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國電影史|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咖啡館中,用「活動電影機」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這一天不僅僅標志著「放映術」的完成,同時也標志著電影的真正誕生。盧米埃爾兄弟被稱為「世界電影之父」。也是世界電影史上寫實主義傳統和記實美學的最早嘗試者,他們以「從實地拍攝的自然景象」為自己的拍片方針,其影片幾乎全是室外攝制,真實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的場景。著名影片包括《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火車到站》、《嬰兒午餐》、《燒草的婦女》《出港的船》等,題材多取自工作場景、家庭趣事、自然風光、街頭風景等。戶外實景拍攝是盧米埃作品的主要特徵。
1.他們是電影的第一人,開創了電影真正的歷史。開辟了一條面向生活、親近自然的電影之路,同時也是第一次確認和發揮了電影的紀實本性。
2.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 、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的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以「從實的捕捉自然景象」為自己的拍片方針,影片幾乎全為室外攝制,真實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場景和生活過程。
3.盧米埃爾的「電影機的鏡頭是向世界開放的」電影觀念,為我們研究電影美學奠定了更為廣闊的、更為科學的基礎。可以說,之後美國的弗拉哈迪,蘇聯的維爾托夫,英國記錄派,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巴贊的長鏡頭都繼承了這種再現美學。
4.所拍攝的不足 50 部的短片中,顯示了對不同的表現手段和敘事形式的可能性的追求。如《消防員》被稱作是「記錄片」,形成了一種「蒙太奇」形式。無意識的對蒙太奇進行了嘗試。如《火車》而且個別影片也初步具有一些敘事藝術的特點。如《水》是一切喜劇片的胚胎和原型。同時是最早的故事片雛形.
但是,他們畢竟是實業家和攝影師,而不是真正的藝術家。他們的步伐已經跟不上電影迅速發展的速度。觀眾對銀幕前體驗到的震驚和喜悅漸漸淡化,而他們的影片卻依舊停留在原始記錄的水平上。同時,大部分鏡頭都是全景拍攝,當最初的新鮮感、好奇心過去後,僅僅是一系列平鋪直敘、沒有故事、沒有人物的「活動照相」終於失去了往日的熱鬧。
(源自筆記整理)更多內容請見公眾號自習室Share
Ⅱ 為什麼說盧米埃爾和梅里埃開創了電影紀實與寫意
技巧與形而上的東西
——蒙太奇與長鏡頭の辯
鼻祖盧米埃爾
盧米埃爾創作電影時,手下一名攝影師第一次將一幕舞台劇照搬到熒幕中,於是,一種後來被稱作長鏡頭的電影攝制方法誕生了。可以想像的是,電影在當時作為一種新鮮而有趣的事物,不論是觀看一輛從熒幕盡頭開到眼前的火車頭還是兩個不斷打來打去的農夫,觀眾總是處於一種集探窺與喜悅的興奮心情當中。
階級社會里電影的最先受眾總是擁有社會話語權的資本家與流淌著高級血液的貴族階層,於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當時還處於主流地位的類似歌劇、話劇等舞台劇種因電影這種新鮮事物的誕生流失了相當一部分觀眾,而這些觀眾正是以上那些資產階級以及貴族。在這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主流階級的推廣及影響下,電影逐步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確立了其生存下去並能夠持續發展的權利,而其形式,受年代的主流文化及科技水平的影響,一種攝影師靜默在板凳上「不動的拍攝」的攝制方式為標志的電影形式,「舞台劇電影」誕生了。
這種形式的電影就如只用一台攝像機拍攝一場晚會,將畫面前的東西完全照搬上熒幕,沒有任何藝術價值可言,其電影攝制方式名曰「長鏡頭」,卻是指的最狹義上的長鏡頭,與後來巴贊理論中的長鏡頭理論完全不可混為一談。在這期間,《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等一系列當今研究電影史的人大呼快哉的短片相繼拍攝。路易盧米埃爾亦將斯時的電影稱作「一種可以重現生活的機器」,驕傲的區別於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那種製造動作的機器。
