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心靈辯證法」《安娜卡列尼娜》中如何運用了「心靈辯證法」的寫作方法請結合具體情節闡述。
「心靈辯證法」托爾斯泰在心理描寫上表現出卓越的才華,善於通過描寫心理變化的過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變。他最感興趣的是心理過程本身,是這種過程的形態和規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樣演變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動形態的多樣性和內在聯系。這被車爾尼雪夫斯基稱為「心靈辯證法」。全文主要的兩條線索中都運用了這種手法:一是列文個人的探索,表現在對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民問題)和個人幸福、生命意義的思索之上第二條線是主人公安娜的情感與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復雜性。她厭惡丈夫,同時心存內疚與負罪感;她憎恨偽善的上流社會,但依戀這種生活條件;她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卻不斷為之感到恐懼不安。「心靈辯證法」把矛盾而復雜的情感與心理流變詳盡描述出來。② 《烈火情人》的心理學分析是什麼
《烈火情人》的心理學分析:人的本質是在慾望的驅使下,在表面使用一種合理並被認可的方式暗度陳倉地在潛意識最大可能地追逐最原始的快樂,這種快樂包括感官上和身體上的滿足。
影片開場並不足以吸引人,一組老套的規范的略顯程序化的鏡頭逐漸展開劇情。一個是身居高位的議員,帶著典型的英式憂郁,彷彿常年的陰雨一般固執又死板,一個本來是兒子的女朋友,算不上性感,在我們看來也談不上貌美,卻在初次見面就撥動了這個父親輩老男人的心弦。
有些時候,我們遇見某個人某件事會猛然感覺似曾相識,好像早早已經發生過,卻怎樣也想不出個究竟,史蒂夫在自己家中第一次見到兒子帶回來的安娜,當時的感覺也應該大抵如此。
本來平靜安逸的生活從此被一股暗流沖擊著,一個完滿的家庭也將面臨不可預知的危險。安娜主動聯系了史蒂夫,留下一個地址,史蒂夫就這樣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安娜的家門,沒有一絲猶豫,也沒有一點點防備。
《烈火情人》的劇情詳細內容
安娜和斯蒂芬在別墅即將入職的內閣部長史蒂夫(傑瑞米•艾恩斯JeremyIrons飾)同妻子英格麗、兒子馬丁(拉珀特•格雷夫斯RupertGraves飾)平靜安逸地生活著。安娜(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Binoche飾)的出現像是一股洶涌的暗流沖撞著這個看似完滿的家庭。
安娜是兒子的女朋友,卻背地裡與史蒂夫展開了一段熱烈浪漫的關系。安娜曾經在青春期里與哥哥的畸戀記憶一直影響著她,這使她一面尋找各種機會和史蒂夫約會,一面又能泰若自然的面對馬丁,而當史蒂夫提出要拋棄家庭與她廝守時安娜卻冷靜地拒絕。
某日馬丁開門見到二人相會的情景,震驚和痛苦使他不慎跌下樓梯,史蒂夫匆忙下樓抱著死去的兒子,安娜此時卻無聲地離開,只留下身後中年男人無法重建的坍塌生活。
③ 一部美國的心理學電影,女主是精神分裂症
你說的貌似是《黑天鵝》但是個人建議看《穆赫蘭道》或《搏擊會》
④ 安娜·卡列尼娜:對於缺愛的人來說,愛是很危險的
1.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這是一個關於出軌的悲劇故事,也是關於愛情,某種宿命般的寓言。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比起男性來,女性更在意關系的穩定性和伴侶的忠誠度。
當女性決定出軌的時候,她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對於安娜來說,她的故事,是從目睹另一場背叛,還有一場意外死亡的事件開始的。
2.
安娜的哥哥史蒂文與家庭女教師出軌,妻子杜麗發現後堅決要求離婚。為了挽救兄嫂的婚姻,安娜連夜從彼得堡乘坐火車趕到莫斯科
一路上,安娜和一位貴婦人聊得投機,下車後,貴婦人把自己的兒子--充滿魅力、風流倜儻的渥倫斯基介紹給安娜認識。
正在兩人對視,幾乎是一見鍾情的瞬間,列車站台發生了一陣騷動:一位老人為了撿掉下月台的包袱,意外被火車軋死。
兩人不禁跟隨人群看向火車下的屍體,抬眼的瞬間,彼此心潮澎湃,分不清是因為眼前的死亡事件,還是心裡暗生的情愫。
3.
舞會上,原本不打算出席的安娜突然盛裝出現,渥倫斯基驚喜不已,上前去邀請安娜共舞。
安娜拒絕,說自己不是為了他而來的。
渥倫斯基的回答很妙:「當然不是,但是我可以這么希望(你是為我來的)」
安娜心慌意亂,只想躲開渥倫斯基,但是他一路緊跟,問了一個讓安娜無言以對的問題:
「你還記得上次和你跳舞的男人的名字嗎?」
安娜愣住了,渥倫斯基見她動情,一把攬住她的腰,將她帶入了舞池中央,兩人翩躚起舞,隨著音樂的節奏,一圈一圈地旋轉。
安娜嘴角的微笑越來越難以掩藏,他的眼睛再也離不開她了,
他們看向彼此的眼神,就好像是行將餓死的人,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4.
一曲終了,渥倫斯基渴求地望著安娜,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再見到你?
