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有源音樂電影作品分析

有源音樂電影作品分析

發布時間:2023-03-05 19:18:45

❶ 以一部電影為例子,介紹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評析《勇敢的心》電影音樂

澳大利亞著名影星兼導演和製片人梅爾•吉布森的影片《勇敢的心》描寫了蘇格蘭古代戰爭,是一部史詩巨片,長達三小時。該片最讓我動情的乃是影片中的音樂。
音樂中運用了蘇格蘭民族器樂,表現出音樂的質朴、純情動人。音樂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細微的感情變化,一段段優美的音樂更是催人心魄的讓人感動,使人的心神馳往那一片神秘的蘇格蘭土地。18首音樂作品緊扣電影劇情的變化,無論是如華萊士私定終身的溫馨場景,還是奮力搏殺的宏大戰場,都用溫情的蘇格蘭原駐音樂,或是回腸盪氣的弦樂表現的淋漓盡致。以下就是從電影音樂功能的幾個方面來分析《勇敢的心》的成功之處。
一、渲染氣氛
(一)渲染地方色彩
伴隨著深邃、寬曠、幽怨、盪氣回腸、悲壯的蘇格蘭風笛,攝影機引導我們的視線穿越於蘇格蘭高地的如史詩般的景色之中:深藍色的山脈覆蓋著一層紫色的天空,天空的邊緣點飾著粉紅色的雲彩;自遠處看去,大大的鵝卵石自山巔渲泄而下,然後沖流入一片深綠色的草原;還有那到處分布的蘇格蘭湖泊,時時映照著穹蒼的變幻。在一片寬廣、黑暗的天空里輕吟著淡藍色的光輝。音樂與畫面天衣無縫的相反相成、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地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空。一段旁白又向觀眾說明了故事的發生的歷史背景。短短的不到3分鍾時間里,導演將畫面、背景音樂、旁白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歷史沉重感的意境。
(二)渲染環境氣氛
威廉的父親馬爾康與哥哥走進谷倉,發現六十具屍體那一段。「麥克安德魯斯……麥克安德魯斯!」馬爾康喊著。他們下了馬。音樂漸起,約翰舉起了一把砍柴用的斧頭,然後走到谷倉的門口,把門推開。聽不到裡面有任何聲音。這時陣陣的鼓聲,伴隨心跳的節奏,不禁讓人屏住呼吸,一同感受他們那時的緊張。突然,一隻鳥飛出谷倉,打破這一緊張的氛圍。馬爾康窸窣的腳步聲,又一次緊張起來。原來是小兒子威廉就站在谷倉的門口,正往裡面的屍體瞧。
威廉假意向殺死美倫的貴族投降那一場景,通過音畫的完美結合,體現了情節的張力。幾個騎馬的士兵手持長矛在四周巡視。威廉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出現了。音樂起。(慢動作)威廉策馬緩緩向哨兵走來,馬蹄踩著地上的泥漿(特寫);躲在暗處的哨兵悄悄尾隨其後。音樂快,畫面慢,鏡頭快速在威廉、士兵、殺死美倫的貴族之間轉換。畫面與音樂的不對稱性,形成了強烈的藝術對比,從而營造了緊張、牽動人心的影響效果和畫面的沖擊力。(轉為正常動作)突然,威廉從背後抽出一柄三節鞭,打向軍官。還有一對比是環境聲響與背景音樂聲響對比,比如馬的叫聲,馬蹄落地濺起泥漿的聲音都被放大化,以動襯靜。表現了威廉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機智。都在這3分多鍾場景中出色地表現出來。

