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根據電影思潮去分析電影代表作

根據電影思潮去分析電影代表作

發布時間:2023-01-12 05:54:40

A. 《當代電影思潮》---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在展開對這本書的討論之前,按照慣例,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當代電影思潮》這本書。《當代電影思潮》是由范志忠撰寫,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而這本書分為世界電影的敘述範式和世界電影的美學流派兩編。

我並沒有讀完整本書籍,而是挑選感興趣的幾個章節進行閱讀。本次讀書筆記我將談談我印象較深的一個章節---新浪潮與歐洲現代主義電影。第一節,鏡頭的曖昧性與多義性。剛看到這個標題時,我只是片面的理解了一下這個子標題的含義。鏡頭的多義性,顧名思義,即為鏡頭的多種含義。我當然能理解多義性的意思。就是鏡頭能夠表達很多種不同意思的畫面,但是整個章節看下來,好像並不是我理解的那樣。書中許多專業性的言論混合一些具有歷史性的電影作品,讓我讀起來有一些生硬和費勁,許多文字我閱讀了幾遍,也沒能理解作者所說的真正意思。或許是我知識過於淺薄,沒有了解過多的電影史,才讓我未能理解一些言論。但是書中的一些話語也帶給我一些深刻的思考。例如,書中說,「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揭示真實,電影與生俱來就具有一種特殊的捕捉自然與生活的能力。電影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對於這句話,當我看到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很多想法,但是當我想記錄下來時,卻不知如何下筆。對於這段話,我想淺談一下我的想法。有時候我覺得一部電影好看與精彩,通常同時都會產生一種特別的共情能力。很多時候我們憧憬電影里的美好結局,是因為我們生活中很少出現完美的結局,所以我們滿足了內心的嚮往,電影不斷往現實生活中靠近,但又永遠不會與生活交叉,所以說,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我很喜歡電影,是因為很多時候,電影可以在那一小段時間里,講完一個人一生的事情,電影比其他任何藝術都來的直接與明了,不抽象、不冗長、不張揚,實實在在。

除此之外,書中的長鏡頭理論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長鏡頭理論:「敘事的真實性是與感性的真實性針鋒相對的,而感性的真實性是首先來自空間的真實」。蒙太奇理論的處理手法,是在「講述事件」,這必然要對空間和時間進行大量的分割處理,從而破壞了感性的真實。與此相反,長鏡頭則在於「紀錄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實空間和時間」,要求「在一視同仁的空間同一性之中保存物體」。結合本學期的學習經歷,我能對於這個理論是思考完全來源於實踐。本學期有一個紀錄片的拍攝,而紀錄片的整體拍攝過程和整體內容都是有一個個長鏡頭構成的,正是由於這一個個長鏡頭,表達出主人公的真情實感,沒有腳本和擺拍,所有的鏡頭都是主人公的真實經歷和真實感受。

而在閱讀這一章節中,有許多詞句表達了一些電影創作者對電影的態度,所以我想摘抄下來。

·《奇遇》與隨後的兩部影片《夜》、《蝕》並稱為「人類感情三部曲」。影片拒絕使用主觀鏡頭,不再從劇中人物的視角去拍攝場景。這樣既表現出人物與環境的隔膜和疏離,也阻止了觀眾對人物的認同與共鳴,大量的缺乏生氣的空鏡頭也就充斥於整個影片。

·安東尼奧的《波河的人們》,將影片的重點放在人物,尤其是中上層社會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並非以戲劇性的沖突來結構情節等等。考察每個人本身,揭示他的內心世界,從中看出他歷盡滄桑以後——這包括戰爭和戰爭結束後的局勢,現實生活中一切足以給個人和社會留下烙印的重大事件——在內心存留下來的一切,看出那種剛剛露頭的不滿心情,它大致地預示了後來在我們的心理、情感甚至道德觀念上發生的變化。

他們代表著不同時期不同的電影創作者的電影態度,他們用自己個人化的電影語言創作出精彩的影片,表達他們對電影的態度和理解。而拍攝出來的電影的故事,也帶有強烈的時代背景和個人情感。

行文至此,是我對這本書的部分理解,等度過這段忙碌的時間,我想深入的閱讀完這本書,他帶給我的思考和對電影的理解,或許是我看十部甚至一百部電影都無法得來的。我原以為我看懂了每一部電影,但是再看電影前,我並非了解導演的創作目的,就試圖以觀眾這個視角來對電影進行評價。一部好的電影並非只有完美的電影畫面和流暢的運鏡,創作的目的,傳達的信息更是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標准吧。

B. 新浪潮電影流派

法國電影「新浪潮」與「左岸派」
來源:http://ent.cn.tom.com 作者: 2004-03-22 16:48:54

1958年,當克羅德·夏布洛爾的影片《漂亮的塞爾其》和讓·魯什的影片《我這個黑人》等,一批較新穎的影片紛紛出現在法國銀幕上的時候,法國《快報》周刊的專欄支記者法朗索瓦茲·吉魯,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這個名詞來談論當時的法國電影。這些由不知名的年輕人製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導演資歷為基礎的製片方法,帶給法國電影一種清新的氣息。這時幾乎所有第一次參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的帽子。就連阿侖·雷及拍攝的《廣島之戀》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年,特呂弗拍攝的《胡作非為》獲得了雖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從此確立了新人的地位。從1958年一1962年的5年間,大約有200多新人拍出了他們的處女作。真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洶涌潮流沖擊面來,鋪天蓋地勢不可擋。它創造了法國電影史、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跡。同時,不僅改變了法國電影的面貌。也改變了世界電影的面貌 .1962年《電影手冊》雜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這一名詞「新浪潮」作為一次電影運動(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三次電影運動)被載人史冊。

