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鏡頭分析
美國恐怖片《閃靈》通過鏡頭的運動、巧妙地剪輯等組成了電影視覺語言系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也被後來的一些恐怖片競相模仿。以下就選取一些鏡頭進行分析,試著探究《閃靈》是通過鏡頭語言來渲染恐怖氛圍的。
鏡頭一:在電影開頭,當主人公傑克第一次開車前往酒店時,先是運動的空鏡頭將人們帶入電影,在運動中故意傾斜,造成失衡的危險感。接著疊化俯拍鏡頭,鏡頭中茂密的兩片樹林中有一條極其狹小的小路,路中是傑克行駛的汽車,這種畫面的構圖加上俯拍的角度,給人以壓抑感。鏡頭跟著汽車一步步向飯店靠近,前景是道路和汽車,後景是巨大的雪山,在這個畫面中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鏡頭拍攝角度都是微微仰拍,使得在深山中的酒店顯得高大和神秘。再配以刺耳的雜訊,可以看出導演在暗示他們正在一步步走向危險之中。
鏡頭二:這一個片段採用的是運動鏡頭拍攝手法,幾乎所有場景都是以貼在丹尼身上的跟拍鏡頭來完成。第一視角的拍攝手法會讓觀眾感覺到視覺變得狹窄,多死角的布局和一直拐彎的情節設計,又給觀眾一種不確定周圍安全與否的體驗,經過層層的氣氛渲染後,在遇到影片中的雙胞胎姐妹後呈現出較好的恐怖效果。
鏡頭三:這里採用了仰拍的視角,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從這個視角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在「入魔」後幾近瘋狂的表情與猥瑣可怖的氣質,而門後面倒著寫的「murder」謀殺一詞,為後來的傑克用斧子劈門這一經典恐怖畫面奠定了感情基調,提到鋪墊與推動情節的作用。其次,影片經典的「閃前」鏡頭是在門上用口紅反寫的字母「murder」,字母反寫,起初一時間辨識不出字母的意義,覺得紅色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恐怖,直到影片後半部分出現丹尼用口紅反寫字母的過程,並向母親求救後,藉助母親房間的化妝鏡看到正寫的單詞,瞬間情緒綳緊,後背發涼,這里可以看出通過剪輯對情緒渲染進行調動。
鏡頭四:導演在影片中設置了大量的放射式、對稱式的構圖,選取了一個大景深,由近及遠,一層層向畫面內部縮小,從而製造出一種壓迫、沉重的氣氛,突出了畫面中的人物。
鏡頭五:在不同的房間大面積色塊的使用,也給觀眾的視覺造成了碰撞,過於明艷的色彩與誇張的表現形式,使人產生緊張與恐懼的情緒,這也可以看出電影中色彩的運用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
總結:
電影中會使用大量的視聽語言來渲染氛圍,尤其是恐怖電影中,這部電影中沒有過於血腥恐怖的畫面來作為嚇人的「點」,反而是通過一些巧妙的剪輯、沉悶的音效、跳躍的畫面以及獨特的拍攝視角,來渲染一種緊張的氛圍,在觀影的過程中讓觀眾體驗到刺激恐怖的情緒,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在時隔那麼多年以後依舊被尊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⑵ 在電影中怎樣做鏡頭分析啊
在電影中根據鏡頭的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一、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二、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三個層次。
三、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圍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四、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五、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六、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七、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八、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九、特寫:指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十、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扳機等。
(2)電影八百鏡頭語言分析擴展閱讀:
形態景別拍攝解釋
一個鏡頭,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寫,也可以由特寫拉成近景;中景;全景乃至遠景景別是由視距來確定和劃分的,所謂視距,是指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在一個鏡頭內,或者說一個電影句子內,就應包括經過嚴格選擇的各種不同的景。因此,便有了各種景別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種景別,概括的說,可分五大類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其中還分為大全景;大特寫。
⑶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思路:《八百壯士》觀後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想法談一談,例如: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革命先烈無數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偌大的一個上海市,十幾萬正規軍撤得無影無蹤,只留下400多戰士留守四行倉庫,其用意竟然是為了幾天後,召開的雅冬塔會議上各國佬們在看上海,中國隊還在堅守。國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國際援助,看人臉行事。
一個如日中天,一個混亂不堪,在東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曾經的老師和學生已讓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國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起來,還有誰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不能戰勝的?