武斷的稱盧米埃爾那種固定視點的單鏡頭拍攝的電影沒有藝術價值也太失公道,任何被稱之為大師的人都經歷過從幼年到其成就之前那段一無是處的時光,而被稱作電影大師的理由盡管各種不同,但就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說,「所謂大師正是因為他們自己那種獨有的風格,一種任何觀眾都能從一部其所作但事先不知名的作品中領略到的其獨有的節奏」,或許在無意中,《火車進站》創造了景深鏡頭,而後續的電影人逐步將其概念化,而盧米埃爾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電影藝術里第一塊里程碑上的名字。
普多夫金與愛森斯坦
有一段時期,蒙太奇基本成了前蘇聯國產電影的一切,這件事本身的戲劇性讓人不禁聯想起蒙太奇本身的特質,給予影片戲劇性的變化,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中提到與蒙太奇相關的電影的戲劇性嚴格區別於「戲劇性」這個詞彙字面上的意義。
普多夫金曾幽默的分析蒙太奇(Monter)與其相類的一個稱呼,「Cutting」。他認為隨著時代與電影藝術的發展,簡單蒙太奇(Monter)這個詞已經不能作為定義影片剪輯與嫁接這種復雜而又玄妙的手段的概念,至於找出哪個更完善的詞彙來代替,筆者翻閱有限的關於普多夫金的一切資料並沒有找出答案。或許可以將這個未知的詞彙歸結為他給蒙太奇下的一個定義,「在電影藝術作品中,用各種各樣的手法來全面的展示和闡釋現實生活中各個現象之間的聯系。在這個意義上,決定著影片的蒙太奇的,是導演們一般文化素養的水平。蒙太奇也決定於導演觀察生活,分析觀察結果並對之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後,蒙太奇決定於導演作為藝術家的天資高低,這種天資使導演善於把生活現象之間的潛伏的內在聯系變為彷彿昭然若揭的鮮明可見的可以直接感受而不必解釋的聯系」。
蒙太奇的奠基人,愛森斯坦的理論依然在當今電影理論界充當著基石的作用,或許直到下個世紀,假設沒有科技超越性的幫助,依舊沒有人有力將之搬走。較之於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的觀點更加明確一些,其《雜耍蒙太奇》中將蒙太奇的作用歸於使電影變得富有戲劇性,「蒙太奇在電影中就是有調理貫通的闡述主題、情節、動作、行為,闡述整場戲、整部影片的內部運動的任務」,作為開創者同時又是一個革新者,愛森斯坦竭力反對,電影在長鏡頭下合理的時間順序,嚴格的因果邏輯與那種推移式的敘述式拍攝,而是主張「把無論兩個什麼鏡頭隊列在一起,它們就必然會聯結成一種從這個隊列中作為新的質而產生出來的新的現象」。「在出色的電影大師的作品中,且不必談什麼激動人心的敘述,即便是合乎邏輯順序的、脈絡分明的敘述,都不多見……」,在愛森斯坦鮮明的理論中,我們不知該聯想到一個類似畢加索般激進的現實主義者,還是一個花白鬍子跳腳的老頭。不熟悉這段歷史的筆者不禁想起塔可夫斯基的一段話,「所有國內(指前蘇聯)那些被稱之為大師的電影導演,其成名之時往往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許斯時愛森斯坦正是一個激進的小布爾什維克吧。
回歸長鏡頭
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巴贊,塔可夫斯基,戈達爾……
這幾個人分一下組的話,不外是前三後三,除非讀者對文藝復興的歷史不知分毫。想當年前輩們冒著暴君嚴苛的法律與羅馬教廷的酷刑打著復興古羅馬文化的旗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現實主義文藝復興運動,旨在藝術上回歸現實,接近平民,並運用隱喻的方法揭露那個時代血淋淋的不公與統治者的暴行。正如後來人巴贊等回歸長鏡頭一般,盡管沒有那個時代如此鮮明的斗爭意義,但就巴贊「攝影影像本體論」中所提出的反對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的觀點,認為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已然過時,只有長鏡頭才理論才是現代電影理論來看,大有一取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而代之的豪邁。
