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電影。我知道有一些,可是優酷,土豆看不了。。說說有那些經典電...
蘇德戰爭影片:
《白色虎式》
《兵臨城下》
《戰場之星》
《鐵十字勛章》
《進攻列寧格勒》
《布列斯特要塞》
《莫斯科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
《敢死連之無名高地》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
此外,《登陸之日》以及電影《解放》系列也不錯,值得一看。
白色虎式海報及劇照
B. 求一部關於日本神風敢死隊的電影片名
中文名:吾為君亡
外文名:俺は、君のためにこそ死ににいく
出品時間:2007
發行公司:東映株式會社
製片地區:日本
導 演:新城卓 Taku Shinjo佛田洋 Hiroshi Butsuda
類 型:戰爭
片 長:140分鍾
上映時間:2007年5月12日 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劇情:
本片由石原慎太郎編劇並總令製作,從女性的視角去看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中的失敗,投資18億重現當年的海戰場面。
1944年秋,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潰敗。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伊武雅刀飾)提議組建空軍特攻隊轟炸敵艦,用僅存的兵力與敵人周旋到底。關上尉(的場浩司飾)迅速著手實行中將的計劃。
幾個月後,美軍展開登陸戰。日軍在鹿兒島知覽機場設立特攻基地,全力死守沖繩。機場附近的富屋飯館是軍隊指定的用餐場所,經營飯館的鳥濱登芽(岸惠子飾)滿懷慈愛地守望著這群年輕的飛行員,隊員們都把她當作母親看待。知覽女子高中的學生們也被派到基地幫忙,其中包括登芽的女兒禮子(多部未華子飾)。
一天,板東少尉(窪冢洋介飾)來找登芽。他受命即將出擊,臨行前希望登芽能給他的家人帶話。於是,不太會寫字的登芽一字一頓地替板東撰寫家書。
田端少尉(筒井道隆飾)數度出擊未果,因此遭到了同僚們的非難。田端告訴登芽:「日本會戰敗。」一邊的中西少尉(德重聰飾)聞言大怒,拔拳痛毆田端,斥責他是膽小鬼。中西在空襲中救了的一枝(中越典子飾),兩人由此互生好感。中西認為,為了守護所愛之人慷慨赴死是自己的使命。
板東出擊失敗重返基地後,被編入中西麾下。登芽因為幫隊員私傳信件而被憲兵隊逮捕。板東隻身潛入憲兵隊本部營救登芽卻沒能成功。登芽獲釋後,悲憤地質問憲兵上尉,為何要用嚴格的門禁和搜檢盤查來對付這些准備捐軀的年輕人們。
中西部隊即將出擊。隊員們分別用自己的方式渡過人生最後的夜晚。河合中士(中村友也飾)告訴登芽,自己死後會變成螢火蟲回到這里。大島茂夫(古畑勝隆飾)來到家門前,猶豫良久還是沒有進門見祖父一面,對著大門深鞠一躬後轉身離開。板東在富屋飯店見到了父親(寺田農飾)和年幼的弟弟們,回憶起一家人幸福的日子。中西則走訪了一枝的老家,向心上人做最後的告別。
第二天,登芽目送著他們起飛奔赴戰場……
C. 太平洋戰爭第幾集會有硫磺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第八集中有硫磺島戰役相關片段。
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 (英語:Battle of Iwo Jima,日語:硫黃島の戦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與美國間爆發的一場戰役,自1945年2月19日戰斗至3月26日。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斗之一,其間日軍頑強堅守硫磺島,但美軍最終經過浴血奮戰後還是將其佔領。戰役中美軍一共傷亡28686人,共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2786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隨後美軍將該島建設為供戰斗機和轟炸機起飛降落的機場,大幅提升了對日本政治和經濟工業中心進行戰略轟炸之效果。
背景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日軍在關島有一個將近3800人的軍事基地和一個1400人的海軍基地。駐有水上飛機、電台、氣象站,獵潛艦、布雷艦等艦艇。在硫磺島有一個飛機場,有20架戰斗機和1500名海軍駐扎在這里。1944年2月,當美軍佔領馬紹爾群島後,日軍加強了硫磺島的軍事力量,在硫磺島上的軍事力量達到5000人,13門火炮,200挺輕重機槍,4552支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徑2聯裝高射機槍,此外還有120毫米口徑的火炮。硫磺島和小笠原諸島成為防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因為當時日本已經喪失了制海和制空權。
1944年4月,硫磺島上還駐有80架戰斗機,但到了1944年7月僅剩下4架,美國海軍到了硫磺島目視范圍內,一次全面的轟炸,炸毀了硫磺島上所有的建築物和僅存的4架飛機。但美軍尚沒有對喪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島展開攻擊,而日本則只餘下地面部隊能使用。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是由HBO公司出品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製作的二戰題材電視劇。劇集是從萊基(詹姆斯·貝吉·戴爾飾)、斯萊治(約瑟夫·梅澤羅飾)和巴斯龍(喬恩·塞達飾)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劇情中表現的戰爭情節,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
劇情簡介
1942年,瓜達卡納爾島,美軍陸戰第1師佔領了該島上的日軍機場,由此拉開了太平洋戰爭上的戰略對日大反攻。三個美軍海軍陸戰隊士兵萊基、斯萊治和巴斯隆在太平洋上經歷了二戰時期最為慘烈的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上,日本陸軍驕橫狂妄,對美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期間不乏使用自殺式的襲擊。從慘烈的瓜達卡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貝里琉島爭奪戰,到硫磺島戰役直至沖繩島戰役。萊基、斯萊治和巴斯隆見證了日軍的負隅頑抗直至最後的潰敗,也親眼看到戰友不斷的在這慘烈的戰斗中犧牲。
分集劇情:
第一部:瓜達爾卡納爾-萊基
導演:蒂姆·范·帕頓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
首播:2010年3月14日(美國時間)
劇情:羅伯特·萊基和海軍第一陸戰師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日軍襲擊珍珠港事件爆發,海軍陸戰隊員約翰·巴斯隆做好了駛往太平洋某處與日軍交戰的准備;同一時間,新晉記者羅伯特·萊基應征入伍。尤金·斯萊治因為心雜音無法入伍,與即將前往訓練營的摯友悉尼·菲利普斯道別。珍珠港事件8個月後,萊基和菲利普斯所在的海軍第一陸戰師登陸瓜島,任務是取得此至關重要的軍事制空權,並准備迎接不可避免的戰事。
第二部:巴斯隆
導演:大衛·納特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
首播:2010年3月21日
劇情:約翰·巴斯隆和海軍陸戰第七團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援助漢德森機場保衛戰。巴斯隆和第七團來到瓜島,支援正在為制空權奮戰的萊基和其他第一陸戰師的將士們。巴斯隆在擊退日本軍隊夜襲的一場戰斗中起了關鍵作用,但卻受到了可怕的個人創傷。四個月不眠不休的纏斗之後,筋疲力盡而飽受疾病折磨的第一陸戰師隊員們被撤出了瓜島。
第三部:墨爾本
導演:傑萊米·普戴斯瓦
編劇:喬治·佩勒卡諾斯;米歇爾·艾什佛德
首播:2010年3月28日
