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敘事與文學敘事有什麼不同
電影敘事和文學敘事的介質存在一定的差異:
電影敘事的圖像介質具有時空二元特徵,付諸於人的視聽二元結構,產生圖與像的二元分立,擅長展現動作化的場面。
文學敘事藉助一元化的語言介質,擅長敘述超時空的柔情體驗,拓展接受者的自我想像,形成了互為主客或主客不分的「時空一體化」敘事。
雖然電影敘事與文學敘事的介質不同,但是他們的發展趨勢不是對立、分裂,而是跨越,融合。形成跨媒介敘事,並統攝於廣義敘述學之下。
電影敘事的結構層面:
第一、指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可稱為本文結構或總體結構,它與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是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潛結構、策劃、設計、烘托以及作為結果的對形式與內容的總體感覺」(薩·托馬斯語),敘事結構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軀干,是其面貌和風格特徵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指電影整體系統的組織關系,如類型片結構模式,它在總體結構之上。
第三、在總體結構之下,即影片內部各元素的組合關系,精細的情節設計和精巧的結構布局才能講好故事。新浪潮所創的「無結構」其實是一種更隱蔽、自由而鬆散的結構。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
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結構只是形式,與它同樣重要的密不可分的是內容,因此分析結構模式離不開對內容的理解。
Ⅱ 電影敘事學的介紹
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
Ⅲ 電影敘事策略包含哪些內容
電影的敘事策略 舉例:
一 格里爾遜式傳統 : 以旁白為主的紀錄電影
直接陳述方式——「上帝的聲音」
二 直接電影:以觀察為主的紀錄電影
反對「上帝的聲音」讓現實自己說話
三 真實電影 :以訪談為主的紀錄電影
強調作者的參與追求本質的真實
Ⅳ 電影的八大敘事手法是什麼
1、常規線性敘事。(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例:《侏羅紀公園》很多就不一一舉例。
2、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故事串聯起其他故事)例:《撞車》《愛情麻辣燙》。
3、回憶敘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憶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例:《鐵達尼號》《大魚》《公民凱恩》。
4、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例:《暴雨將至》《低俗小說》
5、倒敘線性敘事。(按照反正常時間敘事) 例:這種影片為數不多,國內更是沒有。法國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這種類型相當精彩。《5×2》(愛情賞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婦離婚為開篇;家庭生活矛盾為第二節;結婚為高潮;相識為結尾。建議你去看看。
6、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可以說是把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讓人無從得知現在過去和將來,只能靠觀眾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屢順影片)例:《21克》《迷牆》《我們的音樂》。
