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論文題目是從目的論視角分析某電影的字幕翻譯,但我寫案例分析是從翻譯策略方向寫的,老師說要提及目的
覺得可以寫一些中國特色的東西,不限於把外文翻譯成中文,可以把中國的電影翻譯成外文,比如一些經典的老電影什麼的,貌似現在還沒有英文翻譯,比如英雄兒女等。
⑵ 影視字幕翻譯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寫也就是論文提綱
論英語影片字幕的翻譯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大量入境影片的欣賞水平也日益增高。大量國外影片的引進,市場對外語片字幕翻譯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當前英語影片字幕翻譯的標准很不統一,這無疑會影響影片的質量,本文旨在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就如何翻譯英文字幕進行探討。
一、保持原片風格
英文電影字幕翻譯應達到的境界應該是盡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風格,從而讓國內觀眾領略到英文原片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底蘊。近些年來,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情日益高漲,國人的英文水平也普遍提高,所以在影片的中文字幕當中保持原汁原味就顯得至關重要。如何達到保持原片風格的這種要求呢?
1. 准確理解原文,正確傳達語意。
中文字幕翻譯者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做到准確理解英文原文。譯者若遇到翻譯不通或不確定的地方應仔細查閱工具書,不應望文生義,否則會影響原文的真正含義。例如,sweet meat是英文中很常見的一個表達方式,意義為「密餞」,但在某部影片當中卻有人翻譯成了「甜肉」。英文中還有一些相似表達方式,諸如紅肉「red meat」,譯為牛羊肉;白肉「white meat」譯為雞肉。在電影《公主日記2》中,主人公在討論昆蟲時提到的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大衛.艾登堡」竟被翻譯成「福爾摩斯」。影片《鋼木蘭》有這樣一幕:謝爾比對媽媽不滿,她認為媽媽為自己的婚禮請了九個女儐相過於虛榮,就引用了爸爸引用過的一位詩人的話來諷刺她:An ounce of pretension is worth a pound ofmanure.然而譯者卻將其譯成「一份自命不凡能夠換得一份收獲」,不僅原來的諷刺意味完全消失,而且含義也與原文相距甚遠。它的原文意思是「一盎司虛榮能換得一磅大糞」,雖然粗俗,卻把詩人痛恨虛榮的心情表達得非常到位,直接翻譯更能體現原作的本意。
2. 學習原語所在的文化,做出恰當的翻譯。
翻譯人員還會經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詞語,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讓觀眾感到不知其所雲。某部影片曾出現了這樣的字幕:「他犯了第七誡」這樣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語句,中國觀眾恐怕很難讀懂其中的涵義,因為大多數人可能不了解西方基督教《聖經》里
「摩西十誡」中的第七誡為殺人,所以對白「He corne in Wted }e sevens corn in endam ent',可以翻譯戍『他犯了殺人罪」,這樣的字幕翻譯便一目瞭然了。類似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有些譯者將「pulling my leg」翻譯成了「拖我的後腿」(應翻譯成『同我開玩笑』),還有,影片《木乃伊歸來》中有句台詞:"He wentoutwest",看似簡單,如果把這句譯為「他去了美國的大西部」,好象很准確,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後,我們就會意識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經死了,很顯然自相矛盾,但如果我們了解了這種表達方式正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語之一的話,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可見,影片對白可能會出現大量涉及原語所在的歷史背景的內容,若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就無法正確、合理地翻譯。
3.了解專有名詞,符合統一翻譯。
譯名翻譯要統一,按照慣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譯的,WTO,CIA,FBI大家都知道的縮寫,可以翻譯或是直接引用。譯名要按照約定俗成的標准,比如美國總統Kennedy,翻譯成「肯尼迪」,人家一看就知道是總統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別人就不明自了。這些名稱的譯法可以參照辭典的標准,詞典上沒有的,可以用Google、網路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網路上會有相關譯名。實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標翻譯,但要注意男女性別差異。所以,電影和電視劇的多人翻譯,需要一個完善的翻譯校對機制來進行規范。
一、譯文應以簡明易讀為基礎
電影是一種聲畫藝術,觀看一部帶有字幕的外國影片對於目的觀眾意味著進行一場劇烈的腦力活動,因為他們在解讀密集的畫面信急的同時還要分散注意去閱讀銀幕上面的文字。為使字幕達到簡潔易讀之目的,下面以影片《斷背山》為例,依抓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各種版本的字幕翻譯,探討影片翻譯中譯者應注意的幾點因素:
1.避免譯文出現「英語式的漢語」。由於中西方表達習慣的差異,翻譯時應盡量使譯文
符合口常漢語的說話習慣。如埃尼斯的妻子讓他給小阿爾瑪擦鼻子,埃尼斯回答到「If I had
three hands, I could.」譯文:要是我有三隻手,我就可以。顯然這種翻譯雖能達意,但書面味太濃。不如翻譯成「我簡自騰不開手。」再比如埃尼斯害怕妻子說出傑克和他的關系,因而舉起拳頭威脅道:「You do it and I will make you eat fucking floor。」譯文:你敢喊,我就讓你啃地板。此種翻譯讓人覺得埃尼斯是在講笑話,降低了威脅,警示的語氣。如果改成:你敢喊,我就把你打翻在地。這樣的譯文讀起來既簡單明了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譯文應避免「啰嗦」。
字幕翻譯不同於一般的書面翻譯。它是通過畫面,劇情和聲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來傳情達意。有時翻譯得太「全」反而使字幕的作用喧賓奪主。比如傑克說自己的妻子:「Lureen's good at making hard deals in the machinelry business.』,根據劇情翻譯成:」蘿琳很會談生意。但如果翻譯成:』』蘿琳十分擅長做農業機械方面的生意,而且任何難題都難不了她。」則使譯文變得冗長拖沓。
3.譯文應降低「文化干擾」。
字幕翻譯應該削減文化隔閡對觀眾產生的理解障礙。例如影片中阿爾瑪對丈夫埃尼斯所說到`...it come general delivery.』中的"general delivery"不能按字面理解為:普通郵寄。因為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國郵局在不清楚收件人地址的情況下郵寄信件的一種方法,只要信件上寫明收件人大概住在哪一帶,便可將信件郵出。為了降低文化干擾可以把整句翻譯為:不確定住址郵寄過來的。
三、結語
字幕給國內觀眾欣賞外語影片搭建了橋梁,字幕必須簡明易讀,這就需要對原文進行
提煉和再加工,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原作所蘊涵的藝術效果,使觀眾更好地融入劇情,享受電
