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法戰爭最後造成了什麼後果
普法戰爭是一場由普魯士蓄謀刺激法國,而法國受不了挑釁主動宣戰,雙方在戰前都自信滿滿,結果卻是法國被普魯士被吊打的戰爭。也就是說,這場戰爭的過程和結果雖然是一邊倒式的戰爭,但是法國並不弱,只能說普魯士太逆天了。
眾所周知,德國和法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兩個發達國家。歷史上兩國就因爭奪霸權產生了諸多矛盾並且還為此大打出手,最知名的就是普法戰爭以及一戰、二戰。直至二戰後德法兩國才由昔日的宿敵而和解。
普法戰爭打破了相對平穩的歐洲均勢關系,德意志帝國崛起,法國衰落,改變了殖民主義力量對比,從而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矛盾,促使殖民主義國家重新調整相互之間的關系。
『貳』 普法戰爭具體是怎樣的
法國為普法戰爭進行了多年的准備,陸軍大臣向皇帝一再吹噓說,完全准備就緒。拿破崙三世信以為真,急忙調兵遣將,想迅速集中優勢兵力,越過萊茵河,向法蘭克福方向突襲,切斷南北德意志的聯系,強迫各邦國中立,然後聯合奧地利和義大利直攻柏林。同時,艦隊在波羅的海和易北河配合陸軍行動。
1870年7月28日,對此一無所知的皇帝興沖沖跑到梅斯前線,准備發動進攻,這才發現沒有一支部隊完成戰爭准備。又耽誤了一個星期,法軍才於8月2日開始進攻。
普軍卻利用這段時間迅速動員和集中起來。在毛奇效率很高的總參謀部的指揮協調下,普軍三個主力軍團,連同預備隊和機動部隊共40萬人,在十天之內便全部集結於西南邊境一帶。毛奇偵知法軍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分別集中兵力,便將三個軍團配置在法軍兩部之間、孚日山後面從北到南一線,這樣三個軍團既可以互相支援,也可以集中力量攻擊敵軍一部。
8月2日,法軍主力萊茵軍團的三個軍從梅斯向德國境內的薩爾布呂肯突進,普軍一部受沖擊,被迫後撤。毛奇立即命令第一軍團向第二軍團靠近,第三軍團向南突擊,阻止斯特拉斯堡—線法軍北上增援。8月4日,普軍開始全面反攻。
8月9日,麥克馬洪留下一部堅守斯特拉斯堡,自己帶領其餘南線部隊乘火車撤往夏龍。
毛奇從騎兵偵察隊那兒及時掌握了法軍動向,命令第一軍團直趨梅斯;第二軍團插向梅斯與南錫之間;第三軍團從南錫向西前進,從側翼包圍法軍。8月中,向西挺進的第一、二軍團以騎兵為先頭部隊進行快速迂迴,在格拉夫洛特以西截住了從梅斯往凡爾登退卻的法軍。8月16日,普軍挫敗法軍往馬斯河方向突圍的計劃,迫其在格拉夫洛特設防。8月18日,兩軍在格拉夫洛特交戰,雙方都投入了十幾萬軍隊,戰斗進行得異常激烈。到傍晚,普軍擊敗法軍,攻入格拉夫洛特,迫使巴贊率領18萬法軍撤回梅斯要塞。普軍乘勢圍城。
毛奇原計劃沒有設想法軍主力會退守梅斯。法國人拙劣的戰術使他喜出望外,他立即集中第一、二軍團大部共15萬人,由弗里德里希·查理士王子指揮圍攻梅斯,將巴贊釘死在這里。其餘部隊另組一個繆斯軍團,配合第三軍團向巴黎進發,迫使法軍在巴黎以東地區會戰。
此時,麥克馬洪元帥在夏龍又重新組成了一個新軍團,共13萬餘人,他決定退守巴黎。8月21日,部隊出發不久,麥克馬洪接到大本營電報,要他火速馳援正在突圍的巴贊部隊。麥克馬洪被迫回師東進。8月26日,麥克馬洪向北繞道迂迴到色當以南地區,避開從南錫往西北前進的普軍繆斯軍團。
8月29日,他從被俘的法軍參謀人員口中得知確切消息,立即命令繆斯軍團和第三軍團向北疾進,阻止麥克馬洪渡過馬斯河。
8月30日,普軍前鋒部隊趕到,隨即發起襲擊。法軍正在進食,措手不及,受到重創。當晚,麥克馬洪命令部隊進駐與比利時接壤的色當要塞。拿破崙三世也進入色當。
9月1日凌晨,大霧彌漫,法軍迅速佔領陣地,准備抗擊普軍進攻。普軍155000人已進抵前沿,佔領了周圍幾乎所有高地,七百門火炮一齊對准色當城。俾斯麥和普王站在一個離色當只有三公里的小山上,用望遠鏡俯瞰著霧氣籠罩的色當城,等待著欣賞勝利的全過程。
拿破崙三世絕望地躲在地堡內,稱霸歐洲的雄心壯志已然灰飛煙滅。他反復考慮,實在不願意享受一個皇帝戰死的罕見的光榮。下午三時,他下令在中央塔樓上升起白旗,並派人向普王遞交了求降書。9月2日上午,拿破崙三世在童雪裡村會見俾斯麥,法軍正式投降。
至此,色當戰役結束。此役法軍死傷一萬七千餘人,被俘十萬三千人,其中包括法國皇帝、元帥和39名將軍。此外還交出各種火炮550餘門,車輛一千餘輛,戰馬六千匹。色當戰役是一個典型的完全的包圍戰,在世界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影響十分深遠。
隨後,毛奇指揮普軍長驅直入,繼續向巴黎推進。這次他決心貫徹他的信條;政治不得妨礙戰爭的進程,直至戰爭結束。他決心不讓任何人使他的勝利再打折扣。
