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現實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
表現現實生活
二戰後的義大利社會出現很多問題,面對戰爭帶給人民的創傷,一部分電影工作者選擇直面社會現實,帶著攝影機來到大街上,來到普通人身邊,拍攝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
1945 年,羅西里尼導演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將拍攝地點搬到大街上,以人民群眾反抗運動為題材,利用非職業演員與自然的光影條件,將電影的戲劇性與現實的紀實性相結合,表現出一種記錄式的真實性,創造了一種新藝術風格;這部影片由於表現了真實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苦難,受到了義大利觀眾的喜愛,這激勵了很多電影工作者走上街頭,用攝影機表現當下所見、當下所感。
此後,新現實主義迅速發展,義大利電影產業在經歷了戰前長時間的低迷得以復甦。到了1954 年,義大利電影的年產量達到了 200 部影片。
然而,短暫的發展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義大利電影產業危機。隨著戰後經濟的復甦,中產階級的興起,新現實主義所表現的赤裸裸的直白的現實已經逐漸遠離他們的生活,不能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此時的觀眾需要更加深層次的表現內心、表現城市中現代人生活的電影藝術,他們需要的不再是「朴實」的悲慘,而是古典的浪漫。
發展階段
1942年到1945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准備時期。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寫實主義傾向的電影和文學作品,電影有維斯康蒂的《沉淪》(1942),德·西卡的《孩子們注視著我們》、勃拉塞蒂的《雲中四部曲》等。《沉淪》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影片真實的再現了義大利戰後社會破敗的景象和人們貧困痛苦的生活。
1945年到1950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電影主題主要是對二戰期間反法西斯斗爭和戰後社會問題的真實描述,帶有社會批判意向,是典型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風格。代表作品有羅西里尼導演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年)、維斯康蒂導演的《大地在波動》(1947年)、德·西卡導演的《偷自行車的人》(1948年)、桑蒂斯導演的《羅馬11時》(1952年)。
其中《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抵抗組織和人民的斗爭和生活;拍攝手法和傳統的截然不同,體現出真實性。《大地在波動》描繪了西西里島上的一個小漁村的村民的生活艱難,但卻心甘情願的受人剝削,其中有一個漁民無法忍受剝削而奮起反抗,結果敗給了沉默的大多數,為了活下去只有繼續回到之前被剝削的生活。《偷自行車的人》是新現實主義代表之作,描繪了城市中失業工人的艱難生活,其中描繪的一對父子成為電影史上令人難忘的動人瞬間。
1950年到1956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1956年,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頂》上映後,宣告新現實主義作為一個電影創作運動宣告結束。
❷ 什麼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對世界電影美學及電影拍攝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成為西方電影在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電影現象。
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他們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電影藝術家們一樣,不顧忌傳統,富有創造性和探索精神。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美學特徵: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的形成受到了文學、繪畫、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僅源自本土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有其它國家藝術思潮的侵蝕。
首先,義大利自身的藝術傳統不容忽視。從但丁、薄伽丘和文藝復興三傑到巴洛克時期的卡拉瓦喬、卡諾瓦;再到十九世紀後期維爾加,以及接受了其思想的馬斯卡尼、普契尼等歌劇家,現實主義在義大利擁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其次,三十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的導演也對新現實主義的創作者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德·西卡和羅西里尼都曾公開表達過對雷內·克萊爾的敬仰;維斯康蒂給讓·雷諾阿的短片《鄉間一日》(Partie de campagne, 1936)做過助理。
安東尼奧尼也曾在馬塞爾·卡內《夜間來客》(Les Visiteurs Soir, 1942)的片場擔任過職務;翁貝托·巴巴羅更是在評論中將維斯康蒂的《沉淪》同《霧碼頭》(Le Quai des Brumes, 1938)相提並論。
❸ 四百下是新現實主義電影嗎
是的。1959年法國導演特呂弗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四百下》,以此為代表的法國新浪潮運動轟轟烈烈地進入了大眾視野。
在1958—1962的短短五年時間內,至少有200名電影導演相繼推出了自己的處女作。
作為世界電影的搖籃,從1895年,路易斯·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公開放映電影短片,直到新浪潮運動,法國再一次成為了全球電影人的目光聚集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墨索里尼被槍決示眾,希特勒在絕望中選擇了自殺。而新的世界秩序還沒有立刻建立完成,於是一種消極的、信仰缺失的情緒在歐洲大陸的青少年群體中間蔓延。
❹ 談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這一次讓我們談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談談羅西里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維斯康蒂的《沉淪》,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德·桑蒂斯的《羅馬十一時》等等,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如何?
