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末代皇帝為什麼能在故宮拍
因為《末代皇帝》的拍攝符合當時的歷史要求,畢竟故宮是歷史,電影電視劇只是娛樂,所以還是應該多保護起來,文物的生命跟人一樣只有一次。
在後來拍攝的劇中,之所以不在故宮拍,無疑是為了保護故宮,故宮本身就是建築類的文物,萬一有些損壞,劇組也是承擔不起,而就算是可以在故宮拍攝,可能沒有幾個劇組可以付的起租金。
故宮是文物也是景區,被改為博物院之後,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也是應接不暇,況且清廷劇的拍攝條件也沒有必要去故宮進行實景拍攝,橫店中1:1建設的故宮也是滿足拍攝條件的。
(1)電影末代皇帝拍攝運用的分析擴展閱讀:
《末代皇帝》是一部氣勢宏大、色彩濃郁、場面壯觀的影片,也是歐洲導演貝爾多魯齊的經典之作。該片的敘事手法與《美國往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用閃回的手法,在2小時40分鍾內講述了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
該片的音樂可謂別具一格、獨具匠心,小提琴與古箏等多種樂器的配合,使音樂傾瀉而來,裊裊餘音揮之不去,絲絲的憂傷沉積在深處,襯托著歷史的厚重之感,讓人沉醉於其中。
《末代皇帝》將個人還原到歷史中,展示了歷史碾壓下人性的復雜形態,有扭曲,也有掙扎,故事未必全然符合史實,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更真實。
該片的史詩價值遠遠超越了一般的人物傳記片,歷史在個人身上的壓榨和侵蝕,幾乎是一個時代的心理縮影,與其說它講的是溥儀,不如說它講的是溥儀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籠罩下的人。這是一個最富有歷史張力的溥儀。
B. 《末代皇帝》為什麼能在故宮拍
《末代皇帝》的拍攝也確實是恰逢其時,因為當年4月文化部頒發規定,國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室內禁止一切拍攝,但《末代皇帝》劇組恰好在此之前提交了申請。
故宮是古代王朝生活的地方,人們當然希望在故宮里還原以前的一些場景,但是如今是絕對不允許在故宮裡面進行拍攝影片的。
但是古裝劇還是要拍的,所以我們如今在橫店已經建成了一個基本還原故宮的場景,所以平時在這裡面拍戲的時候也和在故宮裡面基本一樣,拍出來也不會影響人們對歷史的認知。
《末代皇帝》故事梗概
《末代皇帝》一部描繪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電影。從史實上來講,參考了溥儀的外國教師庄士敦的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昏》以及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關著作,創造出一部偏西方視角、但製作認真的傳記電影。
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攝制。中國背景、中國故事、中國人物,混雜了西方人的觀念與技法。
影片以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反映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最為重要的是,在那個還沒有橫店電影城的年代,特效製作技術也不成熟,完全在故宮拍攝。這是一部嚴肅的歷史題材電影。但是又不至於讓觀影著窮極無聊,看不下去。每一幀都是歷史,每一句話都讓人深思。
C. 描寫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故事片《末代皇帝》,為何能得到奧斯卡垂青
有人說再難以拍出《末代皇帝》這樣經典的影片了,無論是群演的數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導演的水準,都不會再有了!我是認同的。
與其說《末代皇帝》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倒塌的縮影,其經典和歷史意義將永遠再難重復!
