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視片中的暴力形象,對我們的生活是否有影響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在社會上出現,而電視電腦成為每戶家庭必備的家用電器。毫無疑問,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確實充實了兒童的業余活動,電視節目藉以高科技技術和產業化的手段傳遞著各式各樣的知識,使得兒童輕易而舉的就能獲得從老師和父母那裡學不到的知識。
所謂暴力,是指身體力量的公開行使導致違背他人意願的行動。電視中的暴力鏡頭包括熒屏常見的斗毆、謀害、武力,以及使用各類武器強加於他人的行動。近年來中國的電視屏幕上也充斥著大量暴力血腥的內容。一些電視台只顧了廣告收益在一些黃金時段大量播放一些其實是兒童極為不宜觀看的血腥暴力節目,有調查數據顯示,一家某地級市的電視台就連續一個多月在每晚的晚間劇場都播放了與血腥暴力有關的影片,包括槍戰片、警匪片、恐怖片等。兒童在看多了暴力電視鏡頭後,就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定的認知,常常會誤以為暴力情況反應的就是社會現實,以為暴力是解決沖突或達到一般手段不易獲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當成問題的唯一解決方式。
暴力鏡頭對兒極具暗示作用,兒童長期耳濡目染後,比較容易在類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現出攻擊行為。
面對這種問題我覺得家長應以身作則,要盡可能少看或不看電視,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應盡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要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戶外運動,並適當拓展孩子交際圈,讓孩子多跟周邊的人接觸。對自律能力強的孩子,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出可行的學習計劃,然後讓孩子按照既定的計劃有目的地生活,進而讓其遠離電視。
㈡ 什麼是電影中的暴力因素
現代電影中必不可少暴力因素。在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暴力」一詞所做的基本含義的解釋是:強制的力量,那麼我們聯繫到銀幕上的內容可以得知,事實上廣義的所謂「電影暴力」,並非僅僅是殘酷的表現血淋淋的肉體摧殘的情節,恰恰相反,那隻是較小的一個部分(強調一下這個小的部分,我暫時性的先不談及,最後再做一些補充論述),而更多內容的譬如動作片中很多的打鬥(如《龍之傑》)、警匪片中的武裝(如《007》)、倫理偵探片所表現的謀殺疑案(如《本能》)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種暴力。暴力在這里是一種動感的體現,力量的突現,它又是如何能在當今的電影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分量,以至於連純粹的言情片中也往往不免要加上一小部分緊張的暴力情節作為節奏和內容的平衡協調的呢?
㈢ 人咬狗的影片評價
1992年,比利時三位電影學院的學生拍攝了這部叫《人咬狗》的暴力電影。光從名字就感受到了崩潰邊緣的瘋狂。影片以紀錄片的形式描繪了青年貝羅特雇了個攝制組來拍攝他殺人的過程,這個兇手親善但變態,他什麼樣的人都殺,為錢殺人,也為快樂殺人,殺得很過癮,他還誇誇其談地探討哲學以及怎樣稱水中屍體的重量。電影的拍攝,拉近了兇手與攝影者的距離,當然攝影者也陷入了兇手恐怖的謀殺事件中,他們成了它的一部分。因為是用紀錄片的形式拍攝的,並且是黑白片,所以會產生一種很嚴重的錯覺,就是會覺得整部影片彷彿一段新聞播放的實況,而且還是年代久遠如同發生在某個人類還未完全文明化的歷史時期的。於是看了這部片子的人就會深思,會對暴力手段進行哲學意義上的分析,可能會講些如同「暴力就是我們道德痙攣的意義和內涵」等諸如此類高深莫測的高級話語。