簡介(ZT):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興起,成為西方電影在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電影現象。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他們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電影藝術家們一樣,不顧忌傳統,富有創造性和探索精神。一批批新現實主義電影作品相繼推出,引起了世界電影的關注。他們以極為朴實、真摯和深刻的藝術影片,幾乎打動了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二個民族。事實上,影片中所表現出的戰後特定的題材和內容,也幾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然而,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們卻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中反映出來。他們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遇,發展了屬於自己本民族的電影文化。同時,它也是屬於全世界的電影文化。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於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同時,他們還改變了西方電影與美國電影之間的力量的比較,並向傳統的戲劇電影挑戰,創造出更為電影化的藝術作品。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之後的,在世界電影史上所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它於世界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❺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特點對好萊塢電影有哪些突破
一、結構形式的不同 好萊塢戲劇化電影的結構形式總是建立在假定性美學原則、戲劇化的敘事原則基礎上的,假定性應該是好萊塢大片一貫的模式。 類似英雄救美、超人拯救地球之類,也就決定了它公式化的情節,諸如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然後正義得到了伸張,而邪惡得到了懲罰和壓制。 而看《偷自行車的人》,發現其故事選取的角度相當簡單,一天主線十分清晰流暢,但簡單中體現動人,包含著深刻的含義,看似溫和的影片語調,卻有著強烈的情感沖突。 比如里奇到警察局報案,警察對此類小案件習以為常的態度;找不到自行車,里奇帶兒子去餐館吃飯時和有錢的家庭的對比;窮人為了領取免費湯到教堂做禮拜;從里奇被偷到絕望地去偷都強烈地揭示了社會矛盾。 對比好萊塢強調的外部動作的戲劇化情節,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情節更為內化,走人物內心的線路。 好萊塢的類型片總有著公式化的情節,即使在某些細節上會有突破,卻總是容易落入俗套。 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很好的把握了觀眾的心理,和觀眾在心理上達成認同。 好萊塢的類型片就是善於把握觀眾的胃口和情緒需要,因此往往為它帶來可觀的票房收益。 二、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對壘
❻ 具有現實主義的電影有哪些 經典的舉幾部
重要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二戰電影最大傑作,新現實主義的奠基作。《羅維雷將軍》(General della Rovere)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與朱賽普· 德·桑蒂斯、盧切諾·維斯康蒂、維托里奧·德·西卡同被譽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四大主將。
1948年的《偷自行車的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代表作,也是維托里奧享譽最隆的一部電影。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羅馬,在百廢待興之際,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張貼海報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須的自行車,於是跟他的小孩子到處找車,最後無可奈何地下手偷了別人的自行車,卻被逮個正著。本片是對戰後義大利勞工階級生活的深入研究,體現出一種自然風格。他在當時所具有的意義,從歷史的觀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非職業演員的兩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場面令人感動得無話可說。除了節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個世紀之後欣賞仍然受得住考驗。
還有《相見恨晚》以及中國的《秋菊打官司》等,均是經典的現實主義!