劇情:第一陸戰師從瓜達爾卡納爾島撤離,來到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巴斯隆接受了榮譽勛章,回家賣起了戰爭國債。瓜島四個月的鏖戰讓萊基、巴斯隆和數千同志們身心皆受重創。他們從島上撤離後來到了墨爾本,救世主般地受到了狂熱人民的歡迎。當兄弟們在暢飲時,萊基深深被一個澳洲女孩和她的第一代希臘家庭所吸引。同時,巴斯隆被授予榮譽勛章,並受命回到家鄉,推銷戰爭國債
第四部:格魯斯特-布維爾-巴尼卡
導演:格萊漢姆·尤斯特
編劇:羅伯特·申堪;格萊漢姆·尤斯特
首播:2010年4月4日
劇情:尤金·斯萊治應征加入海軍,接受戰場訓練;此時萊基和第一陸戰師加入了格魯斯特之戰。斯萊治終於應征成功,進入伊利亞特營地受訓。第一陸戰師在日軍佔領的新不列顛島的格魯斯特角登陸了。萊基和其他戰士們與日軍作戰過程中,很快意識到了最惡劣的敵人其實是煙霧彌漫的叢林。萊基從格魯斯特倖存下來,部隊駐扎在荒蕪的布維爾島。他在戰斗中遭受的沖擊開始從行為和心理上顯現出來,於是被送往巴尼卡島附近的海軍醫院接受心理觀察。
第五部:貝里琉登陸
導演:卡爾·弗蘭克林
編劇:勞倫斯·安德里斯;布魯斯·麥肯納
首播:2010年4月18日
劇情:斯萊治和萊基隨第一陸戰師登陸貝里琉島。巴斯隆因全國巡迴推銷戰爭國債而越來越出名。布維爾島上,斯萊治來到第一陸戰師第五團,與菲利普斯短暫重聚並結實了萊基。斯萊治很快嘗到了第一次戰斗的滋味,他和萊基和其他第一陸戰師的戰士們在登陸復雜難攻的貝里琉珊瑚島時,遇到了負隅頑抗的日本部隊。
第六部:貝里琉島機場
導演:托尼·托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勞倫斯·安德里斯;羅伯特·申堪
首播:2010年4月18日
劇情:海軍轉攻貝里琉島最重要的機場陣地。萊基受到爆炸沖擊波及而受傷,被送下戰場。在令人窒息的華氏115度高溫烘烤下,在潔凈飲用水不足的困境下,斯萊治、萊基和戰友們在奪取貝里琉機場的戰斗中遭遇到了工事頑強的敵人。萊基眼看著同志身受重傷,自己也受傷被送離了貝里琉島。斯萊治目睹了令他震驚的事實,明白了有時候不得不做出某些事情,才能繼續生存,繼續戰斗。
第七部:貝里琉群山
導演:蒂姆·范·帕頓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
首播:2010年4月25日
劇情:斯萊治和第五團轉移至貝里琉島的血腥鼻頭嶺,與日軍正面開戰。剛剛獲贈新外號的「榔頭斯萊治」與海軍陸戰隊員們,與立下血戰至最後一人軍令狀的敵人繼續著貝里琉的戰斗。一位斯萊治崇敬的將領戰死沙場,斯萊治在悲慟的同時,目睹了敵我雙方令人無法想像的野蠻行徑,他的道德底線遭到了最殘酷的挑戰。部隊最後終於守住了陣地,他們帶著貝里琉島上徹底改變自己的東西回到了布維爾。
第八部:硫磺島
導演:大衛·納特;傑萊米·普戴斯瓦
編劇:羅伯特·申堪;米歇爾·艾什佛德
首播:2010年5月2日
劇情:巴斯隆轉至第五團,登陸硫磺島。巴斯隆越來越感受到推銷國債的困擾,向部隊申請到訓練營去訓練新兵。在盤道爾頓營地,他與麗娜·瑞吉——一位本不情願參軍的女海軍陸戰隊員經歷了一段旋風羅曼史。但這對戀人知道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因為巴斯隆馬上就要隨部隊登陸硫磺島。
第九部:沖繩島
導演:蒂姆·范·帕頓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
首播:2010年5月9日
劇情:斯萊治和第一陸戰師登陸沖繩島。在沖繩島上戰鬥了一個多月後,斯萊治和其他第一陸戰師隊員收到命令,要遣散一隊抗擊過島上最頑強日軍的戰士。蠻荒的生活條件和良知的進退兩難,在在讓斯萊治和戰友們經受著身與心的雙重考驗和折磨。
第十部:家
導演:傑萊米·普戴斯瓦
編劇:布魯斯·麥肯納;羅伯特·申堪
首播:2010年5月16日
劇情:斯萊治和萊基在日本投降後,回到家鄉。日本投降後,傷愈康復的萊基出院回家;斯萊治則回到阿拉巴馬,與家人和悉尼·菲利普斯團聚。麗娜拜訪了巴斯隆家,和他的家人激動會面。萊基幹回了原來的工作,找到了新戀情,很快適應了戰後生活。但對於不確定自己為何能毫發無傷倖存下來的斯萊治來說,適應的時間或許要更久一些吧。
《太平洋戰爭》只有10集,籌備和拍攝耗費了7年,投資高達2.23億美元,堪稱史上最貴的迷你劇。湯姆·漢克斯、斯皮爾伯格和加里·高茲曼共同擔任監制,這也是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在《兄弟連》之後首次聯手製作電視劇。
《太平洋戰爭》根據《Helmet for My Pillow》、《With the Old Breed》這兩本書和一些訪談錄改編,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斯皮爾伯格提議用「手遞手傳球」的方式敘事,從一個角色傳到下一個,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就像三部不同的電影。三個劇本完成之後,湯姆·漢克斯堅持要拍成10集。
劇集將時間背景選在珍珠港襲擊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日軍展開殊死戰斗,劇中將真實呈現歷史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師所參與的諸多著名戰役,最終成功戰勝日本,戰士們走上了艱難的回家之路。
斯皮爾伯格表示,1100天的戰爭被縮減成10個小時,這非常具有挑戰性,劇集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其中最出色的地方不在於戰爭場景,重點放在士兵身上。編劇麥克肯納表示,《太平洋戰爭》將會重點展示人的本質,會是電視上播放過的最暴力的10小時。
參考資料:
http://ke..com/link?url=YD7fDx95D9tCml-LWixHhcUyt189f_e6_-Yv5ifiFIgNQ8sP_CK
http://ke..com/link?url=FXQYAKxVdxdtL7bkhRiMiv1YwE_pQqjTiQ92mI8Xq4D1T-
D. 太平洋戰爭 美劇
《太平洋戰爭ThePacific》首集將於北京時間2010年3月15日在HBO電視台首先播出。
從美國時間3月14日開始,HBO電視台將在每周日(北京時間每周一)播出一集,一直播出到5月16日播出完全部10集,和2001年播出《兄弟連》採用同樣的播出方式,HBO電視台也將在1月份開始重播《兄弟連》。
太平洋戰爭》的故事來自於兩部小說以及《兄弟連》一書作者——已逝的著名戰史學者施蒂芬·安布羅斯之子休·安布羅斯收集的二戰老兵采訪記錄。這次拍攝《太平洋戰爭》主要在澳大利亞搭景,跟當年的《兄弟連》相似,電視劇沒有起用特別有名的演員,主要動用澳大利亞當地的演員。目前,《血戰太平洋》的導演陣容已基本確定,共有5名導演加盟該片,其中包括《兄弟連》的導演之一托尼·托及《羅馬的榮耀》的導演蒂姆·范·帕頓。《太平洋戰爭》由湯姆·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名下的Playtone公司和夢工廠負責製作拍攝,HBO也是該劇的製作方之一。
據有關報道,該劇總投資達到2億美元。即便《魔戒》三部曲電影,也只花了不到3億美元。如果報道屬實,《太平洋戰爭》將成為電視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節目。
《太平洋戰爭》主要根據《WiththeOldBreed》、《HelmetforMyPillow》這兩本書提供的素材及一些訪談錄改編。故事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RobertLeckie(JamesBadgeDale扮演)、EugeneSledge(JoeMazzello扮演)、JohnBasilone(JonSeda)--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
劇中描述的主要戰役包括:1942年8月-1943年2月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3年11月-1944年3月發生的布干維爾島戰役,特別是1943年11月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1944年發生的貝里琉島爭奪戰;1945年2月16日-3月26日發生的硫磺島戰役;1945年4月1日-6月21日發生的沖繩島戰役。
故事結束於對日作戰勝利日——1945年8月15日,即美國人所說的「V-JDay」。