安娜被內心狂涌的激情嚇壞了,為了避免再與渥倫斯基見面,她提前返回聖彼得堡。但沒有想到,渥倫斯基竟完全拋下自己在莫斯科的軍事生涯,一路追到聖彼得堡,
從此以後,安娜和渥倫斯基常常在各種社交場合碰面,安娜欲拒還迎,渥倫斯基緊追不舍,他們之間曖昧互動,在聖彼得堡的社交界,引起了眾人的議論。
5.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孤兒,從小父母雙亡,被寄養在一個姑媽家裡。
安娜氣質高雅,嫵媚迷人,長大成人後,姑媽為了讓她過上好的生活,將她嫁給了卡列寧,一個家境優渥、仕途順遂,性情卻沉悶、麻木,不會表達感情的人。
結婚多年,安娜沒有得到過丈夫的欣賞、稱贊,也沒有感受過【愛】,她與丈夫的關系,似乎更接近於上級與下級同事的關系。
當卡列寧聽到風言風語,發覺安娜和渥倫斯基的曖昧關系後,他當面警告安娜:「要牢記自己作為妻子的責任」
安娜挑釁似的問道:「你嫉妒了?」
卡列寧卻冷冰冰地回答:「我的嫉妒對你來說是冒犯,對我則是侮辱」
安娜絕望而憤怒地說道:「冒犯我吧,讓我感到你在乎我」
卡列寧則說:「我認為這樣的事情很丟人」
安娜追問道:「不丟人,真的,說出你對我的感覺,你的感情......」
卡林寧打斷了安娜:「我們在談論你的 行為 ,不是我的感情,甚至也不是你的感情, 我不想介入你的感情 !」
安娜徹底對丈夫感到失望了。在一個午後,她終於下定決心,來到了渥倫斯基的旅館,敲開了他的房門。
安娜終於成為了渥倫斯基的情人。
6.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安娜的出軌,幾乎是必然的。
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父母的照顧,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心中對於「愛」的缺失與渴望都異常地強烈。
在遇到渥倫斯基之前,即使知道丈夫是個不解風情的人,她也總是會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求,希望能夠得到丈夫的回應。
可是,面對妻子的熱情,卡列寧幾乎每一次都用同樣的話去迴避:
「愛情對於任性的小孩子完全沒問題,但是維持家庭,需要更多。」
這樣的婚姻持續下去,安娜也許會習慣,會死心,會甘於扮演一個「好妻子」的角色,日復一日地過著毫無意義,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
可是,渥倫斯基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渥倫斯基和安娜一樣,心裡都對愛充滿著渴望,在火車站第一次見到安娜的時候,他就被安娜明亮的眼睛,優雅的微笑,和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活力所吸引。
在追求安娜的過程中,他展現出的真誠和執著,深深地震撼了安娜,點燃了她對愛情、對生命的熱情,也給了她在婚姻中最想要,又最得不到的一些東西:
關注、欣賞,還有愛的激情。
安娜是一個美貌而充滿魅力的女性,可是在丈夫身邊,她似乎只是一個擺設,一件物品。
卡列寧忙於官場應酬,很少在家,在家的時間,多半也是在處理公務,根本不會關心安娜,更不會向她表達愛意。
安娜在這段婚姻里,得到的總是忽視、冷漠和孤獨。
可是渥倫斯基就不同了。從他第一次見到安娜開始,眼裡就好像只有她了。
渥倫斯基的眼神里,總是滿滿的欣賞與愛慕,他執著出現在任何安娜可能出現的場合,不斷地表白著自己的愛意。
在旅館的幽會結束後,安娜對於這段不倫的關系,突然感到強烈的不安和恐慌,渥倫斯基堅定而溫柔地抱著她,安撫她的情緒,他給安娜帶來渴望已久的親密感和安全感,讓安娜幸福得宛如獲得了新生。
可是,這樣真誠而熱烈的愛,是怎麼一步步走向崩解,走向暴烈而殘酷的死亡結局的呢?
7.
克服了重重困難和障礙,安娜的丈夫卡列寧終於同意離婚,放手讓安娜和沃倫斯基在一起。兩人迫不及待地相擁在一起。
「活著就該是這樣!」
沐浴在愛的激情與狂喜中,兩人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8.
為了慶祝兩人終於能夠在一起,也是為了躲避離婚的事件在聖彼得堡社交界引起的流言蜚語,兩人啟程去了義大利旅行。
旅行開始時,安娜非常地幸福和滿足,彷彿是一隻逃離牢籠的小鳥,可是慢慢的,她就沒有這么高興了。
她發現,沃倫斯基經常會流露出悵然若失的表情。
有一天,兩人在公園里散步時,見到了兩位騎著馬的威武軍官,和他們身後舉著旗幟的兩列侍從。
沃倫斯基羨慕地看著他們走遠。
9.
旅行前,沃倫斯基為了她,從軍隊中辭職,完全放棄了他的職業生涯。
此刻安娜有些慌神了,她害怕沃倫斯基後悔,所以情不自禁地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
「我愛你,我是如此的愛你,以至於嚇到了自己」
說完,她用熱切地眼神看著他,可是沃倫斯基並沒有回應她的話,而是默默地把話題岔開了:
「你知道嗎?我正在想重拾以前的舊愛好,繪畫,作為一個年輕人,我是有前途的,你知道......」
10.
一天,沃倫斯基此時,再也忍不住了:「我們回去好嗎?回聖彼得堡......」
安娜知道,在他的心裡,這個念頭已經盤桓很久了。
她心裡一驚,卻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故作興奮地附和著說:「當然,我又能見到我兒子了......還有戲院,我非常想回劇院。」
可是安娜的眼裡卻滿是淚水,她意識到:
對於沃倫斯基來說,光有愛情,是不夠的,只能給他愛情的自己,已經無法滿足他了。
11.
