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不開的心結:要回上海! ——觀影片《青紅》有感
要回上海去,這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幾乎所有由於各種原因奔赴祖國大江南北做貢獻的上海人的唯一想法。我親自經歷過,看著開往上海的火車慢慢遠去,直到看不見,只剩下無聲的兩條冰冷的鐵軌,自己的心就涼了。所以,看這部描寫三線工人想回上海的影片非常貼心貼肉,兩個小時一會就過去了。
吳青紅的父親在影片中刻畫非常成功,我愛人說他是一位老演員了。他脾氣暴躁,對技校上學的女兒青紅管頭管腳,天天護送著她「上學」與「放學」,對老婆也總是粗聲粗氣,倔強無理。老婆要說他一句,他會有十句話等著。吳師傅老是「牽頭皮」,就因為當年是老婆堅持要服從分配來三線,說工資能漲三級,結果依了老婆,小家卻安在了貴州偏僻的山坳里,十多年平平庸庸過去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了。對老婆只是出氣而已,對青紅才是恨鐵不成鋼,他期望女兒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走出這山溝溝。恰遇女兒青春期,正在與一位他所在的國營新興光學儀器廠的青工談戀愛,還是本地人的子女。吳師傅日日夜夜的擔心,一旦女兒談成朋友,就只能永遠留在大山裡,再也不會有出頭之日。作為父親是真著急,一定想辦法回上海去,哪怕再難,哪怕廠里不批准,哪怕逃也要逃回去。因為上海是他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結。
親不親故鄉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但是上海人對於上海的親有著更深的含義,因為,「上海」兩個字背後就連著一串的名詞:鳳凰自行車、上海牌手錶、紅燈收音機、南京路喬家柵、靜安寺百樂門、蘇州河外灘、石庫門弄堂、嗲妹妹跳橡皮筋、小鬼頭刮香煙牌子、大白兔奶糖、小籠饅頭陽春面、大餅油條糍飯糕、咸豆腐漿、凱司令蛋糕、老松盛、老介福、老鳳祥、復旦交大華師大、大世界城隍廟、還有永遠忘不了的上海閑話:小赤佬、爛糊面、十三點、搓氣、昂三、哪能了、拗手筋、扎台型……哪一個上海人會忘記?更別說吳師傅後悔莫及離開了上海呆在山溝里。算年齡,吳師傅比我大十幾歲,青紅考大學那年,我才回到上海結婚。說起我們在吉林農村插隊那會,冬天不用幹活,早晨睡在熱炕上,都懶得起來,不知誰起了頭說,「啥寧剛得出,淮海路從八仙橋往西一間一間門面?」結果扎勁啊,你一嘴、我一嘴,真的就一直說過了陝西路的「天鵝閣」西菜社才剎車。這時嘴巴里「饞吐水噠噠滴」,可是,上海啊,離我們太遙遠了,火車不停地開要48小時……
又過了十幾年,八仙過海,絕大多數同學終於又回到了上海,再相聚時,那種逃回上海來的心情還意猶未盡。是啊,有考大學回來的,有開假診斷書裝病回來的,有已經上調到工廠再退回到農村回來的,有自己已經無法回來,通過兒子在上海拼搏再回來的,有曲線救國,先挪到離上海近一點的地方,再進入大上海。像我是狠狠心放棄考大學,寧可回上海當采購員也要回來,因為上海不但有前面吸引力的那些,更有我趨之若鶩的上海音樂廳,有我心中百聽不厭的俞麗拿小提琴《梁祝》。後來陸續聽說,去黑龍江農場的大齡知青是大返城回來的,還有新疆、蘭州、雲南、江西、貴州、安徽、內蒙、連近在咫尺的江蘇大豐農場,浙江農村自行插隊的也千方百計回來了,支援內地的三線工廠也落實政策遷回上海郊區了。所以,我非常感謝王小帥2005年能拍這樣一部「逃回上海」的片子。
作品有宏大敘事的手法,有寫三線建設為祖國造原子彈導彈而感人至深的報告文學、有寫楊永青上海知青在新疆建設兵團屯墾戌邊火熱生活的故事,也有寫知青生活中的《傷痕》《孽債》小說……但是,從一兩個家庭及子女千方百計要回上海這樣的視角,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其實王小帥就是電影里那個似懂非懂,學拉手風琴的青紅的弟弟。吳師傅也有打算,讓兒子有個一技之長,大了去考文工團。人雖只有11歲,但是他看在眼裡,深深記在心裡,當某一天他有機會了,做導演了,他就把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故事搬上銀幕,終於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上海人是這樣的戀家!
