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下列這圖是那個電影
《吸血少女大戰少女弗蘭肯》
該片根據內田春菊的同名小說《吸血少女》和《少女弗蘭肯》兩部作品改編而成。在原作中,吸血少女並沒有與科學怪人少女展開對決,而電影版則將兩位超級美少女之間的決斗作為最大的看點。
影片由友松直之與西村喜廣聯合導演。友松直之曾編導過不少黑道片和情色片,而西村喜廣則是特攝化妝和特攝造型的行家裡手,深諳如何營造恐怖奇詭的效果。兩人合作打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美少女恐怖動作片。
主人公吸血少女有角藻奈美由人氣偶像川村雪繪飾演。據說川村本人非常喜歡看恐怖片,此番獲得主演本片的機會真可謂如魚得水,她將吸血鬼轉校生演繹得可愛且英姿颯爽。扮演科學怪人少女與雪繪展開對決的是氣質獨特的混血美女乙黑繪理。因舞台劇網球王子走紅的齋藤工則在片中飾演關鍵人物水島樹權。此外,日式恐怖片大師清水崇也在片中客串登場。
電影主線以《吸血少女》的內容為主,講述了高中男生「水島樹權」(齋藤工飾)吃下了轉校女生吸血鬼「有角」(川村雪繪飾)送給他的情人節巧克力後,同樣變成了一名吸血鬼;而自稱是「樹權」女友的「富良野」(乙黑繪理飾),見到男友與別的女生過於親密而產生嫉妒心理,在企圖對「有角」入行報復的時候意外摔死,隨後以「少女弗蘭肯」的姿態重新復活,再次與吸血鬼情敵入行對抗的故事。
B. 科學怪人電影有幾部
科學怪人電影共拍了7部。
1、英國1992年大衛·威克斯執導拍攝電影《弗蘭肯斯坦》
2、美國1935年詹姆斯·懷勒執導拍攝電影《科學怪人的新娘》
3、美國1910年J. Searle Dawley執導拍攝電影《科學怪人》
4、美國1994年肯尼思·布拉納執導拍攝電影《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
5、2004年馬庫斯·尼斯佩爾執導拍攝電影《弗蘭肯斯坦》
6、1931年詹姆斯·懷勒執導拍攝電影《科學怪人》
7、美國1974年梅爾·布魯克斯執導拍攝電影《新科學怪人》
(2)二戰弗蘭肯電影擴展閱讀:
《弗蘭肯斯坦》是大衛·威克斯執導,帕特里克·博金、蘭迪·奎德 、約翰·米爾斯主演的恐怖科幻電影,由Turner Network Television公司發行。該片是基於1994年科學怪人原著劇情改編而來。
《科學怪人的新娘》是1935年環球電影公司出品、發行的科幻、恐怖電影,由詹姆斯·惠爾執導,威廉·赫伯特編劇。同時也是1931年《科學怪人》的續集電影,被視為影史上最重要的恐怖電影之一,充滿詭異、荒誕、超現實的迷魅氣氛。
C. 恐怖片起源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解析:
恐怖片漫談
自電影誕生之日起,恐怖片就利用其特殊的聲、像的魅力挖掘人內心深處恐怖的潛意識,成為各種類型片中最具特色的一支。自前幾年《驚聲尖叫I》以一千五百萬成本在好萊塢狂收上億美圓後,恐怖片又重新成為了好萊塢關注的焦點,而緊緊抓住這棵搖錢樹不放。於是,《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I、II,《驚聲尖叫》I、II,《老師不是人》,以及剛剛在美國捷報頻傳的《深海狂鯊》和《陰魂不散》,和票房過億的《第六感》和《女巫布萊爾》挾著一股陰風和白花花的美圓刮遍全球,後者以其僅數萬美圓的投資成為美國歷史上回報率最高的影片。而日本的《午夜凶鈴》和《催眠》等影片更是以其獨特的懸念和心理恐怖的描寫手法獲得了大量的亞裔觀眾的口碑,而成為了今夏香港票房排行的冠軍。據說《午夜凶鈴》劇組特意為此兩年前拍攝的老片召集了原班人馬拍攝了該片兩個不同風格的續集《病毒感染》和《貞子纏身》,以期在票房上取得慣性效應,而《驚聲尖叫》III的即將推出更是成為今年聖誕無數年輕影迷的期盼,看來這股「陰風」真的是欲刮欲烈了。
