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浴血華沙的劇情簡介
在華沙起義爆發前不久,一群當地的年輕人加入了地下組織,不僅是為了履行愛國 義務,同時也開啟了一段青春冒險,可以跟同齡人吹噓還可以吸引女孩子。在地下組織培訓時,他們邊調情、炫耀,邊制訂計劃,殊不知接下來的那個夏天將是他們生命的考驗,而歷史已經為他們做好了計劃。
他們成為華沙起義戰斗中最為勇敢的組織之一,共同見證了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也看見了殘忍、背叛與謀殺;他們懂得了愛,也體會了什麼叫仇恨。盡管他們不情願,歷史還是在他們成熟的過程中,給他們上了血腥殘酷的一課。
(1)華沙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一、影片概述
《浴血華沙》,又譯《華沙一九四四》,是由揚·科馬薩執導,Maurycy Popiel、Filip Gurlacz、Michal Mikolajczak等人主演的波蘭戰爭片。影片講述了1944華沙起義期間的愛情、友誼、血腥和殘酷。
二、角色介紹
1、Stefan Zawadzki
一名波蘭的普通青年。在炮火下,他勉強逃出鄰鎮,不料卻發現和數以萬計的其他士兵被困於華沙海灘,聽天由命。
2、Biedronka
軍中的一名護士,在一次軍人體檢中與Stefan Zawadzki結識,迅速墜入愛河,與Stefan Zawadzki確定男女朋友關系。
3、Maurycy Popiel
是Stefan Zawadzki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而且還參加過戰爭的模擬訓練,在Stefan Zawadzki前往戰場時替他照顧女友Biedronka。
⑵ 華沙起義蘇軍為何見死不救華沙起義為何失敗
《浴血華沙》這部電影相信很多喜歡看戰爭大片的小夥伴們都應該看過了,這部電影主要描述的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華沙起義的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在這部電影當中,我們的男主在河邊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蘇聯軍隊的坦克在河對岸了,但是最終結局還是以華沙起義軍的失敗而告終。那麼為何蘇聯軍隊見死不救呢?起義為何會失敗?
華沙起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一次重要戰役,是當時波蘭地下反抗軍反抗德國佔領軍所發起的一次戰役。這場著名的戰役發生於1944年8月1日,波蘭的地下反抗軍的目的就是想在蘇聯紅軍到達華沙之前,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將華沙解放,以此來免受蘇聯的控制(畢竟波蘭跟俄國人也是世仇了)。
當時戰爭剛爆發的時候,波蘭地下抵抗軍隊擁有50000多名士兵,他們使用了游擊戰術來對華沙城內的25000多名德國士兵進行打擊。整個華沙起義持續了63天,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蘭起義軍最終以起義失敗而告終。在這次起義的過程中,波蘭起義軍的士兵陣亡了大約有18000多人,超過25萬的華沙平民因為這次起義而死亡,另外有大約25000人受傷。在德軍方面,大約17000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
