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鬼馬雙星電影分析

鬼馬雙星電影分析

發布時間:2023-01-16 17:26:33

㈠ 許冠文十大經典電影

許冠文十大經典電影有:

一、《大軍閥》(1972)

《大軍閥》是由李翰祥執導,許冠文、狄娜、胡錦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北洋政府時代魚肉百姓的軍閥頭目們的故事。

二、《鬼馬雙星》(1974)

《鬼馬雙星》是由許冠文執導,洪金寶動作導演,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喬宏、洪金寶、石天、丁佩、黃沾、呂有慧等人主演的一部動作喜劇片。

三、《天才與白痴》(1975)

《天才與白痴》是一部由許冠文執導,許冠傑,喬宏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神經病院內光怪陸離,痴者與醫者,兩者看來只隔一線,神經醫院的李醫生(許冠傑飾)與雜役阿添(許冠文飾)經常乘著工作之便竊取死人值錢的東西的故事。該片於1975年08月21日上映。

六、《摩登保鏢》(1981)

《摩登保鏢》是由香港嘉禾有限公司及許氏影業出品的喜劇片。由許冠文執導,許冠文、許冠傑及許冠英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保安主管周世昌與下屬阿Sam性格不合,當公司面臨盜賊洗劫時共同對付盜賊的故事。

七、《鐵板燒》(1984)

《鐵板燒》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於1984年出品。由許冠文執導,許冠文、葉麗儀、盧海鵬、葉倩文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來自大陸的亞黃與爺爺寄居在岳父家裡的一番經歷。

八、《智勇三寶》(1985)

智勇三寶》是由午馬執導的喜劇片,岑建勛、吳耀漢、葉德嫻、許冠文、胡因夢、陳百祥、午馬、葉榮祖等人主演 。屬於香港一系列關於反黑組的喜劇電影,由吳耀漢、岑建勛、許冠文和葉德嫻主演。該系列電影片名依次為1984年的《神勇雙響炮》,同年的《雙龍出海》,1986年的《雙龍吐珠》及這出1985年的《智勇三寶》。

九、《神探朱古力》(1986)

《神探朱古力》是由嘉禾(香港)有限公司、許氏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陳欣建執導的喜劇類電影,許冠文、胡慧中、梅艷芳等人參加演出,1986年12月19日在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警察朱古力查案的故事。

十、《歡樂叮當》(1986)

《歡樂叮當》是許冠文執導的喜劇電影。影片以誇張的劇情和對白,講述因好賭被夜總會開除的吉他手阿發,因無意中聽到毒販隱秘,於是被對方多次追殺,他多次化裝僥幸脫逃,最後流亡泰國,不想因禍得福,居然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寄託——一個美麗的歌手女郎。故事內容改編自瑪麗蓮夢露1959年電影「熱情如火」。

㈡ 許冠文獲終身成就獎,他的哪些作品拍的比較好呢

許冠文執導的電影《鬼馬雙星》,講述了犯人劉俊傑對鄧國文的千術很佩服,希望能夠一起出去賺大錢,被鄧國文拒絕。後來二人出獄後,劉俊傑組織了一幫老千和鄧國文對賭,鄧國文則將他們一一擊敗的故事。 1981年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鏢》更是憑借這1700多萬的票房沖擊自己曾經創下的香港票房紀錄,也幫助他拿到了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此外,他還導演了電影《神算》《歡樂叮當》《鐵板燒》《賣身契》《天才與白痴》等等。

㈢ 許冠傑和羅文是好友嗎

應該不是吧。找不到他們關系的資料。不好意思了。

1974年到1984年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發展的最初10年,在這個時期的香港歌壇上,許冠傑可謂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作為香港樂壇的元老,
我們熟悉許冠傑可能就是從這一首《沉默是金》開始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有了張國榮的加盟。

事實上,許冠傑在香港歌壇上成名要比張國榮早10多年,對香港歌壇的影響與貢獻也不可同日而語。許冠傑開辟了粵語歌曲的新天地,讓流行歌曲可以表達小市民的心聲,可以唱日常生活的細微感受。「沉默是金」其實就體現了這種風格——用平實的語言,說出很多人的心聲。

對於許冠傑來說,早年受「THE BEATLES」感召玩音樂唱英文歌曲。1974年粵語片回潮時,他與哥哥許冠文投拍了粵語片《鬼馬雙星》,他創作並演唱的影片主題歌「鬼馬雙星」以及插曲「雙星情歌」不僅開創了粵語流行音樂的新紀元,也完成了他個人音樂作品從西化的搖滾風格到民族化大眾音樂路線的轉變。此後,他的歌曲可以說是民族小調色彩濃厚,旋律創作上也會經常的採用民歌的五聲音階,但在節奏上他會適當地融入一些輕快的舞曲節拍,象「紙船」、「梨渦淺笑」以及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夜半輕私語」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歌曲的內容上,許冠傑的作品善於刻劃市民的心態;可以說是市井色彩濃郁,而歌詞淺白生動,這些歌曲也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最富有生活氣息的組成部分。

