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哪些影片可以被看作作者電影

哪些影片可以被看作作者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10 01:33:51

① 比較法國新浪潮電影「作者電影」與「左岸派」的區別,最好舉例分析

1.從他們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志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里維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里葉等;有戲劇家雷乃、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而真正搞電影的只有克里斯,馬克一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比「新浪潮」導演高。
2,從時間上看:「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8年為誕生的日期。而「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3.在年齡上著: 1958年「新浪潮」的幾個代表人物還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特呂弗和路易,馬勒是26歲,戈達爾和夏布洛爾是28歲。而「左岸派」的導演們在1958年大多數已經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葉是36歲,高爾比和馬克是37歲,杜拉是44歲。他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有的當過游擊隊員,有的被捕過、流放過,死裡逃生。僅這一條,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導演的經歷與閱歷比「新浪潮」導演要豐富、復雜,他們對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 4.從影片主題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如特呂弗《四百下》,戈達爾《精疲力盡》;而作家電影則較多採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地採用人稱來敘事,如雷乃《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5.從拍攝地點的選擇上看;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范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從美學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7.從製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導演們以一種潦草的、半即興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短,一年有時能夠拍攝好幾部影片;而「左岸派」導演卻是以仔細琢磨的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常常是好幾年才拍攝完成一部影片。
8.從影片通過檢查方面看:「新浪潮」電影由於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順利地通過放映(除戈達爾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電影由於背景比較復雜,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煩。比如:雷乃和馬克拍攝的《雕像也會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長達12年之久。雷乃《廣島之戀》原定參加戛納電影節正式比賽,結果中途被撤下來,只獲得一個評論獎。馬克拍攝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寫罷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見》 1967年)也遭受到同樣的命運。藝術家採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情感與選擇,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國電影中尚不多見。「左岸派」電影是對商業電影的一次強有力的沖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左岸派」導演的作家電影是法國五、六十年代「先鋒派」。「左岸派」:現實主義的革新派。

② 英美文學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影片適合大學生觀看

《英美文學》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Alow2ehqCQayzZTJZLoNw

提取碼:an3r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③ 文|十部關於作家的電影推薦

      作家,泛指能以文化創作為業,寫作的人,也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稱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夠獲得出版發行,歷史悠久。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的褒義明顯較強,所以這詞很多時候會被用作為一種客套敬稱,或作為一種提高自己身價的標簽,流於溢美,因此,被稱為「作家」的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為數不少。(這是網路上關於作家的定義。)作家又包括詩人、漫畫家、小說家等。

        而在上,我們每個發表文章的人頭像旁,都有兩個紅色字體的字,作者。因為有這兩個字, 我願意經常寫一些文章,並且漸漸愛上了寫字。

        這是為什麼呢 我也不太清楚

        今天像大家推薦的是關於作家的電影故事,有興趣都可以看看哦。(排名不分先後)。

                                豆瓣;8.1分

        《心之全蝕》是由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大衛·休里斯等主演的傳記電影。人物原型是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蘭波和魏爾倫,以他們的生活經歷為主要內容,講述了二人之間的同性戀故事。當時魏爾蘭已經結婚,妻子家境富有。但他偏偏對這個恃才傲物,舉止怪異,放浪不羈的蘭波,著迷不已。他因此而拋下妻子,與蘭波流浪到倫敦,同居在了一起,過著放縱不羈又貧困潦倒的生活。在瘋狂的兩年同居生活中,兩人相互追逐,彼此傷害,紛爭不斷。1873年,在最後一次爭執中,魏爾蘭開槍打傷了蘭波逮捕並被判入獄兩年。之後蘭波一人孤身返鄉,四處漂泊,經歷繁雜,甚至販賣軍火,最終37歲時病逝於非洲。這一部電影反反復復的看了好幾遍,看第一遍的時候被小李子的盛世美顏迷住,看第二遍的時候就驚奇於他們的人物習性,每一個人都引發感慨。強烈推薦。(這部電影在一些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地都搜索不到,推薦到bilibili網站,有刪減幾分鍾的版本。)

    豆瓣:8分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情人》改編而成。在她年輕的時候,曾經在越南殖民地遇到一個中國男人,發生了一段羅曼史。這個中國男人的扮演者就是梁家輝,整個影片優雅、沉靜,彌漫著貴族的頹廢氣息,梁家輝在戲中與女主珍·瑪奇有大量的情色鏡頭。對於這部電影,各種聲音都有,褒貶不一,包括杜拉斯本人也持否定態度,建議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一個人慢慢品味,相信會有意外的收獲。

                              豆瓣:8.2

影片《成為簡·奧斯汀》是一部愛情片,是作家簡·奧斯汀的愛情故事,簡·奧斯汀是英國女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影片講述簡·奧斯汀理想是成為一位作家,所以在生活中簡不斷地進行文學創作。在拒絕父親為她挑選的對象後,20歲的奧斯汀遇到湯姆·勒弗羅伊,情竇初開的她對這個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一見鍾情。湯姆·勒弗羅伊也發現自己心靈與簡·奧斯汀相通,兩個人彼此找到無數共同的興趣愛好,可最終愛情還是輸給了現實,建議看看,不要再任何情況下失去了自我,尤其是愛情。

    豆瓣評分 :7.5

《明亮的星》是一部製作精良、鏡頭華麗、洋溢著英國田園風情的浪漫愛情片,平靜的十分動人,講述了天才詩人濟慈和鄰居芬妮·勃勞恩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在濟慈的影響下,芬尼開始學習和欣賞詩歌,在相處過程中兩人深陷情網。然而這段感情從開始就遭到各種反對,在聚少離多的日子裡,一對戀人通過書信傳達彼此心中的愛戀。歸來的濟慈送給芬尼訂情的戒指,並送給她一首題為《明亮的星》的詩,兩人在各種各樣反對的聲音中繼續堅守著這份愛情。不久,濟慈的新作終於問世,可是此時他卻患上了嚴重的肺病……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備受爭議的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的一部傳記片,片名《嚎叫》沿用了金斯堡的同名長詩。金斯堡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長詩《嚎叫》(Howl),不過當初該詩曾因「淫穢」在美國被禁,直到幾年後才得以出版。《嚎叫》共印了36萬冊,被「跨掉的一代」視為《聖經》。金斯堡是個同性戀者,他有過三段同性戀情,前兩次都無疾而終,而第三段與彼得·奧萊斯基(艾倫·特維特 Aaron Tveit 飾)的戀愛,使他感到無比幸福,這段經歷成為他的長詩《嚎叫》的部分靈感來源,而彼得成為了他的終身伴侶。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弗朗哥對金斯堡那段歲月的精彩演繹,更能感受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獨立詩人以及他的支持者們的艱辛和不易。

