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你一朵小紅花視聽語言分析
送你一朵小紅花視聽語言分析如下:
電影利用視聽語言製造情緒。藉助音樂情緒與畫面升華感情,育兒也需要有一個好的載體方便家長給孩子講道理。
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生死、成長和愛的故事。聽著趙英俊深情的聲線,每一句歌詞都是一段故事。看著《送你一朵小紅花》 中的少年韋一航,有淚有笑,就像南方春天路邊的一朵小紅花,被愛包圍。
一個聲稱能「看見未來」的患癌男孩韋一航,遇見了一個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馬小遠,在深夜的露台上,兩人遙望夜空,展開了對各自所嚮往的美好世界的描述。
整部影片的聲音和場景處理,比如選擇在野生動物園外聽聲音,是人物童真嚮往外面世界的表現,而一聲聲野獸的聲音,給每句對話增光添彩。特別是韋一航和馬小遠模擬去世界各地的時候,最精彩的是模擬溶洞內,把冰塊從樓梯上扔下去,不論從景別還是聲音處理上,都足夠驚嘆。
風扇、鏡子這些道具都處理得很好,是一部不錯的影片,有笑有淚,在整場電影的過程中都可以感受到觀眾的共鳴和反應。
年輕人的困惑盡管在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時代的困惑。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是年輕人最簡單的需求。
2. 誰能告訴我運用視聽語言分析電影或動畫具體從哪些方面寫啊或者能給我提供一些例子嗎詳細一點的!謝謝
1:從人物性格塑造是否成熟
2;背景音樂與場景故事情節搭配是否符合
3:場景的色彩與人物是融合的怎麼樣
4:故事情節是否有可看性,是否具有價值或情節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外
5:特效設計的如何
6:鏡頭的運用是否能將故事的展現的完整,比如推、拉、搖、移、甩、過肩鏡頭等等的運用
3. 電影的影評中視聽語言要怎麼寫
同學你好,我們以《七宗罪》的開頭做一個範例:
《七宗罪》是大衛芬奇導演33歲的長片作品,其成熟的視聽造詣讓人稱贊,我們用最粗淺的視角,去嘗試解讀芬奇老師是如何用視聽語言構建人物。
(本文涉及劇透)
電影中,主人公賽默塞特,我們簡稱S,是一個出色的警官,做事一絲不苟,思維縝密,刑偵技術高超,有一顆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心。可人到晚年,無法根除的罪惡讓他在即將退休的年紀心力交瘁。而米爾斯,我們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頭,在地方上頗有建樹,一時間讓他忘乎所以,自以為自己是超級警察,其實性格急躁沖動,做事毛手毛腳。機緣巧合,這一「SM組合」便相遇了。
簡單介紹人物之後,我們來對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師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視聽語言要緊扣視覺和聽覺的表達,畫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豐富的,加之有人類生活的經驗,很多表達不言而喻,深諳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應手去創作。
《七宗罪》鏡頭五
M便接了個電話,從襯衣的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隨意的記在手心裡。還記得上文里S的鋼筆放在哪嗎?整齊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說導演刻意做對比,他只是把一些細節通過人物動作和美術陳設展現出來。刪去這些細節或許對情節不會產生太多影響,但是會讓故事與人物的邏輯更加合理。這便是視聽的魅力。
視聽語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別、角度、運動(攝影機運動)、照明、色彩、語言、音響、音樂,剪輯等,但所有的電影元素都是為人物和故事服務,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節,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才是電影各元素的目的。
4. 跪求一部動畫電影的視聽語言分析論文
《人狼》動畫賞析
在押井守的動畫里是不要想得到任何樂趣的。他對於人類肯定是失望的,在他編劇或導演的劇場版動畫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降至最低點,似乎每個人都脫離了身為人的屬性,而進入了某一殘酷的社會角色,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和爾虞我詐的人性陰暗面在他的電影里被持續放大,以至成為灰暗的基調,縱有偶爾的溫情,也會在瞬間被撕裂。所以對於押井守,不喜歡的人會坐立不安,因為太殘酷,喜歡的人會像中了毒癮一樣,任自己沉淪於他的陰暗世界裡,享受那一刻的殘酷之美。
