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怎麼評價電影《邪不壓正》
姜文的電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是當代官場的生態,是人間眾生相的寫照,是靈魂與肉體的對峙,是利益與生命的沖突,是人與非人的鏖戰。看姜文的電影,如果對時局有深刻認知的人,則會發現他的憂心,他的擔當。他憂心民族命運,以電影之道義,在擔當著一份社會責任。他對現實的映射與觀照,是對生命美好嚮往之中,一種無奈的宣示。畢竟,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結局雖然不是悲劇,但勝似悲劇,因為,身邊人的生別,就是人生最大的杯具。這也是比死亡更讓人揪心的結局。因之,姜文的電影寓意深刻,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姜文電影包涵的信息量之巨大,也是普通人難以認知到的。尤其《邪不壓正》中所透露的對蔣介石日記的諷刺,對殘酷暴虐官場生態的表述,對法律是屁的諷刺等,都是現實生活的翻版。看似輕描淡寫,但是一切盡在不言中。我經常感嘆:姜文的電影是對懂的人看的,懂得人不用說只要看十分鍾,就會明白姜文所要表達的意圖。而不懂的人即使白讓他看十遍,他也不會明白其中的內蘊。就如在看完《邪不壓正》之後,我又回看了《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光從三個電影的序曲,你就會明白它們的一脈相承。所以,姜文的電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就明白,在姜文的電影中,之所以會被通過,也說明爭斗的雙方,都在以各種形式在下一盤大棋,作為棋子的導演和所有的吃瓜群眾,都在茫然無措中,一點點看著自己在《邪不壓正》的困惑中,看到那一絲綿延不斷屋頂上朗朗的青天白雲,你便明白,烏托邦思想,就是一劑告慰麻木心裡的安慰針,打向你的屁股,你便會在喊疼中,被無奈的宰殺。所以,看姜文的電影,你不光要用心,而且要學會翻牆。你翻不了牆,上不了屋頂,你就看不懂姜文與他的電影。因為,他在下棋,他既是棋主更是棋子。
B. 邪不壓正電影深度解析
《邪不壓正》是姜文導演的一部電影,故事的主線是圍繞李天然的復仇展開,其中又夾雜著藍青峰布局了二十年的棋局,唐鳳儀對所愛之人的追求以及關巧紅堅定復仇心境的支線。
片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為了實現理想可以付出一切。他們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根源於他們心中的理想,同時他們每個人的行為和選擇,都折射出深刻的人性。
其實這部電影在敘事上,很多地方都是姜文式的不依循傳統,他總有自己的玩法。所以我們看到李天然在北京的屋頂上裸身飛檐走壁,放眼望去那一眾磚瓦,大膽又浪漫。
但可惜的是浪漫動人與荒誕有趣都只是這部電影靈光乍現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它展現出來的還是平庸。總的來說,電影是一部有很多亮點,但總體比較平庸的電影。
C. 電影《邪不壓正》主要講的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
《邪不壓正》字面意義是邪的東西終歸會被正義打敗 。
姜文的電影屬於文藝氣息比較濃的電影,在多數他出演的電影里,他所表達的人物和所表達的人物形象非常詼諧、幽默、大氣。
電影不能從題目就直接概論電影的意義,《邪不壓正》講述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孩子被兩個恩人救了後不但把師父的仇給報了,也把國仇給報了。
李天然是一個無辜的人,他周圍的人,包括他的兩個父親是真的愛他,對他也不斷的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他與朱潛龍的斗爭中,幾乎所有死去的人或者引起的矛盾都為最後兩個人的決斗做了大量的鋪墊。
李天然本來是不想報仇的,但是仇人出現了,他必須報仇。
日本侵略中國是全世界所矚目的事實,李天然周遭的朋友都是因為李天然的出現有了不同的變化,而《邪不壓正》就李天然對國仇家恨的態度很明確。無論是國仇還是家仇,有仇必報。
為了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今天又花了兩個小時把這部電影又看了一遍
這部片在2018年3月份開拍,直到同年的7月份才開始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本劇由姜文執導,彭於晏,廖凡,周韻,許晴等領銜主演。 本片講述的是1936年的北平,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十五年前師門滅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並且隨著他的深入的調查,京城各路人馬鬥智鬥狠的故事。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本部片並沒有我們所看的那麼復雜。
