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演講和斗爭的」藝術」
在廣州殺了官府的官員居然沒什麼事兒,看來這個鍋一定是孫先生和那幫新黨背了。但省城也不能久留,正好身在北京的父親黃麒英在京城開了葯廠。黃師傅便攜十三姨和梁寬前往京城前去看望,也是避避風頭。只可惜命運多舛。在京城裡趕上了獅王大會。
你一定是從大俠仗義出手懲惡除奸救中堂的角度去觀影的。
霸特,油啊日烏昂。
這次黃師傅與以往不同了,經歷了前兩集的洗禮,他隱隱約約的懂得了許多道理.......
所以這次京城之行的故事實際上是講述了黃飛鴻如何在各派勢力之間縱橫開合,並以高超的斗爭和演講藝術征服各方的。
下面先說演講
影片結尾有以下一幕。
這一幕很重要,是黃飛鴻打敗趙天霸後對李中堂說的一段話。
短短不到一分鍾的一席演講,敘事清楚、層層遞進,邏輯嚴密,論點鮮明。居然有6層含義那麼多!了不di啊~~
下面我們逐層次來慢慢分析
請仔細觀瞧!
帕特萬
這一番話,其實是直接告訴李中堂:「要不是我踢飛獅頭,撞動天燈,擋住槍口,你老人家早就嗝屁了,我雖然沒有直接捉住刺客,但你的命,是我救地!」所以你老家得聽我說幾句。
一字記之曰:你先閉嘴,聽我說!
帕特吐
翻譯過來就是:是我搶到了獅王的金牌,我是冠軍。可是我有個觀點想跟大人匯報一下。我的觀點是:論何謂輸贏?
看看,就三句話。不但堵住了李大人的嘴,還以帶有懸念的設問句方式拋出了論述題目,帶動聽眾的思維,引起大家的好奇,吸了包括中堂在內的廣大聽眾的注意力。 一字記之曰:何其妙哉!
帕特死瑞
提出觀點,很簡單——先擺事實:你看看死傷了這老多人,咋整?
隨即得出自己的論點:我們大家都輸了
這是標準的開門見山式的論述方式,看似簡單,但卻是建立在不容置疑的事實基礎上的,畢竟有人死傷啊,擱在哪朝哪代,在大型集會上死人都不是小事,更何況這次集會是西太後主辦,李中堂承辦的,你承辦方有責任啊!
厲害不?論據扎實有力,論點出人意料。
一字記之曰:一針見血!
帕特佛
進一步闡述:獅王大會目的是提倡尚武精神,以達到強兵衛國的目的,但只強健體魄,不開啟民智是不行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好一個破論:「你們的想法有缺陷,實現不了你的目的,我認為應該智武合一。」
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論述方法。同時進一步深化我的觀點,從簡單的「輸贏論」升華到"國富民強"的問題。使演講的思想深度和視野寬度陡然增加。
一字記之曰:高大上!
帕特廢物
用疑問和請求的句式,組成了一個「連消帶打」的句式格局,既委婉的批評了這一做法,又語重心長的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一字記之曰:深刻
帕特塞克斯
這一部分最容易在演講中被忽略,那就是——肢體語言。
請看:看似簡單的一扔。包含的動作有蓄力、瞄準、發力、收力。一氣呵成,行雲流水,極具觀賞價值。而且准確無誤的落在中堂的腳前5.51公分處,使中堂大人在4.53秒後才反應過來——丫再使點勁不砸我腦瓜子上了么~~!!!
這樣強有力的動作收尾,極具震撼力和威懾力。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悠長。
等中堂大人反應過來,黃某已經大步離去。
一字記之曰:「敗跟我裝,免得受傷!昂~~~」
看看中堂的表情就知道此番演講的效果了
了不di啊~~
總結整個過程,可謂有禮、有力、有節,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中堂大人,汝之奈何?哈哈。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黃飛鴻是不是吃了一碟花生米、半斤豬頭肉,喝了三斤虎骨酒了?敢這么跟中堂大人說話?
非也,一切其實早已安德肯臭兒了。
且看黃師傅在錯綜復雜、魚龍混雜、波詭雲譎、殺機四伏的京城裡如何巧妙布局贏得最終勝利的。
黃飛鴻剛到京城集趕上了老佛爺聽信李中堂的餿主意要舉辦獅王大會,為此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廣東會館里發生了這樣一幕:
說實話,這個對手可真不簡單。一共說了12句話,把整件事情的原因、目的,方法、結果。
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還順帶著介紹了自己的姓名、職業、身份、性格。
不但言語精煉而且表情豐富
真是值得學習!
因此,此人乃黃飛鴻的勁敵!
黃師傅又是怎麼應付的呢?
總結起來有以下五點:
第一,掌控廣東會館
這一點比較容易實現,借老爺子的威望,加上自己的名氣,輕松實現。
結果很快顯現
看見沒有?令行禁止!誰都得聽話。
這叫站位腳跟,坐牢屁股。有了穩定的後方,戰鬥起來才沒有後顧之憂。
一字記之曰:建立鞏固大後方!