記得聽朋友說起過,能把一部恐怖片拍攝成功的導演一定是有著極強的導演功底和對人內心揣摩的能力。的確,導演對於光線、音響的設計和運用以及對於情節和懸念的設計和安排都會對影片的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其實,觀眾觀看影片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膽識和智力挑戰,在電影虛擬的時空中體味瘋狂和追求 *** ,這也就是為什麼恐怖片盛映不衰的原因。
其實,恐怖片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910年第一部只有16分鍾的恐懼片《弗蘭肯施坦》的問世,此時的德國表現主義的影片風格極大的影響著全世界,默片的無聲和黑白的畫面正好為恐怖氛圍的塑造起了很好的鋪墊,再加上表現主義特有的對於人物形象的誇張和變形,使那時候在德國誕生了一批優秀的里程碑性質的恐怖片,象《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表現人物雙重性格《布拉格大學生》(1913年)、描寫中世紀猶太傳說中泥人變活的《泥人哥連》(1914年)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描寫古老的吸血鬼德拉庫拉傳說的《諾斯費拉圖》,而該吸血鬼的形象和著名的弗蘭肯施坦設計的科學怪人成為了歷史上最經典的恐怖片角色,分別都被重拍過幾十次,其中尤以近年來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導演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尼爾·喬丹(《哭泣游戲》)的《造訪吸血鬼》和有莎士比亞專業戶美譽的肯尼斯·布拉納的《弗蘭肯施坦》最為聞名和為國內觀眾熟悉,它們以其精緻的畫面和有創意的改編贏得了觀眾的口碑,看來自斯坦利·庫布里克讓人瞠目結舌的《閃靈》之後,玩一把恐怖片也是大導演們一生追求的夢想。
每個時期的恐怖片都有自己不同的夢魘。30年代開始此類影片大行其道,吸血狂魔、狼人、金剛大猩猩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40年代人們更加關心戰爭,對女子大施 *** 待的《貓人》成了代表作;50年代的希區柯克式恐怖片對此後的該類影片產生深遠的影響,《精神病患者》是一部傑作,希氏天才地把兇殺、性倒錯、戀母情結和精神分裂等犯罪元素融合在一起,運用純熟的電影技巧強化觀眾的恐懼;60年代,恐懼片大都以兇殺為主,且喪命的全是年輕人。到了這個年頭,恐懼片越拍越刁鑽,驚嚇場面一浪接一浪。沒完沒了的驚嚇 *** 讓人手心冒汗喘不過氣來,這大概就是恐怖片的獨特魅力。
當然,從拍恐怖片的效果和地位來說,我們還是應該再強調一下導演鬼才希區·柯克的魅力,這位來自英國的胖子一生沒有得到過一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可是卻為我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電影財富,它以在美國的第一部驚愫片《蝴蝶夢》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並為無數的俊男靚女們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和一座座金燦燦的獎座。我們或許無法忘記《電話謀殺案》中格雷斯·凱利那驚恐的眼神,《美人計》中英格麗·葆曼的恍惚與迷離,《西北偏北》中加利·格蘭特躲避飛機伏擊時的慌張,還有《群鳥》、《後窗》、《暈眩》……當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要數1960年以黑白膠片拍攝的《精神病患者》,它幾乎可以算是所有現代恐怖片之母了,光浴室短短一分多鍾一場戲,就有剪接達50多次,那浴簾外閃爍的人影,女主角驚恐的眼神,揮舞的匕首,黑色的血液,花花的流水,這些經典的鏡頭沒有一點現代恐怖片的以惡心,音響取勝之處,卻牢牢的抓住觀眾內心的恐怖情結,成為了影史上的典範。