今日上海,已不是我們躺在炕上夢想的上海了,今日的上海已成了「魔都」,那東方明珠、世紀大道、南浦大橋、地鐵、高架、隧道、萬體館、東方綠洲、浦東機場都已是昨日黃花,而浦東臨港自貿新片區、崇明國際生態島、青浦華為全球研發基地、白金上海國際馬拉松、施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海綠卡將更加吸引人。影片最後,吳師傅乘著一輛破轎車消失在山區彎彎曲曲的路上,他的果斷決策是對的,盡管方式方法有些問題。我真想走出電影,問問吳師傅今天還安康嗎?青紅到上海成家了嗎,孩子讀大學了嗎?
今天已經不是上海人要回上海,而是全國的有志青年都想來上海,還有外國人呢。我祝福上海。上海兩個字會永遠在我心間。
寫於2020年3月13日
(上海全市公園重新開放之日)
B. 《青紅》讓秦昊一舉成名,他在電影中的表現究竟有多棒
雖然是配角,但是秦昊所飾演的李軍可以說是整個電影中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他用實力證明只要有實力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能發揮出最耀眼的光芒。秦昊好像和其他演員不同,從畢業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好演員的這條路,他一直都跟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演員夢,這樣不炒作用實力證明自己的明星才是真正的演員。
拍好戲,好好拍戲,這是一個演員對自己負責對觀眾負責的表現,從秦昊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演戲的態度,對自己理想的態度。這樣的演員正是我們這正是娛樂圈所需要的,也只有更多這樣演員的出現才能讓我們國家的影視發展的更好吧。
C. 2020年,第32部電影《青紅》,中
電影介紹:青紅出生於貴州,但其實她的家人是60年代才遷往這里,支援三線建設的上海人。父母很是希望回到故土,然而青紅已把這里看成家鄉。她19歲,遇上當地農民出身的小夥子小根。青紅和小根之間純潔的初戀卻被父母阻止。父親的高壓管束,令青紅心中絕望不已。 青紅的初戀就這樣充滿了苦澀,她對家庭充滿反抗和叛逆,絕食來對抗父親的強硬態度。但都無法改變父親的鐵石心腸,不但如此,父親已經決定不顧一切要回去上海,全家搬遷的日子近在咫尺。青紅和小根的分離也成了必然。 他們來到後山,小根面對滿懷心事而顯得冷淡的青紅,愛恨交織,把她佔有。小根受到了殘酷的懲罰,而這段初戀,這個年代,也毀了青紅的一生。
(我記得那時,我爹娘也說沒考上大學就重考,考不上就在家他們養著…)
(我們高中的時候,也是管制衣著和發型的,因為一次披肩發和同學拍照,被爹罵個透…還有娘放過狠話「只要我活著就不許穿高跟鞋喇叭褲…」)
(高中期間,我也被娘翻日記,截信件…)
(電影的衣著,舞蹈,舞會,露天電影,公用浴池,212吉普車,罪犯遊街,廣場上的公審大會,一下把我拉回過去的年代,雖然電影里的時代比我經歷的早幾年…)
(那個年代的政策,有些人,改變的不是一代人的命運…看這個電影,突然理解了那時的父母,解開了我幾十年的心結…)
(那時,一些罪,被判的很重,家人的羞恥心也抬不起頭,現在,那些曾經會判很重的罪,彷彿都不是事兒了,家人的羞恥心似乎也不存在了…)
D. 電影青紅中運用蒙太奇的鏡頭有哪些並加以分析
蒙太奇具有敘事和表意兩大功能,據此,我們可以把蒙太奇劃分為三種最基本的類型: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種是敘事手段,後兩類主要用以表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第二級劃分,具體如下:
敘事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由美國電影大師格里菲斯等人首創,是影視片中最常用的一種敘事方法,它的特徵是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系來分切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這種蒙太奇組接脈絡清楚,邏輯連貫,明白易懂。 敘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幾種具體技巧:
A
