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約書亞電影心理分析

約書亞電影心理分析

發布時間:2022-04-23 09:07:38

Ⅰ 直到黎明約書亞性格分析 約書亞是好人還是壞人

直到黎明中約書亞一直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存在,絕大多數人都覺得他是個壞人,疑點重重,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直到黎明約書亞性格分析,希望能幫助各位玩家!
約書亞性格分析:
其實我想說,他真的是個好人啊,可惜長年來被精神疾病纏身。
雖然他想幫姊妹報仇,但也只限在惡作劇的范圍。
除了艾希莉選擇用剪刀刺傷他,他一怒之下才揍了她一拳。
其他橋段幾乎沒讓朋友受傷(都是用葯昏迷)。
最感人的是奪魂鋸二選一那邊。
之後他表明身分被麥可及克里斯多福押去小木屋的時候有告訴克里斯多福。
他是故意挑選克里斯多福和艾希莉完奪魂鋸的。
為什麼呢?因為他和克里斯多福是最好的朋友,當然也知道兩人相互喜歡但沒機會表白。
所以就設計這場戲,讓他們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因為那時就算選擇讓艾希莉死,最後還是電鋸還是會鋸向約瑟夫。
但事後艾希莉不知道克里斯多福的選擇,已為是選擇救她,依然感謝克里斯多福。
這樣的好兄弟去哪找啊。

Ⅱ 為那些心理愛好者推薦10部經典電影

1、致命ID Identity(2003)

導演: 詹姆斯·曼高德
編劇: Michael Cooney
主演: 約翰·庫薩克 / 雷·利奧塔 / 阿曼達·皮特 /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 克里·杜瓦爾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3-04-25
片長: 90 分鍾 / USA: 91 分鍾(alternate DVD version)
又名: 殺人游戲 / 致命身份
IMDb鏈接: tt0309698

Ⅲ 為什麼自己十分喜歡《孤兒怨》《壞種》《約書亞》這種影片,難道自己心理有問

摘要 不是的,影片其實只是一種日常的娛樂調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電影,有可能是只是喜歡他的情節或是那種感覺而已。

Ⅳ 舉一部看過的心理電影,用心理學理論知識分析

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點評:名叫Justin的男孩,17歲了還在像嬰兒一樣吮吸大拇指,戒不掉。
2、《記憶碎片》memento
心理看點: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點評:就不重復細節了,不是因為太經典而在這里設懸念,而是完全無法重復。
3、《水果硬糖》Hard Candy
心理看點:戀童癖、犯罪心理學
點評:看完這部電影後:基本上男人都覺得一陣寒意飄過,女人則覺得大快人心。
4、《大象》elephant
心理看點:校園暴力,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
點評:這是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片子,思考良久為什麼名叫「大象」?——原來青春期的大象才是最危險的。
5、《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
點評:經典中的經典,強烈推薦!就算再多看上幾遍,依然回味無窮啊。
6、《心理游戲》the game
心理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點評:一部標準的好萊塢電影,值得一提的是,情節的接宕起伏會讓你愛不釋「眼」。
7、《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
心理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
點評:希區柯克的名作,也是心理電影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8、《夢旅人》picnic
心理看點: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
點評: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岩井俊二的巔峰作之一。
9、《約書亞》Joshua
心理看點:兒童心理學、亂倫
點評:九歲男孩Joshua,因為妹妹出生而失寵;在此之後,發生了一連串不幸的事。
10、《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看點:精神分裂症
點評:一部讓人深深迷戀的片子,喜歡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時血液沸騰的感覺。
11、《雨人》rain man
心理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點評:驚覺於它如此細膩而又震撼人心。
12、《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
心理看點:戀愛心理,失戀治癒
點評:繼《暖暖內含光》之後又一治癒大片;不同的是前者是做夢大片,後者是醒夢大片。
13、《象人》The Elephant Man
心理看點:精神救贖、社會心理學
點評:大衛·林奇1980年的處女作,黑白膠片,看完會哭的。
14、《火柴人》matchstick men
心理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點評:火柴人——美國俚語,說的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內容挺有意思的,結局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15、《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心理看點:兒童心理學
點評:影史上只有四部驚悚片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這部片子便是其中之一。
16、《庸人哈爾》Shallow Hal
心理看點:教育心理學
點評:庸人哈爾和一個胖妞談戀愛的故事,一部有明顯教育傾向,能深切滿足各位有受教育痞的人們願望的片子。
17、《蘇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心理看點:心理教育、自我分析、犯罪心理學
點評:把一部哲學名著改編成電影,還讓那麼多人喜歡,不容易啊。
18、《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心理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點評:看完後我的感受是:我想找個像Sean一樣懂愛的人。
19、《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心理看點:雙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點評:Christina Bale的表演得真好。再沒有比他更有魅力的變態殺人狂了。
20、《死亡實驗》das experiment
心理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點評:這是一部通過設定極端環境表現人性陰暗面的電影,非常有震撼人心的沖擊性。