7、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例:《羅拉快跑》《愛情是狗娘》《羅生門》《英雄》。
8、套層性敘事:這類電影的敘事像俄羅斯套娃,一層套一層,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形成一種套層結構。此類典型電影當屬《盜夢空間》。
(4)電影敘事學分析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敘事〈cinematic narration〉,負責將電影里的情境或事件呈現或描述出來的論述活動。起源於六零年代,是結構主義的一個分支,最早是用於文學作品而非電影作品之研究,用於文學作品分析的時候,是利用文字串聯出行動,完成故事敘述。
而電影的敘事與其他敘事藝術相較之下,有者媒介根本的差異性,用敘事學分析電影時,電影的視覺性和展示性透過情節創造出畫面,延伸出更多畫面的意義所在。
在符號學廣泛用於其他領域之後,將影像,聲音符號化,敘事學至此開始用於電影作品的實際分析上,變成研究電影文本的科學方法。在符號學和敘事學之前的電影研究是電影的形式分析或作者研究為主,而符號學和敘事學研究開始把重點放在論述和文本的研究,而不是電影的整體研究,甚至於跨越並結合其他領域,例如心理分析,女性主義,社會學研究。
電影敘事學多元存在,無法給予單一定義。有些電影(包括當下常見的主流電影)屬於古典敘事的基本樣態,需要空間和時間,一連串因果論的事件,完成情結論述, 相反的,對立於古典敘事電影的現代和後現代電影,則是利用更多拼貼或特殊敘事電影手法運用,顯現主角內心狀態,創造新的敘事邏輯。
由於電影敘事樣態多元化,所以分析電影敘事學不僅沒有一個確定的規則可以依循,而且,分析模式也經常必須隨著影片建立。
以通論來看,決定我們依該如何分析一部敘事電影的元素,實在難以盡述,但是如何解讀一部敘述電影,並將它建構成為一個分析的客體,卻是一切影片分析的起點。
Ⅳ 運用敘事性原理分析電影《立春》
「每年的春天一來,我的心裡總是蠢蠢欲動,覺得會有什麼事要發生;但是春天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王彩鈴,一個不得志的文藝「老」青年,在世俗而卑微的生活里,堅持著她「要唱到巴黎歌劇院」的夢想。她丑,可是她不在乎,並且看得很明白「老天就是給我一副好嗓子,沒了這個,我就是個廢物。」所以不是廢物的她,因為那副好嗓子和那份清高,總是顯得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小城市生活格格不入。
不要以為趙本山說得「吃喝都沒有了,你還臭美啥!」就是那麼正確。一個小小的煉鋼廠工人周瑜在廣播里聽到王彩鈴的歌聲,就能陶醉的五體投地,就能挖門盜戶托關系,拎著倆菠蘿在門口等,只為跟著彩鈴學聲樂(顯然他天資平平,也僅是練到「狗喘氣」而已)。應該說,周瑜算是個偽文藝青年,但偽文藝青年也有偽文藝的快樂。比如,他提起當年詩朗誦總是滔滔不決,拿那口沒聽懂是哪的方言朗誦普希金的詩,他結交同樣落魄的文藝青年黃四寶,他既同情這個考了N年美院不中的朋友,又巴不得他考不上-----考上了得嫉妒死他。他不嫌彩鈴丑,還暗戀她,最朴實的求婚-----「你以後跟我過吧,我養著你」。這頗有點「獻身藝術」的意味,他是打心眼裡羨慕尊敬這樣的「文化人」。遭到拒絕後,可能經過反省,他過上了正常的世俗生活,估計那點文藝理想也就泯滅在柴米油鹽中了。慶幸這樣一個中文藝毒不深的人,尚能在文藝理想寄託物(和文藝人王彩鈴結婚)破滅後,蹣跚地在生活里走下去。