誰能想到,黑色喜劇經典《人咬狗》是居然是四個電影學生的習作。當初,萊米·貝瓦克斯和三個好友就是想拍一部沒有成本的紀錄片,後來這個計劃演變成拍攝一部偽紀錄片,就是紀錄片編導扛著攝影機,跟拍一個連環殺手,對他行凶、絮絮叨叨地發表人生感悟冷眼旁觀。咦,是不是很像彭浩翔的《買兇拍人》,不過,這部《人咬狗》要早得多,而且更加赤裸裸地表現暴力。該片具有令人著迷的特質,就是既肆無忌憚地表現暴力——主角本一直在行凶,還振振有詞。一邊在嘲笑暴力,一邊還逼迫觀眾嘲笑自己,也就是說,這部黑色喜劇在瘋狂的同時又具有讓人反思的力量。也正因此如此,黑白影像也成了本的「幫凶」,如果該片不是黑白片,其震撼力恐怕就要打個折扣。
㈣ 兒童看了暴力血腥片有什麼後果
很多家庭在觀看暴力的戰斗片、武打片、恐怖片時,都沒注意避開年幼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不以為然,「不就是電視劇電影嗎?孩子看過就忘記」,或者說「孩子知道是假的」。
事實上,暴力的電視電影會對大腦正在快速發育的孩子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殘暴的鏡頭會長時間在他們的記憶中縈繞不散,不僅容易導致孩子睡眠做噩夢,還會讓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不安全感,因為越年幼的孩子,越容易把電影電視劇的場景當成真實發生的事情。
更為嚴重的是,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長久的影響——孩子學會攻擊!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他們將一班孩子分成A、B組:
A組:實驗人員A1走進房間,在孩子面前拍打、毆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後揚長而去。
B組:實驗人員B1走進房間,跟孩子們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動作,然後離開。
隨後,A組的全部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毆打波波玩偶的行為;
B組,幾乎沒有出現暴力行為。
最後班杜拉得出這樣的結論:
1、孩子們通過觀察模仿暴力動作學會攻擊,日後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2、沒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較少出現攻擊行為;
3、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強。
所以,需要盡量避免給孩子觀看暴力電視。
那麼,孩子幾歲後才能觀看有暴力動作場景的影片?
即使在兒童普遍早熟的國家——美國,他們將有暴力場面的電視電影歸為R級,需要13歲以上的孩子才能觀看,17歲內還需要父母陪同指導。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尚未滿13歲,最好還是避免讓他們觀看暴力影片吧。
如果無意讓孩子看到了電視里的暴力鏡頭怎麼辦?
有些暴力鏡頭,即使大人看了也會心有餘悸,更何況孩子呢!
對於6歲內,他們接收不了太復雜的解釋,父母可以及時跟孩子說,「打架是錯誤的行為」,還可以趁機稱贊孩子某某時候跟小夥伴發生矛盾,禮貌地跟對方溝通把問題解決了。
如果孩子6歲後,可以嘗試跟他們講解暴力血腥場景拍攝的技巧,比如手槍是道具不是真槍、演員嘴裡的血是動物的血液不是人的血等等,讓孩子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僅僅是由演員們演繹出來的一個精彩的故事。