法軍戰敗投降和普軍繼續入侵的消息傳到巴黎,人民群眾異常憤怒,以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從此結束了法國歷史上的王朝統治時代。
9月19日,普軍進圍巴黎。9月28日,被圍在斯特拉斯堡的法軍投降。10月28日,被圍在梅斯的巴贊元帥投降。普法戰爭結束。
『叄』 普法戰爭中法國幾乎亡國,為何普魯士不乘勝追擊直接吞並整個法國呢
在普法戰爭中,表面看起來法國軍隊在普魯士軍隊面前很脆弱。甚至拿破崙三世也成了普魯士的俘虜。法國似乎很軟弱。但事實上,法國在普法戰爭之前並不軟弱。從中世紀到普法戰爭前,法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重要大國,並長期占據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盡管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的實力被削弱了,但它作為大國的很快就恢復了。當時英國是盟友,俄國、義大利等國也有求於法國;在軍事上,法國實行常備軍制度。法國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各地作戰;經濟上,法國工業發展迅速,經濟繁榮,是當時歐洲大陸第一個經濟大國。法國占整個歐洲財富的18%,僅次於英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
總體而言,普魯士和法國的實力相當,但普魯士的戰爭潛力明顯弱於法國,後方也不穩定。如果戰爭持續很長時間而法國沒有進攻,普魯士將首先崩潰。因此,普魯士沒有能力徹底打敗和吞並法國。當時,歐洲國家對普魯士普遍不樂觀。當時他們所做的大部分准備工作都是為了防止普魯士被法國打敗,從而導致法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
『肆』 普法戰爭的歷程是怎樣的
德意志和法國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中世紀以來法國一直是歐洲的大國,從1675年到1813年,法國侵入德意志不下14次之多,平均每10年一次。
法國進入19世紀以後,特別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1852~1870),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的發展,完成了工業革命。普魯士是德意志聯邦國中最強大的國家,1862年,野心勃勃的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他決心通過「鐵血政策」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1864年和1866年,普魯士先後打敗丹麥和奧地利,實現了北德意志的統一。當時法國掌握了戰略要地斯特拉斯堡,對南德諸邦威脅很大。普魯士為消除統一德意志的最後障礙,稱霸於歐洲大陸而加緊備戰,准備與法國一決雌雄。
戰前的外交形勢對法國很不利。英國支持普魯士,期望普魯士在歐洲大陸成為抗衡法國的力量;俄國為報答普魯士對鎮壓波蘭起義的支持,同時指望法國力量削弱會取消1856年巴黎和約對俄國的限制,因此也不支持法國;拿破崙三世干涉義大利統一,引起義大利的不滿。法國在外交上陷於孤立。但拿破崙三世對法國所處的形勢沒有清醒的認識,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積極尋找同普魯士開戰的機會。這時正好發生了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便成了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挑戰的借口。
1870年春,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死後無嗣,王位出現空缺。西班牙攝政的普里姆元帥同俾斯麥秘密達成協議,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奧波特親王去當國王。1870年7月1日,這個秘密協議被西班牙《回聲報》披露。拿破崙三世極度憤怒。拿破崙三世以戰爭相威脅迫使威廉一世收回了成命,又派法國駐柏林大使去晉見正在愛姆斯溫泉休養的普王威廉一世,要求普王保證,永遠不同意利奧波特親王繼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加以拒絕,但在車站對法國大使表示,此事在柏林還可以從長計議。普王將上述情況用電報通知了俾斯麥。俾斯麥接到電報後,即與總參謀長毛奇、陸軍大臣羅恩策劃後修改了電文,將原電文中「在柏林從長計議」一句刪去,結尾寫上了刺激法國的話:「國王陛下以後拒絕接見法國大使。」並命令值日副官轉告法國大使說:陛下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這份電文的公布,拿破崙三世被激怒了。1870年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下了戰表,俾斯麥如願以償,拿破崙三世落得個首先挑起戰爭的罪名。