二、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
音樂就其本質來說,是最不善於表現視覺上可以把握的現實世界中有形的客體的,它的最大長處在於高度概括地表現人類最內在的心理體驗,微秒豐富的感情狀態。用音樂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更是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①
威廉在參加父親葬禮結束後,遲遲不願離去,這時參加葬禮的一小女孩走到正在啜泣的小威廉面前,手裡握著紫色的薊花要送給威廉。威廉的眼睛望著小女孩的雙眼,淚水禁不住又一次流了下來,是因失去父親還是被小女孩感動而流,我想,這兩方面都有。這時候,背景音樂響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優美、哀怨的情調。從而表現出威廉失去父親後的憂傷和兩小無猜之間純真的相互關愛之友誼。無論環境怎樣惡劣,都不會阻擋住人們對愛情的渴望。
三、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勇敢的心》的主題是「愛情」和「自由」。電影中的各種藝術元素,都是圍繞這突出主題思想而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例如一曲《Secret Wedding》,見證了威廉與美倫的秘密婚禮,沒有語言,只有緩緩流淌著溪溪泉水和連綿的山巒。在這里,只憑借音樂就達到了深化「愛情」這一主題的作用。讓我們在美輪美奐的美麗大自然風景之中體會他們纏綿、浪漫的愛情。
還有影片的結尾那一曲《Freedom》。當威廉使盡全身的力氣,張大了嘴,用最後的力氣高喊:「自——由!」的時候。鏡頭切換,史蒂芬痛苦地閉上眼睛……,伊莎貝爾也痛苦地閉上了眼……這是「愛情」和「自由」的主題都達到高潮。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威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見了他日夜思念的美倫。這時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音樂激情且激盪。
本片的背景音樂還有一大特點:音樂類型大部分為時空氛圍型。導演通過富有特定的民族地域特點或時代特徵的旋律,民族的、古代的或特殊的樂器音色,民族的、古樸的節奏,對影片整體時空氛圍產生認同感。從而達到正如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所說「它可以造就有利於從心理上接受一部影片的聽覺環境,使觀眾適應一個夢幻世界,它彷彿把作品嵌入音匣之中,使影片與現實世界隔絕,還有利於感覺的遷移,而這正是希望觀眾做到的。」

❷ 電影音樂賞析那些經典電影中的音樂賞析

1、《beautyandthebeast》電影《美女與野獸》影視原聲
《美女與野獸》是一個創作於18世紀的古老法國童話,原作者是Gabrielle-SuzanneBarbotdeVilleneuve。故事講述了一個被施了咒語的王子變成了一個面目可怕的野獸,後來有一個美麗的女孩愛上了野獸,從而解除了魔法。這個故事早在1946年就曾被法國導演拍成過電影,1991年的迪士尼動畫版本則更讓它更加家喻戶曉。
據悉,比爾·康頓(BillCondon)為迪士尼導演的這部《美女與野獸》還將從1994首演的迪士尼同名百老匯音樂劇中取材。後者根據動畫片改編,劇中由艾倫·曼肯(AlanMenken)和蒂姆·賴斯(TimRice)創作的多首歌曲,都是動畫片里所沒有的。
2、《TheTwoTowers》為電影《指環王》影視歌曲
霍華德肖《HowardShore》為托爾金的《指環傳奇》中獲得巨大成功的第一部電影章節所作的音樂為他贏得了奧斯卡(Oscar)最佳原創配樂獎,這給了他一個驚喜,因為這部音樂有著雄心勃勃的規模和堅定的黑暗意味,這些因素輕易地模糊了典型電影幻想音樂和完成的音樂會作品之間的界限。
它的續集採用了同樣的,通常是瓦格納式的戲劇手法,按照電影的故事情節,進入了更加陰郁和不祥的黑暗角落。前一部由霍比特人啟發而成的牧歌在這里被豐富的民族結構所取代,這些結構擴展了中土世界和人類世界的音樂范圍;挪威小提琴哈丹格爾代表了羅漢和北非的瑞塔,為摩爾多主題增添了色彩;而圓木鼓、迪盧巴、木木琴和西姆巴隆則增添了迷人的紋理。在那裡。樂譜中隱約出現的管弦樂雲朵因肖爾出色的合唱作品而變得明亮起來,這部作品將古老的禮儀影響與伊莎貝爾·貝拉克達利安、獨立流行歌手希拉·錢德拉、本·德爾·馬斯特羅和伊麗莎白·弗雷澤的各種獨奏曲相融合。」戈倫的歌曲《作曲家與抒情詩人弗蘭沃爾什的最後合作》是埃米利亞娜·托里尼的後現代主義焦慮中的比約基,有助於突出故事的現代寓意。
3、《BreakingDawn》是《暮光之城:破曉》的影視原聲
加州樂團Castaneda主唱VegaSchenk最新企劃的普普風電氣雙人組TheBoomCircuits,其繁星閃爍般的電子樂音碎片,搭配有如DeathCabForCutie主唱BenGibbard的嗓音,給人驚喜的錯覺。好像從清澈的吉他picking漫舞漸入至層層堆砌出的合成器濃霧中,然後又在沉淪迷走之後步出薄暮、迎接外頭灑下的暖陽光束。