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對人生抱著一種奇怪的恐怖感。他認為,駭人的東西不僅潛伏在陰影里或者潛伏在隻身獨處的時候,有時,當我們和正派、友好的人在一起時,也會感到十分孤獨、險象環生和孤立無援。當影片《破壞者》初次放映時,希區·柯克還特意在海報上加上了「當心背後有人」的副標題,以表示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恐懼。與現代的恐怖片不同,希氏的影片更可以稱其為驚愫片,沒有妖魔鬼怪,所有的恐怖都在人與人之間存在和發生著,而且影片可以說幾乎是純凈的可以,沒有半點血流成河,扭曲變形等令人作嘔的畫面,完全是以其精巧的情節安排,演員卓越的發揮,還有希氏影片獨特的五六十年代的音樂配樂形成了希氏招牌,所以如果你的邏輯思維並不清楚的話,還是奉勸你不要看他的影片,因為那會浪費太多他精彩的構思。
D. 納粹軍官和波蘭鋼琴家的故事
2009年6月18日,在德國首都柏林的猶太博物館,德國和以色列官員齊聚一堂,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德軍上尉舉行了一個儀式,將他的名字正式載入了二戰中救人於水火的「和平義士」名冊,他就是維爾姆霍森菲爾德。
「我感到羞恥」
也許你看過波蘭斯基的電影《鋼琴家》,2002年該片曾榮獲奧斯卡獎。故事講的是二戰期間波蘭猶太鋼琴家弗拉季斯拉夫施皮爾曼從特雷布林卡集中營奇跡逃生,為避免重新落入納粹魔爪而東躲西藏,隱身於華沙城的重重廢墟中。
值得慶幸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維爾姆霍森菲爾德,在其冒死相助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維爾姆霍森菲爾德上尉偶然發現了施皮爾曼的藏身之地,但他不僅沒有出賣施皮爾曼,而且還帶來了食物,並把他隱藏在閣樓上,而這里可是戒備森嚴的納粹華沙城防司令部。
在影片《鋼琴家》中,鏡頭曾久久定格於上尉辦公桌上的一張照片,那是他的兒子德特勒夫霍森菲爾德的真實照片。
德特勒夫回憶說:「我們一家原來生活在福爾達附近的一個小村莊。1927年,當我出生的時候,父親當上了小學校長。他教過我兩年,他小學的課程什麼都教,有歷史、宗教、自然、德語和國家社會主義。」
維爾姆霍森菲爾德出生於1895年。當他上大學時,他選定了教師為未來的職業。1911年,他加入了「旅行鳥」青年組織,親身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並與同伴們一道收集民間文化藝術,推動民族傳統的回歸。
1933年希特勒上台,時任村小學校長霍森菲爾德欣喜若狂,當年便加入了納粹黨和沖鋒隊,並成為了其中的活躍分子。
到了1938年5月,據霍森菲爾德的日記顯示,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開始懷疑先前無條件接受的東西:「傍晚,沖鋒隊幾名負責人開了會。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就沒法子好好乾了。我看不到任何可以吸引我的目標,現在,我在他們中間常常感到孤獨和厭惡。」
在排擠猶太人的「水晶之夜」事件發生後,霍森菲爾德在1938年11月12號寫道:「在全德國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帝國的形勢實在可怕,已不再有法律和秩序,只有欲蓋彌彰的虛偽與謊言。」
霍森菲爾德的覺醒
1939年8月,預備役軍人霍森菲爾德被正式徵召入伍。9月初,他來到了波蘭,第一次目睹了當地人民流離失所、受盡屈辱的慘狀,發現了現實與雷鳴山響的宣傳那麼格格不入,清楚了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實質。