巴贊理論體系中的長鏡頭已經完全區別於盧米埃爾時代的長鏡頭,那時候沒有類似長鏡頭理論等上升到概念的東西,完全是技巧性,且根據需要自然而然隨機產生的事物。就塔可夫斯基的觀點,長鏡頭完全是一種獨立的藝術種類,即便在電影藝術框架內,長鏡頭發展至巴贊的年代,已經有了三大類的區分,電影學院反復教授的推、拉、搖、移,四種攝像機操縱方法最開始也只是單獨作為長鏡頭拍攝的專屬方式。到而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將電腦特技運用到長鏡頭攝制中,擺脫了之前由於技術所限不得已而為之的自然暗轉與隱蔽剪輯的技巧,長鏡頭又有了質的飛躍。
作為筆者最沉迷的一部著作《雕刻時光》的著者,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其長鏡頭的理論依然上升到哲學的范疇,的確,哲理性的東西用長鏡頭拍攝是最佳的選擇。但較之蒙太奇帶給大眾視覺的沖擊與感官的洗禮,長鏡頭下的電影往往顯得嚴肅,朴實,昏昏欲睡的大眾一般不會接受好萊塢製片廠以外的東西,或許只因為是尋找感官上的滿足,上升到藝術的精神層面,長鏡頭帶給人的的確是更深邃的東西。也許是一種見解,也許是導演的頓悟,也許是你跟局中人瞬間的共鳴……
當巴贊遇到愛森斯坦
——淺析「長鏡頭」與「蒙太奇」
一隻綠頭大蜻蜓,嗡嗡的飛過月色下的灌木叢,偏轉著翅膀轉過一片被風打來的樹葉,越過叢林與公路之間的鐵絲網,俯沖到斑馬線上空,傲慢的穿過第一輛賓士而來的汽車,越過第二輛呼嘯而過的汽車,緊接著啪的一聲,撞在第三輛汽車玻璃上變成一團漿糊,一部電影從這輛汽車開始了……
這是好萊塢電影《黑衣人》富有創意的一個開場白,電腦特技合成的蜻蜓,加上一組動感十足的長鏡頭。本文的主角之一——長鏡頭,盛裝登場。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根據自己「攝影影像本體論」的觀點提出了反愛森斯坦式傳統的電影拍攝方法,即與蒙太奇理論相對應的電影理論。迎合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現實主義盛行的現狀,現實主義電影也被深入研究,而與現實主義電影想契合的拍攝方法正是長鏡頭。就巴贊的觀點而言,電影就是將一個照相機攝像化,其場景由單幅且一格的膠片變成一副類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這樣需要一條長長的桌子鋪開,而且需要人一步一步走過觀賞的連續性極具因果關系的特大號膠片,依然是單幅一格。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將鏡頭與鏡頭之間充當橋段與節點的地方稱之為電影的節奏——「一條海里生長的水草,隨著它緩慢優雅的搖曳擺動,我們得以知曉大海的潮汐、暗流、水壓、漲落」。而他認為對膠片生硬的剪接不僅破壞了這種節奏,且引發了電影時間上的「蝴蝶效應」,當人們無法關注電影內時間的真實性而是驚訝的發現於交戰雙方來回切換的鏡頭時,他們會感覺到時間過的如此的緩慢,猶如一隻來回搖動的鍾擺,指針卻不走一步。
當我們不從歷史的原因細致的分析長鏡頭的起源、發展,並且不考慮其在電影攝制方法上的鼻祖地位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窺探,把它當做為了展現塔可夫斯基哲學意義上的電影內時間的推移「從復制於長鏡頭的生命流程」來知道的時間感而衍生的一種獨立的藝術,我們便會領悟到《大國民》(又名《公民凱恩》)中為什麼要通過不漏痕跡的剪輯來來展現一組在熒幕中看起來自然暗轉的長鏡頭,就像那跟水草,隨著電影內時間的流動,隨著奧遜.威爾斯的節奏搖曳起伏……
於阿巴斯那跟貧瘠的土壤相稱的靜謐中;於安哲羅普洛斯悠悠的詩意中;於塔可夫斯基哲理的深思中……讓長鏡頭的魅力一一在大師的影片中領略吧。
本文的第二位主人公與上著相比就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好萊塢類型片與伍迪艾倫的獨立電影的關系,前者是大眾意義上的主流,而後者卻是一種探索意義上的少許嚴肅的電影藝術。它就是那個被初學電影賣弄知識的青年用濫的詞彙——蒙太奇。