黃四寶的結局,代表著文藝青年不得志的又一種出路。他是出現在王彩鈴生命里第一個讓她有「這個世界上還有懂我的人」感覺的人。他有才氣,落魄,而且挺帥的。這次王彩鈴主動出擊了,借他看梵高的傳記,甚至約上他一起進京。夢想著兩個文藝青年一起打拚的閃亮日子。在那搖曳的綠皮火車上,他倆感慨著「這火車要是去巴黎的該多好啊!」既而黃四寶說出了「不愛你,只是當哥們,干嗎男女之間非得是愛情」。王彩鈴的回擊擲地有聲「因為我丑就把我當哥們?男女之間最深的感情只可能是愛情!」其實這時候的王彩鈴痴痴的文藝夢里,已經多了份與夢想抗衡的東西,那就是朦朧的愛情。而黃四寶這個人,其實是很糾結的,一方面他很需要王彩鈴這樣的人,不只是做個人體模特,讓他見識女體這么簡單。我覺得還有一種母性的人文關懷在裡面。他有一個視藝術為垃圾的母親,他幾乎是沒有得到過那種藝術上的認同感,更不要說是來源於異性的贊賞和理解。所以當他的畫家夢逐漸褪色時候,當面對現實里這個又老又丑的王彩鈴時候,他退卻了。也許王彩鈴在某一個瞬間也是他的女神,可那瞬間畢竟只存在於虛幻又不真實的藝術夢里。他的結局,就是淹沒在市場經濟的洪流里,做一個投機取巧的狡猾商人。如果說曾經的文藝夢想再他的身上留下了什麼痕跡的話,也許就是------車被砸成那樣,還能哼著歌開下去。
騎白馬的不只是王子,還有唐僧。那跳芭蕾的也不都是王子,還有一個胡金泉。這個在小地方跳了十幾年芭蕾的男人終究越不過世俗的那道坎。看他被那些看節目的觀眾羞辱,看他幾十年舞蹈生涯在身上抹不去的一段風流嫵媚,心裡做痛。人們既排斥這樣的文藝分子,又需要他們的存在。他幫著綵排那些迎合大眾口味的群體舞蹈,他被人當著自己母親的面罵變態,他成為一個群眾性攻擊調侃對象。不是真的不在乎,只是還能忍。王彩鈴的出現,或許是那個冬天裡對他來說最溫暖的事情。他們一樣的不得志,一樣的被排斥,一樣的需要點依靠。當他受不了壓力時,他提出了要和她假結婚。她卻斷然拒絕,只說不願做炮灰,畢竟自己是女人。其實這里我有點疑惑:王彩鈴到底是不相信愛情,還是她對胡金泉也有那麼一點動心,不甘只是個假結婚?所以那個大雪紛飛的夜裡,胡金泉昂首闊步推著自行車走,那氣度儼然是舞劇里的王子,只是他的眼角有淚。之後他選擇了毀掉自己的方式,並用這樣的過激方式回應了那些對他性取向的猜想。之後我認為電影里最經典的鏡頭出現了。剃了光頭的胡金泉當著來探監的王彩鈴的面,踮起腳尖,起身,迴旋,他輕聲地說「這布鞋和舞鞋一個樣,還能踮腳呢!」看到這的時候,我的眼淚已經啪啦啪啦了。至此,又一個被擊得粉碎的文藝夢想誕生了。
當這些打擊襲來時候,王彩鈴還是在做夢。直到那個騙了她的金錢,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女孩貝貝出現。王彩鈴可憐這個身患絕症一心只想參加歌手大賽的天才女孩。甚至放棄了辦北京戶口的機會,資助她。這時候的王彩鈴基本已經不在對自己的文藝夢想抱有希望了,她只希望這個比她還有天分的女孩能延續她的希望。如果說胡金泉的結局讓她對自己的文藝夢抱有懷疑態度的話,那麼貝貝就是對她文藝夢的致命一擊-----絕症只是為了出名的謊言。還有一個強有力的原因「出名太難了,何況又是小地方的,沒點兒特殊手段根本出不來。」至此,王彩鈴的文藝夢完全破碎。
之後呢,王彩鈴玩了把現實的-----婚姻。她相信這可能是自己的唯一結局了。甚至去婚姻介紹所。然而當年輕美麗的女鄰居都逃不過被拋棄的命運時候,她不相信婚姻了。她的精神,情感需要一個寄託,她獨自去福利院領養了個兔唇的孩子。取名「王小凡」,她解釋到「平凡的凡」。也許,她希望這個承載了自己太多希望的女孩不要像自己一樣沉浸在文藝夢里,醒來時反而更凄涼,只是做個平凡的人就好吧。
說了這么多,都沒有仔細說王彩鈴這個人。我覺得她的性格其實表達的不是很直接,全是在和這些旁人發生聯系時候表露出來的。她有文化,懂得什麼叫「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她只有在唱歌的時候才找的到真正的自己,她也有美麗的時刻,比如說在雪天里歌唱的情景分明讓我想起了《兩生花》里波蘭的薇洛妮卡在雨里陶醉的歌唱。她給自己縫制演出服;她學義大利文;她一遍遍強調「中央歌劇院正調我呢」,營造自己的虛假安慰感;她幾次去北京聽歌劇;她想在歌劇院當個勤雜工都實現不了......當她從文藝夢里醒來時,她用母性的愛選擇世俗生活。她賣豬肉給兔唇的養女治病,她在一個母親的身份里得到了所有的愛與安慰。她還是會去天安門廣場留連許久,那曾是寄託了夢的地方,也是夢永遠也到達不了的地方。影片結尾,一段慷慨激昂的獨唱,讓人恍如隔世,台上的王彩鈴是多麼的美,她的歌聲是多麼的好!黑白字幕:僅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鈴。
