的綜藝節目,還不如多看一些這樣的影片,也能讓導演看到市場,更願意進行拍攝。
⑤ 影評:拍攝於貴州凱里的電影《路邊野餐》
很久之前我就看過《路邊野餐》這部電影,還有《百鳥朝鳳》《驢得水》《十八洞村》等小眾電影,為什麼說它們小眾呢?因為這些電影的上映都比較坎坷,題材也另類。《百鳥朝鳳》講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尷尬傳承;《驢得水》把教育的喜劇演成了悲劇;《十八洞村》講的是湖南湘西的扶貧之事。
回到《路邊野餐》,這部電影初期的宣傳是農民(醫生)詩人、貴州凱里等元素。對比《十八洞村》的如歌田園,《路邊野餐》比較冷調,老舊的舞廳漏雨的老房、天台的小診所、貴州彎曲的小路、以及詩人老陳旁白的詩句、綠皮火車的呼嘯等等。
《路邊野餐》講的是一個生活在貴州凱里的鄉村醫生老陳,為了尋找侄子小衛衛,帶著老醫生交給的卡帶、衣服、舊照片從凱里來到陌生的小鎮(鎮遠某地),在這個亦真亦幻的小鎮中,他與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8月11日在瑞士洛迦諾首映,2016年7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冗長、陰沉、慵懶。主角陳升(老陳)是凱里診所的一個醫生,《路邊野餐》也是他詩集的名字。
生於1989年的年輕導演畢贛創作劇本《路邊野餐》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影片中借用畫面構圖的生態詩意與老陳旁白的詩句來記錄貴州的破碎詩意。
無論是滴答的雨滴、噗嗤的水壺、居住在水泥洞里的水果商、鐵軌和綠皮火車、還有貴州當地的民歌和方言等等,在特寫或冗長的鏡頭中,給觀眾一種壓抑、錯愕的詩意之美。
電影中老陳的詩:
人物出場定位
這些詩句是電影開始不久,主角的旁白,主角的很多詩句,都是和貴州凱里生活有關的,比如亞熱帶氣候、用手電筒照亮衣櫃等等。
電影開頭《金剛經》就表明了未來、現在和過去的不可知,碎片化的鏡頭開始泛濫在電影的前半段。
民間流傳的野人。電影中有幾次提到野人,電影開始小衛衛說到電視中報道的野人,他感到害怕;後來老陳開著哥們的車行駛在濃霧彌漫的公路上,也穿插了野人報道;後來還有大衛衛教老陳趕跑野人的土方法。這里的野人,或許是民間對未知的、不可抗的事的一種寄託吧。
夢。老醫生關於「愛人」的夢,老陳關於「媽媽」的夢,都是對愛的追憶和呼喚,在鎮遠,老陳哽咽著和漂亮的婦人談起他的夢,關於大海、關於海豚。還有鍾表匠的職業,也和夢有關,活在陰間的人托夢,是民間經常聽到的話題之一,輪回、信仰這些神秘的東西,在《路邊野餐》似乎很縹緲,包括小鎮的那些開流行音樂演唱會的小伙、在農村打檯球的小伙、擁有一個導游夢的洋洋等。
老醫生因夢,回想過去美好的愛情。
老陳因夢,而上山再次祭拜母親,而去鎮遠尋找夢中的東西。
洋洋因夢,送給大衛衛一根紅繩,這樣大衛衛開車就不會熄火,她要去遠方,除非時間能倒流。
先簡單介紹一下電影中的兩個地標詞「凱里」和「鎮遠」:
凱里市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接台江、雷山兩縣,南抵麻江、丹寨兩縣,西部福泉縣,北界黃平縣。地勢西南高,北東低,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等榮譽稱。聞名世界的西江千戶苗寨就來自貴州凱里雷山縣。
鎮遠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離州府凱里市190公里,位於貴州省東部,東靠湖南新晃,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
這里提到的是貴州凱里和鎮遠的風光。電影的英文名是Kaili Blues,中式翻譯過來就是憂郁凱里或藍調凱里。導演畢贛出生於貴州,這部電影中穿插的是活生生的百姓生活鏡頭,沒有刻意去美化,看那些漏頂的瓦房、銹跡斑斑的鐵軌、改建中的新農村、長滿青苔的農村小路、彎曲的鄉村道路、河邊的旅館、木板與鐵鏈搭建的吊橋、拆遷即將到來的福利等等。
這部電影,除了讓觀眾看到電影中的人生百態,也看到了電影之外導演的出發點,用詩意去解讀人間的悲苦,用鏡頭去記錄和宣傳凱里。這樣的勇氣,很少有人能做到。
這里的詩並不美,太抽象。
這里的風景並不美,太壓抑。
這里的畫面並不美,零碎,冗長。
但是,我喜歡這樣接地氣的作品
一年多以前,我看路邊野餐以後,就隨手塗鴉了一段文字:
路邊野餐
穿行在黃昏的山間小路
回到多年以前的土地
瘋長的野草、放養的黃牛
寂靜的山谷把我們圍住
沒有路燈、沒有愛情、沒有4G網路
只有煤炭、燒烤、煙酒、朋友
.
搬著石頭,壘起
生火引炭,搭架,拌料
開啟燕京啤酒,在夜色中迷失
扇風、沫油、翻串,樣樣得親自搞
誰在歇斯底里的罵娘
誰又在曠野中唱起了情歌
.
女人,酒,煙,性,夢想,友誼
在放浪的談笑中,我們已經慢慢變老
屁股下的土地,十年之前
種的是花生?玉米?還是黃豆?
黑夜把我們圍住
我們是荒野中的小丑
.
路邊野餐,不是一部電影
沒有詩歌,沒有收音機,沒有女孩
路邊野餐,歡笑和哭泣交織
昔日的草帽,丟失在哪裡
籬笆已經被荒草吞噬
我們被城市和鄉村遺忘
阿亮的月亮於2017年4月
《路邊野餐》我看了兩遍,第一遍帶著好奇,第二遍是因江左融姐要看我寫的影評,才再次看的,當初也是我推薦姐姐她看了這部電影,在我的心中,這不是最好的電影,但喜歡小眾類電影、喜歡貴州的觀眾,應該抽個空看看。
作者|阿亮的月亮
原標題:《創作劇本花費3年時間,在貴州凱里拍攝的這部電影,成本不過20萬,卻獲國內國際10多個獎項》
更多好文可點擊關注專題:
馱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