《王爾德的情人》是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愛爾蘭著名詩人奧斯卡·王爾德的愛情和生平故事。影片改編自著名劇作家王爾德的一生,,他談吐幽默,作品充滿機鋒,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來生最願傾心長談的人便是王爾德。可王爾德的文學生涯卻在後來完全被毀掉,這一切都源於他和道格拉斯·波西伯爵的一場相遇,遭到爵士父親的控告,王爾德背負「雞奸罪」罪名被判兩年有期徒刑。蒙受名譽上的污點,家中所有也全部被拍賣,妻子只得帶著兩個兒子遠走他鄉,並給他們改姓。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戰爭與和平》等。本片沒有展現這位偉大作家太多的生平故事,而是將主視角放在一個青年人身上,以旁觀者的身份講述托爾斯泰晚年階段與他的妻子以及女兒們的一些糾葛。在他的晚年階段,思想有了一些轉變,與家人又存在著一些矛盾、隱瞞甚至背叛,影片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這位偉大作家「人」的一面,也呈現了其令人唏噓的一面。他寫過不少史詩般的文學作品,卻在晚年時代,有著令人心疼的結局。看完這部電影,你肯定更能感受到他文字里的那份深度,以及某種悲涼。

                          豆瓣:8.4

  影片講述的是是三個女人的故事,雖然處於不同的時空,但都渴望著更有意義的生活。她們的故事交織到了一個時空裡面,,女人都被壓抑,但更多的是對抗爭和自由的表達,這部影片有著作家故事的精彩內容,影片的主人公之一弗吉妮婭·伍爾芙是一位女性作家,在創作她的小說《黛洛維夫人》時處於心智狂亂的狀態。在不同的時光里以這部小說牽引出的故事讓人感慨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非常精彩,引人深思。

年輕的安徒生講述的是年輕時代安徒生的故事。安徒生是一個偉大的童話作家,相信大家都讀過他的童話故事,那麼給這個世界大多數人的童年留下過美好的回憶的他,自己又有著怎樣的人生呢?影片講述了安徒生因出生貧苦家庭而屢遭嘲笑,但劇院主席柯林發現了他在文學上的過人天賦,對他十分賞識。經柯林的介紹,安徒生進入了學校,在那裡,他遇見了名為庫克的自閉男孩,兩人很快就成為了好友。 可是安徒生的創作卻被校長認為是一種不務正業,他不僅燒毀了這些作品,還懲罰了庫克。憤怒的安徒生離開了學校來到了奧登賽,在那裡,他和古登堡相遇了......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年輕的安徒生,他的經歷,他的生活。

  壓軸的國產片,影片以民國時代為大背景,以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以及愛情經歷為引子,塑造當年一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海闊天空的時代。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2014年10月1日國內正式公映。還引發了不少討論,當時的票房並不好,票房雖然不高但此片還是好評如潮。蕭紅實在留給了我們太多的傳奇色彩,她31歲就已經完成了一生,不管是悲劇還是喜劇也好,留給我們慢慢品味她如詩一般的人生。看完後你會羨慕和佩服作家蕭紅的堅韌與獨立,也會為她的悲情結局而感慨不已。

      以上10部電影,講述的都是與作家有關的故事。也許它們並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甚至沒有很精彩的情節,有的知識緩緩的講述,但卻能夠引發我們有所思考,作家之所以能寫出那麼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並非都是來源於天賦,更多的是來源於生活的本身經歷。

      希望我們看完之後,會更加的熱愛文字。

    學習中

  (一部分內容來自於網路。)

④ 哪些電影給人很大的啟發

我們每每看一部電影,都會從其中品味一些大道理,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在於他演員的演技好,而且還要在於它能夠反映一些 社會 現實,從這些現實當中我們又能夠感悟人生,然後激勵著自己前行。我覺得優秀的電影就必須做到以上幾點,而不是那種衡水的劇情索然無味。也不是為了利益而去拍這部電影,一部電影應該作為一種藝術,應該朝經典去發展。在很多的勵志電影當中,總有一些電影非常的經典,不知道他家有沒有記住的, 比如說《阿甘正傳》就是其中一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電影之一了。

首先我們要講的就是《肖生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在九五年的時候,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情節安排的都非常到位,而且主題也相當鮮明,演員的陣容相當強大,在音樂和背景的作用下,這部電影就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在這部電影當中,當安迪在與雷當晚扒出監獄的下水道和排水溝脫下衣服的那一剎那, 伸開雙臂擁抱著自由風暴時,我相信觀看這部電影的很多觀眾都熱血沸騰啦!

