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早期電影藝術家有哪些人

早期電影藝術家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2022-12-30 01:05:22

A.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孫道臨(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還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B.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C. 默片時期的著名電影藝術家要五名

阮玲玉、樂蒂、夏夢、藍蘋、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戲。

化妝間,一個人對著鏡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畫眉。

從後台一路奔波,在幕後悄悄凝望等待開場,再走過連接幕後和舞台的虎度門,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經成了戲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戲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閘路沁園村9號,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裡,也徘徊在生死的邊緣,在接下來的幾分鍾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歡吃的八寶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葯,她選擇的是永遠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寧。

阮玲玉是整個中國電影默片時代的超級明星,她的一顰一笑中散發了當時上海的優雅氣息,從處女作《掛名夫妻》開始,先後拍攝了《自殺合同》、《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戲雜志》舉辦「電影明星選舉」中,阮玲玉以6179票當選第一名,這個時候的巨星胡蝶也僅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這些沒有給阮玲玉帶來所謂的幸福。

25歲的阮玲玉最終死在舞台上,沒有能從虎度門退回來。「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好快樂。」,她把遺書留給了下來。她活在公眾的目光中,活在媒體的報道里,活在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唯獨沒有活在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認識這些人么?你見過這些電影畫報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過80,並且曾經做過追隨時尚的年輕人,相信你給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們都是解放前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樂蒂、藍蘋……一代名伶,估計不少都已經香消玉殞,這里留下的是她們人生最美的時刻。

樂蒂

「古典美人」樂蒂小姐(1937-1968)以31歲的芳華離世,她從影的15年間,共計參演過44部電影。雖然短暫了些,但憑借著她獨一無二的古典韻味及精湛演技,影壇至今仍無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與世長辭幾十年後,仍能令無數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牽夢縈的魅力,可謂永不停格的一則傳奇。

夏夢

有「上帝傑作」之美譽的夏夢,曾經是長城電影公司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與石慧及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在中國內地觀眾最早看到的香港電影中,夏夢主演的《搶新郎》《董小婉》和《故園春夢》無疑成為了代表作。而與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麗高貴且多才多藝的夏夢至今無人能敵。

藍蘋

在三十年代,一個年輕女演員開始在上海嶄露頭角,她先後主演了幾部進步電影,但她自己卻經歷了被捕和婚變等戲劇性的變故,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她做了一個改變她一生、也改變幾十年中國現代史的決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員的時候叫藍蘋,她去了延安後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緩時,估計許多現在讀到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們,都還沒有出生。

藍蘋給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風光》、《狼山喋血記》、《聯華交響曲》、《王老五》五部電影,在過去幾十年裡的中國,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看到這些電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黃梅調歌唱電影的代表人物。十四歲以「小娟」的藝名開始演出廈語(即閩南語)電影,外銷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凌波於1962年開始演出國語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裝演出的黃梅調電影,她亦因此成為此類電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蘭》(1964)、《宋宮秘史》(1965)、《西廂記》(1965)、《魚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與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灣上映時轟動全島,連映數月不輟,凌波因此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演技特別獎」。據說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裝演出,不便領取「最佳男主角獎」,於是評審當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別獎」名目以贈。時至今日,台灣傳媒提到凌波,無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見《梁山伯與祝英台》餘威猶在。

凌波也拍過不少非黃梅調電影,著名的有:《萬古流芳》(1965)、《烽火萬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啞巴與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蘭》及《烽火萬里情》兩部電影榮登金馬獎影後寶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壇,1989年舉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麗華

河北省人,香港國語影壇的中流柢柱,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父母均為京劇名伶,李麗華因而深受薰陶,曾隨名伶章遏雲學藝。1940年從影,拍過一百二十多部電影,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例如:《假鳳虛凰》(1946)、《誤佳期》(1951)、《小鳳仙》(1953)、《雪裡紅》(1956)、《楊貴妃》(1962)、《武則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憑《故都春夢》(1966)及《揚子江風雲》(1969)兩部電影榮膺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李麗華多部作品中,以《小鳳仙》最為人熟悉。據說李麗華為其角色小鳳仙設計了多套戲服,該批戲服在電影上映後竟然廣受觀眾歡迎,競相仿造,一度成為東南亞的流行服飾,號稱「小鳳仙裝」,傳為影壇佳話。