❸ 有源聲音在電影中不僅僅參與敘事還可以干什麼

還可以刻畫人物。

聲音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刻畫人物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人物的對白中,了解到某個人物的性格特徵,比如《理智與感性》中的姐妹倆,姐姐與妹妹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兩個人的對白也完全展示了姐妹彼此不同的思想和性情。而獨白更能體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一個人物內心真實的聲音,完全流露出本人的真實想法,用獨白來表現人物特性是最明白不過的。

電影聲源的種類分為三種形式:人聲、自然音響、音樂。

一、人聲

人所發出的由音調、音色、力度、節奏等因素所組成的聲音以及人的話語。是人類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聲音手段。

二、自然音響

除了人聲以外,在電影時空關系中所出現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環境中的一切音響或雜訊。有時群雜聲亦起自然音響的作用。

三、音樂

從純音樂形式轉化而來的電影視聽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它被納入了電影的時空關系之中,從而獲得一個為純音樂所不具備的電影空間,因此其性質完全不同於純音樂。

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聲源處於事件或敘事空間的音樂和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的音樂,前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在音樂課上唱的《小麻雀》或《離別歌》,後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片頭出現的管弦樂隊演奏的「離別歌」。



❹ 電影《花樣年華》的音樂分析

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是一位非常具有特色的導演,他的作品雖不多,但個個堪稱經典。王家衛對音樂的感知極其敏銳,對音樂在電影中運用尺度的拿捏也十分到位,並且擅長利用音樂元素渲染氛圍、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電影音樂的巧妙運用已成為王家衛的電影作品的重要風格,也是對其作品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王家衛電影音樂整體風格

音樂在王家衛的作品中已經超越了附屬於電影的地位,成為電影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擅長利用音樂元素渲染氛圍、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王家衛電影音樂的整體風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形式多,數量大,偏愛使用環境音樂。

王家衛電影作品中幾乎包含了流行樂、搖滾、爵士、華爾茲、戲劇、歌劇等各種音樂形式,每種形式、各個地域、不同年代的音樂都能夠被王家衛放進電影中,並發揮它們獨特的作用和效果。

音樂數量之大在王家衛電影中的表現也十分明顯。如影片《重慶森林》中各種音樂累計時長達48分鍾,超過整部電影時長的一半。《東邪西毒》中的17首曲子也佔到整部影片近50%的長度。

王家衛作品中還偏愛使用環境音樂。無論人物角色獨處在家,或是在快餐店、酒吧、舞廳,都會有相應的環境音樂相伴,以此營造特定氛圍,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

二、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音樂分析

影片《花樣年華》是由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一個關於婚外戀的故事。該片故事情節較為簡單,沒有太多的曲折懸念,卻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男主角梁朝偉也憑該片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影片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但其中獨具匠心的配樂,是該片獲得的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借來”的主題音樂