許冠傑之後,香港粵語歌壇上最當紅的歌手就數羅文了,因為他同關正傑一樣,唱紅了無數的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歌,並且形成了略帶一點點戲曲腔的獨特個人風格。用柔軟、略帶一點點戲曲唱腔的聲音演繹那些或是蒼涼、或是悲哀的英雄俠義故事,別有風味。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射鵰英雄傳》就是他和甄妮的佳作。

許冠傑讓人們知道了歌手的個人魅力,而羅文讓大眾開始為一個人和他的歌曲而關注。與關正傑與許冠傑較為定型的歌路不同,羅文無論是在台風還是歌路上都以「多變」著稱,或雄壯激昂,或古靈精怪,但是無論是國語歌曲還是粵語歌曲,他都能博得一片喝彩。從「小李飛刀」、「家變」、「好歌獻給你」、「親情」、「紅棉」到「」幾許風雨「,多變的羅文擁有不變的激情。1982年和1984年,羅文還大膽的創演了粵語歌劇《白蛇傳》和《柳毅傳書》,一時堪稱壯舉。

羅文:身處高峰嘗盡雨絲輕風的加冕。
羅文出生於1950年,原籍廣西,13歲時隨家人來到香港。他熱愛音樂及舞台演出,1967年組成業余樂隊「羅文四步合唱團」(ROMAN &THE FOUR STEPS),踏足歌壇,開始其歌唱生涯。1972年,與開心果沈殿霞合組「情侶合唱團」,曾作多次海外演出;大受好評。l974年,成為無線電視合約歌手,積極參與多項慈善盛會,如保良局籌款、東華三院之夜、童軍總會之夜、仁濟及博愛醫院籌款等。1976年主唱多首膾炙人口之電視劇主題曲如「錦綉前程」、「家變」及「小李飛刀」等;其中「小李飛刀」更風摩全球華人奪取無數獎項及榮譽。1979年,羅文成為首位被獲准於英國倫敦愛爾拔堂《THE ROYAL ALBERT HALL》演出之東方藝人,盛況空前。1987年,再成為首位於美國紐約市CARNEGIE HALL演出之東方人,盛況空前,為華人增光。
1981年,鑒於羅文本身對舞台藝術之熱愛,及對培育新一代的熱誠,羅文獨資組成「排藝社」;致力培訓熱愛舞蹈之青少年。更於1982及1984兩年,聯同排藝社學員,自資監制及演出兩部粵語歌舞舞台劇「白蛇傳」及「柳毅傳書」,獲得空前成功,好評如潮。
1983年,由於羅文歷年來對本港演藝事業的貢獻,羅文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於1986年,為表揚他在演藝界多年來的貢獻及成就,無線電視特別頒予羅文『全年最高榮譽大獎』;1988年,更獲得首屆藝術家年獎頒發之『香港十大藝術家年獎之流行歌手大獎』。1992年,獲頒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1995年,更被選為香港十大愛心之星。
許冠傑
沾叔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濃墨重彩,大書特書許冠傑,把他作為一個現象來研究,這是一個異數,可見阿Sam在粵語流行樂壇之重要性:
剖析許冠傑
1980 年,香港資深詞人盧國沾在《歌星與歌》雜志創刊號說:「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許冠傑寫上英雄榜首。」同年,「理工學院」的《理工學生報》卻有吳宏的長文《批評許冠傑》(55),說要「拆許冠傑這個深入民心的神話。」一褒一貶,恰好兩個極端。認為許冠傑是香港粵語流行曲功臣,是音樂行的普遍意見。許冠傑由英文歌星改唱粵語流行曲,改變了香港人對粵語流行曲的不合理歧視,這是事實。但對流行音樂有懷疑,卻也是大批研究文化現象的社會學家傳統。自 40 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阿當諾(T. Adornor),霍克海默(M. Horkheimer)和馬高士(H. Marcuse)等人開始,就已如此。這些馬克思主義(或稱為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t)的追隨者,理想崇高而態度悲觀,認為資本家會千方百計,麻醉消費者,令他們喪失自我,不懂選擇。本文作者在前文已有論及。