然而,由這么多積極熱心的人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肯定會形成一種混雜的創新,即相異的追求,不同風格的創新。既然匯合成一股「浪潮」,就必須有其共同的東西,這共同的東西就是,他們一致地反對當時流行的所謂「優質電影」。這種「優質電影」實際上是一種被大眾興趣所左右的,按照陳規俗套製作的商業影片。面對這一時期的電影新人們則是要以一種藝術趣味來替代商業趣味。他們聲勢浩大的奮起推翻和打碎舊存的製片秩序。這一次運動對商業電影的確形成了極強烈的沖擊。所謂「新浪潮」,可貴之處關鍵在於「浪潮」二個宇。綜觀世界電影史,從未見過有像這樣一次,有這么多的人共同參與到一場電影革新運動中來。然而,有著共同的敵人並不能說明有著共同的美學觀念和美學追求。因此,這里大致分為兩部分進行分析和研究。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二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與「左岸派」的大致比較

1.從他們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志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里維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里葉等;有戲劇家雷乃、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而真正搞電影的只有克里斯,馬克一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比「新浪潮」導演高。

2,從時間上看:『『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8年為誕生的日期。而「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3.在年齡上著:1958年「新浪潮」的幾個代表人物還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特呂弗和路易,馬勒是26歲,戈達爾和夏布洛爾是28歲。而「左岸派」的導演們在1958年大多數已經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葉是36歲,高爾比和馬克是37歲,杜拉是44歲。他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有的當過游擊隊員,有的被捕過、流放過,死裡逃生。僅這一條,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導演的經歷與閱歷比「新浪潮」導演要豐富、復雜,他們對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

4.從影片主題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而作家電影則較多採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地採用人稱來敘事;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5.從拍攝地點的選擇上看;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范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從美學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7.從製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導演們以一種潦草的、半即興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短,一年有時能夠拍攝好幾部影片;而「左岸派」導演卻是以仔細琢磨的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常常是好幾年才拍攝完成一部影片。

8.從影片通過檢查方面看:「新浪潮」電影由於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順利地通過放映(除戈達爾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電影由於背景比較復雜,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煩。比如:雷乃和馬克拍攝的《雕像也會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長達12年之久。雷乃《廣島之戀》原定參加戛納電影節正式比賽,結果中途被撤下來,只獲得一個評論獎。馬克拍攝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寫罷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見》(1967年)也遭受到同樣的命運。藝術家採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情感與選擇,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國電影中尚不多見。「左岸派」電影是對商業電影的一次強有力的沖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左岸派」導演的作家電影是法國五、六十年代「先鋒派」。

C. 什麼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對世界電影美學及電影拍攝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成為西方電影在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電影現象。

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他們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電影藝術家們一樣,不顧忌傳統,富有創造性和探索精神。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美學特徵: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的形成受到了文學、繪畫、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僅源自本土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有其它國家藝術思潮的侵蝕。

首先,義大利自身的藝術傳統不容忽視。從但丁、薄伽丘和文藝復興三傑到巴洛克時期的卡拉瓦喬、卡諾瓦;再到十九世紀後期維爾加,以及接受了其思想的馬斯卡尼、普契尼等歌劇家,現實主義在義大利擁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其次,三十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的導演也對新現實主義的創作者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德·西卡和羅西里尼都曾公開表達過對雷內·克萊爾的敬仰;維斯康蒂給讓·雷諾阿的短片《鄉間一日》(Partie de campagne, 1936)做過助理。

安東尼奧尼也曾在馬塞爾·卡內《夜間來客》(Les Visiteurs Soir, 1942)的片場擔任過職務;翁貝托·巴巴羅更是在評論中將維斯康蒂的《沉淪》同《霧碼頭》(Le Quai des Brumes, 1938)相提並論。

D. 「第五、六代導演」是指什麼時期代表作有哪些他們在影片拍攝時需要做什麼

第五代導演指的是以北京電影學院82屆畢業生為主題的一代電影導演。

1984年,陳凱歌拍出了《黃土地》,之後陸續有吳子牛的《黑谷喋血》,陳凱歌的《大閱兵》《荊軻刺秦王》《霸王別姬》胡玫的《女兒樓》,田壯壯的《盜馬賊》,黃建新的《黑炮事件》,張藝謀的《紅高粱》等等大批優秀作品問世。

這批導演成長於中國社會大動盪中,文革浩劫使他們不得不在底層頑強搏擊,上山下鄉,當兵……十年文革結束,他們得以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系統的電影知識理論,西方的哲學美學價值影響了他們價值觀美學觀的形成,而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思,反思思潮相適應。