李麗華1973年退出影壇,移居美國。夫婿嚴俊也是國語片的著名演員兼導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我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國語片女演員。1934年出生於桂林,原籍廣西賓陽,1949年隨母來港定居,翌年被星探發掘,加入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成為基本演員。1951年,轉投永華電影公司,拍攝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紅,成為當時兩大電影公司電懋和邵氏的爭奪對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風格、形式截然不同的電影。其中《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及《不了情》幾部電影更令她四度成為亞洲影後。林黛曾與多位圈中人戀愛,1961年與曾任雲南省長龍雲的兒子龍繩勛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但後來林黛與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葯兼吸入煤氣自殺,失救而死,年僅三十歲。當時她尚有兩部電影《寶蓮燈》(1965)及《藍與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這兩部電影也成為林黛的最後遺作。

主要作品:

《金蓮花》(1957)

《情場如戰場》(1957)

《貂蟬》(1958)

《雲裳艷後》(1959)

白虹

尤敏

D. 美國老電影影星有哪些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在中國百年的電影史里,有許多傑出的影人,他們如同一顆顆燦爛的星星,組成了一條恆久的星河。而在這其中,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代表中國這一百年的電影史呢?本報特意挑選出一些重量級老電影明星,和您一道追憶舊事,回味老電影。

●阮玲玉:曇花一樣凄美

阮玲玉,原籍廣東中山,生於上海�是中國早期電影傑出的代表人物,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最引人矚目的電影女明星。
16歲那年,迫於生計,阮玲玉從上海崇德女校退學,應試明星影片公司《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應試中,導演讓她作歡樂的表情,她便輕盈地將頭一側,薄唇輕啟,嫣然一笑,彎彎的眉,嫵媚的神態,在嘴角還浮出一個逗人的淺酒窩。導演讓她作悲傷的表情時,一瞬間,原來留在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純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層盈盈淚水,目光中還帶著淺淺的哀怨,讓導演驚嘆不已。
阮玲玉在9年的演藝生涯里,飾演過各類不同的角色,有農村少女、丫頭、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這些人物的結局有的自殺,有的入獄,有的被逼瘋,有的病死街頭,是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銀幕形象。她共主演了29部電影,其中《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
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由於受白色恐怖的壓迫,她的演藝事業受到了封殺。同時,受人指使的記者工會又對影片進行無理圍攻,上海灘上的一些黃色小報也趁機落井下石,大肆炒作緋聞,一時流言蜚語滿天飛,壓得阮玲玉透不過氣來。
而感情問題更是阮玲玉心中的痛。16歲那年,她的母親被女主人誣陷偷錢,被趕出來流落街頭,是少爺張達民幫助了她們。溫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張達民迷惑了,獻出了純潔無邪的身心。但同居後的張達民少爺習氣表露無遺,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錢,用於賭博和玩女人,甚至幾次捲款逃跑。阮玲玉為此曾服毒未遂。此時,茶葉商人唐季珊趁機追求她。阮玲玉又輕信了唐的甜言蜜語,與他同居。而唐季珊其實也是一浪盪公子,後來更是當眾毆打阮玲玉。其後,張達民和唐季珊又因她爭風吃醋,大打官司,將她牽扯進了一個類似風流韻事的官司中。
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不堪壓力,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葯自盡,年僅25歲,整個上海為之驚愕。報紙的號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為標題。