1939年9-10月,他被調到「弗蘭肯」營,負責看管關押著的1.5萬波蘭戰俘的集中營。
在霍森菲爾德上尉救出的人中,有一位是華沙天主教司鐸安東尼齊采拉。霍森菲爾德知道,蓋世太保曾四處通緝這位神父,但也知道如果隱瞞真相,他們倆將來都難免一死,但他還是豁出性命救了神父。在一個霍森菲爾德偶然認識的人的掩護下,神父偷偷爬出了開赴刑場的汽車,得以死裡逃生。
在他的掩護下,德國共產黨人卡爾赫利也劫後餘生。
戰爭的災難使霍森菲爾德猛醒了,使他成為了一名反法西斯鬥士,盡管他本人未必會這樣認為。他成了同伴中的異類,那些先前的志同道合者變得越來越陌生:「對於所有的邪惡,所有的殺戮,所有的苦難,我們現在將全民受過並償還。我們已讓自己蒙上了無法抹去的恥辱,我們只有永遠懺悔。我們不會得到寬恕,我們咎由自取。」
徒勞的營救
1945年1月16日,在華沙城熊熊大火的映照下,霍森菲爾德寫下了最後一封信。一天之後,他成了蘇軍的俘虜。
1946年的聖誕節前,霍森菲爾德的妻子和孩子們頭一次收到了蘇聯戰俘營傳來的音信,那是一張蓋著國際紅十字會大印的明信片,他在上面寫道:「我現在有了一個好工作,負責分揀郵件。」
大約在同一時期,與霍森菲爾德同營關押的一名德軍士兵獲釋,為霍森菲爾德家人帶回了一張他救過的人的名單。
鋼琴家不是唯一一個被上尉救出的人,在他的救助下倖免遇難的人超過15個。在這份「霍森菲爾德名單」上,名列第九的就是弗拉季斯拉夫施皮爾曼。
鋼琴家施皮爾曼與霍森菲爾德上尉所見的最後一面,是在1944年12月12日。上尉臨分手時知道了被救助者的名字,但一直到1950年,施皮爾曼才知道救命恩人的名字和下落。
施皮爾曼為了救出恩人,便去求波蘭部長會議副主席雅各布貝爾曼,他掌管著波蘭安全機構。但貝爾曼委婉地拒絕了,說他從未想過要幫助納粹分子。四處碰壁之後,施皮爾曼的救助努力化為了泡影。
1957年,施皮爾曼到聯邦德國巡迴演出,終於見到了霍森菲爾德的妻子。他也見到了那份被救者名單,從此一直與恩人和其他獲救者的家人保持著聯系。
鑒於霍森菲爾德為德國法西斯效過力,並助長了對蘇聯的敵對活動,蘇聯軍事法庭對其宣判如下:「剝奪自由,在監關押25年。」
但他的刑期不是從被俘時算起,而是從1949年12月21日開始,前5年的牢算是白坐了。面對這樣的結局,霍森菲爾德試圖上訴,但毫無結果。1952年8月13日,霍森菲爾德死在了蘇聯集中營。
事實上,在飽嘗納粹蹂躪之苦的蘇聯,要他們對認定的納粹戰犯法外開恩實在太難。在蘇聯解體後的白俄羅斯,這起案子也沒有得到重審。
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大屠殺紀念館,題寫著一句古老的箴言:「凡救人一命,就是拯救整個世界。」
自1953年紀念館落成伊始,紀念館就開始搜尋好心的猶太人救助者,總共查明了全世界33個國家的22216人,其中既有奧斯卡辛德勒和羅爾瓦倫堡那樣的名人,也有大量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
(作者:彭華)
E. 這電影叫什麼
《吸血少女大戰少女弗蘭肯》是西村喜廣執導的恐怖片,川村雪繪、乙黑繪理等參加演出。
該片根據內田春菊的同名小說《吸血少女》和《少女弗蘭肯》兩部作品改編而成。在原作中,吸血少女並沒有與科學怪人少女展開對決,而電影版則將兩位超級美少女之間的決斗作為最大的看點。
F. 吸血少女對少女弗蘭肯的電影簡介
都立東京高校坐落在巨型鐵塔的腳下,長相俊美的水島樹權在這所學校上學。
美麗神秘的轉校生有角藻奈美初來乍到就成了大家的話題,她似乎對樹權青眼有加,特地在情人節送了自己做的手工巧克力給他。樹權咬開巧克力,發現裡麵包著美味的奇特液體,沒想到吃了之後,樹權只覺一陣頭暈目眩隨即變成了吸血體質。
原來藻奈美是已經活了幾百年的吸血鬼,她希望樹權也能變成吸血鬼和她一起共享長生。自認是樹權女朋友的富良野圭子對藻奈美十分嫉妒,她拚命尋找情敵的弱點,偶爾發現了她是吸血鬼。
樹權決定接受藻奈美,完全成為吸血鬼,兩人在學校樓頂的平台相擁接吻。目睹這一幕,圭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撲向藻奈美,卻失控墜樓身亡。