故事發生在一個沒有正義的年代,描寫了一場公安部和首都警的政治斗爭。看似木訥的主角,首都警成員伏一貴在鎮壓暴民時親眼目睹女學生阿川自爆,由此結識她的「孿生姐姐」。伏一貴的首都警身份和阿川姐妹的恐怖分子身份被公安部利用,希望籍此一舉摧毀首都警的勢力。但是公安沒有想到,繼恐怖分子集團「捷克特」毀滅之後,首都圈新近崛起的第三股勢力,神秘的「人狼」也對二人虎視耽耽。在洶涌的政治漩渦中,伏一貴和阿川的命運早已被註定。
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男主角在公車上,慢慢無力的將右手搭在拉環的左手上,將頭倚過去。以及那段對話。「你是過不來的,」 「你不可以過來。」
這部畫面細膩程度堪比真人演繹的《人狼》,在政治層面著墨甚多,開場的背景介紹,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虛擬的戰後重建的社會。當然可以認為這是當年日本的投射,有些情節似乎也真實發生過,比如與政府軍對抗的恐怖主義、地下游擊隊員。當年日本的「赤軍」幾乎就是用這種方式和政府對抗的。其實雖然說在日本經濟重建期有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但並不如影片中所表現的這般激烈,只是押井守在這里把當年的政治矛盾更加表面化和尖銳化,更利於表現尖銳矛盾下的故事發展和人物刻畫。插句題外話,我倒覺得片中的情形和中國有點像:由於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失誤而引發大批工人失業,導致社會動亂因素增加,反對派利用這個矛盾挑起暴力沖突,而政府卻愚蠢地使用暴力鎮壓,結果出現惡性循環……唉,簡直就是對中國的悲觀預言,而且片中的那個專制的日本政府比之如今又壞了多少呢,希望押井守不要成為偉大的預言家。
影片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背景,也似乎在說明,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活下去的代價便是拋棄人類之間的感情,也為後來故事的殘酷性做了鋪墊。故事在四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中展開,自治警——完全受政府控制;首都警機動隊——政府組織的用於鎮壓暴力沖突的高裝備軍隊,但因其強大,有日益脫離政府控制,尾大不掉的麻煩;地下游擊隊——政府對立面,既要提防自治警,更要防備首都警;人狼組織——這個組織很神秘,他們散落在各個政府部門內部,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他們只是為自身的利益著想,他們的反擊往往致命。影片開場的一場對峙戲就很好地交代了他們的關系,同時也引出了一段感情糾葛。自治警與游擊隊對抗,卻不許首都警介入,首都警從觀望到主動介入,最後首都警擊斃游擊隊員。做為首都警的男主角「伏」在這次行動中因為對方的游擊隊員只是一個小女孩而未及時開槍,受到處分。身為伏的好友的邊見在自治警工作,卻背叛了伏,埋伏下另一投降的游擊隊女孩——和那位游擊隊員很像——做為誘餌,引誘伏與其發生關系,以便到時揭發做為打擊首都警的一個政治步驟。卻不料伏是「人狼」成員,對這一切早已知曉,將計就計誘殺了邊見,也葬送了對自己動了真情的投降女游擊隊員的生命。
可以看到,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關系都處於一種欺騙與對抗的狀態,這是一則借政治來說人性的隱喻。唯一的一對真實的關系便是伏與那位做為誘餌的的女游擊隊員的愛情。但這個愛情很快就被沉重的現實壓垮。影片被改造了的小紅帽的故事可以成為理解故事意圖的一把鑰匙。小紅帽喝了母親的血、吃了母親的肉,比喻了人類之間的自相殘殺,狼的最終勝利則徹底戳破了這個童話(也是我們生活)的溫情面紗。那些放棄了人類的感情、放棄了人類的喜怒哀樂的把自己訓練成狼的人類,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這是令人窩火的一件事,但悲劇是,這是事實。
但押井守似乎要把悲劇進行到底,這就是愛情的破滅。按說這是無可避免的,但壞在愛情發生了,若一開始就沒有愛情,這個悲劇就會止於這么一人類的變異,但當愛情破滅時,悲劇便蔓延開來,那些還是善良的人類受到了永久的傷害,這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伏也應該是動了真情的,不然他不會在屋頂和她熱烈地接吻,不然他也不會在最後遲遲無法下手,但他是狼,「任何和動物扯上關系的人的故事,都沒有好結局」這句讖語好像註定了人類在感情上的弱勢地位,這個已經變成狼的男人,就算有一刻的溫柔纏綿,就算他真的回心轉意,他的狼的夥伴會同意嗎,伏的一個惡夢給出了答案:狼群撕咬著她的身體,他卻在一旁無能為力。一旦放棄了做為人的特徵,便會成為狼。
殘酷之外是身不由己的迷茫。擁有六十年代情結的押井守用人狼系列為那個時代的日本立起一塊紀念碑。包括動畫、電影、小說和漫畫,劇場版動畫的情節與漫畫第一章有些接近,但是更加復雜和令人寒心。
5. 求一篇關於視聽語言的分析。。。。電影和動畫都行,只要對其中一段論述評析就行,大約800字左右吧。謝謝。
大一!!哥,我才高一...........
