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詳細介紹一下王家衛的電影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大都充滿著濃郁的藝術風格,並且憑著這一特點,王家衛的電影也受到了業界一定的好評。在王家衛的電影當中,獨白、碎片式敘述風格、時間、空間等特點,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一特點,成功的塑造了「王氏」風格的影視藝術風格。
拓展資料:
王家衛(Karwai Wong),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舟山。香港電影導演、監制、編劇。
王家衛的主要作品有《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花樣年華》、《一代宗師》等。
② 王家衛影片的特點是什麼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同時,王家衛的影像世界也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號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會是用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炫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里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在今天對王家衛的成就下定論可能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③ 如何解析王家衛導演的《2046》
總的來說,《2046》在故事、畫面、鏡頭運用、音樂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個性。而其結構、主題、時空上的開放性又為電影這門藝術拓展了無限的敘述空間。《2046》似是王家衛在《花樣年華》、《阿飛正傳》、《東邪西毒》、《重慶森林》里故事的延續,又似其以後故事的開始。
無論這個蘇麗珍是不是《花樣年華》里的蘇麗珍,無論梁朝偉還是不是周慕雲,在王家衛的影片中,人物永遠糾葛於過去與現在,現在與將來之中。是無意也好,刻意也罷,王家衛電影的開放性、多義性、哲理性,也正是王氏影片的魅力所在。
劇情介紹:
1966年,離開香港的周慕雲藏起了一個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蘇麗珍。謎一般的蘇麗珍讓他想起了另一個身影,那個也叫蘇麗珍的女人在他心裡一直是 一個沒有人知道的過去。周慕雲的眼光跟隨著蘇麗珍穿梭在賭場里,她拯救周慕雲的沉溺,卻不願跟著他離開。
獨自回到香港的周慕雲,在平安夜巧遇舊識LuLu,然而LuLu卻對以前的往事毫無記憶。LuLu想不起和周慕雲的那段過去,周慕雲卻在LuLu居住的酒店裡發現了一組似曾相識的數字:2046。2046號房曾經充滿了周慕雲和蘇麗珍的回憶,如今只剩下LuLu與男友CC愛恨交織的痕跡。
④ 關於王家衛電影的最主要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後現代主義風格,採用結構手法,注重對小人物,都市邊緣人物內心情感刻畫,傾注於時間的表達,喜歡數字,運用MV式的音樂。
⑤ 王家衛電影風格分析是什麼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強烈的象徵性,他把武俠、阿飛、殺手們的江湖世界作為動盪、偶然、冷漠的城市生活的隱喻基點,支撐起了現代人的內在焦慮和符碼化、模式化的外在生存。
其次是他在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他的現在進行時總是在一種懷舊的情懷中進行,因此他的片子有很強的虛無主義,很孤獨、無奈的表現出人類的內心世界。
早年經歷:
王家衛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5歲的時候跟隨父母移居香港,身為海員的父親遠赴馬來西亞後留下王家衛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雖然生活貧苦,但他的母親卻幾乎每天都會帶王家衛去電影院看電影,他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家衛在香港理工學院(後改名為香港理工大學)讀平面設計時,他曾一度瘋狂地迷戀上了攝影。畢業後,王家衛因為從事所學專業工作不太久,就用業余時間加入了TVB(又名為香港無線電視台)的製作培訓班的編導組學當編劇。然而他並沒有在流水線般的無線台呆多久後就選擇了離開無線,從事編劇為生。
⑥ 王家衛的電影分析
你好,
王家衛
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華語電影圈為世界影壇貢獻了眾多出色的作品與導演,而王家衛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作者之一。他迄今為止的六部作品已經憑借著其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像、富有後現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對都市人群精神氣質的敏銳把握成功地建構了一種獨特的「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