圭子的父親把死去的女兒改造成科學怪人復活。擁有不死之軀的圭子擄走了樹權,再度出現在藻奈美面前。
吸血少女與科學怪人少女為了愛情展開拚死之戰。
G. 問一部美國校園電影
片名:聞香識女人
更多中文片名:女人香/女人的芳香
導演:馬丁·布萊斯特Martin Brest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57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混音:Dolby SR
級別:Argentina:13 UK:15 Finland:S Sweden:11 Peru:14 USA:R Canada:PG Spain:T Canada:13+ Singapore:NC-16 Chile:14 Canada:14 Germany:12 South Korea:18 Canada:AA South Korea:15
攝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馬丁·布萊斯特 Martin Brest
編劇 Writer:
Giovanni Arpino .....(novel Il Buio E Il Miele)
Bo Goldman .....(screenplay)
Ruggero Maccari .....(character from Profumo Di Donna) (suggestion)
迪諾·里西 Dino Risi .....(character from Profumo Di Donna) (suggestion)
演員 Actor:
艾爾·帕西諾 Al Pacino .....Lieutenant Colonel Frank Slade
克里斯·奧唐納 Chris O'Donnell .....Charlie Simms
James Rebhorn .....Mr. Trask
加布里埃爾·安瓦爾 Gabrielle Anwar .....Donna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George Willis, Jr. (as Philip S. Hoffman)
Richard Venture .....W.R. Slade
Bradley Whitford .....Randy
Rochelle Oliver .....Gretchen
Margaret Eginton .....Gail
Tom Riis Farrell .....Garry
Nicholas Sadler .....Harry Havemeyer
托德·路易斯 Todd Louiso .....Trent Potter
Matt Smith .....Jimmy Jameson
Gene Canfield .....Manny
Frances Conroy .....Christine Downes
June Squibb .....Mrs. Hunsaker
朗·埃達德 Ron Eldard .....Officer Gore
Sally Murphy .....Karen Rossi
Michael Santoro .....Donny Rossi
Alyson Feldman .....Francine Rossi
Erika Feldman .....Francine Rossi
Julian Stein .....Willie Rossi
Max Stein .....Willie Rossi
Anh Duong .....Sofia
Leonard Gaines .....Freddie Bisco
David Lansbury .....Michael
Joseph Palmas .....Bellhop
Baxter Harris .....George Willis, Sr.