影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孫建宗.世界優秀電影賞析[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2]王寧.文化研究語境下的翻譯研究[J].外語與翻譯,1998,(2):27-28
⑶ 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
電影字幕翻譯是多媒體翻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翻譯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篇1淺析電影字幕翻譯中的差額翻譯
一、引言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它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力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青睞。在信息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影視作品更是以直觀與便捷的優勢成為了解異域 文化 與學習外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影視翻譯因此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字幕翻譯(subtitling)較之譯制(bbing),以其製作成本低、周期短的特點成為影視翻譯最為常用的 方法 之一。
然而,正如Birgit Nedergaard-Larsen所言,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並非單一地從源語言到目 標語 言的轉換過程,期間涉及諸多文本以外因素的處理,如聲音、圖像、畫面的融合等因素[1]。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字幕翻譯通常採用濃縮、刪減、添加等方法來盡可能保持畫面、聲音與字幕的統一,超額與欠額翻譯在所難免。同時,超額與欠額翻譯一直以來是翻譯學術界討論的 熱點 錯誤類型。因此,如何看待字幕翻譯中的超額、欠額翻譯便迫在眉睫且具有現實意義。
二、超額翻譯與欠額翻譯
彼得·紐馬克在《翻譯問題探討》(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了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的概念。交際翻譯傾向於流暢、簡單、清晰、直接的翻譯方法,遵守某一特定的語域,是一種「欠額翻譯」;語義翻譯則傾向於細致、繁復、晦澀難懂的翻譯方法,較之譯者的意圖,翻譯更側重思維過程的再現,因而是一種「超額翻譯」[2]。超額翻譯是對所譯材料進行補充加工,進行超出翻譯范圍的改造,而欠額翻譯則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譯規范的語言中介類型,是縮寫或節譯。簡言之,超額翻譯是指譯語文本承載了比源語文本更多的信息量,表述方式相對具體;而欠額翻譯是指譯語文本承載的信息量小於源語文本,譯語文本更加概括[3]。超額與欠額翻譯都是在翻譯過程中的信息增減,因此可以統稱為差額翻譯。
三、字幕翻譯中的超額與欠額翻譯
Georg-Michael Luyken在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一書中提出,區別於文學翻譯與口譯,影視製作的特點使字幕翻譯受到來自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字幕所佔用的屏幕空間;字幕顯示時間;字幕間切換的時間及字幕的顯示與形式。同時,受文化因素的制約,文化預設(cultural vacancy)也經常是翻譯過程中的攔路虎。譯者為了避免以上限制而進行的濃縮、刪減和添加等翻譯方法,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差額翻譯。請看以下三則示例:
例1.I supervised 5 officers.That’s 5 personalities,5 sets of problems.You could be number 6 if you act right.But I ain’t holding no hand,you understand?I ain’t babysitting you.
我有五個手下,性格南轅北轍。你表現得好就是第六個。但我不會特別照顧你,懂嗎?(《訓練日》)
例2.Mail has come today and a friend writes this to me:...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信上說:……(《走出非洲》)
在以上示例中,原文 句子 較長,如果逐字翻譯,勢必會影響畫面、聲音與字幕的融合。因此,譯者對整句進行了改譯,刪減了斜體部分。
例3.What about your staying longer?
怎麼回事?你還要再待幾天嗎?(《爵士歌手》)
例4.Terrified.Mortified,petrified,stupefied...by you.
怕極了。怕得發抖,怕得發呆,怕得發神經!但不是怕你!(《美麗心靈》)
例3中,原文語速很慢,因此譯者加入「怎麼回事?」配合聲音的行進。例4中,原文是肯定語氣,使用了尾韻「ied」。譯者將尾韻「ied」翻譯為頭韻「怕」,並且直接將否定語氣譯出。
從以上示例不難看出,信息在翻譯的過程中有所增加或刪減。例1的翻譯雖然保證了畫面與字幕的一致,也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信息,但將主角試圖示威的氣勢削弱了。例4中譯者對尾韻的處理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是如果將原文中隱含的否定語氣直接翻譯出來,觀眾也無法體會到源語文字的精妙之處,那麼觀眾對字幕片的反應與源語觀眾對源語影片的反應也會略顯不同。
字幕翻譯時常受到畫面、聲音等非文學因素的影響,如果說文學翻譯是「戴著腳鐐跳舞」,那麼字幕翻譯就是「戴著手鐐與腳鐐跳舞」。譯者只能在不影響畫面、聲音與字幕呼應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影片所要傳達的信息和思想,翻譯的超額與欠額也就在所難免。
四、如何看待字幕翻譯中的差額翻譯
由於不同的語言結構和文化差異,翻譯始終無法做到絕對的等值。字幕翻譯既是文學翻譯,又是多媒體翻譯:一方面要處理台詞文本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還要兼顧技術層面的限制因素,信息的增加和刪減已是必然,等值也就無從談起。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指出:「即使最優秀的譯文,其韻味較之原文仍不免過或不及。翻譯時只能盡量縮短這個距離,過則求其勿太過,不及則求其勿過於不及。」傅雷所說的「過」與「不及」就是本文所探討的超額與欠額翻譯。然而,超額與欠額雖是翻譯中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但是只要將「過」與「不及」的度降至最低,盡可能地將原文的韻味貼切地表達出來,字幕翻譯又何嘗不是對「一箭雙雕」之美差?我提出以下兩點看法,旨在字幕翻譯過程中幫助譯者從新的角度看待超額與欠額翻譯。
1.無論是文學翻譯,還是字幕翻譯,超額與欠額翻譯都無可避免。譯語文本與源語文本的鴻溝自譯事產生之時已然存在,加之字幕翻譯又時常受到技術等非文學因素的影響,因此我認為,在不影響正常欣賞影片的前提下,適當的超額與欠額翻譯是可以接受的。許崇信教授有過這樣一個比喻:在列車行進的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車體的上下抖動和左右搖擺,但這種搖擺和抖動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內都不會影響列車的順利運行,超出了一定的范圍才會發生事故。翻譯就是列車的運行,「抖動」和「搖擺」不可避免。如在《成長的煩惱》中的這段對話:
例5.Teacher:ahhhh Mike.Can you explain for u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a,in Moby Dick?