還有一部電影,我覺得也是相當有感染力的,勇敢的心。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抗日就是軍的故事,主題屬於那種嚴肅莊重的類型,但是場面非常宏大,在音樂和一些視覺上面都令人非常的震驚。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兩部勵志電影,希望你們也去看一看,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天狗》講述的是一個平凡護林人用生命捍衛森林的感人故事。主人公李天狗是個戰斗英雄,在戰場上打殘了一條腿,復員後被分配到偏遠的國有林場當護林人。他一貧如洗卻剛正不阿,因恪盡職守、不為利益所動而被當地名聲顯赫的權勢人物、人稱「三條龍」的孔家兄弟視為眼中釘,從而遭受了被停水、停電、妻子受辱、孩子失蹤等一系列的非人折磨,最後在「三條龍」蓄謀已久的械鬥中被打得奄奄一息。

但這一切都沒有磨滅他心中堅守的責任感和淳樸的信念,為了國家不損失一棵樹,他在生命垂危之時奮力舉起了那枝正義的老槍!三兄弟倒下了,正義勝利了!但天狗卻從此再沒能站起來。。。。。。 走出影院,我的腦海里還閃現著天狗的幾個眼神,它們間接地展現了天狗的內心世界,富大龍的表演可謂出神入化。

《夏洛特煩惱》給我有很大的觸感:

影片的大概情節是這樣的:一個叫夏洛的人,去參加一個同學的婚禮,然後在衛生間里昏睡過去,之後做了一段夢,醒來後,就決定要好好跟自己老婆過。這就是電影的主線。電影中,先是學生跟老師在教室里打架,之後就是一段又一段意識流般的瞎扯淡。一個夢境,完全沒有了現實的約束,完全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情節,讓人拍手稱快,讓人興奮、驚奇的情節。就是有了這些劇情才吸引我們觀看完全集。

電影里的夢境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尋常的夢:一個人飛黃騰達了,成了明星,然後失去了自我,作出一些出格的事,之後,不再是明星,生活一落千丈。這樣構思是多麼的通俗、粗俗、庸俗,簡直俗不可耐!拿這樣一個構思來作為一個夢的主線不僅僅就是為了鬧騰的歡!這不也表現出了,大部分 社會 底層人的夢想嗎?

整個劇情下來,讓我比較有觸感的是男女主人公的 情感 路線。不要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傷害自己身邊的人,其實在你身邊的才是最合適你的人,才是追好的。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電影多數都會反應或者表現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或者表達哲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一些啟發或者觀點!

李滄東導演的《燃燒》於2018年5月16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獲得場刊最高評分3.8分。之後電影的評論文章陸續出現,贊譽主要集中在演員的表演、場面的調度、敘事的虛實處理上,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這部電影故作神秘,實際上是一部平庸之作。

作者電影的屬性

導演李滄東在1992年進入電影界之前,已經是韓國知名作家了,電影只不過是他換了一種表達方式,以攝影機為筆,以畫面為文字,完全闡釋特呂弗對電影作者的定義。

作者電影以導演獨特的個人表達為最突出特點,區別於大眾化的表達。

分析作者電影,找到適用於普遍創作者的創作方法是不現實的,但是傑出的電影作者不僅僅可以影響普羅大眾,還可以在藝術觀、創作方法論上影響創作者。

電影世界是豐富的,包括票房的主體的商業片,也有深刻小眾的文藝片,還包括不少的實驗性電影。

有人只創作商業片,以電影票房為唯一追求,對文藝片嗤之以鼻;有人只做文藝片,認為去做商業片是妥協和媚俗;也有的人沉迷於觀眾不超過一百人的實驗電影。

對於所熱愛的事物,過於沉浸其中,可能會產生「這就是世界全部」的錯覺,它會成為遮住我們看清世界的那片樹葉。

當我們來寫一部商業電影時,市場是必然要考慮的,人物及人物關系的設計、講述故事的方式都需要追求新穎,切合觀眾的期待。

這類的創作之始,劇本各個方面的設計,都是遠離私人化而貼近大眾化的,人物應該是大眾認可的,人物關系應該是有戲劇空間的,故事應該是對觀眾有吸引力的。

商業電影最終會在電影院里接受觀眾的檢驗,有些對市場充滿信心的電影,可能一敗塗地,而一些有著保守預期的電影可能會帶來極大的驚喜。

對於電影編劇而言,抹掉個體經驗而揣摩大眾喜好的寫作可能是不好的體驗,相比來說,作者電影的導演是幸福的,他們所拍攝的,都是自己最想拍的故事。

小說式的敘事

電影《燃燒》是在銀幕上用小說的方式講了一個故事。

小說敘事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個是自由,第二是讀者的參與感。

電影《燃燒》的故事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燒倉房》,借鑒了美國作家福克納《燒馬棚》中的父子關系。

電影《燃燒》的鏡頭跟隨男主角鍾秀,講述他與惠美的相遇,惠美的出現是他黯然生命中的一道陽光,因惠美去非洲他們暫別,當他再次與惠美想見時,惠美身邊出現了本。鍾秀愛上了惠美,又無可奈何地看著惠美與本交往,當惠美突然失蹤後,鍾秀跟蹤本,試圖找尋惠美的下落。本的身邊出現了一個新的女孩,單純,孤獨,是惠美的同類,女孩與本的交往,就是惠美生命最後時光的重演。鍾秀根據逐步發現的細節,推斷出惠美被本謀殺,葬身燃燒的塑料棚中,壓抑的鍾秀把本約出來,用本殺人的方式殺死了他。

電影沒用使用全知視角,而是貼近人物,讓人物一步步解開事情的真相,充分表達人物的情緒,追求流暢的敘述。

鍾秀跟蹤本調查惠美消失之謎的過程,敘事中出現了不少暗示線索,本身邊出現的新女孩,暗示惠美消失前的經歷。影片中又有不少留白、表達人物情緒的鏡頭,敘事節奏非常適合觀眾沉浸其中,跟隨鍾秀一起,參與對惠美的尋找。

敘事之下的事實,充滿了多種解讀的可能,虛實並沒有絕對的界限,電影可以解讀成本是一個連環殺手,他每隔兩個月就用殺死一個女孩,並通過燒塑料棚來毀屍滅跡。電影也可以被解讀成這是鍾秀小說里的世界,剛交往沒多久的女友與富二代交往,他束手無策,只能通過小說對現實的重寫,來想像惠美在本那裡的經歷,最終殺死了本。

貧困的文學青年與超級富二代因為一個女生成為情敵,電影《燃燒》的故事創意並不罕見,而且有大量網路小說寫的就是這個內容,可以說這是一個小說作者腦海里很容易就出現的想法。誰的故事好看,這就要看誰寫出了新意,電影中富二代在燒塑料棚的掩蓋下每兩個月殺一人,如此表現一個變態殺手是新的,另外,鍾秀能夠克制的觀看自己喜歡的女生與情敵的交往,描寫出了三個人在場中那些細微的情緒起伏,也是故事的動人之處。