第二,團結業內人士
請看下面場景
畢竟都是業內人士,素質與眾不同。
打架什麼的都比別處規范,看~!
旗幟鮮明!
著裝統一規范!
黃飛鴻立即明白,這是可以團結的力量。
所以他做了這樣一件事情。
制止了械鬥,並且在露了一手功夫後很快讓同行們折服了
緊接著又做了一件事
請喝酒,召集大家聯名上書,
請注意黃飛鴻的話,不管規矩,不怕衙門,直接見總理大人,商量?那隻是跟你客氣客氣。這樣武術界同行們就捆綁在一隻船上了。
盡管這個聯盟不大穩定,但起碼不會添亂,而且能壯大我方聲勢。
一字記之曰:霸氣側漏!
第三,穩定中間勢力
誰是中間勢力?在這個局面里朝廷是中間勢力,因為他們只管看舞獅。
這點也好辦,聯名書在手,遞上去。
京城自然與別處有著大不同:畢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官員們很敬業,用巡撫(省廳級幹部啊)來打發黃師傅,太重視了。
黃師傅不傻,很清醒的。
不過不要緊,話已經遞到了。
一字記之曰:勿謂言之不預也!
第四,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
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身在異地他鄉,情況不是很熟。賽獅是個團隊活動,如何組團是重點中的重點,關鍵中的關鍵。
機會來了。
就是他!
地區計程車行業協會會長,身份不低(聽說老北京里還有水頭、糞頭、什麼的),把持一方,說一不二
武功也不錯
而且~~~這伙計會飛啊~~!!
由於趙天霸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在鬼腳七受傷後認為其無用,便棄如敝履,因此失去了一個極有戰鬥力的幫手。
而黃師傅則不然。不但治好了鬼腳七的傷,還收留了他。
這個哥們感動壞了~~~!
入圖片描述
一字記之曰:好人有好報!
第五、堅決展開對敵斗爭
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著這一個目標展開的。但一定要分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果 你認為敵人只是他,你就錯了!
他雖然心狠手辣,砸我廣東會館,唆使打傷我父親,還欲置黃飛鴻於死地。
但更危險的敵人卻是他!
丫的敢泡黃師傅的妞?!
而且身份詭異
而且思想極其危險
而且還逼逼嗶嗶給黃師傅上課
一字記之曰:臭不要臉!
洋鬼子才中華民族的死敵,黃師傅的死敵,必須堅決斗爭!
第六,妥善處理戰鬥成果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趙天霸的處理上。
基於趙天霸的特殊身份:手工業無 產 階級的一部分,給予寬宏大量的處理:打一頓算了。
這樣處理不但避免了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留有餘地,同時也避免了為將來的寶芝林制葯廠樹立一個絕對的對立面,畢竟都是搞產業的嘛,同屬一個階 級。
將敵我矛盾轉為非敵我矛盾,乃至轉化為階 級內部矛盾, 一字記之曰:高!
至於故事的結果,都在電影里了。
請各位自己欣賞吧。
今天就到這里。
Ⅱ 你怎麼看待徐克的系列電影《黃飛鴻》
我認為很好看,黃飛鴻本身是一位堅守傳統美德、嫉惡 如優的儒快,他在國家面臨列強瓜分的危難時刻,由-一個傳統習武之人,面對急速而近乎顛覆的西化沖擊,他起初不是全無抗拒情緒,其後較為寬容,最後接受。一方面固然是他的包容並蓄的性格;另一方面, 最主要是透過十三姨的引導所致。所以,十三姨在黃飛鴻系列中,是促成黃飛鴻接觸與思考西方文化(包括現代科技,讓黃飛鴻感受的了科技的強大。
所以,1991年,香港鬼才導演徐克拍攝了武俠動作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雲》,該片由李連傑、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眾多明星參演,也是徐克《黃飛鴻》電影系列的第一部。劇情講述了以黃飛鴻(李連傑)阻止洋人將唐人賣往舊金山做豬仔為主線,梁寬(元彪)拜師為副線,演繹了一部令觀眾耳目一新的「黃飛鴻」電影。而徐克將這一民族英雄塑造為在中西方文化沖撞的亂世中迷惘且具有憂患意識的武師,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黃飛鴻的正義,愛國之情。
Ⅲ 黃飛鴻之師王爭霸講述了一個怎麽的故事,幫忙分析。
黃飛鴻(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終年78歲。黃飛鴻身後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後事,葬於白雲山麓。 黃飛鴻 原名 黃錫祥 ,字 達雲 ,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清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並非廣東十虎之一, 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 梁坤),飛鴻五歲從父習武,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 廣東十虎 之一)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 飛砣絕技 ,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武藝日臻精進,稍後,黃飛鴻隨父於廣州樂善山房設館授徒。黃麒英謝世,黃飛鴻子承父業成為一代宗師,是當時南派武林中最年輕的武術教練。