王家衛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平面設計時他瘋狂地迷上了攝影,特別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這些大師的作品對他的影響尤為深刻。1980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香港無線電視開辦的電視製作培訓班學習劇本寫作和影視製作,後在一系列無線的電視劇集中擔任製作助理和編劇。1982年,王家衛離開無線正式進入電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電影編劇。1987年,王家衛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譚家明編寫系列影片「黑幫三部曲」的劇本,結果譚家明只採用了其中的最後一部拍成了《最後勝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導演作品《旺角卡門》的劇本。從1991年的《阿飛正傳》到1995年的《墮落天使》,不斷涌現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衛對自我藝術風格的建立和鞏固。1997年,王家衛終於憑《春光乍泄》一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肯定。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他是最敏銳洞悉了現時態香港的藝術家:人流擁擠、華洋雜處的重慶大廈,旺角的高樓分割出的暗藍色天空,啟德機場邊可以看見飛機起落的公寓窗口,當然還有路邊攤、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衛靠著這些標志性的元素組和出了一個世紀末的香港,最明顯的例子是《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當然你也可以把《東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現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泄》里的那種遠在異鄉的無根飄零的感覺也是對香港這個殖民城市在另一個異域時空里的反照)。王家衛是一個濃厚地背負「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現代城市所擁有的無機性和符號性使他的作品經常是內容隱藏在形式和風格里的,或者說,風格本身有時候就是他的內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輕易地觸摸到賴以支撐風格的「生活真實感」,但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看不到這些。
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里的場景往往都在線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盡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里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里對日期的反復訴說和《東邪西毒》里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里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王家衛的電影世界還在發展中,據說他的兩部新片《花樣年華》和《2046》將會有一個風格上的重大突破,所以在今天對他的成就下定論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⑦ 從《重慶森林》看王家衛的電影風格
王家衛作為香港的著名導演、監制,其幾部著名電影的製作完成時間看起來與我這個年紀顯得格格不入,但出於對於香港電影文化的興趣與好奇,我從王家衛的這部《重慶森林》開始
《重慶森林》作為我的第一部接觸王家衛的電影來講,無論從電影整體的結構,人物的塑造,影片中音樂和色調的變化,以及影片所要傳達的時代意義都具有啟蒙和探索意義本部影片講述了平行時空同時發生的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愛情故事
一個是金城武飾演的多情警察阿武,被女友的無情甩掉之後,在酒吧邂逅了一位金發女殺手,兩人共處一夜,阿武卻在56小時後收到了金發女殺手的生日祝福
另一個則是梁朝偉飾演的警察663,經常光顧女招待阿菲所在的快餐店,一次偶然的機會,阿菲拆了663女友給他的「分手信」,自那以後她時常偷偷溜進663家裡,日復一日悄悄地改變著警察663的生活
從電影的結構方面來看,在這樣斷裂的兩個故事中,我們似乎找不到任何的關聯點,包括在王家衛的電影作品中被認為是《重慶森林》續拍的《墮落天使》也是如此,由沒有關聯的斷裂的故事拼湊而成,並且需要人物旁白才能將其貫穿,但這並不影響電影的完整性,在這樣的一種斷裂中,反而更能凸顯電影的張力,讓想要表達的東西對比的更加明顯與強烈,強化了主題的形象
兩個警察,阿武多情執著,663散漫無心,這樣一種消極與積極的對比,也是製作人對人生無常的感嘆