經典動畫沒研究過,經典電影研究不過人家
這有兩篇觀影後感(抄襲+原創)
愛有來生觀影議評
阿明死後,成孤魂一縷,在一棵銀杏樹下,深情等待已經投胎轉世的前世愛人50年。此鬼情到深處無怨尤(卻無怨憂),在銀杏樹下倏忽而來, 倏忽而去,銀杏樹葉紛紛抖動飄落,略帶出絲絲的驚悚之氣,鬼氣滿滿的充盈在整座小院子中。每天做鬼的阿明都會與今生的莫小玉在銀杏樹下展開一番對話,所有的前世記憶,都在阿明的講述中重現,直至夜半茶涼……
(摘錄)
這是給我感觸很深的一段影視敘述,第一次看到都是09年國慶的事了,不過這段文字一直隱隱的印刻在我心中,感覺筆墨間都印透著淡淡感傷的,就如這電影一般。
《愛有來生》這部電影作品對我來說的話應該是要強烈推薦的電影的其中之一了,它原改編自小說《銀杏,銀杏》,雖然我沒有看過這部小說,但對於一個觀影的人來說,我的感覺這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雖然內容不是原創,製作也不算是獨具風格,但整體上它被處理得非常唯美,劇情很流暢,一切朴實,順承得自然而然。雖然片中沒有美的裝束,沒有美的人物,然卻有極致美的風景,真實美的敘述,甚至於人們真誠美的祝願與內心,而這些點我想也是最重要的。
影片故事從一棵千年的古老銀杏展開,片子中阿明說:「以前我一直在想,總有一天她會來的,不管知不知道她一定還會走到這棵樹下來,但只要她來了,只要看她一眼,不管她變成了什麼樣子,我一定還能認得出她來。我就這樣一直地等 一直等……可是現在這故事快講完了 我才意識到——我從來都沒有問過自己 我為什麼要等她? 我們前世都身不由己,我以為今生能碰到她,我們可以從頭再來。我可以讓她幸福,可是我沒有想過的是:也許今生的她正生活的非常幸福,就像你一樣。我想給她的一切,她都已經有了。 其實我想要的,不就是給她幸福嗎?所以只要她是快樂的,這快樂是不是我給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
最後的談話中,她(莫小玉)慢慢起身,靜靜地說:茶涼了,我去給你續上......
終於,倒茶的瞬間,她又回到了夢境,回到了那個神秘的夢里。她終於明白,他五十年只是為了等她的回來,她也終於明白,為什麼今世的夢里永遠都是在樹下溫茶等人……
但當她再沖到樹下時,他已經離去。不過我想那一刻他也沒有一絲的遺憾,因為,她是幸福的。
劇終,女主角的哭聲——撕心裂肺,我想這不單單是陣泣涕,它漸漸變成一種情懷,一種思緒,緊緊的縈繞在我們心頭。所以,同樣在那一刻,我們——淚流滿心......