看深一層,普及文化的悲觀論者,出發點其實和藝術家或創作人絕無不同:他們也同樣求名求利,和追求表達意見後所帶來的滿足感。文化悲觀論,其實很有市場。大聲疾呼,一來容易引人注目;二來,破壞和批評,向來比建設和肯定,少很多困難。對新冒頭而受歡迎的文化嚴詞指責,有時更會受到已得利益集團支持。已得利益集團的壟斷如果受威脅,有人代言批評,自然求之不得;支持這些代言人,是必然行動。普及文化歷史里,這類例子多著。何況,完全不正視現實,一味義正詞嚴地拱衛道德,必會贏得保守階層如青少年家長的認同。這些階層人士,自己在青少年時代,很可能異常前衛,熱心擁護普及文化工業的各種新產品。但一旦年事漸長,開始生兒育女,成為家長之後,就會日趨保守,變成傳統拱衛者,並對文化工業日新月異的作品,顯得手足無措,兼態度悲觀。提出「拆許冠傑神話」的論者,是否與這種悲觀文化論心態有關?本文作者在未有足夠證據之前,實在未敢肯定。但吳文提出的幾點批評,頗可商榷。既然流行音樂人對許冠傑的貢獻,幾乎是百份百肯定。因此,本文作者覺得,有必要提出來作特別研究。
1. 許冠傑之歌
(a) 旋律悅耳.易唱易記
音樂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美學立場。不過,在流行音樂之中,至少有個標准,應該是大家都會承認的:旋律的悅耳和易唱易記,可用來辨別旋律好壞,聽者在接觸旋律的時候,覺得愉悅;而聽了這旋律幾次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記憶唱詠。旋律可以這樣,才算合格。
寫出一首 32 小節的合格旋律,絕非容易,必須首尾呼應,結構緊密。大部份流行歌曲旋律都不一定可以做到令人愉悅的效果。即使在古典音樂,曠世奇才如巴哈,貝多芬,肖邦,莫扎特,舒曼,海登等大師,也沒有很多旋律,會一聽就令人感到愉快悅耳,很容易便哼唱的。許冠傑的流行曲旋律,這方面得分很高。任何一個聽過許冠傑唱片,經歷過七十年代的香港人,總可以隨口哼出一兩句當年他紅極一時的旋律來。七十年代,粵語流行曲好旋律中,起碼有二三十首以上,是許氏作品。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比起香港諸賢,或我國前輩,甚至外國名家,這成績都絕對不弱。這種令行家欣羨的創作才華,已可以令他在香港流行曲史上,占穩一席高位。吳宏文中反復提出『許冠傑的歌曲是好是壞並不重要』的觀念,久缺說服力。評介流行音樂創作人,而不理作品好壞,如何說得過去?
試拿他的《鬼馬雙星》一聽,歌是中板,節奏不快不慢,輕松舒徐,而仍然保留了Rock & Roll「樂與怒」的勁道。錄音技巧是 70 年代最尖端的技術,吸收了 60 年代美國Rock band(樂與怒結他樂隊)和「披頭四」(」Beatles」)唱片灌錄結他與鼓的方法,以電結他變音Fuzz作主奏,而鼓的音色經多米高峰處理,低音大鼓特別有結實質感,所以開始的小引已經先聲奪人。許冠傑的歌聲,咬字清脆,有如說話,而唱法有種很平易近人的草根味道,令廣東聽眾聽來份外親切。他在短句逗的時候,加了個很輕的「呀」進去,像「為兩餐乜都肯制(呀)前世」,「做老千梗好搵過(呀)皇帝」或「贏輸冇時定」句中加個「都」字。這是很典型的粵曲唱法,但因為整套聲音(total sound)的感覺是現代,摩登的,所以只覺得他唱得親切,而不覺得他「土」。朱耀偉所謂「腐朽化神奇」,在這些轉折的險位中,可得明證。因為稍有不慎,尺寸把握得差了半分,就變成與鄭錦昌等人的演繹全無分別。他的獨唱部份在AABA的B段,加了雙軌收音(double tracking)方法來加強效果,也是 70 年代剛剛興起的錄音方法。
歌的電結他承托有度,人聲合唱的襯底和音加得恰到好處,點到即止,是處處有控制的製作。中段電子琴的音色在 70 年代來說新鮮有趣。結尾許冠傑忽然來一句假聲,「唔!真系有型咯!」令聽眾覺得,阿 Sam 在和他們玩耍!於是更添親切。歌曲聽完之後,感覺是開心,輕松的,說不定心中還留下一點幽默的笑意贊嘆,贊許冠傑「鬼馬」!
整首歌以五音音階為主,但不時加進 fa 音。令他的旋律不是純粹中國味道,親切之中,另有現代城市感覺,正合流行音樂「新中有舊」和「舊中有新」的要求。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許冠傑的《鬼馬雙星》,聽的時候,節奏會令聽者忍不住隨強拍拍手和擺動身體。流行音樂有一功用是伴舞。這點,《鬼馬雙星》把握得很准確。即使聽者欣賞此曲的時候,不一定在跳舞,但輕松愉快的喜悅感覺是肯定的,聽一首兩分余鍾的歌曲,就有這樣的感覺,試問歌迷會不愛許氏的歌曲嗎?
(b) 通俗歌詞.瑕不掩瑜