Mike:Ah,sure,sure.It’s the letter between the I and the K.
這段對話的幽默之處在於「sea」和「c」這對同音異義的雙關語,但是中文中沒有與之對應的雙關語,因此譯者必須使用變通的差額譯法,保證「列車」的順利「運行」。以下為可行的中文譯本: 老師:啊……邁克,你能否給我們解釋一下,《白鯨》這本書里的大海有什麼意義。
邁克:哦,當然,當然,就是大海不同於大河。
譯者將原文中的雙關語轉換成中 文的頭韻實屬無奈之舉,但原文的幽默感卻保留了下來。如果要忠實地將原文譯出,注釋和加註必不可少,非但幽默盡失,字幕的空間和時間因素也不容許。相對於注釋和加註,同類屬性之間,如修辭手法的轉換可能更為有效地降低「抖動」和「搖擺」的度。
例5的譯本對所譯材料進行補充加工,進行超出翻譯范圍的改造,屬於超額翻譯。但正是這樣的處理達到了源語影片的預期目的,因此,此處的超額翻譯是可以接受且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例1中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得不進行縮譯,源語文本所傳達的信息量減少在所難免。但如果將例1的信息完整譯出,勢必會影響字幕的可讀性與連貫性。所以,由於受到 文學因素和非文學因素的影響時而進行的適度的超額與欠額翻譯是可以接受的。
2.字幕翻譯中度的掌握應以電影類型為依據。電影類型不同,目的觀眾不同,預期效果也不同。便於本文的分析,我將電影分為嚴肅型和娛樂型兩種。嚴肅型電影包括紀錄片、科教片等用於提供和傳達專業知識信息的電影;娛樂型電影供觀眾娛樂消遣,陶冶情操,諸如喜劇片、驚悚片、動作片、文藝片等。針對不同電影類型而進行的字幕翻譯,所採取的翻譯方法也不同。比如上述例5中,《成長的煩惱》是一部喜劇,它的目的就是使觀眾發笑,雙關語就是笑料之一,如果採取直譯的方法,觀眾反倒不知其所然,喜劇效果大打折扣。又如驚悚片和恐怖片,觀眾會將重點放在畫面、聲音和劇情的 發展上,如果採取意譯的方法,將台詞翻譯的頗具文采,那麼觀眾也會因為與劇情的格格不入而哭笑不得。
嚴肅型電影既然是以信息傳遞為目的,清晰明了才是關鍵,因此也就傾向於簡單、清晰、直接的翻譯方法,傾向於欠額翻譯;娛樂型電影可以根據上下文進行適當的「加工」和「改造」,即超額翻譯。但是,兩種翻譯不是以差額為出發點,試圖不忠實於源語文本。在不與技術限制相沖突的情況下,依然盡可能與源語文本保持「零度」差額。
五、結語
綜上所述,字幕翻譯是一項繁復的 工作,受到來自文學因素與技術因素兩方面的限制,超額與欠額翻譯不可避免。翻譯學術界一直將超額與欠額翻譯認定為典型的錯誤類型而爭論不休。我認為,在與時間、空間等技術因素相沖突的情況下,適度的超額或是欠額翻譯不失為一種折中的處理方法。針對不同的電影類型而採取的適度超額或欠額翻譯不僅擺脫了來自技術層面的限制,而且達到了影片的預期目的。
<<<下頁帶來更多的電影字幕翻譯參考論文
⑷ 跪求!!!求論文《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電影翻譯中的應用》
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翻譯有很大的實用意義。但是和任何一門理論一樣,它也存在著不足。研究了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之後,筆者認為造成其不足之處原因和以下因素相關:1.語言學背景——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接受美學理論或讀者反應的影響。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是解釋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忽略譯者自主性的最重要原因。喬姆斯基在他著名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理論中談到:「人類所有的語言都有一個共同的語法,這個語法的句子結構由深層結構,表層結構以及一些轉換規則組成。深層結構是指一個結構體的句法屬性構建的抽象表述,即不同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的潛在層面。相反,表層結構是結構體句法派生過程的最後階段,與人們實際發送,接收的結構組織是相符合的。」【1】因此,當人們要理一個句子意思時,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表達意思的深層結構以及表明結構的表層結構。奈達在他交際翻譯研究及實踐中借用了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適用成分。彼得?紐馬克對此評論說:「在語言和經驗上,奈達都具備翻譯聖經的過人之處。他的翻譯理論研究中採取了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的適用分,其中包括「核心句子」、「表層結構」、以及「深層結構等術語。」【2】在奈達關於翻譯過程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另外一個證據。事實上,奈達提及的第一步「分析」就是指把原文的表層結構轉化為深層結構;第二步「轉換」意即在譯文中找到和原文深層結構的相應對等物;第三步「重構」味著在譯文中生成表層結構,亦即原文在譯文中再創造的含義。結合奈達和喬姆斯基的理論,我們發現,奈達關於翻譯過程的理論和喬姆斯基關於如何理解句子的理論幾乎如出一轍。從轉換生成語法對奈達翻譯理論的深遠影響,我們可以看出,奈達對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十分推崇。對此奈達曾經評論說:「轉換生成語法理論是解決語法意思最有效的方法,譯者運用這一語法能更好地掌握解析原文的過程以及在譯文中描述相應生成的步驟。另外,此理論也為譯者提供了如何分析及描述含糊句子的轉化技巧。
許多的中國翻譯學者對造成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不足之處的第二個原因——接受美學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呂俊,1998;王文斌,1999,等)。接受美學對奈達的功能理論產生了極大的學術上的影響。接受美學理論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出現的一種文藝美學思潮,其認為,作者——作品——讀者所形成的關系中,讀者絕不是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因素。迄今為止的文學史僅僅是作家和作品的歷史而讀者的作用被文學史家和文藝理論家所遺忘。這是因為,大多數理論家們將藝術作品看作是超越時空的一個客觀存在。事實上,文學作品是註定為讀者而創造的,讀者是文學活動的能動主體。作品渴望讀者閱讀,希望與接受者對話。接受美學對文學翻譯特別是文學翻譯創造性叛逆研究的啟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品的意義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讀者從閱讀具體化過程中生成的;二是讀者的接受反作用於文本創作.接受美學為文學翻譯研究開辟了新的視野.