電影的風格很直白,也很簡單,是顧長衛的典型方式。鏡頭比較直接,不加渲染。在細小的鏡頭里抓住情感。我喜歡這樣的敘事風格。喜歡這樣不臃腫的文藝片。
今天三月初六,我十九歲生日。我選擇一個人去電影院看《立春》。人很少,大概只有四個。散場的時候,我看到後排獨自坐著個老大爺,他是怎樣的原因來看這樣的電影?也許曾經他也有過那樣的夢?不好意思,我又用偽文藝青年慣有的思維在思考了。那又怎樣呢?偽文藝青年也有自己的快樂。回來的路上我在想,王彩鈴,其實也挺幸福的,她有個別人沒做過的夢,在她心裡,總有個不死的春天,那叫做藝術。
Ⅵ 電影敘事學的基本要素
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20世紀70年代,建立在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基礎之上的電影敘事學,突破了傳統電影敘事研究的界限,力求在影片的一般技巧元素中抽象出電影敘事的量化系統模型,為文本分析奠定基礎。電影敘事學從文學敘事學中獲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學敘事學推動了電影敘事學的研究和發展。電影敘事學借鑒和自創的理論模型包括:普羅普從俄國民間童話中總結出的31種功能和七種故事角色;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素」和二元對立邏輯結構;羅蘭·巴爾特的敘事作品三層次(功能層、行動層和敘述層);傑拉爾·熱奈特的五個敘事概念(1敘述時間的「順序」;2省略或連貫的「時間延續」;3重復或單一的「頻率」;4敘事「語式」,包括選擇的「視角」或「視點」;5表示敘述者與被敘述者關系的「語態」)和「調焦」分類(全知型的零調焦、敘述者所見的內部調焦、敘述者只能觀察人物外部表象而不潛入人物意識的外部調焦);阿·格雷馬斯的敘事學模型;克·麥茨的八大組合段;美國電影理論家愛·布拉尼根的視點論;弗朗索瓦·若斯特的「目視化」系統(攝影機與人的目光相關的內部目視化和與人的目光無關的零目視化)等。
Ⅶ 用當代敘事學理論分析一篇敘事作品
一、敘事性是電影與文學相似性的根本所在 (一)理論依據。文學和電影的根本差別,是書面文字和視覺影像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把它們分隔為不同的世界。要穿越這看起來似乎是無限的隔閡,最好的方法是把文字和影像兩者都看成符號,其目的都在於傳達某種意義。在這個角度,文字和影像都是一個更大的表意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種廣義的「語言」的組成部分。文學和電影都是從自身最理想的起始線出發,一個從畫面,一個從言語,它們朝著共同目標前進,這個目標就是完善地表達意義。正是在代寫論文文本的意義和人類的理解這個哲學高度上,文學與電影建立起了本質的聯系,如伽達默爾所說的:「解釋學觀點的普遍性是包容一切的……歸根到底,歌德的論斷'萬物皆符號'是對解釋學思想最全面的概括。它表明,一切事物都指示出其他事物。」[1]文學與電影最根本的聯系在於兩者都具有時間藝術塑造形象的特徵,即在時間的流動線上展開形象的敘述。小說是時間藝術,是一個詞一個詞地在延續時間中積累組合,在人腦中形成一篇小說的故事形象。電影是訴諸視覺的空間藝術,同時又是時間的藝術,電影的運動性決定了它的時間特徵,也就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在延續時間中運動發展,最後構成整個影片的銀幕形象。正是在觀賞延續時間中展開形象,使得電影在理論上就具備了類似於文學的敘事性質。所不同的是,「文學的敘事是根據主要被看作線性順序的時間展開的,而電影似乎就是要通過同時性的觀念才能完成敘事」。「確實,敘事性是連接小說和電影最堅固的中介,文學和視覺語言最具有相互滲透性的傾向」。[2]電影敘事學與文學敘事學一樣,都是當代敘事學的重要分支,都有著濃郁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背景。而在一般敘事學和符號學研究中都是既包括文學,也涉及電影,即使在早期俄國的形式主義文論中也包含著對電影理論的研究。