世界如謎語

鍾秀還沒開始寫小說的原因是,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就像是謎語一樣。

鍾秀並不了解惠美,惠美說的他們共有的經歷,鍾秀是沒有記憶的。所以他才會打聽惠美老家附近是不是有一口井。他打聽井的下落,是為了認證惠美的身份,她到底是不是作為曾經的小學同學的那個惠美。他不了解惠美,所以才以非常尷尬的姿態去見證惠美和本的交往。

鍾秀和本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階層。鍾秀出身農村,在首爾兼職為生,父親又被判坐牢,他的生活一片灰暗,本卻不用工作,豪宅里煮意麵,兩個生活截然相反的人因為惠美有了聯系。

鍾秀和本代表的兩個階層的關聯,在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概率極少,它只存在於這個電影故事裡。換句話說,電影特意製造了鍾秀和本的關聯,帶著現實里我們常設計的疑問,通過故事來看兩個人之間的反應。

鍾秀和本之間有隔膜,鍾秀不理解本何以年紀輕輕就能很輕松住在豪宅里,而本能與鍾秀聊的話題,也僅僅是鍾秀的小說寫的怎麼樣了,嚴重的隔膜讓兩個人無話可聊,導演通過故事試圖讓兩個階層的人去碰撞出更多也沒明顯的效果。鍾秀怒殺了本,終結了這個對話的所有可能。

人心、階層等的隔膜,讓劇中的人物處在壓迫之中,有貧困的壓迫,也有精神困頓的壓迫。人物被擠壓到狹窄的空間內,無暇對世界思考,才會產生世界如謎語的感慨。

電影《燃燒》完成了一次對當下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描寫,也試著去探究人與人之間憤怒發生的原因,兼具現代性和 社會 批判性。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這是藝術家思慮,換一個國度,或者十年之後再看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很多問題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也不能因為道路的曲折,就否定未來的光明。

就談談最近又刷了一遍的《死亡詩社》吧,片中的詩歌老師Mr. Keating其實真的好棒,我覺得他是真正喚醒靈魂的那種教育者,讓孩子對生活再次有了激情,想要活的精彩,活出自己,但奈何孩子們還要抵抗來自於父母,學校和 社會 的限制,無法抗衡之時,就像一棵樹斷掉了,片中一個孩子就自殺了,幸運的是,其他同樣受到鼓舞的年輕人沒有放棄

影片叫人深思,如何做對孩子來講才是最好的,也許每個人都是籠中之鳥,只是籠子有大有小,在外面一些的,想幫助裡面的鳥兒,將希望傳遞給他們,可如果不能幫他們打開籠門,則可能出現片中慘劇,不僅要給孩子慾望,還要給他們力量,給他們對生命的珍惜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領一朵雲,以下文章是我對此理念的一點想法,歡迎閱讀探討

https://mp.weixin.qq.com/s/TZwFRKTIK0ZCNeDVjMzJTg

感謝特邀,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左眼見到鬼》這部電影,一看片名估計大家都會覺得是 搞笑 電影,確實,這是一部被片名耽誤了的 搞笑 又催淚的好電影。

這部電影我理解比較深的主體是――7天是否能留下刻骨銘心的愛情?當愛人逝去,生者將如何自處?

首先介紹一下故事的大概內容:

故事的女主叫何麗珠(鄭秀文飾),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子,出身並不好。她在加勒比海度假時邂逅了富家公子徐禮人,才認識七天,二人便閃電結婚。然而男子後來在潛水中不幸喪生。何麗珠沒有很快忘掉丈夫,而是沉浸在陰影中不能自拔。

很多何麗珠的朋友,親人,甚至她的婆婆都覺得,她和男主只是認識七天能有什麼深厚的感情,還不是看中他的錢。

她嘗試幾次自殺都沒成功,從而導致她可以左眼見到鬼,這叫王勁威的鬼一直跟在何麗珠身邊,保護她,逗她玩,時時搞怪。何麗珠開始時嫌他煩,然而和他相處過程中,卻屢屢得到他的幫助和勸慰。

後來,這鬼投胎後她才終於明白,原來這自稱王勁威的鬼魂就是她的丈夫,劇中也幾次暗示。為了讓她早日從悲痛中走出來,為了讓她繼續生活下去,丈夫久久不願去投胎,扮作王勁威來到她身邊幫她解開心結,讓她積極向上面對生活。

當她陳述那過去的事情,說到她的丈夫時,鬼魂王勁威始終在游泳池不願露出臉,實際是怕她看到他的眼淚。而王勁威確有其人,就是幫她修車的飛機駕駛員Sam。真正的王勁威從小就傾慕何麗珠,何麗珠和丈夫認識的那一天,王勁威和女朋友也在加勒比海。

這部 搞笑 但是實則催人熱淚都電影,讓我覺得也許人世間真正愛情的模樣應該就是,即使只是7天,也可以是一生的刻骨銘心。我想永遠照顧陪伴你,但我已經沒有機會,那就讓你把我生命的精彩一起延續下去。世事無常,生死有命,願我們珍惜每一個還在你身邊的愛人,即便無緣相伴到最後,也願我們為愛情留下最美的樣子。

希望大家也會喜歡這部電影。

給人啟發的電影有很多,但是又因人而異的喜歡。

我這里給你國內外各推薦一部吧,

首先國內:《萬箭穿心》

《萬箭穿心》原本是方方創作的一篇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武漢女人李寶莉悲劇的一生,於2012年改編為電影。

這部電影是算得上國產電影的上乘作品了,正如上圖上所說,愛是把雙刃劍,有時候幫助孩子的成長,但同時會成為一把鋒利的血刃,最後傷害的是自己。

這部電影是我在上中學時我們的語文老師推薦的,讓我們自己私下去看看,我就去看了。這一看,對我印象及其的深刻,六七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劇情以及電影中那濃濃的壓抑的氛圍。