本片也主要表現了從鴉片戰爭到舊民主主義革命,各個階段里的人物畫像
身強力壯,有力量,有著一腔熱血,但是卻缺乏引,容易被利用。在當時那個時期最大的受害者,也是在舊民主革命時期的先鋒隊。
勾結外敵,壓榨民眾,搶奪土地資源,種植鴉片,殘害民眾,與無產階級人民有著血海深仇。民
受到封建勢力的壓迫,與無產階級有著同樣的推翻舊勢力壓迫的需求。民族資產階級有著自己的生產底蘊,掌握著一定話語權,也都普遍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並也會利用無產階級作為革命斗爭的犧牲。
是無產階級中受到過良好的革命教育的,懂得如何利用自己做到最大的革命效益。是在當時的那個 社會 背景下對舊 社會 最堅決的反對者,宣揚民主於平等權利。
那個時候中國人唯有自己解放自己,放開自己的腳鐐,與壓迫斗爭從而解放自己解放人權平等。 說到這里,大家如果再去看這部片的時候就會的看更透徹了,不會那麼迷糊。整部片都用了一種隱喻的手法,只要你切身體會就一定能看的透徹,看得明白。
看了第一遍《邪不壓正》之後,我我也有些沒看懂,只是覺得這部電影很姜文,符合姜文的風格,很多橋段充滿了隱喻,很多片段也是笑點十足,當看了第二遍乃至第三遍才逐漸弄清楚姜文想要表達什麼,下面我給大家總結一些,僅供參考。
首先是彭於晏飾演的男主角李天然,他背負著為師復仇的雄心回到家鄉,當遇到自己的仇人朱潛龍時卻遲遲不知如何下手,甚至是不敢下手,李天然就像那個年代的中國,他積蓄力量已久,卻被各種因素阻隔,只有條件成熟之時才能實施自己的復仇大計。
而影片正是以1937年為時代背景,我們都知道這一年是我們全面抗日的開始,所以李天然就代表了充滿熱血的中華民族,他要復仇,中華民族要抗日,李天然真正的敵人是日本人根本一郎和師兄朱潛龍,這兩個角色代表了兩個群體,根本一郎自然是代表了曾經侵略過我們的日寇,而朱潛龍代表什麼就不言而喻了吧。
想要看懂《邪不壓正》,就要先弄明白這三個角色代表了什麼,而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和周韻飾演的關巧紅代表的是擁有先進思想的「先進團體」,這兩個人「合作」讓李天然覺醒並且懂得了什麼是「大義」,當李天然殺了山本一郎和朱潛龍後,那李天然中的「然」字補上了最後一點,他算是徹底覺醒了,結尾大仇得報的李天然看著離去的關巧紅心馳神往地看著遠方。
很多觀眾看到這里覺得電影沒有演完,導演正是用這樣的結尾告訴大家,李天然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像藍青峰對張將軍所說「您還要帶著我抗日呢」,關巧紅之所以轉身離去就是知道李天然會隨之上路,因為李天然懂了什麼是「大義」。
許晴飾演的唐鳳儀代表了中立人士,她起初依附於朱潛龍,當她遇到李天然,她便一心為李天然付出,因為李天然有情有義,最主要的李天然代表了正義,所以唐鳳儀對李天然的傾心是對那個年代「萬眾一心」最好的詮釋,最後唐鳳儀城門上的一跳也頗含深意,至少我聯想到了當年那些和日寇同歸於盡的熱血青年。
當然,《邪不壓正》還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細節,如姜文讓一個影評人史航飾演的管家的那段自述頗具諷刺韻味,這樣的小細節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邪不壓正》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篇幅有限,不能給大家把所有的內容解析出來,只要大家弄明白主要人物的象徵意義,看懂這個電影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邪不壓正》講述的主題,是在表面平靜的北平城裡,暗藏著波濤洶涌的革命力量——這可以從幾個角色開始闡述。
李天然
在電影里,李天然象徵著新生的革命力量。他天賜大恨,武藝高強,一心想為師傅報仇,匡扶正義。
向左轉|向右轉
D. 誰能給我一份邪不壓正影評
《邪不壓正》是由姜文導演拍攝,講述了1937年老北京的一幕幕心酸過往。習武青年李天然為了替師父一家報仇,決定追殺兇手,也就是親師兄朱潛龍,但朱潛龍和日本特務關系摯厚,自己又在美國接受了特工培訓,這前後的種種糾葛讓李天然和朱潛龍勢不兩立。
總體來說,姜文在這部《邪不壓正》里傾注了自己的思想與回憶,歷經10年精心打造的一部電影,誠意滿滿,亮點十足,這種痴迷於懷舊風格的導演和電影,現在真的不多見了,如果你感興趣,真得推薦你去品讀一下八十年前風雲北平,到底是怎樣一番天地。