不久後,安娜與沃倫斯基回到了聖彼得堡,現實的情況比他們料想的要殘酷得多。
聲名狼藉的安娜在聖彼得堡的社交圈處處碰壁,甚至連曾經參與撮合他們的,沃倫斯基的表姐貝琪,都把她拒之門外。不僅如此,原本已經答應離婚的卡列寧,又在一位多管閑事的貴婦唆使下,聲言離婚後,不允許安娜再探望兒子。
而沃倫斯基的日子也不好過。他之前不僅為了安娜辭職,還與自己的母親鬧翻了。眼下,他和安娜已花光了積蓄,他得不到母親的接濟,又因為名聲不好,沒人敢借錢給他,經濟狀況日益窘迫起來。
12.
重重壓力之下,沃倫斯基和安娜之間發生了第一次激烈爭吵。
一天晚上,安娜盛裝打扮,想要和沃倫斯基一起,以伴侶的身份去劇院看戲。
沃倫斯基不想這樣,他擔心在劇院安娜會受到旁人的侮辱和白眼。
安娜非常憤怒,她責問沃倫斯基是否不再愛她了,沃倫斯基心裡的委屈也終於爆發出來:
「我為你拋棄了一切,朝廷、軍隊,我身無分文了!」
安娜沒有回應他的話,只是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中:
「我給了你一切,一切,為什麼你不能夠像我愛你一樣愛我呢?」
沃倫斯基也絕望了:「我還要怎麼做才能證明呢?」
爭論無果,在一陣激情的撫慰後,沃倫斯基再次提出了建議:
「我們走吧,去莫斯科,那樣我更容易處理事情」
13.
在莫斯科,兩人的生活非但沒有好轉,還每況愈下。
安娜想讓哥哥嫂子幫自己向卡列寧說情,讓他允許自己探望兒子,嫂子杜麗詢問她未來的打算。
安娜卻說,她不知道未來要怎麼辦,只求沃倫斯基能夠一直愛她就夠了。
杜麗很同情她的境遇,卻不能夠理解她對愛情的盲目激情,她勸說道:「安娜,沒人值得你這樣犧牲。」
安娜卻說:「沃倫斯基值得。」
杜麗反問:
「他怎麼回報這樣的愛?哪個男人可以?」
安娜無言以對。
另一邊,處於經濟壓力,沃倫斯基不得不去向母親求助。
而見面之後,老太太卻堅持說,她現在立刻就要到鄉間別墅去,只要他離開安娜,去鄉下找她,就會得到他需要的一切。同時,還把一位年輕貌美、身份高貴又嫵媚迷人的女客人介紹他認識。
沃倫斯基拒絕了,可是,就在他在送母親和年輕女客離開的時候,被恰巧路過的安娜看見了。
14.
安娜和沃倫斯基之間的矛盾終於徹底爆發。
安娜責問沃倫斯基是什麼時候開始不愛自己的,為什麼要去找母親,是不是想要欺騙和拋棄自己?
沃倫斯基則感到安娜的瘋狂猜疑越發地不可理喻:
「我厭倦了這些責難,安娜,你沒有權力(這樣對我)」
說完,沃倫斯基就賭氣離開了兩人的居所,坐上了通往母親鄉間別墅的火車。
15.
翌日,得知消息的安娜在恍惚中收拾行李,想要將沃倫斯基追回來。
走到莫斯科火車站的時候,她看著站台邊幾對依依不捨的戀人,陷入的絕望和沉思。
「......我對我們的愛情有著太多的期望了,現在卻恨對方,
「......我的渴望讓他厭惡,這讓我狂暴,
「......當你厭倦了周圍的事物,為什麼不閉上眼睛......
想到這里,她縱身一躍,從月台跳入了鐵軌中央,萬鈞雷霆瞬間將她的生命永遠地帶走了。
16.
安娜卧軌自殺的結局,呼應著故事開頭,安娜與沃倫斯基初相遇時,目睹的那場意外死亡事件。
對生命的渴求,對愛的激情,在死亡事件的刺激下迸發,卻終於無法維持,燃燒殆盡後,又再次回歸於死亡的虛無。
也許有些人,看了這樣的故事,會感到心酸、悲戚,把愛情,把自由,乃至許多可以稱之為人生意義的追求,都認為是華而不實,甚至很可能是有害的,應當被抑制的沖動。
不僅是在這個故事中,在很多其他的故事裡,也常常可以見到【熱烈的愛情走向毀滅】的橋段。
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說,導致這些毀滅的原因,可能並不是真正的愛,就像是安娜和沃倫斯基之間迸發的,更多的是 一種慾望,一種依賴,一種不成熟的,愛的雛形 。
這種不成熟的愛,常見於缺愛的人身上,可以給他們帶來一時的慰藉,卻總也免不了走向毀滅,這種毀滅的破壞性,隨著當事人自我犧牲的程度、偏執的程度而增加,即會傷人,也會害己。
17.
要怎麼識別這種不成熟的愛?又或者,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愛、成熟的愛,到底是怎麼樣的?