我想就如這部影片的導演所說:「這個前世今生、愛恨糾纏的人鬼故事感動了我,我就把它老老實實地拍出來。我相信只有朴實才能感動創作者,才能感動別人。」的確,片子中沒有什麼花哨的影片製作技術,故事情節也頗具有通話色彩,但它著實深深的,默默的感動了我們。劇中阿明說得認真,我們聽得仔細,女主角也似乎在聽一個故事,一個跟自己毫無關系的故事。可最終它卻這樣淡淡的感動得每個人都潸然淚下......
我想,導演能用朴實的表現去催下觀看者的眼淚這就是導演的偉大之處,而從故事的影視化表現來感動,同化每一個觀賞者,這就是電影的巨大魅力所在。
總結:述說鬼故事,裡面總透著的一股凄美和悵婉,或許有些地方的確不太符合邏輯,或許有些事的確太具童話色彩,但它總留給我們無盡的遐思與幻想……
可愛的骨頭觀影議評
同樣,這也是一部小說改編後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給我的第一感覺並不是非常好,不過其同名小說《可愛的骨頭》到是我唯一看過的電影原著,為此,花了數天認真閱讀這本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近三十周,連續在榜七十餘周的暢銷小說;推薦,當然必不可少。
這部電影我是在看到它宣傳海報後才去看的,因為海報著實很美,看了電影後我也對片中主人公蘇茜心中的那棵綠葉幻化為鳥的天堂樹和天堂里在冰下盛開的哪朵巨大玫瑰映像深刻,我向來對美麗的東西都很感冒的;其實,在看了多次這部電影後,我才感受到這部片子其實更多的不僅僅在於它技術處理畫面上的魔幻,還有它對人們之間親情,友情,甚至於淡淡愛情的唯美表現與抒發。
這部片子是被定為罪案驚悚類影片的,不過它也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有一點我真的非常佩服這部片子的導演,因為他讓這部電影不僅擁有罪案類作品那種詭異和驚悚的氣氛,還帶有一種本不可能與這種氣氛融合的童話的美好的氣息。在這部片子中首先是驚悚與唯美的融合,其次是童話與殘酷的現實融合,如果去看這部片子,我想或許都會有和我差不多的感受,那就是一邊欣賞著片中色彩斑斕陽光明媚的充滿愛的美好世界,而一邊卻流著冷汗感受著變態殺手的陰暗於詭異。但就像上部推薦的片子一樣,雖然影片中有些地方矛盾突出,但劇情卻流暢,一切都順承得很和諧,就像明亮的月光和漆黑的月色搭配一樣,他們來得自然而然......
在我寫這篇影評前,我也看了一些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其中有個人說到:「我不得不說,彼得·傑克遜(這部片子的導演)也是一個造夢大師,《可愛的骨頭》這部電影中的天堂是色彩斑斕的,猶如童話般的世界,他讓我們不得不回憶起童年、少年時代和夥伴們玩耍的美麗時光。蘇茜已經被殺死了,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但是Susie在天堂看到的人間依舊是色彩斑斕的,依舊是美好的,當然除了兇手的宅邸。」在我看來,這段評論算是很貼切的,我也有同他一樣的感受,那就是:似乎在看片子的同時我也回到了那個埋在心底的美好童年。在這一點上影片以它的獨特視角感染了我們,而這一點也是我想說的蘊藏電影其中的巨大而又深遠幽邃的魅力。
說到這,我不得不提片中有幾個場景實在是很美,雖然很童話,卻很絢爛。影片,從頭到尾,我感覺其實都是只淡淡的敘述,可在這淡淡的敘述中,時間從容的流過,那些誠摯的深情也被一點一點的傾注在了那永遠不會變色的愛之中。
片尾,一直不肯接受蘇西死去的媽媽走進蘇茜的房間,和諧的音律便伴著第一人稱視角的蘇茜的聲音:「當我媽媽走進我房間的時候,我發現這么久以來我一直在等她;等了太久太久,我都擔心她不會來了。」然後蘇茜的媽媽回過頭來,深摯的說道:「我愛你,蘇茜」...........
最後,鏡頭移向窗外,寒冬靜謐的早晨,蘇茜的獨白:「人們感覺不到我們的離去,就是我們真的決定要離開的時候,至多你只能感覺到一陣呢喃,或一陣微風低語劃過小鎮」...........
