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馮小剛電影《芳華》中的戰爭場面是不是過於血腥了
前蘇聯有一部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講的五位年輕貌美的女兵在一位男性長官的帶領下,和十六個德國鬼子戰斗。影片的前半段也是表現姑娘們美好的愛情和青春芳華的肉體,後半段展現戰斗的殘酷和犧牲的英勇,感人至深,是類似表現軍事題材人性的經典。
❷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里的長鏡頭
我學的評價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裡面的長鏡頭,其實他的長鏡頭是一種有重有輕的表現,我覺得他這種長鏡頭肯定是為了去強調他們這一種整體的風格,然後為了有一個情節上的有減有煩,我覺得這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你在無論敘述文章時還是寫作文時都應該這樣,
❸ 電影《芳華》中的戰爭場面是不是過於血腥了
網友1:真實的戰爭比電影恐怖的多,我看過很多老兵寫的紀實。大家都以為戰場上雙飛槍能打死多少人。其實在戰爭中槍根本打不死太多人。誰都不會漏頭,槍只是戰場火力壓制,老兵基本都是拿槍對著槍聲密集處胡亂掃射。而且並不漏出身體瞄準。有統計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平均50000發子彈打死一個人。真正戰場上殺人最厲害的是大炮,中越邊境戰爭中,我看過一篇老兵寫的文章,79年2月17日,我們首先對越陣地進行了幾輪炮擊,聽好是幾輪炮擊。炮火覆蓋了整個越軍陣地。等步兵充上上的時候,遍地都是碎屍,沒經歷過戰爭的解放軍新兵,每個都趴在地上吐半天。自己想像一下滿山都是胳膊大腿腦袋腸子碎肉。不比電影恐怖的多,很多新兵當天都吃不下飯。一是害怕二是實在惡心的厲害。戰爭的殘酷性遠比電影殘酷幾百倍。很多人死了連全屍都沒有。一部《芳華》能血腥成什麼樣。沒有軍事常識的人看抗日神劇看多了,覺得人中了一槍沒大事,甚至某些影視劇人中多槍還在跑,現實我告訴你是什麼。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裝備56半,後期兩山輪戰換裝81杠。越軍裝備大部分蘇制AK47,這種槍7.62口徑,基本中一槍人就廢了,如果打在肢體上基本就是折了或者貫穿。如果打在身體上基本也就和閻王爺隔一層窗戶紙了。致命出當時也就掛了,7.62口徑子彈舉個列子吧,從前胸進,背後出來基本就是一個血窟窿碗大的窟窿。人基本上就廢了。真實的戰爭電影是拍不出來的,士兵受到的傷害是無法演繹出來的。珍惜和平吧,有個老兵曾說過,沒打過仗的人永遠想像不了戰爭的殘酷。在此我也致敬那些為國家流血犧牲的老兵。你們是人民的驕傲。感謝你們的付出。
網友2:
《芳華》里的戰爭場面主要是一段長達六分鍾的長鏡頭。黃軒飾演的劉峰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他率領的小隊在往前線運送物資時,在一片甘蔗地中遭遇敵人的埋伏,一個戰士的手榴彈的保險栓不小心被拉開了,在不知所措的慌亂中,這個手榴彈就在他手裡炸開了,人瞬間被炸成了血肉碎片,一瞬間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戰士們一邊躲閃一邊還擊,不斷有人倒下,斷肢掉落在地上,鮮血濺到草葉上,灑向空中。
這確實是一段非常殘忍血腥、驚心動魄的畫面,但要說是否「過於」血腥,我認為它沒有「過」,和《血戰鋼鋸嶺》一樣,它們追求的都只是真實。
《血戰鋼鋸嶺》的導演梅爾吉布森就表示過,他並不喜歡特效做出來的戰爭場面,他更願意麻煩一些,實拍炮火轟隆、煙霧彌漫的戰場。包括其中一個斷腿士兵,他們也是找來了真實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老兵轉行而來的演員,前期給他用假肢拍攝營房的戲,後面則去掉假肢拍攝戰場斷腿戲。
事實上,因為國內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為了能過審,戰爭場面都不可能拍得過於血腥,電影里戰爭的殘酷程度肯定比不上現實中的戰爭。如果我們看電影時感覺過於血腥,現實中只會可怕上百倍。
馮小剛耗費700萬用一鏡到底拍這樣一場戰爭戲,就是為了盡可能去貼近現實,讓觀眾感受戰爭的殘酷。
❹ 你最喜歡的哪個電影里的逆光場景
我最喜歡的是《紅高粱》中的逆光場景,張藝謀與顧長衛聯手在開篇不久便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最為動人的逆光場景之一,那片土地恣肆的生命力與鞏俐的美在電影中得到了絕佳的呈現。
❺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很讓人有感觸。《芳華》是用電影藝術反映了導演和編劇的那一段親身經歷,我想這是最主要的,怎麼看這部電影,自有每個人的感受和見解。
很多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軍人看過芳華這部電影之後都落淚了,久久不能平靜!小剛導演的電影沒有之前電影的娛樂性、票房號召力。未來五十年之後再看馮的電影你會發現它是可以穿越時間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這就是芳華。
馮小剛的軍人題材的電影,盡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斷和事列!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都會覺得比較貼近現實!現在的人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它們還真就發生過!馮小剛只是大膽把他講出來而已!不過軍人的情感表達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馮小剛還有軍人題材的電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