但有時候這樣開導的效果是乏力的,只能作為事後緩減法。記得我家熊孩子3歲時無意讓他觀看了《霍比特人》,孩子在看的時候神情非常緊張,看完廁所都不敢上,睡覺時要讓媽媽抱著才能睡著,好幾個晚上連續被噩夢驚醒,到現在每次看電影都要問是不是暴力的。
至於這次的冒險對他產生多大的影響,真的不知道,所以還是盡量避免給年幼的孩子觀看暴力影片為妙吧。
家庭的暴力場景也會對孩子產生相似的不良影響
有個前同事被離婚,原因是家庭暴力。
最逗比和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導火索,是有一天他跟妻子在家裡吃飯,兩人對一碟西蘭花如何擺放好看發生了爭執,他氣急敗壞下扇了妻子一嘴巴,同桌吃飯的丈母娘目瞪口呆,堅決要求他們離婚。
他不以為然,說只有打妻子才能更好地「溝通」。他甚至經常跟公司里的同事說,老婆不聽話就要打,他小時候他媽媽不聽話時,他爸爸一耳光媽媽就聽話了。除了這點「老婆不打不聽話」的奇葩觀外,他是公司里公認的優秀人才呢。
所以,有暴力沖突的家庭,這個家庭的孩子們也趨向於有暴力行為。最明顯的表現在嬰兒時期爭搶玩具時冷不防就給對方一拳,兒童期跟小朋友發生沖突也傾向於毆打對方解決問題,長大後可能就會通過暴力解決跟同事、跟配偶、跟子女、跟外人的矛盾。
因此,無論什麼時候當大人們出現矛盾時,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因為父母的攻擊性行為看似對孩子沒造成任何傷害,但卻會留給孩子們難以磨滅的陰影,糟糕的是在他們的觀念里也養成了這樣的一種處事方法——當矛盾發生,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
㈤ 極其暴力的影視作品會對人產生哪些影響
會使人的性格越來越內向,不願意沐浴在陽光下,不願意和別人有過多的交流。
㈥ 電影暴力的危害
電影真的有害,不看的乖乖的,看了電影的小孩到學校打架,電影真的不好。感覺在教人壞,真不好。怎麼沒人去制止呢。都說教好變好,可是這幾年的電影,真的把人教壞了,人原本真的善良,都是電影影響,真的可以教好,可是那些影響力太強了。
㈦ 暴力影片表現手法
您提出的問題有一些籠統,暴力影片我認為廣義來說有兩種表現手法.
第一,顯性表現手法.意思就是很直接的渲染暴力,通過血腥和殘忍鏡頭的特寫來表現暴力,類似<<殺手阿一>>,<<血肉之花>>,比較新的有<<刑房>>等等.都是直接表現,通過長鏡頭和特寫!
第二,隱性表現手法.在我開來,這種手法要高明得多.通過若有若無的虛鏡頭,或者人物內心恐懼的刻畫,往往有很意外和直接的效果.類似<<沉默的羔羊一>>就很經典,沒有很直接的血腥鏡頭,只有主人公絕望的表情和漢尼拔博士平淡的敘述殘忍,這就很高明了.
㈧ 暴力電影對青少年的影響有哪些
錯誤的行為誘導方式。為提高影片票房,很多暴力電影一味地追求視覺上的刺激,淡化了傳統的道德觀念,扭麴生活中的真善美,誇大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聰明才智,將其形象渲染得神通廣大。
這種暴力電影不僅沒有樹立良好的正面形象,而且激勵和誇大了負面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青少年對社會、對法律的認識,可能導致青少年誤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暴力電影直接刺激著青少年的犯罪慾望。很多暴力電影不僅呈現出暴力行為的血腥畫面,還為觀眾呈現整個犯罪過程。
尤其是色情和兇殺的場面,很容易給青少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某市4名青少年受到剛看完電影的影響,想將電影中的情景付諸於實際行動。剛好有一名年輕婦女王某下班經過,於是這4名青少年模仿電影中的鏡頭,對王某實施了搶劫和輪奸行為。由此可見,暴力電影刺激青少年犯罪的魔力。
(8)暴力電影分析擴展閱讀
1、全部:不限年齡
2、12+:未滿12歲由成年人伴隨觀影
3、15+:未滿15歲由成年人伴隨觀影
4、18+:未滿18歲由成年人伴隨觀影
5、限制:未滿19歲禁止觀影且限制影院上映
㈨ 電影《殺死比爾》中充滿了暴力,為何卻廣受好評
《殺死比爾》是昆汀將西方暴力美學與東方神秘美學進行結合的經典之作。