此理論學說推翻了以往學術界對於讀者消極被動地位的觀念,認為,讀者占據著參與到作者創造的主體地位。這個觀點突出了讀者的重要性,也同時開拓了文化藝術研究的領域,讀者的地位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實際上,奈達對於有效對等的理論來源於接受美學,部分的觀點也是在此基礎上建立形成。【3】奈達認為,只有在讀者接受譯文時,翻譯的過程才算結束。只有讀者對譯文的反應才能算做是檢驗譯文的唯一標准。很明顯,正如接受美學觀點一樣,奈達也把讀者反應放到很高的位置上。1969年,奈達修整了他的「功能對等」理論,而就在1967年,姚斯(jauss)的演說「文學歷史研究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是這個目的?」象徵著接受美學理論的誕生。「奈達博士是一位身懷遠見的學者,他是不會漠視這個新理論的。」(呂俊)奈達的翻譯理論也只有通過不斷吸收新理論的適用成分來獲得充實和豐富,比如信息理論,語言學理論,社會語言學理論等。眾所周知,翻譯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平衡原文、譯文和譯者之間的關系,而要很好做到這點又似乎是不可能的。【4】奈達理論和接受美學的觀點的相通之處不是巧合,這恰恰折射出奈達的翻譯理論和實踐中對接受美學的吸收。
「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是奈達翻譯理論體系的核心,它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也有豐富的實踐基礎。它在中國的傳播經歷了由盛到衰的過程。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功能對等」理論,既要看到它的優點,也不能忽視其缺陷。研究「功能對等」理論,對構建適合中國文化傳統的翻譯理論體系有重大的意義。
⑸ 畢業論文之電影字幕翻譯
電影字幕翻譯漫談
隨著寬頻在中國的普及,mpeg4技術的廣泛應用,很多由DVD壓縮的DVDRIP影片以驚人的速度在互聯網間傳播。事實上,在中國,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直接欣賞外語影片的能力,而很多DVDRIP影片卻恰恰是原聲發音、外語字幕。電影字幕的翻譯作為DVDRIP影片的一個關鍵部分,正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這其中包括正版或盜版DVD碟片上rip下來的vobsub字幕,以及由網友自發翻譯的srt格式字幕。
中文字幕翻譯的特點
中文字幕和中文配音在翻譯要求上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上譯廠,配音要求講究口型一致,句子符合中國的口語規范,其優勢是方便觀眾看電影,直接就能聽懂,而不用費力看字幕。其缺點也顯而易見:由於口型上的要求,不得不對句子進行縮減或擴充;由於外國歷史文化的差異,很多雙關、幽默的意思難以表達,不得不舍棄這些句子的翻譯。
以《魔羯星一號》中英雙語版為例,可以明顯看出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的差異。其中有一段劇情是母親給孩子說英語繞口令,如果配音直接翻譯的話,很難做到押韻,於是改為講故事。另一段劇情是一個宇航員邊爬山邊講笑話,這個笑話是有寓意的,直接翻譯成配音的話,很多觀眾會感覺莫名其妙,於是配音版改為宇航員邊爬山邊呼救。該片配音版中很多幽默的成分都改掉了,這樣就損失了很多欣賞電影的樂趣。
電影字幕就較好處理這些問題。首先,沒有口型限制,字幕可以按原文直接翻譯,而幽默和一語雙關的意思可以使用注釋來解決。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學好外語,直接觀看外語字幕的影片。而在個人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字幕翻譯還是最大限度表達英文意思的最佳方法。
沒有硝煙的戰場
經常看DVDRIP影片的網友都知道,公開的中文字幕庫有幾大網站。射手網穩坐字幕網站的頭把交椅,其特點是:允許自由上傳,字幕多而雜。正因為字幕多,同一影片有好幾個版本的字幕,造成網友下載時無所適從,網站設有的評分系統基本上形同虛設,因為大部分網友為下載字幕而來,而等到看完影片,早就把給字幕打分的事忘到九霄雲外了。射手網設有TLF、漢風、新視界、牛過四大字幕網站的友情搜索鏈接,射手網上沒有的字幕,可以在這些字幕網站上繼續搜索。這四大字幕網站均是以論壇為依託的,各自有較強翻譯能力字幕小組。除以上提到的四個論壇,更有伊甸園、行星等影視論壇的字幕組,雖沒有獨立的字幕網站,但也具備很強的字幕翻譯能力,實力不容小視。
同行是冤家,這話一點不假,在字幕界尤為顯著。字幕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每個字幕組成員不允許加入其他字幕組,或者以其他字幕組的名義發布自己的翻譯作品。曾有個別成員以身試法,均被開除組籍。每個字幕組在各自論壇都有專門的活動版塊,這些版塊是僅有小組成員才能進入的,這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每逢熱門大片上市,這些秘密基地里頓覺殺氣騰騰。各字幕組緊鑼密鼓,召開工作會議,分配任務,爭取在第一時間發布字幕。領到任務的小組成員常常會為此通宵達旦,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而幾天後,各論壇出品字幕質量的比較,又成為各字幕小組討論的熱點。更有好事之人,通過隨機挑選句子進行比較的方式,評價各論壇出品字幕的優劣。所以,熱門大片的翻譯無異於一場激烈的戰斗,而連年戰爭的結果,使得幾大字幕小組和所在的論壇人氣飆升,翻譯人員歡欣鼓舞,最終形成N贏的局面。
幾塊善意的磚頭
不客氣地說,現在中文字幕的翻譯狀況相當混亂,由於沒有一個類似rip字幕的統一標准加以規范,加上不少翻譯人員帶著急功近利的心理,把翻譯字幕當作得到積分的手段來應付差使,造成字幕質量參差不齊。單兵作戰,除了個別翻譯質量很高外,非字幕組的散兵游勇普遍缺乏翻譯經驗,字幕存在不少問題。而有些字幕組只求數量,根本不論質量,只要翻完就皆大歡喜,而沒有一個較完備的質量監管機制來進行約束。不用仔細核對,僅一遍影片看下來,平均每部影片的明顯錯誤(比如錯別字、格式錯)都在10個以上。近期漢風HTS的字幕出得不多,僅從看到的幾個來說(其中有些還是很早以前翻譯的字幕),錯誤還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概括起來,個人認為,字幕界存在以下四大弊病(發現標題起得居然很押韻,嘿嘿):
1、一人包攬翻譯校對
初期的牛過論壇字幕組(即漢風HTS字幕組的前身)曾一度輝煌,並定下專門的翻譯、校對制度,在字幕頭尾標明翻譯、校對人員,並規定翻譯、校對不能是同一個人。其他論壇的字幕組也紛紛採用這種形式,但遺憾的是,只學到了形式,卻沒有實質,大部分字幕組出品的字幕,翻譯、校對都是一個人。
我如果說,一人既翻譯又校對,一定比翻譯、校對分別由兩人作的字幕質量差,這話肯定是不負責任的。有些個人獨立翻譯校對的字幕甚至比兩人翻譯校對的字幕質量上高很多。但大家想一想,有多少人翻譯完字幕後會真的自己進行校對?校對自己的字幕,又能找到多少錯誤?以我以往翻譯的經驗來說,僅翻譯過程就反反復復看了N遍的電影,已經是心力交瘁,翻譯完成後很難會有心情再看一遍尋找錯誤。而且自己翻譯中的錯誤,自己也很難找得到。這就是為什麼要提倡字幕組成員互相校對。