一生中,曾先後被提督吳全美、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聘為 軍中技擊教練 。相傳其平生絕技有 雙飛砣、子母刀、羅漢袍、無影腳、鐵線拳、單雙虎爪 、工字伏虎拳、 羅漢金錢鏢 、 四象標龍棍 和 瑤家大耙 等。因其尤精虎形諸勢,故在武林中享有「 虎痴 」之雅號。 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 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 陳廉 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 劉永福 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終年77歲。黃飛鴻身後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後事,葬於白雲山麓。莫桂蘭在林世榮、鄧秀瓊的幫助下,偕黃飛鴻的兩名兒子移居香港設館授徒,傳授黃飛鴻遺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銀幕上的黃飛鴻要麼是趙文卓,要麼是李連傑,沒有一個長相一般的,這也迎合了觀眾的需要,或許我們都期望黃飛鴻像趙文卓一樣英俊,像李連傑一樣瀟灑。但事實恰恰相反,真實的黃飛鴻長相很一般,甚至還有我們所不齒的大肚腩,黃飛鴻留存於世的只有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也證明了黃飛鴻與帥哥搭不上邊。 更有力的證據來自於黃飛鴻的第四任夫人莫桂蘭,她在接受香港《真功夫》雜志采訪時說;「黃飛鴻生性怪異,壽星公頭,有一副羅漢眉,眉長至垂下,瓜子口面,耳大而長,身材肥壯高大,要穿三尺六寸長衫,行起路來表情淡定,兩手總擺在後面。」 這讓鴻迷們大失所望。 黃飛鴻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人,男孩子與男孩子打鬧,時不時來一句「佛山無影腳」。這是銀幕上的黃飛鴻的看家本領,而事實上武學當中沒有「佛山無影腳」的說法,這一武功純屬虛構。 那麼黃飛鴻的武功究竟有多高?黃飛鴻的功夫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另一部分是鐵橋三的徒弟林福成。莫桂蘭認為,黃飛鴻平生絕技有雙飛砣、鐵線拳、虎鶴雙形拳、羅漢金錢鏢、四象標龍棍、工字伏虎拳等,其中最擅長的應該是虎鶴雙形和飛砣,虎鶴雙形拳由黃飛鴻集各家之精華融會貫通而創立。 值得稱道的是,黃飛鴻的舞獅技術堪稱一絕,黃飛鴻的獅藝以獅子出洞、獅子上樓台等著稱,以飛砣采青為絕技,在當時的廣東獨樹一幟。黃飛鴻還開創了女子舞獅的先河。 總之,黃飛鴻的武功並不像銀幕中那樣無所不勝,有資料記載,曾經好幾次打抱不平時,黃飛鴻都寡不敵眾。 事實上黃飛鴻會的僅僅是一些皮外傷,尤其是跌打損傷,中華武術與中醫一脈相承,所以黃飛鴻會簡單的醫術,但中醫實在博大精深,黃飛鴻又不喜歡讀書,他不可能有很高的醫術。 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黃飛鴻的文化水平。他想開一個醫館,但苦於沒有一個好名字。這時他的徒弟考中了進士,送給他兩句詩:「寶劍騰霄漢,芝花遍上林。」黃飛鴻就把第一句詩的第一個字和第二句詩的第一個字以及最後一個字合在一起,用作醫館的名字。 黃飛鴻是否真有十三姨這樣一位紅顏知己? 答案是否定的。歷史中的黃飛鴻愛情與婚姻非常慘淡。他一共結過四次婚,三任妻子相繼死去。直到第四任妻子莫桂蘭,才陪他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也有人說莫桂蘭或許就是十三姨。但莫桂蘭直言不諱,說黃飛鴻對她的感情一般,她嫁給黃飛鴻的時候才19歲,但黃飛鴻卻已經五十多歲,老夫少妻,沒有什麼浪漫,有的僅僅是陪伴。 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已任,經其門人林世榮等整理的 鐵線拳 、 工字伏虎拳 、 虎鶴雙形拳 結構新穎,動作輕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滯狹隘、動作重復之弊病。虎鶴雙形,虎形練氣與力,動作沉雄,聲威叱吒,有推山倒海,龍騰虎躍之勢;鶴形練精與神,身手敏捷,動作迅速,有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氣靜神閑之妙。剛柔並用,長短兼施,偏正配合進退中規,成為飛鴻一脈之代表拳法,為武術界獨樹一幟。一時風行全省,並遠傳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歷久不衰。在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我國高等體育院校教材內容之一。 黃飛鴻不僅武功超群,醫術亦相當精湛,其駁骨療傷之技,時稱一絕。光緒年中,在廣州仁安里設「寶芝林」醫葯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福軍首領 劉永福 親為寶芝林題寫「 技藝皆精 」的匾額,並聘飛鴻為 福軍技擊總教練 ,後隨劉到台灣英勇殺倭。 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 習武德為先 」,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歷主摒除門派之閡,能者為師,更是力排重男輕女之見,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組織女子獅隊的武師之一。