與巴贊的舞台劇式長鏡頭理論相比,愛森斯坦作為長鏡頭理論二號人物塔可夫斯基的老師的老師卻是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畢竟他的理論要先於巴贊。不論長鏡頭畢竟是盧米埃爾兄弟第一種試驗使用並沿用至今的電影拍攝方法,巴贊的景深鏡頭理論嚴格來說是繼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之後對學院派電影的一種沖擊,正如叛逆的孩子不可避免的做出極端的舉動,但是現實主義浪潮中涌現的先驅者們不都是靠著這股革故鼎新的勇氣使陳舊的面貌煥然一新么。
蒙太奇,正如本文的寫作一樣,沒有嚴格按照時間的順序因果的邏輯,先從早於巴贊的愛森斯坦寫起,而是將其置後。蒙太奇的魅力正是使觀眾在某時某刻於電影中出離,與導演的意圖相契合。愛森斯坦在拍攝《十月》中完美的闡釋了這一點,他運用理性電影的原則,不僅展現了1917年2-10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並且揭示了這些事件的含義。
我們回憶愛森斯坦時一定不會忽略那部《雜耍蒙太奇》,其實辯證的看,塔可夫斯基並不能完全脫離其太老師的蒙太奇理論,就如書中所述「任何這樣的因素,它能使觀眾受到感受上或心理上的感染……」,把「任何」去掉,正巧符合塔可夫斯基用哲思看待電影,與其電影中所展現的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題。
當我們回到文章開頭那隻在影片伊始飛了足足三分鍾的綠頭大蜻蜓,在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大片場制度下的大眾電影的攝制中,蒙太奇與長鏡頭的爭論已經不再成為問題,一切為了觀眾的眼球,蒙太奇是為了帶給觀眾感官的沖擊,長鏡頭可以用電腦特效製作,國產大片《雲水謠》開場有一個非常精緻的多變的長鏡頭,電腦將八個鏡頭合制而成,效果極為出色。但是就如數碼相機與單反機械相機相比,膠片攝影機與數碼攝影機,國產電視劇與美劇相比一樣,現代化的東西用起來總是不如老舊的有質感。所以藝術層面上,長鏡頭與蒙太奇孰優孰劣之爭從來都是未熄之火。
悠悠然,大師們已經長眠地下,但他們的思想卻通過各種形式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傳播,電影誕生時盧米埃爾兄弟手下一個攝影師很自然的運用長鏡頭將一幕舞台劇搬運到膠片內,隨後是以膠片剪輯與嫁接為手段的蒙太奇理論的開創,直到類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打著回歸古羅馬文化的大旗進行的文藝革新的長鏡頭理論的再一次勃發,從盧米埃爾兄弟到愛森斯坦到巴贊,從宙斯到普羅米修斯到達芬奇,從創世紀到文明的誕生到在文藝復興的大旗掩護下激流勇進的革新,從舞台式長鏡頭到蒙太奇理論到運動的長鏡頭。
「小溪—驟雨—河流—瀑布—海洋」(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這句話闡釋了單線發展的歷史真諦,所有的事物進行時,總不會脫離時間的范疇,無論是電影內的還是電影外的,當新的大師站起來時,一場新的世紀辯論才會正式拉開序幕……
Ⅲ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重要貢獻有哪些
盧米埃爾(1864~1948)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1897年,盧米埃爾兄弟把原先獨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拯救遇難者》將其連成一部來放映。得到觀眾欣賞,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輯。他是電影的創始人。
Ⅳ 誰的紀實影片代表了一種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
盧米埃爾的紀實影片代表了一種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路易·盧米埃爾,男,是一位化學家和大企業主,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1895年2月13日兄弟倆獲得了電影專利證書。這包括了電影攝影機、放映機和電影銀幕,在研製放映機時,盧米埃爾兄弟從縫紉機得到啟示,採用抓片爪抓膠片,以兩個扇形瓣組成圓盤遮片裝置,巧妙地解決了膠片間歇通過片門的問題;還設計了每秒鍾16個畫格的放映速度,解決了放映畫面的清晰度問題。這樣,「活動電影機」就宣告誕生。