7月26日,法國把7個軍的兵力集中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沿萊茵河地區,另一個軍配置在柏爾福,總兵力不超過25萬人。7月28日,拿破崙三世親自到梅斯前線任總指揮。
7月底,普軍把40萬軍隊調到西南邊境。普軍共14個軍,分三路反擊法軍,普王威廉一世也親自到前線。
8月2日,法軍闖進德國境內,遭到普軍迎頭痛擊。4日,普軍越過法國邊界,開始反攻。6日清晨,雙方前哨部隊在沃爾特發生沖突。法軍抵擋不住被迫後撤。沃爾特一戰,雙方都死傷1萬多人。同一天,普軍第一、二軍團也在福爾巴克的斯皮齊雲高地擊潰巴贊元帥率領的法軍第二軍。法軍開始全線崩潰,法蘭西大門被打開。
拿破崙三世看到形勢不妙,就在8月12日將軍隊最高指揮權交給巴贊元帥,坐上一輛馬車逃往夏龍,與那裡的麥克馬洪殘部會合。8月16日上午9時,巴贊所部在馬爾斯與普軍一場苦戰,雙方各損失1.6萬人。8月18日,撤退中的巴贊軍隊又與普軍在格拉費洛特發生會戰。普軍集中了兩個軍團的全部兵力,共20萬人;法軍有14萬人。傍晚時分,普軍攻佔聖普里瓦一格拉韋洛特,並迂迴到法軍右翼,巴贊被迫退至梅斯要塞。這一戰,普軍死傷在2萬人以上;法軍死傷約1.3萬人,另有5000人被俘。法軍被普軍斷為兩段:夏龍的麥克馬洪部和梅斯的巴贊部。普軍以第一軍團全部、第二軍團大部分(共15萬人,由查理親王指揮)把巴贊困死在梅斯要塞。
麥克馬洪此時在夏龍組成一個新的軍團,有166個步兵營、100個騎兵中隊、380門大炮,總共13萬人。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都想逃回巴黎,於是命令麥克馬洪率部赴梅斯與巴贊會合,解梅斯之圍,拿破崙三世也隨軍行動。麥克馬洪軍隊向東繞著圈子走,以求避開普軍右翼沿路騷擾搜刮糧食。普軍到處搜索法軍動向。8月24日,普魯士騎兵進入夏龍,得知法軍已經撤出,麥克馬洪已去救援梅斯。毛奇遂命令兩個軍團向北跟蹤。
當麥克馬洪得知巴贊已無法突出重圍而普軍的兩個軍團又進逼他的交通線的時候,便放棄了繼續前進的念頭,命令全軍向米齊里斯退卻。此時,巴黎政府急電催促他再向東南方向的蒙特米德前進。8月30日,法軍遭到普軍第四軍的奇襲,損失5000多人和42門大炮。麥克馬洪覺得不能再前進了,便移師進至與比利時接壤的色當要塞。
9月1日,圍攻色當的普軍發起進攻,普軍把色當圍得水泄不通,700門大炮對著色當要塞猛轟,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到城裡,法軍半天之內死傷2.5萬人,麥克馬洪也被彈片擊中,受了重傷。下午3時,拿破崙三世不顧一些將領的反對,在色當中央塔樓上升起了白旗。
9月2日,普軍俘虜了包括法國皇帝、法國元帥和39名將軍在內的10萬名法國官兵,並繳獲了650門大炮。
色當慘敗的消息傳到巴黎,人民憤慨到極點。9月4日,巴黎爆發了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宣告誕生,新的共和政府自稱國防政府。俾斯麥並不就此罷休,普軍長驅直入,佔領法國東北。9月19日,包圍了巴黎。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向德國投降,政府軍全部繳械。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訂了正式和約,法國向德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全部和洛蘭的一部分,賠款50億法郎。
『伍』 普法戰爭僅僅持續了7個星期結束了,這是極其罕見的,為什麼
1886年,法國拿破崙三世要求普魯士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並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償。普魯士王國國王威廉一世斷然拒絕,因此,拿破崙三世十分憤怒,因而引起了普法戰爭。那麼,普法戰爭僅僅持續了7個星期結束了,這是極其罕見的,為什麼?