全長10小時,共十集的史詩題材迷你劇全面反映二戰太平洋戰場真實故事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和湯姆-漢克斯(TomHanks)聯合擔任製片被稱為經典戰爭劇《兄弟連》的姐妹篇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美劇《太平洋戰爭》預計將於2010年3月份播出。
兩大製片人我們在熟悉不過,同時《太平洋戰爭》由普玩石公司(Playtone)和夢工廠(DreamWorks)以及HBO電視台攜手製作,為電影珍珠港配樂的大師漢斯-奇默(HansZimmer)參與配樂。據悉,電視劇以三名戰士和夥伴們在瓜達爾卡納爾叢林和日軍交戰開始,從萊基(Leckie)、斯萊治(Sledge)和巴斯龍(Basilone)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幾乎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重現震撼人心的慘烈戰役。故事來自於萊基和斯萊治兩人的自傳以及《兄弟連》作者,已故歷史學家施蒂芬·安布羅斯的二戰老兵采訪記錄。《太平洋戰爭》的拍攝主要在澳大利亞取景,三名主演也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本土演員,這部劇總攝製成本高達2.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電視劇集。因為這些令人瞠目的標簽與強大的製作班底,它尚未誕生便被寄予眾望。同時迷你劇的形式也無疑意味著它兼具電影的畫面質量與電視的完整情節,可以說讓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其產生期待。
E. 血戰太平洋詳細劇情
由《兄弟連 Band of Brothers》的湯姆·漢克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加里·高茲曼再次聯手打造新10小時史詩迷你劇《血戰太平洋 The Pacific》。
《血戰太平洋 The Pacific》總共10集,劇集的主角為三個美軍士兵Robert Leckie(James Badge Dale,曾出演《24小時》)、Eugene Sledge(Joe Mazzello,曾出演《侏羅紀公園》)和John Basilone(Jon Seda,曾出演《絕地戰警2Bad Boys II》),與他們的戰友一起在太平洋上與小日*本作戰。該劇的配樂大師為Hans Zimmer(珍珠港、黑鷹降落、蝙蝠俠之黑暗騎士等)。
製片方表示,意圖通過本片幫助人們了解二次大戰中太平洋戰場的特殊性——與歐洲戰線的截然不同,這是面對不同敵人的一場不一樣的戰爭。製片方透露,電視劇以三名戰士和夥伴們在瓜達爾卡納爾叢林和日軍交戰開始,然後穿越險惡的格魯徹斯特岬雨林、跨過貝里琉到達硫磺島黑砂灘,最後在沖繩殺戮戰場之後獲得了艱苦的勝利,並在日*本宣布投降日返回家鄉,電視劇幾乎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重現震撼人心的慘烈戰役。
《血戰太平洋 The Pacific》首集將於北京時間2010年3月15日在HBO電視台首先播出。
從美國時間3月14日開始,HBO電視台將在每周日(北京時間每周一)播出一集,一直播出到5月16日播出完全部10集,和2001年播出《兄弟連》採用同樣的播出方式,HBO電視台也將在1月份開始重播《兄弟連》。
《血戰太平洋》的故事來自於兩部小說以及《兄弟連》一書作者——已逝的著名戰史學者施蒂芬·安布羅斯之子休·安布羅斯收集的二戰老兵采訪記錄。這次拍攝《血戰太平洋》主要在澳大利亞搭景,跟當年的《兄弟連》相似,電視劇沒有起用特別有名的演員,主要動用澳大利亞當地的演員。目前,《血戰太平洋》的導演陣容已基本確定,共有5名導演加盟該片,其中包括《兄弟連》的導演之一托尼·托及《羅馬的榮耀》的導演蒂姆·范·帕頓。《血戰太平洋》由湯姆·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名下的Playtone公司和夢工廠負責製作拍攝,HBO也是該劇的製作方之一。
據有關報道,該劇總投資達到2億美元。即便《魔戒》三部曲電影,也只花了不到3億美元。如果報道屬實,《血戰太平洋》將成為電視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節目。
《血戰太平洋》主要根據《With the Old Breed》、《Helmet for My Pillow》這兩本書提供的素材及一些訪談錄改編。故事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Robert Leckie(James Badge Dale扮演)、Eugene Sledge(Joe Mazzello扮演)、John Basilone(Jon Seda)--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
劇中描述的主要戰役包括:1942年8月-1943年2月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3年11月-1944年3月發生的布干維爾島戰役,特別是 1943年11月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1944年發生的貝里琉島爭奪戰;1945年2月16日-3月26日發生的硫磺島戰役;1945年4月 1日-6月21日發生的沖繩島戰役。
故事結束於對日作戰勝利日——1945年8月15日,即美國人所說的「V-J Day」。
全長10小時,共十集的史詩題材迷你劇全面反映二戰太平洋戰場真實故事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和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聯合擔任製片被稱為經典戰爭劇《兄弟連》的姐妹篇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美劇《血戰太平洋》預計將於2010年3月份播出。
兩大製片人我們在熟悉不過,同時《血戰太平洋》由普玩石公司(Playtone)和夢工廠(DreamWorks)以及HBO電視台攜手製作,為電影珍珠港配樂的大師漢斯-奇默(Hans Zimmer) 參與配樂。 據悉,電視劇以三名戰士和夥伴們在瓜達爾卡納爾叢林和日軍交戰開始,從萊基(Leckie)、斯萊治(Sledge)和巴斯龍(Basilone)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幾乎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重現震撼人心的慘烈戰役。故事來自於萊基和斯萊治兩人的自傳以及《兄弟連》作者,已故歷史學家施蒂芬·安布羅斯的二戰老兵采訪記錄。《血戰太平洋》的拍攝主要在澳大利亞取景,三名主演也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本土演員,這部劇總攝製成本高達2.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為昂貴的電視劇集。因為這些令人瞠目的標簽與強大的製作班底,它尚未誕生便被寄予眾望。同時迷你劇的形式也無疑意味著它兼具電影的畫面質量與電視的完整情節,可以說讓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其產生期待。
幕後 HBO不在乎收視
對於HBO來說,《太平洋戰爭》是一場豪賭,2.23億美元的製作費相當於其投資《兄弟連》的兩倍。2007年,HBO正式通過了《太平洋戰爭》這個計劃,2009年開始高調宣傳,但是,HBO的總裁表示,他們並沒有為這個系列設定收入和收視率目標,只是想依靠這個系列來提升HBO在全球的形象,繼續打造《兄弟連》這個戰爭劇品牌。
斯皮爾伯格有二戰情結
受到父親的影響,斯皮爾伯格有很強的二戰情節。斯皮爾伯格的父親參加了二戰,在「中國-緬甸-印度戰場」擔任轟炸機中隊的軍士長,斯皮爾伯格介紹,當他告訴父親正在准備拍《太平洋戰爭》時,他就說一句話:「好樣的!」
貝里琉島戰役將是重點
貝里琉島戰役將是《太平洋戰爭》的重點部分,將花費1/4的時間來講述,而硫磺島戰役所佔的時長不足1個小時,貝里琉島的沙灘和叢林可以很好地展示二戰時士兵真正經歷的恐怖。
此外,另外一個考慮是,著名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已經拍了兩部硫磺島戰役電影《父輩的旗幟》和《硫磺島的來信》。斯皮爾伯格說:「克林特已從很多不同角度來挖掘硫磺島戰役,所以硫磺島不再是我們這個系列劇的重心。」