主題音樂是一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意義的音樂,是影片主題的音樂表現形式。電影《花樣年華》的主題音樂是借用日本導演鈴木清順的《夢二》中的插曲Yume jis Thene,該曲出自在亞洲電影配樂領域中久負盛名的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之手。這首曲子在影片中共出現7次,貫穿了男女主角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的全過程,也是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插曲。

Yumejis Theme是一首以g小調作為主曲調的大提琴協奏曲,曲子中大提琴的撥弦音強勁有力,極富節奏感和律動性,和圓舞曲柔美圓潤的節奏相互交映,使得整首曲子的旋律更顯復雜多變,神秘優雅,營造出一種蔓延整部電影的誘惑和曖昧的氛圍。

陳太太和周先生成為隔壁鄰居之後,在房東的麻將桌上不期相遇,這時他們只是普通的鄰居。當身著旗袍搖曳多姿的張曼玉和帥氣優雅的梁朝偉在麻將桌邊擦肩而過時,導演採用了慢鏡頭的方式,並配上這首充滿了曖昧情調的曲子,暗示了兩人之間將要發生的感情糾葛。一段時間之後,男女主角已經比較熟悉,愛人經常不在家,他們都喜歡在樓下的面攤吃飯,陳太太買過飯回去的時候,就和下樓吃飯的周先生在樓梯口相遇,此時,音樂再次響起,畫面依然變慢,並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現了他們在相愛前雖有交集卻互相平行的生活。音樂第三次出現依然是在狹窄的樓梯口,依然是在來回面攤的途中,這時他們都已經發現了愛人出軌的痕跡,卻礙於他們自身性格和骨子裡傳統文化的約束,都沒有勇氣打破身份的界限,但彼此已經心照不宣。

在確定自己的伴侶已經出軌之後,在憂郁的音樂聲中,兩個人都露出了寂寞和無奈。在他們尋找自己的配偶開始婚外戀情的原因時,兩人的關系迅速發展,變得越來越親密無間,並且發現了共同的武俠小說情結,就經常在一起研究武俠小說,這段時間也是他們在一起最快樂的時光。房東的流言飛語又讓陳太太對於和周先生的交往開始變得謹慎,刻意躲避著他。直至他們互相表白心跡之後,陳太太忍不住趴在周先生的肩膀上失聲痛哭。最後,當世事變遷,花樣的年華已經悄然流逝,緩慢而悠長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依然採用慢鏡頭的方式,音樂和畫面高度吻合,表現出當時間如流水般從指尖淌過,曾經的真摯情感卻依然在心底揮之不去,不免讓人欷歔感嘆、滿心傷懷。

這首主題音樂貫穿於故事開始、發展、高潮、結尾的全過程,成為男女主角愛情發展的最好見證,也細膩真實地展現出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微妙變化,渲染出曖昧憂郁的氛圍,推動著故事情節的連貫性發展。在談到為何要“借用”這首《夢二的主旋律》作為電影的主題音樂時,導演王家衛說:“我一聽到《夢二的主旋律》這首曲子,就覺得它無論是在節奏上還是旋律上,都和影片《花樣年華》十分搭配。因為這首曲子是個華爾茲的旋律,是周而復始的迴旋曲,需要男女雙方的互動,和電影中張曼玉和梁朝偉間的互動關系恰好吻合。”正是這首“借來”的主題曲,完美詮釋了電影的主題,與影片的內容韻味、男女主角的表演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對電影的主旨和內涵起到了重要的升華作用。

(二)老歌《花樣的年華》

在電影的結尾,男女主人公隔著一道牆各自獨坐,收音機里傳來周旋的老歌《花樣的年華》: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美麗的生活,多情的眷屬……在優美柔情的歌聲中,本就深陷懷情思舊情緒中男女主人公更加心事重重。電影鏡頭在二人之間緩慢來回平移,表現出他們在情感和社會的雙重壓抑下的苦惱和矛盾。當花樣的年華悄悄溜走之後,只能選擇將彼此的感情放在心底,保留著那份美好的回憶。