1.平行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常以不同時空(或同時異地)發生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並列表現,分頭敘述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結構之中。 格里菲斯、希區柯克都是極善於運用這種蒙太奇的大師。平行蒙太奇應用廣泛,首先因為用它處理劇情,可以刪節過程以利於概括集中,節省篇幅,擴大影片的信息量,並加強影片的節奏;其次,由 於這種手法是幾條線索平列表現,相互烘托,形成對比,易於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效果。如影片《南征北戰》中,導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現敵我雙方搶占摩天嶺的場面,造成了緊張的節奏扣人心弦。
2.交叉蒙太奇 又稱交替蒙太奇,它將同一時間不同地域發生的兩條或數條情節線迅速而頻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條線索的發展往往影響另外線索,各條線索相互依存,最後匯合在一起。這種剪輯技巧極易引起懸念,造成緊張激烈的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是掌握觀眾情緒的有力手法,驚險片、恐怖片和戰爭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驚險的場面。如《南征北戰》中搶渡大沙河一段,將我軍和敵軍急行軍奔赴大沙河以及游擊隊炸水壩三條線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3.重復蒙太奇 它相當於文學中的復敘方式或重復手法,在這種蒙太奇結構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鏡頭在關鍵時刻反復出現,以達到刻劃人物, 深化主題的目的。如《戰艦波將金號》中的夾鼻眼鏡和那面像征革命的紅旗,都曾在影片中重復出現,使影片結構更為完整。
4.連續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樣多線索地發展,而是沿著一條單一的情節線索,按照事件的邏輯順序,有節奏地連續敘事。這種敘事自然流暢,朴實平順,但由於缺乏時空與場面的變換,無法直接展示同時發生的情節,難於突出各條情節線之間的對列關系,不利於概括,易有拖沓冗長,平鋪直敘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絕少單獨使用,多與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輔相成。
E. 誰有《青紅》影評
第六代導演也許該算得上是最克制和理性的一代導演了,他們沒有像第四代導演那樣有著強烈批判現實主義的色彩,也沒有第五代那樣運用影像最大的功能去喧泄壓抑已久的內心的激情。第六代更多是把鏡頭放在生活的邊緣,然後靜靜的等待,等待生活中如何掙扎的人們,也可以說是如何在輪回中體驗生活的真諦。 《青紅》導演王小帥正是如此一位導演,之前的《十七歲的單車》似乎還帶著些個人的濃重情感在里邊,那麼在《青紅》里便看不見了,而顯得更加成熟。很多長鏡頭和客觀鏡頭的運用恰到好處的說明了這一點。 有的人質疑說既然是青紅的愛情夢想和父親的上海夢發生沖突而導致悲劇,那很顯然導演在渲染青紅和小根的愛情關繫上還不是很突出。這里就是導演不幹預生活的體現了,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如此。農村的愛情絕對不像我們在城裡見的那樣熱烈和奔放,來得早去得也很快。青紅和小根的愛情只是一種近乎純朴的環境下進行。我們只看到小根在等待,而絕看不見青紅的出現,然後兩人擁抱甚至接吻。甚至在整個片里他們兩人單獨在一起就只有兩三次,其它次的也是通過弟弟來傳遞信物。剛開始就只能是小根買的紅皮鞋放在青紅的課桌里,連親手送出去的機會都沒有。青紅在看到鞋後也是興奮與恐懼齊飛的情形。在農村,在八十年代的農村,這樣的愛情甚至算有點過份了,像青紅好友小珍那樣的愛情是絕無僅有的。為什麼?很難說得清楚。在影片里至少我們可以這么理解,是父親的影響,或是更深層次的說因為青紅的愛情和父親的上海夢撞到了一塊,青紅的未來和父親眼中青紅的未來的不可調和。也許在農村,對未來的渴望能蓋過現實中的任何事情,當然包括愛情。在那裡,只有通過努力,逃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才會有生活的美滿。在青紅父親的眼中正是讓青紅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後體面的回上海。「上海這幾年可真是大變樣啊」,在上海才能找到他們失去的一切---尊嚴和未來。所以青紅的愛情在這種重負下顯得那樣的蒼白。偷偷地穿著那雙紅皮鞋走上幾圈就算是最大的滿足了。