《血戰太平洋》製作概覽與演員心得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與湯姆·漢克斯強強聯手。
本劇製作班底強大,包括了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斯以及製作人蓋瑞·高茲曼,以及HBO電影、Playtone公司、夢工廠和澳洲Seven Network公司。其中Seven公司為該劇在澳洲的播放權進行了投資。早先,澳洲最大的商業廣播機構Nine Network已經轉播過HBO的《黑道家族》和《兄弟連》,並與HBO的東家華納兄弟有簽有播放協議。但其後HBO開始了自主發行,播放權問題於是需要重新競標。
2007年4月,製作人在墨爾本成立大本營,並開始招募演員,於2007年8月10日在澳大利亞本地開機,2008年5月底封鏡。電影配樂由憑《蝙蝠俠之暗夜騎士》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剪輯獎的漢斯·季默、憑《西部風雲史》獲得艾美獎的吉奧夫·曾里和為《魔法奇緣》譜曲的布萊克·尼利攜手創作,並定於3月9日發行。而該劇的首播日則定於美國時間的2010年3月14日。
製作費用:
起初,製作本劇的預算估計在一億美元(合1.2億澳元)左右,但實際上全劇製作費用超過了1.5億美元(合兩億澳元),其中1.34澳元用在了澳洲本土,使本劇成為澳洲歷史上最昂貴的製作。澳大利亞權威媒體先驅太陽報估計,這一製作為澳洲帶來了4000工作機會和1.8億澳元的財政收入。
演員感想:
為了演好這部劇集,主要角色都參閱了重達50磅的文字材料,並參加了為期十天的新兵訓練營。訓練的內容包括挖戰壕、在叢林里露營、一天只能睡三小時吃兩餐、負重40磅進行徒步行走、徒手格鬥、槍械的使用、射擊、機關槍和迫擊炮的基本操作方法、跑步四到五英里、派「假想敵」在深夜和拂曉時發動「侵襲」等等。喬·梅澤羅在回憶那段經歷時笑稱:「我10天里減少了12磅」。喬恩·塞達則稱自己打過業余拳擊,所以約翰·巴斯隆這個角色並不難演。他稱自己在訓練營里的經歷終生難忘。
F. 美劇《太平洋戰爭》在線看跟下載的地址
首播時間:2010年03月14日
主演:威廉姆·賽德勒 約瑟夫·梅澤羅 喬恩·塞達 艾什頓·霍爾姆斯
2010年最值得期待的美劇是什麼?二戰史詩巨作《太平洋戰爭》就是沙發土豆們最期待的電視劇了。你要問為什麼?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由HBO投資兩億多美元,《兄弟連》的黃金組合好萊塢名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影帝湯姆·漢克斯聯手打造的該劇將於3月14日震撼登場,這也是兩人繼迷你劇《兄弟連》之後的再次聯手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不知這樣的理由,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足不足以有資本讓你也開始為之振奮並期待?
《太平洋戰爭》根據《Helmet for My Pillow》《With the Old Breed》這兩本書和一些訪談錄改編,從三個不同角度,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羅伯特·萊基、尤金·斯萊治、約翰·巴斯隆在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電視劇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以1942年8月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為開端,歷經1943年11月的布干維爾島戰役,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1944年的貝里琉島爭奪戰和1945年2月16日硫磺島戰役作為重頭戲,直至1945年4月1日發生的沖繩島戰役,最後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故事以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投降告終。據悉,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總投資達到2.23億美元,從3月14日開始首播,共計10集,每集約1小時,一直播出到5月16日。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在澳大利亞拍攝時就花了1.5億美元(創造了1.8億澳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電視劇。
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的製作規模可以與任何一部好萊塢大片相媲美。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作為執行製片人,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對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場景、道具甚至群眾演員的要求都近乎苛刻。雖然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是在澳大利亞取景拍攝,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的後期電腦製作和《兄弟連》一樣都是在英國倫敦完成。很多大氣的場景和宏偉的戰爭畫面都是由昂貴的電腦特技完成的,這也是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戰爭》籌備和拍攝耗費了7年,自從2007年8月該劇開拍,痴迷於2001年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的粉絲們就在翹首企盼著這部姊妹篇的放映。美國HBO電視台在為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做足保密工作的同時,還不忘時不時播放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劇中的精彩片花,吊足粉絲的胃口。斯皮爾伯格提議用「手遞手傳球」的方式敘事,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從一個角色傳到下一個,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交集,就像三部不同的電影。他還表示,1100天的戰爭被縮減成10個小時,非常具有挑戰性,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劇集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其中最出色的地方不在於戰爭場景,重點放在士兵身上。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編劇麥克肯納表示,《太平洋戰爭》將會重點展示的本質,會是電視上播放過的的10小時。
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和《兄弟連》一樣,《太平洋戰爭》沒有請大牌影星加盟,而是起用了三個頗有潛力的演員。詹姆斯·貝芝·戴爾飾演萊基,他因為在《反恐24小時》的第三季中飾演切斯而被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觀眾所熟知。喬恩·塞達飾演巴斯隆,他曾經是一名職業拳擊手,後來在《絕地戰警2》、《鬼語者》等電影中嶄露頭角。約瑟夫·梅澤羅飾演斯萊治,他曾在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1》中飾演了小男孩蒂姆。其他的太平洋戰爭美劇太平洋戰爭電影配角都是找的澳大利亞當地演員。
G. 求戰爭類的電影或電視劇 不要太老的,不要中國的抗日題材
《兵臨城下》《黑鷹墜落》,還有《虎口脫險》呵呵,爆笑
《最長的的一天》:全景式反映諾曼底登陸的戰爭巨片,當年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動用了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引起蘇聯方面的抗議,影片從美、英、法、德四個國家的角度展現了這場戰役的全貌。