Ⅳ 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電影秦視聽語言的特點
固定機位。一鏡頭即一影片。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明顯的特點是紀實性,攝影機在戶外對准現實生活的場景搖動手柄直接拍攝真實的生活,直至把膠片拍完。
Ⅵ 怎樣評價盧米埃爾兄弟在電影上的地位
1895年12月28日。巴黎的一些社會名流應盧米埃爾兄弟的邀請,來到卡普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觀看電影。觀眾在黑暗中,看到了白布上的逼真畫面。一位記者這樣報道:「一輛馬車被飛跑著的馬拉著迎面跑來,我鄰座的一位女客看到這一景象竟十分害怕,以致突然站了起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電影,它意味著電影技術的成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1895年12月28日定為電影誕生日,盧米埃爾兄弟也被稱為「現代電影之父」。
Ⅶ 世界電影史之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是法國電影先驅者,在愛迪生等人發明的電影機器基礎上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第一次公開售票公映,這一天也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
在盧米埃爾所拍攝的作品中,就題材和內容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方面:
1、勞動和工作的生活場景:如被稱作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廠大門》;
2、家庭生活情趣的記錄,如《嬰兒的午餐》;
3、自然風光和街頭實景的拍攝,如《火車進站》;
4、政治、文化和新聞實錄,如《耶路撒冷教堂》。
盧米埃爾兄弟也是世界電影史上寫實主義傳統和紀實美學的最早嘗試者,他們發揮了電影的照相功能,客觀記錄外界的人與事物,但他們拒絕拍攝任何虛假的東西,更關注電影的照相物理本性,即客觀實錄。
Ⅷ 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和喬治梅里埃的影片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
喬治·梅里愛:用一種重誇張的動作、手勢,不重表情的表演來扮演無聲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歡的自然光線構圖。他把攝影機架在舞台對面的套間里,然後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戲劇。
喬治·梅里愛人物經歷:
1895年,盧米埃爾的電影首映時,梅里愛也花了1法郎走進了「印度廳」,他馬上就被這些「活動的畫面」深深吸引,忍不住要拿出兩萬法郎購買「電影機」,但遭到了婉言回絕。
34歲的梅里愛年輕氣盛,立志經營電影,就從倫敦的光學家那兒買來一台由羅勃特·W·保爾製造的攝影機並開始拍攝電影(這台攝影機能裝用愛迪生「KINETOSCOPE」規格的膠片,接著他和兩位工程師一起,在他劇院的工場里幾經改進,終於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攝影機,並於1896年申請了專利)。
他先是模仿盧氏兄弟(les freres Lumiere)和愛迪生,所拍的80多部短片都無新意可言。1897年,他在自己美麗的庄園用8萬法郎建築了攝影場之後,才開始注意到特技攝影,並逐漸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