許冠傑的歌詞,備受注意也備受爭議。可是,沒有人可以否認他擅長捕捉小市民心態。在這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可說成績在香港眾詞家之上。朱耀偉的《香港流行歌詞研究》認為許氏「腐朽化神奇」,並無過譽。他《鬼馬雙星》中段「副歌」的四句歌詞:「人生如賭博,贏輸冇時定。贏咗得餐笑,輸光唔駛慶」,短短二十個字,已經把香港人的普遍心態道盡。港人積極、樂觀,但又很有點無奈的拼博精神,就用這寥寥數語中,全部概括,意簡言骸,而且話潑生動,全用口語,平易近人大眾化,真是傑作,足以傲視同群。而另一首《半斤八兩》的電影主題曲:「我地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閑閑一筆,已經勾出香港全部藍領白領人的深心慨嘆,功力之深,無法不令人折服。
論者有說他的歌詞「稍嫌粗俗」,但許氏歌詞優勝之處,正在其通俗。他描寫的是香港草根階層心聲,用的是這階層慣用的口語詞彙,「賴野」「堅野」「流野」「撈粗野」之類。但為低下階層寫心聲,不用他們的語言,用什麼?難道要把典雅古文寫進去?元周德清《中原音韻》附《作詞十法》,論「造語」,說:「造語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則迂,不文則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許冠傑筆用白描,俗諺俚語,全不避忌,自然活潑,生機無窮,只教人聽來但覺其趣,不嫌其俗,真是活用俚語的個中高手,元曲關漢卿以來,未有再如許氏的,真不愧香港詞人中,「俗而不俗」第一人,功力無人可以企及。
他寫社會矛盾,代被壓抑剝削小市民道出心聲。吳宏批評他的歌詞是「傳播學上的 double bind 概念……結果是窒息個人思想發展…..進一步是精神分裂。」和「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的悲觀論調,如出一轍。社會中存在的矛盾,並非許冠傑所製做,文化批評者喜歡「文以載道」,其實除了義正詞嚴之外,又為社會改變了什麼?勇於責人,寬以恕己,豈非更精神分裂?許冠傑的歌詞,其實是真正的香港城市民歌,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仍然為草根階層市民代言苦況,而用輕松生動,笑中有淚的方法出之,所以極為普羅大眾歡迎。
不過,他的情歌作品,寫法反而保守;用字陳舊之餘,連語法也間有不通,寫情寫景寫人,絕少新意。如果將他的「鬼馬」歌曲和他的情歌,放在一起,有時幾乎令人懷疑是兩個不同作者寫的。像《雙星情歌》「曳搖共對輕舟飄」,「曳搖」是因為要配合旋律音調,夾生夾硬把「搖曳」變作「曳搖」,這是粵劇撰曲人急就章通病,不管語言習慣亂來。而「街燈已殘月暗昏」一類前人不知用過多少次的陳言死語,許冠傑時常照用如儀。他還常常有「何時復與卿游」,「難自禁望君你能見諒」一類受傳統粵曲影響的語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還用「卿」來稱對方?然後又「君」又「你」,非但「架床迭屋」,而且全沒有時代感,不能不算是瑕疵。但許冠傑受粵劇粵曲影響,可以理解。戰後香港出生的新生代,在處處粵曲聲的環境長大,沒有不受其旋律和歌詞熏陶的。何況,許氏是粵曲世家,令尊令壽都懂粵劇,尊大人更擅奏粵式梵鈴(violin),自小耳濡目染。可是,受影響而至不辨精粗,未免可惜。不過,瑕不掩瑜,許冠傑的「鬼馬」歌曲,為粵語流行曲歌詞,開創了新局面,後來仿效的人,始終難望其肩背。
(c) 歌聲一般.咬字一流
至於許冠傑歌藝,不是沒有可以議論的地方。他的天生聲線很有個性,但嚴格來說,未算頂好,嗓音不夠圓渾,略有沙啞之弊,尾音收聲時欠滑溜。但唱節奏快的歌曲,咬字功夫,卻是全港歌星中最頂尖的,字字清楚,直射聽眾耳股,而完全沒有刻意造作的斧鑿痕跡,自然得有如說話,功夫之佳,實在令人忍不住為他喝采。
(d) 製作精緻.態度認真
許冠傑對唱片製作,非常認真和嚴格。他往往花上比別人多數陪的時間去灌錄作品,是精雕細琢的典範。當然,這是超級巨星才享有的奢侈:製作預算寬松,錄音室和樂師費,視作等閑,務求製作出精品,不計成本。在一分錢一分貨的「文化工業」製作,許冠傑唱片,當年占盡優勢。錄音、演奏、混音,全是香港頂尖技術。單說製作水平,未問其它,已知許冠傑唱片為什麼暢銷。