Ⅳ 推薦心理電影,體現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影片,最近 對性格分析有興趣

推薦你看《致命ID》和《禁閉島》,典型的人格分裂症電影。

Ⅵ 心理學經典電影有哪些

Ⅶ 有誰知道電影約書亞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啊

首先,這不是一部亂倫電影,也不是什麼惡魔之子的恐怖片,也不是關於嫉妒 怨恨,不是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跟社會、家庭毫無關系。

約書亞是重建秩序的神。

片中的約書亞從一開始就是在重建秩序,他在為這個家庭重建秩序。尤其在他的妹妹出生之後,他為她的妹妹重建整個家庭。他認為他的爸媽、奶奶都不是夠資格的。這從影片中很多地方得到印證。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為的是創造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他在錄像帶中看見了自己小的時候,那時候的神經質的媽媽。他不想他的妹妹也有一個這樣的媽媽。之後他對爸爸說,他比媽媽強多了。

他為什麼殺學校里的倉鼠,他認為小孩不應該從小就喜歡囚禁動物。所以他按照他的方法重建了秩序,殺了那些老鼠。

他為什麼殺死老狗巴斯特,影片開頭提到應該把狗關起來,但是一直都沒做。在有應該的屋子裡,養大型狗很危險。但是爸媽卻沒有做什麼,約書亞為了她妹妹,重建了秩序。

他為什麼要殺奶奶,他試圖把嬰兒車推下去,是證明奶奶沒有盡責保護他們。除掉奶奶後,他以為剩下爸爸和他會很好照顧妹妹,沒想到他爸爸懷疑他,於是他意識到爸爸也不合適,接著利用心理醫生等一系列事件,趕走了爸爸。記得他要爸爸摟著他睡覺,等爸爸醒了卻看見他拿奶瓶喂妹妹,說明他都可以做的比爸爸好。而公園一役也證明他爸粗暴一面。不是一個好父親。

就這樣,他重建了家庭,擺脫了他原本無法選擇的父母。給她妹妹一個她認為潔凈的環境。

結尾的細節:畫 是他的計劃。 變成干屍的寵物,是他知道寵物總有一天會死,而他要讓它永遠在那就是把它變成「木乃伊」。

故事就是一個小孩,為了重建他心中的秩序所做的一切。除去他認為不合格的父母,讓寵物永存,讓老狗消失,讓班裡的老鼠消失。一切都是因為他在用他的方法重建他心目中的秩序。

他是約書亞。

Ⅷ 昨天看到一個電影

美國電影《約書亞》(2007)

自己生自己養的孩子讓你覺得害怕?這絕不是什麼天方夜譚,尤其是在這個孩子為家裡的其他成員帶來了生命的危險時。在紐約上東區一座豪華的公寓里,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布拉德和艾比·凱安,他們正沉浸在第二個孩子出生的喜悅之中,並為她起了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美麗名字--莉莉。

可以預見到,莉莉將會在一個充滿愛的舒適環境中慢慢成長,除了堆滿房間、價值不菲的玩具,她還有溺愛自己的叔叔、慈祥的祖母……一切都是如此地完美,只除了一點,莉莉9歲的哥哥、家裡的長子約書亞也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而這個約書亞,似乎不是一個普通的男孩。

通常情況下,像約書亞這樣的孩子,完全可以用「神童」二字來形容,他不僅有著異於常人的高智商,那令人無所適從的早熟也成了所有不安的源泉。天使般的優雅與從容的冷漠都在預示著約書亞將來的成就肯定非同小可,因為這些都不是他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擁有的。布拉德和艾比早就習慣了約書亞與家人那形同陌路的相處模式,也就由著他高興,卻忽視了莉莉的出生給約書亞所帶來的情緒波動。