這個時期,就是新啟蒙運動時期。第五代的啟蒙主義先鋒電影思潮作為新啟蒙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具有一致的啟蒙立場——重估一切價值的批判反思精神,這里的反思思維不僅指向歷史,也將矛頭對准了現實。他們在電影語言和社會反思兩個方面,對電影界形成了雙重沖擊。

在電影語言方面,第五代電影追求宣言式的闡述,其聲音,光線,物質空間,都凝聚著創作者的意圖,他們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在炫彩,需要時,刻畫人物,鏡頭運用燈都立秋表型立意,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強烈渴望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將形式與內容大道完美的結合。

第五代作為啟蒙主義的先鋒電影思潮,《紅高粱》的出現被認為是其文化的總結標志,他以閹割閹割者的場景,象徵性地小傑了再異族文明的再度沖擊面前,國人的顯示教練車與震驚體驗。而童年出現的《孩子王》從文化,哲學層面上展示了一系列內涵豐富的語義含義,展示了文化與生命的兩難對立,這種對立蘊含著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意識。

總體特點:從動亂中成長,有強烈的探求渴望和主題意識,希望運用獨特的方法去表現紛繁雜亂的歷史和現實。

以生成的歷史思考和敏銳的哲學思辨角度來解釋社會變化的的歷史淵源,剖析承付的傳統觀念,展現民族的生動汽運,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情感。


第六代導演

界定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忠厚其進入北影電影系,就是年代後開始指導電影的一批年輕導演。基本沒有受過文革影響,並不存在收到壓抑的切膚之痛,中學時代至承認時期,真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舊體制舊觀念的消融,崩潰,各種新潮思想的發生於建立伴隨著他們成長,他們經歷了八九十年代經濟轉軌帶來的劇痛,也基尼了電影從所謂神聖的藝術走入生活,還原成一種文化消費產品的無奈。這決定了他們對於傳統和一切舊事物都習慣站在懷疑和審視的立場上。

主要人物:張元《北京雜種》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
管虎《頭發亂了》
婁燁《周末情人》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
陸川《南京南京》
寧浩《綠草地》

參考鏈接:網頁鏈接

E. 老人與海電影的影視特徵或者思潮是什麼

二十世紀外國文學發展概況

20世紀是一個人類走向全球化的世紀,20世紀的文學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的。打破國界,打破封閉,成為全球的共享資源,構成了20世紀文學發展的主流態勢。

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基本特徵:

1、文學思潮從單一走向多元

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種種悲觀主義哲學的流行,人們已不再自信能真實地認識和反映生活,也不再相信種種抽象的理想,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都不再一統文壇,形形色色的現代主義流派登上文壇並成為20世紀世界文學的主潮之一。此外,隨著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在一些國家的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文學也成為20世紀世界文學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現代主義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誕生並流行於20世紀的許多文學流派的總稱,主要包括象徵主義、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等十多種文學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別是戰後,出現了許多新的文學思潮和新的文學流派。它們一方面繼續反對19世紀的現實主義傳統,另一方面也反對新的「傳統」,即流行於20世紀前期的現代主義,反對現代主義將文學變成了精神貴族的深奧、晦澀的文字迷宮,主張把文學拉回到現實--即變成普通人的輕鬆通俗的文字游戲。這些稱為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和流派,其實在表現生活的異化和人生的迷惘方面,與前期現代主義一脈相承。後現代主義深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它主要包括存在主義、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等。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等流派產生於法國,並從法國傳播到其他地區。「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產生於美國,魔幻現實主義則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各國。

2、東西方民族文學間由沖突回應到綜合交融

現當代亞非文學面臨歐美文化的強勢沖擊。歐美的各種文藝思潮相繼進入亞非各國。亞非文學不僅在文學觀念上,而且在文學形式上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不少國家都出現過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等文藝思潮,歐美的主要文藝樣式也被介紹到亞非地區,並且被廣泛接受。歐美文化良莠並存,其消極面也十分明顯。亞非文壇的有識之士堅持在根植於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接受外來文化,從而成功地推動了亞非民族文學的現代化進程。

3、二十世紀三大文學主潮概述

縱觀20世紀西方文學的發展態勢,總攬西方文學的發展脈絡,其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大板塊:現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後現代主義文學。

A、現實主義文學

①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首先,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仍然是作家們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紀上半葉,「羅蘭主義」是現實主義作家的基本立場。他們猛烈抨擊不人道的社會現實,批判社會對人的異化,譴責統治者的殘忍和法西斯主義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損害的下層人民,同情無產階級革命,嚮往沒有人壓迫人的美好未來。但由於把「博愛」當作出發點和終點,宣揚「愛能拯救一切」,視貧富均等為最終目標,因此在本質上因襲了19世紀的傳統而沒能達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階級斗爭觀點或社會主義思想去觀察社會現實,試圖站在嶄新和時代高度去分析問題。50年代以後,現實主義文學中的人道主義出現了革命傾向,作品中的勞動人民不再是受命運擺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於跟罪惡勢力作斗爭的「強者」。

