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評】關於尊重、關於自尊:日本文藝電影《澄沙之味》賞析
引言:日本文藝電影《澄沙之味》於2015年5月30日在日本公映。這部影片繼承了日本文藝電影一貫的唯美簡約、悠揚舒緩的風格,用一個簡單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尊重和自尊,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
文/彭少君
在種滿櫻花樹的街道一隅,有一家銅鑼燒小店。店主千太郎是一個中年男性,為了生計也為了償還屋主的借款,他每天在這里出售銅鑼燒,顧客不算多隻能勉強經營。對於生活,他有些迷茫和消沉。這份工作對他而言,也不過是營生手段,他像是被無形的手向前推著一般,只是順勢機械地運轉身體而已。
櫻花爛漫的一天,一個名叫德江的76歲老奶奶來到店裡,說自己想在這家銅鑼燒小店裡打工。考慮到她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千太郎自然拒絕了她,不過在她臨走的時候,千太郎送給她一個自己做的銅鑼燒。幾天之後,德江老奶奶又來到店中,希望千太郎能雇她在店裡打工,這一次千太郎又拒絕了她,臨走的時候她對千太郎說,他做的銅鑼燒皮還不錯,但是豆沙餡的味道卻還有欠缺,另外,她還留下了自己做的一盒豆沙餡。一段時間後,德江老奶奶再次來到銅鑼燒小店,這一次千太郎主動請求德江老奶奶在店裡幫忙,因為之前他吃了德江老奶奶做的豆沙餡,品嘗到一種未曾體驗過的美味。於是,德江老奶奶開始在店裡幫忙,由於銅鑼燒的味道得到提升,顧客不斷增加,千太郎的生活也愈發變得積極快樂。
但是,好景不長,一段時間之後,沒有顧客再到店裡買銅鑼燒。因為大家慢慢發覺德江老奶奶曾患過麻風病,雖然已經康復,但是因為後遺症,她的手腕彎曲變形,並留下可怕的疤痕。屋主也因為這個原因,逼迫千太郎辭退德江老奶奶。在內心的糾結和掙扎中,千太郎不得不辭掉了德江老奶奶。這一番遭際也讓千太郎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故事梗概大致如此。導演河瀨直美藉助一個曾患過麻風病的老奶奶的痛苦遭遇,為我們揭示了蟄伏在社會中的歧視與無情。當然,本片不僅僅是讓人關注到社會對麻風病人的歧視,它讓我們聯想到更多種類的歧視:或是因為傳染疾病,或是因為家庭出身,或是因為後天犯過的錯誤……總之,歧視像頑疾一般一直潛伏在社會中。有時我們也成了這種歧視的無情施加者。
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們都或多或少有欠缺(比如出身、外貌、健康、才能等方面),而這樣的欠缺就成了引起他人歧視的火種。很多時候,我們在歧視他人的缺陷的時候,他人也在歧視我們的缺陷。所以說得極端點,我們都是被歧視者。一部影片不會徹底改變社會結構中沉積的歧視,但是它提醒我們:在可能施加歧視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想一想自己所遭受到的歧視,將心比心,盡量將尊重和溫暖給予被歧視者。片中,一個女孩在翻看有關麻風病人的畫冊時,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我們也想生活在陽光明媚的社會中」。其實不僅僅是麻風病人,我們都希望生活在陽光明媚的社會中,而這樣的陽光明媚的社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積極創造。
讓被歧視者得到尊重和同情,似乎並不是導演的最終目的。她想要告訴我們,自尊自立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真正尊重。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是,德江老奶奶第一次在店裡用紅豆做豆沙餡。她慢慢地清洗、煮熟、蜜漬紅豆,就如同對待一群孩子或者說是一群小精靈一般小心翼翼、飽含關愛。一旁的千太郎著急地說道:「這也太麻煩了」。但是,德江老奶奶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節奏,她回復道:「是啊,因為要盛情款待她們」。千太郎立馬問道:「款待顧客嗎?」德江老奶奶回答道:「是盛情款待紅豆們,她們好不容易才從地里長出來。」用紅豆做豆沙餡的過程,對於德江老奶奶而言,已經不再是一種手工作業,而是一種款待、一種致禮。從她專注的眼神、嫻熟而又恭敬的動作中,我感受到她對這份工作的喜歡,她對於生命的尊重,以及她對於人生的達觀。我想無論過去遭受了怎樣的痛苦,卻依然認真、積極地對待人生的人才能真正獲得別人的尊重吧。一個人所表現出的自尊自立,就如同影片中時常出現的意象「櫻花」一般,如此唯美如此絢爛。