其眾多弟子中,以男弟子 梁寬 和 林世榮 ,女徒弟 莫桂蘭 、 鄧秀瓊 等最負盛名。其餘的門人,亦頗有聲譽,遍布粵港澳台、東南亞各地。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范,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 黃飛鴻結過四次婚,除元配外皆為續娶。最後一名妻子莫桂蘭於1983年於香港逝世。黃飛鴻有四子,當中 黃漢森 最得真傳,惜年少時被暗算慘死,之後黃飛鴻不傳兒子武術。 林世榮的徒子徒孫中,不少人日後成為電影業中人,其中較為人熟悉的有武術指導劉家良,其父 劉湛 便是林世榮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攝了接近八十套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當中黃飛鴻一角,除了兩套為白玉堂演出外,俱由關德興擔當;而奸角幾乎全部由石堅演出。故港人常稱關德興為「黃師傅」;形容大奸大惡亦有「奸過石堅」一詞。之後成龍、劉家輝亦有演過少年時期的黃飛鴻。近年徐克拍攝黃飛鴻電影更非常成功,黃飛鴻一角多由李連傑擔任。趙文卓也曾演過黃飛鴻。 以黃飛鴻為主題拍攝的電影已經超過百部,形成黃飛鴻系列影視,黃飛鴻廣為人知主要來源這些影視劇 以前,我一向以為功夫武俠片不外乎是講述一些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的俗套故事,體現中國人的俠義精神罷了。而對於黃飛鴻系列第三部獅王爭霸,感覺也不過是簡簡單單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已。但最近聽了某位兄台的解釋和指點後,方才翻然醒悟:獅王爭霸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以愛國者的名義表達所謂的俠義精神、愛國精神,而是一種對國家命運、國家政策的思考和建議,這是任何其它黃飛鴻系列電影所不能比擬的,也是其它任何武俠片所不能比擬的。 而最能體現這種精神的情節就在黃飛鴻最後的那段話:「李大人,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剛才天炮一響,如果沒有天燈擋槍的話,勝負歸誰還真沒人知道。現在金牌在我黃某的手上,並非我贏了。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以小民之見,我們不止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的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還請李大人三思。這金牌,留給你作紀念吧!告辭了!」 這段話是黃飛鴻向李鴻章的勸說和建議,雖說有點做作,但並不唐突,自然大方,可謂神來之筆、畫龍點睛。如果大家真能仔細觀看本片,並且對這段話深深分析了解,就不會說本片僅僅是借著愛國精神的覷頭,才得以大放異彩。這難道只是簡簡單單的愛國精神嗎?這明顯就是一位武者,甚至可以說是一位中國人對自己國家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國家政策建議和看法。 同樣的時代精神也在一些很小的細節表現,如劉洵扮演的黃麒英在兒子的婚姻問題上,一直沒有公開的反對;黃飛鴻也漸漸接受西方先進思想,從接受西方的機械(蒸氣機)到接受西方的一些文化(如黃麒英說雲南白葯可以批量生產那段,就是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都可以看出,甚至他可以接受十三姨對他的親吻。這在於一個土生土長的封建社會男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正是思想上的慢慢進步,才使得他最後才真正明白了救國的道理,於是,才有了最後他對李鴻章的那段話。 此外,本片的武術指導也尤為出色。雖不似前兩集那般天馬行空,卻扎扎實實,更加實用,很多招式看起來也比較實在,這和武術指導的更換有關。前兩部的武指都是袁家的,這部的武指是元彬,所以,從武術的風格上來看確實是大大的不同,然而就是這樣偏向於寫實的武術,卻也大放異彩。前有三笑樓黃飛鴻單人赴會的小打小鬧,後有獅王爭霸氣勢恢弘的大場面,總的來說,還是很令觀眾享受的。配樂也極其貼近故事節奏,激盪高昂,體現男兒大志,令人回味,那首「男兒當志強也」成為以後很多功夫片的主打歌。 如果僅僅以場面來說,本片可能並不是中國最出色的武俠片,但獅王爭霸所包含的時代精神,這是其它任何香港影片所不能比擬的,這也許就是徐克最出色的作品。即使將此片奉為中國武俠片之巔,甚至是香港電影之巔也毫不過分。 強烈看一下( ⊙ o ⊙ )啊!激發我們愛國情懷啊。
Ⅳ 李連傑版電影《黃飛鴻》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黃飛鴻》武打動作設計的飄逸帥氣,毫不拖泥帶水,在主流武術動作基礎上充分表現出黃飛鴻這個角色的俠義與帥氣,也體現出演員扎實的武術基礎和良好的可塑性,獲得廣大觀眾的肯定,尤其是女性觀眾的熱捧。隨著時間的發酵,越發經典。
最後,女性角色的點綴恰到好處。很多部電影例如《獅王爭霸》中的關之琳,《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中的張敏,都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她們的加盟,自然獲得了良好的娛樂效果和票房保證,為該劇成為經典系列電影起到了良好的助推。
Ⅳ 在電影黃飛鴻
嗯,你是要分析這部片子中十三姨要回唐山的理由還是歷史上十三姨與唐山的關系?