《拯救大兵瑞恩》: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說了。
《虎虎虎》:美日合拍的反映珍珠港事件的影片,分別從美、日兩國的角度反映了珍珠港事件的來龍去脈,非常忠於歷史,日本方面的導演是黑澤明。
《珍珠港》:邁克爾·貝導演的燒錢娛樂大片,戰爭場面視效一流,但影片一般。
《奪橋遺恨》:又名《英雄墳》、《遙遠的橋》,英國戰爭巨片,拍攝於七十年代,反映了二戰末期盟軍在何蘭的一場名為「市場菜園」行動的戰役,戰役以盟軍完敗而告終,影片投資達三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近兩億),有包括辛·康納利在內的諸多明星出演。
《巴黎戰火》:又名《巴黎的大火燒起來沒有》,反映二戰末期盟軍及法國抵抗組織解放巴黎的歷史,阿蘭德隆、貝爾蒙多等法國巨星聯合主演,非常精彩。
《巴頓將軍》:傳記影片,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講述了巴頓從北非戰役到二戰結束的一段傳奇經歷,是典型的好萊塢經典戰爭史詩片。
《麥克阿瑟》:《巴頓將軍》的姐妹片,大明星派克出演麥克阿瑟,影片比《巴頓將軍》差很多,但其中講述朝鮮戰爭的部分值得中國觀眾一看。
《沙漠之狐》:美國拍攝的關於隆美爾的傳記片,講述了隆美爾自北非戰役失敗至被希特勒逼迫自殺的一段歷史。
《紅一縱隊》:《兄弟連》的電影版,講述一支名為「紅一縱隊」的美軍特種小分隊轉戰歐洲的故事。
《納隆瓦大炮》:也叫《六壯士》,講述一支英軍小分隊深入敵後摧毀德軍大炮的故事,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大明星派克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南斯拉夫電影《橋》實際上是抄襲了這個電影的主要情節。
《血染雪山堡》:又名《魔窟尋諜》,英、美合拍的二戰驚險動作戰爭片,由大明星理查德·伯頓、克林特·伊斯德伍德主演,非常精彩。
《鐵十字勛章》:又名《英雄血》,從德國角度講述二戰期間東線戰場的一段故事,場面極端火爆血腥,導演是義大利人斯金帕,他的電影以暴力美學著稱,吳宇森等受其影響極大。
《斯大林格勒》:德國拍攝的斯大林格勒影片,放德軍視角反映了這場大戰的細節和過程。
〈帝國毀滅〉:反映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後二十天的生活,德國拍攝,值得一看。
《從海底出擊》:世界上最好的潛艇戰影片。
《兵臨城下》:美、德、法、英合拍的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影片,有明顯的好萊塢風格,是一部娛樂片。
《坦克大決戰》:好萊塢七十年代拍攝的反映二戰末期阿登戰役的影片,典型的好萊塢風格娛樂片。
《凱利和他的英雄們》:講述一小隊百無聊賴的美軍士兵偶然得知一家德軍佔領下的銀行有大片黃金後千方百計搶奪黃金的戰爭喜劇片,伊斯德伍德主演,著名反戰影片。
《十二金剛》:講述一支由各種罪犯組成的美軍突擊隊奇襲德軍司令部的傳奇故事。
《中途島之戰》:美國拍攝的反映中途島大海戰的影片,影片總體質量一般,但海戰場面可以一看。
《轟炸魯爾水壩》:美國拍攝的反映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轟炸魯爾水壩的經典戰爭影片,獲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633中隊》:英國影片,反映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一支特遣隊的驚險經歷,經典戰爭片。
《大不列顛之戰》:英國影片,反映二戰初期英、德在不列顛上空的激烈空戰。
《倫敦上空的鷹》:義大利影片,反映二戰初期的不列顛空戰的驚險戰爭動作片。
《虎口脫險》:法國經典戰爭喜劇片。
《野戰排》:經典越戰片,奧利弗·斯通導演,奧斯卡最佳影片。
《現代啟示錄》:經典越戰片,《教父》導演科波拉導演,公映後引起巨大爭議。
《全金屬外殼》:著名大導庫布里克的越戰片。
《越戰忠魂》:又名《我們是戰士》,美國主旋律越戰片,為配合美軍在海灣的戰爭拍攝,但戰爭場面一流。
《黑鷹墜落》:經典戰爭片,講述一支美軍特遣隊在索馬里執行任務的影片,場面火爆,視覺效果一流。
《奪金三王》:喬治·克魯尼主演,講述海灣戰爭期間三個美軍士兵擅自行動搶奪黃金的故事,反戰娛樂片。
《細紅線》:美國影片,講述一支美軍二戰期間在太平洋島嶼的戰斗故事,獲得當年奧斯卡獎。
《西線無戰事》: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戰爭片,根據雷馬克的同名小說改變,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因其強烈的反戰色彩,在多個國家遭到禁映。
《野鵝敢死隊》:英國經典動作戰爭片,講述一支僱傭軍去非洲執行任務被出賣的故事,動作火爆,非常好看。
《阿爾及爾之戰》:義大利影片,講述阿爾及利亞抵抗力量反抗法國殖民軍的故事,因為其強烈的反殖民主義色彩,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遭到禁映。
《二百三高地》:日本影片,講述日俄羅戰爭期間一場爭奪203高地的戰斗,用非常寫實的手法表現了屍山血海的戰爭場面。
《山本五十六》:日本著名傳記片,從正面角度講述了山本五十六自珍珠港事件至死的一段歷史。
《冬季戰爭》:芬蘭戰爭影片,講述了芬蘭軍隊與蘇聯軍隊在芬蘇戰爭期間的激烈對抗。
《影子部隊》:法國影片,講述二戰期間法國抵抗組織的故事。
《滑鐵盧戰役》:法國電影,全面反映滑鐵盧之戰的來龍去脈及細節,非常經典。
《拿破倫在奧斯特列茨》:法國經典戰爭片,講述了奧斯特列茨戰役的全過程。
《戰俘列車》:好萊塢經典戰爭驚險片,講述一群戰俘奪取了一列火車然後冒充德軍逃往瑞士的故事。
《第二十二條軍規》:著名黑色幽默戰爭片,小說很有名,但影片有點差強人意。
《祖魯之戰》:英國戰爭片,講述一支英軍在非洲與當地土著進行作戰的故事。
《桂河大橋》:英國大衛·里恩拍攝的經典二戰片,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
《阿拉伯的勞淪斯》:大衛·里恩的另一著名戰爭片,同樣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
《光榮戰役》: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南北戰爭影片,講述一支黑人部隊參加北方與南方作戰的故事。
《愛國者》:梅爾·吉布森主演,講述美國獨立戰爭的故事。
《葛底斯堡戰役》:美國著名戰爭影片,講述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葛底斯堡戰役的過程,影片大約有五個小時長。
《眾神與將軍》:《葛底斯堡戰役》的姐妹片。
蘇聯等國家的戰爭片臉譜化傾向太明顯,個人不是很喜歡,但也介紹幾部:
《莫斯科保衛戰》:蘇聯八十年代拍攝的巨型戰爭史詩片,長達六個小時。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四九年拍攝的戰爭片,斯大林本人參與了編劇。
《解放》:六十年代末蘇聯拍攝的戰爭史詩片,分五集,長約八個小時。
《自由戰士》:蘇聯拍攝的反映東歐各國抵抗組織與德國進行戰斗的影片,分四集,長約六個小時。
《圍困》:反映列寧格勒戰役的史詩影片,全長約四個小時。
《戰爭與和平》:根據托爾斯太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全長約六個小時,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八十年代美、蘇合拍的戰爭史詩片,但質量一般。
《他們為祖國而戰》:反映蘇德戰爭的一個小戰斗。
《熱雪》: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阻擊戰。
《星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拍攝的二戰片,反映一直偵察小分隊的故事。
《獵日風暴》(《太陽之淚》)
《風語者》(《風語戰士》)
《獵殺U-571》
《太極旗飄揚》
《第一滴血》1234(動作片?)
《雙狙人》123(動作片?)
《狙擊生死線》(《生死狙擊》)
《紅色警戒》
《硫磺島家書》
《血鑽》(動作片?)
《勇敢的心》
《特洛伊》(《木馬屠城》)
《十字軍東征》
《斯巴達三百勇士》
《亞瑟王》
《阿育王》
《勇闖奪命島》(動作片?)