這個家裡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圍著莉莉打轉,沒人注意到約書亞流露出越來越明顯的不滿,只是放任他坐在角落裡安靜地彈奏著鋼琴。當始於約書亞的黯淡與晦澀席捲了凱安一家所居住的房子時,被精美無瑕的生活所虛掩著的毒瘤開始露頭……先是莉莉沒日沒夜地哭鬧,搞得全家在夜晚都無法安睡,艾比的產後抑鬱症也沒頭沒腦地突然加重,情況越來越糟糕。至於布拉德,失眠讓他肩頭的壓力驟增,即將抵達崩潰的邊緣。

漸漸地,布拉德和艾比發現,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要摧毀掉他們的家……那麼,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一系列的折磨,讓他們遭受痛苦?所有可怕事件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有人在背後進行了邪惡的預謀?難道是約書亞?全家惟一一個沒有受到影響的人?他真的會像那個出現在《聖經》中、和自己同名的人,只會帶來毀滅的力量嗎?

一句話評論:
一個發生在房子里的完美恐怖故事,很有那麼點希區柯克的味道。

——《好萊塢報道》

由於過早地解釋了所有神秘事件的根源,也就直接導致影片提前結束了。

——《電影回顧》

很好地結合了恐怖、驚慌與懸疑,對角色也進行了深入地挖掘,沒有一點點聒噪的感覺。

——《票房雜志》

一個新生兒對一個看似完美的家庭的影響往往是非常驚人的,而這部影片也成功地幫助導演喬治·拉提夫從紀錄片領域過度到電影長片中。

——《電影沙龍》

幕後製作:
【兒童兇猛】

《約書亞》成名於2007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雖然只是小有收獲地得到了最佳攝影獎,但故事中所體現出的智慧和令人震驚的懸疑感,卻著實讓正在衰退的獨立電影業小小地震憾了一下。影片講述了一對居住在紐約高檔社區的完美夫妻,他們擁有一座漂亮的公寓,養育了兩個招人喜歡的孩子:一個是才華橫溢的神童,另一個則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隨著故事的深入,這個典型的幸福家庭最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家中的9歲兒子隱藏在內心中的黑暗--悲慘的現實,遠勝於超現實主義。影片熟練地將強迫性的恐懼結合進黑色喜劇中,給觀眾留下了無法抹去的深刻印象。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們的信仰中,似乎只有孩子才具備真正的純凈和善良,然而,當這最後的一個信念也轟然倒塌之後,就構成了《約書亞》所遵循的故事主題。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故事出自一位長年將自己浸泡在心理恐懼題材的導演之手,你一定不會感到吃驚。《約書亞》是喬治·拉提夫(George Ratliff)的導演處女作,這位曾憑借紀錄片《地獄房子》(Hell House)而備受贊譽的電影人,一直都本著從日常、自然的觀念中尋找恐懼源和人性弱點的基本原則,於是「養育孩子」就成了他在《約書亞》中所創造的故事大環境,而劇本,則是拉提夫與合作夥伴大衛·吉爾伯特(David Gilbert)共同創作的:「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感到恐懼的小孩,就是比成人還聰明的孩子。」

大衛·吉爾伯特為了讓約書亞這個角色豐滿且可信,仔細研究了幾個在經典的驚悚片中出現過的復雜、邪惡的兒童形象,其中包括《壞種》、《驅魔人》、《天魔》和《閃靈》……那麼吉爾伯特究竟為約書亞注入了哪方面的特質呢?喬治·拉提夫表示,就連他自己也被這個角色嚇到了:「我剛剛有了自己的小孩,所以最初的時候並不確定到底應不應該拍攝一部描述孩子的可怕的影片。」但是,當拉提夫和吉爾伯德越來越深入地發展這個故事時,也發現了它那無法抗拒的吸引力,最終,他們共同將其帶到了一個預想不到的領域,拉提夫說:「影片會給你一種遞進式的感覺,你的情緒會隨著故事變得越來越灰暗。我們都希望觀眾對這里描述的家庭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種合理的方式計算出每一個角色隱藏起來的心理問題。」