其次,作家們始終堅持真實性這一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基本原則。以現實的、具體的、變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為描寫對象,從人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中探討人生底蘊,進行真實的審美反映。他們以巨大的熱情和批判的眼光審視復雜、殘酷的現實,歷史主義地表現客觀世界的發展過程,力圖通過對人物的性格、命運和環境的藝術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無法解決」的問題,令人信服地揭示舊制度、舊生活無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趨勢。較之19世紀現實主義,叨世紀現實主義在反映現實的及時性和擷取題材的政治性上更進了一步。許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寫的事件剛剛結束甚或還未結束時就寫了出來。而且,在反映現實之中寄託了改變現實的願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鮮明。有的還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為題材,展現著名政壇人物的政治活動。

第三,描寫重點的內向性和主觀化,藝術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並蓄。「向內心世紀掘進」是20世紀歐美文學和美學的一股潮流。現代主義各流派在表現主觀真實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轟動效應,使現實主義文學引起藝術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調整。20世紀的現實主義跟傳統現實主義的較大差異,就在於突出了人物的主觀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寫。作家們在綜合中不斷創新,既融會了自然主義的客觀寫實手法,又汲取了象徵主義手法、意識流手法等現代主義的藝術技巧。諸如內心獨白、夢幻描寫。潛意識表現、性心理描述、時序顛倒、荒誕變形、多角度的情節發展和多層次的結構形式等等,這些在傳統現實主義中不被採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藝術手段,在二十世紀的現實主義作品中已是屢見不鮮、習以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強調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寫。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紀西方文化的一個根本特徵。而現實主義作家素以直面人生為本色,面對20世紀復雜錯綜的社會生活和變幻莫測的世態人情,他們在考察和分析的過程中強化了客觀務實的立場,疏遠或放棄了理想化、單一化的思維方式。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正面人物,他們有對生活目標的執著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內心世界復雜,在具備某些閃光點的同時,並存著許多並不高尚甚至並不道德的思想品質。另一類是有缺陷有弱點的普通人,他們低能、笨拙、脆弱,有時還怯懦;對生活有點渾渾噩噩,或許還帶點玩世不恭;但他們是好人,並不為非作歹,並不損人利己,而是實實在在地幹了不少被人忽視、被人不屑卻有益於社會的事,世界正是由他們組成的。

②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手段:

不拘泥傳統,勇於吸納,勇於博採,大量吸收現代主義的技巧和思路,其創作手段更加豐富,呈現多元化。.創作手段的合流使得人們很難判斷出作家究竟崇尚現實主義還是崇尚現代主義。例如,海明威的小說《永別了,武器》明顯趨向於現實主義;而他的《乞力馬扎羅的雪》則堪稱意識流小說的扛鼎之作;他的《老人與海》更接近於象徵主義.兼容各類流派特色的作家很多,不勝枚舉.諸如當代美國著名作家劉易斯,辛格,女性主義作家群,又如法國的加繆,薩洛特,奧地利的茨威格,德國的伯爾,皆屬橫跨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作家。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現實主義再一次崛起,重整雄風,勢頭強勁,例如曾經傾向於後代的伯爾,格拉斯,戈爾丁,艾米斯,有其明顯的回歸傳統,,回歸現實主義的傾向。.由於現實主義重視情節,重視人物刻畫。使得小說很容易改編成網路文學或者電視劇,這對於進入21世紀的新生代或者新人類來說,顯然更富有吸引力。總之,新世紀快餐文化大大地促進了現實主義的興旺。

B、現代主義文學

①現代主義文學的背景和特點

現代主義是現代各種反傳統的文學流派的總稱。現代主義之所以激烈反傳統,原因恰在於文學的生命植根於創新。.工業文明的急劇發展,現代哲學的興起,則為現代主義對資本主義弱肉強食劇烈競爭的社會焦慮和普遍的絕望則構成了現代主義的社會土壤。因而,現代主義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危機的文學,,是資本主義文化危機和精神危機的必然產物。

現代主義文學在思想內容上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周圍世界的荒謬和人的孤獨無援,在藝術手段上是採用荒誕的情節和非現實的圖景及人物,並用時序跳躍,時空顛倒,語言隱晦等方法,來強化文學作品的表現力,以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現代主義針對現實主義文學反其道而行之,一切均屬「反傳統」。

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並不是絕對的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並在互相競爭中生存、發展,共同構成歐美文壇上絢麗多彩的景觀。

②現代主義文學家及代表作

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劇是典型的現代主義作品,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兩個流浪漢之口闡明「在人類的荒誕處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悶」這一戲劇主題。美國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被視為現代社會各種制度的本質寓言和縮影。

C、後現代主義文學

①背景及特點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出現自然有其歷史的、文化的背景。一般認為, 後現代主義文學興起的直接導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西方動盪不安的社會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的駭人昕聞的暴行以及原子彈爆炸給人們以極大的震動, 使人們對昔日一貫遵從的社會道德標准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進一步激化。