自從克里斯蒂安•麥茨把索緒爾的符號學原理引入電影理台州學院學報第30卷論研究,並於1964年發表《電影:語言還是言語?》之後,電影敘事研究才有了自身的獨立品格,同時,與文學敘事的聯系也更緊密了。因為,麥茨的研究表明,「電影與文學的研究自從在內容分析上建立起相同的一致性後,又在表達方式的層面上建立了一致性。易言之,過去電影與文學只是在語言的表達內容(對象、題材、范圍……)的研究方面相聯系,而現在則在語言表達的方式上聯系起來」。[3](二)事實依據。從誕生之日起,電影即是一種講故事的手段。《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到站》等影片,盡管只有一兩分鍾,盡管不怎麼精彩,但它們確確實實在講故事。到1915年美國著名導演格里菲斯綜合運用蒙太奇手法拍出了長達2小時的《一個國家的誕生》,短短的20年時間,電影就具備了講述復雜故事的能力,並可以與小說相媲美了。電影「大量借鑒了小說和文學這一古老形式。因為正是小說把文學遺產傳給了電影,從而使它從中獲得了靈感和源泉」。[4]79-80正如這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傑作是改編自托馬斯•狄克遜的小說《同族人》所喻示的,百年電影史說到底是電影與文學(另外還有戲劇)的關系史。這里有兩個重要事實,一是「電影事實上日益明顯地走上小說的路,並且成績斐然」。[5]電影史上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改編自文學作品,而在得獎的電影中,改編自文學的比例就更高。世界上著名的小說大多數曾被搬上過銀幕,有很多還不止一次。怪不得溫斯頓說,「電影確實可以和世界文學傑作等量齊觀」。[4]48許多著名作家同時又是有名的電影編劇甚至電影導演。二是「小說對電影這一藝術的發展所帶來的一個極為重大的影響就是敘事和講故事的形式」。[4]81電影從文學尤其是小說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生活,通過選材、剪材來更好地表達主題思想,通過人稱、線索、結構的安排使作品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各種敘事技巧和修辭方法的運用,使作品更完美、更精緻和更富有表現力,等等。也正因為有這么多的借鑒和利用,使我們一度分不清彼此,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掀起過一場電影與文學關系的大討論,甚至出現了「電影就是在銀幕上完成的文學」這樣一種觀點。
二、電影與文學的相似性的具體表現 (一)敘事方式。1、表達方式。表達方式是敘事方式之一。文學中的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這些表達方式在電影中也同樣存在,除了運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是語言文字,後者是畫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包括目的、意義、作用、效果等都很相近。例如「敘述」,常見的敘述有順敘、倒敘、分敘、插敘、補敘等,電影中也相似。這里舉倒敘和分敘各一例。倒敘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或電影的開頭來敘述,然後再使文章或電影的敘述回到「順敘」。這種手法往往可以突出中心,造成懸念,渲染氣氛,形成波瀾,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避免結構上的平鋪直敘。如《阿拉伯的勞倫斯》,影片一開始,主人公勞倫斯騎著摩托車在崎嶇的鄉間小路上飛駛,前方突然閃現兩個騎車人,他躲避不及,飛入路旁樹叢中,葬禮之後再順敘勞倫斯的一生。這里的倒敘手法把主人公的愛冒險和富於人道精神的個性突顯出來,同時也有吸引觀眾的作用。