2. 許冠傑其人
(a) 傳奇神話.絕無刻意
論者認為,許冠傑成為香港娛樂界神話,是「文化工業」市場戰略的成功。「他是很理性地(完全是市場規律)將他的聽眾市場分割為適當的segments,而他每一次推出新的歌集就按著各個segment的需要去編排,務使他的聽眾各適其適。」又說:「如果我們著實分析導致我們『喜歡』許冠傑歌曲的每個程序時,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首先是許的歌曲即將推出,然後是一連串的推廣:搞電視特輯,上電台接受訪問,扮鬼扮馬搞新聞之後,整個社會就洋溢著許冠傑,於是我們便喜歡了他,最後付錢。」假如「文化工業」從業員的「市場策略」,可以這樣為所欲為的,這世界一定早已成為奴隸世界。奴隸主是文化工業從業員,支配著我們的一切。當然,「文化工業」不停在推波助瀾,非常努力去「製造」明星。可惜「文化工業」最大的努力和工作,充其量都不外止於推波助瀾而已。文化工業需要吸引消費者,無庸置疑,也無須抨擊。這和社會學家和文化論者寫文章要吸引讀者,目的完全相同。不過,文化工業,特別需要明星。社會學者郭德柯(David Croteau)和海耶斯( William Hoynes ) 在 他 們 合 著 的 《 傳 媒 社 會 》 ( 「 Media Society」)一書解釋,明星之所以讓我們處處可見,予人「盤據大眾傳媒」感覺的主要原因,「因為絕大部份傳媒機構的主要經濟目標,是製做『熱門』賣品。」而這些「熱門賣品」(hits),非用明星不可「出版社需要暢銷書;唱片品牌尋找最暢銷四十大金曲與白金唱片;電影製作公司追求破票房紀錄電影。因為大多數的電影、歌曲,和書籍都贃本賠錢,全靠熱門賣品填補損失和製造營利。」一言以蔽之,「明星制度」是多數大眾傳媒機構的運作方法 全世界都沒有例外。香港唱片公司運作,當然也相同。
可是,明星卻不是想造就可以製造出來。再多資金,再好的市場戰略,也未必可以泡製出令大眾捧為偶像的超級巨星。明星要有觀眾喜歡的特質,才可以成為明星,超級巨星和熱門文化產品是觀眾和聽眾的喜好製造的。受眾,才是真正的明星締造者。文化研究悲觀論者看不起群眾,誤以為大眾是任人擺布的無知羊群。又因為群眾教育水平未如這群精英,更增加了他們不自覺的歧視。這里不妨引述電影奇才奧遜.韋爾斯(Orson Welles)的話:「觀眾買票來選舉;他們比製造娛樂的任何個人都更具智慧。他們沒有任何事不明白的。唯一難題是如何吸引他們,令他們發生興趣。」 韋爾斯1941 年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國民》(「Citizen Kane」)在 1998 年美國電影協會「影史上一百部名片」選舉得票最多,成為第一名影片。他也是莎劇名演員,可算精英文化成員。也許他的話,對普及文化悲觀論者看來,不無參考價值。許冠傑能成為大明星,因為香港人喜歡許冠傑與別不同的特質。他是香港青年人奮鬥成功的典範。大陸來港的窮小孩,蘇屋村廉租屋居民,憑自己努力進入了「香港大學」這最高學府,畢業後加入最新興電視行業,出唱片,破銷量紀錄。拍電影,破票房紀錄 。開演唱會,又破紀錄。全是港人覺得值得欣羨和應該引以為榮的。這些無花無假的驕人成就,是這位一臉憨態的健康俊俏青年努力和汗水賺回來的!不是大眾傳媒亂吹出來的。所以香港人喜歡他,寵縱他。而他也十分潔身自愛,從來沒有負面新聞出現過。大眾傳媒不捧他,還捧誰?許冠傑成為傳奇,成為神話,因為他做了大家做不到的事,得到人人都想得到的成績。 英俊的許冠傑自然在形象上有佔便宜之處。不過,外型和天賦才華一樣,不是想有就有的;既然老天令他有創作才華,又賜他出眾外型,我們何不開心地為他鼓掌?
(b) 樂壇功臣,少人能及
本文作者多年前在許冠傑從歌唱生涯退休的時候,寫過如下的一段話:「整體而論,許冠傑真是粵語流行曲的大功臣,對粵語流行曲的興起,有極大的功績。他是第一位唱粵語流行曲的港大同學。討洋,太太,念洋書的現代青年,也帶頭唱起粵語流行曲來,這實在對粵語歌的推廣,起了極大作用。當時,社會上仍然對粵語流行曲,有很多自卑與偏見。許冠傑是消除這種莫名奇妙語言自卑感的重要人物。在這方面的成就,少人能及。」(
今天重讀這段話,覺得完全沒有修正的需要。對粵語流行歌曲的再度興起,許冠傑實在居功厥偉,不可抹煞。