歌曲《花樣的年華》是1946年歌手周璇在其主演的電影《長相思》中所唱的一首插曲。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周璇扮演的李湘梅在戰爭中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聯系,被迫淪為一名舞女,受盡了生活的折磨。在李湘梅一次生日時,非常感觸,唱了這首《花樣的年華》,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美滿家庭、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愛情的追憶。《花樣的年華》這首歌曲在電影《花樣年華》的結尾出現,主要作用有兩個。首先,我們不難發現,電影“花樣年華”的名稱就是來自於周旋的這首歌曲名,說明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主題就是對年輕時經歷的單純美好愛情的追憶,和歌曲《花樣的年華》的主題和意義非常契合。在講述完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之後,將這首曲子放在電影的結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揭示了電影的主題,引起觀眾對青春年華的思考和對如煙往事的回憶。第二,歌曲在電影中的出現採取了有源音樂的形式。所謂“有源音樂”,是指觀眾既能夠聽到音樂,又能看到音樂的來源(如該片中的收音機),是敘事體內音樂的一種。這首曲子以有源音樂的方式出現,使得主題的揭示更具有寫實性,能夠給觀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起強烈的共鳴,也是對電影情節畫面和人物內心世界更為真實完整的表現。

(三)《花樣年華》中的戲劇音樂

影片《花樣年華》中還用了京劇《桑園寄子》、粵劇《紅娘會張生》、粵劇《情探》、評彈《妝台報喜》等戲劇音樂元素。筆者認為,導演選取戲劇音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那時收音機中經常播放的京劇、粵劇等戲劇音樂廣受歡迎,因此,戲劇音樂形式的選用是那個時代社會文化的寫照;另一方面,電影主題涉及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和傳統文化束縛之間的矛盾,運用戲劇等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也暗示著傳統文化在普通群眾中的根基還是很深厚,短期內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有很大困難,這也是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最重要原因。

電影中雖然幾次出現了戲劇元素,但是戲劇音樂的聲音在片中被壓得很低,斷斷續續,似有似無。這樣既做到了不喧賓奪主,使視覺畫面處於主體地位,又准確反映出傳統文化思想已經式微的時代背景,突破傳統思想的約束,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的文化土壤已若隱若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影片中張曼玉的丈夫和梁朝偉妻子的出軌行為也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基礎。

(四)拉丁情歌和《愛的心境》

善於在影片中運用外國音樂元素,是王家衛電影的一大特色。影片《花樣年華》中的外國音樂主要有:黑人歌手納京高的三首拉丁情歌和作曲家邁克爾·加拉索的《愛的心境》。

三首拉丁情歌都具有很強烈的感染力,加上納京高極富磁性又略帶沙啞的嗓音演唱,為影片營造出一種既浪漫感人又憂郁傷感的基調,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愛情和傳統道德之間苦苦掙扎、欲罷不能、矛盾無助的心理。觀眾即使聽不懂曲子的葡萄牙語歌詞,也很容易跟隨著音樂的節奏進入一種無限傷感的失語狀態。當音樂聲隨著主人公一句“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的愛情表白響起,巨大的蒼涼和悵惘情緒侵佔了每一位觀眾的思緒,使他們在音樂的旋律和動人的情節中徹底沉陷。

《愛的心境》是邁克爾·加拉索專為該片創作的曲子。電影的結尾,周先生在吳哥窟的牆洞中藏下了心中的秘密,並用一撮小草塞住了牆洞口,為他們的這段愛情故事畫上了句號。整個過程都回盪著《愛的心境》的音樂,簡單的撥弦伴奏和大提琴低沉的聲音,正是主人公在經歷了這場刻骨銘心愛情之後內心情感的傾訴和表達。觀眾在這曲音樂的旋律中看著男主人公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結束自己的這段愛情,不禁為他們感到傷感和嘆息。