《怒海爭鋒》
國產片 ---------------------------------------------------------------------------------------------------------------------<亮劍>
《血戰台兒庄》、《大戰寧滬杭》、《太行山上》還是不錯的,《集結號》。《鬼子來了》。《大決戰》某些地方拍得還是好的,但總體上更象宣傳片
H. 《決戰中途島》是否真實的還原了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是二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將於11月8日公映的好萊塢戰爭巨制《決戰中途島》將在大銀幕上真實還原這段歷史。昨天,導演羅蘭·艾默里奇親臨北京首映禮,他透露自己對這一題材已經醞釀了20年之久,“我一直都想把俯沖式轟炸機飛行員的故事拍出來,因為他們駕駛戰機在最低的地方釋放炸彈,殺傷敵軍,非常英勇。”
羅蘭·艾默里奇直言,自己是抱著一種責任感去拍的,因此在劇本創作階段就格外注重真實准確地展現歷史。原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阮克庠、空軍裝備專家宋心之等軍事專家也在首映後給予了充分肯定:“這部電影對歷史的還原度很高,細節也做得十分考究。這場戰役在軍事上值得被反復研究,同時也傳遞了和平來之不易的理念,希望年輕人都來看看。”
電影《決戰中途島》投資金額超過一億美元,堪稱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兼影片製片人於冬表示:“大家都很熟悉的《珍珠港》是靠模型去做,而《決戰中途島》已經做到了所有戰爭場面跟特效相結合,效果比二十年前的《珍珠港》跨越了很大一步。這是一部展現了全世界最尖端特效的戰爭片,很逼真。”他還透露,自己是在兩年多前的戛納電影節上確定投資該片的:“當時我和導演在海邊談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當場我就決定要拍,很高興能和導演有這樣一次完美的合作。”羅蘭·艾默里奇則在現場表態,自己非常希望能有機會來中國拍攝電影,但目前“還不確定是什麼樣的故事”。
I. "風語戰士" 的 精神
風語戰士---尼古拉斯.凱奇.---血染的二戰,在無奈的戰爭中延伸友情
<br>《風語戰士》(Windtalkers)向我們娓娓講述了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塞班島上的那段傳奇。
<br>
<br>一、 《風語戰士》劇情:
<br>
<br>1943年,索羅門群島。戰爭,使美麗的島嶼變成了血雨腥風的殺戮戰場。重傷的安德森成了全班唯一的倖存者。在野戰醫院,他愛上了女護士麗塔。當安德森終於費勁周折回到部隊後,卻接到了一個令人難堪的特殊任務——保護納瓦霍通訊兵亞茲。
<br>
<br>由於美軍的密碼屢遭破解,因此建立了一套以納瓦霍母語為基礎的密碼。而納瓦霍通訊兵就成為日軍的首要捕獲目標。此時,安德森就像一柄雙刃劍:保護亞茲,確保通訊暢通。同時,為避免密碼落入敵手,必須在亞茲被捕前親手殺死他。為了國家的利益,竟要親手殺死同胞,安德森陷入了道德和軍人天職的兩難困境。一次次慘烈的戰斗,終於使納瓦霍通訊兵和「保鏢」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誼,在安德森的幫助下,亞茲跨越心中的障礙,成為真正的勇士。安德森也從朋友身上找回了在硝煙中失落的人性……
<br>
<br>在最後一戰中,美軍遭到強大的火力壓制,形勢危急。安德森和亞茲不顧一切,發出求援信號,但兩人不幸中彈。望著潮水般涌來的日軍,亞茲突然將安德森的手槍扳到自己頭上……然而,安德森違抗了軍令,冒著彈雨將亞茲背到了安全地點。握著亞茲的手,安德森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br>
<br>二、 影片評析:
<br>
<br>本片的主要場景設定在二戰期間,西太平洋上的塞班島,並首次將被歷史遺忘的美國納瓦霍戰士的故事放到銀幕上。這部戰爭片主要強調真實及震撼的場面,但劇情發展仍保留吳森宇最擅長的兄弟之情。
<br>
<br>在這部影片中,男人的友愛、悲傷、激情及絕望都被渲染得淋漓盡致。美國海軍陸戰隊歷來非常強調同胞之情。但在片中,安德森既要保全自己和亞茲的性命,又要在絕對服從的理念下,必要時執行殺死戰友的冷血任務。這種壓力與道德、同胞之情纏繞在一起,就形成了片中強大的戲劇張力。
<br>
<br>《風語戰士》中充滿了驚險的鏡頭,特技成為優秀視覺效果的重要元素之一。《風語戰士》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吳森宇影片極強的個人風格,「暴力美學」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br>
<br>片中,步槍手歧視亞茲,不斷挑釁,僅僅因為亞茲是印第安人。可以說,這部電影的某些情節,實際上是美國社會的真實反映。號稱民族熔爐的美國,至今仍存在著種族歧視問題。
<br>
<br>當然,本片也有若干瑕疵。如美軍飛機進行火力支援時,日軍竟沒有絲毫的動靜,這不和情理。炸彈幾乎剛投下,就在日軍陣地中開花了。另外,片中的美國國旗也有問題。1944年時,美國只有48個州,但星條旗上卻出現了50個星。
<br>
<br>
<br>在納瓦霍族文化中,「風」是個神秘的詞,無論在宗教上還是精神上都象徵著飄渺而難以捉摸。謹以《風語戰士》表達對納瓦霍族人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
<br>
<br>
<br>即將與市民見面的《風語戰士》,是一部耗費巨資拍攝的戰爭片,雖然在海外放映之後褒貶不一,但作為一部由華人執導,又是講述太平洋戰爭故事的大片,相信一定會吸引不少影迷。
<br>
<br> 《風語戰士》是根據二戰時期一段真實故事改編的。美國對日宣戰後,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而日軍總能破譯美軍密碼,於是,美軍招募了納瓦霍族人(古老印第安種族之一)入伍,他們的語言成為對付日軍的秘密武器,而納瓦霍族戰士則被稱為「風語戰士」。由於每個「風語戰士」都肩負著美軍至高機密,所以每個納瓦霍族譯電員都受到海軍陸戰隊員的「貼身」保護,保護者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當譯電員將要被日軍俘獲時,保護者必須不惜「滅口」以確保密碼不外泄。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安德斯中士是如何與「風語戰士」建立起真摯的友誼,並對其進行「貼身」照顧的。
<br>
<br> 吳宇森是眾多進軍好萊塢的華裔導演中較為成功的一個。他先後與約翰·特拉沃爾塔、尼古拉斯·凱奇、湯姆·克魯斯等著名演員合作,拍攝了《斷箭》、《變臉》、《碟中諜2》等經典動作片。他的成功之處是把東方的武俠風范融入西方動作影片中,使影片人物更具人情化,畫面更具觀賞性。《風語戰士》是吳宇森執導的第一部戰爭題材影片,而吳宇森也是第一個將鮮為人知的納瓦霍族密碼戰士的故事搬上銀幕的導演。本片男主角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尼古拉斯·凱奇擔任,這也是他與吳宇森繼《變臉》之後的又一次合作
吳式暴力美學的終結
上周五拿到《風語者》的試映票時,好象白得了一個田螺姑娘一樣興奮,心想自己真是運氣,居然連連碰上這種不要本錢的買賣。盡管我一再告誡自己不要期望過高,不要搞得象看《蜘蛛俠》一樣,可是還是忍不住三夜沒睡好,當然,繁重的作業和眼花繚亂的「XX不宜」網站也起了不少作用,嘿嘿。
其實,對於吳同學的片子,我已經說不上太喜歡了,他在香港期間的片子,我喜歡的是《辣手神探》和《縱橫四海》,也喜歡他在好來塢拍的前三部片子,有點怪,是不是?是的,他的讓大家激動不已的《英雄本色》系列俺不是很喜歡,所謂的「兄弟情誼」被他過分美化了,象肥皂泡一樣總有破滅的一天;倒是被兄弟們臭批的《終極標靶》,我喜歡得緊。尚格雲頓沒有多少演技,連功夫都只那麼幾下180度騰空迴旋踢,那時吳導也沒什麼權力,可就是喜歡該片干凈的動作美學,那裡面的鴿子也是我最喜歡的鴿子。關鍵在於該片具有老吳其他片子所沒有的風韻,正因為著墨不深,所以才有一種散文詩似的味道……好了,不說了,再說下去,恐怕會被認為是變態,呵呵。
還是回到《風語者》來吧。今天來看的人並不多,比上次看《THE SUM OF ALL FEARS》的少了大概五分之三,不知是不是因為大家都在忙著考試的緣故?影片開始了,嗯,還不錯,美國中西部特殊的紅石風蝕地貌,可我真擔心會出現湯姆克魯斯同學象壁虎一樣出現在其中一個峭壁上來引起MM的尖叫,還好沒有。可以說,從頭至尾,吳同學收斂了一下他在《MI2》中炫到MTV化的鏡頭,並嘗試著將戰爭場面拍出新意來。當然同時,不能忘了自己招牌的「暴力美學」。但是戰爭中開槍的鏡頭實在太多了,要是一個個都拍成雙槍騰空慢動作,估計十個小時都不夠用,另外這次也實在不好意思再加進鴿子了,所以得另外找可以表現絢爛的美的素材,找呀找呀找呀找……終於找到了,這玩意視覺效果比子彈更猛,即使在戰爭中也不是無節制的用,同時也可製造出更宏大的場面來,以顯得自己年年都在進步!沒錯,就是它了,那就是——炮彈!真個一鳥槍換炮了。整部片子可以說是炮彈聲光效果展示:手榴彈、地雷(嚴格來說還不是炮彈)、迫擊炮、加農炮、巡洋艦炮、機載炸彈,以及日本佬的無敵霸王炮,直炸得兩方人馬騰雲駕霧、欲仙欲死。可說實在的,我覺得即使是這樣,也沒必要基本上每一次爆炸都要搞一次慢鏡頭嘛,害怕偶們沒上過初中,不懂得地球引力對拋物線軌跡的影響么?