●金焰:不願被叫「電影皇帝」

金焰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影壇,有「電影皇帝」之稱。他的首部成功之作是孫瑜在1930年導演的《野草閑花》,他以活潑淳樸的自然風度,健美勻稱的體格和蓬勃的朝氣,塑造了一個與當時充斥影壇的那些「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少爺,從而受到廣泛贊譽。其後,他主演了《戀愛與義務》、《三個摩登女性》、《黃金時代》、《母性之光》、《大路》等多部影片。這些影片的大多數都以小資產階級反封建為主題,金焰塑造的幾乎都是一些小知識分子形象。金焰本人並不喜歡「電影皇帝」這個稱號,如果有人看到他來了,說「皇帝來了」,他就皺眉頭。
建國後,金焰和第二任妻子秦怡�前妻是著名影星王人美�合演了《失去的愛情》,這是他們兩人合作的惟一作品。這以後,金焰又拍攝了《大地重光》、《偉大的起點》、《母親》等5部影片。1958年,金焰在拍攝電影《暴風雨中的雄鷹》時來到西北藏區,為了抵禦高原的寒冷,他大量飲酒造成胃出血。4年後,金焰不得不進行胃切除手術,但手術引起了並發症,使他一病就是20多年,從此告別了影壇。1983年,金焰因病去世。
在秦怡的眼中,「老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他約我去看電影。我遲到了幾分鍾,到了放映廳坐在他身旁,他根本不理我,只說『我最討厭遲到的人,快看電影吧』。看完電影,我們始終都沒講話。不過事隔沒幾天他又來看我了,而且送來一條他自己雕刻的木製小帆船,我很喜歡。還有一次老金來玩,我正在織著一件已織到一半的毛衣,他來沒多久,我就被叫去拍戲,我隨手把毛衣放在桌上。拍完戲回來,一位女演員告訴我,『看到金先生在拆毛衣,還聽他說裡面有錯針還不拆掉,還往下織……』這下可真把我氣壞了,跟他說:『織錯就算唄,誰看得出來啊。』他說:『知錯不改,尤其可惡。』」
當年,金焰也曾經在無意中深深傷害過秦怡。當他們越來越親密時,金焰卻始終不向秦怡求婚,出於自尊心,秦怡也不願先開口。有一天她突然聽到金焰和別人打電話說辦理去美國的事。秦怡問他時,金焰回答准備去好萊塢拍片,也許去不成,因此沒告訴她。同時他又解釋之所以不向秦怡求婚,也因為此事:如果去成了,他們只好分手,如果決定不去就可以結婚。秦怡無法形容當時聽到這句話時難過的心情,而金焰竟然一點沒有覺察到她的心情變化。回家後,秦怡就一直呆坐發傻,心想:「這個人也實在誠實過頭了,他難道不能把有些話留在心底嗎?一定要全盤掏出來傷害我?也許他不是想傷害我,也許……」

●孫道臨:永不消逝的「蕭澗秋」

來源:()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孫道臨演過眾多令人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家》中的覺新、《雷雨》中的周朴園……執導過不少優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為《哈姆雷特》、《白痴》、《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
這位祖籍浙江的傳奇人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念的是名氣很響的崇德小學。上了中學,他被老師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
全國解放為孫道臨帶來了藝術上的春天,他作為上影的一名年輕演員,與趙丹、白楊、張瑞芳、秦怡一起敲鑼打鼓迎接解放軍進城。接著,孫道臨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從朝鮮戰場回來後即投拍電影《渡江偵察記》,偵察連長李春林被他演得活靈活現。其後,《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號兵站》中的指導員……組成了他在銀幕上的「兵系列」。

孫道臨在燕京大學讀書時,是「燕京劇社」的活躍分子,出演了劇中的周沖,黃宗江演周萍。演出後在全校轟動,黃宗江收到不少署名「繁漪」的求愛信,他也收到不少署名「四鳳」的情書。直至1984年,孫道臨的《雷雨》情結越發濃烈,他把此劇搬上了銀幕,並且自導自演。不過當年的「周沖」已變成了「周朴園」。
《早春二月》是孫道臨的代表作,此片在當年風靡一時,社會上曾掀起了一陣「蕭澗秋」旋風,男大學生模仿他的扮相,一身灰色長衫,梳一個30年代大背頭,手執柔石的小說《二月》在河畔倘佯,口中會念著蕭澗秋的台詞;有的人跑遍南京路、淮海路,為的就是覓一條他圍的豆綠色圍巾,尋找一種勾人心魄的小資情調。而女大學生更是發痴,有的寫求愛信,有的盼能見上一面,要的就是心動,等的就是孫道臨,還傳說有的女孩因此而患相思病……
其實,那時的孫道臨已墜入愛河,與越劇名角王文娟相互傾慕,關於他倆的戀愛趣聞,有各種版本,流傳最廣的是「鵲橋相會」版。他在蘇州拍《早春二月》時,蕭澗秋與林黛玉�王文娟在越劇《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鵲橋相會在「瀟湘館」,頂替賈寶玉,與林妹妹彈琴賦詩,愛意綿綿,編織成一段浪漫婚戀。歲月如梭,如今孫道臨雖已年屆古稀,「瀟湘館」之戀已成往事,傳說趣聞也成舊夢,但他倆相濡以沫的感情依然,女兒成家立業,從國外歸來發展事業,王文娟操練她的「紅樓劇團」,孫道臨壯心不已,後又執導起影片《詹天佑》,同時他還利用自己卓越的朗誦技巧,在各大城市巡迴朗誦唐詩宋詞,引起了強烈反響……