如果是想知道歷史上十三姨與唐山的關系的話,那很抱歉,因為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十三姨這個人物的記載。也就是說她只是徐克導演在劇本中的假想,用來豐富劇情的。不過,黃飛鴻曾有過三個正妻和一個妾,許多人認為十三姨有可能是根據他的妾(莫桂蘭,比黃飛鴻小45歲,在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黃飛鴻的牌匾一起毀於戰火且黃飛鴻去世後,曾和漢樞、漢熙去香港謀生。開設香港黃飛鴻國術館、莫桂蘭健身院等。1970年,已78歲高齡的莫桂蘭受電視台《歡樂今宵》的邀請,表演黃飛鴻所傳的絕技鐵線拳,金錢鏢等,又和幾名習武小夥子過招而絲毫不落下風。)的形象編著的。莫桂蘭既是黃飛鴻的第四任妻子(准確的說是妾,因為據說黃飛鴻有克妻命,因此死了三任妻子後黃飛鴻不敢再正娶,只好納莫桂蘭為妾)又是黃飛鴻的徒弟。莫桂蘭也是廣東人。
至於唐山,是這樣的,電影中的唐山指的並不是河北省的唐山市。唐山原指「大唐江山」,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對祖國故鄉的習慣稱呼。
Ⅵ 如何評價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電影
黃飛鴻的集大成之作,也體現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電影產業的強大,這部電影任何方面都堪稱當時最頂級的配置,導演徐克,武術指導袁和平,主演是李連傑和甄子丹這兩個動作巨星兩人棍術對決堪稱雙龍會,納蘭元述這個角色刻畫的也很成功,他武功卓絕,是黃飛鴻歷個對手中最強的,他是一個悲劇英雄形象,忠君愛國,但是沒有像黃飛鴻一樣達到更高的層次,最後的布棍堪稱創舉,那時張鐵林皇阿瑪還只是在跑龍套,九宮真人是鬼腳七,熊欣欣和黃飛鴻台上台下的打鬥別出心裁,從此佛山無影腳名揚天下,和降龍十八掌一道成為小朋友打架時要喊出來的招式。
Ⅶ 徐克版經典《黃飛鴻》背後的這些故事,還蠻有意思的
徐克這套《黃飛鴻》系列,英文名叫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中國往事。
好像還真有點那種感覺:電影通過黃飛鴻這個人來牽出那一段時代。
雖然本系列的虛構成分不少,比如《男兒當自強》中,黃飛鴻和孫中山相遇的部分。
這套系列,說它是武俠片,好像缺了點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知的武俠概念;說是功夫片,又覺得不僅僅是功夫片這么簡單。
不過討論這個我覺得也沒有太大意義,總之,是一套很好看的電影就對了。
這一套,我指的是徐克導演李連傑主演的前三部:《黃飛鴻》,《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
我個人覺得這套電影是部悲劇,因為就李連傑這版民團教頭黃飛鴻而言,我自己看的時候覺得這人有一身武藝,不愚昧不迂腐,但對於大環境卻無可奈何。
面對洋人,他嘗試去接受;面對國人,他嘗試去救助。
只不過每每感覺有種他有一身武藝經綸,在時代大勢下,卻也無奈,我感覺這個黃飛鴻是活在一個夾縫中。
《黃飛鴻》第一部開頭,洋人傳教士們高喊「哈利路亞」過街,街邊茶樓上的民樂團在演奏《喜洋洋》,雙方都生怕對方的聲音大過自己,於是紛紛發力,拉大各自分貝,活生生演變成中外音量大戰。
到了《男兒當自強》,這事情就更明顯了。
黃飛鴻和愛國人士陸皓東闖進白蓮神教,看到一眾白蓮教的人相信什麼神功護體之說。結果白蓮教教主被黃飛鴻打死後,露出胸前一塊鐵板,兩人想著,這些教眾總算能明白神功護體是假的了吧。
可那一眾白蓮教信徒卻大哭,紛紛不願意相信這神功護體的謊言,繼續遷怒與黃陸兩人。
甚至白蓮教眾圍攻下,陸皓東不得不開槍鎮住場面,偏偏有小孩站出來說:「我有神功護體,不怕你的洋槍,你開槍吧。」
後面黃飛鴻就叫陸皓東快點走了,陸這個文人愛國人士說了句:「走哪去,全中國都這樣,能走哪去啊?」
不過,我今天倒不是來做什麼解析或者描述藝術價值,意義這類的。
今天,想和您聊一些這個片子背後的故事,也算是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江湖殘卷。
誰來演黃飛鴻?