Ⅸ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路易·盧米埃爾原是一位攝影師,因此,他沒有為完成自己的電影機而去長期研究「走馬盤」的必要。他的影片具有一種特別的風格,即它們是一種有系統的「活動照片」。 1895年攝制了將近12部影片的路易·盧米埃爾是以業余攝影家(這些業余攝影家曾使他所經營的照相器材廠發了財)的方式來選擇他的影片題材的。但他的攝影技術卻很精湛。他是當時傑出的攝影師之一,擅長快速攝影,對於主題的組織和構圖都具有傑出的見識。 路易·盧米埃爾的第一部影片《工廠大門》可以說是一部宣傳片,曾在討論法國照相企業發展問題的講演會上公開放映過。片中那些頭戴羽帽、腰系圍裙的女工們和推著自行車走的男工們,至今還使人感到一種樸素的魅力。影片在表現工人以後,接著表現一輛由兩匹駿馬拉著的馬車載著廠主們馳進工廠,然後司閽把工廠大門關閉起來。 盧米埃爾這位里昂的工業家還把他的工廠中一些別的題材攝成影片,如:《木匠》、《鐵匠》、《拆牆》等等。此外他還非常喜歡攝制一些業余攝影家的主題,即表現家庭生活的安靜樂趣。屬於這類主題的影片有:《嬰兒的午餐》、《金魚缸》、《兒童吵架》、《海水浴》、《玩紙牌》、《下棋》、《釣蝦》等等。 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冊,同時又象無意中拍下來的一部描寫上世紀末一個法國富裕家庭的社會紀錄片。盧米埃爾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觀眾在銀幕上能夠看到象自己一樣的生活,或者他們所嚮往的生活。 這些家庭場面,有一部分是在蕭塔鎮上盧米埃爾的父親的一所漂亮房子里拍攝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①在蕭塔曾拍過《燒草的婦女們》,很成功地利用濃煙的效果使放映出來的活動形象產生一種縱深感。路易·盧米埃爾在那裡拍攝的《出港的船》,是一部在攝影方面很成功的作品,背光的反射作用,賦予海浪以一種立體感,獨出心裁、非常巧妙地設計的構圖把兩位盧米埃爾夫人和他們的嬰兒安排在畫面的上角,使畫面帶有濃厚的詩意。
Ⅹ 路易·盧米埃爾的作品特點
在盧米埃爾所拍攝的作品中,就題材和內容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方面:
勞動和工作的生活
被稱作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廠大門》,是以設在里昂的盧米埃爾兄弟自己家的工廠作為背景,拍攝下來的工人下班的景象。當工廠的大門打開,系著圍裙的女工們和騎著自行車的男工們有說有笑地從工廠里出來,隨後,廠主乘坐著一輛由兩匹馬拉著的馬車駛進工廠,大門又重新關上。平凡的形象,活動的人群初次出現在銀幕上,令人們感到萬分驚奇。而那自然、朴實的工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景象,即使是今天的人們看上去,也會被其樸素的藝術魅力所感染。在以後的作品中,盧米埃爾更是以那些普通的勞動者作為拍攝對象,熱情地表現了他們的生活。比如:《木匠》、《鐵匠》、《拆牆》、《燒草的婦女們》、《照相師》、《水澆園丁》以及《消防員》(四部)等等。
家庭生活情趣
薩杜爾曾對這些影片做出過這樣的評價:「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冊,同時又象無意中拍攝下來的——部描寫上世紀末一個法國富裕家庭的社會記錄片。盧米埃爾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觀眾在銀幕上能夠看到同自己一樣的生活,或者他們所嚮往的生活」。這些富有情調和詩意的影片,洋溢著家庭生活的情趣,同時充滿了資產階級的鬧情逸致。
政治、文化、新聞
盧米埃爾和他所培養的攝影師們,還將攝影機鏡頭對准了那些具有社會政治、宗教文化、實事新聞等方面的內容和狀態進行拍攝,表現出了他們開闊視野和廣泛興趣。比如:《耶路薩冷教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禮》、《日本內宅》、《代表們登陸》、《一艘新的船下水》等等。這些影先以不同的景別、角度,准確地拍攝出那個時代異國政治、文化的色彩與特徵。同時,就今天而言,這些作品也是人們了解、認識上世紀末的最直觀、最真實可信的例作。
自然風光和街頭實景
戶外實景拍攝是盧米埃爾作品的主要特徵。在這一部分作品中,盧米埃爾更出色地表現出了一個攝影師的才華和他對電影的思考。作品:《出港的船》、《火車進站》、《警察遊行》、《街景》、《騎兵表演》,以及由盧米埃爾的兩個攝影師分別拍攝的兩部影片《在美國拍攝的39個景象》和《威尼斯景象》等等,真實、自然地「抓住了生活實景」,記錄了人類所生存的富有魅力的自然空間和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狀態。在影片《出港的船》中,出海的人迎著沖向岸來的一次次波浪,艱難地把船劃出去。畫面右上角,站在堤壩上的盧米埃爾夫人和孩子,迎著海風向劃船人揮動著手帕,衣裙也隨風飄動。盧米埃爾使用逆光拍攝,使整個畫面詩意盎然。在這一部分影片中,攝影機位的安排和畫面構圖的處理上都十分的考究,盧米埃爾更多的運用景深、移動攝影等方式進行表現,使他不愧為贏得早期電影最出色的攝影師的美譽。