就是我提到的翻譯、校對機制,本身也是形式,如果此文一出,很多論壇的字幕組紛紛改為多人校對,而質量上沒有提高,那豈不還是形式主義?真要想保住字幕質量,非要有較具體的標准不可,把每個字幕組出品的字幕錯誤限制在幾個以內,超過了會有一個懲罰措施。
2、人力資源嚴重浪費
由於各論壇自行其事,沒有一個統一的安排規劃,造成原本不充裕的翻譯人員,都集中在熱門商業片的翻譯上。《指環王》系列、《黑客帝國》系列都有4個以上的字幕組同時在作,很多已經有中文字幕的影片,新出了另一個RIP版本,翻譯人員未經查找,又重新翻譯。有些字幕組曾結成過翻譯聯盟,統一組織安排工作,避免重復翻譯,但因任務分配、翻譯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最終只得恢復各自為政的狀態。
我有一個夢想,所有的中文字幕組織聯合起來,建立專門的字幕翻譯分配網站,對熱門大片採取各字幕組輪流翻譯的方法,其他影片的翻譯,由個人自行申請。另外再制定統一的字幕翻譯校對規則,對字幕翻譯細節進行規定,確保字幕質量。當然,這只是我的夢想,真正實施起來,涉及到網站管理、任務分配、聯系溝通,尤其是涉及到各字幕組自身利益,難度相當大。想要逐步實現的話,各字幕組負責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是首要任務。
3、長片老片翻譯嫌累
現在的字幕翻譯普遍採取個人申請制,大家根據興趣愛好,自行選擇影片翻譯。在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情況下,通常浪漫愛情片、動作槍戰片等因句子少,情節吸引人,翻譯難度小而很受歡迎。而1500句以上的長片和黑白老片、記錄片、文藝片因對話多,情節枯燥,翻譯難度大而少人問津。當然,這些情況並非絕對,我記得我就曾經投機翻過一個200多句的老片。總的說來,這其實是個人興趣與字幕需求的矛盾。字幕組的成立就建立在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只要願意,重復翻譯又有何不可?強扭的瓜不甜,硬要別人翻譯不喜歡的影片有違「興趣愛好」這一理念。在不考慮興趣的前提下,可以通過論壇獎勵制度的適當傾斜來對翻譯冷門片的網友進行額外獎勵,以解決長片、老片無人翻譯的問題。
4、新丁不來老人隱退
人的興趣愛好是會發生變化的,字幕組成立到一定時間,很多老成員在經過十幾部影片的翻譯校對後,會逐漸喪失當初的翻譯熱情,參與翻譯的人逐漸減少,不少處於半隱退狀態。現在漢風論壇的積分制+流量制,解決了部分翻譯懈怠問題,但終究不是長久之策。我心目中比較好的字幕組模式,應該是類似於「青年志願者」到邊疆教書,幾年後,老成員陸續退出,而新成員不斷加入,當然,有願意長期服務的,更是歡迎。在字幕翻譯上,對人才的需求從來都是只多不少。可惜的是宣傳力度仍然不夠,僅在論壇內部招收新成員,難以維持新鮮血液的不斷輸入。希望能對外在各高校BBS和專業英語論壇廣泛招收此類成員,畢竟,這種耗人精力的工作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期堅持的。本文專為招收漢風字幕組新成員而作,請在轉載的同時,請勿刪除末尾的廣告文章。
一、製作字幕需要的各項要求
認真--我把這一點放在首要位置,英語水平差、中文表達能力不行,這都是可以原諒的,唯獨粗心大意犯的低級錯誤不可諒解。有人提議說要提高進字幕組的門檻,謬矣,現在人手是大大的不夠,不能再提高了。大部分的字幕質量低下並非是英語差造成的,而是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私以為,一個字幕的優劣,認真態度佔40%,翻譯經驗佔20%,英語程度佔19%,中文表達佔21%。其中翻譯經驗包含了中英文表達以及工具軟體和網路搜索在翻譯中的應用,這些經驗方面的知識,新手剛開始翻譯不會注意,時間一長,慢慢就有體會了。
英語--通常各大論壇字幕組對外招人,要求英語程度為六級,這的確嚇倒了很多准備嘗試字幕翻譯的新人。我在這里要更正一下說法,希望能為這些被高門檻嚇跑的網友鼓鼓勁。一般來說,電影中的句子比大學英語課本要簡單好多。我認為只要是上過大學的學生,不管過沒過四、六級考試,藉助「金山詞霸」等翻譯軟體,在英語方面都可以達到普通字幕翻譯的要求。當然,英語程度是越高越好,尤其是在國外留學、居住的網友更佳,因為有些時候,影片出現一些復雜句式、俚語還有涉及外國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些不是字典和翻譯軟體能查到的,這時就體現出英語程度的優勢了。
中文--奇怪的是,明明英譯中涉及兩種語言,很多字幕組卻往往不對中文程度作任何要求。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學了10多年的中文,表達方面應該沒有問題。其實不然,英譯中對中文表達的要求應該更多些。有些在國外多年的留學生,英語方面很厲害,很多查不到的俚語都不在話下,可翻譯出來的字幕卻一塌糊塗。大概是適應了英語的表達方式,轉回頭用中文表達,卻好像「英式中文」,不知道他回國後說話會不會也是這樣。
⑹ 著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論文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研究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
英文電影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
片名的翻譯也愈
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通過對英文電影片名的分析,
總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信
息傳遞性、
文化特殊性、
藝術審美性。並通過對當前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實踐的研究,舉例分
析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和常用的方法。
關鍵詞:英文電影片名
翻譯標准
翻譯方法
一、引言
電影,又被稱為「第七藝術」
,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和藝術效果的特殊
藝術效果。
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雖然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常被認為
屬於跨文化交際,
但它也擁有自身明顯的特點,
不同於其他的翻譯實踐。
本文就從分析英文
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著手,舉例介紹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及翻譯的常見方法。
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特點
一部電影首先吸引觀眾的就是它的片名。
人們常說好的片名就是電影成功的一半,
因此
電影片名的翻譯必定是具備與其他翻譯實踐不同的特點。
1.