女主角寶莉是一個極其世俗的女子,她斤斤計較,喜歡討價還價,熱心腸,暴脾氣。而其丈夫馬學武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對妻子忍讓百般,但是內心是拒絕的,他對粗鄙的妻子忍耐已久。終於是有一天與女同事出軌了。這一出軌卻被寶莉發現了,寶莉向相關部門舉報有人賣淫嫖娼,毀了丈夫的前途和聲譽,致使丈夫馬學武跳江自殺了。為了供兒子上學,養婆婆生活,寶莉一人苦苦支撐整個家庭,她挑起扁擔,幫別人挑行李,賺可憐的薪水。然而最後兒子高中狀元,發現親爸死因,要和她斷絕關系。

其實這部電影最精彩的就是開頭就開篇點題說到寶莉的新家是凶宅,那房子處在七八條路匯聚的中心,在風水上叫萬箭穿心。。然後電影結尾正照應了開頭,寶莉的一生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步錯步步皆錯,過度的計較,過度的溺愛孩子,反而讓孩子成為了傷害自己的人。兒子怨寶莉逼死了丈夫,彷彿完全忽略了是他爸爸先出軌的事實。十年的辛勤,一心為兒子考大學而努力,一心為扶持這個家而努力,換來的卻是兒子的背叛,把自己趕出了家門。寶莉那時的心情不正如萬劍穿心嘛。

這部影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以及濃厚的感情色彩,個人覺得真的很適合去看看,會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接著呢,我准備給你推薦的是一部國外的電影:《阿甘正傳》

電影根據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阿甘正傳》改編而成,於1994年拍攝成為電影。我相信你肯定看過這其中的片段,不論抖音還是快手,我們時常能看到阿甘奔跑的視頻,然後配樂是《追夢赤子心》------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阿甘就是這樣的,從小阿甘就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他在球場奔跑的速度比專業運動員還快,就這樣他跑進了大學。大學畢業後,阿甘又參軍入伍,然後去了越南戰場。在那裡,阿甘有倆位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泰勒上尉。在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聚會上,阿甘見到了想念已久的珍妮,他喜歡珍妮,並且愛她,但是珍妮已經墮落,而且珍妮並不愛他。阿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各個 歷史 時期,純朴而善良。

《阿甘正傳》,很激勵人心,愛情友情親情都很勵志很感人。

阿甘是個低能兒,他母親告訴他「你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阿甘進入小學後,遇到了一生的摯友和真愛珍妮,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珍妮的話開始跑。上帝給你關上了門,肯定給你打開了窗戶。阿甘沒有浪費上帝給他的特長,一路跑,跑進了大學。大學畢業後阿甘參軍入伍前往越南參加戰爭。在戰場上,阿甘的快跑讓他躲過了危險。可是阿甘為了救助戰友又返回了戰場,可惜巴布還是犧牲了,上尉丹截肢開始自暴自棄。而阿甘卻實現了夢想,並感染了丹上尉,丹上尉獲得了新生。

阿甘做義務園丁時又邂逅了珍妮,並開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而珍妮還是離開了阿甘,阿甘開始跑,又一次成了名人。後來阿甘收到了珍妮的信,見到了珍妮和自己的兒子,原來珍妮得了不治之症。最後阿甘帶著珍妮和兒子回到家鄉。珍妮在親人的陪伴下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阿甘一生都是積極向上,即使弱智卻自強不息,靠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不停的奔跑。阿甘一路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億萬富翁,都是他不放棄,努力奮斗的結果。

有人說阿甘是傻瓜,可是我覺得她不傻。聰明人做了傻事,才是傻瓜;傻瓜沒有做傻事,就是不傻。

哪些電影給人很大的啟發?很高興我能回答這個問題 下面我來推薦三部給大家看看

一、《肖申克的救贖》電影里兩位主角安迪跟瑞德在牢房裡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及安迪如何想盡辦法救贖自己的獄友。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是安迪對自由的堅持與不屑。電影給人最大的啟發就是無論你身處何方、何時何地、情況有多糟糕都不要放棄,保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從這些現實當中我們又能夠感悟人生,然後激勵著自己前行。我覺得優秀的電影就必須做到以上幾點,而不是那種衡水的劇情索然無味。也不是為了利益而去拍這部電影。人生必看電影之一,快去找來看看吧。

二、《犬八公的故事》本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故事主要講狗跟人之間的感情。男主收養了一條狗非常乖巧聽話,狗狗每天都在車站等候主人下班,突然有一天男主在外上班意外身亡了。狗狗已經習慣在車站等候主人,即使主人已經不在了。愛狗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情節很感動。我對這部電影啟發最大,看完後我都領養了一條狗。狗狗會把一生都寄託在你身上,不養狗的人是體會不到的這種感覺的。

三、《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個印度女子如何拿到摔跤金牌。他爸爸是退役的摔跤手,為了將女兒培養成職業摔跤手並拿金牌,爸爸一邊做魔鬼教練一邊做慈祥的父親,一邊做慈祥的父親。電影里呈現一連串的感人場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啟發,我覺得還是父愛多一點。說白了就是當爹不容易

我覺得周星馳的電影,總是能給人很多笑聲,也能給人很多眼淚,很多人都說周星馳的電影,需要看好幾遍才能明白其中的心酸,(喜劇之王),講述一個人小角色的無奈,做的很多事情都得不到認可,哪怕沒有什麼錢,只為求一日三餐,都是那麼的被人看不起,被人不理解,最清楚記得一段,有一句台詞,我養你啊,表達了很多人的無奈,雖然遇到了愛的那個她,不一定能給得了對方幸福,雖然雖然故事的結局還算不壞,可是現實中有用多少人因為自身不得志,失去了那個想相守一生的人,(大話西遊)這部電影三部,可是我覺得其實只有一部,因為一句台詞,如果重新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非要在這個愛上面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話在現在來說也是讓我們現代的很多人留下了眼淚。

⑤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這十部:《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童年》、《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紅與黑》《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利斯朵夫》《飄》。