「只要你愛我,我的生命就得到了救贖,如果你不愛我,我的生命就完全沒有了意義」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只有足夠愛,一切沖突就能自然而然地解決」
類似這樣語言,很經常地出現在戀人們的情話中,我們想通過這些表白,讓伴侶感受到ta們在我們心目中的重要性,增添浪漫夢幻的氣氛。
可是,如果我們在親密關系中,真的篤信這樣的信念,那麼我們所認為的【愛】,也許就只會給我們帶來失望、挫折、痛苦和不幸。
在電影剛開始不久,有一段安娜就表明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
「你還年輕,有一天你會意識到,愛是全能的。」
安娜在與沃倫斯基的關系中,也是一直抱著這樣的期待的。
在安娜的心裡,愛情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意義,她渴望從這種愛里,得到自己長久以來缺失的一切,亟待被滿足的需求。
為了和他在一起,永遠地抓住他的愛情,她不惜和丈夫決裂,和聖彼得堡貴族圈裡、她所認識的幾乎每一個人決裂,拋棄一切,甚至可以「犧牲兒子的幸福來換取」,「只要這份愛足夠強烈,我都不會後悔」(安娜語)。
可當她發現,沃倫斯基不能夠滿足她的所有期待,愛情也不是沃倫斯基生命的全部意義和追求,並且她後來發展到有些病態的疑慮和妒忌,正在將他的熱情熄滅,讓他離自己越來越遠的時候,安娜感到不安的狂怒,感到受騙般的怨恨和空虛,整個地吞噬了她,最後無可避免地把她推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即使沃倫斯基真的如安娜所願,為了她放棄一切,那麼身為獨立個體的,有著自己意志和追求的沃倫斯基本人,也就死去了。
所以,不成熟的愛,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要麼毀滅自己,要麼毀滅對方,在這樣的關系裡,兩個人無法共存,關系也無法長久維持下去。
18.
如果幼稚的愛是可怕的,那麼成熟的愛是怎麼樣的呢?
當我們有了愛的感覺,只是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學習與鍛煉以下的這些能力,讓愛變得溫暖、成熟起來:
·非常了解自己,也願意了解對方
·發生矛盾時,可以做及時、開放、誠實的溝通
·發現對方的缺點,和彼此間的差異時,以接納、理解、憐惜的態度對待
刺激和迷戀總會消逝,如何學習一起成長,靜靜地了解和發現彼此,是一份成熟的愛的核心。
文/廣州紅樹林心理咨詢中心 羅琪
⑤ 《安娜卡列琳娜》是說什麼的
如果你想聽個人見解的話,我覺得就是一個女人沉迷於自己的慾望,最後發現夢破碎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
很搞笑的是開始安娜跟她的情人是在火車站因為一個被火車撞死的男人而有了交集的
而最後安娜也是卧軌自殺
⑥ 電影《安娜》為什麼能滿足觀眾心理期待
在電影《安娜》中導演充分滿足觀眾心理期待,將「超模」與「女特工」兩種身份融為一體塑造出安娜這一完美角色,身材高挑、容貌清冷,妖嬈又能打,這無疑加強了觀眾觀影中的「投射——認同」進程,看的快感在此時充分發揮為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安娜不僅在銀幕中被觀眾凝視,同樣在影片中被其他男性角色凝視,完成被人看與被展示的雙重凝視,滿足男性窺淫的慾望。
戈達爾說:「電影為人類的慾望提供了身體」,女性身體無疑成為最好的發泄出口,而為強化觀眾的投射——認同這一過程,影片製作者運用包裝精美的糖衣逐步吞噬觀眾缺席的客體,讓觀眾在觀影中逐漸帶入角色,成為亞歷克斯或是蘭尼,成為決定安娜命運的主宰者,正是因為認同的自戀性,使觀眾缺席的客體在自我中復現,通過這種自戀性復現否定缺席,形成一種自戀性退化來滿足,觀影中退至嬰兒的狀態使觀眾沉迷於銀幕幻想而缺乏主觀能動性。
而電影對此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分支:為抵抗自戀性退化而推行的先鋒派實驗片,完全順從自戀性退化的政治宣教片,兩者都是極端案例,更多的電影是像《安娜》一樣帶著觀眾的慾望,沿著缺席,不斷被延遲的慾望,最終到達滿足,安娜在最後戲謔了想要保護他的兩位男性,通過「Girls help Girls」找到了獨屬於自己難得的自由,觀眾也在此時投射出慾望的幻想,以期能達成自己的自由的嚮往,這種「想像性解決」一方面完成了觀眾認同達到慾望的滿足,另一方面也是對現實無法實現的無力,給予觀眾在「黑匣子」里做夢的權利。
此外,《安娜》這一電影還採用了非線性敘事,利用時間線的來回穿插用以構建敘事懸念,帶來套娃般回環的故事講述方式,五年前、五年後,三年前、三年後,六個月前,一年後……導演運用時間線的來回翻轉帶來劇情的來回反轉,延遲著觀影最終的高潮。站在上帝視角不斷玩轉時間,通過蒙太奇的剪接給予觀眾截然不同的故事發展可能,與亞歷克斯的情意綿綿到與蘭尼的合作,安娜以一己之力撬動了兩個國家之間的腥風血雨,而最終與奧爾加的一出好戲演給了亞歷克斯、蘭尼兩人,也捉弄了觀眾一番,隨著安娜從火車道中換了衣服、摘下假發走向自由,達到了觀影的終極滿足。柳暗花明,導演在此揭示了早在夏威夷度假前便與奧爾加牽上線的段落,故事在此大白天下。
總之,呂克·貝松是法國少有的類型片導演、商業片鬼才,從業近四十年的他一定深諳觀眾心理,面對當下電影商業化嚴重,觀眾成為各類電影間互相爭奪的資源,所謂贏得觀眾便贏得了市場,嘗試各類影片後,導演仍選擇他最擅長拍攝的「美女故事」一方面是其個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更是觀眾眾望所歸的期待。
⑦ 在情結中毀滅 在罪孽中自救……《烈火情人》心理學影評