信息傳遞性
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最重要的特點。電影片名一般要求簡潔明了,但這並不妨礙它傳遞出電影的基本信息。通常觀眾可以通過片名來判斷出該電影的類型,如《生死時速》(Speed),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為動作片(action movie);《人鬼情未了》(Ghost)為情故事(love story);《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為喜劇電影(comedy);《沉默的羊》(Silence of the Lambs)為恐怖片(horror movie)等。更為重要的是,觀眾可以從片名中獲知電影的些許基本內容和情節。如通過片名《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我們可以得知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將圍繞法律展開。又如《諾丁山情緣》(Netting Hill)告訴我們影片將講述在倫敦諾丁山發生的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信息傳遞性是英文電影吸引觀眾最重要的功能。
2.
文化特殊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實踐也與文化息息相關,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尤為如此。無論電影是真實還是誇張的,它都是對生活的反映,電影片名也是這樣,因此,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反映了文化的特殊性。英文片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現文化的特殊性,如習語、俚語等的應用。
《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是一部著名的動作電影。越戰復員士兵Rambo回家鄉後處處受到當地治安官的壓迫,為了生存,他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反抗。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愛情或友情,也不是理解或寬恕。它講述的是一個國家的恥辱和一位士兵的光榮。國家將人民送入地獄深淵,這位士兵拚死要保衛自己的尊嚴。在中國,這部電影被直譯為《第一滴血》。漢語中它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含義,但在英語中「the first blood」指的是在第一場戰斗中擊敗(beating the enemy in the first battle)。因為文化的特殊性,這個片名傳達出無盡的深意。
3.
藝術審美性
電影有著優美的音效和畫面,已經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電影具有濃厚的美學價值,這在電影的片名中就有體現。在翻譯英文電影片名的時候,好的中文譯名也能傳遞出美的信息,頗具藝術審美性。如《廊橋遺夢》(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廊橋」自讓指的是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橋,而「遺夢」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一去不復返、再也無法經歷的美好回憶。這個譯名深深打動了中國觀眾,讓中國觀眾體會到電影所傳達出的愛情的傷感。
三、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准
現在英文電影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人們接觸的英文原聲電影也越來越多。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隨著時代帶的進步發生著明顯的變化,直譯的片名在減少,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以及為了觀眾能更好地理解,片名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被增補了很多信息。但是,像所有的翻譯實踐一樣,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也有必須遵循的標准,不能只為了吸引眼球而放棄一些翻譯的原則。
1.反映電影的主題
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必須遵循原作,不能憑空想像,否則即使片名很吸引人也不能稱之為好的翻譯。比如,有人將The Thing You Do Into譯為《擋不住的奇跡》,Eye for an Eye譯為《逍遙法外》,Four Weddings and Funeral譯為《你是我今生的新娘》
⑺ 求一篇關於電影翻譯的論文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能及時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而對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潤,能使譯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於觀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採用直譯手法處之,會使觀眾難以認同。
關鍵詞:電影翻譯;文化意象;寓意;重構;修潤;轉換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走過了五十多年輝煌的歷程。在這半個世紀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不僅領略、了解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語言給人帶來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譯製片中的精彩對白已成為中國觀眾爭相傳誦的佳句。如「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曾鼓舞了幾代身處逆境中的中國觀眾。由此可見,電影作為大眾傳媒,其社會效應是無可估量的。然而,在學術領域內,由於受世俗偏見的影響,電影翻譯研究卻頗受冷落,翻譯研究人員似乎「完全把這一領域給忽略了。」[1](P99)為此,我國著名影視翻譯界學者錢紹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譯界對影視翻譯的重視遠不如文學翻譯。」而這「與影視翻譯的社會作用不相稱。這一現象亟應引起翻譯界的注意。」[2](P61)鑒於此,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來探討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一、語言與文化意象
語言(Language)不僅是人類思想感情表達與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真切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態地域、政治經濟、物質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語言在有聲電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聲畫同步的視聽藝術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擬現實,創造出酷似「真實」的藝術時空。如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簡愛》、《王子復仇記》、《葉塞尼亞》等優秀譯製片中那玲瓏別致、清晰明亮、頗具異國風情的語言,逼真、自然、隨意,充滿了生活氣息。因而這些精彩的對白、片段令人百聽不厭,久久不能忘懷,它們留給觀眾余韻不盡的美的享受。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了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3](P184)物象(Physical image)與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義的載體,是形成意象的客觀事實;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語言文化環境中的引伸意義。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以具體來表現抽象,以已知或易知來啟迪未知或難知。」[4](P137)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其著名的「前赤壁賦」中用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來比喻人生的短暫,人很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5](P509)英語諺語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6](P1578)意為「駱駝負載過重時,再加上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諺語中意象詞語the last straw 「最後一根稻草」,生動形象地寓意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極點。」
二、重構文化意象
譯製片又稱翻譯片,顧名思義,一些國外優秀的影片必須通過翻譯方能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電影翻譯與其它文學作品翻譯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形象思維中高超的藝術意境。但電影翻譯又有區別於其它翻譯的特殊性,即其譯文要做到能見之於文,形之於聲,達之於觀眾。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幾乎很自然地體現在語言上的不相同。」[7](P28)