●周璇:那時候的「第二眼美女」

即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周璇也不是一個美女。好在她五官端正,輪廓好,行話說:「上鏡頭」,所以算是「第二眼美女」。
周璇對演戲非常有天賦。著名演員舒適當年曾先後和周璇合演過7部電影,「試戲時,她往往似乎沒有什麼激情,到了正式開拍時,熱淚卻可以奪眶而出。」 周璇一生中共拍了43部影片,和阮玲玉、胡蝶並稱中國影壇三大影後。但對於「影後」這個稱號,周璇本人並沒有接受過。1941年,《上海日報》發起了選舉電影皇後的活動,結果周璇得票最多。其後,周璇卻在報上發表了一則啟事:「璇性情淡泊,不尚榮利,平日除為公司攝片外,業余惟以讀書消遣。對於外界情形,極少接觸,自問學識技能均有限,對於『影後』二字涉及賤名,則不勝感荷,敬請亮鑒。」
把嘴唇緊緊靠近話筒演唱的方法,是從周璇開始的。輕輕地唱,講究字正腔圓、柔和纏綿的這種唱法後來被鄧麗君傳承並發揚光大。周璇一生中一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其中114首是電影插曲。1932年,周璇步入黎錦暉主持的明月歌舞團,並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頭角。1937年,周璇在《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這兩首歌流傳至今,成為不朽的經典名曲。同一時期,《何日君再來》隨著影片《三星伴月》的上映,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當年有記者撰文贊美周璇的嗓音:「她的歌聲如金笛鳴,沁人心。」於是,「金嗓子」的美譽傳遍了大江南北。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當時大上海「明月社」的嚴華。好景不長,娛樂圈的緋聞吹進了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聽風便是雨,最後親手完結了這段感情。1949年初,年輕商人朱懷德闖入周璇的內心,人在香港的周璇先是被其一片真誠打動,將全部積蓄交給他。朱帶著錢回到上海後,就杳無音訊。1950年,周璇帶著朱懷德走後產下的他們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懷德。誰知他竟問:「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樣,是領來的吧?」從此,周璇一直被困在瘋狂的世界中,直到1957年去世。

●上官雲珠:生死劫呀生死劫

上官雲珠,著名電影藝術家,在影片《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其表演真摯自然,善於塑造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
新中國成立時,上官雲珠才30歲,但因為她的氣質很不適合演「工農兵」形象,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再上銀幕,可是上官雲珠不氣餒,她努力改變自己的戲路,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一時沒戲演,她就另闢蹊徑,為災區籌款義演,一天兩三場,一連演出了131場,直到過度勞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廠准備開拍《南島風雲》。但在即將開機之時,女主角護士長符若華的人選遲遲沒有敲定。與上官雲珠感情深厚的黃宗英,想起了3年來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雲珠,便竭力向導演白沉推薦她。可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裡簡直是嘲諷,好在白沉導演力排眾議,堅決用了上官雲珠。上官雲珠也不負眾望,她的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對她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雲珠手拿著陳毅市長親手書寫的「上官雲珠同志,請您來一趟」的字條,走進了中蘇友好大廈,受到了在上海視察工作的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堯的牽連,上官雲珠也被翻來覆去查個沒完,心情很是苦悶和壓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時,上官雲珠向毛主席訴說了心中的委屈和個人的遭遇。不久,上官雲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風波》,並跟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捷克。她原已被列入「右派」名單,這時也峰迴路轉,成為「保護對象」。
命運的轉折,使上官雲珠又升起了攀登事業高峰的希望。上官雲珠在拍片之餘,積極參加「四清」工作隊,經常深入工廠、學校、農村演出,以至於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患「乳腺癌」和「腦癌」。手術後,上官雲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復一日地練習以求突破因「腦癌」導致的語言障礙,以便重返銀幕。就在這時,「文革」開始了,造反派們全然不顧上官雲珠身體虛弱,硬拉她到廠里去參加大批判,多次遭到毒打。
造反派從鞭撻上官雲珠的婚姻開始,再到她主演「壞電影」的「放毒」,更要她老實交代幾次見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長的情況。上官雲珠膽戰心驚地如實寫出受到毛主席幾次接見的情況,但堅決否認攻擊偉大領袖。
1968年11月22日,上官雲珠又被專案組提審。對審訊人員的威逼,上官雲珠無話可說。造反派折磨了她兩個多小時後,把她踢出門外,並下最後通牒「第二天必須交代,否則後果自負。」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身心極度疲憊、萬念俱灰的上官雲珠跳樓自殺身亡。