❼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電影作品是
偷自行車的人 德·西卡
羅馬,不設防城市 羅西里尼
粒粒皆辛苦
擦鞋童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米蘭奇跡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秘密炸彈 羅伯特·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羅馬十一時 德·桑蒂斯
屋頂 德·西卡
沉淪 魯基諾·威斯康蒂
大地在波動 魯基諾·威斯康蒂
畫面與音響 魯基諾·威斯康蒂
德意志零年 羅西里尼
義大利式的結婚 德·西卡
芬齊·孔提尼家的花園 德·西卡
❽ 新現實主義的電影流派
新現實主義是西方現代電影流派之一。受19世紀末作家維爾加所編導的真實主義文藝運動影響,是批判現實主義在特定條件下的發展。多以真人真事為題材,描繪法西斯統治給義大利普通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細節,多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以紀實性手法取代傳統的戲劇手法。首部影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車的人》(1948),《橄欖樹下無和平》(1952)等。現該派雖然沒有過去聲勢浩大但一直在發展變化之中,亦在當代中國的電影中也時有顯示。
新現實主義電影是在二戰結束前後在義大利出現的,它一出現就受到了人們的注意,甚至令人震驚,其原因並不僅僅在於這一電影學派竟然異軍突起於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面臨全面崩潰的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嶄新的獨特的表現風貌,突破了以往西方電影的部分傳統或陳規。 第二是影片的真實性。眾所周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美學特徵之一,是它力求場景的逼真感。幾乎所有的新現實主義影片都是把攝影機搬到實地去,在簡陋的街巷,故事的實際發生地--貧民窟、破產的農場--倒塌的樓群中進行拍攝,這一做法在當初雖然是帶有偶然性,但到了戰後由於攝影柵大部分已破落,不能使用。即使使用,也是租金昂貴。無奈被迫只能更多的採用實地場景拍攝。然而這種做法卻在客觀上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自然的同影片的表現內容相適應,而其在一些影片僱用一些非職演員扮演角色,甚至是主角。這一做法就其原意而言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後來證明這一使影片有著更多的真實性而排除影片的演出性的措施是有其片面性的。
我們將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綜合起來觀察,是否可以說它實際上是突破了歐美電影那種戲劇化敘事特徵,而樹立了一種反戲劇的電影美學樣式。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歐美電影都是局限在敘述故事的表現方法上,而新現實主義影片卻是努力想再現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現。作為新觀實主義電影的理論奠基人,著名新觀實主義電影編劇柴伐梯尼就說過,新現實主義最突出的特徵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於它證實了一部影片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故事,即一種根據傳統臆造的故事;新觀實主義的最大努力就表現在它盡可能使敘事淺顯,講得盡可能簡明。總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種實錄,一種記錄精神。在闡明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的同時,柴伐梯尼也從理論上為這一學派辯護。他把新現實主義電影視為一種(現實的)實錄。因為他認為生活就是藝術。他說過:街頭巷尾,日常瑣事充滿著感人事件,只要你悉心去注意,你就能找到藝術。顯然,柴伐梯尼是不主張對生活進行歸納、綜合和提高後作為一種生活的本質去表現的,而只是局限在對生活現象的羅列,這種創作方法很多是屬於自然主義的。這可從他的《偷自行車的人》、《溫培爾托一目》、《米蘭的奇跡》等影片看出來。但是,應該承認,新現實主義電影及其主張的這種生活即藝術論,在戰後百廢待興的歐洲電影市場,卻有著它必然的歷史地位。它象一股洶涌的激流沖擊著陳舊的歐洲電影界,甚至也沖擊著好萊塢、迫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去考慮改變自己固有的製片方向。它的影響是世界性的。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和美學主張,促使以後的電影理論界不論在電影的敘事手法,蒙太奇剪輯、攝影、表演,以致在劇場景的結構上都出現新的論證和觀點。最明顯的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即長鏡頭理論,反對單鏡頭剪輯,而主張像一些新現實主義影片一樣,更多以段落或一場戲作為一個剪輯單元。在他看來,只有這種剪輯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在西方電影界中,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甚至還改變了歐美電影界對男女演員的審美標准,即歐美電影以往注意的首先是臉型、身材。