我看過原著,雖然電影所做的很多情節的修改和細節的處理和原著差異比較大,但這是的確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沒有高潮的高潮,沒有眼淚的感傷,就如同微風吹過,只在你心中留下一陣輕輕地呢喃......
6. 求編導專業影評的萬能模板
編導專業影評的萬能模板有以下五種,具體如下:
1、【第一種影評模板】
第一段:大體介紹一下電影的劇情。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段:從導演的意圖出發評論電影的主題、導演要表達的思想。
第三段:評論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情節對於解釋主題有什麼樣的幫助或者作用。
第四段:分析視聽語言,從攝影的角度評論電影畫面。
第五段:作最後的總結。
2、【第二種影評模板】
第一段:先簡單介紹導演的資歷和作品,從而引申出要評論的這部電影。
第二段:電影的音樂是如何襯托主題的。
第三段:電影的色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第四段:評論這部電影最鮮明的風格。
第五段:最後指出這部電影的一點瑕疵,並對整篇文章作總結。
3、【第三種影評模板】
第一段:概述一下電影劇情,說一下自己對電影的整體印象。
第二段:評論電影的敘事風格或者說電影講述故事的結構如何。
第三段: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鏡頭,這個鏡頭有什麼樣的作用。
第四段:這部電影和導演的其他電影做一下橫向的對比,評論電影之間的區別或者聯系。
第五段:和開頭形成呼應,作總結。
4、【第四種影評模板】
第一段:直接開門見山。指出要評論電影的某個人物。
第二段:電影人物的性格是怎樣的。
或第二段:導演如何塑造這個人物形象的。
第三段:這個人物在電影中起什麼作用。
第四段:贊美導演對人物的選擇能力。
5、【第五種影評模板】
第一段:誇贊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意義。
第二段:詳細說明這部電影有哪些突破。
第三段:對於導演意圖進行解讀。
第四段:評論電影鏡頭的風格。
第五段:電影中所處的歷史時代對自己有那些啟發或者新的發現。
7. 電影《阿甘正傳》視聽語言分析。
視聽語言分析之阿甘正傳
好萊塢一直以來都是電影的王國,大量的商業巨制電影從這里產生,進而風
靡世界。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經典的電影,
《阿甘正傳》就是一部非常
經典的好萊塢大片。
今天我們就從視聽語言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這部經典的作品。
本片改編自一部同名小說,
影片通過阿甘對自己生活的講述,
深層次的剖析
了美國當代歷史,
以幽默的方式對社會現象和戰爭進行諷刺。
作為一部以人物記
錄歷史的影片,
阿甘作為主要線索,
經歷了美國最動盪的一段歷史。
影片也同樣
倡導了美德的回歸,進行正確的精神引導,大力提倡人性關懷和人文主義精神。
它是好萊塢反智潮流電影中的經典名作。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美國社會的反智情緒高漲的時代。
於是好萊塢便出品了
一系列貶低現代文明崇尚回歸原始闡釋人性的影片。
其中
《阿甘正傳》
便是通過
一個智力障礙者的視角,
描述了美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生活的方方面
面,越戰,政府丑聞,外交,種族沖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與人們
生活的生活狀態——多數人的消極頹廢與盲目熱情。
《阿甘正傳》這部影片就是
讓美國人回顧自己的歷史,
重新審視自己。
阿甘在此片中被塑造成一個天生弱智,
卻具備了人類最優秀美德的人。
他坦盪的面對生活帶給他的挑戰,