《烈火情人》改編自約瑟芬 哈特的小說《情劫》。
我曾經說過,父母,子女等社會符號是道德層面所賦予的角色,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男人和女人而已。我們之所以不想去承認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站在高級生物鏈的頂端,接受高度文明的教育,同時證明我們和低等動物是有區別的。所以當史蒂文和安娜的丑聞暴露在世人面前才會被唾棄和邊緣化。因為這都違背了社會規則。如果他們不是公公和兒媳婦的關系,那或許是另一種皆大歡喜的結局。
人的本質是在慾望的驅使下,在表面使用一種合理並被認可的方式暗度陳倉地在潛意識最大可能地追逐最原始的快樂,這種快樂包括感官上和身體上的滿足。
一 輪回的情結之安娜
安娜是一個三十齣頭,尚未婚嫁卻情史豐富,充滿魅力的職業女性。
童年父母離異,四處漂泊,身為外交官的父親基本沒有在她的生活中出現過,媽媽丟下她四次離婚再婚,唯一和她相依為命的哥哥給了她安全感,卻又因為害怕失去她想佔有她而讓她失去安全感。在她15歲那年,哥哥因為受不了她情竇初開的早戀而自殺於她眼前,從此她便內疚而自責地困在那個混亂的瞬間。
這些早年重大創傷經歷一一砸在這個不諳世事女孩身上,基本上在她少年期間,她就是這么孤獨絕望地一路走過來,由此我們聯想到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可能是經歷了很多坎坷。
所有的過往讓她無法擁有一段穩定的男女關系的,太過於親密的關系對於她甚至是恐懼的,因為在她人生早期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深深傷害並最後拋棄了她,所以她無法信任男性。
同時,她相信戀愛對於她來說是個詛咒,因為正是和青梅竹馬的男孩即將開始美好單純的戀情便造成了哥哥的死,所以我們看到安娜是喜歡皮特的,雖然她無法與他在一起,但是她選擇了和皮特相同的職業----博物館工作。她只能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表達對他愛的忠誠。
影片中,每次史蒂文來到安娜的住所慾火焚身的時候,安娜始終都選擇穩穩地坐在椅子上冷冷地看著他,你絲毫感受不到她和情人幽會的激動和興奮,她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獵人給對方布下的「桃色陷阱」。
為什麼這樣一個出色的女性會用如此不堪的手段來得到對方?原因有三個:第一,當她在青春期面對哥哥突然自殺之後和皮特做愛這一行為過早地就突破了不該突破的邊界,這個突破是她後來私生活的混亂的致命原因。
所以我們看有些女性在早年經歷了性侵之後,一部分會有混亂的性生活。因為她們的身體邊界過早的被突破,被性侵其實在她們的潛意識里是一件有快感的事,因為在青春早期每個人對性是有內在的渴望的,但是因為被道德世俗所約束而又在意識層面覺得羞恥,於是這種矛盾讓她們的世界變得混亂失序。她們跳過了戀愛這個過程直接進入到成人的情慾世界,在她們看來-----我之所以被男性所吸引是因為性的因素,而不是因為我本身具有的外在的優點。這樣的女性通常在潛意識中是極度自卑的。
所以她就用身體勾引史蒂文,點燃了他的征服欲,任由他「處置」,配合地滿足他的慾望,而我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她在這段過程中熾熱的回應,就是這種隔離和壓抑的防禦方式讓她沒有辦法去享受性愛的美好,因為在潛意識中,她把眼前的這個男人當成是父親的替代。
當史蒂文高潮的那一剎那,她如釋重負地露出了微笑,細細咀嚼那個微笑,似乎更像是勝利的標志,她更像是在看一個被自己勾引的飢渴難耐的男人在表揚,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或許每次看到男人被她折磨的就像史蒂文那樣在尾聲狼狽不堪的樣子比和他們做愛更讓她來得有快感----那是報復之後的快感,她就是要把自己曾經的痛不欲生還給對方。
男人可以暫時的擁有她,卻不能使她停止漂泊,因為她就是用不斷地拋棄對方的方式來奪回控制權------被拋棄前先拋棄別人,更好地接近也只是為了更好地離開。只有像她的初戀皮特那樣即使知道她所有混亂的私生活依舊對她不離不棄才能最終讓她感覺到安全,所以影片的最後她嫁給了皮特並擁有一個孩子並不讓我感到意外。
第二個原因是在安娜的身上有著深深的強迫性重復。
(在愛情方面:「強迫性的重復」,是許多心理輔導者從事臨床治療時常見的一個現象,意指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特別容易與某一類型的人產生深刻而強 烈的互動。 換句話說,我們會特別被他們吸引,不由自主地與他們發生或愛或恨的關系,很可能是因為這些人身上具有我們成長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 的心理特徵。這些人在我們生命中出現時,就給了我們第二次機會,讓我們借著與他們或快樂或痛苦的深度情緒互動過程,去醫治過去所受的心理創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小時候對自己特別重要,卻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償的一些心理需求。------黃維仁)--------摘自《網路詞條》
毫無疑問,父親早年的缺失和哥哥因為自己的自殺使得安娜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對父子------一個和父親具有相同背景的政客,一個是酷似哥哥的英俊有為的大好青年,更重要的是這個男孩不像哥哥那樣控制她,給予她最大限度的自由。