老吳真是有點騎虎難下了,生怕離了慢鏡頭,大家都不知道該片是誰導的了!看到一半,我剛暗自慶幸還沒有看見烤乳鴿,誰知又來了「雙槍對峙」的「經典」鏡頭!可是,自從該鏡頭被周星星同學在《喜劇之王》里惡搞了一下之後,我每次看都是爆笑效果,想不到老吳還是要炒冷飯,嗚呼!
說句心理話,所謂暴力美學,如果真存在的話,那也不僅僅是慢鏡頭切換而已,老吳自己應該清楚這一點,上次在《MI2》里讓湯湯踢槍轉身已經讓我口吐白沫了,這次還讓克里斯蒂那史萊特慢慢地爬起來壓倒戰友開槍,差點就讓偶渾身抽搐。好容易本著不看白不看的精神堅持到底!可以說,所謂暴力美學,被吳同學自己給用成了破鞋,也是啊,穿了幾十年了,從來不換,哪能不破,你看人家沃卓夫斯基兄弟,就知道換一雙有「子彈時間」專利的耐克鞋。
你還不能說吳同學沒有努力,至少他好象聽取了大家的意見,覺得到好來塢拍的片子表現男人之間友情比較少了,因此要在這部片子里回歸一下,讓人感覺一下「俺吳汗衫又回來了」。先且不說硬要表現男人情誼有無必要(偶私下裡認為是扯蛋,表現什麼還得看影片的主題而定,如果硬要套上那個標簽,只表明還脫不了江湖習氣,不是很可笑么),單說該片里表現得那個別扭勁,就夠讓我難受的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凱奇同學這回是要保護使用印第安土語的密碼通信員的安全,可暗地裡還有一條不能說出來的命令,那就是絕不能讓這些密碼通信員落到日軍手裡,到時候他該怎麼做,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說了吧。
吳同學就是想用後者來表現友誼與軍令的沖突。可惜那是在戰場上,個人覺得這之間並無沖突,即使沒有密碼這個因素,為了保守其他軍事秘密或者少受折磨,忍痛結果已經無法救回的戰友(當然,得在他本人要求的前提下,如果人家想被俘虜,你一槍崩了人家,肯定做鬼也饒不了你,嘻嘻)在其他影片中也挺正常。片中凱奇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將一位名叫「白馬」(不是王子)的密碼員和日本鬼子一起炸死的。可他的印第安好朋友硬要跟他急,其實換做他自己也會這么做的,最後的鏡頭證明了這一點。所以,硬要在這一點上表現矛盾實在有些牽強。另外,關於兩人的友誼,唉,我也沒看出有什麼超越戰友的地方。只不過印第安小伙個性爽郎,比較喜歡交朋友而已。而凱奇同學老是冷冷的,只是在一起干過一票精彩的行動之後,兩人才有所接近,不過也和香港時代的所謂「心心相應、心有靈犀」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想要看「熱血男兒情」的哥們姐們恐怕會失望。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在於凱奇扮演角色的設定,太莫名其妙了。整個一心理不健康,難道受過一次傷,部下死光光,就應當變成老是想死的一個人,甚至不是「人」,好象他除了在打仗的時候用子彈發泄對小日本的恨,和在休息時借酒澆愁,就沒別的可乾的了!MM們可能不同意了,說不能怪人家,人家心裡苦著呢,覺著戰爭這么殘酷,不能連累別人,還是一個人麻醉比較好雲雲。這么說倒也無可厚非,可是有必要嗎?而且電影中連凱奇這么表現的心理一點交代都沒有,僅僅用不時捂住自己受過傷的耳朵,以及一些過去戰友死去畫面的閃現來帶過,就這么簡單?而且這還成為拒絕愛的理由?搞不懂的說!也許俺對愛情太執著了,呵呵。
我以前說過,阿梅的《我們曾是戰士》要強過吳同學的《風語者》,今天我仍然維持原來的看法。因為二者都沒想著往戰爭藝術片或者戰爭史詩片上靠,那麼大家能做的就剩下,該煽情的時候就使勁地煽,該打地時候就血脈憤張地打,這兩方面《我》都強過《風》。不是說《風》的戰爭場面不激烈,而是說吳同學對駕馭大場面實在還是欠缺信心,小的遭遇戰還拍得驚心動魄,狠辣快捷,一到敵我雙方正面接觸,就只剩下鏡頭亂接了。加上配樂JAMES HORNER同學這回也敷衍了事,表現戰爭場面時甚至跟畫面較勁,鬧得人都沒心思感受戰斗!而煽情鏡頭更不用說了,完全和戰爭場面斷節,反正銀幕上槍聲一停、人聲一開,下面觀眾就開始發笑或打呵欠。
在我的試映票上映著「米高梅製片場、美國空軍、HOFF劇場(俺學校的電影院)聯合邀請您光臨:榮譽就是他們的口號(HORNER WAS THEIR CODE)」乖乖,這榮譽也太矯情了點。除了結尾凱奇同學令人驚異的遭遇,該片沒有令人激動的地方,相反,令人痛惜的地方倒不少。作為想再接再厲的吳同學磨蹭一年多弄出來的「精品」,實在是有點令人失望。想有所突破的老吳,一時半會還沒找著北。該片的票房估計和《我》差不多,要能超過8千萬我就罰自己給班上最胖的黑妞寫一封世界上最肉麻的情書。嘿嘿,吳氏暴力美學是該終結的時候了!