三、音樂之外的啟迪

通過對影片《花樣年華》中音樂風格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導演對樂曲獨具匠心的選擇和運用在影片中達到的絕妙效果,也讓我們更深刻認識了“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這里的電影音樂,除了應用在影片中實現某種特定的藝術效果,還給我們帶來了音樂之外的一些啟迪。

首先,影片《花樣年華》的成功,離不開音樂元素的有效使用,更離不開畫面、情節、色彩等多種元素的有機配合。我們可以再次感受到,電影作為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要想獲得成功,需要在製作過程中把握好每種元素的作用,充分發揮每種元素的作用和意義,共同為電影主題的闡述服務。

其次,縱觀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音樂,無論是“借來”的主題音樂,還是其他音樂,都實現了音樂與視覺畫面的完美組合,都是導演對現代都市人群內心精神世界敏銳捕捉後的精確再現。讓我們通過這么一個簡單哀傷的故事,重新窺視到受多元文化沖擊的香港,都市人群面臨的情感失落、精神困頓和歷史迷茫的“病態”現象,帶給我們對歷史和人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❺ 如何分析音樂作品

最近在入門電影相關,加上以前選修課選過電影配樂,就大概談談電影中的音樂吧。分析一部電影中的音樂作品,可以從其起到的作用談起。

在電影中,很多時候音樂是沒有歌詞的,因此相當抽象、純粹。要務實地談音樂的「內容」,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有歌詞的時候,音樂本身傳達的意義和情感比較明晰、具體。然而,對於一部影視作品來說,當音樂和影像有機結合時,意義更容易傳達。有一點要注意,影視音樂作品並不僅限於一首完整的歌曲(由人聲或樂器完整演奏),也指電影中應情節要求加入的配樂。一般的電影OST(Original Sound Track)中都可找到公開發行的配樂原聲。

電影音樂的理論變化很大,因此並沒什麼固定的賞析方式。

有人堅持電影音樂應有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尊嚴,甚至有人認為音樂應該主導影像。有一些導演提倡「純粹說明式」的音樂,這種音樂和影像的地位在影視作品中是完全相等的。比如一些經典的懸疑片中,一個人遭遇了緊急情況,或是一宗謀殺案在悄然進行中——此時此刻,演員的每一個動作(步伐、呼吸、神態變化等),其實都有相對應的音樂強調其懸疑性。比較經典的有Bernard Herrmann在著名驚悚影片《觸目驚心》(Psycho, 1959)中編制的「浴室殺人」場景配置音樂,極大地刺激了觀眾的聽覺,也成就了Herrmann這位電影配樂界殿堂級巨人。他自己說,《觸目驚心》三分之一的電影效果應歸功於配樂。

當然,也有人堅持,電影要以影像為主,音樂不可喧賓奪主。不過,大師級別的導演往往對電影音樂要求極高,因此也不惜重金和優秀的作曲家聯手。導演本身不一定要對音樂內行,他只需要認清電影某個部分需要的戲劇性就行了。至於如何將戲劇性融入音樂,就是作曲家的事了。導演和作曲家的合作關系不一而足,有的作曲家是看了粗剪(rough cut)之後立馬開始寫,有的則是看完細剪才動筆。大多數歌舞片的導演都是在開鏡前就與作曲家合作完成了片中音樂的製作,開拍前事先在錄音室錄好了,再拿給演員對口型。

電影音樂的具體作用有很多:

1. 在電影字幕升起時的音樂宛如序曲,能代表電影整體的精神和氣氛。

2. 某些音樂能暗示環境、階級或是種族群體。

約翰·福特(John Ford)的西部片擅用簡單的民歌,比如《紅河谷》(Red River Valley)被用於《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中,或19世紀西部開拓時代的宗教贊歌如《Shall We Gather At the River》。這種帶有濃厚鄉愁意境的音樂通常以開拓者的樂器演奏(如哀傷的口琴或某種手風琴之類的)。義大利電影也擅於運用抒情或情緒豐富多彩的曲調來反映其歌劇傳統,特別是Nino Rota創作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3. 某些音樂可以預示即將發生的事,讓導演能事先給觀眾一個心理上的警示,經典作品不得不再提到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驚悚懸疑片,通常都配上帶「焦慮性」的音樂,有時往往是虛晃一槍,有時卻爆發為一個高潮。

最經典的莫過於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Jaws, 1975)中鯊魚主題的配樂,堪稱史上最佳,這塊要詳細講講。鯊魚出現的主題其實結構比較簡單,也就是一兩個音一再反復,但是加上漸進層遞和由簡入繁的編曲手法,成功詮釋出大白鯊的冷血窺伺、神出鬼沒,和導演在攝影手法上以大白鯊為主觀的運鏡手法相結合,搭配出強烈的藝術風格和電影效果。

順便說一句,記得當時上課時老師還給我們聽了一下兩段不同的配樂,即「虛晃一槍」和「大白鯊出沒」,雖都製造出緊張效果,但其中節奏上的微妙差別,揭示著迥然不同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然而觀眾的情緒已被撩撥起來,完全被影片的節奏所控。

不同樂器的使用在《大白鯊》一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hrissie's Death》是影片一開場時,一名少女遭到鯊魚攻擊時的配樂:一開場時豎琴輕撩漫撥,白鯊的主題穿梭其間,隱約透露著一股神秘與殺意,緊跟著弦樂狂卷出突如其來的攻擊,雖然攻勢暫歇,然而驚魂未定,即刻一波又起,急鼓如雨中,少女遭到大白鯊無情的吞噬,最後一切歸於平靜,幽靜的海面上曙色初現,彷佛什幺也不曾發生過。然而一股未知與不安,卻在海潮深處回盪不已。豎琴是威廉斯在《大白鯊》中運用得很有感覺的樂器,流轉滑動的撥弦音色,很能詮釋出海洋的無垠多變,以及浪潮起伏間潛藏的狩獵與窺伺。《The Underwater Siege》中豎琴的運用更是令人驚艷,這一段音樂描寫白鯊攻擊捕鯊籠中的海洋學者,氣氛來勢洶洶,威廉斯舍棄以常見的管弦模式,來表現這一段猛烈且驚心動魄的襲擊,反而使用豎琴這種音質向來讓人覺得柔美的弦樂器,以洶涌如潮,一波接著一波的急弦,翻騰出綿密激烈的攻擊,佐以緊湊的打擊和回盪的銅管音效,將深海中的人鯊纏斗描繪的千鈞一發,令人屏息。
4. 很多情況下需要影片中角色約束或隱藏情感,音樂也常能暗示人物的內心狀況。這一點就不贅述了,是很常見的展現人物心理活動的藝術手法。

5. 音樂可控制情緒的轉換,也能使主導的情緒中產生或造成相反的效果。

在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的《鐵血雄獅》(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951)中,主角在非理性的突發狀態下,從垂死同伴手中奪取旗子,投入激烈的戰斗中。為強調這個年輕人的愛國之心,配樂利用了美國軍歌的激昂。南北戰爭時,南方軍的掌旗兵受傷了,因痛苦而跌跌撞撞,旗子也破破爛爛,此刻,音樂轉成痛苦的輓歌,並逐漸轉為Dixie(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流行的軍歌)的怪異扭曲版。主角原本激昂的鬥志掩蓋了受傷的痛苦,但因為音樂的轉換,觀眾和主角一樣,突然陷入了可怕的頹喪中。

相反地,像在影片《邦妮與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1967)中的一段搶劫戲卻使用了鄉村式的五弦琴音樂,場面十分輕松有趣。很多影片中也常看到戲劇性不強的片段(如男女在街上漫步),卻配以天馬行空的狂想曲風,音樂濃烈、節奏輕快,與劇情產生巨大的反差。