來源:()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E.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好萊塢最著名的電影藝術家是誰

01.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國籍:美國

凱瑟琳·赫本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的赫本:一個是奧黛麗·赫本,一個凱瑟琳·赫本。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凱瑟琳·赫本也許是好萊塢獲得奧斯卡獎次數最多的一位女明星。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1940年根據赫本的同名舞台戲改編而製作的影片《費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時也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F. 早期中國電影藝術家

1905年,任景豐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館里拍攝了中國最早的電影《定軍山》。他拍攝的是著名演員譚鑫培所表演的京劇。鄭正秋於1913年拍攝的家庭短劇《難夫難妻》,被認為是最早的中國故事片。不過,它是由美國人布拉斯基在中國的製片廠、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的。

同年,黎民偉與布拉斯基拍攝了香港的第一部電影《莊子試妻》。布拉斯基後來又把這部片子帶到美國,因此它成為最早在國外放映的中國電影。由此可見,中國電影從誕生之初便是跨國資本的產物。

在以後的歲月里,中國的民族電影是在引進的西方的電影技術、意識形態、藝術手段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壯大的[3].程季華等人在1960年代初所寫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在這本代表官方觀點的著作中,中國的左翼進步電影的發展是在與外國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霸權的斗爭中成長的[4].中國民族電影工業所作的生死搏鬥與作為20世紀民族國家的中國的困境息息相關。現代性、民族建構、民族主義、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以及新的性別認同都是此類民族電影的中心主題。中國的民族電影已成為鍛冶新的民族文化所需的成分。在"軟性"娛樂電影(羅曼司、蝴蝶派小說、武打片、鬼怪片、古裝劇)

愈演愈烈的形勢下,左翼電影工作者充分利用電影這一新的視覺技術的政治與革命潛力,試圖把它發展成為自覺的社會批評的大眾藝術[5].正如其他民族電影一樣,中國電影也是"國家神話的鼓動者和國家的神話"[6].通過創造一套連貫的形象與意義、敘述集體歷史、以及上演普通民眾生活的悲喜劇,電影給有可能呈現為異質的實體提供了一個象徵性的統一體:"現代中國".

除電影的生產製作之外,電影審查、製片廠的所有權、政府幹預以及公眾輿論等都是建立一個新的、象徵的中國的重要方面。1927年國民黨統一中國後,中央政府很快便成立了電影審查委員會,來審查外國片在中國的上映。該委員會一直持續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凡是發現以藐視、不友善的方式描述中國人的影片都禁止在中國發行[7].一個很有名的審查事件,就是圍繞著1930年在上海放映的陸克(Harold Lloyd)的影片《不怕死》所引起的激烈爭論。其它受禁的西方影片包括《上海之死》(1933)、《上海快車》(1932)、《閻將軍的苦茶》(1933)、《在中國流浪》(1931)、《克勞迪科·安妮》(1936)、《貓爪》(1934),《巴格達竊賊》(1924),以及德日合拍片《新大陸》(1937)。美國電影譬如《十誡》,《佛蘭肯斯坦》和《上流社會》都被禁映。前兩部受禁的理由是有"迷信"色彩,後一部則是因為有"色情內容".

在同一時期,人們都自覺地努力阻止外國人在中國擁有電影製片廠。知識分子、民眾以及政府經常組成"統一戰線"來保護弱小的中國電影工業,抵制外國的" 文化入侵".整個20世紀的中國,電影審查和對民族電影業的保護一直都維持和繼承下來。在國民黨統治期間,政府為了文化的統一,規定國語為電影中的標准方言。這一政策時而受到中國的"地方電影"的抵抗。比如在香港,受歡迎的影片往往是粵語片而不是國語片,這就是地方抵制中心的一個例子。

多年來,民族電影已成為國家建構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手段。它是現代中國民族國家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紐帶,是中國民族主義的一個基本政治因素。正如安德魯·席格森(Andrew Higson)所寫,民族電影發揮著雙重的功能:

這一霸權化、神話化的過程,既包含一套特殊意義的生產和分配,也試圖抑制或阻止其他意義的潛在擴展。同時,民族電影這一概念幾乎總是被利用來作為文化(經濟)抵抗的策略,以及在面對(往往是好萊塢的)國際控制時主張民族自治的手段[8].