漢語、英語分屬兩大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文字而英語是一種字母文字。要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際間進行成功切換,這對電影翻譯工作者來說不是件易事。但研究表明老一代電影翻譯工作者不僅給觀眾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優秀譯製片,同時也給電影翻譯研究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80年代初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英國電影Red Shoes播放時被譯成「紅舞鞋」,覺得也無可厚非。此片主要講述了英國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面對愛情與事業而不能作出正確抉擇,最終走向斷崖的凄惋的故事。盡管「紅舞鞋」正確無誤地譯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緊扣劇情,但直譯的平鋪直敘,沒有更深的寓意。觀眾如果光看片名,確實難以激起任何聯想的波瀾。80年代後期,在一次外國優秀影片巡迴展的大幅廣告上Red Shoes這部英國影片片名被譯成了「紅菱艷」,細細品味「紅菱艷」這一譯文,譯者把那雙纖巧的紅舞鞋比作了中國觀眾婦孺皆知的紅菱。它寓意紅菱雖生長於濁水污泥,卻嬌艷迷人,特別是那兩只彎彎的紅菱角,猶如中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雖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淚,有的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因此「紅菱艷」這一片名隱含穿著如紅菱般舞鞋的舞女艷麗卻薄命。
譯者把這一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紅菱」注入其翻譯中,從而成功地重構了一幅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能會意、肯接受的嶄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構(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這一巧奪天工的翻譯手法在電影翻譯中隨處可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這一片名原意為「滑鐵盧橋」。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崙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築有關的紀錄片。但看過此片的觀眾都知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片。
影片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漂亮的女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結識了青年軍官羅依,並成了戀人。而後,瑪拉獲悉羅依戰死疆場,痛不欲生,為了生存淪落為妓。當羅依奇跡般地出現時,她無法面對現實,為了愛情和名譽,她再次來到與羅依初戀的地方,喪生在車輪滾滾的滑鐵盧大橋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中,有著許多與之相仿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陝西省藍田縣一年一度的「藍橋相會」等。而「藍橋相會」的傳說與Waterloo Bridge故事情節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譯者把原名「滑鐵盧橋」譯成了「魂斷藍橋」,這樣做不僅避開了中國觀眾由於地城文化差異、歷史背景知識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藍橋」這一隱含中國文化的意象能使觀眾一看到片名即刻領悟到這是部關於愛情的電影。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的意義在於它能及時有效地達到使譯文與觀眾勾通,使觀眾心領神會的效果,由此來吸引廣大的影迷,創造譯製片票房紀錄的新高。仔細認真研究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這樣的翻譯手法會不時令人拍案稱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潤
由於中外觀眾知識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電影翻譯工作者應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那些與一個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宗教習俗等有著密切相關的語言現象。電影翻譯中如果對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潤(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處理,就事論事直譯,會造成這一文化意象的缺損,文化涵義支離破碎。英國電影《魂斷藍橋》[8]一開始,有這樣一段畫外音: Announceer』s Voice: 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廣播員的聲音: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應該指出此例忠實地譯出了原文的字面層意義。但對「唐寧街10號」這一隱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補充說明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中國普通觀眾會茫然不知其所雲。其一、觀眾不知道這個「唐寧街10號」在什麼地方?其二、他們更不知道廣播員在這里特地提及這個地名有何特別的寓意?為了使電影譯文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之於廣大觀眾。譯者宜對上述譯文作恰如其分的增補修潤,如:
今天上午11點15分,首相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邸向全國發表了講話,宣布英國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
通過增補「英國首相府邸」,觀眾這才真正認識到了「唐寧街10號」的「廬山真面目」。至此,「唐寧街10號」所隱含的意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觀眾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寧街10號」的全部文化內涵。又如:
Peter: Oh, this? 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 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 Prying eyeee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aas thick a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耶利哥城牆,比不上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此例選自英國電影《一夜風流》[9]。這段對白譯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在這段譯文中出現了「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三個與《聖經》歷史故事有關的詞語。眾所周知,東方盛行佛教,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觀眾對佛教還可略知一二,而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宗教歷史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因而在影片切換的瞬間讓中國觀眾把上述三者的關系聯系起來是件難事,他們會搞不懂這「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直譯用於上述譯文中不僅令中國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時也失去了電影翻譯的真正意義。
為使中國觀眾明白這三個詞語間的關系,使原文中所涉及的那些特殊文化意象豐滿起來,譯者應在電影翻譯過程中對這段文字作如下潤色:
彼得:這個嗎?我休息的時候不想被別人干擾,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別人偷看。你看這像《聖經》中的耶利哥城牆,雖比不上《聖經》里以色列人的軍長約書亞用號角吹倒的牆厚,卻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沒有號角,為了表示我的公正無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給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嗎?
由於對「耶利哥城牆」、「約書亞」、「以色列人」這些出自《聖經》故事的詞語增補了必要的文化涵義修潤詞後,觀眾不僅了解了這些「典故」的出處,同時在上下語境中也弄明白了最後一個詞語「以色列人」的特定意指。修潤增強了語言文字在語境中的透明度;增強了文化意象在觀眾認識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轉換
語言學家認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觀現象,不同的民族語言會給它「刷上不同的顏色」。緣於此,文化意象的錯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會具體表現為作為喻體的文化意象上的差異。換言之,在一種文化傳統中一個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里卻成了反面寓意的醜陋文化意象。如英國電影《呼嘯山莊》[10]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ty,dear Edgaar, to intro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貝拉:這是一個哥哥的義務,親愛的埃得加,你總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風的年輕詩人吧。埃得加:哦,你該不是想嫁一個龍騎兵吧?