如何評價一部文藝電影的好壞呢?我覺得一部好的文藝電影,不在於故事內容的新奇,不在於拍攝手法的獨特,而在於它是否具有「洗禮精神」的作用。一部好的文藝電影,讓我們的內心像在清澈的尼連禪河中洗滌過似的,變得凈潔無塵。就像世界瞬間發生了改變一樣,它讓我們看到世界的新的一面,也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人生。從「洗禮精神」的角度來看,本片算是一部不錯的文藝電影。這部影片也繼承了日本文藝電影一貫的唯美簡約、悠揚舒緩的風格,當然,除了櫻花、電車以及鐵路岔口「咣咣咣」的警示聲之外,還有什麼美好的意象呢,還是請您自己從影片中尋覓吧。
好吃的銅鑼燒,您要來一塊嗎?
2016.03.10
② 3 | 《澄沙之味》
「我認為這世間的一切,
都有可以訴說的故事。
即使是陽光和風,也可以聽到它們的故事。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昨天晚上,微風吹進來,
吹過冬青樹的籬欄,
似乎在對我說,我應該和你聯系。」
——德江奶奶
《澄沙之味》 是日本治癒系電影,上映於2015年。導演是素有戛納電影節乾女兒之稱的日本著名導演,河瀨直美。
這是一個關於銅鑼燒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家名叫「銅鑼之春」的街角小店。店長是有著灰暗過往,並決定重頭來過,一心一意售賣銅鑼燒的中年男士。
但他在店裡工作只是為還債,並不喜歡吃甜食。
他本無意僱傭年長的德江(樹木希林飾)為店員,因為覺得她年紀太大。但最後他被德江製作的紅豆沙給驚艷到,所以開始了和德江一起工作。
德江奶奶手把手教店長做紅豆沙,紅豆要一顆一顆挑選,熬制的時候要用心,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要聆聽它們在水中翻滾的聲音......
因為美味的紅豆沙而使慕名前來購買銅鑼燒的客人越來越多,店裡的生意也越來越好。然而關於德江的不好傳聞也漸漸傳開......
店裡的生意因為老人的不好傳聞受了很大影響。
店長也是受人僱傭, 老人深知店長的為難,她只是在某天一如往常的下班後,告訴店長說她回家了,並對著店前的櫻花樹招手道別,之後便再也沒有出現 (這一幕是我最大的淚點)。
老人後來跟店長寫過信,她相信店長總有一天可以製作出表達自己想法的銅鑼燒,並讓店長按著自己的選擇走下去。
店長也因此去了解了關於老人的故事,明白一切都只是因為外界的歧視和偏見。
老人離世後把所有製作紅豆沙的工具都留給了店長。在那之後,店長會站在櫻花樹下售賣他的銅鑼燒,帶有德江奶奶的故事和他自己想法的銅鑼燒。
社會中的偏見存在於每一個細小的發生里。對年齡的偏見、對性別的偏見,甚至是對尚未了解的事情的偏見。
電影中的德江奶奶敬畏著大自然,也會害怕時間的流逝。 她在偏見里生活了一輩子,但卻依然微笑地面對生活,給予著別人力量和鼓勵。
作為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德江奶奶的扮演者 樹木希林 女士(1943-2018)給了我很深的感動。她一生參演了很多的電影,也會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在電影里,表達出來。
她常常出現在日本另一位國寶級導演,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里。而是枝裕和導演也曾說過,樹木希林女士是他的第二個母親。
樹木希林女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是按著自己的意願在生活和工作,不過多地打擾別人,只是遵從內心。
對了,關於她的名字,樹木希林的由來也是有趣極了。真是一個隨性的人啊!