這樣一個「非人化」社會的出現同西方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發展使得社會信息化、程式化、電腦化, 社會越來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機器, 將每一個人都變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齒輪、小螺絲釘。昔日過度激化的勞資矛盾轉化為技術和管理矛盾。二十世紀以來大眾傳播媒介和交通、通訊的發展使整個人類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空間的障礙被迅速地跨越,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類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上。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起還同結構主義, 尤其是後結構主義的興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後結構主義揭露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的偏見和自相矛盾, 打破既定的文學標准, 將意義和價值歸之於語言、系統和關系等更大的問題。後結構主義認為, 文本不是作者和讀者相遇的固定地點, 而是一個表意關系所在。意義是不確定的, 一切意義都在"延異"中發生變化。受後結構主義影響的女權主義、新歷史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文化思潮進一步將這種解構中心、消解權威的精神擴展到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的方方面面。

顯然,以上後現代主義哲學為後現代主義文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後現代主義文學是後現代主義精神的形象表達。總的說來,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不確定性的創作原則。被譽為「後現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美國作家唐納德·巴塞爾姆就這樣聲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確定原則。」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不確定性又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主題的不確定、形象的不確定、情節的不確定和語言的不確定。

第二、創作方法的多元性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不確定創作原則必然導致其創作方法的多元性。多元性也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又一基本特徵。後現代主義文學創作的多元性元疑同這種文化的多元性傾向不無關系。後現代主義文學的這種多元性特徵主要體現在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融合貫通之中。

第三、語言實驗和話語游戲

後現代主義文學首先要揭露的就是所謂"現實"的虛假性, 即「現實」只不過是語言虛構的假象。在這一點上, 後現代主義的元小說可以作為代表。元小說( 又稱反小說 )就是以戲仿( 或諷仿 )為主要範式, 對小說這一形式和敘述本身進行反思、解構和顛覆, 這就在形式上和語言上導致了傳統小說和敘述方式的解體, 宣告了傳統敘事的無效和虛假。

②流派

後現代主義的流派很多,最著名的有:法國的存在主義,新小說派文學,英國「憤怒的青年」文學,德國的廢墟文學,美國的黑色幽默文學,女性主義文學,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其中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有:法國新小說派的西蒙,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薩特,家繆,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阿斯圖里亞斯和馬爾可斯等等。

D、三大文學主潮之間的聯系及影響

第一、後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精神雖然與現實主義相去甚遠, 但在表現手法上卻有著許多相通之處。譬如魔幻現實主義就是後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神奇結合。魔幻現實主義是後現代文化的產物, 其總體精神及創作方法都具有鮮明的後現代特徵, 但是, 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從來就沒有遠離過現實主義。

第二、在大部分分歧點上,現代主義文學與後現代主義文學似乎都只是一個自覺程度上的差異。它們與其說是異中之同,不如說是同中之異,所以,要將二者嚴格地分開幾乎是不可能的。幾乎所有的後現代主義作家都受到過現代主義作家的影響,而許多現代主義作家又常常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某種後現代色彩。喬伊斯是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家,但近年來他又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的開創者。

第三、二十世紀以後,歷史的重心逐步轉向悄然崛起的現代主義文學。在這個歷史性交替的轉變過程中,在現實主義作家的營壘中,分化出一批結合現代主義手法的大家。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較多使用現代主義手法進行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內戰並負重傷,還曾短暫赴華報道日本侵華戰爭。他的代表作是《老人與海》。作者那「一個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的生存信念,給人以一種深刻而帶有悲愴意味的人生啟示。

4、二十世紀文學與十九世紀文學的基本關系。

二十世紀的文學,是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並走向新的繁榮的階段。這一時期,歐社會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在這些國家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十月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席捲歐美的經濟危機、五花八門的社會思潮,使得西方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人們的精神文化意識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歐美出現了流派林立、思潮更迭頻繁的復雜化局面。但是,二十世紀的歐美文壇上現實主義、現代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三大思潮,其中又以後兩者的影響更大。現代主義文學是一種具有「反傳統」傾向的文學,它表現了歐美傳統文學在新時代的轉型與創新;二十世紀現實主義是歐美傳統文學,即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在新時代的延伸,但是因為其深受西方現代文化思潮和現代文學的影響而出現了與傳統現實主義文學之間的差異,顯示出現實主義文學在二十世紀的深化和拓展。因此從本質上說,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都是對傳統文學的繼承和發展。

F. 世界電影的發展階段及代表作

1、開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2、電影初期成長為藝術,1896-1912年,代表作——《火車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大火》、《拯救遭難者》等影片,盧米埃爾創造了最早的新聞片、旅遊片、紀錄片、喜劇片等影片樣式。

3、電影藝術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藝術家的勇氣拍攝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無聲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在1916年又拍攝了《黨同伐異》。這兩部被譽為電影藝術的典基之作,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4、電影藝術重要發展期,1946-1959,蘇聯的一些電影工作者拍攝出了一批有感情沖擊力的戰爭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傳記片。如《青年近衛軍》、《攻克柏林》、《易北河會師》等。

5、電影多樣化,1960年,以非理性為基本特徵,是對戲劇化電影更大的一次沖擊。這次電影運動以夏布羅導演的《漂亮的塞爾傑》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呂弗《四百下》,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在戛納電影節引起轟動為開端。

G. 電影發展的階段及代表作

一、電影的發展歷史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重要時期,分別是形成期,發展期,成熟期。

1、電影的形成期

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隨著技術的不斷變革與進步, 1895年3月22日,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