Francie Swift .....Flight Attendant
Michael Simon .....Oak Room Waiter
William Beckwith .....Oak Room Maitre D'
Mansoor Najeeullah .....Skycap
J.T. Cromwell .....Ballroom Waiter
Peter Carew .....Bootblack
Paul Stocker .....Doorman
Michael Lisenco .....Cab Driver (as Michael Lisenco)
Divina Cook .....Night Maid
Richard L. Duma .....Extra Student (uncredited)
Russell Gibson .....Barber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馬丁·布萊斯特 Martin Brest .....procer
G. Mac Brown .....associate procer
Ronald L. Schwary .....executive procer
劇情
年輕的學生查理(克里斯奧唐納飾)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准備戲弄校長的過程,校長讓他說出惡作劇的主謀,否則將予以處罰。查理帶著煩惱來到退伍軍人史法蘭中校家中做周末兼職。中校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經歷過戰爭和許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准備用盡最後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帶著查理出遊、吃佳餚、開飛車、跳探戈、住豪華酒店……然後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殺行為,從此他們之間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蘭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了精彩的辯護,使得查理免於處罰。
長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蘭中校對聽覺和嗅覺異常敏感,甚至能靠聞對方的香水味道識別其身高、發色乃至眼睛的顏色。其實這都源於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H. 請問恐怖電影的鼻祖是哪部不要鬼魂那些
恐怖片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910年第一部只有16分鍾的恐懼片《弗蘭肯施坦》的問世,此時的德國表現主義的影片風格極大的影響著全世界,默片的無聲和黑白的畫面正好為恐怖氛圍的塑造起了很好的鋪墊,再加上表現主義特有的對於人物形象的誇張和變形,使那時候在德國誕生了一批優秀的里程碑性質的恐怖片,象《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表現人物雙重性格《布拉格大學生》(1913年)、描寫中世紀猶太傳說中泥人變活的《泥人哥連》(1914年)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描寫古老的吸血鬼德拉庫拉傳說的《諾斯費拉圖》,而該吸血鬼的形象和著名的弗蘭肯施坦設計的科學怪人成為了歷史上最經典的恐怖片角色,分別都被重拍過幾十次,其中尤以近年來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導演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尼爾·喬丹(《哭泣游戲》)的《造訪吸血鬼》和有莎士比亞專業戶美譽的肯尼斯·布拉納的《弗蘭肯施坦》最為聞名和為國內觀眾熟悉,它們以其精緻的畫面和有創意的改編贏得了觀眾的口碑,看來自斯坦利·庫布里克讓人瞠目結舌的《閃靈》之後,玩一把恐怖片也是大導演們一生追求的夢想。
I. 小時侯特別喜歡恐龍特級克塞號,但是時間太長,都忘了到底是演的什麼,誰能告訴我,希望能詳細一點,謝謝
《恐》對於77-85,尤其是81-84年代生的人非常重要。在娛樂、新聞等電視節目尚不發達的當時,《恐》對當時的我們是多麼驚奇的啊!要知道,在78年,日本的技術不很發達,但卻帶給我們經典的回憶。
背景資料(引自電驢)
談談日本特攝片的發展:
特攝是特攝電影的簡稱,本意是運用了特殊攝影技術而拍成的影片。從這點來看,以《指環王》為代表的魔幻影片,以及我國獨有的武俠片,都可算作是「特攝片」,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動畫片都是不折不扣的「特攝片」…………但是現在,由於日本人的原因,現在的特攝片是特指由日本拍攝的以ULTRAMAN,戰隊,蒙面超人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其實,特攝片可以說是只有在日本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家,特殊的民族,特殊的時期才會發展壯大一類特殊影片。特攝片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比如高額的成本使製作商的盈利減少,架空的背景使觀眾很難有共鳴。但其實這都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的。