「 治癒系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99年末的日本。作為日本生活流電影代表的 河瀨直美 導演和 是枝裕和 導演都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兩人的風格不同。我覺得河瀨直美導演的電影個性化強,比較直白;而是枝裕和導演相對含蓄內斂、敘事性強。
但兩位導演電影里關於景色的鏡頭都太美太具藝術性,讓人移不開眼。
我喜歡日本治癒系電影,慢慢的,沒有太多跌宕起伏,卻常常引人深思。故事常常用美食和風景來傳達治癒力量。
他們的「物哀文化」,也就是一碗一碟、一草一木都寄託著人的情感和生命的哲學。讓世間萬物都有故事可訴說的「意象美」真的很治癒。
我是小森,一個喜歡日本治癒系電影的吃貨。希望我們都不要帶著偏見去生活。如果關於治癒系電影的講述有治癒到你,那真的是極好的。
End.
③ 求《澄沙之味(2015)》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河瀨直美導演的
鏈接:
④ 日本電影《澄沙之味》,銅鑼燒里有人生
「我在煮紅豆餡的時候,會仔細地傾聽紅豆的低語,就是想像著紅豆經歷的雨天、晴天,又是怎樣的風將紅豆帶到了這里呢?我會一一聽它們訴說旅途中的故事,是的,仔細聆聽,因為我相信世上存在著的東西,都能說話,側耳傾聽的話,連照射的陽光,刮過的風都會和你說話呢。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每當傍晚的時候,風呼嘯而過,捲起冬樹的葉子築起一道圍牆,我都會覺得它好像是在說:去跟店長打聲招呼吧!」
再次讀起這段文字,當初看電影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動仍舊盪氣回腸,德江太太勉強地彎下腰去聽油鍋中的紅豆沸騰的聲音,用那雙滿是創傷的手輕輕撲扇著蔓延開來的霧氣,那種心滿意足的享受讓我至今都無法忘懷。是要經歷到什麼樣的階段,才會對一花一草甚至是一顆豆子都如此百般呵護?
《澄沙之味》是繼《幸福的麵包》之後第二部讓我這樣眷戀的日本治癒系電影,看完之後我覺得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出現另外一部能夠代替它在我心中地位的電影了。
都市一隅,櫻花盛開的公園內,經營著名為「銅鑼之春」的銅鑼燒專賣店。擁有不堪回首過去的千太郎因緣際會成為專賣店的僱傭店長,他和作為常客的初中生若菜日復一日打發這無聊單調的時光。這一天,一位老太太不期而至。她名叫德江,想留在在這家店打工,可惜再三請求都被拒絕。後來德江帶來了自己熬制的豆餡兒,意外地打動了千太郎。之後,這家原本門庭冷落的小店彷彿重寫了自己的篇章。
電影前面有一幕是櫻花樹下,德江太太抬著頭沐浴在從花瓣間隙灑下的陽光,畫面很短,沒有任何語言,卻很奇怪地直接給了我第一印象,「電影想要塑造的這個形象,應該是一個很愛生活的人。」那些會去在意生活中這些小而美事物或場景的人,一定不會讓自己生活隨隨便便將就。她確實是。
有誰會去慰問到公園里一棵如此常見的櫻花樹,但她會問,「這棵櫻花樹,是誰種下的?」當櫻花都已凋落了,她像孩子般擺動自己的手臂,跟那些風中搖曳的葉子打著招呼。後來凌晨時分,她在等店長的時候,一直觀賞著樹上的一顆櫻桃。
張德芬在《我心溫柔,自由力量》中寫到,「生活中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小而美的事物:一個深情的擁抱,一束蓬勃的鮮花,一張充滿生氣的笑臉......正是這些美好的瞬間,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幸福感。如何能夠讓這樣的瞬間越來越豐厚,讓它閃耀的光芒穿透每一個平凡的日常,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做了這一本主題的書:詩意而有力量的生活。「