通過凱安家的家庭成員的心理演變過程所連接出來的故事,最終形成了一個結構嚴謹、情節設置緊張的完美劇本,並且很快就吸引了ATO電影公司的製片人喬納森·道夫曼(Johnathan Dorfman)和泰普爾·芬奈爾(Temple Fennell)的注意,道夫曼的評價是:「這是一個字字勾人的好劇本,不看到最後一頁,你都不捨得放手。」 道夫曼不但是南非紀錄片《阿曼德拉:四黨聯合之解放》的製片人,同時還是ATO電影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繼續說:「我們都把孩子想像得純潔無比、生性善良,如果他們中有一個人看似正常,實則擁有一個邪惡的靈魂……相信這將會是所有人最害怕的夢魘之一。」

而喬納森·道夫曼選擇這個劇本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代表著一個對現代電影工業的類型片劃分的公然挑釁,從頭到尾都在使用緊張的現實主義以及少見的恐怖元素來挑戰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夫曼認為:「影片游離於家庭劇和心理恐怖故事之上,裡麵包含著許多能夠讓我們產生聯想的元素。當一個新生兒降臨到一個已經有小孩的家庭中時,總會引發嫉妒的情緒。從某些方面看來,約書亞的反應似乎是很正常的,但這只是表相,因為正是由於他的嫉妒,才會讓這個家庭開始土崩瓦解。」

從喬納森·道夫曼第一次看到劇本,到影片正式開始拍攝,前後只用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這在電影工業完全可以用「光速」來形容了:「在看過《地獄房子》之後,我非常確定喬治·拉提夫擁有執導一部電影長片的能力……而且我和泰普爾·芬奈爾都迫不及待地想製作這部影片。」

那麼,《約書亞》到底是一部驚悚片、恐怖片,還是心理懸疑片?喬納森·道夫曼則認為這里全都包括了……影片的主題可能會讓觀眾產生一種不安的恐懼,因為家長和孩子往往是一個家庭的基本組成部分,所以這是一部能夠真正嚇到你的影片,同時也會引發你的思考。

【成為約書亞】

影片中包含的所有懸疑成分,都是圍繞著一個超級聰明的9歲小男孩展開的,所以尋找能夠擔綱此重任的小演員,就成了整個劇組所面對的最大難題--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不僅能表演,還要會彈鋼琴的人,而且這個小演員必須有能力讓觀眾產生疑問:約書亞到底是一個被困在恐怖事件中的無辜小孩,還是一個邪惡的化身?

在全國范圍的試鏡招募之初,導演喬治·拉提夫就聯系了一位正在製作一檔兒童節目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幫忙找幾個有表演天分的孩子過來試鏡,拉提夫還記得那位朋友斬釘截鐵地對他說:「不用麻煩了,你要找的那個人,肯定就是雅各布·科岡(Jacob Kogan)。」

喬治·拉提夫前前後後看了不下70名兒童演員,但還是朋友推薦的雅各布·科岡最合他的心意:科岡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雖然乍一看和普通孩子沒什麼兩樣,可是他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冷漠感,那種沉著與智慧也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具備的,製片人泰普爾·芬奈爾描述第一次見到科岡時的情景:「我們面試了很多小演員,他們中的一些確實不錯,但都沒有科岡身上的那種渾然天成的冷靜,他就站在那裡看著攝像機,眼眸散發出了冰一樣的霧氣……我突然沒來由地打了個寒顫。」喬納森·道夫曼補充道:「當我們看到科岡時,立即意識到合適的人選已經出現了……他的這種特質是天生的,所以只要本色演出即可。」

而雅各布·科岡也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就是與約書亞一樣的天才神童:高智商,在音樂方面也很有天賦,喬納森·道夫曼回憶道:「在確定了演員人選後,我們立即為科岡安排了鋼琴課程,因為他在影片中要親自演奏貝多芬奏鳴曲。最初的時候,鋼琴老師覺得科岡的手不夠大,可能沒辦法彈奏鳴曲……然而只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他就克服了這個難關。現在,雖然鋼琴課程已經全部結束了,但鋼琴老師卻希望科岡能繼續練下去,並稱贊他在鋼琴方面有著很好的天分。」