這樣一來,她再次擁有了父親,而哥哥又一次可以「重生」。如果馬丁沒有撞見她和父親不堪的那一幕而自殺,或許這種極度混亂的關系將在安娜的生活中維持一輩子。
她答應了馬丁的求婚也只是向哥哥贖罪,滿足哥哥生前的願望。而且這樣一來還可以永遠和「史蒂文爸爸「在一起不分離,是多麼兩全其美。她前面的人生從來沒有像此時這么圓滿過。所以當她偷偷租了公寓與史蒂文打算約會的那一天,我們看見的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演戲,而是第一次和史蒂文有了」前戲「----精心布置一番,愉快的共進晚餐,互動投入地與之做愛,享受過程。
但是夢終歸只是夢,終有醒的時候。有些美夢醒來是帶著甜蜜的余溫,而有些美夢醒來是更深的痛苦。當安娜看著昨日一幕重現時,她整個人的內心是再一次的碎裂。但是這一次,」哥哥「不是躺在她的懷里死去,而是她讓」父親「親眼看見這一切,她把痛苦分給了那個她又愛又恨的男人,因為正是他的缺失造成了曾經的一切。以後將有這個男人來接替她背負過的痛苦。或許,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像是一種有預謀的報復。表面看似痛苦,內心卻極度有快感。
第三個原因:是安娜與母親的關系。
母親頻繁的離婚再婚讓安娜對婚姻有著深深的恐懼,她既要向母親認同又因為母親的拋棄而憎恨她。她認同的方式就是與不同的男性交往卻無法固定。
同時我們通過安娜與馬丁媽媽充滿火葯味的互動方式看出她是有著深深的戀父仇母情結。整部影片,安娜幾乎都是清一色黑色的裝束,唯一一次她穿著一身紅色的洋裝是出席馬丁外公的家宴,那一抹紅在那個晚上是如此引人注目,所有的男性都圍著她轉-----史蒂文時刻用眼神偷偷覬覦她,馬丁左右不離,外公把最心愛的房間讓給她,她占盡了女主人的風頭,而馬丁的母親----曾經在這個家中備受寵愛的女人瞬間失去了光彩。她就是要在內心打敗所有像媽媽一樣的女人獨占鰲頭。當然這從單純的意義上來說本身也是女人之間的競爭。
(戀父情結中譯名為"厄勒克特拉情結"、"愛烈屈拉情結"、"依萊特接情結",指女孩親父反母的復合情緒。通俗地講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喜歡和父親在一起的感覺。在尋找戀人的時候會無意有意的選擇和自己父親有相似特徵性格的人。)
安娜最終通過罪孽進行了自救,也通過結婚有了孩子進入到了成人的規則世界中。
拯救她的除了她自己----雖然強迫性的重復是病態的但是那也是她僅能學會的自救方式,還有那個既像父親一樣縱容她,又像戀人一樣忠誠於她的皮特------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他最懂她,也只有他即使知道她所有的經歷之後依然珍惜她,在她每次受傷後都默默為她療傷等待她長大。
二 在情劫中毀滅之史蒂文
對於男性來說,中年危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在這個階段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穩定,基本處在一個平穩的狀態。但是我們知道,此時也是他們內心中極度的恐懼,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史蒂文便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
當他得知兒子新交了女朋友,嘲笑兒子只是為了解決生理問題,因為沒有女人會看上這樣一個似乎在他看來」毫無優秀可言「的男人。在這個家中,他是不可超越的。
但是當他得知兒子升職後,你沒有在他的臉上看到喜悅,只是詫異和驚訝。他突然發現兒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大了,而且在工作上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一個是政客,一個是新聞工作者,這是兩個極度對立的職業。那個場景讓人感受不到父子之間的溫情,更像是一番客套的寒暄和宣戰。或許就像馬丁說的這個家缺少了溫情,似乎父親這個角色看似一直存在卻也是缺失的。
中外的神話故事中處處充斥著弒父娶母,獻子,奪位等故事。雖然是故事,但是都是出自人的思想,所以父子競爭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父親總想要從內心閹割兒子,兒子永遠想趕快長大閹割父親並取而代之,因為王者只能有一位。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在新聞上看見,兒子結婚,爸爸強吻兒媳,爸爸趁兒子不在染指兒媳諸如此類的新聞,追溯到古代最著名的便是楊貴妃一女兩次嫁給唐玄宗父子,還有《紅樓夢》中秦可卿和公公通姦。
那麼我想史蒂文之所以被安娜的感情不能自已也是和競爭有關系。在他內心,他覺得像安娜這樣美麗而充滿坎坷故事的女人只有他這樣強大的男人才能拯救,況且安娜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確信安娜是看不上他的兒子的。也正是這種無法遏制的競爭把故事推向了悲劇的結尾。
他漸漸不滿足於偷偷摸摸地私會,而是選擇在公眾場合和安娜見面,甚至最後他把鑰匙留在門上沒有拔去也是潛意識中希望把這段關系公之於眾。
當他得知兒子要和安娜去巴黎度假,他在布魯塞爾的議會上魂不守舍,妒火在心中燃燒,雖然進行了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會議沒有休息,但是此時的史蒂文卻像個戀愛中的毛頭小夥子,從布魯塞爾坐幾個小時的火車連夜趕去巴黎,只為見到朝思暮想的安娜。