分敘,是指平行地敘述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它可以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影片《侏羅紀公園》中,奈得利破壞公園控制系統、偷竊恐龍胚胎逃跑卻被恐龍吃掉,格蘭博士與蕾克絲、蒂姆三人在躲避恐龍的追襲,哈蒙特、馬爾登和薩特博士則在控制中心竭力修復系統,這三條線索分開敘述,把這些事件的復雜關系敘述得一清二楚。再如議論和抒情。文學作品中的議論主要有作者的評論和作品中人物的議論兩種。相應的,電影中也主要是這兩種,如果是劇中人物的議論,可以由角色直接說,如果是作者的評論,可以藉助畫外音,也可以藉助於畫面。如俄羅斯影片《烈日灼身》中,畫在巨幅畫布上的斯大林畫像在微風吹拂下,像水波紋一樣起了皺褶,這實際上是電影編導對斯大林這個人物的評價。文學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大類,電影也與此相應。電影中的直接抒情往往直接由劇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間接抒情則藉助空鏡頭、音樂和歌曲等手段。2、結構方式。電影文本與文學文本在敘事結構方式上有著諸多的共同之處:開頭、結尾、過渡、巧合等等。例如「照應」,如《鄉音》的前半部,幾次借人物之口提到並表現了陶春的腹痛,為後面發現陶春患癌症作了伏筆。所以,後面的情節發展就顯得有理有據,也顯得自然。《魂斷藍橋》以主人公站在滑鐵盧橋上拿著吉祥符回憶開始,又以回憶結束,兩端是現在時空,而中間是回憶的內容,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前後內容上的呼應,如影片《死亡詩社》,基丁老師在上課時站到了桌子上,啟發學生要善於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並讓學生輪流站到桌子上體會一下感受。後來,校方將一起事故的責任推到基丁頭上並欲趕他出校門時,學生們不顧教務長的吆喝而一個接一個地站到桌子上對基丁表示支持。再如「省略」,在文學創作時,對現實生活進行概括,在構成情節時略去多餘的時間過程,在刻劃人物時略去沒有價值的部分,這就是省略。它是文學創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電影的藝術手法。馬爾丹說過,「電影是省略法的藝術」。[6]影片《苔絲》中,苔絲殺亞歷克那場戲:苔絲傷心地伏在桌上哭泣,她望著亞歷克插在牛肉上的那把刀子,眼裡充滿了憤怒,接下來的鏡頭表現苔絲急步從樓上下來,匆匆外出。而公寓管理員布魯斯太太坐在樓下綉花,不經意中看到天花板滲出的不斷擴大的紅暈,她好奇地站到桌上伸手去摸,旋即驚恐地用手捂住了嘴。這個情節因省略的手法而表現得非常含蓄,沒有把兇殺的場面展示出來,起到了維護苔絲在觀眾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作用。(二)敘事角度。敘事角度是敘事本文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7]敘述人身份的確認,為影片敘述提供一個總體敘事角度,不同的敘述視角,確立起敘事主體與所敘之事的距離、范圍和介入程度,從而表達出作者的敘事評判。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誰是敘述者」,二是「人物視點如何」。「誰是敘述者」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人稱。文本中最常見的人稱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藍、白、紅》,影片敘述人身份均是「本文中存在的觀眾」,即第三人稱「他者」———敘述人跟著被敘之事走,因而對故事的評判權還給了觀眾。影片《城南舊事》,保留了小說的第一人稱的自述體風格,整部影片從小英子的視角來表現,因而觀眾容易認同主人公的感受。文學中第一人稱可以直接用「我」「我們」這樣的詞語表達;影片中的第一人稱敘述,則通常採用畫外音的方式。如果說「人稱」是敘事角度的直觀表現,那麼,「人物的視點」則是敘事角度的內隱方式。