我們在偶然間就明白了導演的鏡頭為什麼那麼克制了。這種理性下的剋制更能讓人在沉默中感受到要爆發的力量。 未來大於一切吧,即使是反抗也只是徒勞。青紅和弟弟生於斯長於斯,所有的情感也在這里生根發芽,至於父親的上海夢在他們看來是那樣的虛無飄渺。青紅和小根的愛情在受到父親的監視時,她嘗試過反抗。離家逃到好友小珍家裡住,她絕食以求得自由,但這些都沒能改變什麼。在父親的面前,青紅失去了話語權,變成了沉默寡言的女孩。從頭到尾我們沒有看到青紅的笑容,但可以想像她的笑容是多麼的燦爛!似乎可以這么怪導演,影片明明是《青紅》,為什麼我們卻看不見高園園有什麼太出彩的表演,倒是父親從頭到尾都在喋喋不休,表現得淋漓盡致。《青紅》的英文名是《shang dreams》,這是兩個絕然不同的名字。為什麼會這樣?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其實更多的,是在闡述六七年代從大城市搬到內陸支援三線的那群人在歷史的變遷中的命運。因此父親的角色顯然起到很大的份量。 王小帥在訪談中也是這么說的,這部影片更多的是獻給他父母那一代人,算是對歷史的一個比較客觀的記錄。同樣從同是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的電影也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最新作品《世界》也是對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人與人之間關系變遷的記錄。這是第六代導演的特質,也是他們的標簽。賈樟柯說他是飄的一代,這句話也可以從《青紅》中體味出來,不同的是飄的是父母一輩。父母的飄卻和他樣孩子不飄的一代形成沖突,在這部電影里這種沖突表現得比較客觀和溫情。於是這就出現了一種悖論,父母為了孩子,千方百計讓他們能有更好的生長環境,而他們的孩子卻已習慣了本土的生活,不想有什麼改變。變與不變形成矛盾,顯而易見,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輸了,輸給了未來又贏得未來。在贏得的同時又造成了悲劇。青紅在改變自已的想法時,雖然還記得她和小根第一次說話的內容,卻不能改變被小根強暴的命運,也改變不了由此小根被判刑而帶來的,也許是一輩子的恨,她將用什麼來救贖呢?用良心吧,用刻骨銘心吧!這就是命運的悖論吧! 也許有人會說王小帥的這部電影失去了當代的意義,我卻不這么認為。我始終認為,像我這樣從農村來的青年一代還是在時代的變革中充當著飄的角色。從鄉村到縣城,從縣城到城市,我不也是在飄嗎?當我們在城市中感到落寞時,唱這樣的歌來慰藉自己吧!「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前程,用一點光溫暖孩子的心……」。 自——韋錦年 戲影031班
F. 青紅完整版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y8tarRabISUcpWAHLWM1gA
提取碼:qmie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G. 青紅電影結局是什麼
青紅電影結局是小珍、青紅這兩人的愛情故事都以悲劇收場,小根成了強奸犯。
電影《青紅》用著一種近乎恐怖的現實主義向我們揭露了一段上海人在貴州的悲劇。兩個家庭父母的不同選擇都給孩子帶來了同樣的悲劇。而這一切結果的成因與選擇無關,卻與大時代的洪流息息相關。
關於《青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當初因具有戰略意義而遷移的工廠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本以為將終老此地的人們開始惶惶不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許多家庭都開始在想辦法能夠回到上海老家,那裡有他們熟悉嚮往的生活環境,是他們的根,也能夠給下一代更好的前途。
這些家庭正面臨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青紅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青紅並不理解父母的願望。她和她的夥伴生於斯、長於斯,這里就是她人生中記憶的一切。
在青紅心中,這里才是她的家園,有童年的樂趣,有真誠的友誼,還有在青春萌動的心中難以割捨的初戀小根,一個來自當地農民家庭,剛剛進工廠做臨時工的小夥子……
女兒心中美好的戀情,在父親看來卻是一個最大的障礙。青紅父親開始嚴密的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摧毀這段感情。為了阻斷女兒的戀情,青紅父親像押解犯人一樣,每天跟著女兒上下學,編造病假條以盡力壓縮女兒與外界接觸的空間。