依莎貝拉: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
在上述翻譯中「dragon」是一個關鍵詞。在英語語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釋。每當提及此詞,西方人的思想意識中立刻會呈現出一隻面目猙獰的魔鬼正張牙舞爪地撲向人間,由此不難看出「dragon」在西方語言文化中隱含貶義。而在中國文化中「龍」字象徵著「高貴,至高無上」等意,昔日中國人稱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與「龍」字相關的詞語絕大多數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祈盼著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為「望子成龍」等。「dragon」在東西方語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絕然相反的。簡言之,它們的物象雖同,但寓意卻完全相異。由此可見用「龍騎兵」來硬譯「dragon」一詞顯然不妥當。因為當中國觀眾在觀賞影片時忽爾聽到「龍騎兵」這一詞語,他們肯定即刻會聯想到「他」可能是個「皇家騎兵」。但依莎貝拉的回答卻又使觀眾對影片的闡釋如墜雲霧。觀眾不禁要問:這個堂堂正正的「皇家騎兵」怎麼會是「長著火紅的大鬍子」呢?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頭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張可怕的綠眉毛、紅鬍子嘴臉。如此生搬硬套不僅不能處理好東西方語言文化中意象錯位這一棘手問題,同時也不能傳神地譯出這段對白的真實含義,反而給上下文語義的貫通設置了語言障礙。因此,例中埃得加與依莎貝拉的最後一段對話不妨翻譯如下: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哦,你該不是想嫁給一個野蠻人吧?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是的,還長著火紅的大鬍子。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電影翻譯中許多英語詞語若直接硬譯,會令廣大中國觀眾無法接受與認同。此外,電影翻譯文本受電影畫面切換時間的限制,不能像翻譯文學作品那樣,可以在一些晦澀難懂之處作些注釋,所以對白譯文一定要讓觀眾一聽、一看即能明了。譯者應立足於本國觀眾,從觀眾領略欣賞譯製片的藝術角度出發,選用本民族語言中與原片藝術最相似、最貼近的、為本國觀眾所熟悉的、易於接受的詞語和文化意象來進行電影翻譯。
⑻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作者的權利,而著錄參考文獻則是其法律義務,引用了前人的資料又不列出參考文獻,會被認為是抄襲或剽竊行為。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更多內容請關注畢業論文網。
篇一:參考文獻
[1] 張鑫. 從關聯理論視角看電影字幕翻譯[D]. 內蒙古大學 2010
[2] 熊婷. 從關聯理論角度看電影《赤壁》的字幕翻譯[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9
[3] 陳燕. 字幕翻譯的技巧研究[D]. 廈門大學 2009
[4] 周昕. 從功能主義的視角分析《老友記》字幕翻譯的問題[D]. 蘇州大學 2010
[5] 唐立娟. 場獨立與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大學生閱讀附帶詞彙習得的相關性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 郭喬. 關聯理論指導下美劇字幕翻譯的明示處理[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7] 李芸澤. 南京沃藍科技有限公司商務洽談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8] 馬玉珍. 認知語境視角下字幕翻譯的“高效與經濟”原則[D]. 中南大學 2009
[9] 蘇春梅. 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知和理解[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姜澤憲. 英語教師信念與職業認同的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譯的改寫[D]. 中南大學 2007
[12] 馬子景. 第三屆中國河西走廊有機葡萄酒節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3] 吳慶芳. 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師多模態話語分析[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楊帆. 加拿大資助中國鄉村女大學生基金會項目的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6] 王紅霞. 從關聯理論視角研究影視劇字幕翻譯[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艷玲. 基於Wiki的協作式寫作教學對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9] 高東森. 基於FIAS的新手-專家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20] 程思. 影視字幕翻譯策略探究[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21] 費衛芝. 韓國電影中文字幕翻譯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
篇二:參考文獻
[1] 李和慶,薄振傑. 規范與影視字幕翻譯[J].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2)
[2]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3] 陳瑩. 英漢節奏對比分析[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02)
[4] 余萍. 論創造性叛逆視野下的《唐詩三百首》英譯[D]. 安徽大學 2011
[5] 尤傑. 論網路盜版對電影產業收入流的影響[J]. 當代電影. 2010(12)
[6] 肖維青. 學術性·職業性·趣味性--“影視翻譯”課程教學探索[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0(03)
[7] 龍千紅. 《花樣年華》的英文字幕翻譯策略研究--兼談中國影片的對外譯介[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8] 孫致禮. 翻譯與叛逆[J]. 中國翻譯. 2001(04)
[9] 胡心紅. 從孫致禮的《傲慢與偏見》譯本看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湖南師范大學 2008
[10]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11] 楊莎莎. 亞瑟·韋利對《西遊記》的創造性叛逆式翻譯[D]. 首都師范大學 2008
[12] 張錦蘭. 接受美學與復譯[J].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3] 麻爭旗. 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J]. 現代傳播. 2003(01)
[14] 錢夢妮. 美劇字幕組的生存悖論[J]. 新聞世界. 2011(01)
[15] 吳曉芳. 字幕組:美劇“漢化”的背後[J]. 世界知識. 2011(01)
[16] 麻爭旗. 影視對白中“節奏單位”的翻譯探究[J]. 中國翻譯. 2011(06)
[17] 王平. “隱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組”翻譯面面觀[J]. 電影評介. 2009(17)
[18] 劉洪濤,劉倩. 論林譯小說《迦茵小傳》中的創造性叛逆[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19] 張春柏. 影視翻譯初探[J]. 中國翻譯. 1998(02)
[20] 麻爭旗. 論影視翻譯的基本原則[J]. 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7(05)
篇三:參考文獻
[1] 王凱華.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宋詞英譯意象傳遞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 高麗紅.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3] 吳十梅. “張掖大景區建設項目”翻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4] 蔡瑩瑩. 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5]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6] 趙春梅. 論譯製片翻譯中的四對主要矛盾[J]. 中國翻譯. 2002(04)
[7] 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 2001(04)
[8] 李瓊. 《協商民主在中國》英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許可證申請指導文件”的翻譯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動模式下提示和重鑄與二語發展[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趙愛仙. 翻譯美學視閾下陌生化在《圍城》英譯本中的再現與流失[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2] 李文婧. 基於功能派翻譯理論的科技論文摘要的英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3] 王番.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的情感隱喻翻譯[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4] 陳燕. 互文視角下的詩歌翻譯比較研究[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5] 劉霖. 基於構式語法的漢語明喻成語英譯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6] 趙靜. 關聯順應模式下商標名稱英譯的文化預設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7] 陸祖娟. 語用翻譯視角下《圍城》中人物對話的漢英翻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8] 王君. 英語經濟類語篇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9] 姜姍. 語境視域下的英語經濟新聞文本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0]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8(02)
[22] 王靜. 英語學習者詞綴習得的實證研究及其啟示[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