在混亂中接受
錘煉,只沖著一個方向奔跑,最終跑向了他的終點。這是一部人生寓言,帶給人
們歡樂的同時,引發了廣泛的思考。
在這部影片中,
人物造型有很強烈的對比。
阿甘的形象出現時一般是清爽整
潔的,
與影片中出現的其他人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湯姆漢克斯成功的塑造
了一個先天性智力殘疾,
卻朴實真摯的阿甘。
幼年時阿甘拙笨,
說話緩慢而堅定,
而成年的阿甘說話滔滔不絕,
包含了一種絕對的自信。
珍妮,
她一直是阿甘的天
使,正因為聽了珍妮的話,阿甘才能永不停歇的跑著。但是與阿甘不同,她的生
活始終是隨波逐流居無定所的,
她從生活上到精神上都是個流浪者,
找不到自己
的位置。
她想成為歌星,
卻只能在街上或者色情酒吧里賣藝,
與一幫狐朋狗友們
吸毒。她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色情,暴力,毒品這些負面因素。所以影片塑造出
的珍妮的形象總是陰暗的,
模糊的。
但是她對阿甘又是真誠的,
所以在影片結尾
處,
珍妮的形象又回歸了初識阿甘時的純潔美麗。
丹中尉,
一開始出場便是狂野
的,
翻臉如翻書,
上一刻還在開玩笑下一刻又在嚴肅的下達命令。
他在戰場上一
門心思的求死,
延續他家族的「光榮」捐軀歷史。
在做完截肢手術後的丹中尉異
常絕望,
他認為生活的希望全都結束在了戰場上,
他本該死在那裡,
對阿甘的救
命之恩完全不領情。
從戰場回來後變得有些神經質,
穿著邋裡邋遢,
說話粗聲粗
氣,宣洩著他的不滿。但是在新年夜裡,他的悲傷抑制不住的外泄,讓觀眾感受
到他真正的內心世界。
後來在海上他與風暴進行搏擊,
又以不屈不撓的反抗者形
象出現。
最後「他和上帝講和」後,
以及在阿甘結婚時出現的形象是溫和的,
這
是他在經歷人生幾大起伏後回歸本性的表現。
影片的拍攝技巧也是很值得稱道的。
在體現珍妮和阿甘兩個人的生活時,
經
常用不同的光效和色調。
在阿甘的生活中,
大量的運用暖調。
而珍妮的生活片段
則運用較多的冷色調。
影片中多次出現阿甘跑步的畫面,
跑步在這部片子裡面算
是出現最多的動作段落。
第一次跑步,
阿甘擺脫了他腿上的支架,
在這一場景中
依舊出現大量的綠色,背景擁有很清晰的輪廓,自然的和諧美麗使人心情明朗。
第二次他得到了橄欖隊教練的青睞,
隨後憑借著跑步這一特長,
為橄欖球隊贏得
了比賽的勝利,
在這一場景中出現了大塊的紅色和黃色,
觀眾席上也是大片大片
的紅色標語,把球場比賽熱烈氣氛烘托起來,讓人興奮。依舊是暖色調為主。隨
後是越戰中他在叢林中奔跑,
救了自己的戰友們。
這里也是使用大量的綠色和黃
色,並且光線充足,線型較為清楚,營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與阿甘的生活段落
色彩刻畫相比,
珍妮的生活環境大部分降低了色彩的明暗度,
表現起其生活的壓
抑,同時體現珍妮本人內心的消極厭世。影片通過這種明暗,色調的對比方式,
暗示了阿甘與珍妮兩人個性的相悖與命運的走向。
而在最後,
珍妮重新回到阿甘
身邊的時候,兩人的內心世界逐漸相統一,珍妮場景的色彩也與阿甘趨於一致,
光效也統一使用了自然光效。
珍妮一身白色裙子向阿甘走來,
色彩又如同兩人幼
年的時候,白色與綠色相間,開闊明亮,充滿朝氣。讓觀眾明白珍妮的生活已經
不像從前一般,
而是以一種更樂觀的方式面對人生,
也喻示了珍妮經歷若干波折
後的精神上的重生。
影片通過對光線與色彩的配置,
更加完美的塑造出人物性格,
也表達了導演的意圖和影片的主題,
具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同時能激發觀眾的想
象里,
讓觀眾潛意識的接受這些暗示信息。
色彩與光效的使用也推動了敘事,
增
強影片真實感,加強了影片的觀賞性。
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想必也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那根飄浮著的羽毛。