沾叔把所有話都說完了,我再多言就畫蛇添足了。

㈣ 什麼電影是講許冠傑坐牢的

鬼馬雙星
導演:
許冠文
主演:
許冠傑許冠文許冠英丁佩呂有慧喬宏黃露
看點:
許氏喜劇嘉禾賭片監獄合集港片
地區:
香港
年代:
1974
片長:這是香港70年代的典型武打搞笑片。老千鄧國文(許冠文 飾)經常出入於監獄,獄中無聊時,他經常會表演一些自己的千術以資同倉的犯人解悶。犯人劉俊傑(許冠傑 飾)對國文的千術十分佩服,希望出獄後能和他一起合作掙大錢。國文並沒有答應,因為老千一般都獨來獨往。
兩人出獄後,俊傑組織了一幫老千和國文對賭,國文通過一早買通在場的舞女佩佩將他們擊敗。俊傑更加佩服國文,再次提出兩人合作。國文抵不住他的死纏爛打,終於應承了。兩人計劃向城中惡霸大哥全下手,為了籌集賭資,他們還參加了電視台的有獎游戲,國文憑借聰明的頭腦順利的贏下了獎金。和大哥全對賭的日子到了。

㈤ 一個留西瓜頭,香港的,總演鬼片的。演過僵屍先生

許冠英
檔案
性別:男
生日:1946年8月3日
國籍:中國
地域:港台
中國香港影視演員、歌星。生於廣東番禺。是許氏三兄弟中最 晚成為影星的。1967年高中畢業後進入法國新聞社工作。1971年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員培訓班學習。1972年出演《年輕人》,並在《警察》1973、《叛逆》1973中扮演配角。1974年與兄弟冠文、冠傑創建許氏兄弟影業公司,演布先生系列電影開山篇《鬼馬雙星》Games Ga mblers Play。後協助吳宇森出演《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 1986。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浪漫春情 (2000)
猛鬼學堂2 (1998)
初戀無限Touch (1997)
花田喜事 (1993)
水滸笑傳 (1993)
水滸笑傳之武松錫嫂 (1993)
整蠱神算 (1992)
新僵屍先生 (1992)
雞同鴨講 (1991)
新半斤八兩 (1990)
合家歡 (1989)
霸王花Ⅱ神勇飛虎霸王花 (1989)
神勇飛虎霸王花 (1989)
發達秘笈 (1989)
霸王花Ⅰ (1988)
猛鬼學堂 (1988)
霸王女福星 (1986)
神探朱古力 (1986)
僵屍先生 (1985)
八彩林亞珍 (1982)
摩登保鏢 (1981)
追鬼七雄 (1981)
錢作怪 (1980)
賣身契 (1978)
發錢寒 (1977)
半斤八兩 (1976)
天才與白痴 (1975)
鬼馬雙星 (1974)
黃飛鴻義取丁財炮 (1974)
血滴子 (1974)
絕色三嬌
順便說點題外話 許氏四兄弟個個有才 老大 許冠文既演又導 老二 許冠武 他是幕後工作者(好象是武行吧) 老三就是許冠英了 他應該算是一位諧星吧 曾因[僵屍先生]中"文才"一角入圍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不過他本人拒絕了 因為他覺得自己在片中是主角 呵呵 非常有個性!老四 許冠傑 估計樓主也知道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 唱作具佳 是粵語歌曲的開山鼻祖 對香港音樂有很大的貢獻.

㈥ 看完這部港片,我突然明白,為什麼他是比周星馳還偉大的喜劇大師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2006年,成龍的《寶貝計劃》在內地上映。

有些人因為成龍重返功夫喜劇而高興,有些人為古天樂的帥氣俊朗所傾倒,還有一些人則被片中的小寶寶萌出一臉血。

而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片中那個戴著眼鏡的老先生。

他就是 許冠文

出演《寶貝計劃》時的許冠文已經六十歲了,這是大陸觀眾 第一次 在電影院里見到他。

許冠文何許人也?

他是 「鬼馬喜劇」 的奠基者,是著名的 「冷麵笑匠」

出生於1942年的許冠文,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社會 學系,家有許冠武、許冠英、和許冠傑三兄弟。

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屬於 許冠文 李小龍 的。

李小龍憑借《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精武門》《龍爭虎鬥》以及《死亡 游戲 》而聲名遠播。但他的輝煌也是他的末日,李小龍的離奇死亡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而後,由許冠文掀起的一股喜劇狂潮在香港本地甚至蓋過了之前由李小龍掀起的那陣旋風。

《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這四部電影每一年都以遠超第二名的票房占據著香港票房榜的榜首。

這是屬於許冠文的時代。

今天要介紹的《半斤八兩》則是許冠文被公認的高峰作品。

上映於1976年的《半斤八兩》由許冠文導演,許冠傑、許冠英、趙雅芝、吳耀漢等出演,該片以850萬港幣的票房拿到了當年的票房榜總冠軍。

許冠文電影中的很多語言詞彙都來自香港市井階層的粵語, 和廣東話之間有些細微差別, 很多詞語只有香港觀眾才能夠領會得到其中的妙處和趣處。

尤其是開創了粵語流行曲之先河的許冠傑為許冠文電影做的同名歌曲, 裡面用到了大量為香港底層 社會 所特有的語言。

這種特點在《半斤八兩》一開場就有了明顯的展示。

《浪子心聲》這首歌也非常適合我們今天演唱,將各位996青年辛苦上班掙錢結果還掙不了幾個錢的心態描繪得相當貼切生動。

40餘年過去了,當初的香港人民迫切渴望著的 一夜暴富 ,我們今天依舊在渴望著。

伴隨著這樣的歌聲,鏡頭跟隨著一前一後的兩雙腳穿過發展中的香港街頭。

前一雙腳呢,穿著一雙雷人的恨天高( 時尚 果然是個圈)。

不過萬幸的是,美女修長的雙腿拯救了這雙鞋,也拯救了我們的眼睛。

這後一雙腳呢,就有點不堪入目了,破破爛爛還漏了一個洞。

乞丐為什麼要跟蹤美女?