說起華沙起義,可能很多小夥伴們會把華沙起義與華沙猶太人起義搞混,在這里我要特別說明的是,華沙猶太人起義與華沙起義時完全不相乾的兩次事件。華沙猶太人起義是在一年前1943年的4月19日爆發的,而且華沙猶太人起義的目的與華沙起義也是不同的,華沙猶太人起義的目的就是寧願死在華沙里也不願去集中營,所以便出現了抵抗德國納粹的情況。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1944年的華沙起義,波蘭的地下反抗軍一直都沒有得到蘇聯軍隊的援助與支持。雖說當時蘇聯紅軍的部隊在1944年的7月29日久已經抵達了維斯瓦河的東岸,但是他們沒有向波蘭地下反抗軍提供任何的幫助。直到華沙起義失敗,希特勒下令將整個華沙夷為平地,當整個華沙85%的建築被摧毀的時候,1945年1月17日蘇聯軍隊才將部隊開進華沙城區。因為這次華沙起義蘇軍基本上沒有起到作用,所以在後來很多人都在指責蘇聯的做法,然而事實上蘇聯並非沒有幫助,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起義軍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分下下華沙起義失敗的幾個主要原因。
首先第一點,華沙起義的時候非常突然,起義軍根本就沒有提前與蘇軍進行溝通,就連英美方面軍也沒有進行溝通,這次起義純粹就是波蘭流亡政府的一次不顧大局的冒險行為。在當時,華沙起義軍的領導人對形勢的判斷就是聽說了西邊有刺殺希特勒的事件,然而死沒死他根本就不知道。再就是他看到了東部地區蘇聯軍隊的乘勝追擊,第三帝國的毀滅在即,而且在這個時候蘇聯的軍隊又在快速的向華沙挺進,同時也號召著波蘭人民拿起武器對抗法西斯。而這對於波蘭的流亡政府來說,蘇聯以及共產黨分子才是真正的敵人,因為他們害怕共產黨解放波蘭超過了對德國第三帝國的恐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起義軍將領科莫羅夫斯基等才會選擇了貿然發動起義。
第二點就是蘇聯軍隊不是沒有幫忙,而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提供支援。因為其本身自己都還在與的軍進行交火,自己都與德軍打的是熱火朝天的,本身自己的彈葯也是非常緊缺的,而德軍也正式看清了蘇軍的這一點才會特別放心的去圍剿華沙的起義軍。然而在當時,蘇聯仍然是頂著彈葯不足的情況下再盡力進行搶救,波蘭的游擊隊悉數投入了措手不及的起義,傷亡非常慘重。
在白俄羅斯方面的波蘭集團軍也嘗試了強度瓦爾河試圖進行增援,結果在德國人的反撲中,六個營被打光了。在英美軍方面也在嘗試著去幫忙,然而無奈華沙離得實在是太遠,只能派出一些飛機投放補給來給予支持。然而事實上,盟軍的很多物資都都放到了德國人的陣地上了,反而是蘇聯的低空強投給了起義軍不少的物質支持。
第三點就是,起義軍的起義太過於的倉促突然了。剛開始的時候,德軍和蘇聯都沒有反應過來,所以導致當時德軍一開始被打的措手不及,但是同時蘇聯肯定也沒注意到。等到德軍反應過來開始圍剿的時候,蘇聯便開始嘗試聯系起義軍,但是已經遲了。而且在在當時還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在起義爆發前,很多蘇聯聯絡員被拒,有的甚至被殺害了或是賣給了德軍,而這都是當時起義軍占盡了優勢,自我感覺良好所造成的,認為德軍很快就會被打垮。而這份自信甚至導致了他們都沒有去摧毀重要的交通設施,起義者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把自己慢慢的閉上了絕路。而且在當時,科莫羅夫斯基還否定了整個波蘭起義的計劃,原因是他認為這樣會便宜了蘇聯人,通過歷史的發展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當時波蘭起義軍的那些領導們一個個都是些奇葩而已。
在整個華沙起義當中,不僅蘇聯軍隊沒有見死不救,反而是盡最大能力提供營救,在英美發面軍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了幫助,那些在華沙的起義民眾也是在最大程度上提供了幫助與支持。是可惜的是,起義民眾攤上了一堆奇葩領導者,整個華沙起義就用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闡述了什麼叫做:「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
其實簡單的來說,老毛子其實表現的很積極,只不過老毛子心裡想的是,你要打架之前能不能先跟我說一聲?光想著製造聲勢,搞事情,連個招呼都不打,自己就在那瞎搞,目的還是為了跟我搶功勞,結果呢?還沒等到我來,就被人家打的哭爹喊娘的,後來還是我來給你擦屁股,找我救你能不能把態度端正下?能不能表現出點誠意來?
