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美國科幻電影如此成功
一提到美國的科幻電影,幾乎所有人都會對其稱贊不已。的確,美國藝術家們憑借自己的強大資金保障和高端的科技水平,製作了許多高質量的科幻作品,其中包括《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終結者》(The Terminator)系列等硬科幻電影。拿2010年上映的一部影片《阿凡達》(Avatar)來說,在全球賺得了27億美元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2014年上映的《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更是憑借其精美的畫面和前沿的天體物理理論贏得了全球影迷的青睞。此外2015年上映的反應倫理道德的科幻電影如《機械姬》(Ex Machina)同樣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深思。總體來說,美國的科幻電影從故事情節、畫面渲染以及科學理論方面都體現的世界級水平。
一、美國的科幻電影成功的現實因素
美國科幻電影體現了世界級水平的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科學理論的支撐。根據科幻文藝家Hubert?W?Frank的定義,「科幻電影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故事」。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科幻電影是虛構的,但是它在原則上還是要符合一定的科學規律。也就是說,「科」要在此類電影中做理論支撐,而「幻」只是藝術表達手段,「科幻」就是將科學理論做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升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先進的科學理念。比如在《終結者2》(Terminator 2:Judgment Day)中曾經出現過一個「液體金屬機器人」的反派角色。它可以更具環境的需要變化成各種形態且有自動癒合的功能,正是這些奇特的功能使得少年時代約翰?康納(John Connor)的逃亡顯得異常艱辛。可能人們覺著液態金屬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事實上,雖然還是初級階段,但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了液態金屬,而且可以改變其形狀。在2015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官方網站上登出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製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復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在2004年上映的《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這一經典之作裡面就又運用到了一個科學概念溫鹽環流。又如在《星際穿越》中運用的「引力彈弓效應」使飛船僅用14個月就從火星飛往土星,而正常飛行卻需要數年;不僅如此,該片還大量使用了「蟲洞」理論及相對論,使看似不可思議的情節有了權威的科學支撐。所以說成功的科幻電影一定要以科學理論為基礎,這樣製作出來的電影才會讓人們感覺真實而非胡編亂造。而這也是為何「科」是「幻」的基礎。
2.雄厚的資金保障。其次便是資金投入方面。毋容置疑,美國科幻電影的攝制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後盾,其每部優秀的科幻作品基本上都是投資過億。還是以先前提到的《阿凡達》為例,「《阿凡達》的製作費用超過了2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宣傳費用等。」可以說,巨大的資金投入讓電影在特效製作及後期渲染上得到了提升,從而進一步從藝術表現上升華了主題。
二、美國的科幻電影成功的文化因素
如果說先進的科學理念巨額的投資是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外部因素的話,文化因素則應該屬於內部因素。且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處於主導地位。同時,文化會對民族心理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向該民族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對事物的選擇施加持續性的影響。
1.美國的時間取向。美國學者弗洛倫薩?克拉克洪在1961年出版的《價值取向的變奏》一書認為有五種價值取向,其分別是人的天性取向,人與自然的關系取向,時間取向,活動取向及社會關系取向。而在時間取向中,又分為過去取向、現在取向以及未來取向,並認為美國的時間取向屬於「未來型」。雖然在美國文化里也有「現在」和「過去」的影子,但是對「未來」的嚮往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現在」和「過去」的把握,因為美國人認為「來自過去的時間流(the temporal flow)在現時中略微緩行,但卻飛快向未來賓士」所以總體來說,美國社會傾向於「未來型」的時間取向。
2.從時間取向分析美國的科幻電影的成功。既然美國的時間取向屬於「未來型」,那麼在這種文化的大背景下,美國科幻電影大多數都和這種文化導向是吻合的。因為科幻電影是基於現實的科學對於未來發展的展望,美國人可以通過科幻電影合理想像目前某種科技可能會給將來的美國帶來怎麼樣的影響,然後就可以對該種科技進行理性的評判。
在上世紀80、90年代拍攝《終結者》系列時,正逢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也正是意識到了有可能在將來人類會越來越離不開電腦而最終被電腦「天網」所統治,屆時啟示錄將由人類自己書寫。而電影中的大部分預測在當今的生活中正在發生。試想,在當今社會人們對電腦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以至於沒有電腦和網路人們就無法正常生活。另外,自上世紀越來越多的不明飛行物被「發現」以來,人類對於地球外生命越來越好奇。為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多次發射飛船試圖尋找外星人的蹤跡。但是,假如地球外生命的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時會出現什麼狀況?如果他們是邪惡的,是好戰的種族,地球人又改何去何從呢?會不會再次出現象當年西方人入侵美洲、非洲時掠奪、殘殺當地民眾的慘劇呢?假如我們找到的地外生命是低等生命或發展程度低,我們會不會去掠奪他們呢?那麼人類到底該不該主動尋找外星人呢?正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和控制,美國人才會熱衷於科幻電影,所以類似於《外星人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等影片才廣受歡迎。同時,也正是在「未來型」為時間取向的影響下,對未來世界的渴望激發了眾多劇作家和導演的潛能,他們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和強大的藝術和科技手段為我們描繪了諸多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從一定程度上更加廣闊地打開了人們的想像力。