拍完《英雄本色》,徐克便考慮重拍《黃飛鴻》。
在李連傑之前,最為深入人心的黃飛鴻形象當屬關德興了,老爺子總共演了70多部黃飛鴻電影,形象都是高大上,一板一眼的形象。
之前很多重拍都失敗,因為他給觀眾的印象太深了,關德興是不可取代的。
徐克在我心中是個天才,他就有這種顛覆的本事。
當時,徐克想著,可以讓狄龍做黃飛鴻,代表傳統;周潤發演梁寬,代表市井,兩者二元對立。
但是《英雄本色》大賣,周潤發的小馬哥一下子爆紅了,讓他穿上唐裝演梁寬太冒險,於是這個計劃就被擱置了。
直到後來,徐克遇上李連傑後,發現李連傑就是他要找的黃飛鴻,於是跟嘉禾建議,這樣才有了後來經典的李連傑版《黃飛鴻》。
武打設計
當時《黃飛鴻》請的武指是劉家榮和劉家良兩兄弟,正宗的洪拳傳人。
劉家良之父是黃飛鴻的徒弟林世榮的弟子,所以算得上黃飛鴻的真正傳人,而兩人都參與過關德興版黃飛鴻的武打設計。
黃飛鴻打的是南拳,可是徐克不管這些,他要黃飛鴻不再是傳統宗師,希望動作瀟灑漂亮,比如無影腳的設計,但劉家良卻覺得這樣的動作出去後會被人笑死。
結果大家不歡而散。
後來,徐克找來袁祥仁,袁祥仁又找來哥哥袁和平.。
袁和平會為畫面構思招式,不會理會哪一派該用哪些招式。
這樣後來問題才解決,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黃飛鴻》的武指名單上能看到好幾個人的原因。
據說,後來關德興也去電影院看了李連傑版《黃飛鴻》,結果瞪大了眼睛,直呼:「怎麼能這么拍!怎麼能這么拍!」
無影腳
這個段子相信不少朋友看過。即徐克當時堅持要讓黃飛鴻的無影腳在空中連踢七腳,很多人包括李連傑都覺得不可接受:怎麼可能,太離譜了,哪有人能在空中踢了七腳才落下。
但是徐克異常堅持,他認為,觀眾一旦認同角色,那麼這個角色的所作所為都是對的,即使他做了超乎常人的舉動,觀眾已經沉浸在故事和角色中,不會計較「無影腳」是否不合常理。
當這個無影腳起來後,前三腳開始讓觀眾看得過癮,吊起胃口了,如果這時候不接著下去,那就很糟糕。
最終,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無影腳。
梯子大戰
《黃飛鴻》中最後有一場梯子大戰,這場戲是徐克臨時想出來的。
當時李連傑的受傷,不能用近景,但又有些大場面要拍,一時都手足無措,想了好久。
後來徐克實在想不出辦法了,就回去打電子游戲,玩著玩著,突然從一個過梯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於是,就有了後來我們看到的梯子大戰。
只是當時李連傑也沒法上去打,所以李連傑就是拍特寫,而打的部分就都有熊欣欣(鬼腳七)做為替身來完成。
現在您回頭看片尾這場大戰,會發現李連傑的特寫和動作是不連貫的,同時要有興趣,您可以慢放其中的武打鏡頭,就會發現打鬥中的黃飛鴻,其實是熊欣欣扮演的。
同時,這一場戲也剪了很多遍,因為一直達不到徐克要求。
直到膠片沒法駁回,只有重新沖洗膠片再剪。
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出來,可是如果用慢鏡看,就會發現其中很多動作是重復的,而且重復的很厲害。
配樂:《男兒當自強》
《黃飛鴻》的開場戲是在福建拍的,當時要配合沙灘日出的場面,於是徐克就帶了錄音機去等日出,後來錄音機播出《將軍令》的音樂,給了徐克靈感。
後來徐克就找了黃沾填詞,並對旋律做出一定改動後,就成了這首《男兒當自強》。
後來這首歌的原唱林子祥唱完後,表示從沒想過這歌會這么難唱。
而這首歌,也就變成了《黃飛鴻》系列的一個重要標志。
鐵打的李連傑,循環的演員
徐克這套《黃飛鴻》的前三部,有個好玩的地方在於演員的循環,除了幾個李連傑的黃飛鴻,關之琳的十三姨外,同一個演員在這三部中扮演不同角色是很常見的。
劉洵—《黃飛鴻》里,劉洵扮演黑旗軍統領劉永福,而在《男兒當自強》及《獅王爭霸》中,他演的是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
梁寬—在《黃飛鴻》里,梁寬是由元彪扮演的,而《男兒當自強》及《獅王爭霸》里是莫少聰扮演的。
任世官—在《黃飛鴻》里,任世官扮演終極BOSS嚴振東,而在《男兒當自強》中,扮演了一個朝廷官員的小角色。
熊欣欣--《男兒當自強》中,熊欣欣演的是白蓮教教主,在《獅王爭霸》中,則變成了我們熟悉的鬼腳七。
李連傑
李連傑在《黃飛鴻》之前,曾經自導自演過一部電影:《中華英雄》,對於這部電影,他後來是這么說的:
當時外面很尊重我,認為我很有才華,走到哪裡大家都以最熱情的方法接待和歡迎你。但我在內地連友誼賓館也進不去,有錢卻連買杯可樂的權利也沒有,因為只有外國護照才可以走進去。我跟香港人合作的電影(比如《南北少林》)里,必須分得很清楚,香港人演一個死屍也有五十塊錢,而我們作為主角一天也只有兩三塊錢。