青紅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折磨,心中充滿對父親粗暴干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幫助下,青紅以各種方式和借口與父親周旋、對抗。直至使用絕食這樣的極端手段。
在青紅近乎搏命式地抗爭下,父親暫時退縮了。青紅重新獲得一絲自由空間。與此同時父親也加快了步伐,決意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把全家遷回上海。青紅被父母絕望的行為所震動,開始猶豫在感情與家庭之間。
在青紅父親與同事策劃拋棄戶口、工作,不顧一切離開貴州的時候,青紅與小根在後山相會了。小根不解於青紅突然冷淡的態度,而青紅也無法講出家庭正在發生的私密,在愛恨交織情緒亢奮的狀態下,小根不顧一切的佔有了青紅……
H. 電影青紅最後為什麼笑
最後「青紅的笑」表達的是對命運的無可奈何。
影片最後,青紅一家人終於在清晨搭上轎車,離開鄉村奔赴上海。在經過市鎮的路上,人群擋住了路,嘈雜聲蓋不過刺耳的廣播,那裡正播放著押送罪犯,執行死刑的通知。
當小根的名字被報出時,弟弟哭了,母親握住青紅的手,父親也難掩心中的不安。唯有青紅臉上掛著茫然的微笑,聽不出車廂外發生的動靜。
她與戀人早已失去彼此,而窗外的世界從此再無新鮮事。
劇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I. 青紅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青紅》是一部關於無力的電影。可以明顯地看出王小帥花在《青紅》上的心思。比如固定機位拍攝造成的空鏡頭效果,在敘事段落中承擔的休止符的功能,同時隱喻了歷史與命運的缺憾。再比如,他將精巧的布光從技術層面運用到修辭層面———青紅去跳舞的真相被她的父親發現了,她坐在屋內的床沿上,那個暴躁的男人在門口大聲地訓斥她,警告她認真面對未來的選擇。門口左邊是非常明亮的慘白,門口右邊是徹底的黑暗,中間夾著沉默的青紅。這樣明顯的光效對比,顯然是在暗示青紅的選擇,到底是留在貴州,還是回去上海。這些微小的細節是檢閱王小帥態度的證明。態度與才華同樣重要,雖然有時候態度和才華在商業面前都同樣無力。
這種無力來自於歷史和命運的雙重束縛,以及在這種束縛之下竭力完成的自我確認。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確定了這樣的主題。攝影機在陰暗狹窄的樓道里緩緩推移,前方是一個懸掛著高音喇叭的窗口。當然,節奏強烈步調一致的廣播操配樂比畫面出現得更早。在這里,所有電影元素的集合都緊緊圍繞著這樣的關鍵詞:歷史、秩序與道路。如何在一個堅固而封閉的歷史困境和秩序之中尋找個人命運的道路,成為樓道、廣播操和窗口的意義所指,也是王小帥在《青紅》中提出的,明知無力回答卻也無法擺脫的問題。
青紅的父母都來自上海,他們對於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從不曾有過認同。青紅的父親念念不忘自己上海人的身份,他全部的生活內容都以重回上海為主題。他可以為了這個願望委曲、沉默、等待,或者以決裂的形式與單位斗爭。重回上海,絕不僅僅意味著生活境遇的改變,而是一種文化身份的重新獲得。正是出於這樣的動機,青紅的父親才對他的女兒不惜採取暴力管制的措施來進行教育。這種極端的管教,來源於他內心的極端焦慮、不安和惶恐。他一方面強烈地渴望,並大聲宣布他要重回上海,另一方面又謹慎地保守著行動的秘密。在歷史的牢籠當中,這個男人是如此清醒卻又如此茫然,這種悖論恰恰代表了他們被歷史放逐而又被歷史束縛的尷尬境遇。
老吳對女兒青紅的粗暴干涉,實際上只是他自己內心焦慮的轉嫁。從他與知青朋友商議回城的談話中,從他在浴室中對小根綿里藏針處處機關的攤牌中,我們看到青紅的父親實在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的男人,但是面對強大的歷史洪流,他所有的個人算計都不過是以卵擊石的行為罷了。他對青紅的強制管教越嚴厲,越是暴露了他面對歷史的惶惑與無力。他在異鄉的夜晚近乎瘋狂地嘶喊,但是沉默的大山並無任何回聲。他的抱怨更像是憤怒,但是這種憤怒是如此地軟弱。他只不過是一個歷史的人質而已。他說,「當初我也沒辦法。」實際上,後來他也沒辦法。雖然影片以青紅一家重回上海作為結尾,但是這個男人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女兒被人強奸,妻子提出離婚。