而新現實主義電影出現以後,關心的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的女主義公安娜·瑪尼阿尼式的演員,也就是說更強調了氣質。這一觀念的轉變,在至在八十年代後期的美國新好萊塢的電影中又進一步得到了印簽,如簡方達等。可見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是劃進代的。 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戰後,還未能從戰爭創傷中恢復的義大利,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貧困和失業現象,影片描寫了一個普通的失業者,演員本身就是一個失業者。(拍完影片後,他繼續失業。)
最能代表新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這部影片常被人冠以新現實主義的「里程碑」或「至高點」等殊榮。榮獲第二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金球獎特別獎。
開創電影史上首次全部使用非專業演員的先河。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堪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中最具才華的導演,一生中四次獲得奧斯卡獎。
溫別爾托D Umberto D (1952)
描寫了戰後一位收入微薄的退休老人的生活。
還是德·西卡的作品,有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的貢獻遠遠超出了《偷自行車的人》,這是一部令人感到極度絕望,同時又充滿溫情的作品。德·西卡還是一位煽情大師,很少有人能不流淚地觀看此片的最後一場戲。
Rome,Open City (1945)講述了游擊隊員由於叛徒出賣英勇就義的故事。
這部影片完成時,戰爭尚未結束,故事結尾德國軍官槍殺神父的場面是對德國法西斯反人類、反上帝的控訴。此片的很多手法後來被其他導演紛紛效法,堪稱新現實主義開山之作。
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費里尼說羅西里尼影響了他一生。1948年羅西里尼執導《德意志零年》又標志了新現實主義全盛時期的另一個高峰。今年是這位大師誕生100周年。
八卦一點的故事:已經成名的英格麗·褒曼看到此片後,竟不顧自己是有夫之婦和在觀眾心目中美麗聖潔的形象,主動追求羅西里尼,最終兩個人沖破重重阻礙(包括和原來的配偶離婚),開始了一段曠世戀情。
大地在波動(1948)
關於西西里島一戶漁民為了改變貧困的命運,冒險創業最終慘遭失敗的故事。
這部影片被認為最嚴格意義上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其中含有大量紀錄片式的場面,描繪了西西里島漁民的豐富而真實生活狀態。影片中不時加有話外音,對人物、事件進行評論,有點像政治宣教書。但這並不影響影片的可看性,那些豐富的細節帶給我們的感受遠遠超越了語言。
盧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與羅西里尼及德·西卡並稱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三位大師」。今年也是這位大師誕生100周年。
❾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美學特徵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在廢墟中誕生,二戰後,義大利政治動盪、社會危機尖銳,義大利的電影製作者倡導拋棄舊的習俗和慣例, 去除好萊塢式的類型模式,主張「把攝影機扛到街頭去」還原生活的真實,展現真正給人們帶來的創傷。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世界電影史重要的主成部分,其美學風格對後來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像。理解其美學特徵不妨從下列幾個角度展開,如歷史性的批判審視、現實主義記錄性、實景拍攝的攝影風格、長鏡頭的運用。這些風格極大程度地詮釋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對於理解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有極大幫助。
一、歷史性的批判審視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大量表現了對二戰時期法西斯的控訴、對歷史的批判。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創造者主張從人民陣線角度出發創作故事,對歷史的批判成為其創作的內核。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1945年誕生的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以人民群眾反抗運動為題材。講述了義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國佔領時期,為了保衛國家以及堅持自己的信仰,與納粹德軍進行英勇斗爭的故事以極寫實的手法,生動地呈現義大利人在納粹鐵蹄下,英勇抗戰的壯烈事跡,表現戰爭中真實的人性。