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被稱為「電影之父」。

這個時期的電影在技術上推行標准化,藝術上講求構圖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這些早期電影過於貼近現實,而且影片時間很短。電影持續放映了一年半時間以後,人們的興趣就在明顯的減弱,以至最後再也無人問津了,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局限和自然主義的局限造成的。

2、電影的發展期

1902年,梅里愛根據儒勒凡爾納和HG威爾斯的兩部有名科幻小說編導了著名的科學幻片《月球旅行記》,這是他的高峰作,在電影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一時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攝了《火車大劫案》的鮑特。

鮑特在《火車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個場景來構成一部電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愛的影片都是從頭到尾一個鏡頭。1913-1926年,無聲電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尋仙記》、《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摩登時代》和《淘金記》等。

這些電影具有鮮明的現實
感和尖銳的諷刺性及雅俗共賞的大眾化特色。薩杜爾先生對其作品作了如下評論:「卓別林的影片是唯一能為貧苦階級和最幼稚的群眾所欣賞。同時又能為水準最高的觀眾和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所欣賞的影片」。

3、電影發展的成熟期

1927年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誕生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聲音使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發展成視聽結合的銀幕藝術,實現了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極大發展了電影的本性,為電影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

1935年,馬摩里安攝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彩色膠片的發明,使得電影藝術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聲音和色彩促使電影更趨近於自然。有的電影創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

電影從此進入了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階段,並在同其他藝術的關繫上,從過去單純的摹仿吸收進行到有取有舍的階段。此外,更值得重視的是,電影這時的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品,而是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的藝術門類了。

(7)根據電影思潮去分析電影代表作擴展閱讀:

電影創新:

立體放映早在電影發明之前就已出現。1868年,亨利·達爾梅達就曾用紅綠兩種光線把畫面重復投射到銀幕上,觀眾可以透過一種紅綠雙色的鏡片把兩個畫面混合成黑白立體形象。

這種方法日後被稱為「雙色立體放映法」(Anaglyphe),曾在1935年前後被路易·盧米埃爾及美國的米高梅公司用來放映短片。

「雙色立體放映法」的缺點是使人們不能看到彩色,所以(尤其在德國)有人用兩片無色的偏鏡片(Polarlides)來代替原先的紅綠鏡片,使光線從左邊或右邊偏離分散。

到1950年,這種方法開始走出實驗室,在義大利、匈牙利和英國作公開的表演。

「星涅拉馬」式寬銀幕電影是和立體電影同時在紐約出現的,不過它的流行要持久得多。這種電影的發明者弗萊德·華勒(1954年故世)在放映時採用凹三面銀幕和立體音響。

就如阿貝爾·岡斯和機械師德布里於1927年和1935年在巴黎兩次放映《拿破崙》時所用的方法那樣。1940年華爾特·迪斯尼在美國幾個城市裡放映他的影片《幻想曲》

時也採用三條音帶與三個擴音器,來產生立體聲的效果。

「星涅拉馬」式寬銀幕電影用3架放映機,300平方米的凹三面銀幕,6條聲帶和將近20個擴音器。它在紐約獲得如此大的商業成功,以致觀眾要好幾個月前預訂影院的座位。

經過十年獲利的經營,到1962年年底世界各地共有140家「星涅拉馬」電影院,放映麥克·托德、茂里安·古柏、路易·德·羅希蒙等人拍攝的九十部影片。

這些影片當時還不是故事片,而是一些旅遊紀錄片,引導觀眾漫遊世界五大洲。當表現交通工具(火車、飛機、小汽車、直升飛機、游覽小火車等)迎面飛馳而來時,尤其能產生驚人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史

H. 不同電影思潮對我國電影創作有什麼影響

中國電影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悠長的、不可磨滅的印跡。印跡的內核,正是深藏其中、浸潤內外的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意蘊與風情神韻。這也正是中國電影得以獲得中國觀眾的認同(盡管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觀看率)而前行至今的原動力。仔細觀察電影創作的主體——主創和電影創作的本體——作品,舉凡成功者,無不張揚了獨特的民族精神,具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從而贏得電影創作的客體——觀眾的喜愛與喝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電影觀眾的審美取向無疑也在變化;但縱觀百年影事,人們對於電影的接受,無論就其作者或作品,無論就其內容或形式,依然投射著中國電影以其深入底里的民族特性而得到觀眾的認可,其中有著內在的規律可循。

I. 西方電影的發展史

一:電影的的發明

1895月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鋪辛路十四號的「大咖啡館」地下室中第一次公開售票播放電影,標志著電影的正式誕生。

此後,電影影響愈大,被成為「機械文藝女神」。

其誕生和成長的歷 史,也即是連續攝影的機器、堅韌敏感的膠片和連續放映的機器這三種技術手段改進的過程。

(一)視覺殘留原理(0.1s~~0.4s)

比利時:普拉托

(二)照相技術

1.1824年,法國:尼艾浦斯——《餐桌》(世界第一張照片)