哪個人不怕死,可在戰爭面前我們中國戰士們,做的是保家衛國,不顧一切後果的攔截敵人,一場生與死的戰爭。
所以我們要學習中華人民的勇敢堅強,不怕困難保家衛國的精神。
⑷ 《紅高粱》主題影評800字,視聽語言分析方法
似紅似火的精神抗爭
——淺析《紅高粱》的視聽風格
電影《紅高粱》是由張藝謀改編莫言同名小說而來,影片延續了張藝謀導演重色彩、 重時代刻畫等藝術風格。紅色色調是這部影片的靈魂,起起伏伏,揮揮灑灑的紅高粱,有著寄寓當地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導演借九兒、余占鰲等人物謳歌了三十年代西北淳樸卻擁有抗爭精神的勞動人民,延伸出現當代人們對此熾熱的感慨。這是他對故事繪聲繪色的彰顯,亦是對於小到封建禮教束縛,大到對民族侵略的偉大抗爭精神的贊頌。
紅色調的熾熱,貫穿至影片靈魂深處。導演從開頭便緊扣抗爭的主題,從畫面的最開始,九兒便是在濃艷的紅色下出場。此刻的紅色不僅僅是婚嫁的基本襯托,從九兒沮喪不甘的面部特寫便可看出,這更是對此刻九兒抗拒的內心心境的襯托。「坐轎不能哭, 哭轎吐轎沒有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然而九兒卻掀了蓋頭,哭了轎,這是她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抗爭,而紅色正是她此刻內心最好的詮釋。直到影片的末尾,紅色的表現力則更加鮮明亮眼。九兒、余占鰲以及幾個弟兄夜晚在酒庄以高粱 酒祭拜英勇獻身的羅漢大哥時,周圍熊熊的焰火將整個屋子充斥著紅色的熱烈,映襯的是他們此時此地心中燃燒著的對日本人抗爭的熊熊烈焰。
紅高粱的內涵,詮釋著人物真實獨白。紅高粱作為片名,不僅僅是因為故事中的人民生活總是圍繞著紅高粱,更是因為高粱代表了當時朴實的勞動人民;一個「紅」字, 也不僅僅是因為高粱的顏色是紅色,更是因為它代表了朴實的勞動人民也擁有著紅色所 傳遞出來的抗爭精神。從小的方面看,余占鰲等抬轎工人在送九兒的途中,在高粱地遇到了劫匪,面對劫匪的蠻橫威脅,他們為保全大局作了小小的妥協便給了錢財,可當劫匪打了九兒的主意,余占鰲為首的弟兄便奮起反抗打倒了劫匪。這一小插曲為接下來大的方面作了呼應。同是在這片高粱地,結尾的高潮部分,面對日本人對當地人民的壓迫, 以及九兒的英勇獻身,一場熱血的戰爭在這片高粱地一觸即發,過程中導演有大量對高粱地的鏡頭特寫,一場血紅而壯烈的斗爭在火紅的高粱間相得益彰地展現,將紅高粱的內涵相得益彰地寄予在了抗爭的人群當中。
意境的濃墨渲染,給予了畫面想像空間。影片中有著不少重寫意的片段,往往以遠景的方式呈現,並且沒有人物對話......(此處省略500字)
此篇影評文章出自湃樂思教育編導專業高分學員,同學你可以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考,完整文章收錄在《影評高分範文集》一書中。
《影評高分範文集》
⑸ 嘗試分析一部電影中鏡頭語言的運用
其實關注鏡頭語言的觀眾也是可以去了解婁燁的影片蘇州河,因為在這部影片中就體現了導演本身對於這個鏡頭語言的一個運用,尤其是可以呈現這部影片的一個主題。在這部影片中,有一些鏡頭是會出現晃動的,有一些遠景和近景也會呈現角色之間的這種特點。而這剛好也是想要呈現的一個主題這條河旁邊的這些人所經歷的人生。
對於觀眾來說去了解鏡頭,語言也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影片,本身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以及導演在這個創作的過程中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量,才設計了這些鏡頭。
在這部影片中,鏡頭的這些晃動,反而就像這條影片想要呈現的這條河,因為河給人帶來的感覺就是,有時候波光粼粼的,永遠處於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也同樣是這部影片中的角色,所經歷的這種人生的變化,會給觀眾帶來的一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