二、現實主義記錄性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創作者密切關注社會現實,其電影題材大多源於新聞事件,忠實於真實事件與人物 。在影片敘事中採用寫實的手法 ,盡量保持鏡頭語言的客觀性,將銀幕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影片的文學故事性逐漸消失。比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德桑蒂斯的《羅馬十一時》,這兩部電影都是選材自新聞報道。尤其是《羅馬十一時》中,由於新聞記者的參與,讓影片就像是一部新聞工作者的一次報道。義大利電影工作者的攝影機也如同新聞片攝影機的人性,隨時配合攝影師的注意力,客觀地,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將銀幕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
三、實景拍攝的攝影風格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藝術家主張「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這個時期的影片多採用自然光線,避免戲劇性的光效,從而使得電影畫面盡可能的還原一個客觀的真實世界。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講述了二戰後的羅馬,當時無數人失業,主人公安東也不例外,當賦閑達兩年之久的安東終於找到了工作時,一個苛刻的條件出現在他面前,那就是,他必須有自行車才能工作。但可悲的是,就在他為了工作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之後不久就失竊了。於是整部影片就是在反映社會底層人士的簡單內心世界——找回丟失的自行車,充分反映出二戰後的社會狀況。這部影片在攝影風格上最大的特徵就是全程採用了自然光效,並且大量場景都在外景拍攝,將真實的社會環境與人物的命運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四、長鏡頭的運用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藝術家為了更加真實的還原影像的紀實性,多採用固定長鏡頭進行拍攝,每個鏡頭都成為完整一段。影片嚴格遵守空間的統一性,使得影片更具有現實真實的透明性, 消解了電影藝術家的自我主觀性。如在1948 年的經典之作《偷自行車的人》中,為了嚴格遵守空間的統一性,自始至終保持空間統一 ,全程運用紀實長鏡頭表現出社會低層人士的簡單內心世界——找回丟失的自行車,充分反映出二戰後的社會狀況。體現了創作者忠實自然的客觀性。
綜上所述,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具有歷史性的批判審視、現實主義記錄性、實景拍攝的攝影風格、長鏡頭的運用等美學特徵,它擺脫了傳統電影的束縛與限制,成為一種進步的力量,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讓世界上的創作者看到了電影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
17新三劉敏
❿ 羅西里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何以成為新現實主義開山之作
正如二十世紀60年代的「現代情感三部曲」讓安東尼奧尼聲名鵲起一樣,羅西里尼的「戰爭三部曲」也讓其在二戰後的義大利電影界名聲大噪。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正是「戰爭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被視為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在觀看電影之前,首先應了解一個概念:不設防。
所謂 不設防城市就是戰時沒有軍隊防禦和軍事設施的城市 。
二戰時的羅馬就是這樣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二戰結束前夕,德軍佔領了羅馬,並以保護古跡為名,宣布羅馬為不設防城市: 即不允許義大利人在此城進行軍備,以便德國任意控制。
而《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講述的正是 1943年至1944年之間,在義大利留下來的部分地下黨員和普通民眾一起,同佔領了他們的國家並肆意妄為的德軍英勇抗爭的故事。
主角是一名地下反抗組織的領袖曼菲蒂,他的掩護身份是工程師,其他角色及事件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人物鋪展開的。
在曼菲蒂被德軍追捕期間,他的朋友弗朗西斯科和未婚妻皮娜為他提供了暫避之所及必要的幫助,另一位天主教神父唐·彼得羅則在曼菲蒂行動受限時作為曼菲蒂與其他游擊隊員的中間聯系人。
最終,在與德軍的對抗中,皮娜、曼菲蒂、神父都英勇的犧牲了。
這樣的故事情節放在今天來看,可能會比較老套,尤其是我們看過很多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後,更覺得這部影片無趣且畫質粗糙。
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新現實主義。
簡單的概括就是: 新現實主義是現代主義思潮在反法西斯過程中逐漸孕育出來的產物。新現實主義電影主要指1945年~1951年崛起的義大利電影。
二十世紀30~40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主要有兩種類型:浪漫情節劇和喜劇片, 消遣娛樂是當時義大利電影的常態。 這與當時的義大利政府為了應對經濟大蕭條而大力扶持電影產業脫不了干係。
一位義大利作家在1930年抱怨道:「為什麼這里沒有誕生那種由偉大的法西斯革命所啟發的電影?」