在盧米埃爾所拍攝的不足50部的短片中,他還為人們顯示出電影所具有的創造不同的表現手段、不同的敘事形式的可能性。其中,
《代表們登陸》被稱作是「新聞片」:1895年6月,法國攝影協會議在梭園河上的維爾市召開一次照相會議,盧米埃爾便將與會代表離船上岸的瞬間拍了下來,井在24小時之後,影片和代表們見了面。為此,盧米埃爾被稱作為新聞片的先驅。
《消防員》被稱作是「記錄片」:這部由《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拯救遭難者》(每部一分鍾》4個片段組成。受當時的放映設備、膠片長度的限制,只得將作品分切開來。而後再將作品重新連接起來,結果從不同角度、不同地點拍攝下來的里昂街頭消防隊員救火、救人的動人情景,卻形成了一種「蒙太奇」形式,產生了富有戲劇性的變化。
「有名的《水澆園丁》是一部蘊含著噱頭的、萌芽狀態的喜劇片」:影片取材於一套連環畫,規模很小但包含著許多的喜劇因素,是「後來出現的一切喜劇片的胚胎和原型」。在盧米埃爾的影片中,還可以發現其它不同樣式的表現,比如:《假膝行人》就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追逐片」的雛形;而由盧米埃爾的攝影師梅斯吉希拍攝的《在美國拍攝的39個景象》(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華盛頓、尼亞加拉瀑布),又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旅行片」的先聲,等等。
藝術形式
在形式上,盧米埃爾的影片,大都是由一個固定視點的單鏡頭拍攝而成的。當然,這里不包括以後的幾部由盧米埃爾的攝影師們藉助於交通工具拍攝的、具有移運效果的影片。在盧米埃爾的「固定視點的單鏡頭」的表現形式中,《火車進站》是最為典型的一部作品:攝影機架在站台上,朝著遠處延伸的火車軌道。站台上空無一人,景深處一列火車迎面駛來,火車頭駛出畫左沿站台停下,旅客們上下火車,其中有一位少女在攝影機前遲疑地經過,並露出自然、羞澀的表情。火車離開站台駛出畫左,影片結束。在這部影片中,物體與人物時遠時近,不同景別的視覺變化,形成了縱深的場面調度。這恰恰是人們今天通常使用的「長鏡頭」的拍攝方法,即固定視點的單鏡頭拍攝下來的一個時間和空間的連續體。有意思的是,讓一呂克·戈達爾在他的影片《卡賓槍手》(1962年)中,對《火車進站》做了又一次幽默的模仿。在盧米埃爾的影片中,在景深鏡頭的運用上《代表們登陸》和《假膝行人》等,同樣是極其富有特點的作品。
盧米埃爾的絕大多數影片都是在記錄著周圍世界的運動,他無意讓「活動電影」成為一種敘事藝術。梅斯吉希曾談到:「盧米埃爾兄弟已經很恰當地規定了影片的真正領域。小說、戲劇主要是表達人類的心靈。至於電影,它所表現的乃是生活的動態、自然界和它的現象、人群和人們的變動。凡是運動的東西都在電影機的拍攝范圍之內。電影機的鏡頭是向世界開放的」。這段話既准確地概括了盧米埃爾的電影觀念,同時也體現了電影與生俱來的記錄的本性。
可是,對於這一點電影理論界和電影史學界開始給予應有的重視,卻是50年代以後的事情。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和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主張從「電影本體論」出發,深入探索電影美學,並將盧米埃爾「活動電影」所具有的「當場抓住的自然」的「照相性」,視為電影的本性。從此,人們對於盧米埃爾的影片才有了更為恰當的評價。盡管電影藝術的歷史深受傳統藝術的影響,不斷地向著探索「人類的心靈」的方向發展。然而,盧米埃爾的「電影機的鏡頭是向世界開放的」這一點,卻為我們研究電影美學奠定了更為廣闊的、更為科學的基礎。
「雖然,盧米埃爾兄弟依然認為自己是製造家、科學家,而不是藝術家」。他們使用「活動電影機」拍攝和放映影片,更多的是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學發明及其機器的性能。他們始終沒有改變「風吹樹葉,自成波浪」的記錄景緻的方法和目的。但是,在盧米埃爾的影片中卻無可否認的存在著一種潛能,即電影可以運用於敘事,可以變為一種講故事的工具。因此,電影便很快地被藝術家們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