第一名:《戰爭與和平》

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他們衍生出來的影視作品也同樣了不起。1956年上映的電影版本《戰爭與和平》,獲得第14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1968年,前蘇聯將《戰爭與和平》巨著拍成長達六個半小時的鴻篇巨制,影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金獎、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國片和第4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2年,英國BBC拍攝長達20集的電視劇《戰爭與和平》。2007年,義大利、俄羅斯、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合拍電視劇《戰爭與和平》,被中國央視引進後剪為9集播出。2016年1月14日,英國BBC重新製作6集《戰爭與和平》。蘇聯音樂巨匠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史詩劇作《戰爭與和平》。

⑥ 作者電影有哪些

他們包括格蕾塔·葛偉格與她的處女作《伯德小姐》,喬丹·皮爾與他的處女作《逃出絕命鎮》,克里斯托弗·諾蘭與其實驗性的戰爭片《敦刻爾克》,還有另外兩位以個人印記著稱的導演《水形物語》的吉爾莫·德·托羅和《魅影縫匠》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而 9 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5 部由導演本人寫作,風格鮮明。只有兩部屬於老派而傳統的學院選擇——《華盛頓郵報》和《至暗時刻》。

在今年頒獎季的媒體頭條上,人們見到的更多的也是對掌鏡者的專訪,尤其是以處女作躋身提名名單的葛偉格與皮爾。他們頗為傳奇的跳級式經歷和「多元化」似乎自動拉升了熱度。

不過很可惜,票房無法佐證作者電影在 2018 年度的崛起。

⑦ 大學生愛看的電影類型有哪些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電影類型,我結合我自身以及對身邊人的了解,總結了以下幾類電影。




小結

當代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當代人喜愛的電影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徵。大學生也在各自不同的喜好下,尋找到了自己喜愛的電影類型。這些電影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感受人世間,也可以讓不同的人尋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讓他們的路上不再孤單。


⑧ 十部世界上公認的好電影,中國僅一部上榜,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如今的電影發展真的是太迅速了,電影也成為大家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閑暇的時候可以看看,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看看,睡覺前、甚至上廁所的時候大家都會看看電影。

那麼你知道世界上公認十部好電影都有什麼嗎?下面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肖生克的救贖》

這是一部關於人性主題的勵志電影,被評為「美國十大經典影片」之一,同時,電影的藍本斯蒂芬·金的《肖生克的救贖》也被稱為是作者本人「寫作四十年來公認最棒的作品之一」。

影片所表現的愛情,沒有貧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見鍾情,渴望瞬間燃燒,這是放之全球而皆準的愛情普世價值,當然中國觀眾也樂得接受,在別人痛痛快快的愛情中過一把癮。

⑨ 有哪些被「捧上神壇」的電影,你覺得十分一般

《黑豹》,除了中國人基本上全世界都把這玩意吹上神壇了。

這部電影能進入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候選名單,真真正正地說明奧斯卡是...

奧斯卡自古以來不待見超級英雄片,

強如《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守望者》、《美國隊長:內戰》……等等,都沒能從奧斯卡那撈到一個最佳影片的提名,

但這 歷史 上獨一無二的超英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就被《黑豹》這么個超級爛片撈到了,

你們仔細回想下,《黑豹》講了個啥?

太平吉祥——壞人出來了——壞人把好人打敗了——好人(還是靠作弊)把壞人打敗了——又太平吉祥了。

整個劇情,沒有轉折,沒有變化,甚至連個伏筆都沒設過。

(有么?高速列車?不就隨便提了一嘴,最後黑貓還不是一個和高速列車卵關系沒有的托馬斯全旋把黃貓幹掉了?)

拜託,這種寡淡如水平鋪直敘的套路,連幾十年前圓谷英二拍奧特曼的時候都不用了好嗎?

漫威之所以能在第二階段開始後全面壓制同期的DC,就因為他們的超英電影不再臉譜化,幾乎第二階段所有電影都能咂摸出那麼點深刻的東西,或者能感受到劇情設計的巧妙,而不再是老式超英片那種一路打怪的無趣。

結果一部《黑豹》全還回去了。

《黑豹》到底有多傲慢?一部黑人電影,甚至連「種族歧視」或「黑人的生存艱難」這種政治正確都不展現了,他們認為黃貓蜻蜓點水地來一句「黑人兄弟們受壓迫了」,那這片就可以交差了。

話說,如果《黑豹》可以提名奧斯卡最佳電影,那憑什麼《奎迪2》不能提名最佳電影?

用之前忘了在哪看到的一個吐槽,

這兩片的劇情不都是:

邁克爾·B·喬丹

的爸爸

被他對手的爸爸

打死啦!

邁克爾·B·喬丹和對手

打了兩場,

贏了一場輸了一場。

不一樣的是,維克托·德拉戈打贏奎迪的時候至少沒嗑葯。

結果嗑葯的拿了奧斯卡提名,這什麼價值觀?

至於你說有沒有抄襲……這倆片的編劇都是瑞恩·庫克勒,自己抄自己能叫抄嗎(括弧,《奎迪2》的劇本創作於《黑豹》

唯一一次覺得某一部電影被吹上神壇的便屬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當時電影上映的時候,各大媒體、影評人、觀眾紛紛誇贊,但事實上這是一部很水的電影。

星爺的電影歷來受觀眾喜歡,一直以來都存在這種說法「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於是只要是周星馳的電影上映,無論如何都是要去電影院支持的。《美人魚》大年初一上映的時候,我也去支持了,而且帶著我爸我媽一起去支持,結果看完之後大失所望。

《美人魚》不像是星爺執導的電影,從一開頭就透露出油膩的感覺,不再是那種能get觀眾笑點的,反而更像是一部情景喜劇,演員的表演更是毫無邏輯。劇情是霸道總裁愛上天真散漫的女孩的劇本,鏡頭感更像是在看恐怖片和喜劇片來回之間切換,夾雜著成人笑話和以往周星馳的生硬老梗。

而且當時《美人魚》據說有3億人民幣用來製作特效,結果看完全片之後,你發現這部電影也沒有哪裡用到特別出彩的特效啊!除了人魚造型、八抓魚造型,好像沒有什麼地方用到,關鍵造型上的缺失感特別嚴重,震動的地方一看道具感特別強烈,而七彩尾魚的特效更是爛的沒法看,完全不知道這3億人民幣用在了哪些地方。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有哪些被「捧上神壇」的電影,你覺得十分一般。

首先是2016年上映的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當時票房拿到33.94億人民幣,被捧著各種好。不是說電影不好,只是沒大家捧的那麼好!