的確,消遣電影長期以來遮蔽了很多現實問題,尤其是在那個政局動盪的年代。
在政策的支持下自由發展的義大利電影,促使了一些年輕的、有思想的導演的加入,而這些受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影響的年青一代,開始主張回歸傳統的義大利地區的自然主義。
同時評論家們也號召導演們 用電影表現普通人實際生活環境中的困苦。 而這些富有使命感的評論家後來有很多都親自拿起攝影機當起了導演。
於是,當1945年戰爭結束,義大利的春天到來,各行各業的人都渴望打破舊的方式時,作為一股 文化復興和社會變革力量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崛起了 。
那位義大利作家所期盼的電影由此誕生。
1945年戰爭剛剛結束,《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便投入拍攝。事實上,劇本在戰爭期間已經開始構思了。
但是由於戰爭的影響,羅馬這座歷史與藝術之城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曾經一度繁榮的義大利電影工業也受到了重挫,位於羅馬郊區的電影城也遭到了破壞。
沒有經濟支撐,沒有完善的設施,沒有大型的攝影棚,羅西里尼在拍攝之初便遇到了重重困難,就連拍攝用的膠片都是在黑市上買到的。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逼迫下,導演們紛紛扛起攝像機走上了街頭,用最真實的影像記錄下戰後義大利普通民眾的悲慘生活。
實景拍攝,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
所以,你能在《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中看到如紀錄片風格一般的場景。
為了能更真實、客觀的反映現實,也或許因為找不到更多專業的演員,這部影片除了幾位主角以外,其他全部是非專業演員出演。
這些非專業演員,都是曾經飽受戰爭之苦的普通民眾 ,他們與納粹的對抗經歷還如同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所以,你能在《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中看到最真實的表演,這是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展現出來的真實的表情。
並且你會發現,這部影片很少使用特寫鏡頭,這是由於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拍出來的影像粗糙、有顆粒感,特寫鏡頭會更加使影片顯得不夠精緻。
所以導演盡量多的用了 中景和遠景 ,這也正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一個特點。
並且很多場景都是外景,部分內景則是羅西里尼在地下室搭建的攝影棚。
而恰恰是這種粗糙的、具有粒子感的影像,使得影片具有一種 新聞片的風格 。
隨著1948年義大利之春的結束,國家經濟形勢出現好轉,人民的生活也日趨穩定,人們對這種審視和批判現實意義的影片不再給更多的關注,又轉而追捧娛樂性強的好萊塢風格的影片。
於是,新現實主義運動的勢頭也隨之越來越弱。
這之後,新現實主義電影慢慢退化、演變出各種類型,安東尼奧尼便是在新現實主義運動後逐漸成長起來的藝術電影的代表。
《世界電影史》對《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皮娜之死做過深度解析,以此來說明新現實主義對戰爭時期的批判性審視。
皮娜是主角曼菲蒂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的未婚妻,她與曼菲蒂的交集僅僅是為他提供了躲避的地方。
如果說皮娜是本部影片的女主角,那麼你有見過女主角在影片進行到一大半時突然犧牲的嗎?如果說皮娜不是女主角,但是除了她,還有哪個女人的戲份及其存在的意義能夠與之匹敵的?
更何況,扮演皮娜的演員還是為數不多的職業演員。
在其未婚夫弗朗西斯科為了掩護主角曼菲蒂逃離而被德軍抓捕時,皮娜掙脫了德軍的阻攔追了上去,她一個人奔跑在大街上,一邊喊著未婚夫的名字,一邊情緒激動的追趕汽車。於是,不幸發生了:皮娜中槍倒地。
這一幕應該是影片進行到此最讓人動容的地方。
雖然影片一開始便營造出懸疑的氣氛,但也不乏幽默的喜劇細節, 直到我們目睹了作為普通民眾的皮娜因為戰爭而丟失了性命,我們才意識到這場可怕的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痛苦與災難!
或許我們會覺得皮娜太傻,丈夫被捕,她追上去又有何意義?到最後還不是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這里,皮娜已經不再是單單一個人了,她代表的是整個飽受戰爭摧殘的普通民眾,她的激烈的反抗正是被侵佔的羅馬的反抗。
羅西里尼的這種處理手法被後來的戰爭題材電影紛紛效仿。
而結尾的一個場景:以馬爾切洛為代表的小孩們親眼目睹了神父的英勇犧牲後,他們垂著頭,默默的沿著街道返回羅馬這座城市,這一場景被賦予了羅馬的光明未來與希望。
新現實主義沒有任何宣言或計劃,它只是一種對更強烈的現實主義的訴求,以及對當代題材和工人階級生活的強調。
羅西里尼曾說:「對我來說,新現實主義最重要的是從道德立場去看世界,然後才是美學。其開端是道德。」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上映後, 羅西里尼說:「當時情形即是如此」(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
而這句話後來即成為新現實主義運動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