普魯士用這種方式贏得了普法戰爭的勝利,沒有人想到,也沒有人做好准備,這使得歐洲列強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作出反應就結束了戰斗。於是,不僅法國人誤判,英國和其他大國也誤判,都認為普魯士不是法國的對手,沒想到普魯士把普法戰爭打得干凈漂亮,以逸待勞,很快就結束戰爭。
『陸』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但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在德法兩國,此戰役稱為德法戰爭。
戰前背景
普奧戰爭後,位於德國西南部地區的達姆施塔特、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4個邦國仍然獨立,德意志的統一還未完成。與此同時,法國的拿破崙三世既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德意志在其東邊虎視耽耽,又要轉移因國內政局不穩而怨聲四起的百姓的注意力。於是,無論是俾斯麥還是拿破崙三世都在積極准備用兵。
當時的國際形勢對法國不利。法國於1859年動工開鑿的蘇伊士運河,已在1869年竣工通航。英國認為這是對它統治下的中東地區和印度的一種潛在威脅,因而把普魯士作為抗衡法國的力量。沙皇俄國自克里米亞戰爭遭到慘敗後,同英、法關系較為冷淡。它表面上保持中立態度,實際上支持普魯士對法國作戰以便坐收漁人之利。另一個大國奧匈帝國,雖想支持法國對普魯士進行報復,但力不從心。
戰爭成因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在1864年及1866年先後擊敗了丹麥及奧地利,但法國卻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諸邦,阻礙德國統一。為此,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令法皇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普魯士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進攻法國。
戰爭經過
在法皇宣戰後,法國隨即編成萊茵軍團,於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崙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於邊境在線,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
戰爭以法軍在1870年8月2日於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餘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禦。至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一部由巴贊元帥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於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餘人在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後被逼退守色當。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佔領了符里濟、棟舍里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崙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崙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2.4萬人,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資產階級趁機於法國國內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國防政府。
戰爭影響
普法戰爭以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的投降而告結束。普法停戰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極其苛刻: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這也導致了法國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而於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國,他本人成為首任皇帝。德國遂告統一。但德法兩國於這次戰爭中的結怨,為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伏線。
普法戰爭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國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一場重大戰爭。
普法矛盾由來已久,19世紀60年代兩國關系惡化。法國企圖阻礙德意志統一,稱霸歐洲。普魯士王國企圖打敗法國以便統一德意志,爭霸歐洲。英國、俄國則不願法國過分強大,國際環境有利於普魯士王國。
1868年西班牙爆發革命,西班牙臨時政府建議德意志霍亨索倫王族的利奧波德親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國提出異議,普魯士國王讓步。1870年7月13日法國要求普魯士國王做出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證,普魯士國王同意,並電告普魯士王國首相俾斯麥。而俾斯麥蓄意挑起戰爭,篡改了國王電文並公之於眾,使法國蒙受恥辱。西班牙王位問題成為戰爭導火線。
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法軍屢敗。9月1日色當決戰,2日拿破崙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軍投降。4日巴黎發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宣布共和,成立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
戰爭初期,德意志人民為實現民族統一而戰。後期發生轉折,普魯士王國從自衛轉入侵略戰爭。普魯士軍隊佔領法國東北部,燒殺搶掠,矛頭指向巴黎。
9月4日成立的特羅胥國防政府未作積極抵抗。19日普軍包圍巴黎。巴黎人民開始組織國民自衛軍。10月27日巴贊元帥率軍在梅斯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簽訂停戰協定,規定法國投降,解除正規軍武裝,召開國民議會批准條約草案等,但巴黎國民自衛軍繼續保持武裝,要求抗擊德軍。3月1日法國議會批准條約草案。3月18日巴黎發生無產階級革命,凡爾賽政府調集軍隊與德軍配合封鎖巴黎。5月10日法德正式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戰爭結束。條約條件苛刻:割讓阿爾薩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給德國;法國賠償50億法郎,在賠款付清之前,德軍留駐巴黎及法國北部諸省,佔領軍費由法國負擔。
普法戰爭改變了歐洲政治軍事格局。法國受到削弱,國際地位下降。普魯士支配全德意志,成為強國,開始在歐洲擁有優勢。
(選自《中國大網路全書·外國歷史卷》)
『柒』 普法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呢戰爭形勢是什麼樣的呢
普法戰爭是著名的「三次王朝戰爭」中的最後一次,這場戰爭以普魯士的勝利告終,並以極低的代價實現了結果的最大化。這場戰爭直接催生了第二德意志帝國的誕生,這也標志著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從那時起,德意志國家大體上都保持了統一,並將自己視為歐洲的核心國家。因此,普法戰爭對德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戰爭形勢對法國極其的不利,也間接導致了法國的失敗。