作為一名政客,史蒂文在瘋狂的情慾和嫉妒面前失去了應該有的理智。當他站在窗前看見安娜和自己的兒子馬丁在酒店房間纏綿之時,那一刻他失去了往昔英國紳士的風度,顯露出無盡的老態和疲憊,因為被過度刺激引起腸痙攣在床上痛苦的翻來覆去,那一刻是讓我有些心疼的。
此外造成他和家庭悲劇的是他的婚姻。他的妻子英格麗從小就是城堡中的公主,公主是要配王子的,雖然史蒂文一開始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醫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鳳凰男,但是英格麗為了自己的虛榮心,為了延續家族兩百多年的輝煌,和父親一手打造了這樣一位上流社會的精英部長。也正是在這樣的打造中,史蒂文漸漸失去了自己,安娜的出現只是點燃了他內心中那沉睡已久的激情。
影片後面,安娜新租的公寓里不斷進來裝修的工人彷彿就像在給這部戲的結尾搭一個舞台,當兒子墜樓身亡,他赤身裸體地狂奔下樓的那一刻,彷彿是一種隱喻,他卸掉了所有的面具和偽裝以真實的自己出現,也是他在舞台上謝幕的時候。隨後他辭去了職務放棄了看似大好的前程,隻身去尋找愛情卻已為時已晚,或許影片結尾那個穿著涼鞋,一身粗布麻衣,吃著乳酪偏居一偶遠離浮華世界的場景才是他本該應有並嚮往的生活,就像他說的-------人很容易遺世獨居,人到底是什麼做的,無從知曉,我們墮入情網,為了找尋真愛,其他都不重要,至終無悔。
他或許也並不愛安娜,安娜的出現只是給了他打破原有束縛的一個契機。不論是他與兒子爭奪女人,還是後來背井離鄉四處旅行,其實都是他在尋找那個丟失已久的自己。
當他推開窗子,陽光灑進來,內心中的迷霧漸漸散去,一切都清晰起來。他站在那副巨大的合影前亦如往事歷歷在目,只是中間那個他曾經瘋狂追求為其傾其所有的女子的臉龐漸漸模糊起來,那一刻他明白了-----我只再見過她一次,在機場轉機的時候偶然見到的。她沒有看見我。她和她的初戀在一起,抱著一個孩子,看起來和別的女人沒什麼不同。
⑧ 試分析安娜•卡列尼娜走向自殺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自殺之因探析
(1)安娜無法忍受自己與他人的虛偽
社會化就是虛偽化:虛偽是成人世界游戲規則的一個部分。人不可能都像《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小男孩那樣說話,那等於把人的臉皮統統撕扯下來。人不虛偽,社會不能容忍;人虛偽,自己不能容忍(渾然不覺倒好,自我認知度高反而痛苦)。此人生存之悖論。安娜尤甚。卡列寧也為人之虛偽而深感痛苦。吉蒂也是如此,她敘述的那個坐輪椅的老婦人施塔爾夫人的故事其實是與安娜的故事相映成趣的。安娜臨死之前,獲得了一種我稱之為「靈視」的本領,在車廂里,有一對夫婦坐在她對面,好像挺恩愛的,然而洞若觀火一般的安娜一眼就看穿了那個老男人是個什麼貨色。「這是虛偽的,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這是世界的本相,醜陋,殘酷,猙獰,人人都不例外。托翁本人對虛偽一定是深惡痛絕的,《安娜•卡列尼娜》是關於虛偽之書,是暴露虛偽之書,是痛斥虛偽之書。虛偽是成人才有的最齷齪的本性之一,然而人不可能不虛偽。不虛偽,不得活。人難以回歸真實之境,澄明之境,此為人之郁悶痛苦之源。
(2) 生存是無休止的痛苦
人生存的要務是慾望與情感的滿足。慾望可以作狹義的理解,而情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倫理之情、骨肉親情、友情等,然而這些往往會成了慾望的牽絆和束縛。情與欲糾纏不休,相互撕扯,其結果往往容易導致對生存的厭倦。對安娜而言,贏得了兒子的監護權、贏得了離婚的權利、與沃倫斯基結為合法夫妻就意味著勝利了嗎?她就真的能夠獲得幸福嗎?她說:「在我和沃倫斯基之間又會出現什麼新的感情嗎?不要說幸福,就是擺脫痛苦,難道有可能嗎?不!不!」她毫不猶豫地回答了自己。「這是不可能的!生活使我們破裂了,我使他不幸,他和我都不能有所改變。一切辦法但嘗試過,但是螺絲釘擰壞了。」在安娜看來,人生的痛苦註定是無止無休的,「簡直想像不出一種不痛苦的生活環境」。她說:「我不是活著,而是在等待著一種拖延了又拖延的結局。」這個結局是什麼呢?安娜也迷迷糊糊,晦暗難明,但她已預感到肯定不是什麼好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她處在一種無止無休的懸置狀態,對未來充滿疑惑和恐懼。相伴而來的就是對生存的厭倦,虛無感開始在其內心世界逐漸漫延浸潤。既然生存是虛無,是徒勞,再折騰來折騰去,有意思嗎?別人也許有精力、有興致去折騰,可是安娜不想了。「死」(смерть)這個字眼一旦蹦出來,就不斷地在安娜的腦海里跳躍翻騰。
(3)激情孕育毀滅
從神經類型上講,安娜大致屬於多血質,富於激情,充滿活力。在沃倫斯基的眼中,安娜「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他的整個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里,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沃倫斯基的母親曾對安娜迷人的外表贊不絕口,但她看到的只是外表,而沃倫斯基卻憑直覺把捉了安娜性格中最核心的東西——生命力,也就是激情。這種激情本應當是為她自己能夠「生活在另一個詩意蔥蘢的更崇高的世界」而准備的,但遺憾的是在最初,因為所遇非人,(卡列寧當然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與安娜不相匹配),這種生命力不得已長期處於壓抑狀態,直至偶遇沃倫斯基才迸發出來、釋放出來。