看到後來觀眾才會發現,原來這雙破鞋的主人並不是乞丐,而是一家私人偵探社的社長黃若思(許冠文飾),他正在 跟蹤客戶 的老婆,以獲得 她出軌 的證據。

李國傑(許冠傑飾)、河豚(許冠英飾)以及積琪(趙雅芝飾)是偵探社的社員。

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來自於社長和三位社員為客戶服務的各種經歷故事。

哇,聽起來好酷的樣子,現在還招不招人啊?

這么說吧,如果社長一個月給你五百塊包吃包住,永遠都不可能漲薪,每頓飯的預算是兩塊錢,並且隨時都有斷胳膊斷腿的危險,你還做不做?

不做,傻子才做呢。

這社長真是摳門得可以,就連貌美如花的女秘書過生日,他送的禮物也只是一顆巧克力。

沒錯,是一顆。

這里要順便提一句,二十二歲的趙雅芝簡直美到發光好嘛!

和兩個員工一起吃飯,一隻雞他扣扣索索分了兩個人一人一隻雞腳,自己對著剩下的部分大快朵頤。

一旦有員工打碎一塊車窗啦,摔了一隻花瓶啦,他都會拿出一隻計算機認真仔細地計算著要扣多少錢。

這些畫面在電影里經過許冠文的誇張演繹變得十分好笑,但 社畜們 看著看著就笑出了眼淚——

這不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嗎?

難道我們不是在啃著老總們剩下來的「雞爪子」都津津有味嗎?

難道我們不是請個假都戰戰兢兢生怕被扣工資嗎?

上次不是還出現了一條「女子為獲全勤獎追趕公交車未果崩潰大哭」的新聞嗎?

作為上司的許冠文對於下屬的剝削,與我們今天所遭受的剝削相比起來,只少不多。

提起「無厘頭」喜劇,我們常常會想起九十年代初的「喜劇之王」周星馳。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許冠文喜劇中早已經大量使用無厘頭的對白和橋段了,充斥著世俗草根精神。

這在《半斤八兩》中隨處可見。

比如劫匪在搶劫戲院時,許冠文身旁的一位女士緊張地詢問:「劫財就行了,不會劫色吧。」

此時一旁的許冠文漫不經心地看了她一眼,然後說:「你倒是想得美。」

許冠傑在車里突然對許冠文說:「我總覺得這世界好像欠了我什麼。」

你出生連條尿片都不帶,這世界欠你什麼? 」許冠文連頭都沒轉回了這么一句。

不得不說,這個邏輯很容易被人打死。

《半斤八兩》還是功夫喜劇的先聲。

本片共有三場打鬥的戲,分別是:

許冠傑在廚房裡使用各種廚具和食物和偷錢包的小偷大打出手,結果最後發現他的錢包好好的就在他自己的口袋裡;

許冠文在超市和小偷夫婦進行的 搞笑 打鬥;

最後是戲院和雪糕車上的打鬥。

雖然片中使用機關道具、經驗動作和特技來堆砌的成分較為明顯,但依舊轟動全香港,並順利打入日本、西班牙等國際市場。

有意思的是,在社員許冠傑成功以後,影片並沒有走向師徒和解、其樂融融的場景。

相反,許冠傑在社長許冠文偵探社的旁邊新開了一家,與其競爭,並成為了另一個「許冠文」。

他吃著同款巧克力豆,同樣是一小時200塊的咨詢費,同樣在每個顧客來時都拿出他和高管的合影炫耀……

而這也正是片名「半斤八兩」的深意所在:

當我們是員工時,我們咒罵老闆。等到我們自己成為了老闆,我們又開始以同樣的手段剝削員工,甚至是變本加厲。

沒有誰比誰好,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許冠文的喜劇也可以看作是對現實 社會 的反映、反思和批判。

觀眾樂於在銀幕上看到窘迫瘦弱的許冠文僅憑自己的聰明詭計便能夠屢屢得勝。

與之對應的 社會 現實是, 人們也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智慧在 社會 競爭當中發一筆橫財,。這種想法也在逐步在港人的觀念里合情化與合理化。