這樣的對內霸權/對外抵抗的雙重過程限定了中國民族電影的發展道路與功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民族電影變成為國有企業。正如保羅·克拉克(PaulClark )所言,民族電影是毛澤東時代中國培育大眾民族文化的一個關鍵要素[9].中國竭力利用電影來建立一幅民族認同的單一化圖畫。不論是從電影工業還是從電影文本或電影美學的層次都可以看到這一點[10].電影製片廠不再為私人所有。它們經過重新組合之後形成一個新的國家電影工業。整頓調整後形成的一些大製片廠有: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它們都受到文化部和宣傳部的監控和領導。國家對於電影的生產與銷售擁有絕對的權利。電影常常成為政治宣傳與灌輸意識形態的工具。國內外影片都受到嚴格的審查。允許中國觀眾觀看的外國電影主要都來自於社會主義國家。好萊塢電影實際上已從中國消失。

但是,電影的國有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也沒有擺脫沖突、對抗與抵觸。西方技術的"中國化"與發展社會主義藝術的本土形式一直是中國電影藝術家至上的任務。這個過程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我們在這里只能間簡單提及。60年代中期的《舞台姐妹》就是中國電影工作著對電影美學的艱難探索的一個例子。謝晉和其他電影藝術家們面對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創造出一種看似矛盾的藝術形式,讓它同時既是中國的也是西方的、既是馬克思主義的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既是革命的又是社會主義的;他們必須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電影究竟是怎樣的呢?正如道格拉思·微爾克森(Douglas Wilkerson )所說,"電影攝影藝術的西方模式,是與通過中世紀後占統治地位的透視體系發展起來的攝影機械相聯系的。它能被與中國傳統美學相聯系的模式所取代嗎?" [11]首先,電影文本必須對中國的歷史作出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社會主義的解釋。

電影的主題是描繪中國人民推翻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壓迫者的革命斗爭,反映解放後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民族建構。其次,藝術家們也非常有必要找到拍攝電影的綜合性方法。

它能夠融合進口的西方手段與本土的中國藝術傳統(中國的傳統繪畫、文學、詩歌、地方戲劇、民間藝術)。在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尋找新的電影審美原則的奮斗之路遠非坦途。眾所周知,黨內機構的不同派別與電影界之內充滿了激烈的爭論和沖突,最終導致了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及整肅運動。

在一個同質的民族認同的形成中,電影敘述的製造神話的功能和合法化的功能可以通過縮小國內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而獲得。國家與民族的統一是新政權關注的重要問題。20世紀50年代後期與60年代出現了一個重要的電影類型:"少數民族電影".通過將少數民族浪漫化和他者化,這種類型實際上鞏固了漢族的中心地位。不論這種電影是反映了"民族和諧與團結"或是表達了漢族把少數民族從奴隸制、封建主義與愚昧無知中解放出來,它對於中國民族國家的形成和合法性都是至關重要的。自我的證實需要某種形式的他者的在場,將邊緣占為己有也是出於中心的意圖。消除種族、民族、階級、性別與地區之間的的真實差異和緊張狀態,目的是為了建構一個想像的、同質的國家認同。

閱讀全文

與早期電影藝術家有哪些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中國電影票房榜 瀏覽:638
電影青春之光資源 瀏覽:441
電影幽冥哪裡看 瀏覽:241
哪些電影有貓女 瀏覽:873
電腦上找電影資源 瀏覽:904
日本電影秘密分析 瀏覽:590
微電影劇本標准 瀏覽:79
翔微電影 瀏覽:860
看迷你世界裡面打架的電影 瀏覽:75
有雙電影學位的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女演員 瀏覽:206
三亞免稅城水幕電影免費 瀏覽:358
贖罪電影百度雲網盤資源 瀏覽:518
保險推銷電影完整版 瀏覽:16
電影剪輯怎麼賺錢新手 瀏覽:787
美國有大尺度床戲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17
亞洲電影迅雷全集在線觀看 瀏覽:927
獲得最佳公益微電影 瀏覽:445
oneday電影主題曲 瀏覽:937
詭墓迷燈2電影完整版迅雷下載 瀏覽:596
精彩電影鏡頭圖片大全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