⑶ 一部二戰波蘭抵抗蘇聯的電影
是不是華沙之戰
華沙之戰1920的劇情簡介 · · · · · ·
波蘭首部3D片《華沙保衛戰》將於9月23日上映。該片反映了1920年波蘭人民抵抗蘇聯紅軍入侵的著名戰役,造價約830萬美元,是波蘭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之一。夾在世界上兩個最好戰的大國德國與俄羅斯中間的波蘭俗稱歐洲「墊腳布」——誰出門都要踩上一腳。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對歷史有種特殊的偏好,廣從電影票房上來看,波蘭史上最為賣座的四部影片《劍與火》、《塔杜斯先生》、《你往何處去》以及《卡廷慘案》全都是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波蘭人民的大國理想也只有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才能得到伸張和舒展。而這部《華沙保衛戰》雖然沒什麼出奇之處,但從氣勢恢宏的預告片看到波蘭的詩人、歌女、神父統統揭竿而起,對蘇聯兩位領導人描繪也是「舉重若輕」,倒流露一絲渾不吝的氣魄。
⑷ 《浴血華沙》 為什麼最後男女主角沒有被殺
女主死了,但是男主被人救起來了
在華沙起義爆發前不久,一群當地的年輕人加入了地下組織,不僅是為了履行愛國 義務,同時也開啟了一段青春冒險,可以跟同齡人吹噓還可以吸引女孩子。在地下組織培訓時,他們邊調情、炫耀,邊制訂計劃,殊不知接下來的那個夏天將是他們生命的考驗,而歷史已經為他們做好了計劃。 他們成為華沙起義戰斗中最為勇敢的組織之一,共同見證了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也看見了殘忍、背叛與謀殺;他們懂得了愛,也體會了什麼叫仇恨。盡管他們不情願,歷史還是在他們成熟的過程中,給他們上了血腥殘酷的一課……
鏈接: https://pan..com/s/1gszDNeZAH8nx_ipknF2mBg
提取碼: rfw9
⑸ 求一部在背景華沙的二戰戰爭電影
是電影《信使》2019
如圖所示,有圖有真相
⑹ 浴血華沙的介紹
《浴血華沙》是由揚·科馬薩執導的戰爭電影,由Maurycy Popiel、Filip Gurlacz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愛情的故事,友誼、血腥和殘酷的1944華沙起義。
⑺ 浴血華沙女主角到底是死是活
《浴血華沙》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_PzE4gs2N3rTB5oAamLmA
《浴血華沙》(City44),又譯《華沙一九四四》,是由揚·科馬薩執導,MaurycyPopiel、FilipGurlacz、MichalMikolajczak等人主演的波蘭戰爭片
⑻ 跪求 華沙之戰1920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華沙之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鏈接:
作品相關簡介:《華沙之戰1920》是耶爾齊·霍夫曼執導的歷史片,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和米喬·贊布羅斯基出演。該片講述了1920年波蘭人民抵抗蘇聯紅軍入侵的著名戰役。
⑼ 《浴血華沙》,殘酷的戰爭!
這是一部二戰時期以波蘭華沙起義為背景的電影,雖然我的歷史很爛,但不影響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和欣賞。
最深刻的感覺就是:戰爭,真TMD殘酷!
在和平環境里吃香喝辣的人,理解不了炮火紛飛下生命的不堪一擊,這一秒還在嬉笑,下一秒就血肉橫飛的戰爭,不是開玩笑。
一群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在華沙起義之前加入了地下組織,他們就像我們中國的革命先烈一樣,願意用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他們熱愛的國家,願意用生命去保衛他們的國家。
在一張張青春俊美的面孔下,愛國的情懷激情萬丈,青春的荷爾蒙也澎湃激昂,這是在殘酷戰爭中的一段青春冒險,即使在生命稍縱即逝的夾縫里,也滋生出了愛情。
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一個爆炸之後,天空中被炸飛的屍體潑灑出的鮮血竟像下雨一樣從天而降,同時落下的還有血肉模糊的肉塊,「淋」紅了女主角的頭發、臉和衣服……
現實中的戰爭可能就像影片中展示的那樣吧,血腥、殘酷、死亡。
沒有什麼文藝作家們對戰爭充滿浪漫主義描述,不是子彈永遠只是在主角們的身旁飛過,而永遠打不中他們的身體,不是只有「手撕鬼子」的誇張快意,而是子彈也像長了眼睛一樣,不偏不離地穿透他們的頭顱和胸膛。
又神又勇,刀槍不入,只是我在觀看影片時的深切期待罷了。
戰爭,怎麼可能指望會有毫發無損的Happy Ending?
電影的結尾好像是一個Happy Ending,男女主角九死一生在河中再次重逢,在華沙幾乎被德軍夷為平地的背景前彼此抿嘴一笑,確實如了觀眾們悲憤至極終於看到尚存的一絲希望和美好的意。
不過,也有眼尖的觀眾說,女主角已經被堆在了屍體山中,她的出現,只是男主角的「海市蜃樓」……
這部電影,我跟著每一次的爆炸聲戰栗,跟著每一次槍響發抖,跟著每一個血腥的場面閉上眼睛。
值得花兩個小時去觀看的歷史,畢竟歷史會告訴我們未來,畢竟歷史會告誡我們人類不要再重演這樣的屠殺,我們需要的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