記得上次走在CBD的道路上,雖然帶著滿心的不愉悅,但當看到草叢上盛開的花,陽光照射得一半陰影一半璀璨,真的會感嘆,「活在這個世界上真好。」前幾天匆忙出門前,發現一束陽光傾瀉在我的書桌上,剛好照影在了我的手鞠瓶子上,竟然慢下來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還有那天上班期間,寫稿寫到到思緒混亂,無意扭頭看到了窗外那一角的景色,立刻把自己代入到了北歐的鄉村田野小愜意之中。
在生活美學里,我們強調美,並不是匆忙地去趕藝術的機會,而是能夠給自己一個靜下來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視覺,你的聽覺,可以聽到美的東西,看到美的東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嘗到美的滋味,這才是生活美學。不強求,不造作,生活本來如是。
這只是電影穿插的極小幀畫面,但我卻好喜歡。
整部電影最動人心弦的部分,大概就是製作豆餡兒的過程了。像開頭引入的那一段話所說的,德江太太簡直是把做豆餡兒當作了藝術品在創作。記得在這之前她得知千太郎用的是罐裝的豆餡,非常難以接受地說出了一句話,「銅鑼燒的豆餡是靈魂,為什麼要這么隨意對待。」好像別人糟蹋了自己什麼心愛之物一樣心疼不已。而其實這之中,是可以看到我們對待一件事物的不同態度會帶來多麼不同的結果。可以說是儀式感,但本來就是這樣。
劇片中的銅鑼燒豆餡兒製作過程是這樣的:豆子浸泡干凈,倒進銅鍋里煮熟後倒入過濾器,用冷水一直沖洗,否則豆子會變苦。
沖洗完之後再次倒進銅鍋里,再加水,慢一點,慢一點。
等到蒸汽的味道有變化了,再蓋上去讓水汽冒出來多一些。
把銅鍋放在水池裡再沖洗,因為這些溫熱的豆子很容易破掉,所以德江一直呢喃著「輕柔一點,輕柔一點」。
苦澀的汁水會浮在水面,直到水變清為止,加糖。用鏟子在鍋底上攪動,保持豎直,速度快一些,不能太用力。她一直囑咐千太郎小心地移動鏟子,不要壓碎豆餡了,而是靠小火慢慢燉。
溫度降下來後加入凝膠,輕輕搖一下,然後讓它滑進鍋里,再等2個小時。從德江太太說的在太陽先生露臉之前開始製作,到11點鍾開店,整個過程至少要6個小時。
「真是很復雜啊。」
「因為我們在招待它們啊。」
「招待嗎?招待我們的客人嗎?」
「不,是這些豆子。它們大老遠地從地里過來。「
「我們還要再煮嗎?」
「立刻就煮的話就太失禮了。我們要讓豆子適應這些糖。好比說,就像是第一次約會一樣,年輕人要花時間親近一下。」
雖然我不知道現實中的銅鑼燒豆餡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繁雜的步驟,但就是僅僅看這樣的過程,都會覺得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震撼。大概因為自己一直在手工的圈子裡,很容易被一份匠心所觸動,德江太太製作豆餡兒的過程,就是讓我看到了匠心。
中國古人崇尚格物致知,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會做出靈魂。一個銅鑼燒而已,卻可以做到這樣,可以讓一個從來不喜歡吃甜食的人贊不絕口,甚至改變了他做一件事情的態度。最後不只是德江的豆餡兒改變了「銅鑼之春」的經營狀況,德江太太對生活的熱愛和那份匠心追求,更是讓千太郎不再去逃避,不再因往事背負著罪孽活下去,而是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去選擇喜歡的樣子活下去。不喜歡吃甜食,那就做鹹的銅鑼燒,把它做到最好,未必不可。
「我們被生到這個世界上,去看,去聽,因為如此,我們不用去成為某個人,我們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義。」 德江太太臨終前留給千太郎的錄音里,說盡了人生。就算是不被世人接受的麻風病患者,一直生活在被隔離的世界裡,懷過孩子卻沒能生下來,遭遇了這么多的不幸,她依然如此樂觀地對待自己的生活。
看完這部電影,我回味了好長時間。看完這部電影,我回味了好長時間。
2天之後,我去了巷子里那家經常經過卻不曾駐足的銅鑼燒店,買了一個紅豆銅鑼燒。雖然不知道味道是不是電影里的那般,但那份感動卻是一樣無法自拔。
專注做點東西,至少能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