D. 末代皇帝影評
作為榮獲九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末代皇帝》堪稱是一部氣勢宏大、場面壯觀、色彩濃郁、技巧精湛、敘事熟練的史詩巨片。
它以空曠的紫禁城為背景,落日的余暉照耀在皇宮大殿,盡顯歷史的悲涼和皇族的無助。深層次的色彩運用,帶有一份由內而外的凄涼。
有關紫禁城的那份回憶,更是凄美纏綿,皇宮的濃郁色彩里隱約滲透出幾絲江河日下的腐爛。巧妙的拍攝和剪輯技巧,回憶與現在交叉進行的敘事手法,則完整清晰地勾勒出了溥儀一生的生活軌跡。
此外,主要演員們的出色表演也為這部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中,成年溥儀由好萊塢華人影星尊龍扮演,婉容和文綉則分別由著名女影星陳沖、鄔君梅扮演。尊龍扮演的溥儀帶著一副金絲框眼鏡,眼神里流露出似有若無的憂傷,偶爾的明眸里,閃現出對理想和未來堅定的信念。
角色介紹
1、愛新覺羅·溥儀
演員尊龍
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從小自我尊大,沒人管教。三歲登基當了宣統皇帝。辛亥革命後被廢除。幾經輾轉後他變成了日本軍國主義扶持上台的「傀儡」,1945年,他又成了蘇聯紅軍的俘虜。最終改造成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公民。
2、郭布羅·婉容
演員陳沖
作為溥儀的正統皇後,她具有貴族的血統,接受過西方教育。溥儀一心想復辟清朝,對她不管不顧,使她自甘墮落,吸上了鴉片,和溥儀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3、額爾德特·文綉
演員鄔君梅
一個從封閉走向自由的代表。以照片入選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宮,以便大婚時跪迎皇後。她家原來只是一個沒落的滿清貴族,她自己也是一個很封閉的女人,但是後來接受了新的知識和觀念,意識到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終於爭取到和溥儀離婚,迎來了自己的自由。
E. 《末代皇帝》為什麼能在故宮拍
原因如下:
《末代皇帝》劇組恰好在規定頒布前提交了申請。或許作為義大利知名共產主義者,貝托魯奇獲得當時政府的充分信任。於是這部外國血統的電影,獲得了令同行傾慕不已的、在紫禁城內重要場所實景拍攝的特權。
這成為讓人百感交集的中國影史花絮。飾演皇後婉容的女主演陳沖說:"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一個沒有遊客的故宮里,能聽到自己咚咚的腳步聲踏在石板上。"
影片中故宮內拍攝的外景場面,宏大開闊。不但引人感慨,也在悄然表意。時光洗舊的城牆遠沒有橫店那一座色彩鮮明,但卻是歷史確鑿的沉默見證。而那些由數碼CG創造出的巍峨光影,更無法與之相比。
電影評價:
《末代皇帝》將個人還原到歷史中,展示了歷史碾壓下人性的復雜形態,有扭曲,也有掙扎,故事未必全然符合史實,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更真實。
該片的史詩價值遠遠超越了一般的人物傳記片,歷史在個人身上的壓榨和侵蝕,幾乎是一個時代的心理縮影,與其說它講的是溥儀,不如說它講的是溥儀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籠罩下的人。這是一個最富有歷史張力的溥儀。
F. 末代皇帝是戲劇化的電影美學嗎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講述了一個人與自己身份之間的命運和友情。本片在技藝風格上的細膩與審慎歷來享有盛譽,而在意識形態上則屬於溫和的中間類型,作為首位獲准進入紫禁城拍攝的故事片導演,貝托魯奇相對遠離於歷史立場的選擇問題,而是以個體的命運與情感作為影片敘述的核心。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年號宣統。1931年,在日本策劃下成為偽滿洲國皇帝。二戰結束後作為滿洲國戰犯被蘇聯關押,1950年移交中國政府,1959年受到特赦,1967年,於北京患尿毒症去世。
這是宣統皇帝一生的年表。作為一部長達218分鍾的巨制,《末代皇帝》在時間上橫跨半個世紀,幾乎涉及溥儀一生所有的重大事件,與此同時,影片又對歷史的種種隱秘之處加以詩意的開掘。從根本上來說,《末代皇帝》所講述的並不僅是一個皇帝的歷史,而更是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它是關於雙重身份的歷史與虛構。
影片從1950年的監獄開始倒敘閃回,隨著溥儀身份的揭曉,夢境般的回憶從冰冷的現實中緩緩釋放。回憶中的紫禁城被明顯加以視覺上的風格化處理,溫暖的色調與油畫般的質感為影片構造出了一片充滿想像的回憶的凈土。孤獨的童年,幽艷的宮廷,成長的激情與錯悖——由這一系列視覺與情節元素構成的表徵系統,在建構出某種西方文化立場上的奇觀效果的同時,也為自身製造出一種豐富而敏銳的詩意。
那麼,或許應當思考的問題是:這部影片是否建構了真實的溥儀形象?它是否忠實於普遍意義上的歷史?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說,我以為這並非問題之所在,《末代皇帝》的巨大吸引力,在於它捕捉到了一種永無枯竭之虞的敘述的源泉,即一種與真實性無關的想像力的欣快;更為重要的是,影片藉此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設問:即由歷史所書寫的個人是否真實;它是否遺漏了那些包含真相的不為人知的碎片。換而言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個人,究竟是如何存在於整個歷史之中的?