故此許冠文的喜劇既有市井的一面,也有教化的一面。他在滿足市民投機心理的同時又不忘告誡他的電影觀眾,: 人不應該貪得無厭

這種看似矛盾、復雜的設置,實際上也是港人心態的反映,是香港人民在進行自我身份定位時所經歷的迷茫和迷惑。

不論是許冠文作為作者的影片,還是許冠文作為演員的影片, 我們在其中看到的都是一個越來越富有責任感的許冠文,。

譬如在《 神算》 ( 1992) 裡面許冠文對黎明的教導, 在《丐世英雄》 裡面許冠文對下屬的約束, 都明顯帶有一種充滿 社會 責任感的「 家長」色彩。

《半斤八兩》中,即使是摳門無比的社長,也充滿了一種「父親般」的氣質,他教許冠傑本領,迷茫時則用一句「毒雞湯」教導他。最後,他則像父親老去時那樣開始反省自己。

80、90年代,徐克、王晶、周星馳等異軍突起,香港影壇一時之間充斥著各種怪力亂神與色情暴力。

而許冠文喜劇就像一杯清茶,一直保持著他那份清新 健康 的格調和不溫不火的質感,看完這部電影,我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麼他會被人稱為是比周星馳還要偉大的香港喜劇大師。

時至今日今天,我們依然需要許冠文這樣的創作者。

因為他讓喜劇不再是膚淺的笑料堆砌,而是成為值得深思和回味的藝術成就。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㈦ 為何說《鬼馬雙星》是一部讓許冠英走紅的電影

當年的許氏三兄弟在電影行業真的走的很遠,但一直都是“傻乎乎”模樣的許冠英則因為《鬼馬雙星》反而備受大家的關注。

了解過許氏三兄弟都知道,其實這三兄弟中就只有長得比較帥的許冠傑一直得到大家的喜歡;這三兄弟其實都拍攝了很多的電影作品,而唯獨在《鬼馬雙星》中讓“傻乎乎”的許冠英意外走紅了。

《鬼馬雙星》讓觀眾留意到不一樣的許冠英,導致他從此走上了真正的演藝之路。

㈧ 上世紀港樂的國外研究現狀

上世紀港樂的國外研究現狀
世界樂壇的趨勢是越來越注重編曲和節奏,消弱人聲和詞的重要性,而主流港樂創作無論是搬運國外抒情作品填詞還是原創作品都非常依賴於人聲和粵語的音調韻律,因此也產出了一大批的大vocal。歐美音樂人則往往是唱作人,詞曲唱全包,作曲和編曲的想法、創意要大過於詞和演唱。
今天的聽眾,要聽高質量作品有這么多的國外大牛,齊柏林飛艇、電台司令、椎名林檎、紅辣椒……
要聽流行,歐美樂壇、k pop電音、說唱,比伯、blackpink、防彈少年團大行其道。
要聽洗腦神曲,內地音樂人也產出了大批膾炙人口的曲目。
而香港樂壇後繼乏力,未能順應世界音樂的發展和流行趨勢的變化,日薄西山。

㈨ 好看的港片老電影

、1974年的《鬼馬雙星》---它奠定了許氏電影公司的喜劇路線!。《鬼馬雙星》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和許冠文的創作中,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它繼承了老式港產笑片結構鬆散的傳統,有許多獨立成章的以本土俚語方言編織的笑料堆砌而成;又更加突出了個人表演的作用,精心刻畫人物的詼諧性格和搞笑行為,還極具諷刺自省意味。本片貼近港人生活,風趣幽默!
2、1972年的《猛龍過江》---本片是李小龍的第三部功夫電影,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高潮的打鬥部分安排在到古羅馬競技場,李小龍沒有採用任何鏡頭剪輯,直接採用中長鏡實拍全過程,場面驚心動魄,被譽為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功夫對戰之一。本片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在歐洲取景的影片。李小龍選中了兩位曾獲國際空手道冠軍的羅禮士、羅伯華爾作為對手,並且規定這兩位要被李小龍打敗。
3.1978年的《醉拳》---我最喜歡的成龍大哥的電影之一,它開啟了香港動作喜劇,造就了成龍大哥傳奇人生精彩的開端!
4、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導演徐克徹底擺脫了舊武俠的精神核心,在武俠樣式中注入了現代精

閱讀全文

與鬼馬雙星電影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沙博物館4d電影在哪裡 瀏覽:125
微電影雨蒙蒙 瀏覽:869
中國葡萄發音電影哪裡找 瀏覽:881
我讓你放電影怎麼寫 瀏覽:276
百麗宮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35
寰宇公司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40
你要走我就死給你看是什麼電影 瀏覽:259
奇門遁甲五大掌門電影系列 瀏覽:546
大學生資助成才微電影 瀏覽:114
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於4月舉辦 瀏覽:346
有個賽車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22
為啥看電影玩現在微信不顯示 瀏覽:317
國酒電影哪裡看 瀏覽:39
小電影院怎麼獲得許可 瀏覽:255
放世界最長的電影 瀏覽:385
我的世界無盡幻境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803
微電影親子 瀏覽:16
魔天劫有幾集微電影 瀏覽:258
最新蘇聯日本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138
手機拍電影教程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