其實都是在那句「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口號催動下,帶動星爺的影迷走進電影院,從而讓票房提上去。電影故事整體一般,呼籲著保護生態環境。也沖斥著周氏無厘頭喜劇風格。女主角是新人,由鄧超來帶動整部劇情走向,但是鄧超演不出周氏喜劇的靈魂,不是說鄧超演技不好,只是周氏喜劇只有周星馳才能掌握分寸,拿出靈魂所在。整部電影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文章他們扮演警察聽鄧超報警的那段戲帶著周氏喜劇風格。而羅志祥所演的八爪魚也可圈可點。。

所以,覺得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好!

其次,是《戰狼二》這部被大家捧為神作的電影。其實整體故事情節一般,個人英雄主義明星加強,這是好萊塢電影的一貫伎倆。整體效果還沒《紅海行動》好!大家看兩部電影評分就知道了!

《戰狼二》之所以票房高,是觸動了國人的愛國情懷,當時電影上映的時候,整好碰上中印邊境爭端,在這個恰當的時間上映,碰到心裡的哪個點,給大家心裡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在愛國情懷帶動下,大家紛紛走進影院為其買單!

以上純屬個人關點,不喜勿噴!謝謝!

1、《哪吒:魔童降世》

說不出什麼專業的分析,但反正就覺得故事很一般,有很明顯的套模板痕跡。去年被吹上神壇的時候,我受到安利就去電影院看了,看完電影我還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沒有仔細看,漏了什麼。

所以才get不到大家所說的「燃」。特別是哪吒變身時候,完全沒有所謂的震撼之說。

個人最多給6—7分,可能是乘了「國漫崛起」的宣傳造勢東風。其實在動漫迷的眼中,最多是一部故事講述和特效完成度較高的及格分電影。

2、《流浪地球》

首先是大劉的書迷和吳京的影迷,然後就被身邊的朋友和媒體瘋狂安利,然後就被騙去了電影院。

好吧,我當時真的沒看完,就睡著了。總有一種被吹捧的過多的錯覺,看起來也就一般般吧。不過是在科幻電影里稍稍有點內味兒,畢竟是全靠同行電影(《上海堡壘》)的襯托。

3、《戰狼2》

吳京進入香港電影圈的時候,遇到香港電影的衰落期,雖然有師兄李連傑的幫助(在《木乃伊3》打了醬油,同時受到同時期甄子丹、趙文卓等壓制,基本上都是配角和反派居多。

然後通過《戰狼》系列電影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動作片地位,其實是戰爭愛國主義的宣傳紅利居多。當時各個學校工廠都會組織觀影活動,甚至還有觀後感作業。

甚至還有人會說出:「不看戰狼,不愛國」的道德綁架。

好吧,我怕了。看了以後,覺得並沒有那麼好。其實就當個愛國教育片子是個不錯的題材,很吃香的!(當時也沒別的選擇,好像國慶假期延長了好長時間才下架,排片有很多)

每個人看完一部電影的心得體會會是不同的,所以在我的觀點看來有以下幾部電影,一度被捧上神壇,但是個人認為感覺一般。首先是星爺的大話西遊

剛開始這部片子出來的時候都不被大家所認可和喜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持和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這部片子又重新被推上神壇,可以說是非常經典,但是讓我感到這部片子一般的是,粉絲不是真愛粉就是黑粉,以致於拉低了整部片子給人的感覺。

第二部就是美人魚,在我看來,當時這部片子的票房也是賣到了30多個億,但是個人看過之後,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那個帶有經典色彩,當然了,在這部電影中,星爺本人也是沒有參演的,否則的話,票房肯定還會高的,也更加會受觀眾喜愛和支持。可能也是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緣故吧。

第三部在我看來比較一般的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看完給人的啟發還是很好的,告訴人們希望是個好東西,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之一,好東西從來都不會流逝。並且告訴人們要認識你自己,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學會釋放自己。永遠不要放棄希望。但是個人感覺這部電影與當時的 社會 制度並不是特別的契合,所以感覺到一般。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看完之後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不喜勿噴。對此,大家有什麼樣的眼光和看法呢?

如果我說《大話西遊》,可能會被打。

但是我個人是真的沒有太大感覺。

戰狼2,感覺就是一部動作片,但是賦予了太多的東西,所以不太喜歡!葯神應該比他票房高!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前任3:再見前任》這部片子,雖然當時很火,大家都覺得看後感動得快哭了,而我卻覺得真的十分一般!全程無感!這部劇真的是很狗血了。

《前任3》最狗血的就是一對相戀多年的小情人,無緣無故,真的是找不到任何原因就吵架冷戰了!實在覺得兩個人真的作,要是我現實生活中遇到這么作的人也是無法忍受的。

另外就是本片的最高潮,過於簡單,敘事過於直白。男生當街喊我愛你,女生家裡默默吃芒果,乍一看迎合了曾經的誓言,但是這高潮也僅僅是誓言的重現,沒有更多更深刻的回憶,所以有淚點但是此處個人覺得用力很不足。如果兩個人真的相愛,為什麼兩個人就不能在一起好好談一談呢?

還有結局就更狗血了,女主找了老同學結婚生了孩子,男主更是和事業上接觸比較多的小女生好上了。這不就是女主把培養成好男人的男主拱手送給別人了?

反正感不感動不知道,看完後倒是一肚子憋屈,男主角真的太作了!

《卧虎藏龍》!
你沒看錯,就是這部當年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將導演李安捧向神壇的電影!