作為家庭的首領,他一直企圖以父親的權力來強行改寫青紅的道路。在青紅父親的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他本人的命運敘述被政治話語改寫的痕跡。在迅速變化的時代面前,身不由己從來都是他們的命運。毫無疑問,青紅的父親不願意女兒來重復自己的命運,或者是承擔自己命運的後果。但他管制青紅的方式是將自己的命運縮小復印到青紅身上。兩者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操縱青紅父親的是政治指揮棒,操縱青紅的是家長權威制。
對於青紅來說,歷史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記顯然已經模糊了。她對重回上海的理想抱有不置可否甚或反對的態度。在青紅看來,棲身之所與家的概念已經完全合二為一了。她並不想去尋找自己應該歸屬的坐標原點。這種認識幾乎與所有移民家庭的態度相悖,包括她的朋友小珍。在由上海方言和上海夢想團結起來的營壘中,青紅是一個背叛者。從這一意義來看,不僅她的家庭,還有她的朋友,都是青紅的反對勢力。要麼服從,要麼逃離,除此之外青紅別無選擇。青紅就在服從與逃離之間徘徊不定。她試圖作出反抗,但最終又服從了父親。父親的形象代理了歷史權威的功能,使她無處可逃。
在《青紅》中,每個人都在竭力擺脫,而每個人都無力擺脫。這種兩難的困境成為歷史與命運交織的羅網。小珍念念不忘上海,卻又跟當地青年私奔,然而最終又回到上大學、回上海的軌道上來。小根意圖留住青紅,卻不敢反抗老吳的權威,在強行佔有了青紅之後,卻被執行槍決。面對歷史和命運,我們很無力,無力得讓人疼痛。
J. 電影 青紅 的論文 從視聽語言角度分析
影片《青紅>是由導演王小帥導演的,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移遷家庭的故事,它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農村,影片給人的感覺是樸素、真實、自然,淳厚的生活,寧靜、清淡。
導演在「門」上匠心獨運,別出心裁, 影片中的第一場沖突就是在以門框為背景的畫面中發生的;老吳正在幫助手風琴教師輔導兒子練琴,這個舉動也是老昊打算回上海老家的諸多舉措之一。老吳用眼睛的餘光發現了女兒要溜出去同「小草根」約會。他立刻攔住了她,鏡頭中父女二人各自鑲嵌在一個門框上,一個要出去,一個堅決攔住不讓出去,兩個人進行了第一場嚴肅的談判,這是作為影片開始時的一個標志性的門。「門」打開了,我們便知道了在這扇普通的門里發生了什麼事,對青紅而言,不讓出門,不過是一次甜蜜的約會泡湯,而對父親而言,事情要嚴重的多,門框彷彿是女兒命運的分界線。如果允許她跨出去,不僅女兒的一切都完了,他們返回上海的夢想也化為泡影。
在小珍同呂軍私奔了以後,老吳擔心青紅步她的後塵。因此,對青紅的看管更加嚴厲。於是,門框換成了窗框,坐在鐵欄桿窗欞里的青紅側影更像是監獄中的囚犯,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而站在父親的立場上,他也有諸多的無可奈何,也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與老吳家形成對比的是有關小珍的一系列鏡頭:導演幾乎把影片中僅有的亮色調全給了小珍。小珍家所居住的房屋應該和青紅家的差不多,而由於燈光的處理,使得小珍的房間顯得寬敞明亮,當呂軍騎自行車載著小珍的時候,燈光晃動,鏡頭也晃動,似乎暗示著小珍的墮落。
在一個昏暗凌晨,影片里出現了最怕的一個「門框」的鏡頭,門框里邊空空盪盪,一無所有,一盞孤燈照著獃獃站立的老吳,這是他苦心期待到來的日子,但是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卻沒有歡喜,只有苦澀。
導演運用了大量的全景拍攝和跟蹤拍攝。在拍攝方式和畫面處理技巧上筆墨不多。全景拍攝易於直觀的描述影片,有時也起到對比的作用。在影片開始的廣播體操拍攝、街道、家中父親的訓斥等都是全景。跟蹤拍攝,令觀眾的眼睛能緊隨事情發展的運動狀態,增強了真實感,也渲染了氣氛。在父親跟在青紅後面是運用了長時間的跟蹤拍攝逐漸讓觀眾進入了情境,也為之開始緊張。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我認為比較成功的電影《青紅》這部電影表達了第六代導演對邊緣人的關注,表現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愛情,表現了對現實的關注和批判。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王小帥的英式風格特徵,為中國電影增加了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