吳宇森曾經是華語影壇乃至世界影壇的一顆紅星。無數中國影迷把吳宇森看作是英雄情懷的代名詞,「吳宇森」也就成了電影相關的報道中出現得最多的詞彙之一。雖然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他的電影好在哪裡,但這點好處被不厭其煩地提到,難免讓人反感。吳宇森是一個電影語言的發明家,創造了一套利用動作場面表達情感內容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在視覺上還非常好看;另一方面,吳宇森執著地在電影中演繹一種中國式的道德故事———「情義」超越利益和法制而成為最高存在,英雄為了它而戰斗和犧牲,擁有「情義」的一方最終能獲得勝利。
吳宇森的成功很大程度在於他非常執著,甚至有些自戀地把自己喜歡的主題發揮到了極致,盡管這種主題有些過於狹窄和單調。由於昆汀·塔蘭蒂諾等人的推介,吳宇森成功地進入了美國影壇。
吳宇森雖然在好萊塢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但他所面臨的危機也同樣明顯。首先是他的風格和題材過於單一,觀眾可能很快就會厭倦;再有是他的「暴力美學」風格已經被好萊塢的電影人成功復制,甚至青出於藍———《黑客帝國》里的槍戰和《劍魚行動》中的爆炸就是明顯的例子。吳宇森不變一變似乎不行了,戰爭歷史題材的《風語戰士》就是吳導的改弦更張之作。
這一次,吳宇森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他對怎麼拍戰爭片這件事完全沒想明白,而且非常魯莽地把自己幼稚粗糙的理解帶到了影片的拍攝之中,結果在電影的各個關鍵環節上全面陷落。
《風語戰士》的故事非常零散,「保護納瓦霍密碼員」的主題很不明顯,我只看到尼古拉斯·凱奇帶領的倒霉小分隊一次次地碰上日本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看起來都差不多的戰斗,完全沒有層次感和漸進的次序。影片延續了吳宇森喜歡的人物設置———兩個男人開始處於對立的態勢,但在對共同敵人的戰斗中盡棄前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最終一方還是迫於軍令要殺死另一方。問題在於,如何把這種在黑幫片中非常成功的人物設置搬到戰爭片里。吳宇森用了非常刻板、生硬的方法,使每個人物都非常圖示化,到最後階段虛假到可笑的程度,簡直像一部滑稽模仿吳宇森經典電影的搞笑片。人物和主題總是相聯系的,《風語戰士》在烘托主題這方面犯下了和塑造人物類似的毛病———概念化、圖解化。更糟糕的是,吳導不滿足只表現自己喜歡的「情義」主題,還想在裡面塞進更多的東西,比如種族和解,比如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等等,方法是使用更多的圖解式的人物活動和對白。在影片中,只要不打仗,陳辭濫調就充滿了整個銀幕,使人恍惚中覺得在看《紅河谷》或者《沖出亞馬遜》。
很多美國大片在情節、人物和主題上都有問題,但在場面處理上的優勢可以把失去的分數掙回不少。但對《風語戰士》來說,戰爭場面卻是致命傷。這部影片在最大程度上模仿了《拯救大兵瑞恩》,但卻沒有學到其中的精華。舉例來說,《拯》片的戰爭場面不論大小,戰斗雙方的位置、戰場的地形結構都被交待得一清二醒,「骨灰」級的影迷甚至可以在仔細看過幾遍影片之後畫出戰場的態勢圖;而《風語戰士》在這方面卻做得非常混亂,影片中的美國人和日本人都是在亂打和亂跑,看不清楚誰在進攻,誰在防守,甚至搞不清楚誰在打誰,戰場的地形更是被表現得一塌糊塗。在這些混亂的場面中,時不時會出現吳宇森式的慢鏡,更讓人覺得不倫不類。《風語戰士》的戰爭常識錯誤也多得驚人,尼古拉斯·凱奇手中的「湯姆遜」沖鋒槍的威力趕上了越戰時的「M60」通用機槍;美軍的一個「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看上去比907公斤級的MK84航空炸彈還大;而日本人的十幾條「三八大蓋」居然打不著50米外背著戰友慢跑的大活人!最不可容忍的是,雖然影片的投資高達1億美元,但很多場面看起來非常「便宜」,所有的爆炸看起來都像是放煙花;而美國巡洋艦轟擊日軍陣地的鏡頭居然用了資料片,這即使對得起1億美元的投資,也對不起50元人民幣的門票錢呀!
現在再向《風語戰士》投出最狠毒的一槍:我始終沒搞明白叫「納瓦霍」密碼員到戰斗第一線干什麼去———報告敵人工事的位置用得著密碼通信嗎?己方的炮彈兩分鍾就到,這么短的時間里,敵人能破得了密碼嗎?即使破了密碼,難道工事里的大炮還能跑了不成?!
影片的毛病還有太多,比如說色彩過於黯淡,音響過於嘈雜等等等等。就我看,《風語戰士》幾乎找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優點,完全可以被當作戰爭片的反面教材來用。在美國,《風語戰士》不但惡評如潮,而且票房遭到慘敗,本土票房僅有可憐的4000萬美元,還不到投資的一半。對於影片的投資方,奄奄一息的米高梅公司來說,《風語戰士》(該片是除了《007》系列以外公司惟一的大投資項目)的失敗無疑是在他們劇痛的背上又插了一把刀。
吳宇森的失敗決不是偶然的。它表明「美國大片」雖然在很多人看起來淺薄低智,但畢竟是100年商業電影文化積累的結晶,有著非常豐富的底蘊。對於一個靠地域文化而成名的導演來說,要想當然地去復制一類自己不太熟悉的「美國大片」是非常危險的。有趣的是,我所在的電影院里的觀眾似乎並不覺得《風語戰士》是失敗之作,前座的哥兒們見到日本人被幹掉就拚命鼓掌。如果多數中國觀眾都是這樣的話,馮小寧所說的「我拼不過好萊塢就是因為沒錢」沒准還真是那樣,因為給他1億美元,還真不一定會拍得比《風語戰士》更差。
J. 血戰太平洋何時上映
血戰太平洋(The Pacific) 血戰太平洋 The Pacific 導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語言: 英語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HBO 上映日期: 2010-03-14 又名: 太平洋 這部由HBO投資、湯姆·漢克斯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共同打造的所謂「二戰史詩巨作」,已經正式對外公布。這將是《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類型電視劇。據有關報道,該劇總投資達到2億美元。即便《魔戒》三部曲電影,也只花了不到3億美元。如果報道屬實,《血戰太平洋》將成為目前電視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節目。 這部號稱「史上最昂貴的電視迷你劇」投資2.5億美元(兩倍於《兄弟連》),共有10集(每集50分鍾,Sorry,不是90分鍾),是繼《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之後Playtone公司和夢工廠再度聯合製作的二戰「寫實」作品。該劇的主要製片人是湯姆·漢克斯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行製片人為Gary Goetzman,導演為Carl Franklin(第5集)、David Nutter(第2、8集)、Jeremy Podeswa(第3、8、10集)、Tony To(第6集)、Tim Van Patten(第1、7、9集)和Graham Yost(第4集)。該劇定於3月14日在美國HBO電視台播出,至5月16日結束,檔期為每周日(北京時間每周一)。 《血戰太平洋》主要根據《With the Old Breed》、《Helmet for My Pillow》這兩本書提供的素材及一些訪談錄改編。故事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了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Robert Leckie(James Badge Dale扮演)、Eugene Sledge(Joe Mazzello扮演)、John Basilone(Jon Seda)--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遭遇。 劇中描述的主要戰役包括:1942年8月-1943年2月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3年11月-1944年3月發生的布干維爾島戰役,特別是1943年11月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1944年發生的貝里琉島爭奪戰;1945年2月16日-3月26日發生的硫磺島戰役;1945年4 月1日-6月21日發生的沖繩島戰役。 故事結束於對日作戰勝利日--1945年8月15日,即美國人所說的「V-J Day」。 有些媒體稱:「2010年3月至4月左右在中國上映。」但並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有效證實。不過,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往引進國外電視連續劇的時間段經驗來說,在對方已經播映完後不久的時間段內(美國當地時間5月16日播出結束),該劇在中國內地的上映也就會不遠了,大概也就在暑期黃金時間的7、8月這個時間段內就會在中國內地各檔電視節目中亮相熒屏,到時候就可以好好在烈焰夏日中舒舒服服的在家欣賞這部「史上最昂貴的電視迷你劇」了。翹首以待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