當年我是聽說了這部電影獲獎的名頭,才慕名前去觀看的,但看完後,感覺是真的一般,劇情平淡,打鬥雖飄逸但不帶感,沒有之前看李連傑那樣的功夫片熱血噴涌的感覺,整個電影看下來就只覺得取景漂亮,再無其他。

該片的原著作者是王度廬,說實話,要不是看完電影後刻意查了查,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注意到這個武俠小說家。王度廬是滿族人,原先是寫言情小說的,所以在卧虎藏龍這部小說中刻畫一個天賦卓絕,青春叛逆的滿族女性形象,就是電影中章子怡飾演的玉蛟龍。整個故事就是圍繞玉蛟龍的叛逆性格和感情糾葛書寫的,相比較武俠大家金庸和古龍,這部作品難免有點小家子氣,讓人看完後感覺格局較小,沒有多少的吸引力。

該片的另一個亮點是將原先拳拳到肉、節奏凌厲的武俠片武打風格,轉變為姿態優美、隨風起舞的奇幻飄逸風格。這樣的轉變完全是為了迎合西方觀眾一貫對中國的那種奇絕詭秘的印象,將武打片拍的像舞蹈一樣優美,更加加深了外國觀眾對中國武術是花架子的認知。這對於電影行業來說,可能是新的進步,但對我這種重度武俠片愛好者來說,卻是對武俠的另類詆毀,所以實在是提不起來喜歡之情。

《卧虎藏龍》對電影場景選取極具考究,用美妙絕倫的電影畫面,讓西方觀眾一陣驚嘆;同時也深深影響了國內的一批導演,該片之後,張藝謀和陳凱歌兩名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也紛紛推出了畫面絕美的電影《英雄》和《無極》,耗費大量資金,用盡所有之能事,想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電影體驗,卻從根本上忽略了一部電影的根本:精彩的故事。所以這兩部跟風之作,最後也沒能多出彩,只是開創了中國的大片商業模式罷了。
綜上所述,《卧虎藏龍》故事性上不出彩,武打場面矯揉造作,而且還帶起了中國電影的一陣浮誇之風,所以很難讓我能給它以好印象!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哪吒之魔童降世,對於它的票房和他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匹配,其實中國動畫已經特別厲害了。

白蛇之緣起。這部動畫電影我看了兩遍,唯美意境,特別棒。

大聖歸來也是很不錯特效劇情婉轉,孩子們特別喜歡看。

大魚海棠,這部電影核心價值很高。

從小說改編的動漫或者影視劇改編的都有許多佳作,還有《大戶法》《一人之下》《斗破蒼穹》《斗羅大陸》《雪鷹領主》還有好多好多。

魔童降世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對於它的票房如此之高我還是很驚訝的。不過也不是壞事,希望給中國動畫一支強心針,把中國動畫越做越強!少年強則中國強。動畫對於少年來說意義重大。希望未來有更多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動畫上映,加油!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謝謝!

⑩ 作家電影和作者電影的區別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

法國電影新浪潮-特點:是其主要成員以前是電影評論人,都來自封面黃色的著名雜志《電影手冊》,由安德列•巴贊和雅克•多尼奧-瓦克羅茲於1951年創辦。在拍攝長片和短片之前,克羅德•夏布洛爾,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艾里克•羅梅爾,雅克•里維特都曾為雜志寫作大量評論和其他文章。新浪潮的歷史特點就是它是業余愛好者的活動,熒屏人們一批接一批改行做導演。這些年輕的作者是在影迷俱樂部開始喜歡上電影的。
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作品
有克羅德•夏布洛爾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爾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緊接著有特呂弗的《四百下》 ,阿蘭•雷乃的《廣島之戀》 ,後來,1960年及以後,又出了讓-呂克•戈達爾的《筋疲力竭》 ,艾里克•羅梅爾的《獅子座》 ,最後有雅克•里維特的《巴黎屬於我們》 。

【重點】他們的區別是:
1.從他們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志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里維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里葉等;有戲劇家雷乃、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而真正搞電影的只有克里斯,馬克一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比「新浪潮」導演高。

2,從時間上看:「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S年為誕生的日期。而「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3.在年齡上著: 1958年「新浪潮」的幾個代表人物還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特呂弗和路易,馬勒是26歲,戈達爾和夏布洛爾是28歲。而「左岸派」的導演們在1958年大多數已經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葉是36歲,高爾比和馬克是37歲,杜拉是44歲。他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有的當過游擊隊員,有的被捕過、流放過,死裡逃生。僅這一條,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導演的經歷與閱歷比「新浪潮」導演要豐富、復雜,他們對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

4.從影片主題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而作家電影則較多採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地採用人稱來敘事;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5.從拍攝地點的選擇上看;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范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從美學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7.從製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導演們以一種潦草的、半即興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短,一年有時能夠拍攝好幾部影片;而「左岸派」導演卻是以仔細琢磨的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常常是好幾年才拍攝完成一部影片。

8.從影片通過檢查方面看:「新浪潮」電影由於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順利地通過放映(除戈達爾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電影由於背景比較復雜,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煩。比如:雷乃和馬克拍攝的《雕像也會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長達12年之久。雷乃《廣島之戀》原定參加戛納電影節正式比賽,結果中途被撤下來,只獲得一個評論獎。馬克拍攝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寫罷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見》 1967年)也遭受到同樣的命運。藝術家採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情感與選擇,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國電影中尚不多見。「左岸派」電影是對商業電影的一次強有力的沖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左岸派」導演的作家電影是法國五、六十年代「先鋒派」。「左岸派」:現實主義的革新派。

閱讀全文

與哪些影片可以被看作作者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打的電影院 瀏覽:918
凱倫是哪個電影 瀏覽:466
常德保衛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554
西瓜放映廳電影在哪下載 瀏覽:142
祖宗十八代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456
哪些電影運用了多角度敘事 瀏覽:368
如何電影傳到蘋果手機裡面 瀏覽:534
林正英全集電影國語版全集 瀏覽:408
61電影神馬 瀏覽:584
看過去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266
朝陽溝全集電影完整版第三部 瀏覽:702
情慾穿心神馬電影 瀏覽:612
周潤發演的兄弟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957
鄧楚涵主演的微電影 瀏覽:951
非會員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859
墮落天使電影完整版 瀏覽:898
gmod電影院怎麼全屏看電影 瀏覽:968
抖音搶電影票怎麼算成功 瀏覽:664
韓國3d電影大全集 瀏覽:45
中國電影開始前的片段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