我在這里想借用米蘭•昆德拉的一種提法:即作為個體的人往往是可以從「大寫」與「小寫」 兩種角度被分別建構和理解的。在大寫化的視角下,人的意義依附於某種歷史的價值與目的;而在小寫化的視角之下,則存在著一個活生生的人在私人領域里最為真切和隱秘的情感。這種人格身份上的兩重性,對於銀幕和文本的受眾來說有著突出的吸引力。如影片所示,《末代皇帝》運用大量視覺和意象的表徵,建構了「大寫」與「小寫」這兩種相互重疊的溥儀形象,而它們的基礎,則分別是「歷史」和「虛構」的話語機制。
在溥儀的身上,「末代皇帝」的身份意義統攝了一切,並強制性地成為他整個人生所依附的基礎。這一身份導致了他童年的孤獨感、奇特的婚姻、脫離時代的生活,乃至其波瀾詭譎的政治命運。他是外界觀摩與審判的對象,是豐碑式的歷史中某個代表特定意義的符號。尤其在影片的結尾部分,當淪為普通人的溥儀重新出現在紫禁城時,他更似是一段悲哀歷史的活化石與象徵物。
G. 為什麼《末代皇帝》可以在故宮拍其他的不行
因為《末代皇帝》的拍攝符合當時的歷史要求,畢竟故宮是歷史,電影電視劇只是娛樂,所以還是應該多保護起來,文物的生命跟人一樣只有一次。
在後來拍攝的劇中,之所以不在故宮拍,無疑是為了保護故宮,故宮本身就是建築類的文物,萬一有些損壞,劇組也是承擔不起,而就算是可以在故宮拍攝,可能沒有幾個劇組可以付的起租金。
故宮是文物也是景區,被改為博物院之後,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也是應接不暇,況且清廷劇的拍攝條件也沒有必要去故宮進行實景拍攝,橫店中1:1建設的故宮也是滿足拍攝條件的。
(7)電影末代皇帝拍攝運用的分析擴展閱讀:
這部以中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多國合作影片,體現了電影藝術在編劇、導演、攝影、剪輯、音樂、美工等諸方面的成就。該片以獨特的角度和結構安排,流暢地表現了這個中國近現代史上富有傳奇色彩和歷史意義的事件。
該片的成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應歸功於義大利籍導演貝爾托盧齊。在他的指導下,中國作曲家蘇聰先完成音樂,拍攝時演員伴隨音樂表演,一次完成。這種拍攝手法使整部影片的音樂和畫面絲絲入扣,渾然天成,產生了良好效果。
這是該片能獲奧斯卡最佳作曲和最佳音響效果獎的一個重要因素。溥儀這一角色在年齡、心理上的變化跨度非常大,而婉蓉也是從一代尊後到最終精神失常,這兩個角色的演出難度很高,然而尊龍和陳沖卻以他們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H. 《末代皇帝》被稱為史上最佳奧斯卡電影,它究竟優秀在哪裡
它最優秀的地方是很好的還原了中國歷史,它非常客觀的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當中去,它突破了當時電影技術,創下無數的電影新奇跡。
《末代皇帝》講述的是中國最後第一位皇帝溥儀的故事,它很好地將歷史還原出來,將溥儀從小到大,他的心靈成長變化也是很好的演繹出來。
《末代皇帝》分別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9個獎項。這就很好的說明影片的偉大藝術性,它是突破了當時所有的一切技術,為電影創下無數的奇跡。
《末代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史上最佳的奧斯卡電影,就是因為它足夠經典,是不可被超越的。
I. 被國人嚴重過譽的電影《末代皇帝》,西方思維下的迎合之作,到底怎樣
2018年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去世,隨之而來的是全網的懷念以及對電影《末代皇帝》的又一波造神運動,一些「最偉大」之類的褒獎一股腦兒安在了該片頭上,豆瓣上三十多萬人綜合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筆者在諸多影評中看到幾個挺厲害的,比如有一邊看一邊為溥儀的悲慘命運哭泣的,還有健身跑步時想起劇情來哭的稀里嘩啦的,更有甚者還有下面這樣的影評,似乎《末代皇帝》就是一部將歷史和人性完美結合的電影巨制。
對此,筆者不敢苟同。
筆者的看法是:不談歷史的話,《末代皇帝》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它擁有一個很好的故事,但將溥儀套在這個故事上之後,該片的性質就變了,尤其對中國人來說,它並不算一部不朽之作。相反,這是一部用來取悅西方觀眾並且格調不算太高的電影。
一、 對歷史的修改並非偶然
電影《末代皇帝》在服化道的細節上被人稱道,這也是該片很成功的一點。但在對待一些關鍵歷史劇情上該片卻有意無意的進行了一些修改。
如影片開頭,盧燕飾演的慈禧太後躺在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宮殿里,大殿兩旁到處是佛像,宮女太監們化妝成各種神仙的樣子。盧燕覺得不對勁,她專門去請教了清史專家朱家溍先生,朱家溍告訴導演貝魯托奇,清朝的宮殿里沒有這么布置的,但導演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貝魯托奇為何要這么布置場景?其實從慈溪太後僵屍一般的臉和彌漫著魔幻色彩的宮殿就能看出來,這不過又是一個「傅滿洲」的變種,西方世界的眼裡清朝的宮殿就不可能是窗明幾凈的,像這樣烏煙瘴氣充滿魔幻色彩猶如地獄一樣的環境才是他們心中的大清國。