這種迸發與釋放可以說是毫無顧忌的,甚至是不計後果的。同樣作為凡人,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埋怨譴責安娜,這也是托翁的意思。然而,那種「幸福得不可饒恕」的美好日子實在太短暫了。從國外回來後,安娜很快被妒忌、猜忌、失落、孤寂、恐懼、空虛、無聊、厭煩、絕望等包圍,不停的爭吵開始成為家常便飯。從病態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角度,我們可以診斷出,安娜已經患上了先是輕度的後來逐漸加劇的歇斯底里症或者是狂躁型抑鬱症。托爾斯泰對安娜後期的蝸居生活描寫得非常細膩真實,使得那些多愁善感的讀者要麼長吁短嘆,要麼一掬同情之淚。有時我們甚至搞不懂安娜究竟是咎由自取,還是命當如此。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就兩個人的關系而言,沃倫斯基未必就打定主意徹底拋棄安娜,在花花公子中,沃倫斯基還算是一位有情有義之人,他深知安娜的脆弱,因此雖然他已經厭倦安娜,但仍然希望與安娜建立一個合法的婚姻關系,而在安娜看來這恰恰是無法接受的。當她判定沃倫斯基對其他女人並沒有野心時,她卻沒有享受到絲毫的欣慰與快樂,因為她看透他「早就不愛我了」,安娜認為:「如果,他不愛我,卻由於責任感而對我曲意溫存,但卻沒有我所渴望的情感,這比怨恨還要壞千百倍!這簡直是地獄!」這表明,安娜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理由只有沃倫斯基的愛了。愛在,生命就在;愛亡,生命亦亡。當然,雖然安娜看透了沃倫斯基不再愛她,但在內心深處她仍然渴望沃倫斯基繼續愛她、呵護她,於是,她想要最後驗證一下沃倫斯基對她的感情究竟是怎樣的。但是,計劃一開始付諸實施的時候,她的心理實際上已經非常扭曲了,精神已處在非理性因素的控制之下,她暗下決心,倘若沃倫斯基真的不再愛她,她就用死來懲罰他,懲罰沃倫斯基對愛情的放棄和背叛。正如結局所顯示的,安娜把非正常死亡當成了一種懲罰人的手段。現實生活中還真有不少人如法炮製,由極愛轉為極恨,以一種無法挽救的自我毀滅的方式給曾經的所愛之人留下一個難以磨滅的幻影與無法擁抱的虛無,這樣一種懲罰,是何等快意!何等殘酷!又是何等愚蠢啊!吉蒂當初沒有看錯,安娜的迷人之處的確有一種可怕和殘酷的東西,這種東西現在清楚了,那就是生命激情本身就蘊含著毀滅生命的力量,亦即弗洛伊德所謂的死亡沖動或死亡本能。
(4)偶然性與宿命
盡管如此,我們還應當指出,安娜去車站並不就是去自殺,雖然自殺的念頭已在她的頭腦中盤旋了許久。安娜最後卧軌既有遠因,也有近因。遠因我們上面已做了一些分析。近因則由一連串的偶然性因素構成。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安娜去朵利家如果沒有遇上昔日的情敵吉蒂,或者吉蒂快一些下樓並熱情擁抱安娜,沃倫斯基及時接到安娜的去信並立即回信或趕回來,安娜在莫斯科近郊車站站台上沒有看到車夫接索羅金公爵夫人及其女兒,沒有看到那個眼熟的農民(護路工)(這一點構成了安娜的宿命),而此時火車沒有那一聲凄厲的鳴笛,我想,安娜未必會選擇自殺。正是因為這一連串偶然性因素的發生(有些其實是安娜的錯覺和臆想),安娜的被遺棄感和絕望感越來越被強化、放大,心理負荷已過臨界點,最後,導致了死亡沖動戰勝生之本能。卧軌的一剎那間,或許她意識到了什麼,但無情的車輪已不容她的意識再活動下去了。
安娜就這樣死了,在世界文學史上,她不是第一個自殺者,也不是最後一個。在她已經到了的地方,會遇到許多同道,因此她肯定不會寂寞。不過她自己上路的時候是孤單的,她也只能這樣了,因為她已無家可歸。我個人理解,她以死表達自己對非本然性的生活的抗議和否定,以此贏回自己做人的尊嚴,而不僅僅是為了解脫和懲罰。
安娜的悲劇告訴我們,單純的兩性之愛不足以建立起穩固的完整的自足的世界,藉助於本然的生命力的迸發與釋放雖然可以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但從根本上講非但不能拯救個人,反而將個人逼進死胡同。但若以為托翁意在將個人激情、個體行為納入社會掌控之下,就可能曲解了托翁的本意。托翁為何另外要塑造列文這個形象,讀懂了列文,才能明白托翁為何一定讓安娜去死。安娜之死是托翁預先的設定。
⑨ 女心理師安娜是誰
安娜其實出現過,並且她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安娜和趙希平是雙胞胎姐妹,但因為意外安娜早逝,所以便將女兒交給姐妹趙希平照料。
但賀頓與趙希平關系非常一般,兩人總是爭吵,也就是因此賀俊才希望造一款能夠讓人開心的葯丸,這樣世界上就沒有人爭吵,也沒有不開心了。後來賀頓不知因為什麼事情,對這個家庭有了一些誤會,所以便獨自跑出,造就了一場弟弟去世的悲劇。
《女心理師》這部劇一路追下來,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很專業,加入了不少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同時結合社會熱點。
從當下最熱門的「中學生跳樓自殺」「獨生子女被控制欲極強的父母寵得喘不過氣來,不想活」「獨居老人明明身體很健康,但卻因為內心空虛,總懷疑自己身體出毛病,天天去看醫生」「2胎寶媽產後身體機能下降、婆媳矛盾一地雞毛、寶媽職場復出不易」等一系列的戳心案例出發。
深入剖析了人們在人生每個不同的時間段,會產生對應的心理活動,如果身邊人不能及時給予更多關愛,主角心裡就會崩潰......然後,還穿插了「當你發現自己或者身邊人心理有問題時,應該繼續接受心理咨詢,而不是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