對於雅各布·科岡來說,這個不同尋常的角色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好在從一開始他就走對了方向,而且似乎特別能理解約書亞為何會有如此神秘、危險、怪誕的憂郁:「他天生冷漠,情緒波動很小,但這並不代表他已經到了不可救葯的地步。我認為,最終導致約書亞走向邪惡的惟一原因,就是妹妹莉莉的出生。其實他並不是特別生莉莉的氣,只是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關愛和溫柔,都被莉莉搶走了,所以才會被嫉妒所吞噬。當然,他父母對他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沒發現這一點,反而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只為了重新獲得父母的愛。」

花絮:
·約書亞的妹妹莉莉由雅各布·科岡現實生活中剛剛出生的妹妹飾演。

Ⅸ 求最新電影《約書亞》影評

新片[約書亞(Joshua)]:9歲男孩對父母的瘋狂報復maggie 發布於:2007-08-09 16:15

最近首映和活動少了,有的都是爛片,好片子都搬去紐約作宣傳了,但是仍然看了不少好的片子,比如[Once],[Dedication],[Nanny's diaries]..以後陸續介紹.

Joshua
個人評分:B+
文/餅餅
Children can be very crappy!

Joshua對爸爸說:「你用不著非得愛我。。。」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這樣對你說,他/她一定不是在說實話。

我印象很深刻,在我童年的時候(大概已經大於8歲),有一天,媽媽告訴我說她可能又懷孕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剎那幾乎是我整個童年最難過的時刻,當然,後來證明事實並非如此,是她自己的誤判。我承認那個時候我是不想有弟弟妹妹的,因為我和我周圍的所有80年後在北京等大城市出生的獨生子女都知道「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是我們這代人的特點,作為一個孩子,我們沒有迎接弟妹的心理准備。在那個還不懂事但又已有獨立想法的年齡,我們不希望原本習慣了的幸福生活和所擁有的來自父母的愛護被奪走或瓜分,那種小孩子的任性和嫉妒我覺得是人的本性,但當然如果真面臨如此情況,即使不情願,也只能接受和適應。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發現小時候的想法是多麼可笑和不懂事。

可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選擇,有些孩子,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單純簡單。[Joshua]告訴我們,一個9歲的男孩其實可以非常聰明、非常可怕,而觀眾心中的恐懼其實是來自於你的毫無戒備和不願相信。本片重重地給每個自以為是、小看孩子、並認為「人性本善「的父母當頭一棒,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和自信。

觀看[Joshua]的預告片時,很明顯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關於嫉妒的故事。9歲小男孩Joshua原本有著快樂的生活,但突然間新出生的妹妹奪走了家人所有的關心愛護,因為她的出現,Joshua被冷落了。這似乎不是什麼稀有的情況,但一系列驚悚的情節的出現讓我們知道這個孩子不一般,但他究竟要做什麼,他會對妹妹怎麼樣,成為了我走進電影院觀看本片的主要原因。探究一個9歲小孩究竟能如何把嫉妒變成恐怖的報復,是本片最吸引人、最獨特的地方。很高興的是,導演讓整個影片保持了這樣吊人胃口的懸念,預告片和前面的眾多情節都有可能只是誤導,直到影片的結尾出現之前,你始終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能看出Joshua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比同年齡的同學都成熟、聰明,他的高智商讓老師驚奇,他說話簡練輕柔,眼神總是游離而不固定,他的頭發總是很整齊的梳著,穿著也永遠整潔拘謹,他不象很多男孩子那樣愛玩愛鬧,而是非常安靜,從不表現出激動或其他強烈的感情,冷靜得令人費解,但他具有出眾的音樂才華,彈琴時總是很幽雅自如,白嫩的手指輕柔地滑過琴鍵。。。。他家境很好,住紐約高檔區,上貴族私立學校,父親是華爾街金融人士,母親漂亮,最重要的,他剛有了個整日哭鬧但深得所有人喜愛的嬰兒妹妹,Lily. 他的家庭看起來跟很多普通家庭一樣幸福美滿,甚至比很多家庭更加富足,但是這一切,都只是看上去。。。。