總而言之,《殺死比爾》能夠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解構東方符號,應用於西方電影,為之後的包括《功夫熊貓》、《變形金剛4》等真正編撰入東方故事的電影打開了大門。
㈩ 暴力史的影片賞析
影片既然起名為暴力史,自然少不了時間發展的前後承接。在這點上,我覺得對於片名有兩種不同的解讀角度。首先也是最明顯的,就是主人公湯姆·斯塔爾從一名著名黑幫殺手到普通人的個人歷史轉變;其次相對隱晦的,則是斯塔爾兒子從一個反對暴力的老實男孩,在惡霸同學的逼迫下憤而用拳頭解決問題,並最終用槍大開殺戒救父的暴力史跨代承接。 但讓人感到不足的是,到了影片結尾,兩種意義上的暴力史都被導演突然中斷,從而成為了一段斷代史,從斯塔爾幹掉自己黑幫親兄弟返回家庭就戛然而止。這種處理方法也許有人認為不妨礙影片情急本身的完整性,畢竟斯塔爾的確鏟除了阻礙自己回歸普通人生活的直接障礙,而且還能給觀眾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某位子曾經曰過,戰爭暴力和愛情一直是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原動力,而吾輩也對於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麼退出的道理深信不已,柯導這種一廂情願的處理方法實在是單純幼稚得很。 就演員方面,男主角斯塔爾的扮演者維戈·莫特森繼續了其在《魔戒三部曲》中的出色表演,一開始就將殺手本應具備的凌厲身手和逼人氣勢很好地隱藏在了一個普通小飯館老闆的外殼之下,讓人感覺不到任何殺氣的存在。而當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威脅最終將他這身偽裝撕得粉碎之後,他又成功演繹出了殺手本性的干凈利落和毫不留情,讓人對他兇猛血腥的作風倒吸一口冷氣。至於斯塔爾在普通人和殺手身份之間遊走掙扎的心理歷程,更是被他演繹得入木三分。 當然,莫特森在本片中也繼承了《魔戒》中的好身手。今天的好萊塢,多的是由中國武指打造出的漂亮輕盈風格的動作片,但他在《暴力史》中的動作場面卻是拳拳入肉,處處兇狠用力,招式干凈利落,一切以擊倒對手為目的,再次展示了西方動作片中的傳統暴力美學。 不過莫特森雖然表演可圈可點,但本片中一系列超級綠葉配角的表演更為出彩。首先是影片開始的兩個殺手,他們在片頭搶劫汽車旅館,直到闖入斯塔爾飯館打劫被殺的幾乎全部出場時間里,都在絮絮叨叨地說個沒完,頗有些昆汀·塔倫蒂諾黑色冷幽默的味道。 至於由艾德·哈里斯飾演的疤面煞星,更是將一個和斯塔爾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又隱忍克制自己的憤怒,試圖逼斯塔爾就範的狡詐黑幫頭目形象演繹得爐火純青。特別是他在shopping mall中以孩子的性命來威脅斯塔爾妻子的一場戲中,他沒有做任何威脅性的動作,或是說出同樣具有威脅性的言辭,而是幾個看上去很是關愛孩子的動作,以及幾句似乎不痛不癢的關心之語,但配合其疤面上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給人感覺到的卻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冰冷寒氣。 和上述諸位超級綠葉相比,斯塔爾妻子在影片中的表現卻有點不如人意,表演的痕跡太過明顯。特別是在知曉自己丈夫黑色經歷之後,她在醫院中又吐又哭的樣子,讓人覺得她對於自己丈夫態度的轉變實在過於突兀。對於一個妻子而言,丈夫承認自己殺手過去的幾句話,以及多年家庭生活中丈夫的體貼表現,哪個更能說明問題?有必要這么反應激烈嗎? 至於斯塔爾夫妻兩人在片中的兩段親熱戲,更讓人感覺到是在應景,和情節脫節嚴重。如果第一段親熱戲還算得上兩人恩愛生活反映的話,那第二段親熱戲,妻子得知並不願原諒丈夫的過去,夫妻兩人在樓梯上廝打,最終卻發展成了激烈的做愛,實在讓人感覺到突兀得很,兩人歡好的畫面更沒有讓人感到多少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