文學中的人物視點可以由敘述人直接加以敘述,但電影卻不能,它要通過鏡頭來表現,有時單個鏡頭不能傳達視點關系,需要與前或後一個鏡頭的配合。如《藍色篇》中薩布林娜見朱麗的鏡頭,前一個鏡頭是薩布林娜面對攝影機的近景,下一個反打鏡頭是從薩布林娜背後拍攝的雙人近景,由此我們才可以確定,這里的人物視點是客觀視點,而不是劇中人物視點。另一方面,電影的表達面要比文學復雜,它至少有兩個敘事層面:視覺層和聽覺層,在視覺層包括了影像、構圖、光線、色彩等,在聽覺層則有對白、音響、音樂等。正因為如此,法國電影敘事學家弗朗索瓦•若斯特把電影的敘事角度分為視覺角度、聽覺角度和所知角度。如果對應這種分法,那麼,文學的敘事角度只有所知角度了。因此,敘事角度,包括人稱和視點,是電影與文學敘事相似性的表現之一,只是電影的敘事角度更加復雜而已。
(三)修辭。敘事話語在文學文本中以言語的方式存在,在電影文本中以影像的方式存在,同樣,作為敘事話語技巧主要表現的修辭,在電影和文學中也有著各自相應的手段———電影修辭直接以畫面形象為修辭手段,而文學修辭是以語言文字為修辭手段。不過,從修辭所達到的效果來看,兩者又有著相通之處,比如運用比喻和象徵來表達作者隱含著的思想,運用對比來突出差異,運用反復來表示強調,等等。電影與文學在修辭技巧上有很多的一致性,但不等於所有的文學修辭在電影中都能找到,那些藉助詞彙特有的語音、語氣、語義技巧創立的修辭,如諧音、反問、設問、呼告、仿詞、頂真、迴文、對偶、移就等等,就不能與電影的修辭建立起對應關系。電影根據自身媒介的特點,則充分運用隱喻、象徵、反復、誇張、借代、比較、襯托、示現、擬人、雙關等修辭。例如「比喻」。電影是典型的隱喻性藝術。由於直接藉助自然物作為表意符號,所以「喻體」與「本體」之間通常呈現為同一關系,而不是比喻這種文學修辭的相似關系。電影中由實物組成的代碼和被編碼物(實物本身)是無法嚴格加以區分的,本文中自然意義上的本體,與文化意義上的喻體同時出現。卓別51林的《大獨裁者》中,踢氣球舞蹈那場戲,大氣球做成一個地球儀的樣子,是為了喻示出獨裁者興格爾想統治和玩弄整個世界的野心,而這個氣球不小心被他踢破,則喻示了他終將失敗。義大利影片《天堂影院》中主人公與銀行家的女兒相愛了,但由於門第懸殊而註定是一場夢。導演藉助欄桿、建築物、木簾等障礙物將他們隔開,而當他們到野外郊遊時,遇到了銀行家。此時,銀行家在畫面中的位置恰好將兩個年輕人隔開了,盡管銀行家沒有說一句話,但畫面已經給我們喻示了「他們再也不可能在一起」的含義。再如「象徵」。電影中的象徵與隱喻非常接近,大體來說,比喻是畫面並列或「碰撞」產生的臨時的局部的新含義,象徵則畫面里的事物不斷重復出現並穩定地聯系著它的文化含義,如影片《蠅王》中的海螺。影片開頭,海螺從水裡被撈起來,並做成吹號的工具。隨著海螺被當作集合的工具和一次次的使用,它在整部影片中就獲得了「權力和規范」的象徵意義。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封閉的陳家大院在不同的片段里反復出現,於是,它獲得了象徵意義———封建社會的縮影。影片中的「主題道具」燈籠也成為封建院宅里歡娛、恩寵、榮耀的徽號,燈亮則代表著「幸福」,燈滅則象徵著所有的不幸。
Ⅷ 從敘事角度評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
對姜文第一次執導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國內外業界人士一致盛譽有加。不同於第五代導演對民族痼疾沉痛反思的抑鬱基調,姜文是張揚、激情、色彩斑斕的。在從文革時期走過的人一致揭露和感嘆那些「傷痕文學」大行其道之時,這部電影一反崢嶸歲月的
常態,以一種幾乎無限緬懷和嚮往的激情描述了一段特殊時期的青春記憶和成長故事,著實讓人耳目一除了主題的新穎外,讓這部電影頗具新。但筆者以為,
現代意味的主要是其講述故事的方式,而這正是影評家們較少提及的部分。所以,本文將結合電影敘事學的有關知識,對該片進行分析。