所以說,成功的科幻電影一定要通過對未來給現實或未來以啟迪,給民眾一個保護生態,保護地球重要性的啟示。而這正是科幻電影的精髓所在。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民眾酷愛科幻電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觀看電影作為茶餘飯後的娛樂活動。但是,人們已經不滿足於電影對於生活本身的描寫,逐漸開始轉向對想像力的刻畫。其中的代表便是科幻電影。而在科幻電影的世界中,美國正是通過其強大的資金和科技優勢保證了其科幻電影在娛樂性、藝術學及科學性的平衡結合,給觀眾以視覺和科技的盛宴。美國科幻電影的成功因素也是值得借鑒的。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藝術的表現手法也在不斷成熟。所以只要能在「科」與「幻」之間做到平衡勢必會拍攝出,甚至是超越美國科幻電影的作品。
『貳』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分析電影推手
該片以中西文化差異和兩代人的代溝作為基本矛盾沖突展開敘述,富有戲劇性的情節給觀眾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間。其戲劇性的情節反映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和價值觀。導演通過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讓觀眾直接地感受到東西方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摩擦和困境。
由於李安獨特的個人經驗和中西視角,該片中的父子關系被細膩地刻畫出來,導演借曉生這一人物形象,表露出自己在面對「傳統父親」的家庭角色和權利意識時的焦慮與壓力。但最終導演為父權選擇了一個尊嚴的下台方式。通過父子關系的鏡頭語言和行為描寫,該片也闡述了在西方語境下,中國式父親的尷尬。
(2)跨文化理論分析科幻電影擴展閱讀
《推手》由李安執導,郎雄、王萊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12月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0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了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叄』 你為什麼喜歡科幻電影
說起科幻,我們往往會想到宇宙飛船、遙遠的星空、恐怖的外星人以及人類的末日等等場景,這些幻想的需求從我們一出生就伴隨著我們,小男孩夢寐以求的宇宙飛船如同小女孩夢寐以求的芭比一樣深入我們的基因,影響著我們的興趣愛好。
『肆』 如何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分析電影《撞車》里的種族、文化碰撞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
之後,當雙方的語言能力都很好的時候,好像就沒有障礙了,而這其實是我們的一種誤解。研究之中發現,並不是英語好就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我們過去所說的溝通僅僅是會表達。所以搞外語的人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成中文叫「跨文化交際」。交際,就意味著用語言進行表達,而在語言表達過程中還有許多溝通上的問題。因為前者更注重你的語言表達好與不好,而不注重溝通之中對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達的問題,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傾向於「跨文化溝通」。
『伍』 科幻片中的美國人文文化是什麼
「 人」為本位 終極關懷
———對當代美國科幻影片的一種審美認識
有學者認為,「電影是用特殊手段完成的文學。」當
我們以這樣的眼光投向當代美國蓬勃發展的科幻影片時,對
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科幻影片是當今美國電影發展中重要的一極。「現代文
化的活力在建築、繪畫和電影中表現得最為充分。」作
為美國電影中最活躍的種類,當代美國科幻影片的成果和成
就的確反映出美國文化的諸多方面。與書面文學一樣,當代
美國科幻影片同樣關注人類生存,關懷人類普遍生存的終極
意義。
這里所談及的當代美國科幻影片與傳統的科幻片有所不
同。這其中的分野,即傳統與當代的分野,以1975 年斯皮爾伯
格的《鯊齶》(又譯《大白鯊》) 和1976 年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為
標志。他們使科幻片發展成為集災難片、冒險片、驚險片為一
爐的一個新片種,並導致美國電影的製作投入和票房收入直
線上升。緊隨其後的《金剛》(1976) 、《第三類接觸》(1977) 、《異
形》(1979) 、《超人》(1979) 、《失去方舟的入侵者》(1981) 和《E•T
•外星人》(1982) 以及這些影片的續集,掀起了新科幻浪潮。
毋庸諱言,人類文明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達對人類產生
了負價值,這是文明與科技的異化。當代美國科幻片一直對
這種異化和負價值進行觀照,對人類生存狀況進行思考,在火
爆的場面與驚險的情節中賦予這種負價值血與火的象徵,稱
之為「探索片」實不為過。它們的探索,反省過去思考現在而
直指人類的未來,因而具有一種先鋒性和開拓性。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這種探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詹姆斯•卡麥隆
的《終結者Ⅱ:最後審判日》(1991) 和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
園》(1993) 是其中的兩座高峰。從人與科技、人與自然的視角
出發,筆者以這兩部影片為基點,對當代美國科幻影片對人類
的終極關懷進行分析。
到世紀之交,當代美國科幻影片對此前的人與自然關系
作出了歸結。1999 年的《駭客帝國》最為典型,它借影片中電
腦人的嘴道出了觸目驚心的話語:「我發現你們(人類) 不是哺
乳動物。地球的哺乳動物都會和大自然維持平衡生態,人類
卻不會。你們每到一處就拚命利用,直到耗盡所有的大自然
資源。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侵佔別處。地球上只有另一種生
物才會這么做,你知道是什麼嗎? ———病毒。人類是種疾病,
你們是地球的癌症和瘟疫。」話非常偏激,卻有其沉痛的片面
合理性。惟其沉痛,才更顯《侏羅紀公園》的前瞻性, ———必須
改變這種現實了。
「人類的一切科學活動、藝術活動和文化活動歸根到底都
是為人服務、以人本位作為最高和最後目的的。」作為一種
文化活動,當代美國科幻影片以它特有的形式和視角觀照和
思考人類的生存,以「人」為本位,關懷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