有人曾經說,在高智商或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華的人一定在其他方面有問題,比如興趣單一,情商低或心理有障礙等。這不是沒有根據的亂說,任何事都有個平衡,一方面的過於突出很可能導致另一方面的缺陷。Joshua不是個正常的孩子,這一點從始至終都沒有人懷疑,妹妹的出現讓父母不再關心他的一舉一動,沒有人再認真聽他說話和彈琴,親戚們都只誇贊妹妹長的好看。。。Joshua的嫉妒是明顯的,但他的復仇計劃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他開始故意把鋼琴彈得很爛讓父母在眾人面前丟臉,他周圍出現過的動物開始一一死去,他的玩具被開膛破肚,房間里開始出現關於死人的粉筆畫,母親開始不斷聽到頂樓有奇怪的腳步聲,嬰兒突然消失後又出現。。。一切都預示著這個家庭即將面臨一場由9歲小孩導演的悲劇。

然而這一切都說明Joshua是天生的惡魔么?如果你仔細看,發現似乎悲劇是早就註定的。Joshua的母親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是遺傳來的,曾在生他時患過產後憂鬱症並長期用葯,面對新嬰兒的不斷涕哭,母親的精神再次陷入崩潰的邊緣。。。而Joshua的父親,始終處在高度壓力的工作狀態中,心中早有很多情緒被壓抑而無法釋放,很多渴望與慾望都被繁瑣的家庭事業所掩蓋和禁錮,當妻子再次崩潰的時候,他還不得不舍掉工作照顧家庭,這個男人活得很累,他的情緒像火山般隨時可能噴涌而出。。。一方面看來,這個家庭的最終崩潰是Joshua的精心之作,而另一方面,你又覺得它原本就潛伏著危機,Joshua只是那點火的人。究竟該責怪誰?這是導演兼編劇George Ratliff最想讓觀眾思考的問題,也確實是觀眾在看完本片後心情沉重的原因。

本片的恐怖氣氛絕非來自血腥或嚇人的場景,而是通過光線、音樂、鏡頭切換及始終看不清真相的情節設置營造出的一種心理猜疑和恐懼。正是這點讓我覺得一個年輕的導演卻拍出了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的驚悚片。即使不考慮這些,目前有哪幾個驚悚片還能有新鮮的題材和引人入勝的情節?一個9歲男生對父母的報復恰巧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

扮演Joshua的Jacob Kogan今年才10歲,是第一次登上銀幕,表現卻是驚人的。我敢說,在沒有使用任何化妝或特效的情況下,他是我見過的最另人害怕的孩子,不是因為他長的恐怖,相反,他溫文爾雅,而是他對Joshua氣質和心理的准確把握,讓我們絕對相信這個孩子是不正常,而且他所具有的潛能是出乎意料又難以猜測的。Jacob在記者會上說他在之前研究過很多電影上出現過的「壞小孩」,並試著去了解和體會Joshua的心理,事實上發覺他的想法並不難理解,只是大部分的家長不認為一個孩子可以如此聰明有心計。銀幕下的Jacob也是個 「人小鬼大「的孩子,談吐中透露出思想的成熟和冷靜及高度自信。他也是「音樂家」,但擅長的是吉他,不過卻用短短的幾個月就學會了鋼琴,不同的是,他比較開朗有很多朋友,他認為這正是Joshua所缺少的,與外界交流少讓他過於自我封閉而產生心理扭曲。扮演母親的是美版[無間道]中的花瓶女主角,但本片中她充分展現了演技,把一個情緒不穩定,隨時可能崩潰的母親演出得真實可信,更准確地反映出產後憂鬱症的種種特點。而扮父親Brad的Sam Rockwell也同樣因對情緒的拿捏分寸得當而表現出色。

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每個看完本片的人對Joshua本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采訪中,導演George Ratliff,也是Joshua這個人物的創作者,認為Joshua不是壞孩子,他只是個聰明的孩子,聰明到令人畏懼。而扮演Joshua的Jacob也覺得Joshua不是真的壞,只是他希望改變現狀,讓現實都對自己有利,並讓那些使他失去愛的人也品嘗失去愛的痛苦。但扮演父親的Sam卻一口咬定,這孩子是個魔鬼。不管他是什麼,他讓很多家長毛骨悚然,人們開始改變「小孩子都是無害」的想法,同時,最讓家長恐懼的是,怎麼能不讓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如果他/她天生就是邪惡的怎麼辦?家長又應該如何權衡對孩子的愛才能使他們既不會感到缺少愛又不會被溺愛過度?看完本片,有足夠的問題等待你去思考。