這種不公平的心理沖擊了我,那種憤慨,只能通過電影(《中華英雄》)來宣洩,只能回到抗戰勝利後的四十年代去闡述這種價值。為什麼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贏了還不被人尊重?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永遠那麼受尊重,就是一種反思。相比之下,《黃飛鴻》是另外一種,既要保持中國文化的傳統,又要有接受西方文化的勇氣以及衡量中間的胸懷。
後來他也談到當時80年代他為什麼要去美國:
我在整個八十年代裡面,只拍了四部電影,比我後來出道的張曼玉、劉德華一年都能拍十幾部電影。青春在燃燒,但不能做主,你做任何事,都要經領導同意。人,有一種渴望,什麼時候能為自己做主呢?我從小的教育就是代表中國人,離開中國始終背著一種叛國投敵的壓力和感受。有朋友送了兩句話給我:你永遠是一個中國人。你永遠不要做對不起這個民族的事,我接受這兩個原則。這20年以來,自問沒有做對不起中國的事情,也一直叮囑自己要做一個中國人,只是在更廣闊的天空里去創造。所以我出去以後,沒過兩年就拍了五部戲,到現在則有30多部電影。
遇到徐克後,1991年,李連傑從美國回來,拍了這部《黃飛鴻》,成為了他事業的轉折點。
但是此時,他與經理人羅大衛的矛盾,和嘉禾的勞資矛盾也浮出水面,從而展開了一場拉鋸戰。
甚至因此而中途停拍了《男兒當自強》。
後來李連傑遇到了一個幕後老闆蔡子明,蔡子明更是義氣地幫他擺平了和嘉禾的糾紛,而嘉禾也派出吳思遠與李連傑商談,最終完成了《男兒當自強》。
這之後,蔡子明就成了李連傑的經紀人。正當李連傑覺得一切都要好轉的時候,蔡子明竟然遭到槍殺,這對李連傑而言,不啻為一個重大打擊。
其實這事其中還有諸多波折,而坊間傳聞也是眾多,在此我想我這里點到為止就好啦。
徐克這套《黃飛鴻》中,黃飛鴻所處的時代,基本遇上了當時很多主要的歷史事件,甚至還有幸與孫中山切磋醫術(雖然是虛構)。
基本上,黃飛鴻在我眼中,就是一個中國民國版的超級英雄,武功好,會醫術,但是夾在悲劇時代下,我覺得,這其中也許也有一些陰暗面吧。
不管怎麼樣,這套戲只是戲說,最重要的,還是這部戲好看。
在關德興的版本下,徐克拍出了一個新的經典黃飛鴻,迄今也20多年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誰能在徐克的版本下,再拍出一個新的經典黃飛鴻。
彭於晏那個版本,呵呵,反正我看了是不合口味。
————————————————————————————————
與其賞析電影,不如享受電影。
微信公眾號:庫布里克的小丑(id:joker-movie)
Ⅷ 《黃飛鴻英雄有夢》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從《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宣傳伊始,我就將其列入必看電影的行列。蓋因上世紀90年代的那些黃飛鴻電影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其中又以徐克參與的6部作品尤為讓我回味。這6部作品1、2、3、6由李連傑主演,4、5由趙文卓主演。6部黃飛鴻從第2部開始分別有了正式的副標題,2為男兒當自強、3為獅王爭霸、4為王者之風、5為龍城殲霸、6為西域雄獅,但它們始終都有一個一脈相承的英文名: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這是一個非常大氣的電影名字,譯為「中國往事」。如果讓大多數觀眾去評價這個英文名和黃飛鴻電影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覺得這電影的英文名和內容相去甚遠,甚至有點跑題的意思。但我卻固執著認為,這個英文名最大程度詮釋了6部黃飛鴻所蘊藏的情懷。毫不誇張地說,看懂6部黃飛鴻,你真的能從中看到一個時代的中國人生活剪影和精神根性,那是真真正正的「中國往事」。
從1到6,電影用連續的筆墨和獨立的故事為我們描述了清末中西方文化碰撞下各階層人士對時代轉變的應對,通過各層面的種種矛盾和沖突去剖析那個時代下人們的狀態和心境。我嘗試用黃飛鴻這個主角為例來粗略詮釋下那些變化和矛盾。1中黃飛鴻在全盤西化的十三姨面前有些手足無措,他在矛盾中思索探尋;《男兒當自強》中黃飛鴻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社會需要變革,和納蘭元述這個同樣愛國的保皇黨產生沖突,黃飛鴻雖然不完全理解孫文的革命,卻更加順從時代的發展。