這根羽毛也多次出現在鏡頭當中。
影片一開始便以羽
毛作為視線引導,鏡頭追隨羽毛,一直到人物出現。結尾處,羽毛又隨風而起,
飄盪到更遠處。在《阿甘正傳》的一開場,一根羽毛引導觀眾的視線,同時出現
了開場音樂,
鋼琴的輕盈與小提琴的柔美融合在一起,
為「羽毛」塑造出聲音造
型,
也推動著影片的氣氛。
隨著羽毛的起伏,
觀眾感受到的音樂也是如羽毛般飄
忽不定,隨風飄盪,正如生活一般充滿了不確定感,難以預料。而在影片結尾處
又重復出現這一主題,此時,音樂的含義卻多於開頭,有了一份對生活的感慨,
多了幾分感動。生活就像這根羽毛一樣,或隨風飄盪,或落於塵泥,我們無權選
擇它的方向。但是我們有權利選擇如何面對。
在美國的社會中一直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問題。種族問題也是《阿甘正傳》中
的一個重要元素。
首先是阿拉巴馬的民權運動,
州長華萊士拒絕黑人入校,
但最
終妥協。
在開往軍營的車上,
觀眾可以看到車上都是白人與白人坐在一起,
黑人
與黑人坐在一起。
阿甘在車上碰上了從前在校車上一樣的釘子。
最後他和黑人巴
布坐在一起,
這也是他在軍營中唯一的好朋友。
巴布的祖先都是做蝦的,
在飯店
里給白人端菜。
在阿甘送給巴布母親股份之後,
人物關系轉換了,
換成了白人給
黑人端菜。種族問題以一個幽默的報復方式呈現處理。
電視在這部影片里成為重要的敘事手段,通過它,展現了美國當代的政治文
化包括阿拉巴馬州民權運動,
華萊士被射傷,
肯尼迪總統接見全美大學生橄欖球
隊,約翰遜總統接見越戰功臣,肯尼迪總統被刺殺,福特總統被刺殺,尼克松水
門事件,
還有登月„„電視新聞經常作為一個剪輯點建立起鏡頭與鏡頭,
段落與
段落只見的關系。
在敘事上,
也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為我們呈現出美國社會
狀態——暴力沖突嚴重,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國內的真實情況。
聲音是一部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人聲在影片中表現為對話和旁白以及
內心獨白,整個故事由阿甘的旁白來講述,阿甘的聲音柔和,平緩,情緒起伏不
大,
娓娓道來,
奠定了整部影片舒緩平實的基調。
幼年時的阿甘,
說話有些木訥,
字字清晰,雖然拙笨但是很朴實。阿甘總是重復「笨有笨的的作為。」,這句話
塑造出了阿甘自信的性格,
而「我更加的思念珍妮。
」這句話貫穿影片始終,
成
為珍妮場景與阿甘場景的剪輯點,
連接兩個人的關系,
推動了情節發展,
也讓我
們看到了一個感情專一,
真誠的阿甘。
而電影音樂,
也記述了這一時代最有代表
性的音樂——搖滾。
電影中的搖滾音樂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幫助影片敘事推進影
片節奏,
也同樣發人深省,
突出了人道精神和人文主義情懷。
音響為影片增添了
生活氣息,阿甘的場景中,總是寧靜的,充滿自然的氣息。而珍妮的場景中,充
滿了城市噪音,
是浮躁而喧鬧的。
這些場景中,
導演想要表達的是對現代工業的
排斥與對自然的嚮往。
影片中關於漫漫人生的種種韻味,苦與樂、生與死、戰爭與愛情、冷
漠與
友誼、成功與失敗,偉大與卑微,值得我們去一輩子細細品味。在我們驕揚跋扈
時,在我們患得患失時,在我們迷惘彷徨時,在我們傷痕累累時,我們想總可以
在滿目的荒謬之中苟活下去,
就沖著阿甘這個理由。
我們還要盡我們的所能,
讓
更多人知道阿甘的故事,
縱然這世界走到盡頭,
必然是消失於無形,
但活著的人
總需
要一縷希望的曙光。或許人生就像那根飄浮的羽毛一樣,要麼飄浮不定,
要麼乘風破浪,但是人生也像那根羽毛承載著我們的希望。
8. 如何從視聽語言的角度分析動畫電影的攝影機機位
所謂, 一個人的鏡頭沒有越軸 就像一個點可以有無數條散發性的射線,兩個人有一... (不是突然的 一般為左右搖)從而達到某種需要的視聽語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