不過有一點,我誠心建議快作家長的人們,如果你想要兩個孩子,不要等第一個長到很大懂事後再生第二個,兩個中間間隔越小越好,因為在小孩子看來,一開始就分給他半個蘋果,永遠比開心地得到一個蘋果後又被生生搶走容易接受。

--------------------------------------------------------------------

話外音:

此外,由此片聯想到的。。我在這里還要再羅唆兩句「只生一個好」的原則。

首先,從環保的角度來說,中國的人口需要控制,我想這是大家都共識的一點。但是根據我在醫院實習時候的經驗,沒幾個北京郊區的農民遵守此原則的,大部分時候很多外地來打工的居民,生了女孩後第二年,你准看她又來婦產科報道了。。。這一直讓我很痛心,看著中國這么多人口,有種非常無奈的感覺。

有人說,生一個孩子會使孩子變得自私,有兄弟姐妹的人比較懂得關心別人。我不同意,你想想看,為什麼你要生多個孩子?這是你個人的希望,而別人呢?這個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呢?資源是有限的,人口卻不斷增加,人類已經奪去了很多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和環境,現在地球受到嚴重威脅,很多生物瀕臨滅絕,更不用提人口多造成的污染使得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受到侵害。別的地方就不說,中國同胞們出門到大街上溜一圈兒,空氣如何?天藍不藍?人多不多?公車上擠不擠?據我自己的經驗。。。在北京早上坐公共汽車都能被擠成卷烤鴨的薄餅!我不禁要問,到底誰是這里「自私」的人啊?如果能多為別人想想,為這個我們生存的星球想想,你就會了解少生一個孩子,是作出多大的貢獻!不好意思,感慨很多,原因是昨天看了李奧納多迪卡譜里奧製片並配音的紀錄片[The 11th Hour],今天又聽他在記者會上慷慨陳詞一番,實在感受良多,如果你還不覺得人口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記得看[The 11th Hour],關於此片,我們以後接著說。總之,為了人類的未來,"少生孩子,多種樹!"

還有什麼優勢呢?優生優育。兩個家長的錢都花一個人身上,只要花的地方對,方式正確,我相信培養出的孩子還是會比三四個人瓜分這些錢出來的結果好。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得到高等教育和各種機會開拓視野。但是也不乏很多「敗家子」出現,但不代表這跟獨生子女有必然聯系。我上學的時代,從小學起到上大學前,班上因為都是北京孩子,一直都是獨生子女,也照樣有好壞學生之分,好的孩子,怎麼錢多,還是好,看家長怎麼教育和引導了。獨生子女並不意味著培養不出人才。相反,集中資源,培育出優質人才的可能性更大。看看現在北京的小學生,無比幸福。前幾天才來了一批到LA訪問,好像是史家胡同小學的,一萬多人民幣十天行程,在10歲就轉遍LA,不光玩,還學到很多東西,又接見外國人,又聯誼,還有演出,那英語一個個說的都棒著呢!我小時候作夢都不敢想的事啊,而且家長覺得這錢花得值,一點不覺得多或捨不得。可是如果家有兩個孩子,恐怕一個也別想出國考察。耽誤之及,各位先攢錢吧。

最後,別忘了,「只生一個好」還可以避免今天談到的「Joshua」型悲劇出現^_^,扯遠了,終於扯回來了。^_^

閱讀全文

與約書亞電影心理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形容像電影片段 瀏覽:741
不知道誰是主角系列電影 瀏覽:407
怎麼找手機可以看的小電影 瀏覽:341
米蘭達電影圖片 瀏覽:774
最新上市電影片 瀏覽:703
叫獸哪個電影三億 瀏覽:434
哪些電影評論可以投稿 瀏覽:358
奸臣電影跳舞片段 瀏覽:208
四大家族全集電影 瀏覽:341
美國恐怖驚悚電影有哪些大片 瀏覽:936
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 瀏覽:636
北京市八一電影製片廠地址 瀏覽:872
亞洲國產小電影你懂的在線 瀏覽:982
電影天堂超能陸戰隊 瀏覽:289
周星馳電影綺夢是什麼梗 瀏覽:868
建軍大業電影完整全集 瀏覽:736
色戒電影片段未刪減版 瀏覽:189
香港電影冼頭的片段 瀏覽:863
有哪些童話拍成了電影 瀏覽:284
電影院看你好李煥英的圖片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