那麼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不同的評價或見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E. 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姜文導演4年磨一劍,「民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如期上映,但觀眾口碑卻出現兩極化,在豆瓣上,它的評分高達7.2分,對於別的導演來說,這已經算是很高的分數了,但對於姜文來說,這個分數足以讓很多觀眾和影評人內心糾葛,因為它是姜文拍的,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讓子彈飛》的分數是8.8和8.7分。
我本人贊同周黎明導演的評價:「《邪不壓正》是一部飛著的影片。喜歡和不喜歡該片,主要都是這原因。喜歡者看到了飛揚,不喜歡者看到了不著地。」因為對於《邪不壓正》這部電影,從畫面、攝影、美術設計、布景、人物表演、音樂、劇情等元素來看,唯一能夠讓觀眾挑刺的就只有劇情了,《邪不壓正》的故事並不復雜,但這么簡單的劇情姜文導演並沒有按照類型片的方式來講述,而是在其中揉進了很多他個人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思考,這些暗藏在情節中的點對於專業的影評人來說,是加分的,但對於普通觀眾,有些看起來就顯得有點「故弄玄虛」。
我覺得,從藝術的角度來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這部電影有沒有打上導演個人的烙印,這部電影有沒有提供以前此類電影沒有出現過的審美類型和藝術形式。比如,以前觀眾心目中的武打片類型都是徐克、袁和平、成龍等香港電影人拍攝的類型,但侯孝賢導演拍了一部《聶隱娘》,武打的方式和故事的講述上完全顛覆了觀眾對武打片類型的認知,這在藝術上就是一種創新。侯孝賢導演憑借《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邪不壓正》在劇情的講述上,也沒有按照嚴格的復仇片的路數來,這打破了普通觀眾的心理預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觀影障礙,但在藝術上,卻是加分的。
按照常見的類型片講述方式,《邪不壓正》應該緊緊扣住彭於晏飾演的李天然復仇這條主線來展開,這位能夠躲避眼前射過來子彈的年輕人,在片中最大的障礙是心中恐懼,但影片在前半部分幾乎沒有表現李天然內心的恐懼部分,更多時候,他是帶著笑容在屋頂上飛奔,就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這是姜文導演在挑戰觀眾的心理期待,他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自己飾演的藍青峰和廖凡飾演的仇家朱潛龍之間的心理暗鬥。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劇情的主線不突出,觀眾的類型片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但這些內容,恰恰是姜文導演最想表達的觀點,影片前半部分的主題是「尋父」,後半部分的主題是「復仇」和「愛情」,前者是他作為一個導演對於歷史和家國關系的思考所在,讓他割捨掉這些,我想也就讓它失去了拍攝這部電影的動力。
姜文眼中的北平,有一種風情萬種的銷魂勁兒,對於《邪不壓正》的布景,除了贊美,幾乎聽不到任何異議的聲音。就沖著在銀幕上復原的這座千年古城,觀眾走進電影院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觀眾對於《邪不壓正》的兩極化的評價,其實反映了現在中國電影面臨的兩難境地,作為藝術的電影,它需要打破觀眾的心理預期,在藝術形式和電影的講述方式上做出探索,這勢必引起觀眾觀影時的障礙。而電影的商業屬性,又需要導演順應觀眾的心理預期,完全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像姜文這樣的導演,要讓他完全向商業電影妥協,幾乎就是要了他的命。我覺得,客觀公正地看待《邪不壓正》這樣兼顧電影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電影,是對電影人辛苦付出的尊重,也是中國電影之福。
《邪不壓正》跟《陽光燦爛的日子》比起來,一定要遜色,一個導演也不可能永遠都保持在巔峰狀態,但這部影片的閃光點依然不少,就像張藝謀導演曾經說過的,一部電影看完後,觀眾留下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幾個畫面,相信很多看過《邪不壓正》的觀眾,多年以後依然會記得,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一個身懷絕技的年輕人,披著披風,在綿延的北平四合院的屋頂上跳躍翻騰,一股「快意恩仇」的復仇慾望在他心中燃燒,最終,他用自己的勇氣詮釋了「邪不壓正」這句天道之語。
F. 電影《邪不壓正》評分很高,這部電影主要講的什麼有沒有什麼中心思想
關於《邪不壓正》,關於姜文,一兩句話真的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