從對人物的塑造來看,王家衛擅長用直白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電影開場警察阿武在電話里的喃喃自語,對即將過期的鳳梨罐頭的偏愛,這能夠體現出這個人物深情而又積極的一種角色形象
663雖然經常光顧快餐店,但是卻連自己的女友到底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
再如剛一出場的女招待阿菲,從她誇張的肢體動作就能夠幫助觀眾塑造一個古靈精怪的印象
對於人物角色的設定,在一出場就用快速直觀的方式去幫助觀眾認識到這個人物角色的特點以及鮮明的性格
對於電影中音樂的風格以及色調的選擇和變化,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是一種潮濕、悲觀、糜爛以及散漫的感覺
這樣一部愛情文藝片,選擇這樣的音樂風格以及色調,更加能夠體現那個年代香港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描摹了香港回歸前香港人復雜微妙的心態,一種漂浮游離的無根感,這正是一部經典電影所具有的特色,將城市的文化底蘊絲絲縷縷地融進電影中,才能讓那個時代的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當然,僅憑一部《重慶森林》並不能夠對王導的電影風格做出多麼深度的分析與研究,時代與思想崎嶇並進地發展,不同時代創作的電影更是具有不同的時代意義,然而王家衛獨特的創作風格與與眾不同的製作方式一定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⑧ 王家衛的電影最大特點是什麼
王大導是個視覺敏銳非常好的人,絕對才華橫溢他的電影在香港可謂獨樹一幟;是一位非常有 社會 責任感的人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里的生命體驗。
王家衛的電影敘事結構,用繁復的方式講單純的故事,用單純的方式講繁復的故事是他作為「電影作者」的標志性特點之一。他的電影敘事結構常常斷裂,要靠旁白才能貫穿,但這並不影響他的電影敘事結構的完整性。相反,王家衛認為在斷裂中處處可見段落間的對比而表現出事件的沖突張力,或因類比而強化的主題形象。例如在《重慶森林》里,兩個不同個性的警察感情生活對比:一個多情纏綿,偏偏在被女友甩掉後,遇到一個不能與普通人交流的女殺手;另一個散漫無心,卻完全落入暗戀者布下的 情感 羅網。在人物積極與消極的 情感 遭遇對比中,傳達出的是王家衛對人生無常的感嘆,不管怎麼樣我都無法用更好的語言去評價誇贊這位好導演;他的作品有很深的研究價值
⑨ 王家衛最具有代表性的6部電影,部部封神,你喜歡哪幾部
關於王家衛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是贊美和批評,批評的人認為他的情節呻吟節奏拖延,喜歡他可能不否認這些,但沒關系,我只是喜歡他的電影情感和感覺,王家衛的電影迷人的是他的不確定性,沒有主題往往會讓觀眾獨立思考電影,這就是為什麼王家衛的電影會讓一個人無限的回味。
⑩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特點(影評)
1、色彩
王家衛曾經說過:我拍電影就是想把我孩子時的喜悅、傷心、失落帶給觀眾。找尋回憶、品味時間,在他眼裡,時間與空間不會成為他與過去對話的屏障,他在電影里遨遊並享受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多彩世界的浪漫,舒緩音樂的動情,他善於用色彩表達他的思緒,鮮明且熱烈。在中國電影界,其美學思想的靈活運用可謂是獨一無二。
2、色調
色調是一切記憶的前奏,在這個視覺文化時代。王家衛電影的畫面做的精緻而曖昧,王家衛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某句台詞,而是某個畫面的顏色格調。在王家衛的電影里頭,灰、白、黑、紅永遠是主調,曖昧、低迷、頹敗、失落、灰暗,像是一部老電影,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3、音樂
王家衛說:「對他來講電影總是光影與聲音,音樂則是聲音的一部分,音樂也是營造氣氛的需要,同時也可以讓人想起某個年代。」王家衛電影中的音樂常常帶有很強的敘事性,每次出場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本1972年發表的小說,一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交錯成一個1960年的故事。
4、獨白
王家衛的電影慣用獨白敘事,這是他的一大特色。這種單向流動的情感,力在表現人們的孤獨感、失落感、人之間的疏離,人與人之間缺乏與障礙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性本質的追求,是一種實現自我的慾望的表現手法。王氏電影中,人們往往只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他們拒絕與人交流,保持沉默,選擇用獨白表達內心的情感。
5、故事敘述的結構
傳統電影一般都是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基本上每個故事的情節設計都經歷開始、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反觀王家衛的電影,卻並非如此。
他並不是要講述一個多麼完整的故事,他的根本目的在於呈現一種可能被人刻意忽視的氛圍——反映人性真實性的狀態。王家衛的影片大量地採用「碎片」式的敘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