二戰以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承受了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制裁,當然,其中也包括文化娛樂。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不能製作表現激烈戰爭場面的娛樂影視作品,這就使得日本不可能推出類似《珍珠港》或《大決戰》之類的影片來滿足觀眾這方面的需求。因此,日本人只能通過一些架空的背景和人物,來使觀眾得到對看到「戰爭題材」影片的需要。美國可以選擇二戰,越戰來作為戰爭的背景,而日本只有「來自宇宙的侵略者」,「想要統治世界的XX組織」,因為他們選擇了二戰,邪惡一方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美國有自己的王牌飛行員可以贊頌,可以為他們的英雄拍一部片子;但日本總不能拿一個南京大屠殺中的戰爭犯作為主人公的原形吧。所以,特攝片中完全虛構了「正義戰士」,成為當時日本人(至少是兒童)心中「民族英雄」的替代物。同時,由於大和民族是一個好鬥的民族,這還使得日本特攝片比起美國的SUPERMAN,BATMAN來,戰斗場面更為激烈,而當時由於動畫片的製作水平還比較低,不足以表現激烈的戰斗場面,特攝片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火暴的戰斗場面吸引了大批日本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成為了一種「群眾喜聞樂見」娛樂方式。美國人通過戰爭片來告訴人們戰爭的可怕,殘酷,戰爭場面是作為反面教材的;但日本的特攝片中,熱血的戰斗場面是第一位的,什麼教育意義都只是「順便」而已。這也是日本的特攝片區別於美國的SUPERMAN等英雄題材的影片,可以獨樹一幟,有著獨自的一片生存空間。這樣特攝在日本誕生了,並逐漸壯大起來…………在日本60年代初期開始流行拍特攝片,在日本特攝的三大系列是 戰隊系列;假面騎士系列;奧特曼超人系列。恐龍特急克塞號(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 )是當時日本恐龍三步曲中的之一,中國當時只引進了克塞。
1974-1975年,圓古公司製作的雷歐奧特曼在收視率方面遭到了未曾有過的失敗,加上由於石油危機而引發的日本經濟危機造成了公司效益大幅下滑,使得雷歐奧特曼結束播放後,圓古已經無力再承擔一部像奧特曼那樣的、需要用到大量模型和特技的特攝片製作。但是在70年代的那時,特攝片正處於激烈的競爭中,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紛紛涌現,尤其是競爭對手--東映公司的假面超人系列和超級戰隊系列獲得的好評程度如日中天,更不用說動畫界的超級機器人系列作品也在和特攝爭奪市場。如果圓古公司不有所作為的話,那麼等待他的結果無疑是被擠出這利潤豐厚的市場。
於是從1976-1980這4年的調整期內,圓古或獨自、或與其他公司合作製作了若干特攝作品,既從一個方面向觀眾們表示他們「還活在」特攝界中,同時也作為在不同題材中嘗試新的創作思路和手法。其中一個獨特的系列便是--恐龍三部曲。第一作第一作「恐竜探検隊ボーンフリー」(1976年,25集)和第二作「恐竜大戦爭アイゼンボーグ」(1977年,39集)都採用了很特別的、以真人和動畫合成的製作手法,獲得了還可以的反響,用「恐龍」來取代以往的「怪獸」角色也在玩具市場掀起了一陣恐龍熱潮。但是觀眾群體中,仍然有不小的「想看完全的特攝」的呼聲。於是,根據前兩作的經驗,在第三作的策劃中,圓古決定重新回歸到全部使用真人和模型來演出的特攝。
一開始的創作工作是交給了與圓古有合作關系的長坂秀佳(曾經參加過傑克奧特曼和艾斯奧特曼的劇本編寫),當時他正在進行原打算作為漫畫刊載的「時空警備隊-恐龍時代」的創作,便提出以此漫畫故事為基礎然後加以改編。這個建議得到了採納,雖然後來由於某些原因長坂將創作工作交給了遷真先,但在整個克塞號的策劃過程中,除了一些細節外,基本保持了原來漫畫中的故事設定,並改名為「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恐龍特急克塞號」。
言歸正傳
2001年的一日,日本遭受了不明來歷的超低溫和超高溫光線襲擊,負責管轄地球各個歷史時代的時空管理局查出異變的原因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於是以班諾隊長為首的時代戰士,乘坐大型時間飛船「克塞號」向著那個神奇的恐龍時代出發。在那裡,他們遇到了逃離故鄉的外星公主阿爾塔夏和她的隨從機器人吉伊,以及神秘的宇宙侵略者--植物生命體格德米斯星人……
整個52集的故事分兩個部分,1-28集是對抗企圖霸佔地球的侵略者格德米斯,其中重頭戲1-13集圍繞著爭奪藏有著能擊敗格德米斯的秘密方案的密貼展開。而29-52集則是回歸到時空管理局最初的警務使命,敵人也變成了形形色色的、諸如妄圖改寫人類歷史的野心家、利用時間機器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集團、不明來歷的侵略者等等。在第40集時改換標題為「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 戦え!人間大炮コセイダー」,並且根據當時觀眾認為主角過於活躍而配角太單調的意見,在每集出場的正反兩方人物中都安排了一些有特色的角色。
給你一兩個網址,你可以看看:
http://post..com/f?kz=65259445
http://post..com/f?kw=%BF%D6%C1%FA%CC%D8%BC%B1%BF%CB%C8%FB%BA%C5&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