2.英國:穆布里奇——第一個將照相術用於活動攝影

3.法國:馬萊——1882年,第一次用一台攝影機拍攝電影

——1888年,第一架電影攝影機誕生

(三)動畫

1888年,法國:雷諾——光學影戲機

(四)膠片

1889年,愛迪生vs伊斯曼工廠合作創制

(五)放映機

1.1894年,迪克遜vs愛迪生——電影視鏡

2.法國:奧古莫斯

3.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活動電影放映機

二:電影美學思潮與流派

(一)寫實主義

1.樸素寫實主義(電影是「重現生活的機器」)

盧米埃爾兄弟——《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進站》

2.紀錄片派

(1)美國:弗拉哈迪(人類學紀錄流派)——《北方的納努克》

(2)維爾托夫(電影眼睛派)——《電影真理報》《電影眼睛》《前進吧,蘇維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3)英國:約翰*格里爾遜

《飄網漁船》《從鄉村來到城市》《夜郵》

(4)荷蘭:尤里斯*伊文思——《橋》《雨》《四萬萬人民》《風》

3.德國新客觀派(即「街道電影」)

卡爾*格呂納——《街道》

喬治*派勃斯特——《沒有歡樂的街》

布魯諾*拉恩——《街頭慘劇》

4.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派

(1)先驅者

雷內*克萊爾 讓*維果

(2)代表人物

讓*雷諾阿——《母狗》《游戲規則》(最終確立世界電影寫實主義傳統並形成系統的寫實主義電影語法)

5.義大利新現實主義

(1)口號

「還我普通人」「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

(2)誕生標志

1945年,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3)代表人物

羅西里尼 維斯康蒂 德*西卡 西柴烈*柴伐梯尼 德*桑蒂斯

(4)代表作

《偷自行車的人》《羅馬11時》《艱辛的米》《溫別爾托*D》

6.心理式寫實主義

(二)現代主義

1.歐洲先鋒電影運動(以法國先鋒電影運動為主)

(1)創始人

法國:路易*德呂克

(2)代表作

《機械舞蹈》《幕間休息》《一條安達魯狗》《卡里加里博士》

2.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1)代表人物

安德烈*巴贊(精神之父) 特呂弗 戈達爾 夏布羅爾 雅克*里維特

(2)代表作

《精疲力盡》《四百下》

(#)註:左岸派——《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3.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運動

(1)米*安東尼奧尼——《奇遇》《夜》《蝕》《紅色沙漠》《放大》

(2)費德里科*費里尼——《道路》《八部半》

(三)娛樂電影

1.重要人物

梅里愛 愛森斯坦 普多夫金

格里菲斯——《一個國家的誕生》

2.中心:好萊塢

(四)政治電影

1.法國

(1)代表人

雷內*阿利奧 卡蘭*卡爾茲 雷內*伏幾埃

(2)代表作

《 *** 中的鐵路員工》《這僅僅是開始》《溫德爾工廠的復工》

2.義大利

(1)代表人

塔維亞尼兄弟 弗朗西斯科*羅西

(2)代表作

《懷疑》《奎伊瑪達》《馬太伊事件》《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對一個不受懷疑的公民的調查》《工人階級上天堂》《希特勒的最後十天》《墨索里尼的最後行動》《我們曾如此相愛》三:好萊塢電影

(一)好萊塢影都簡史

1.1909年11月,「好萊塢之父」格里菲斯率領劇組至此拍攝影片

2.八大影片公司

米高梅(MGM) 派拉蒙 華納兄弟 20世紀福克斯

雷電華(RKO) 環球 聯美 哥倫比亞

3.好萊塢製片業五大基本特徵

高成本 高科技 高片酬 高收入 高利潤

(二)好萊塢電影發展史

1.默片時期(1896~~1923)

卓別林——《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

勃斯特*基頓(喜劇電影奇才)(石面人)——《航海家》《將軍號》

哈洛德*蘇埃德

哈萊*蘭登

2.有聲電影時期(1923~~1932)

(1)1926年,華納:《唐璜》

(2)1927年,華納:《爵士歌王》

(3)1927年,《紐約之光》(標志有聲電影正式誕生)

3.蓬勃發展時期(1932~~1941)

(1)演員

MGM:葛麗泰*嘉寶 克拉克*蓋博 瑙瑪*希拉 費雯*麗

華納:卑蒂*戴維斯 亨弗萊*鮑嘉

派拉蒙:瑪琳*黛德麗 克勞黛*考爾白 賈利*古柏(英雄明星)

電影神童:奧遜*威爾斯

(2)代表作

《安娜*克里斯蒂》《瑞典女王》《茶花女》《亂世佳人》《一夜風流》

《告密者》《公民凱恩》《一個明星的誕生》《紅衫淚痕》

《綠野仙蹤》《呼嘯山莊》《關山飛渡》《費城故事》《蝴蝶夢》 《青山翠谷》

4.二戰時期(1939~~1945)

《血雨腥風》《大獨裁者》《納粹間諜的自白》《希特勒的子孫》

《納粹黨徒》《卡薩布蘭卡》

5.二戰後時期(1945~~20C70S末)