溥儀大婚之後,影片中他和婉容和文綉有大段的感情戲,三人甚至同床共枕,事實上溥儀壓根就不喜歡這兩個人,尤其是對長得猶如鳳姐前世一樣的文綉。
影片中段,面對婉容通姦溥儀的下屬,溥儀殺了那個下屬。實際上,那個姓李的守衛不僅一直活著,後來在溥儀特赦後兩人還見過面並握過手。
該片後半段,溥儀在戰犯管理所里有被批評被打的情節,當年的戰犯管理所所長金源在見到貝魯托奇時強烈反對這么篡改歷史抹黑管理所,但導演以這是電影藝術為由搪塞了。從很多戰犯還有溥儀自己的回憶錄里都能清楚的看到,溥儀在戰犯管理所的生活是非常平和的,在這里他自食其力並和其他戰犯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甚至飯量大漲連失眠症都自愈了。
三、 奧斯卡的真相
比起坂本龍一的遭遇來說,更委屈的恐怕是婉容和川島芳子,因為貝托魯奇甚至在影片中給她們安排了女同戲份,原因也很簡單,這是西方人愛看的元素,卻根本不是中國人能接受的橋段。
說到底,貝托魯奇電影的受眾是西方人,不論是爭取獲獎還是爭取票房,能給他票房的,能給他大獎的無一例外是西方人。八十年代的中國不僅給不了《末代皇帝》奧斯卡獎,同樣也提供不了票房。
諷刺的是,貝托魯奇壓根沒把中國觀眾當做他的受眾群體,但給予他和該片最大厚愛的還是來自中國觀眾。
現在在國內影評網站上,針對《末代皇帝》有兩種論點,一是人家畢竟獲得了九項奧斯卡大獎,這足以證明該片是偉大的。二是對於中國歷史應該是旁觀者清。
首先我們細看《末代皇帝》獲得的奧斯卡大獎名單,九個獎項整整齊齊很威武,但仔細看,除了在十八首配樂中貢獻了其中一首的蘇聰跟著入選之外,其他所有獎項都和中國人無緣,什麼最佳男主、女主,最佳男配、女配,連個提名都沒有。這還不說明問題嗎?該片壓根只是拿中國歷史和中國演員當做背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為西方服務的。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貝魯托奇那麼玩兒命的修改歷史了。
第二,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是,能在中國歷史上有資格當旁觀者的國家恐怕最多隻有日本一個,其他任何西方國家包括義大利連當中國歷史旁觀者的資格都沒有。貝托魯奇僅僅靠看了一本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研究了一些史料和照片,就夠得上中國歷史旁觀者的資格了?夠嗆!
說到最後,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末代皇帝》的立意其實還是站在片面的人性上了,不論是庄士敦的書,還是貝托魯奇的電影,他們都把溥儀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上,認為溥儀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他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傀儡而已。這種觀點在西方非常有市場,曾經有法國人給溥儀寫信,還有西方記者采訪溥儀,他們所持的觀點和該片基本一致,那就是做為曾經的皇帝,溥儀簡直太慘了,太值得同情了,他連喝奶的自由都會被剝奪啊。
事實上,就連溥儀自己都不接受這種錯在他人和時代的觀點,他坦誠的表示他做的很多壞事都是自己願意做的,日本人天大的本領也不可能拿槍頂著他去當偽滿洲國皇帝。
歸根結底,比起中國近代史上遭受那麼多苦難的人民來說,溥儀的一生比起康熙和乾隆來確實悲催,但比起勞苦大眾來他絕對是幸運的,甚至比起光緒和同治他都是幸運的,更遑論歷史上的那些亡國之君了。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貝魯托奇這部獲得九項奧斯卡大獎的《末代皇帝》,本意是為了迎合西方觀眾和評委的,但在國外權威點評網站IMDB上,《末代皇帝》的評分只有7.7分,甚至都不如梁朝偉張曼玉的《花樣年華》得分更高。但在國內這部電影卻被推上了神壇,這個結果可能連貝托魯奇都想不到。
這讓筆者想起來一個段子:三個青年去盧浮宮拍《蒙娜麗莎》發朋友圈,普通青年寫的是「人太多了,擠不上去。」文藝青年找到一副別人拍的近景發出來「達芬奇太偉大了!」,另外一個青年把自己拍的看都看不清的遠景圖片發出來「貝多芬太偉大了!」
最後,筆者再次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如果拋開溥儀這段歷史,將《末代皇帝》這段故事架空在歐洲哈布斯堡家族某個末代王儲身上,或者乾脆架在韓國太子李垠身上,那該片從人性角度出發去評判的話,這還真的是一部好片,可惜,架錯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