而在《獅王爭霸》中,結尾時黃飛鴻對李鴻章的一番陳詞已經看穿了大清的症結所在,至今聽起這段話也會覺得頗為適用於我天朝。前三部作品中,黃飛鴻的思想轉變已經基本完成,後三部作品主要是通過黃飛鴻的眼來看那些往事:義和團的罪與悲(紅燈照系義和團女性組織)、綠營和新軍的內斗、海外華人難改的民族劣根性。如此種種不僅在黃飛鴻一個人身上體現,黃麒英、十三姨這些角色都在詮釋著這種變化。甚至是在眾多的配角和路人身上,你也能看到類似的「選擇」和「態度」。
所以我說,昔日的黃飛鴻6部曲是的的確確的「中國往事」,它已然成為了黃飛鴻題材電影的一座豐碑。《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很明顯不想活在這座豐碑的陰影下,所以導演決定用一種全新的風格和嶄新的故事來開創屬於自己的黃飛鴻時代。平心而論,周顯揚確實做到了。英雄有夢與大家熟悉的黃飛鴻6部曲在風格上確實已經截然不同。6部曲節奏悠緩頗有傳統文化韻味,英雄有夢緊張激烈宛若現代爭斗,6部曲的武打設計飄逸靈動,走的是悅人耳目路線,英雄有夢則是拳拳入肉,完全是流行的混合格鬥范兒,畫面色彩6部曲偏暖,英雄有夢則偏愛陰冷……
導演確實為觀眾展現出了一個全新風格的黃飛鴻,配合上彭於晏那誘人的肌肉和血腥的搏殺,整部電影可謂十分剛猛。但非常可惜的是,這個黃飛鴻的新故事完全是0分水準。編劇只是把一個卧底黑幫的故事挪回了19世紀中葉,卻沒有把將故事有機地嵌入那個時代,整個電影始終把鏡頭聚焦在幾個主演身上,卻很少通過對其他人的捕捉來豐富主角性格和戲劇沖突。而且圍繞在主角身上推進的故事也缺乏合理性,這導致整個電影劇情看起來十分的干澀,讓觀眾甚至會覺得所有的鋪墊都是多餘的,主角就應該直接和大BOSS單挑了事。
當影片到了結局之時,你會發現這電影是沒有主題的。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電影是沒有主題的。雖然導演和編劇想要傳達主題思想,你也可以感受到有幾個橋段在刻意渲染什麼,貌似已經通過角色說出來了,但直到電影結尾,這個主題也沒被說清楚,甚至能感覺到所說和所做已經完全脫節了。給人留下最多印象的,只是彭於晏飾演的黃飛鴻在不斷打、打、打and殺、殺、殺。
很遺憾,雖然在觀影前我已經降低了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但還是萬萬沒想到英雄有夢會成為今年我第一部想中途離場的電影,如果不是知道主題曲是五月天演唱的《將軍令》,也許我真的會中途離開。在《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這部電影中,只有一個片段打動了我,那就是在原野之中,孤兒幫齊聲喊著:「團結、自強」,伴隨這個鏡頭響起的是「男兒當自強」的音樂。那一刻,我想到了關於黃飛鴻的無數美好回憶。
一部能讓人回味的好電影,一定是有情懷和靈魂的。「中國往事」至今還有許多人喜歡翻出來看看,而英雄有夢,誰還會想再看第二遍呢?恐怕只有喜歡彭於晏胸肌的妹子們吧。
Ⅸ 黃飛鴻系列電影所展示的東方文化特徵有哪些
主要就是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鏈接:https://pan..com/s/1t-5rCrpUTYUv2DiaEZZ5vw
Ⅹ 黃飛鴻影評
電影脫離顛覆關德興式黃飛鴻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將主人公置身於舊中國裂變前夜,充分表現出一個舊式傳統武人在新舊器物、觀念沖擊下的各種復雜矛盾心態,及其一系列的思想變化過程,講個人小窩情緒上升到家國情態,黃飛鴻系列電影成為香港武俠電影的一座里程碑,引領,掀起(與《笑傲江湖系列》、《新龍門客棧》一道)了新武俠電影新浪潮。
鏈接:https://pan..com/s/18vjuVBelg2pQqnDu34rU7A
黃飛鴻則是在一種特定的歷史下,徐克所希望的中國人形象,他少年老成,平和持重,但歷史的局限使他的眼界註定是狹小的,然而他的人格和心境卻使他可以本能地選擇一條光明正確的道路,他沒有像片中的很多角色一樣,或固足自封,自欺欺人,或完全放棄自我,甚至出賣靈魂,而是不斷學習新生事物,開闊眼界,一旦發現自身的局限與謬誤,即立刻決心改變。他在親眼目睹火槍的強大後,反思之後便說出「一定要變」的話來。在這個人物身上,你可以看到徐克所說的那種「以今日之我打敗昨日之我」的進取精神,也看得到「思則悟,悟則行,行則高遠」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