6. 最後,也是最常見的一個作用,代表角色的個性,或者影片的主旋律。一首歌火了,帶動整部電影也火了,甚至於很多年以後,當人們談起這部影片時,經久不衰的是旋律,更是伴隨著旋律的那段記憶。好的主題歌往往勝過其片子本身,也往往是片子的濃縮。常見的還有「老歌新唱」,如Celine Dion和Clive Griffin為《西雅圖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翻唱的上世紀40年代的老歌《When I Fall in Love》,更添韻味。

電影中的音樂作品用得是否恰到好處,是否別出心裁,只要以上的幾點起了作用(倒不一定是反映出導演的匠心獨運之處,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從視覺和聽覺上給觀眾以共鳴與刺激,就可以說該音樂作品從某種意義上「傳達了意義」。

❻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解析內容是什麼

電影總體來說就是由聲畫兩種語言構成,這個開場,畫面呈現著倫敦十分當代的日常生活,聲音則載入厚重的英式文化,亞瑟王,是凱爾特神話中記載的古不列顛的國王,你可以理解為是英國祖先的神話故事。

我們聽到的是這則戲劇中掌管嚴寒的精靈被喚醒之後,唱的一首詠嘆調,這只詠嘆調最為標志性的部分就是這種有節奏的瑟瑟發抖的唱腔。

好的電影,不會有一處細節是閑筆,開場音樂,太重要了,絕對不是隨便選的,而且我們很快發現這是一個「有源音樂」,就是可以在情節中找到音樂的來源。

影片一開場是聲畫分開敘事,畫面主要帶你看的,請注意,是,空間,看過影片的觀眾會知道「空間」在這部影片中有多麼重要。攝影機先於主人公進入房間,然後,注意,空間,空間,空間。

有源音樂來自男主角,老頭的耳麥,他在聽古典音樂。音樂是對老人的一個書寫,是這個角色的一種注腳,你可以理解為,老人生命中掌管嚴寒的精靈已經被喚醒了,也就是老人站在了生命的尾巴上。

老頭忽然察覺屋裡有個男人,聲稱是女兒的丈夫,女兒不是單身很多年了嗎?男人斬釘截鐵地告訴老頭,他叫保羅,是女兒的丈夫,而且老人現在是住在他和女兒的公寓里,「陌生男人」打電話讓女兒立刻回來。更詭異的一幕出現了,回來的是另一個陌生女人。

老人崩潰了,我的好奇心全部被吊起來。詭異的節奏越來越快,詭異的情節在加密。一回頭,陌生「女兒」又稱房間里從沒有來過什麼男人。老頭再次回到自己的房間,「女兒」給他送葯片,讓他服下。這整個一段,導演運用懸疑的手法帶領觀眾深入阿茲海默患者的內心,以患者的視角看世界。

閱讀全文

與有源音樂電影作品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堂希望電影 瀏覽:813
怎麼先買電影票 瀏覽:858
看電影用哪個播放器沒廣告 瀏覽:783
亞洲視頻電影免費觀看迅雷下載 瀏覽:510
終結者3電影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93
陳妍希演了哪些電影 瀏覽:600
電影在線欲 瀏覽:967
這個電影票房第一 瀏覽:397
關於僵屍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9
你在哪裡嗎韓國電影 瀏覽:564
兩個頭的鹿是什麼電影 瀏覽:949
電影死路免費 瀏覽:572
播放歐洲的二戰電影 瀏覽:286
有哪些二戰電影 瀏覽:151
1969年電影金剛山姑娘主題曲 瀏覽:406
南方小鎮微電影 瀏覽:232
電影可以上傳哪裡看 瀏覽:68
手術室微電影一等獎 瀏覽:62
4k的電影哪裡下載軟體 瀏覽:106
教唱動畫電影獅子王主題曲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