威廉*惠勒——《黃金時代》

約翰*休斯敦——《寶石嶺》

金*維多——《太陽浴血記》

賈利*古柏——《弗吉尼亞人》《永別了,武器》《戰地鍾聲》《正午》

亨弗萊*鮑嘉——《非洲皇後號》《馬耳它之鷹》《黑道》《夜長夢多》

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戰爭與和平》《窈窕淑女》

瑪麗蓮*夢露

伊麗莎白*泰勒

凱瑟琳*赫本

6.20C70S末~~20C80S末

《克萊默夫婦》《普通人》《母女情深》《墜入情網》

《金色池塘》《雨人》《為黛西小姐開車》

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系列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大白鯊》《奪寶奇兵》

《紫色》《太陽帝國》

7.20C90S~~

《木乃伊》《駭客帝國》《第六感》《女巫布萊爾》《諾丁山》《落跑新娘》《間諜奧斯汀》《老爸向前沖》《將軍的女兒》《美國派》《泰山》《花木蘭》《獅子王》《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肖恩克的救贖》《勇敢的心》《楚門的世界》《泰坦尼克號》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名單》《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

(三)好萊塢電影業的特色

1.製片廠制度

2.明星制

3.獨立製片人制度

1977年,伍迪*艾倫《安女尼*霍爾》

斯派克*李

昆廷*塔倫蒂諾

斯蒂文*索德伯格

卡梅隆*克羅

科恩兄弟

4.類型片

(1)西部片

1903年,埃德溫*鮑特《火車大劫案》(奠定西部片基本特點)

1939年,約翰*福特《關山飛渡》(西部片特點全面形成)

《大地驚雷》《約克軍曹》《正午》

《不可饒恕》(20C90S西部片復甦標志之一)

《與狼共舞》(20C90S西部片復甦標志之一)

(2)科幻片

梅里愛《月球旅行記》

德國:弗里茨*朗格《大都市》(世界第一部現代科幻片)

英國:《侏儒》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漫遊太空》(美國第一科幻片)

《第三類接觸》《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天地大沖撞》《駭客帝國》

(3)歌舞片

《爵士歌王》《百老匯旋律》

勃斯比*伯克萊《第42街》

弗雷德*艾斯蒂爾——《高帽》《巡迴演出》

金*凱利——《雨中曲》(第一歌舞片)

(4)犯罪片

1927年,《黑社會》

《疤面大盜》《教父》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懸念大師)《三十九級台階》《失蹤的女人》《蝴蝶夢》《愛德華夫人》《美人計》《後窗》《暈眩》《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群鳥》

(一)法國電影簡史

1.盧米埃爾兄弟

《工廠的大門》《嬰兒的午餐》《火車進站》《出港的船》《水澆園丁》

2.梅里愛

《貴婦人的失蹤》《橡皮頭人》《管弦樂隊指揮》《月球旅行記》

《太空旅行記》《愛德華七世加冕典禮》

3.拉菲特兄弟

《吉斯公爵的被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麥克白》

4.印象派(20C20S)

路易·德呂克《狂熱》《沉默》《西班牙的節日》《流 *** 》

謝爾曼·杜拉克《微笑的布德夫人》

阿倍兒·岡斯《車輪》《拿破崙傳》

讓·愛浦斯坦《紅色旅店》

萊皮埃《黃金國》

5.抽象主義(20C20S)

費爾南多·萊謝爾《機械舞蹈》

雷內·克萊爾《幕間節目》

6.超現實主義(20C20S)

謝爾曼·杜拉克《僧侶與貝殼》

布努艾爾《一條安達魯狗》

7.詩意現實主義(20C30S)

雷內·克萊爾《巴黎屋檐下》《百萬法郎》《自由屬於我們》《七月十四日》

讓·維果《尼斯景象》《塔利斯》《操行零分》《駁船亞特蘭特號》

讓·雷諾阿《母狗》《幻滅》《游戲規則》《吾土吾民》

8.新浪潮運動(1958~~1962)

夏布羅爾《漂亮的塞爾其》

特呂弗《淘氣鬼》《四百下》

戈達爾《筋疲力盡》

9.左岸派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亨利·科爾皮《長別離》

羅布·格里葉《橫跨歐洲的特快列車》

瑪格麗特·杜拉《印度之歌》

J. 電影上世界上重要的電影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德國表現主義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天堂電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
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意象派電影不止是純粹抽象或韻律的電影試驗,而是企圖成為一種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溝通經驗(通常是詩意或抒情的)。

閱讀全文

與根據電影思潮去分析電影代表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光電影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92
豆瓣高分電影世界 瀏覽:294
電影院看電影怎麼購票 瀏覽:643
日本電影上映時間 瀏覽:579
電影周邊產品有哪些 瀏覽:902
微電影紅衣女子打電話 瀏覽:143
會飛的女怪物電影叫什麼 瀏覽:556
在線看澳洲電影網站 瀏覽:18
人女人是男人的未來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689
迅雷電影資源韓國女主播 瀏覽:130
微電影香水有毒未刪減在線看 瀏覽:742
血戰上海灘全程電影 瀏覽:943
成龍急先鋒電影西瓜影音 瀏覽:703
微電影父子 瀏覽:782
如何拍好一部越戰電影 瀏覽:652
微電影bd基 瀏覽:958
奷魔陳寶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20
中國第一部上映的電影1931 瀏覽:704
中影今天有什麼電影 瀏覽:954
電影片段媽媽送孩子去學校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