的事情的時間和敘事的時間。它要求我們確認敘事的在這部功能之一是把一種時間兌現為另一種時間。」電影里,顯然重構時間的方式即是用聲音。成年的馬小軍作為講述人,用獨白和旁白的形式,以誘導觀眾進入回憶的方式展開敘述,並可以自由選擇講述故事跳躍、定格、快進甚至倒退情節,並在的切入點,打斷、本文時間和本事時間里靈活穿梭。一方面較好地控制了影片的敘述節奏,一方面極好地呈現了歷史感。
二、再造歷史空間
電影敘事由於能夠通過一系列畫面的排列與組
一、塑造時間縱深感
很明顯,故事的講述是採取倒敘的方式。影片一開始,成年後的馬小軍滄桑感十足的獨白,將人們一把拉入了那個特殊的時代。「北京,變得這么快……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雖然畫面還沒有為我們展示任何信息,可情緒性們。」
十足的嗓音一下子就拉開了幾十年的歷史縱深感,從「本文時間」進入「本事時間」,輕易地將人們帶入了所要講述的那個時代。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曾援引麥茨的一段話:「敘事是一組有兩個時間的序列:被講述
描繪時間,從而獲得了強大合(時間畸變)來刻畫形象、的敘事性表現力。但同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電影敘「講述」故事的。⑴利事是以直觀的視覺畫面為基礎來
用光影的變幻就能讓已沉默在歷史里的一段青春記憶那麼活靈活現地躍然眼前,可以說電影敘事空間是人類認識世界、再現世界的最有魔力的方式,是能夠「第二自然」。與與現實本身相媲美的最真切最生動的
小說通過抽象文字塑造想像空間不一樣,電影是通過具象的音畫塑造畫面空間的。如一開頭,鑼鼓漫天、激情高亢的革命歌曲就鮮明地展示了時代環境,而軍人們凱旋、飛機坦克遍地的畫面給人極其真實的歷史重 現。
Ⅸ 如何從視聽,主題。敘事的角度分析戰爭電影
視聽:看戰爭場面及音效的真實度、視聽效果感染力的強弱、畫面剪輯是否合理節奏適度
主題:大部分戰爭電影都是講戰爭中的人性、對戰爭的反思,也有人物傳記的戰爭片(《巴頓將軍》、《漢尼拔》),還有一些以戰爭為背景的喜劇,主題其實並不重要,除非主題有新意,關鍵在於怎樣表現主題
敘事:細節是否真實完整(重點不草草帶過,也不事無巨細)、情節是非能很好地表達和突出主題、情節是否吸引人、情節中人物的構造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看完電影後是否有感動,有震撼,或是有愉悅的心情,你自己的感受就是對這部電影的最好評價,你要用心去分析電影里每個方面帶給你的感受,畢竟看這部電影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
Ⅹ 電影的敘事手法都有什麼怎樣描述電影的敘事結構
敘事手法有:影像、聲音符號化。影像,聲音符號化,敘事學至此開始用於電影作品的實際分析上,變成研究電影文本的科學方法。
可以通過三個層面描述敘事結構:
1.第一個層面:
敘事結構的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可稱為本文結構或總體結構,它與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是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
2.第二個層面:
敘事結構是電影整體系統的組織關系,如類型片結構模式,它在總體結構之上。
3.第三個層面:
在總體結構之下,即影片內部各元素的組合關系,如情節、畫面、剪輯組合關系。電影敘事結構參與元素更多,因而更復雜,需有精細的情節設計和精巧的結構布局才能講好故事。
(10)電影敘事學分析電影擴展閱讀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結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
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巴特認為「本文無所謂構造,本文中的一切都一次次得到意指和多次運用,本文沒有一個極盡的整體,也沒有終極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